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如何领悟禅文化境界

如何领悟禅文化境界

发布时间:2023-05-29 07:49:36

Ⅰ 禅的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不知道禅为何物,即使就在你身边,也无从下手;

第二境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初窥门路,能以平常心修行,但身边有草叶;

第三境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大师境界,无相,世界为“一”。

草叶是禅语,代表在寻求真禅过程中的困难和迷茫;芳代表真理,禅宗成立后,“不立文行世镇岩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讲求的是觉悟,觉道即对佛道的觉悟,迷为世人觉为佛。所以讲求开口失命,根据楚圆禅师的描述“药多病甚,网细鱼稠”所以说多了,反而使人不得要领。

又要不停的说,德山禅师讲”若要提问就错了,若不提问又是对禅的违背。“禅不是向外探询,去追问而得到的东西,是要去内心的体悟而到达明心见性。当真正到达了,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1)如何领悟禅文化境界扩展阅读:

禅的智慧,是要我们活在当下,停下匆忙的脚步,聆听内心真实的声音,从而使生命多一份从容与淡定。生命,我们既要好好把握,又不要过分执着,随缘任运,闲适人生,正所谓“万事无如退步人,孤云野鹤自由身”。

禅是一种意境,有的人用一生都不能放下执念,悟出菩提;而有的人在灵明开启的一瞬间,就从万象纷纭中走出,步步生莲。禅是要靠自己领悟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每个人对禅的看档旅肢法可能都不一样:禅是一种智慧、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哲学;禅其实什么都不是,禅就是人心。

Ⅱ 如何在参禅的过程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参禅
参禅是禅宗用以学人求证真心实相的一种行门。参禅所参的是出生宇宙万法的实相--自性心---即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若得参透,便是明心。然此参禅又外延至见性和过牢关。
参禅最要生死心切。和发长远心。若生死不切。则疑情不发。功夫做不上。若没有长远心。则一曝十寒。功夫不成片。只要有个长远切心。真疑便发。真疑发时。尘劳烦恼不息而自息。时节一到。自然水到渠成。
[编辑本段]参禅方法
用功的法门虽多。诸佛祖师皆以参禅为无上妙门。楞严会上佛敕文殊菩萨拣选二十五种圆通法门,以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为最第一,我们要反闻闻自性,就是参禅。在今天的末法时期,大势至菩萨忆佛念佛圆通法门尤为契合众生心性,适合参禅。
参禅不一定是坐禅,就是在行、做、坐、卧中也能参。参禅靠的是有正知见,知道五阴、十八界、十二入不是真心;要有福德,去聆听善知识法语;要有定力,必须具备未到地定及其以上的定力,才能一一现观五阴十八界的虚妄性,才能现观真心无形无相而出生十八界法;要有因缘,得佛菩萨善知识摄受而明心见性。
从《五灯会元》等禅宗古籍的记载,占大多数的真悟祖师是在动中开悟的。比如洞山良价禅师,还有近代的虚云法师也是在动中开悟的。所以,培养动中的定力是参禅的一个可靠手段。
坐禅须知
平常日用。皆在道中行。那里不是道场。本用不着什么禅堂。也不是坐才是禅的。所谓禅堂。所谓坐禅。不过为我等末世障深慧浅的众生而设。
坐禅要晓得善调养身心。若不善调。小则害病。大则着魔。实在可惜。禅堂的行香坐香。用意就在调身心。此外调身心的方法还多。今择要略说。
跏趺坐时。宜顺着自然正坐。不可将腰作意挺起。否则火气上升。过后会眼屎多。口臭气顶。不思饮食。甚或吐血。又不要缩腰垂头。否则容易昏沉茄袭。
如觉昏沉来时。睁大眼睛。挺一挺腰。轻略移动臀部。昏沉自然消灭。
用功太过急迫。觉心中烦躁时。宜万缘放下。功夫也放下来。休息约半寸香。渐会舒服。然后再提起用功。否则。日积月累。便会变成性躁易怒。甚或发狂着魔。
坐禅。有些受用时。境界很多。说之不了。但你不要去执着它。便碍不到你。俗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虽看见妖魔鬼怪来侵扰你。也不要管他。也不要害怕。就是见释迦佛来替你摩顶授记。也不要管他。不要生欢喜。楞严所谓。“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参禅需要先起要有看话头的能力,看得住话头后,就可以起疑情,这就是“见山不是山”,在疑情生起后而不退失,待因缘巧合时,便黑漆桶底脱落,亲见真心实相如影如幻。坐禅不要陷入马祖大师说的“磨砖做镜”的巢窟里了,否则,永远不能明心开悟。
所谓“明心见性”,就是明白自家的“本心”,见到自家的“本性”。这个心就是菩提心,这个“性”就是佛性。能否成佛,关键在于能否悟“本心”、“本性”的真面目。悟到这个悔纳侍真面目,即使普通人也能成佛,悟不到这个道理,即使佛也变成了普通人。佛与凡夫本无差别,只在“迷”、“悟”之间。
明心见性是佛教修持者梦寐追求之事。何谓“明心见性”?
“明心”就是了知在人类世界所应有的作为,由自己的灵性来明悉与体证。“见性”就是见到自己的本性,明白体证天地演绎对一切有情众生皆一体如是。 要知道碧吵在凡尘,不论在任何地点、环境、时间、空间,皆可见到自己的本性。
见性的体证,必须要将自己的心灯来点燃。否则,任有再大的功德,仍无法跳脱三度空间的束缚,仅是在未来与下世有再修持的因缘而已。
明心见性是要在觉性中来成就。而觉性必须要在人类世间来达成,让自己体证生存的辛酸过程,在酸甜苦辣中去印证自己生存的一切取向,更让自己在生存中不会脱离人世间的群居社会。觉性是了知天地万物的根本源。生活的过程就是让自己明了“觉性的根本源”。若脱离生存的取向过程,摈弃了生活的润生过程,就难有真实的生存经验去作内心世界的滋润资粮。
生存的过程,皆在“无常”中造就。无常是对自己在生存过程的取向中,去作自我成长的历练。在人生的每一日当中,一切生存取向,有时是一种经验的累积,有时是一种学习的成长,有时是一种过程的穿流。每一个动作皆关系着自己的灵性是上升还是下坠,这由每个人思想意识所导致的生存取向来决定,就看自己怎样来筛选了。

