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什么叫格萨尔文化

什么叫格萨尔文化

发布时间:2023-05-28 04:49:51

‘壹’ 了解藏族民间文化和《格萨尔王传》,该怎么写

传唱千年的史诗《格萨(斯)尔》也叫《格萨尔王传》。主要流传于中国青藏高原的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纳西族、普米族等民族中,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降临下界后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英雄业绩。

其中,蕴藏着古代藏族社会的婚姻习俗及其历史文化,族外婚、婚姻不自由、抢婚、妻从夫居、一夫多妻、弃妇等现象,反映出古代藏族社会的婚姻中妇女地位的低下。书中所体现的具有藏民族特性的婚姻习俗及其历史文化,是藏族由原始社会末期进入奴隶社会的婚姻习俗的真实写照,也是藏族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生活的反映。

《格萨(斯)尔》是相关族群社区宗教信仰、本土知识、民间智慧、族群记忆、母语表达的主要载体,是唐卡、藏戏、弹唱等传统民间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同时也是现代艺术形式的源头活水。千百年来,史诗艺人一直担任着讲述历史、传达知识、规范行为、维护社区、调节生活的角色,以史诗对民族成员进行温和教育。史诗演唱具有表达民族情感、促进社会互动、秉持传统信仰的作用,也具有强化民族认同、价值观念和影响民间审美取向的功能。

史诗从生成、基本定型到不断演进,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在不断地演进中又融汇了不同时代藏民族关于历史、社会、自然、科学、宗教、道德、风俗、文化、艺术的全部知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的社会历史、阶培铅级关系、民族交往、道德观念、民风民俗、民间文化等问题的一部网络全书,被誉为前渣“东方的荷马史诗”。

《格萨(斯)尔》在多民族中传播,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各民族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的生动见证。此外,这部史诗还流传到了境外的蒙古国、俄罗斯的布里亚特、卡尔梅克地区以及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和周边地区。这种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是异常罕见的。

《格萨(斯)尔》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史诗中演唱篇幅最长的,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多民族民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见证。这一为多民族共享的口头史诗是草原游牧文化的结晶,代表着古代藏族、蒙古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无数游吟歌手世代承袭着有关它的吟唱和表演。它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作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格萨(斯)尔》是在藏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丰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慧中悄一部形象化的古代藏族历史。

‘贰’ 玛曲多_玛曲:拯救黄河的希望

张正春

最近,我陪同钟林生博士一行考察玛曲,就《黄河首曲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规划》的有关问题与玛曲县领导会谈。这次会谈很有启发,今天讨论的主要问题有:关于申报“黄河首曲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重大意义,它对于玛曲县发展生态旅游、建设生态文明的作用,保护黄河首曲对于整个黄河流域的意义,对于依托黄河首曲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以及玛曲对于整个青藏高原的示范意义。

一、黄河首曲的战略地位

自古以来,“黄河九曲十八弯”成为黄河的重要特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诗句)成为北中国最主要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气质,黄河成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精神载体。玛曲位于“天下黄河第一弯”的怀抱,具有独一无二的战略地位。

《山海经》有“河出积石”的记载,大禹治水有“导河积石”的说法。古代的积石山(或曰大积石山)就是玛曲县所背靠的阿尼玛沁山,是藏族同胞心目中非常神圣的神山,在安多藏区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黄河发源于“三江源”,源头之水流经玛曲,汇聚众流,遂成滔滔之势,在阿尼玛沁山和西倾山之间奔腾而出,故有黄河“发源于青海”而“成河于玛曲”的说法。(根据现代水文资料证实,黄河玛曲段433公里补充给黄河水的径流量占43%之多)记曰:

巍巍积石山,黄河第一弯。

天下神圣事,高原问根源。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古代谓之“昆仑之虚”,乃“众神之所居”,唯西王母主之。现代谓之“地球第三极”,又曰“亚洲水塔”、“全球空调”,对于调节全球气候具有特殊影响。

玛曲是青藏高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藏民族英雄神话“格萨尔”的发祥地,因此,玛曲在藏族心目中具有特殊地位。

黄河在中华民族的远古时代具有极其重要的神圣地位。传说伏羲氏因为“龙马出河图”而受启发,天命神授,一画开天,于是,阴阳五行出而八卦备焉。“龙马负图”是中华民族远古时代最神秘的传说,也是黄河给中华民族最重大的启迪。

