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民族融合的途径有哪些
1、政权之间的和好及尘空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中原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和好,促进中原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无论在大一统时期还是在封建国家的分裂割据时期,都存在着民族间的友好往来,这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也是促进民族融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
2、战争: 频繁的战争在客观上使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促进了民族融合。汉族以及各少数民族统治者彼此攻战,在攻战中,各族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民族间差异逐游缓渐缩小,向着民族融合发展。
3、民族迁徙:如魏晋以后,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他们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等等,各民族相互杂居、通婚,差异逐渐消失,加强了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
4、少数民族首领的改革:如北魏、 辽、西夏、金等神兄模政权的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学习了先进的汉文化,利用汉族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来巩固自身的统治。其中最突出的是北魏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注:民族融合是指不同的民族之间通过长期的交流、学习,渐渐地融为一体(民族特征不再明显、民族差别逐步缩小),最后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❷ 如何抓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
一、在民族文化转型时期,要鼓励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接轨,尤其要宣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系当中。少数民族文化正进入一个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时期。建构一种新型的、现代的、具有民族本色的民族文化模式,是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建设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构建新型文化过程中,必须把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着力帮助他们培养先进的思想意识,树立科学的创新精神,开拓发展思路,以适应现代化的要求。目前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虽然得到很大改观,但不良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令人堪忧,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将民族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紧密结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族文化建设,在西部民族地区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增强民族的文化凝聚力。
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环境仍很脆弱,文化建设的自给力不足,仍需要国家财政和社会各方力量的大力扶持。在西部地区,无论是在西南贫困山区,还是在西北传统牧区,经济社会虽有较大发展,但发展环境仍很脆弱。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撑,文化发展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为此,要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文化,还需要加大公共财政对民族地区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要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特殊性加大投入,使民族地区的文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三、切实解决乡村空心化问题,引导返乡知识青年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化解地方文化人才匮乏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矛盾。在农村,没有人就没有文化,而没有文化就更留不住人。当前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许多农村是要人没人、要文化没文化。许多地方的农村,只有“三留守”人员(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形成了没有年轻人“空心村”。如何吸引年轻人回归故乡、建设家乡成为当前农村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的重要问题。作为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者,应积极组织和创造条件,使返乡的青年人把先进的、现代的城市文化带入少数民族村寨,让城市文化与民族文化和谐互动,有效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处理好经济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关系仍是重中之重。保护和利用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是西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关键。对民族碧扰派文化价值的认知,不能只强调其“历史文化价值”而否定它的经济价值,也不能看到其经济价值就忽视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追求重心应是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并存的一种结构模式,也就是要处理好民族生态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西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李罩能光靠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只注重以原生态的民俗文化为卖点,更不能以打造假古董、炒作假民俗为手段“贩卖”民族文化。
五、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中,不必强调少数民族地区也一定要按照现代化的模式去改变自己的本色生活。少数民族群众要摆脱贫困的生活,但不必用现代社会模式刻板去改造他们。要引导他们按照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生活方式去发展。这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也是对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的贡献。要认同他们的民族心理、欣赏他们的生活习惯、鼓励他们的文化发展,而不是自以为是地把他们的民族心理斥之为“观念落后”、将他们悔贺的生活习惯斥之为“原始蒙昧”、将他们的风俗习惯污之为 “封建遗风”,更不能用冠以“文化”名义的现代节庆取代充满民族精神内涵的民俗活动。只有用包容的心态去接受、用赞许的眼光去鼓励、用适当的政策去激励,民族文化的发展才能有越来越美好的前景。
