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业文化研究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企业价值观念的形成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
一、倡导阶段。
这一般是企业高层领导人对这个企业经营中的九对关系中的某个或者全部,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之后,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处理协调这相应关系的标准和要求,这就形成了他个人的相应的价值观念。为了谋求这种价值判断的实现,他一方面会不断地向他人讲说这种价值观念,以让他人认知、理解、并最后接受,成为每个人行为选择的指南和标准。另一方面又会谋求把这价值观念用警句、格言,准确、形象、简洁地表达出来,以便让人容易理解、记忆和传播。
二、标准化阶段。
这就是把这种价值观念所表现的标准和要求,直接转化为强制实施的规章制度。即把警句格言所表达的价值观念变成每个人的行为标准,与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迫使企业员工按照这种价值观念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这种警句、格言所表达的价值观念,不仅是嘴上说说,而且要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上。
三、习惯化阶段。
不但重复的警句、格言所表达的价值观念,变成人们的行为规范要求之后,只要延续一定的时间,它就会变成人们所自觉遵循的一种习惯。因为由价值观念转化成的制度规范,把价值观念的要求与每个人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了,使每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按照由这相应价值观念转化来的制度规范来选择自己的行为。当这种外在强制经过长时间地反复后,也就逐渐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形成近似本能的反应,就像熟练的汽车驾驶员遇到特殊情况,不用思考,手脚就会自然而然地采取相应措施一样。
企业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概念、结构、原理等。
二、理念(使命、愿景、价值观、经营哲学等)。
三、制度(产权制度、领导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等)。
四、行为规范(员工礼仪规范、职业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准则等)。
五、人员、机器、环境之间的关系。
六、不同文化之间的影响。
❷ 企业文化测量的介绍
企业文化是动态的、渐进的、发展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但是通过国内外企业文化理论总结和分析,可以发现企业文化的基本结构要素是不变的,这就为企业文化测量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建立测量模型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后,可以提供实施企业文化动态调整的决策依据,这也为企业文化测量提供了必要性。
❸ 企业文化测量的企业文化测量的作用
进行企业文化测量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如何使企业文化真正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去的问题,解决如何准确地挖掘企业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以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问题。烽.火猎/头公司总裁指出企业文化测量模型是在企业文化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按照企业文化的结构内容所建立的一系列用来衡量具体企业文化各构成要素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程度的指标。这些指标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指标体系,通过确定各项指标的分值和相应的评分标准,采用具体量化的方法准确地对企业文化进行评估。测量、评价以及再测量、再评价,坚持每年进行一次企业文化综合测量,才能达到不断加强和改善企业文化管理工作的目的。
1.它为企业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衡量标准,为外界或企业自身对企业文化进行评价提供了依据。
2.它不仅有助于企业认识自身的文化发展状况,也是外界对其进行评价的验证尺度。
3.评价体系除了可以反映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外,还可以反映出企业文化建设中相对薄弱和亟待加强的部分环节。
对企业文化建设做出导向性的预测,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的动态调整内容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如果一个企业在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能够定期的按照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并记录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就可以得出该企业文化建设的一条发展轨迹。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文化的各构成要素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从而帮助企业决策者准确认识企业文化发展的状况,为企业文化的动态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❹ 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包括哪几个阶段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一般而言分为调研诊断,体系形成,深植实施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调研阶段,采用的方式一般有三种,分别是资料研读,访谈调研和问卷调研。