Ⅲ 禅茶文化的八个境界

禅茶原本是指寺院僧人种植、采制、饮用的茶叶,主要用于供佛,待客、自饮、结缘赠送等。禅是一种境界,讲求的“禅茶一味“禅””是心语,“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就是心与茶、心与心的相通。中国禅茶文化精神概括为“正、清、和、雅”。

有人说茶文化其实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空名头,但是当你真正面对茶,用心去感受茶、冲泡茶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你能有自己感悟,能悟出生此氏活中的一些道理。泡茶、喝茶,可以说与修行佛陀的教诲“八正道”一致。因为泡茶时,要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此外,静静地喝茶态度,也类似于坐禅修行发。

但是又有几人能从初入茶道的新人做到回归生活的茶人,需要经过什么样的过程呢,习茶之路和生活森春散一样,有喜悦、有迷茫、有浮有沉,但最后皆回归于自然。

Ⅳ 什么是禅.才能到这个境界呢

凡是对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这个题目严格说来是有问题的,因为禅是不能讲的。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的;但是,“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为了把禅的境界介绍给大家,不得已,仍然要藉言语来说明。

现在的社会到处烦乱,物质生活奢侈浮华;但是,有不少人却感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苦痛倍增。所以,这个能解决生命问题,提高生命境界的禅学,乃在世界各地,引起知识份子和社会人士的重视。

“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人们的智能,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禅合乎真善美的条件;虽然不容易谈,可是要知道什么逗察是禅,那我们就不能不尽力弄清楚。现在我分成三个部分来叙述,这三部分是山埋茄禅的历史、禅的内容与禅的修法。

一.禅的历史 A

佛陀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经典浩瀚无涯,可是,这些无数的文字般若,与禅宗的起源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相传有一天,佛陀在灵山会上,登座拈起一朵花展示大众,当时众人都不明所以,只有大迦叶微笑了一下,佛陀当时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佛陀于是将法门付嘱大迦叶,禅宗就这样开始传承下来。

印度禅师代代相传,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到中国来,时值南朝梁武帝在位。梁武帝笃信佛法,曾经三次舍身同泰寺,布施天下僧众,造桥建庙,依常人眼光看,真是功德无量。当达摩祖师见梁武帝时,梁武帝问他说:‘我所做的这些佛教事业有无功德?’

达摩祖师说:‘并无功德。’

梁武帝被泼了一盆冷水,心想我如此辛劳,怎么会毫无功德?所以,他对达摩祖师的回答,并不满意。

其实,从深一层面来说,梁武帝所得的只是人天果报,应属福德,并非功德。在禅的立场看,达摩祖师所说,正是直心之言,但是却不得梁武帝的欣赏,因此,达摩乃转往嵩山少林寺面壁。

从这一段记载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禅的高妙,确实不能以一般的见解去论断的。像梁武帝的这种用心,只求为善得福,并不是禅宗的究竟目标,即使有所得,也是人天福报而已,在禅师的眼里,是与开悟的道无关。

神光慧可,河南人,少年精通世学,壮年在龙门香山出家,后入嵩山少林寺,拜谒达摩,要求开示,并请为入室弟子,达摩不准许,神光遂在门外伫候。时值风雪漫天,过了很久,雪深及腰。达摩见他确实真诚求法,允许入内。并问他:‘汝究竟来此所求何事?’

神光答道:‘弟子心未安,乞师安心。’

达摩喝道:‘将心拿来,吾为汝安!’

神光愕然地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这时居然说道:‘吾与汝安心竟!’

神光慧可豁然大悟。烦恼本空,罪业无体,识心寂灭,无妄想动念处,是即正觉,就是佛道。若能会心,佛性当下开显。

神秀博通三藏,为五祖弘忍座下的大弟子,讲经说法,教化四方,当时的人,莫不以其为五祖的传人。这时却从南方来了一个惠能,根性甚利,虽处南蛮犹獦獠之地,求法热忱,并不落人之后。

当他见到五祖时,五祖曾试探他说:‘南方人没有佛性。’

当时惠能答道:‘人有南北,佛性岂有南北?’

五祖经他这一反驳,知道这人是顿根种姓,非常人所及。为了考验他的心志,就要他到柴房舂米,暂避众人耳目。

后来,五祖令众人各举一偈,以为传法的依据,若是见性,即得衣钵,成为五祖传人。这时大众都以为衣钵非神秀莫属,所以没有人敢与他竞争。

当时,神秀日夜思量,终于提出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一偈子,五祖认为虽然不错,但却仍未能见性。所以衣钵没有传给他。

惠能在柴房里得悉此事,心想我也来呈一偈如何?遂央人替他把偈语题在墙上。这偈语是这样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见了,知道惠能已经见性。为恐其招忌,乃着人将偈拭去。然后到柴房敲门。问道:‘米熟了没有?’

