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新时代维护文化安全有哪些挑战

新时代维护文化安全有哪些挑战

发布时间:2023-06-04 22:12:14

Ⅰ 如何维护文化安全

在继承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自觉抵制不良文化观念的侵蚀和影响;另一方面,要利用各种渠道向世界展示我国的优秀文化和基本价值观念,让世界人民充分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为我国争取良好的文化安全环境。

必须坚持(内外统筹,攻防兼拆旦备)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文化安全工作是一项关系全局、 利在长远的战略工程。必须坚持(内外统筹,攻防兼备)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维护文化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维护文化安全工作是一项关系全局、利在长远的战略工程,只有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维护文物兄化安全才能有更为坚实的保障;只有文化安全了,才能护航我们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稳步前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障。统筹发展与安全,也是我们党在领导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守的重要原则。

当前,我国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国家文化安全面临严峻而复杂的形势,我们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坚持内外统筹、攻防兼备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切罩御袭实做好新时代的文化安全工作。

Ⅱ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哪些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已经初步形成,但还不完善。在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充分发展并相互影响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这些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从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精神基础
文化认同是国家整合、社会团结的基石,国家向心力、社会凝聚力都深深依赖于高度的文化认同。当今世界,文化构成了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强大的、能在世界历史舞台立于不败之地的国家必然是一个人民团结、具有充分的社会凝聚力的国家,而这样的国家也必然有着强烈的文化认同。反之,一个文化撕裂、一盘散沙的国家必然丧失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在世界竞争中一败涂地。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显示出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在凝聚人心、增进共识、强化国家认同、推动社会整合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和积极作用。因此,就需要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形成社会各阶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系统的共同体认。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西方文化输出和文化殖民主义大行其道,侵蚀着我国文化认同的精神基础,给我国文化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浪潮荡涤着一切保守与封闭的角落,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避居全球化进程之外而独善其身。全球化的行进既表现为资金、技术等经济层面的交往,也表现为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与相互影响。在全球化的深刻影响下,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西强我弱”的世界文化态势下,西方国家凭借经济、技术强势,借助大众传媒对我国进行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通过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丑化、歪曲社会主义文化,以疏离人们共有的文化情感,进而通过文化殖民和文化同化,不断侵蚀我国文化认同的精神基础,给我国文化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文化认同是文化安全的灵魂所系,培育文化认同是实现文化安全的根本之道。文化安全一般是指国家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特性始终得以继承与保持而不受外来文化的威胁与挑战,文化安全既依赖于传承与创新的互动平衡,以使其始终保持迅没发展的内在生命力,又依赖于广泛的价值认同,这是文化安全得以实现的精神形式。因此,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安全就需要动员各方力量、利用多种渠道,通过深入宣传、教育、引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培育人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在精神层面形成最广泛的文化认同感。
文化认同是一元与多元的统一,即主流价值与非主流价值的兼容并蓄、平衡协调。任何社会文化领域都存在主流价值与非主流价值,主流价值居于社会主导地位,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它决定了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价值导向。非主流价值虽然在社会文化领域居于次要地位,不能发挥主导性影响,但由于其存在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应给予其一定的自由空间。尤其是市场经济谨棚条件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进一步增强,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客观现实,所以应在发挥一元主导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多元,实现一元与多元的协调统一,这对于巩固文化认同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全球化条件下增强文化认同需要整合文化资源,提升文化软实力,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建构文化认同的多维渠道。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不可能回归过去,单纯依赖传统文化进行建构,更不可能割裂传统,无历史传承的文化认同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文化认同依赖于对传统文化资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资源的积极整合,这种整合既体现了文化传承中的现代感,又体现了文化创新中的历史感,这种整合是长期的,也是必然的。通过整合文化资源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并进而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影响力,祥昌则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这是增强文化认同的现实渠道。
2.如何在市场化条件下确保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从而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为此,必须确保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以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