具体而言,资料研读是系统查阅组织的历史文献,领导讲话,出版物,媒体报道等资料。访谈调研包括一对一的访谈方式和一对多的群访形式,涉及组织中各个层级人员及外部利益相关方。问卷的调研包括对文化问题、管理问题,员工满意度等内容。通过这几种形式的调研最终梳理出组织的历史优秀文化基因,现状管理问题,未来期望认知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提升建议。当然调研的结果要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呈现给组织的领导人和管理者。
第二个阶段是体系形成阶段,主要工作是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形成文化体系。文化体系的内容涵盖组织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管理理念,企业精神、行为准则等内容。文化体系的核心理念是基于对企业历史,现状及未来的认知而提炼出来的,而不是策划出来的。体系的提炼要立足于组织的现实情况,要代表企业的个性,要反映组织发展需要和员工心声,切忌千篇一律的照搬照抄。当然文化体系的核心内容要设计印刷成册,供组织内人员学习。
第三个阶段是深植实施阶段。文化体系形成后必须要在组织中深植实施下去才会发挥文化的指导和统领作用,否则就会变成文化作秀。文化深植要通过各种深植活动来实现,一般而言包括文化培训,文化研讨,主题活动,文体活动等形式。通过这些活动将组织文化的核心理念渗透到组织的管理实践中,改善组织各项制度,指导和规范管理者及员工的行为,统一组织内部认识,最终实现文化团结人,激励人的目的,提高组织绩效。当然对于深植实施的效果也要通过定期测评的方式进行检验,并及时修正和完善。
组织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组织领导人和相关文化负责部门长期坚持的践行和宣传,尤其是组织领导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并有力推行,才能使文化建设真正落实到位。
❺ 企业文化测量的企业文化测量的工具
业文化测量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不同组织的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重点在于寻找并分析企业文化在哪些方面会出现显着的差异,从而做出经验性的结论。另一类则是关注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从企业文化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机制入手来设计企业文化的测量模型。企业文化测量理论框架的代表人物一个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沙因(Schein)教授,他主张通过现场观察、现场访谈以及对企业文化评估等方式对企业文化进行测量,测量应围绕企业的内部管理整合和外部环境适应来进行。另一个代表人物是美国密西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奎恩(Quinn)教授,他主张通过企业竞争性文化价值模型对企业文化进行测量,竞争价值模型从文化的角度考虑事关企业效率的关键问题,即从企业的外部导向和内部导向两个维度来衡量企业文化的差异对企业效率的影响,目前该模型在企业文化测量诊断方面的影响日渐增加。企业文化测量涉及到的基本工具包括测量尺度、测量信度、测量效度和测量常模。 Cooke和Lafferty(1983)认为可以通过测量与组织成员共享的信仰和价值观相关的行为标准和期望来评价组织文化,并指出有12类标准和期望可以测出三类文化。影响组织成员思考和行动的12套标准化信仰(Normativebeliefs)和分享行为期望(Sharedbehavioralexpectations),涉及到他们的动机、绩效、满意和压力。标准化信仰是指,个人认识到当作为一个特定团体或组织中的成员时,别人对他的行为的期望。分享行为期望是指,一个团队或组织成员普遍持有的标准化信仰(CookeSzumal,1993)。12套标准化信仰和分享行为期望是:接受成员(Affiliative)、认可(Approval)、惯例(Conventional)、依赖(Dependent)、避免(Avoidance)、反对(Oppositional)、权力(Power)、竞争(Competitive)、完美(Perfectionistic)、成功(Achievement)、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和激励(Human-Encouraging)。三类组织文化是建设性文化、被劝防御文化和主动防御文化。
Cooke和Lafferty(1983)设计了组织文化清单(,OCI),OCI量表可以测量当前文化和理想文化,及二者之间的差距。OCI量表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电脑计分版,由96个题项组成;另一个是手工计分版,由120个题项组成。每类标准和期望都由大约10个题项测量,描述组织成员期望或需要的行为。用五点量表法衡量(1=一点也不,5=完全是),测量人们认为的契合程度和期望程度(CookeRousseau,1988)。
OCI被广泛运用,并被实践证明是可靠的(AcumenInternational,2000)。Cooke和Szumal(1993)分析4890份问卷数据,检验三类可靠性(internalconsistency,interrater,andtest-retest)和两类有效性(constructandcriterion-related),结果均较好。但CookeandSzumal(1993)也发现OCI量表可能存在关于判别式有效性的缺点。