惠能答曰:‘早就熟了,只等着筛耳。’

五祖遂又在门上敲了三下,惠能会意,乃在半夜三更,到五祖座下,请他开示。

五祖传授他《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顿然大悟。五祖遂将衣钵传他,并命他南行,以待时机。五祖送到江边说:‘我操船送你。’

惠能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遂自行到南方弘化,终成为震烁古今的六祖。

从这些历史记载,可知禅的风格确是相当独特的,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实是得其真机。但是由于禅门宗旨,并非人人能解,所以也常受人曲解。然液哗而禅的机锋教化,都是明心见性之方,全是依人的本性而予以揭露。他的原则是建立在“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道理上。所以进一步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有多少人能把握这一层的意义?梁武帝的希求人天福报,不就是典型的一例吗?至于今天谁才能直探禅门本源?这就要靠众生求法的宏愿和实践了!

Ⅳ 禅定境界如何划分每个境界如何修如何判断自己在哪个境界

唯识学解释四禅八定境界:通俗易懂哦!
妙境法师:八识规矩颂讲义

眼耳身三二地居

这底下又说到这个识,在三橘慧前界里边的差别,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差别。
眼耳身三,是指眼识、耳识、身识。这三个识二地居,【地是九地】,【三界里边共有九地,即九种境界】,一是五趣杂居地,二是离生喜乐地,三是定生喜乐地,四是离喜妙乐地,五是舍念清净地,六是空无边处地,七是识无边处地,八是无所有处地,九是非想非非想处地,一共是九个地。【五趣杂居地是欲界】,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这是色界四禅。后边的四个地,是无色界的四空定。

第一个五趣杂居地,是欲界里的境界,欲界就是这个世界的众生,都是有欲的,欲界的“界”字怎麽讲,我们说世界,当然也就可以,但是在经论里边圆清,它有一个特别的解释,一个人他不发脾气,他心里一直是很平和,你怎麽样阻挠他,他心里一样平静不动,叫做“能持自性”,能保持你自己的性格不变、不失掉。“持”就是能拿得住、不失掉。能持自性就叫做“界”。这样讲说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就是这个世界的人都是有欲的,这个“欲”把持住不变。五趣:指地狱、恶鬼、畜生、人、天。这五类的众生都是有欲的。究竟欲是什麽?什麽欲呢?在俱舍论上看,它说两种欲,一种是段食欲,一种是婬欲。

像我们的饮食,有形段的,它有营养。吃到体内,能够滋养我们的生命,但是它还有杂质,还要排泄。【欲界天上的人,他们不排泄】,吃的东西都是营养,这是有段食欲,都要吃东西,不吃,这个生命不能存在。欲界天上的人,人间碧没的人,三恶道的众生,都要有饮食,都有这种欲。恶鬼道是有这种欲,地狱的众生也有这种欲,而能不能吃到,有没有饮食,那又是一回事,但是有这种欲,也都是有婬欲的,所以叫做欲界。

二是离生喜乐地。“离”就是把欲界的烦恼远离了,欲界都是有欲,其实“欲”都是烦恼的一种,众生有很多很多烦恼,但欲界这世界上的众生,众多烦恼里边,欲的烦恼是最重的,所以说是欲,其实他还有其他的瞋恚的烦恼、痴烦恼、高慢的烦恼、疑惑的烦恼、很多很多的烦恼,但是就说特别重的烦恼,这个欲,现在这个欲界的人,他感觉到欲是苦恼,他想要离欲,这就要坐禅,修不净观,数息观或修念佛三昧也好,把欲界的欲远离,这件事要经过欲界定,未到地定,进步到初禅的时候叫做“离生喜乐定”。

欲界定也是不容易成就的,未到地定,也是很难的,要是得到未到地定,得初禅还是容易的,在天台智者大师摩诃止观里,有两句话,即“事障未来,性障根本”。事障未来,就是事能障碍你成就未到地定。性障根本,就是性能障碍你得离生喜乐地,得初禅。“根本”就指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个禅都是根本禅,指初禅来说,性障根本。

“事”指身体说,身体的事怎麽会障“未到地定”,未到地,就是你成就了“奢摩他”,成就了三昧,但是根本三昧,根本初禅还没来,所以就叫做未到地定,现在的境界比一般的静坐情况已进了一步,但还没有成就初禅。什麽是未到地定的障碍,就是这个身体,静坐的时候,不管坐得怎麽好,【若还感觉到有身体的存在,那就还没到“未到地定”】。要是心里面一念不生,明静不动,一坐七天,【但是还感觉有身体的存在】,也还没得未到地定,所以叫事障未来。

若忽然间有一天,或者是白天,或者是夜间,静坐时感觉身体没有了,空了,好像虚空一样,就是【未到地定成就了,这个时候有轻安乐】,未到地定还没有得初禅,因为“性障根本”,“性”还是障碍,“性”是什麽呢?就是还有欲,得到未到地定,若能坐七天都不用放腿子,或者是更多的时间,或者有种种灵感,如果佛法没有多学习,就感觉自己有神通,但其实也没有。

其实初禅还没得到,就是因为心里面还有欲,心里面还有欲,有的时候还会有瞋心,也会有高慢心,这个时候还没得初禅,还要努力静坐,努力修行,修行到有一天,这欲心没有了,其实这就要修不净观,把欲心破除去。

这时静坐的境界又进了一步,就是又有了身体,未到地定时,身体没有了,【这时候又有了身体,这身体如云如影的样子,此时有更殊胜的轻安乐出现,这时候是初禅】。初禅离生喜乐地,远离了欲界的烦恼,这时候就生出来喜乐,只是说个喜乐,前面还有寻伺,寻伺在鸠摩罗什法师译作觉观,【初禅里有寻伺喜乐,五样事情】。

寻伺就是来对治欲界烦恼的正忆念,对治欲界贪烦恼的这些法门,修数息观也是在内。寻和伺的不同,就是粗细的不同,【伺是微细的,寻是概略性的观察】,觉观和寻伺的意思是一样,因为有这样子的正忆念,把欲界烦恼对治熄灭了、破除去了。破除去以后,身体就有变化,成功了,心里面特别的欢喜,人就是少睡觉、少吃饭,把所有的事情都停下来,专心的静坐,要求得禅定,忽然间成功了,心里会特别的欢喜。