❸ 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化相结合
1.现代化。这里的现代化主要指的是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强规划,加大投入,特别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认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切实保护我们的文化瑰宝。
2.生活化。逐步使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礼义廉耻成为日常生活规范。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行为准则,形成相互尊重扒帆、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互谅互让、友好协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创造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维护公平、伸张正义的社会氛围。
3.社会化。使中华文化走入社区和社会,改造和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保持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和文化传承。
4.教育化。使中华文化成为小学、中学的重要课程。要切实做好中拆启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典籍诵读活动。
5.网络化。要把中华文化的丰春御雹厚资源与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使网络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❹ 怎样使中国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走向国际化
国家及社会在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已构成了一种复兴的景象,此外复兴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到了推广。一些使用传统文字的少数民族,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朝鲜族等已经具有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民族语文教学体系;而使用新创或改进文字的民族也采用了形式多样的双语教学体系。中央和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市、县、乡都开办了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一些电视台建立了少数民族语言频道。我国已有民族出版社36家,每年出版各类民族文字图书3000多种,少数民族文字报刊89种、杂志183种。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设施大量建设,文艺人才大量涌现。截至1998年,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建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526个,图书馆596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738个,博物馆134个,文化站7129个。全国至少有24所高等和中等艺术院校专门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一些国家重点艺术院校还不定期地开办少数民族班。大批的少数民族艺术人才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至1997年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奖评奖时,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了自己的作家。(注:参见方鹤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和发展》,在中国一瑞典第二届少数民族问题研讨会上的发言稿,1998年9月物源。)
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广泛。许多地区对传统民族节日开始重视,自觉地利用这些节日推广传统文化。不少地方开办了各式各样的文化节、文艺节、文艺会演和体育活动,而这些活动又着力体现民族特色。
许多少数民族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经济活动融入民族文化内涵。如一些民族地区大做民族服装生意,将自己制作的服装打入国内和国际市场。在此过程中也将自己民族传统的工艺、质料、风格等发扬光大。近年来西南苗族、布依族和瑶族的蜡染、挑花、刺绣等都在各地市场上走俏。更为普遍的是民族旅游业。民族地区利用自身独有的旅游资源,辅之以当地民族文化的内容,发展了经济,也发展了自身的文化。
凡此种种,都是传统民族文化正在得到复兴的表现,甚至可以说,当今的民族文化正处于繁荣和发展的最好时期。正因为如此,当今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也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率汇入普同文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二)衰退
但是无庸讳言,与上述复兴的景象相悖,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面临着相当的衰退局面。现代文化不断增多的过程也基本成为传统文化衰退的过程,而且,与耐历复兴相比,衰退似乎更为强烈。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各地传统文化的衰退正是在各种挽救和弘扬措施不断实施时发生的。还以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现状为例。因为蕴含内容的丰厚、珍贵和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东巴文化受到了上自政府下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普遍关注,从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它的投入和取得的成就来看不能不说已相当可观。然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杨福泉研究员近来着文谈到:目前东巴文化这一“文明瑰宝正在民间不断绝迹,所剩无几的东巴多至耄耋之年,且无人传承。……如照目前各地所剩无几的老东巴无传人的情况发展下去,十多年之后,将不复有东巴文化活动存活民间,被视为丽江旅游一个支柱人文资源的东巴文化将只存在于博物馆、罩亩态研究所而成为死去的文化,东巴文化将只是一门钻故纸堆的学科”。“纳西族民间丰富多采的民俗活动正日趋衰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歌谣谚舞蹈衰微没落,民间歌手寂寥冷落,年轻的民歌手如凤毛麟角。年轻一代痴迷于影视流行歌曲,过去遍布城乡的歌手一唱三叹,听众如醉如痴,很多人能出口成章(民歌),年轻人甚至即兴编歌斗歌谈情说爱的盛况已成如烟往事。电视文化对过去民间故事、礼俗谣谚的家庭传承的冲击犹如风卷残云。此外,传统民居、服饰、节庆等正在咄咄逼人的‘现代趋同’浪潮冲击下消失和隐退。”(注:杨福泉:《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思想战线》1998年第5期)杨福泉同志在纳西族地区进行了多年田野调查,其所谈情况应当是可信的,而在其他地区,情况一般也是大同小异。