追根溯源,作为“黄河第一弯”的玛曲该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神奇之地。

因此,保护母亲河,就必须首先保护玛曲“黄河第一弯”。

保护黄河,涉及到北中国的命脉,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尊严。

由此可见,保护玛曲“黄河第一弯”具有多么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设立黄河首曲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代表性、示范性拍漏和独特性

黄河首曲是“天下黄河第一弯”。在国家“江河治理”的战略框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由于经济发展、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黄河的生态危机已经刻不容缓。“黄河断流”已经敲响了中华民族的警钟,这是一个不祥之兆,气候异常、天灾频繁,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治水”与“治国”的关系是中华文明史上的核心关系,化解生态危机,消除社会危机,维护中华文明千秋万代的不朽传承和生生不息(或曰“长治久安”、或曰“可持续性发展”),治水都是治国的重要保障和基本前提。设立“水利风景区”是国家凳态水利部合理利用水资源、有效保护水环境、积极修复水生态、大力弘扬水文化的战略举措,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

明年是2012年(农历壬辰龙年),水龙年“治水”非同寻常。

治理黄河,龙头在玛曲。玛曲是万里黄河风景线上最壮观、最美丽的风景区,也是黄河流域最神秘、最袭粗烂迷人的风景区。玛曲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地形地貌特征,玛曲的高寒冷湿气候与独特的生态景观,玛曲的民族风情和宗教信仰(藏传佛教),玛曲独特的物产……凡此种种,赋予玛曲黄河水利风景区以丰富内涵。

三、黄河首曲的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

黄河上游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已经广为人知。

玛曲(黄河首曲)是黄河“水塔”,是黄河上游非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其生态功能不必多言。

黄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功能。

玛曲“黄河第一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玛曲是藏民族“格萨尔文化”的发祥地,是藏族文化的圣地。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是一种神奇的多功能体,其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不可偏废,其经济价值包括审美价值和旅游观光、修身养性的价值。

玛曲“黄河第一弯”造就了亚洲最美的草原,孕育了“河曲马”、“河曲藏獒”和“欧拉羊”等独特的神奇物种,号称“中华神马”的“河曲马”,号称“中华神犬”的玛曲藏獒,早已经驰名中外。总而言之,玛曲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民风民俗和游牧文化,形成了自我稳定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它是“黄河第一弯”整体功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四、黄河首曲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

黄河首曲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是一个整体。

需要说明的是,黄河首曲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对于人类有普遍的意义。

当今世界正在面临两大深刻危机:生态危机和文明危机。

人类文明在工业化时代的彻底堕落似乎不可救药,世界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已经把人类推向毁灭的边缘。信仰危机、精神涣散、人心迷乱、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社会动荡,我们岂能坐以待毙?狂妄的“现代化”摧毁了人类的信仰,造成了丧尽天良、灭绝人性的社会,必须设法挽救。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拯救人类的文明?如何振奋人类的精神?如何恢复人类的尊严?怎样树立人类的信仰?

回归自然,师法自然(道法自然),发动绿色革命,开始绿色长征,开展生态旅游,建设生态文明,开辟未来之路,这是拯救人类和地球的唯一出路。

回顾一万年以来的人类文明史,家养动物的驯化,“六畜”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在“六畜”之中,马和犬与人类的关系最为亲密,对人类文明的进化有特殊贡献。“马背上的文明”含义深刻,它是全部人类文明的共同起源,也是原始文化的共同特征,赋予人类文明以无穷的原创性和原动力。“狗”是人类文明的“守护神”,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和最亲密的伙伴。正因为“马”和“狗”充当了人与自然之间最重要的纽带,帮助人类创造了伟大的文化,继承和发扬“马文化”,保护“神犬”(包括治安中起特殊作用的“警犬”)就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之故,玛曲的“中华神马”(河曲马)和“中华神犬”(藏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玛曲的藏族文化自由豪迈、激情奔放,充满青春活力,玛曲人民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形成了顽强不屈的性格,他们勇敢善良,他们乐观向上,这不正是振奋人类精神的伟大文化吗?

正如十八世纪欧洲的古典音乐,正如铿锵有力的秦腔和京剧,藏族歌舞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和振奋精神、感染世界的能量。玛曲的文化传统是一种昂扬激发的传统,值得保护、继承和发扬。人类文明需要返璞归真,防止迷失本性而误入歧途,因此,原始文化和古老文明就会成为激发生命活力的独特方法,它是人类万世不竭的精神源泉。

“返老还童”是人类文化必须经历的伟大复兴,是不可抗拒的历史回归。

为什么最近几年以来“青藏高原”成为全球游客的“终极选择”和“精神家园”?