乐就是轻安乐,轻安乐是怎麽一回事呢?我们人是欲界的人,我们身体里边,地水火风是欲界的物质,但是长期不断的精进用功,得到色界定的时候,就是【色界的地水火风出来了,到现在欲界身体里边来,那色界天的地水火风和欲界的地水火风一接触,就有了快乐】。

我们人身有病,如身体生个疮,生疮这地方流脓流血就痛,这流脓流血的疮也是地水火风,但是因有罪过的关系,使令人痛苦,但是由长期修止观、静坐,成功了。把色界的地水火风引来到身体里面,不感觉痛,而是感觉非常快乐,都是地水火风,但作用不同,感觉不同,虽然有寻伺喜乐,但内心还是寂静的,心安住在一个境界上,明静不动,相续不断的明静不动,这是离生喜乐地。

因远离了,熄灭了欲界的烦恼,欲界的烦恼也就不活动,烦恼的种子还是存在,因没得到圣道,烦恼是不能断的,一定要见到无为法,才能断烦恼,只是修定,而不修般若的智慧,是不能得圣道,由定的力量使欲界的烦恼不活动,这叫做离生喜乐地。

第二个定生喜乐地,我们没得定的人,假设欢喜静坐的人,不要说是得到色界初禅,若得到欲界定,心里面都感觉到非常欢喜的,要是得到未到地定,得到初禅离生喜乐定,那还了得。

得了定的人,多数是有高慢心的,原来高慢心可能不大,得了定以后,高慢心就大起来,但是已经得定的人,要长期不断的入定,不能说得定以后,隔七天才入定,那是不行的,【要天天入定,定就不容易失掉】。

常常入定,他的想法,和我们修静坐还没成功的人不同,有什麽不同呢?他对寻伺这件事,感觉到很苦,所以他就想办法对治,要把寻伺去掉,【他一静坐下来,要用寻伺,然后才能喜乐】,他不高兴寻伺,就想办法破寻伺,一静下来,心里就思惟寻伺的过患,来破坏它。

如师父收徒弟,徒弟不守规矩,师父就诃斥他,类似这样子,当然也不是昼夜六时一直诃斥,静坐时心里诃斥觉观也是意思意思,这寻伺就不起了,寻伺不起了,这个时候叫什麽名字呢?叫做内等静。

定生喜乐地,就是把初禅的寻伺破坏了,不断的静坐,入初禅时去诃斥寻伺的过失,这样子忽然有一天,【寻伺不起了,即“内等静”,定生喜乐地就出现了】。

内等静,这句话怎麽讲呢?“等”是前一念和后一念相等,前一念,后一念,这个心刹那刹那相续下来,我们没得定的人,前一刹那视为一件事,后一刹那又视为别的事。得定的人,一刹那,一刹那都是平等的,都是一样,就是【心一境性,没有寻伺的分别】,所以叫做“内等”。

“静”是信的意思,信以诚敬为意,如水很混浊,但不动摇它,水就慢慢澄清了,我们内心没有信的时候,心里是混浊的,有了信心时,心里是清净的,所以信是清净的意思,这里边表示什麽意思呢?

就是静坐的人,还没得初禅的时候,他心里总是疑惑自己能不能得到初禅,当有一天忽然得到了,就有了信心我能得到初禅,我已得到初禅,就有了信心。这是什麽意思呢?因为我们没有得到禅定的人,还有欲的人,欲的烦恼是很难除断的,很难把欲去除,所以自己没有信心得初禅,忽然间得到初禅,欲虽然难断,我是把它断了,已得初禅,已有了信心,这叫【离散必染】。

这个“染”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我们散乱心的人有欲,是一种染污,得到禅定以后,【对于定的境界也有爱着心,这也是个染】。得到初禅的人,他有了信心,欲是很难断的,但是还是能断,有了信心,得到初禅以后,感觉非常欢喜,很爱着这个境界,爱着久了,【又感觉这寻伺不对劲,我有没有信心把寻伺除去呢】?又是不决定。

得到二禅的时候,初禅不对劲的地方,我也能把它去掉,又增加了信心,对定的染也能把它去掉,所以又增加了信心,这时候叫做静,“内等静”。“静”就表示信心的意思。“内等”就表示把初禅的寻伺除去了,内心里更深刻的寂静,就是定力又加深了,这个时候,也是有喜有乐,而这喜乐当然比初禅的喜乐更殊胜,这叫做定生喜乐地,因得二禅的定,所引生出来的喜乐。这和初禅不同,可是得了二禅以后,这个喜,当然是人之常情,做了一件事成功了,心里面就欢喜,但是得到定的人的欢喜,也不是一般人的欢喜能比得上,他的乐也不是一般人的欲乐能比得上,可是时间久了,又不欢喜这个喜,不欢喜,所以他又想办法修三禅。

三禅里边有五样功德,第一就是“舍”。把二禅里边的“喜”弃舍了,不要了,他也是在入了定以后,诃斥喜的不对劲,这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去掉的,所以这里面加个“舍”。正念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不忘”,常在定里边明明了了的去掉这个喜,叫喜不要出来,不要欢喜,这是正念。

“正知”是什麽呢?有时失掉正念,喜又出来了,喜又出来时,要知道,要觉悟,要去掉,所以叫做正知,成功了,这时有极殊胜的乐。

这个乐,在大智度论上,瑜伽师地论上也是说到,就是在三界里边,这个乐,它是最第一的,没有其他的乐能赶得上它,最殊胜的。【第三禅的乐是最殊胜的】,虽然是乐,心里还是定的,安住在一个境界上,相续、明静不动,这就是三禅的境界,三禅就是把这个喜不要了,叫做【离喜妙乐地】,把二禅的喜去掉了,得到不可思议的妙乐,这叫做第三禅离喜妙乐地。