其二,已有的复兴尚多与民间生活脱节,衰退是深层的。如上所述,因党和国家的重视及各民族群众的自觉参与,各民族文化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得到展现。但这种展现很多却是游离于民间社会生活之外的。像东巴文化在媒体的曝光度上,在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整理、出版或演出展示等方面实在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同时它在纳西族民间,也即在它的原生土壤上却大大失落。勿庸讳言,民族文化和经济活动的结合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也使民族文化得到了传扬。但因为这种结合一开始就是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的,因而这里的文化传扬就不能不带有与本族实际生活脱节的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由此我们也就看到,大量表现民族特色的用品堆满货架,但本族消费者却日益减少,外族消费者对这些物品的需求也大多出于新奇,而随着新鲜感的减退,这些物品便被束之高阁。在“民族村”或其他形式的少数民族旅游区,虽然表现民族文化的各种建筑、用具、服饰和礼仪等随处可见,但这些东西很多已不是民族文化的自然显露,而是出于商业利益的着意夸示甚至扭曲,与民间的本色已有相当的距离了。这些现象说明,当今传统民族文化表现出来的复兴,更多还仰赖一种表层的人为造设,在它下面还泛动着衰退的潜流。
民族传统文化既得到了复兴,又在严重衰退,这种评价似乎是矛盾的,但又的确如此。国家及社会的着力弘扬与现代化的猛烈冲击是两种影响传统文化状况的主要社会因素,而它们的作用力却是相反的;在此两种不同社会因素作用下,传统文化的不同内容、不同层面呈现出不同甚至相反的性状是合乎逻辑的。
❺ 如何在少数民族平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粗拆裤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加强文化引领的地位,发挥文化引领的作用,有效提升文化引领的质量,既是文化的基本功能,也岩简是现代御核文化的机能、现实诉求和基本依据。一是现代文化是现代人的主导性生活方式。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不是用文化去引领文化,而是用现代文化去引领发展,用现代文化去引领人和整个社会的发展,用现代文化力促新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二是科学的发展观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基本前提。发展应是共享性发展,增长当为包容性增长。三是现代化理论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很重要尺度。新疆人要以先进的文化和现代人格塑造,去创新发展理念,去打造新疆效率,去砥砺新疆精神,去追求新疆卓越。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益成果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核心内容。
❻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民族经济现代化与民族文化间的相互关系
我国的民族政策,从内容上讲,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从层级上讲,包括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也包括中央部门制定的政策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政策。中国的民族政策以民族平等为基石,以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统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为基本内容,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出发点和归宿。
当前,从统计数据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方面的诸多指标,与全国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为实现共同繁荣,我们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发展生产力要从掠夺式的“征服自然”转变为呵护式的“利用自然”,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节约型”,从关注“经济增长”、重视“经济发展”,转变到促进“经济与文化的良性互动”,倡导“效率与公平并重”,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与文化所引发的生态问题、社会问题、精神道德问题、发展观问题,注重科学技术的普及提高,深化经济文化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力度,促进民族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
2010-01-18 15:11:56 海啸 (06社理班 海啸 20145) 民族地区文化力与经济力相结合,构成新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通过文化力与经济力的互动,利用文化资源开发新的产业,不仅可以增加经济发展总量,创造新的财富源流,还能通过文化产业的扩张和辐射,以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一系列环节,带动物质生产领域其他产业的发展,为民族地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当前,人文精神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增强,文化因素越来越多地渗透进再生产过程,既成为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又是企业发展和竞争的重要手段。文化借助科技武装,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其吸引力、影响力越来越强。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市场广阔,潜力巨大。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愈加旺盛,人们对产品的文化内涵要求会越来越高。发展旅游业,开发民族风情游、自然生态游、探险体验游等,正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和强项。因此,民族地区要加快发展,必须更新观念,精心策划,统筹兼顾,使文化经济力形成综合效应,和谐社会的建设才能与时俱进,风光无限。
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繁荣的必然选择,经济和文化任何一方面滞后都会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很多搏袭人错误地认为只要把民族经济搞上去民族文化自然也就进步了。我们认为首先这种自然的文化变迁是朝多方向变化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而产生的反文化的侵袭力量有时是很强的。其次,这种进程缓慢,满足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最后,落后的传统文化将人为地得以持久保留,影响力难以短期内消除,也妨碍了民族团结。经济文化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尤其是在民族地区要慎重对待。
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的结合点———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是现代社会最根本的资源,是一个地区总体资源中最关键的部分,尤其是随着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也在迅速增强,对落后地区更是如此。
