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山西特色人文风俗
1、山西锣鼓。山西的鼓品种达数十种,其中代表为山西威风锣鼓。威风锣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临汾一带的民间广场艺术,特色是“威风”:从锣鼓的配置打法,演奏队的组织、表演、着装,都在展示威风。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李世民在霍州大战刘武周部,击鼓迎战,鸣锣收兵,取得胜利,于是流传下威风锣鼓。
2、剪纸。“广灵窗花”以造型写实、刻制精巧着称。原料是一种单一的雪白宣纸,工具是几把刀刃为斜形的大小不等的刻刀。先用刀刻出剪纸成品,再点染着色。民间巧匠非常讲究刀工刻法和着色技艺,采取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办法制出成品。着色时用上好白酒调色,调配较深的颜色可加少量白矾。
3、面塑。山西民间面塑主要是对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祷,是生活理想的体现。面塑在造型意识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信仰性的、理想性的。供奉天地的叫枣山,祭供灶神的叫饭山、花糕,形制都较大,谓之米面成山。
4、旺火。生旺火是山西北部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每逢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单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
5、炕围画。炕围画的形式构成有一套固定的程式。以上下两组边道,按照一定的规格布置而形成其主体框架,中间等距离安排以各种画空。既具完整对称的装饰形式,又具简繁对比的表现内涵。炕上部分是其主体,锅台画、灶头画、看墙画是其外延部分。
(1)山西阳泉有什么习俗文化扩展阅读:
山西又称“三晋”,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❷ 山西省阳泉市的习俗有哪些
在二月初二龙抬头的祭祀节日,唐代人认为“二月二是迎富贵”的日子,这天要吃“迎富贵果子”。《析津志》中说:“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明清时代,这一天盛行吃面食,面所做的食品,都与“龙”有着不解之缘。吃面条称之谓“龙须面”;吃烙饼称为“揭龙鳞”;吃饺子叫做“镶龙牙”等。古平定州在这一天还有“禁龙孵”、“填五谷”之俗。《平定州志》载:“二月二日前夕,以石灰围垣屋,以为禁龙孵。又用灰作窖,中填五谷,覆以石,晨起开窖取粟,以兆丰年。”在平定州辖之盂县,古时有俗称之为“辟蛰龙”。晨起,家户轮担饮水,称之谓“引钱龙”。早餐则吃“面人”俗称为吃“糕人子”。
在我国北方地区,还有在二月二消除各种害虫之俗,有些地方,要在庭院中生火摊煎饼取“熏虫”之意。有的地方则用黄豆浸盐水后放在锅中爆炒,因锅中的豆子“噼叭”作响,故得“春雷鸣动,万蛰皆起”,据说吃尽其豆,可免虫害。
二月初一祭日、二月二龙抬头等习俗在人们心目中已成为历史。但是那金黄酥粘的太阳糕,细如发丝的龙须面,薄薄的煎饼以及炒黄豆,仍不失为节令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