四禅叫做舍清净地,舍念清净地怎麽讲呢?就是三禅的乐,虽然是特别的殊胜微妙,但是久了,他心里面也厌烦,日久生厌,厌烦这个乐,那麽就要想办法去掉它,这就开始了四禅舍念清净地,要长时入三禅的定里边,诃斥这个乐,弃舍它,所以叫做“舍”。

“念”就是这件事要明明了了的不忘。不忘这件事|要把乐去掉,经过长时期的用功,后来成功了,成功了以后,这第四禅的人心里面的境界,就是不苦也不乐。

“不苦不乐”这句话怎麽讲呢?本来在初禅的时候,就没有忧愁,忧愁是从那里来的呢?就是从欲来,我们欲界的人因有欲,有欲就有忧,得到初禅以后,就没有欲了,因欲而生的忧也没有了。因有欲,也就有苦,有苦恼,要是得到初禅离欲了,就没有苦了,但是就得初禅的时候,不说没有苦,要得二禅的时候,才说没有苦,大毘婆沙论上的解释,为什麽要这样说呢?因为对治熄灭欲界因欲而有的苦,谁有这样的力量呢?是初禅,初禅能够熄灭欲界的欲,苦也没有了,初禅是能对治的,欲界的苦是所对治的。

得到初禅,就没有欲界的苦,【但这能对治的初禅还在,要超过初禅,对欲界之苦,距离也就更远了,所以这时后,才说没有苦】,这是第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得禅定的人,他不欢喜出入息的事情,得禅定的人,他在那里坐下来,他不欢喜出入息,但还有出入息,还不能够停下来,尽管是得到禅定的人,他的息是慢的,还是有。有息,他还是不欢喜,有出入息他感觉到是苦。【【得了四禅以后,没有出入息了,出入息停下来,所以叫做不苦】】,【【三禅的乐也取消了,所以叫不苦不乐】】,这是第四禅,有“舍”、有“念”、有“不苦不乐”,这时候禅定特别深了。

佛说在四禅八定里边,站在佛法的立场来说,这第四禅最好,【【佛是在第四禅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就是因为第四禅是最合适的,比初禅、二禅、三禅好,也比无色界的四空天好,四空天虽然它的定力很深,但是修学圣道来说,它还不如第四禅来得好。【【所以第四禅对佛教徒来说,是最尊贵、最宝贵】】。

第四禅这个时候,没有八种扰乱的事,也就是没有八种灾害的事,就是没有忧苦、没有喜乐、没有出息、没有入息、也没有寻伺。这八种事情都没有了,所以称第四禅叫“不动定”,它是最殊胜的一种定,这叫做舍念清净地,舍清净、念清净、最殊胜、最清净的定。

五趣杂居地、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五趣杂居地,在杂居地居住的人都是有欲的人,后边的离生喜乐地到舍念清净地,这四个地是色界天的四禅,四禅中的舍念清净地,是最好的一个地方。

在初禅的时候,虽然禅定很好,但是有寻有伺的鼓动,第二禅有欢喜的鼓动,也不是太好,第三禅因为有极殊胜的乐,也使令有这样禅的人,心里面有了厌烦心。当然也有的人得到这样的禅定,就为乐所迷,没有厌烦心。

要是佛教徒得到三禅,心情会不同,因为他的目的是要得圣道,有这样的乐,对于他得圣道也会有障碍,所以他就破除这个乐,去成就第四禅舍念清净地。成就了四禅以后,他的内心没有寻伺、喜乐,没有出入息,没有忧苦,没有这麽多扰乱的事,他的内心非常的清净,也非常的寂静。

在寒山诗上面有一个颂说: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这是寒山大师写出来他内心的境界。
“吾心似秋月”,寒山大师在浙江天台山上修行,修行到这麽一个程度,心就像秋天的明月似的,秋天的时候,天空明净,这时月亮的圆满光明比夏天好得多,所以用秋月来形容。
“碧潭清皎洁”,又举出一个比喻,心像秋天的月亮那麽圆满光明,又像碧绿的深潭那样清净皎洁,一尘不染。
“无物堪比伦”,没有什麽东西可以比得上他内心的清净光明。
“教我如何说”,这样光明清净的心,教我如何为别人讲呢?

我读弘一律师年谱,上面记载一件事,就是郭沫若先生托人向弘一律师请求给他写字,弘一律师就是写这首诗给郭沫若先生,当然弘一律师他的内心可能另有个用意,因为郭沫若是个左派唯物主义者,弘一律师写这首诗:“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这首诗是赞叹心的光明的重要,物是不能比的。

在修行人来说,能够从欲界定,经过未到地定、到色界定、到第四禅,这时他内心没有八种扰乱的事情,特别的清净,又特别的寂静,也可以说一念不生了。但是这种境界要是站在圣人的立场来看,是什麽呢?四禅舍念清净虽然是很高了,但是还是凡夫的境界,并不是圣人,所以虽然是很好,但是美中不足,就是【还没有佛法的诸法实相的智慧,所以他还是凡夫】。

如果他想要得圣道,在舍念清净地里边,【修四念处观、修诸法实相观,那就很容易得无生法忍】。

下边还有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这四个地是无色界的境界,但是在人间修定的人,可以修成这四种定的,就是他在舍念清净地里边,长期的入定,时间久了,就有变化。【他感觉到地水火风这个身体不太好,就想要破除去】,他就在舍念清净地里边作观,观这个身体是空的,但是这种观法,不是佛法里边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观法,是另一种方便,是怎样一种观法呢?