具体战略思考:
一、指导思想:坚持民族经济文化协调发展观念。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困游嫌苦,发展经济似乎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的唯一任务,政绩的评价也是围绕经济指标,基本上忽视了文化的发展,致使边远地区的民族文化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的状况。因此必须把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衡量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时既要重视经济效益又要重视社会效益,即重视短期效益又要重视长期效益。充分认识到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二、以相对主义的观点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即对传统文化要辨证地进行批判,对民族文化的评价要以是否有利社会发展为标准。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西部大开发将使更多的民族成员参与市场竞争,交往增多,各文化间需要相互学习、借鉴,不能主观地认为谁好谁劣,更不是简单的同化和异化。同时二十一世纪将是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的时代,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回避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适应这一基本问题。少数民族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化,吸收外来先进文化,走开放式发展道路。同时对民族优秀文化要大力开发,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在其中也应重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促进民族文化的产基磨兄业化进程,并采取措施加快民族文化间交流和融合,巩固民族团结。
三、加大人力资源的投资与开发力度。加大教育投资,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效率,提高全民素质,广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加快科技扩散效应。同时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出去,地方劳动部门应为之大开方便之门;各地区要根据不同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具体情况走不同的开发之路。在民族地区应逐步取消对少数民族的宽松计生政策,实行优生优育,以从源头上堵住低素质劳动力的无限供给,缓解民族地区人口的压力。大力改善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切实解决民族地区人们的饮水、温饱问题,增加民族地区人力健康存量。
四、大力发展小城镇。小城镇是贫困地区经济增长中心。贵州民族地区地形复杂,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发展农村经济的使命历史地落到小城镇身上。广大小城镇星布农村,从节约使用公共设施、降低成本的角度来说应是农产品的加工地和集散地,从而推动农业生产走向市场。同时由于小城镇配套功能的需要,大大推动商业、交通、餐饮、娱乐等其他行业的发展。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区经济生活中心,随着产品流动的加快,其人口也频繁地流动起来,人们的交往增多,互动性强。同时小城镇拥有各种文化娱乐设施,通过这些媒体作用,小城镇可以不断地向周围地区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新的生活方式,为民族地区农民提供一个与外面世界接触的窗口,加快贫困地区社会的转型。
五、改善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加大民族地区的扶贫力度。民族地区不利的交通设施大大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地处山区,生物、矿产、旅游、人力资源丰富,发展采掘、农产品深加工潜力巨大,但不利的交通使得所有投资成本陡然上升而失去了比较优势。为使民族地区加快改善落后面貌,政府必须加大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增加财政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优化投资环境。民族地区要内联外引,多渠道融集资金,同时也要注重非农产业的经济效益,增强自身积累能力,走集约型的发展道路。
在这里,就以贵州为例
贵州是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业极有发展前途。在贵州,每年有类型不同大小各异的民族节日重删除次;许多民族聚居区有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文物众多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中外游客。特别是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更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独具一格,它与外界有着独特的交流渠道。在贵州的重点文化旅游景点中,大多是贵州独有的,如贵州各民族独特的民族建筑、众多的风物特产、可口的美食餐饮、历史名人文化、贵州龙文化、苗侗原生态文化、沙滩文化、阳明文化、奇石文化、屯堡文化等等。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并与独特的喀斯特风光构建起贵州旅游文化的灵魂,使贵州的山山水水充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成为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旅游资源。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但贵州的旅游业起步较晚,过去,人们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了解甚少。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外各方面人士来贵州各风景名胜区观光旅游的逐年增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所认识。侗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侗族大歌’’在法国巴黎首次亮相,便引起了震动;苗族的木鼓舞从大山深处的田间地头跳上世界舞台,便以狂放的风格被称为:“东方迪斯科”;苗族服饰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信息承载功能被称为“无字的史书”;六枝梭嘎苗族社区因其文化独特并保存良好,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被国际戏剧界称作“戏剧活化石”的地戏、傩戏等,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以风情浓郁内涵丰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贵州高原山区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内,各民族承袭着自己的传统,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积累,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它们之间有相通性,但又各自独立,每一种文化经验和智慧以及信息库藏都是其它文化无法完全替代的。这一切都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少数民族社区,实行以文化带动经济发展未免不是一条好路子。