为什么“珠穆朗玛”和“藏传佛教”成为当代文化的“终极关怀”?

回到历史原点,开始新的起点,或许是扭转干坤、再造文明的必由之路。

五、玛曲:拯救黄河的希望、保护青藏高原的示范

保护黄河,保护青藏高原,这是当代中国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玛曲具有青藏高原的典型特征,玛曲文化是江河上游文化的典型代表。因此,建设“黄河首曲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是保护黄河的重大举措,也是保护青藏高原的示范基地。

这次玛曲之行,吟诗一首,敬请方家赐教:

青藏高原拔地起,茫茫雪域望天低。

洪荒万古说昆仑,王母千秋化瑶池。

草木耐寒不知夏,严冬鸟兽少踪迹。

众神都会是仙境,保佑人间护根基。

‘叁’ 中华文化和格萨尔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和格萨尔文化的关系是文化记忆的天然联系腊裤。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格萨尔文化与中扒衡国文化的文化记忆有着天轮此简然的联系,史诗《格萨尔》是人类口头艺术的杰出代表,有着远超世界上大多数史诗的篇幅和规模。

‘肆’ 格萨尔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地位:格萨(宏颤斯)尔是世界上迄今蔽乎败发现的史诗中演唱篇幅最长的,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多民族民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见证,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格萨尔王传已经存在有一千多年,长达60万诗行,相当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3部长,《罗摩衍那》15部,是世界最长的史诗。讲述传说中的岭国国王格萨尔的顷闹故事,对藏传佛教影响很大。

‘伍’ 格萨尔的文化荣誉

2009年10月1日,藏族史诗绝备升《格萨尔》成功入选世界滚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老

‘陆’ 格萨尔的遗留文化,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在现代有什么文化价值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属于中国藏族格萨尔文化的一种遗存,其技艺可追溯到公元17世纪,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石渠、丹巴三县境内,以色达答高县的格萨尔彩绘石刻最有代表性。

虽然格萨尔彩绘石刻为弘扬藏族民间传统文化作出了不朽贡献,但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的阴影并未消除。凿刻格萨尔画像是一件又苦又累的活,且挣钱不多,多的一个月能挣1000多元,有时一个月只能挣几百元。年轻一点的都愿意出去打工挣钱。由于格萨早桐尔彩绘对艺人的素质的特殊要求,以及艺人受从业性质的限制和市场经济的影响,有的艺人放弃这项技艺而改从其他职业,艺人青黄不接的状况堪忧。

格萨尔彩绘石刻长期露天放置,因高原严寒的侵袭和强烈紫外线的照射而造成较为严重的自然损坏,20世纪60年代又遭到近乎毁灭性的人为破坏,有关刻绘技艺基本失传。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阿亚喇嘛的发起和组织下,格萨尔彩绘石刻的技艺才薪火复燃。但由于格萨尔彩绘对艺人的素质有着特殊的要求,而石刻艺人基本都是农牧民或寺庙僧人,业余从事清睁尺彩绘石刻,“有艺不精”,“学而不成”,其中还有一些艺人放弃这门手艺改从他业,因此格萨尔彩绘石刻技艺面临着传人青黄不接的局面,亟需扶持、保护。