在乡村里边有种器具叫“箩”,它是用一种东西织成,有横,有竖,有孔,他就从那里得到一种智慧,观察他的身体,【这毛孔扩大,地水火风生理组织渐渐减少,空渐渐扩大,渐渐的就不见有身体】,只是看见虚空,他的内心不念一切的色法,不再思念一切色法,【对于色的爱着完全没有了】。他原来就是厌烦身体的形象的,所以他就用这样的空,常常的观,就把身体不见了,当然这种观法,就是观一个时期,然后修“奢摩他”,修“奢摩他”一个时期后再修观,逐渐的就成就了空无边处地,就是得到空无边处定。

得到空无边处定以后,时间久了,他又不欢喜了,所以【放弃了以空为所缘境】。就观察我们的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观察这个识有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无量无边,叫识无边处地,观察久了,他就成就了识无边处定。成就了识无边处定之后,时间久了,他又不欢喜了,【感觉到观察空、观察识,都是心有所缘】,他现在就放弃了,也不观察空,也不观察识,而【观无所有,以无所有为所缘境】,时间久了,他就成就了这个定,叫无所有处地。

观这一“无所有”为所缘境,这样久了,他又不欢喜这个境界。【观空无边,观识无边,都是有想】,【观无所有可以说无想】,现在又不高兴有想、无想。所以观非有想,非无想,【他就破有想,也破无想】,时间久了,他的定力更进一步,就住在非有想非无想这里,就叫做非有想非无想处地。

这个非有想非无想,怎麽样解释呢?他在无所有处地的时候,他想进一步修非想非非想处定的时候,他要破这个无所有处地,破这个无所有处地的时候,他发觉了一件事,就是“缘无所有的”这个是谁?虽然【以无所有为所缘境】,但是【还有能缘的心】,这个心是最微细,最寂静的地方,不是那麽样粗显。

因为这个能缘无所有的心,非常的微细,不是那麽明胜,【明了的力量不是那麽强,那麽明显殊胜,所以叫“非有想”】,它本身非常微细,叫做昧劣,有个昧劣想,所以叫“非无想”,是有想,不过是特别微细,不那麽粗显,所以叫“非有想”有微细的想,所以叫“非无想”。如果不是佛教徒,他成就这非想非非想处定,他认为世间上这个定是最高的,这就是涅槃了。

在智者大师释禅波罗蜜,解释这“非有想非无想定”,其中有一句话:真身不灭,就是那一念微细的想。

“真身不灭”换一句话来说,就是“我”,是“真我”,真我是常住不灭的,以前没得这个定,在欲界的时候,为种种的欲,种种的苦恼所困,离开了欲,到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处,又种种的虚妄分别所困,现在成就非有想非无想定的时候,真我出现了,这是涅槃的境界,外道就是这样思想。

若是佛教徒,他观察非有想非无想,还是苦、空、无常、无我的境界,用这种苦、空、无常、无我的智慧去观察它,也能破除去,就得“灭尽定”,那就是阿罗汉果。这是九地,三界分成九地,我刚才说阿罗汉,那是圣人了,现在这个文,是指凡夫说,凡夫这个九地。

说“耳鼻身三二地居”,就是眼识、耳识、身识,这三个识,在三界九地里边是怎样情形呢?

【【“二地居”,就是第一个“五趣杂居地”及第二个“离生喜乐地”,这两个地有眼识、有耳识、有身识】】,就只有第六识。

这只提眼识、耳识、身识三个识。鼻识、舌识没有提。鼻识、舌识只在五趣杂居地里边有,有欲的人的世界。眼、耳、鼻、舌、身这五个识都有的,要到了离生喜乐地,得到【【初禅以上的境界,鼻识、舌识也不活动了,没有了】】。为什麽鼻识、舌识没有了?

因为鼻识、舌识,它的对象是什麽呢?就是段食,鼻所缘的香,或者是好香,或者是恶香,舌识所缘的酸甜苦辣的味,这都属于段食之内,到了【【色界天上去的人,得到这种定的人,他们是禅悦为食,不需要有段食,没有所缘的境,能缘的识就不活动了,就不生起】】。

这个眼识、耳识、身识在初禅还是有,在离生喜乐地它还是有作用的,在【【二禅天以上,这五个识都不动了,只是第六识】】,所以叫做:眼耳身三二地居。

Ⅵ 禅的三个境界

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 初次接触,随意观察,表面印象,没有深入探讨。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 进入怀疑、批判阶段,疑团满腹,眼前是假象。
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 - 经验证、分析后获得领领悟和证明,疑虑解除。

为道“三见”之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只是山、不是山、还是山,这是禅宗的三种境界。原句是,第一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第二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三句话中的“见”和“山知槐”“水”是同本;而“只是”、“不是”、“还是”则是异象。下面就分别讲一下。
“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里的“见”是指观察,不仅仅是用眼去观察,同时用眼、耳、鼻、舌、身,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去感触。用手去摸,看它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是热的还是凉的,这也是观察。这种直觉观察,就是“见”的直接的意思。那么,这个“山”和“水”也是一种代表,它代表了物质世界的所有万事万物。
这里的“只是山”、“只是水”,只是说明了一个局限性,局限在什么地方呢?局限在表面。有人讲初次见面叫第一印象,这个印象就是表面印象,一种初次的印象,也是偶尔留下的一种表象。所以说是一种表面的,也可以说是一种片面的。因为无论从你的眼、耳、鼻、舌、身,无论你怎么观察事物,无论你从哪一种角度,用什么方衫拆式去观察,都没法观察到事物的全部。所以这只能得到一个表面现象。在你观察的时候往往会有误区、有死角。有人讲,自己看自己的鼻子看不见,这就是视力的一种死角;还有一种说法:“后脑勺子的头发只能摸得到,但看不到。”这也是眼睛的局限性。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你怎么去看,都是“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实际上真是山,真是水吗?只是一个假象而已。为什么讲是假象呢?前几课都讲过。因为搭塌友这只是一个名、相上的东西。你作为一个主体,去观察山也好,观察水也好,观察树木也好,观察天上的雷电、云彩、日月也好,你怎么去观察都没法观察到它的全部,所以讲它只是一个假象而已,所以为“只是”。