❼ 民族融合有什么方式
历代王朝促进民族融合的方式: 1、民族迁徙
2、联合斗争 3、友好交往 4、少带做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蠢宴衡 5、“和亲”“会盟”政策 6、边境贸易促进民族融合 7、“册封”政策促进民族融合 8、行政管辖促进民族融合。
9、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促进民族融合。 10、抵御外国异族入侵和平定叛乱,促进民族融合。 11、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 12、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融合
其实每个朝代都有民族融合:
1.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周边各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逐步融合。
2.秦汉时期: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并得以发展,边疆各族与中原有着不同形式的交往和联系。该时期民族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①民族迁徙和杂居;②民族间的战争;③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④和亲;⑤中央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这种关系不断发展变化,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的加速发展。
4.隋唐时期: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边疆各族得到重大发展,相继建立的政权逐步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疆域空前辽阔。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格局开始初步形成。
5.宋元时期: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不同程度地受到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先后完成了封建化的过程,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元朝时西藏和台湾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疆域变得空前辽阔。黄河流域的契丹族和女真族“消失”,回族产生。
6.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中央祥肢政府对边疆管辖空前加强。中国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确定,中华民族空前统一。
❽ 怎样解决少数民族文化的失传和失真的问题
中国少数民族非常多,而民族文化也同样非常多,但因为少数民族文化不断的失传,也有很多民族文化出现了失真,这其实就是因为民族文化创新力不足的问题,而且现今很多商人还经常利用传统的民族文化故弄玄虚,通过很多暴力手段谋求不当的福利,所以现今的民族文化才会出现断层、失传和失真,很多年轻人已经对民族文化失去了兴趣和信心,而现今,我们可以通过将民族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这种困境。
所以一个民族文化想要流传,还是需要大力去创新的,要敢于为民族文化动手术,才能让中国民族文化得以源远流长。现今,教育与文化的强强结合,会让大众对文化输出的途径更加重视,从而多方面的开拓文化的输出路径。
❾ 如何加速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的形式;
第一,民族迁徙。魏晋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他们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等等。
第二,联合斗争。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使民族联系更加密切。
第三,友好交往。特别是在我国古代的大统一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环境中友好相处,顷困融合加速。民族之间其实交往主要通过两个大的方式,第一个方式就是互互相经商,你卖给我东西,我卖给你东西,另外一个就是对我通婚的方式。
第四,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历代各民族之间都是通过相互的礼尚往来,能够加强民间的交融沟通。
第五,“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人吐蕃同松赞干布结婚。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从此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回纥的首领骨力裴罗接受唐朝“怀仁凯档可汗”封号。713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盯乎乱,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第六,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
❿ 发展文化时如何实现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些优秀文化是每个少数民族成员在本民族生产、生活领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每个少数民族成员势必要学习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成为本民族和本地区的一名合格成员,通过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本民族成员中的传承以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各少数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和世界民族大家庭的一名成员,在当前文化多元一体的开放环境下,为了更好的发展也必须与其他民族进行交流,学习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实本民族文化的宝库,最终实现文化的时代性。当前,由于民族地区多处在西部边远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决定了儿童和青少年传承本民族文化、学习他民族文化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
当前大多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模式都是盲目照搬主流民族的学校教育模式,这些学校采用全汉语教学、全套的人数版教材、六加三的九年义务教育模式以及无少数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等等。这种教育模式忽略了民族之间的差异,没能实现少数民族成员通过学校教育实现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少数民族成员也就不能通过现有的学校教育来保持本民族文化的民族性;同时,尽管这种学校教育完全教授主流民族以及人类部分共同文化成果,但是这种教育所实现的民族文化的时代性并不是建立在保持民族文化传统即文化的民族性基础之上的,因此这种文化的交流和学习并没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民族文化的时代性。透过这一点来反思,笔者认为,以学生入学前、入学时、求学过程中以及义务教育完成后为四个时间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