‘柒’ 甘孜县的历史文化

宗教文化着名的格鲁派寺庙“霍尔十三寺”在甘孜县境内就有六座寺庙。众多的寺庙主要分布在交通沿线和区、乡、镇上,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的四座寺庙可以称得上是康北地区寺庙文化的精品。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利寺,为全国着名宗教界爱国人士五世格达活佛主持的寺庙,1980年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设立格达活佛纪念堂,。古文化遗址汉人寺是体现藏汉民族团结的最古老的一座寺庙,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县内最古老的建筑。大殿结构巧妙,融合了藏汉建筑风格,是藏汉民族工匠聪明才智的合璧之作,是民族团结的象征。红军文化1936年 3月,红军三十军向甘孜进发,并顺利驻扎甘孜,为了更好地发挥当地藏民的积极作用,实施民族团结平等,发展生产,支持红军北上抗日,在康区成立了藏族人民自己的革命政府--“甘孜博巴政府”。 6月,红四方面军和六军团在甘孜孜苏寺门前举行了长征历史上有名的甘孜会师,7月,任弼时、贺龙、朱德、刘伯承等主持召开了一次团结会议--甘孜会议,对实现两大主力红军--二、四方面军会合共同北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两方面军为庆祝胜利会师,在甘孜县举行了隆重大会。7月16日,红军总部离开甘孜,向东谷转移。短短的半年里,红军在甘孜各地留下了大量红军的遗址和感人至深的故事。格萨尔文化流传广泛的一道弦子词里称:“甘孜城啊甘孜城,甘孜城座落在霍尔遗址上”,即昔日霍尔国的遗址之上。格萨尔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甘孜亦有许多关于格萨尔王的美丽传说。如:奶龙神山上有格萨尔王的修行洞、赛马处、降妖处,有格萨尔的降生图案,岩石自成的格萨尔的仓库和家犬、奶牛、拴马石等等,在扎日拥康神山上有格萨尔王征战时留下的号角、战鼓。另外,在民间还有多位说唱老艺人及保有多本格萨尔说唱本。民俗文化甘孜县是川西北高原康巴文化生态旅游重要目的地,无论是神山、圣水、牧区文化、藏传佛教寺庙文化,还是多姿多彩的民间建筑、藏画、手工艺品及独具古朴风韵的民间舞蹈、文学艺术等民俗风情都是康巴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甘孜县是一个集藏族歌舞种类于一身的“歌舞之乡”,有在公元八至九世纪传入的甘孜藏戏、有白利寺五世格达活佛创建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格达弦子。有盛行于上千年的甘孜锅庄,更有独树一帜、决无第二的“甘孜踢踏舞”。踢踏舞藏语称为“夏卓”,是集“词、琴、歌、舞、踏点声”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表演不限人数,少则一人,多则数百人上千人。表演场地不限,室内、家庭、田间地头均可兴至起舞。

‘捌’ 格萨尔的文化传承

漫画版
该漫画是首部格萨尔王漫画。于2012年在中国首发,并陆续向世界多个国家发行,作者是擅长创作重大史诗题材的着名艺术家权迎升。《格萨尔王》漫画版,共5册,每册200多页,共计1000多幅漫画。
漫画未经出版,就以获得2011第五届亚洲青年动漫大赛最佳连环漫画奖,当中水墨作品更获得大师杯国际插画双年展最高奖----至尊大师奖,而备受各界关注。权迎升以中国水墨诠释该漫画,深得评委赏识,并且其擅长把握战争大场面的艺术功力,更是令人赞叹。当中的格萨尔王水墨作品在与世界各地艺术家竞技的国际舞台上,更是拔得头筹,赢得喝彩,为漫画《格萨尔王》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作为跨界艺术家,权迎升在创作该漫画的同时,也同时创作了50余幅西藏格萨尔王水墨作品。多为3--6平方米的大尺幅当代水墨艺术作品,并于2012年陆续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水墨艺术画展。
权迎升是国内同时在漫画、禅画、动画、水墨四大艺术领域均取得空前成绩的跨界艺术节,此次以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王》为依托,以立体化的形式,陆续创作格萨尔王的漫画版及艺术画展,以至要将其改编成动画版,将格萨尔王开创性的推向世界,为弘扬西藏文化不遗余力的创作激山下去。
藏文版
2015年6月12日, 中链颂国首部藏文版《格萨尔》说唱艺人丛书发行,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所长黄智表示,该丛书的出版发行对挖掘、抢救、传承、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现实意义。
该套丛书共分5部6册,由《格萨尔》着名说唱艺人才让旺堆、丹增智华、年智等说唱的《达姆赛宗》《喜玛拉登宝藏宗》《一代双雄》《征服果扎魔王》(上、下册)《年宝玉则盾宗》部分组成,约180万字。该丛书是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专业人员历时三年记录、整理完成的最新成果。
黄智介绍说,该套丛书其唱词独棚铅郑特新颖、语言生动流畅、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完美,有极高谚语叙述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极具藏族文学的欣赏性和可读性,具有很高的文化传承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该丛书的出版,不仅有效地抢救和保护了散落在民间的原始版本和艺人口述本,尤其是《格萨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和数据库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为广大藏族读者提供现代化的电子书籍方面也做了新的尝试。

‘玖’ 色达旅游景点介绍

1、色达瓦须部落文化旅游景区:色达瓦须部落文化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纤册州达县,景区横跨洛若、色柯两镇,国道548横贯,距离甘孜格萨尔机场约200公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色达

阅读全文

与什么叫格萨尔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35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16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7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88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