如果反问一句:书本上的知识是不是都是真理呢?实际上它有它的作用,它能给我们介绍一些有益的东西,给你提供一些参考,也就是指指路。行人想找酒家问牧童,牧童只是遥指。这些书上的文字是知识吗?是知识。但这些知识只是起一个指路的作用,只是个“遥指”的牧童而已。真正来讲,它还不是事物的本体。事物的本体、真象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就是指事物的本体,你能用语言表达的那就不是“道”了。你表达出来的东西不是真的,那也只不过是指指路而已。这里只是讲一下“只是”二字。

为道“三见”之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里的“不是”与前面的“只是”正好相反了。前面是肯定,这里是否定了,在为道阶段就是否定阶段。为什么呢?这个否定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表现在怀疑、批判上,通过怀疑、通过批判再提出自己的假想,提出自己的观点;再通过推理,通过思辩、论证。那假想能成立吗?哥德巴赫猜想是哥德巴赫的猜想,陈景润的证明离皇冠只差那么一步;还有法国的物理学家安培,他提出一个假想:“分子或原子中间的电子运动形成的电流是物质磁性的起源”。他提出这么一个假想,后来有多少物理学家证明了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以前书本上已有的,但有误区、有错误、有偏见、有缺陷,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自己的观点,甚至是新的发现。这里的“不是”是一种否定、一种批判,否定错误的,纠正偏面的,实事求是地去探索事物的实质和全部,看得比“只是山”、比“为学”阶段要全面一些、深刻一些。这里的“不是”,是指不是事物的真相、实质。

为道“三见”之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里的“还是”又回到前面那知识表面上了吗?不是,也没有落到第二阶段“不是”的层面上。这个“还是”就是看出事物真正实质性的东西,通过对它表面的东西的观察,看到它“只是”,再通过经验去推理、去分析、去想象、去猜想,然后形成一种独有的理念,看出事物的另一面,也就是更深刻的一面。但是这还不够,还要在这种基础上再进一步观察,在某种高度上观察,此时会发现原来“还是”这个东西。

Ⅶ 唐宋时如何验证禅宗开悟

在唐宋时期,验证禅宗开悟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访谈,二是通过实践。

首先,通过访谈来验证禅宗开悟。在唐宋时期,禅宗开悟的验证主要是通过访谈,即通过与禅宗开悟者的交谈,来检验他们是否真正开悟。在访谈中,禅宗开悟者需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深刻地理解禅宗的思想,以携贺及能够灶隐慧清楚地解释禅宗的思想。

其次,通过实践来验证禅宗开悟。在唐宋时期,禅宗开悟的验证也可以通过实践来进行。禅宗开悟者需要在实践中体验禅宗的思想,并能够深刻地理解禅宗的思想,以及能够清楚地解释禅宗的思想。例如,禅宗开悟者可以通过禅修来体验禅宗的思想,以及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是否真正开悟。

总之,在唐宋时期,验证禅宗开悟的方法主隐答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访谈,二是通过实践。通过访谈,禅宗开悟者需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深刻地理解禅宗的思想;通过实践,禅宗开悟者可以通过禅修来体验禅宗的思想,以及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是否真正开悟。

Ⅷ 怎样才能达到坐禅的境界

宣化上人开示:
坐禅,坐到内无身心,外无世界,远无其物的时候,就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就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到这种境界,并不是得到真功夫,怎样了不起。或者坐一个钟头,或者坐十个钟头,或者能坐一个月,甚至能坐十个月,这不过是功夫有点相应的现象,得到一点轻安的境界而已。经过轻安境界之后,继续参禅,便到初禅的境界。
初禅天名叫‘离生喜乐地’,就是离开众生所喜欢的境界。在离生喜乐地打坐时,很快入定,在定中,呼吸停止,不入不出,不来不去。好像乌龟在冬季的时节,把头缩回壳内,外边停止呼吸,可是内部呼吸活动起来,这是冬眠现象。参禅人,在定中停止呼吸,出定时,照常滚配亮呼吸。各位注意,如果到这种境界的时候,不可打妄想:大宽‘哦!没有呼吸啦!’这个妄念一生,马上恢复呼吸,不可不慎;否则,失去机会,必须再重来。
由初禅天精进修禅定,进入二禅天的境界。二禅天名叫‘定生喜乐地’,就是常在定中生出一种快乐,这种快乐无法形容,所谓‘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的境界。在定生喜乐地坐禅时,在定中不但呼吸停止,而且脉搏也停止。要注意:停止不是断绝,出定时,又恢复正常。
由二禅天精进修禅定,进入三禅天的境界。三禅天名叫‘离喜妙乐地’,就是离开粗的欢喜,尚有细的欢喜,得到微妙的快乐。在离喜妙乐地坐禅时,在定中不但呼吸和脉搏停止,而且心念也停止,真像死人一样。这时念停止了,没有一切妄想。呼吸停止,血液没有氧气,停止循环,所以心脏不活动,没有脉搏。这时,一切杂念都没有了,譬如呼吸是风,脉搏是浪卖尘,心念是水。没有风,就无浪,水自然平静,所谓‘风平浪静’,就是这个道理。这种情形,在定中是暂时的作用,并不是死亡的断气。可以随时随地恢复呼吸和脉搏的正常活动。
由三禅天精进禅定,进入四禅的境界。四禅天名叫‘舍念清净地’,就是舍去三禅的妙乐,心念清净。气停止,脉停止,念停止,而且也舍了,这时清净本来妙真如性现前。这种境界,不可认为了不起,这不过是四禅的境界而已,并不是证果的现象,仍然是凡夫地位。因为还没有断欲,如果勇猛精进,修外道邪定,则进入无想天,受快乐的境界。修正定正受,则进入五不还天,这才是证果的境界。
证初果罗汉,不但在定中没有妄念,就是在行住坐卧中,也没有妄想,没有执着。到初果的境界,还有七番生死。并不是证到初果,就入涅槃。只是断了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而已。
到初果时,无论见到什么境界,也不动其心。所谓‘对境无心’,只有道心,专一修禅。外边境界如何庄严?如何美好?或者是美女,或者是俊男,也不动摇其心。这时候,不贪财、不贪色、不贪名、不贪食、也不贪睡,一切无所谓。到这种境界,才可以说是证果。证初果的罗汉,走路没有声音。因为脚离开地面约有寸高,为什么?证果人,心怀慈悲,深恐踩死小虫等,所以在虚空走路。。。