OCI量表是可以用在任何组织框架中的工具,并有多种用途,如识别什么地方需要变革、进一步观察文化变革、评价企业文化变革的结果、管理差异和跨国关系。OCI量表几乎可以适用于所有组织。 Glaser、Zamanou和Hacker(1987)开发了组织文化测量量表(OrganizationalCultureSurvey,OCS),该量表是标准的测量量表,在调查过程中,可以与其它测量技术结合,如关键事件访谈、编码访谈等。OCS量表主要测量组织文化的六个组成部分:合作——冲突(teamwork-conflict)、氛围——士气(climate-morale)、信息流(informationflow)、包含(involvement)、监督(supervision)和会议(meetings)。OCS量表有62个题项,分为5个子量表:氛围、包含、沟通、监督和会议。开始时要求员工描述在组织中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并鼓励通过故事来解释他们的感受。然后将问卷发给所有成员,并在规定的地点和规定的时间填写完,从而消除回收率低的问题和取样错误,增加量表的有效性。五个子量表的每个题项都是符合中间可靠性和中间一致性分析的要求。修订后的量表只有31个题项,因为如果题项可由其它子量表中的题项预测出时就将其删除。为了评价OCS量表的可靠性,完整的工具还包括35到52个题项。这些题项提供回答者生日和他们母亲的婚前姓氏,这样可以把测试与再测试中的匿名问卷对照起来。
Falcone认为,可以运用此量表来帮助组织建立特定时期的组织文化,还可以发现一些组织存在的问题。但是此量表有个最大的缺点,不能通过单独使用而获益。因此,与其它方法共同使用才能使此量表更有效。
❻ 企业文化测量的企业文化测量的维度
影响企业文化特征的因素很多,在设计企业文化量表时需要选择能够反映不同企业之间文化差异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要准确设计企业文化的测量维度。企业文化的测量维度选择一般有三个要求,
1.能够反映企业文化的特征;
2.能够测量出不同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别,具有代表性;
3.维度之间相互独立,能够满足统计检验的要求。
❼ 企业文化建设分哪几个阶段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一般而言分为调研诊断,体系形成,深植实施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调研阶段,采用的方式一般有三种,分别是资料研读,访谈调研和问卷调研。具体而言,资料研读是系统查阅组织的历史文献,领导讲话,出版物,媒体报道等资料。访谈调研包括一对一的访谈方式和一对多的群访形式,涉及组织中各个层级人员及外部利益相关方。问卷的调研包括对文化问题、管理问题,员工满意度等内容。通过这几种形式的调研最终梳理出组织的历史优秀文化基因,现状管理问题,未来期望认知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提升建议。当然调研的结果要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呈现给组织的领导人和管理者。
第二个阶段是体系形成阶段,主要工作是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形成文化体系。文化体系的内容涵盖组织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管理理念,企业精神、行为准则等内容。文化体系的核心理念是基于对企业历史,现状及未来的认知而提炼出来的,而不是策划出来的。体系的提炼要立足于组织的现实情况,要代表企业的个性,要反映组织发展需要和员工心声,切忌千篇一律的照搬照抄。当然文化体系的核心内容要设计印刷成册,供组织内人员学习。
第三个阶段是深植实施阶段。文化体系形成后必须要在组织中深植实施下去才会发挥文化的指导和统领作用,否则就会变成文化作秀。文化深植要通过各种深植活动来实现,一般而言包括文化培训,文化研讨,主题活动,文体活动等形式。通过这些活动将组织文化的核心理念渗透到组织的管理实践中,改善组织各项制度,指导和规范管理者及员工的行为,统一组织内部认识,最终实现文化团结人,激励人的目的,提高组织绩效。当然对于深植实施的效果也要通过定期测评的方式进行检验,并及时修正和完善。
组织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组织领导人和相关文化负责部门长期坚持的践行和宣传,尤其是组织领导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并有力推行,才能使文化建设真正落实到位。
❽ 企业文化测量的企业文化测量的实施步骤
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理论观点,进行企业文化测量,首先要通过现场观察、现场访谈、调查问卷和查阅文献资料等定性研究的方法,了解目前企业文化状况和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感知状况,借此构造出企业文化测量的整体框架,形成企业文化测量模型。然后,运用量表等定量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企业现有文化的优劣性,并对企业文化的差距进行总结性概括,进而提出改进建议。
具体而言,企业文化测量分以下四个步骤: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已有的测量成果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现场观察、现场访谈等方式,总结提炼出可以用于企业文化测量的多个企业文化维度以供参考。然后经过征求专家意见,从备选的文化维度中挑选出适合进行企业文化测量的内容形成企业文化量表,主要包括两种形式的问题,
一种是采用标准化量表形式,针对各个维度设计价值观及管理行为特点方面的条目,让测试对象按企业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进行打分评价。
另一种是提一些简单的开放性的问题让员工进行回答。量表的设计首先要根据企业的特点,建立相应的测量维度再针对各个测量维度编制测量题目。 丹尼森企业文化调查模型建立在四个文化特性基础之上,这四个文化特性分别是:相容性、连续性、适应性以及使命感。
这四个文化特性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有着必然的联系,譬如:资产收益率、投资收益率、产品开发、销售增长额、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顾客满意度等。通过挖掘每一个特性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以及管理行为和员工行为的影响,人们可以发现这些文化特性作用于企业经营及经营业绩的内在机理。