Ⅸ 禅的三种境界

禅宗把人对宇宙的顿悟分为三个境界。

第一层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形迹”,这是寻找不到禅宗本体的时候。

第二层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这是似乎领悟而其实还未领悟的数友状态。

第三层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是顿悟。

天地万物所蕴涵的机趣皆从自然之“道”化来,领悟不同事物的机趣还不如领会“道”的机趣,如此这般,那么可以从一粒沙中看世界,一朵花中见天堂。对于世间人事也大抵如此,如果能够识破局势的关键,那么千古英雄人物的谋略也不过如此,在适当的时机适时领塌毕坦悟而已。

禅的三种境界:和谐之心,自由之心,无心之心。

禅是所有哲学和宗教的究竟事实,一团桐切理智活动,最后一定是这个结果。
禅使我们对事物有了新的观点,一种认识生命的真理和美好以及认识世界的新方式。禅使我们在意识深处发现一种新的力量之源。禅给我们完全和充足的感觉。也就是说,禅彻底检查我们内在生命,为我们展开一个梦想不到的新世界,所以,产生了奇迹。也就是说,产生了一种复活。
禅可以失去所有的文献,失去所有的寺庙,但是,只要其中有悟,禅会永远存在。
也像花儿开放是缘于内在的需要一样,见到自己的本性也是自己内心充溢的结果。
在禅里,没有任何需要解释的东西,没有任何需要教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增加你的知识,但是,除非来自于你自己,否则,任何知识对你都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借来的羽毛是不会生长的。

Ⅹ 禅的境界是什么

“禅”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着相”。所谓不着相就是看空世间一切事物实体,凡是着相的人很难进入“禅”的最高境界。 禅宗的初祖达摩禅师来到中国时,曾与梁武帝有一段发人深省的对话。 梁武帝是一个信佛虔诚的皇帝。他见到达摩禅师时,问道:“我登临帝位以来建了不少庙,印了不少经,供养了许多僧尼,是否有大功德?” 达摩回答说:“没有。” 梁武帝感到很奇怪地问道:“为什么呢?” 达摩说:“因为你所做的只是追求世俗的小果报而已,说不上真功德。” 梁武帝又问:“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功德呢?” 达摩纳弯敏回答说:“真功德是圆融纯净的智慧,它的本体是空寂的,不可能用世俗的方法得到它。” 梁武帝听后大为不悦。 达摩发现梁武帝离真正佛理还很远、且与梁武帝没有缘分,就前往北魏嵩山少林寺去了,并最终开创了中土禅宗。在我们周围处处都有“相”,人们执着于它,追求于它,陷溺于“相”中,无法自拔!《金刚经》云:“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如是,不可思量。”一个索要布施回报的人与没有布施的人是没有本质差别,仍然在生死当中,有时甚至是造业,因为他更加执着于“相”,更加地希望回报,也更加地贪婪。 白居易的一首诗中这样写道“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人生如梦。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令人好不疲惫。惟有远离是非、自我洒脱才能脱离苦海。对于悟者而言,梦就是生活的镜子,告诉你所执着的东西都是虚空,世上的一切不能永远挂在你的心头,能在心中常驻的惟有心识、佛性而已。人生当真是:“来时无迹又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人生之“相”万千亿种,人之“欲”亦万千亿种。疲于欲中的人洞枝们忙忙碌碌,劳费精神,若有一点不顺,就会心神不宁,思虑重重。但人生之意义并不尽在于此。须知“相”本为空,追寻一辈子的东西,到死那一天也不会陪伴你去另一个世界。人生苦短,何不潇潇洒洒、快快乐乐地度过。所谓“尘网依依三十春”怎及得上“心头无事一床宽”。 宋朝一诗云:“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应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人都应遵循自己的本性,如云水一样自然,去掉非分之念,忘却世俗之扰,顺应自己的佛性,那人生就再也不会有悲伤、嫉妒、苦恼、不平,更多的是和谐与美好。这样的世界才是和平和清静的。 生命!我们既要好好把握,又不要过分地执着,贵在用大智慧看破欲望带来的苦恼,也贵在不被“相”所羁绊。让自己的心契入天地至理,顺应自然,笑傲人生,这样的人生才是快乐的。正所谓“闹巧万事无如退步人,孤云野鹤自由身。松风十里时来往,笑揖峰头月一轮”。 人生!当如“扫相破执”,寻回自己,“明心见性”,纯净自然。

阅读全文

与如何领悟禅文化境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35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16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7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88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