丹尼森企业文化调查模型建立了一个企业文化测量标准体系,是一个由500多家企业及组织的调查结果构成的数据库,数据库有60个项目的标准平均值和12个指标的标准值。通过将被调查企业或组织的调查结果与这套标准数值进行比较,得到百分位数。从百分位数可以看出,被调查企业的文化状况处在怎样的水平,有哪些优势以及不足。 1、运用德尼森企业文化模型可以把某一企业的文化分别与较好和较差经营业绩的企业的文化进行对比,以明确该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2、可以对业务单位或部门进行考察,以了解该组织内的亚文化;
3、可以测量企业现存的文化以及考察该企业文化如何在提高经营业绩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4、可以在测量的基础上提出改进企业文化的方案,以及提高经营业绩的具体建议;
5、可以为企业发展和企业文化变革提供决策依据;
6、可以更好地促进合并及重组过程等等。 丹尼森企业文化模型可以广泛运用于各种企业、团队以及个人。如:一般性商业公司、正经历合并和收购的企业、面临产业调整的企业、新任的CEO、新成立的企业、处于衰落的企业、进行战略调整的企业、面临顾客服务挑战的企业等等。
❾ 企业文化如何测评
企业文化测评是为建设企业文化,总的来说企业文化测评包括企业文化诊断以及应用两大功能。企业文化测评需求包括组织氛围、员工满意度、企业文化现状、员工价值观取向不同维度。
丹尼森的组织文化模型
衡量组织文化最有效、最实用的模型之一是由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着名教授丹尼尔.丹尼森(Daniel Denison)创建的“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丹尼森的组织文化模型是在对大量的公司研究后,总结出组织文化的四个特征:适应性、使命、参与性和一致性。
参与性(involvement):涉及员工的工作能力、主人翁精神(ownership)和责任感的培养。公司在这一文化特征上的得分,反映了公司对培养员工、与员工进行沟通,以及使员工参与并承担工作的重视程度。
一致性(consistency):用以衡量公司是否拥有一个强大且富有凝聚力的内部文化。
适应性(adaptability):主要是指公司对外部环境(包括客户和市场)中的各种信号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使命(mission):用于判断公司是一味注重眼前利益,还是着眼于制定系统的战略行动计划。
上述四个特征中,每个又各有三个维度,12个维度分别相应地对市场份额和销售额的增长、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资产收益率、投资回报率和销售回报率等业绩指标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组织气氛测评
组织气氛测评通过问卷来使人们了解组织气氛或工作环境以及组织气氛是如何产生又是怎样对人们的工作产生影响。
1、组织气氛的涵义、测量与对企业的意义:组织气氛不是员工满意度,也不是盖洛普公司着名的Q12测量方法。它们之间的异同在哪里?组织气氛决定企业70%的绩效,组织气氛测量的方法与时间以及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2、组织气氛的维度:包括进取性、责任性、明确性、灵活性、奖励性、凝聚性等六个维度。
3、组织气氛建设的方法:
1)进取性:建立进取的文化,追求卓越的精神与导向
2)责任性:建立自主性的工作流程,鼓励承担责任,适度的风险容忍机制
3)明确性:建立企业愿景、方向与目标,明确组织对岗位的目标与期望
4)灵活性:建立官僚最小化的流程,鼓励创新
5)奖励性:建立绩效导向,加强认可与表扬,赏罚分明,令行禁止
6)凝聚性:通过团队活动、工作环境、人际互助关系等树立合作与奉献精神,通过营造外部竞争与庆贺胜利等方式营造团队自豪感。
4、组织气氛的测度与诊断辅导:包括问卷测度与分析、诊断与建议、跟踪改进
员工满意度测评
员工满意度调查(Employees Satisfaction Survey)是一种科学的管理工具,它通常以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员工对企业各个方面的满意程度,员工满意度调查主要功能有:
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这个行为,企业向员工表示对其的重视;
搭建一个新的沟通平台,为更多真实的信息铺设一个反馈的渠道;
系统的、有重点的了解员工对企业各个方面的满意程度和意见;
明确企业最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即管理的重点;
检测企业重要的管理举措在员工之间的反映。
企业文化现状评估测评
1997年,Pierre DuBois & Associates Inc.出版了一套企业文化测量和优化量表(Organizational Culture Measurement and Optimization)其中包括用于组织分析的模型和用于企业文化研究的步骤。其模型包括七个方面:
(1)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和市场竞争等;
(2)管理哲学(包括使命、价值观、原则等)
(3)对工作情景的组织(包括企业组织结构、决策过程等)
(4)对工作情景的知觉(包括对工作的知觉和对管理的知觉)
(5)反应:组织行为(包括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工作动机和归属感等)
(6)企业经营业绩(质和量两方面)
(7)个人和组织变量(包括年龄、职位、个人价值观等)
正如一个木匠不能用锤子解决所有问题一样,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毫无捷径可言,没有任何新方法能让一名管理者从平庸走向出色,或者立竿见影地扭转大局。然而,优秀的管理者是那些不断寻求更有效的思想、方法与实践并囊之于工具箱中,再辐射到商业环境中去的人。
接受一种管理工具,往往意味着接受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接受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往往要求改变许多管理行为;;改变管理行为,才能使企业不断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