话语权作为一种“话语权力”,一般表现为话语表达主体对于话语资源的支配与主导,并相应使得话语体系的内在价值广获认同。话语权的获得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这一方面表现为话语体系本身的内在合理性与科学性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逐渐塑造,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于话语体系的接受与服从还需要长期的精神内化过程。话语权的形成依赖于两个基本构件:其一是话语表达主体的话语支配权和主导权;其二是话语体系所获得的价值认同和广泛遵从。二者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失去了支配权与主导权的话语体系是不可能拥有广泛价值认同和社会遵从的,同样,失去了内在价值认同的话语体系也必然会使其话语主导权与支配权荡然无存或者名存实亡。在社会文化系统中,意识形态是一种比较独特的话语形式,其独特性表现在与国家权力相结合而成为统治与管理社会的强大力量,并能够对其他文化形式施加重要话语影响,现实社会中的话语权之争更多表现为意识形态话语权之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本质在于实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即国内层面拥有规范社会、主导社会舆论和凝聚人心的力量,在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深处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国际层面能够消解西方话语霸权,在世界文化谱系中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市场化条件下,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所带来的文化多元与思想多样,改变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外部环境,深刻影响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路径、策略与效果。主流意识形态的生产机制、传播机制和教育机制需要加以创新,以适应市场化条件下社会思想意识多变性、多元性、差异性增强的现实。一方面,从理论逻辑来看,由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而,原先建构于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生产机制、传播机制和教育机制都需要加强创新,以适应经济社会变革的需要;另一方面,从现实来看,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利益主体的日益多元化使得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变得复杂,这种复杂既表现在人们精神上的独立性、主体性,也表现在人们思想上的差异性、多元性。同时,当下社会文化的世俗化和娱乐化大行其道,消解并腐蚀着主流价值的严肃性和影响力。在此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的生产机制、传播机制和教育机制必须相应创新,与当下的社会文化生态相适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成为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
市场化条件下,多种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大行其道已是不争的事实。西方政治思潮的强势文化输出与意识形态渗透更加隐蔽和快速,与主流意识形态争夺话语权,维护我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任务更加艰巨。同时,文化传播中充斥着大量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与观点的误读和曲解,甚至故意歪曲、丑化,这必然侵蚀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根基,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确保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奠定学理基础。
此外,改革进程中累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以及政治领域部分党员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容易激化公众情绪,进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不仅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科学性,更需要在制度建构和制度实践层面不断彰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的应有价值属性,这深深依赖于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不断推进对于社会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以及民生领域诸多问题的真正解决。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社会基础。
3.如何在网络化条件下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充分的思想共识
在网络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要“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体现出中央对于网络化条件下社会舆论引导问题的重视。
社会舆论一般是指针对特定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一定范围内居于多数的社会成员经过充分的思想沟通、观点碰撞而最终达成的共识性认识的集合体。社会舆论既表现为社会成员对于特定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在事实认定意义上的经验性共识,又表现为社会成员针对特定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在价值判断意义上的精神性共识。前者体现了人们对于社会事实的共同体认,后者体现了人们在是非对错判断上的共同标准。因此,正常的社会舆论既需要人们对于社会事实真实而全面地把握,又需要人们在前者基础上进行审慎而理性的价值判断。如果人们基于不完整甚或不准确的事实认定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情绪化价值判断,这就不属于正常的社会舆论范畴。
网络时代条件下,网络舆论一般被认为是民意的化身和社会舆论的新形态,而实际上,网络舆论既不能完全等同于民意,也不能简单等同于社会舆论。这一方面是因为网络舆论得以形成的事实基础可能是虚假的,这导源于不真实的网络信息传播;另一方面,网络舆论形成机制可能是激进主义的情绪化宣泄,这根源于网络群体基于自身利益诉求而对于社会制度安排不满的负面情绪。因此,对于网络舆论与社会舆论的关系要一分为二地看,既要看到网络舆论特殊性的一面,不能把它与社会舆论与民意完全等同,又要看到网络舆论对于社会舆论走向的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二者存在充分的“交叠共识”,网络舆论可以作为社会舆论的晴雨表,展示出社会成员对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看法与态度,国家应保持对于网络舆论的高度敏感。因此,加强网络时代的舆论引导就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网络时代条件下社会舆论引导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新特点对传统意义上的社会舆论引导构成挑战。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开放性、互动性与多元性的特点,网络信息面对受众广泛,信息传播中双向互动与多向互动并存,网上多种文化思潮并存并发挥影响。同时,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信息扩散可以在较短时间完成,容易形成社会关注热点和社会舆论,并且覆盖全社会最广泛领域的热难点问题和最广泛的社会群体。面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新现实,国家应创新舆论引导方式,积极融入网络,加快舆论引导的节奏和效率。
其次,网络已成为社会热难点问题的聚焦点、社会情绪的宣泄平台,网民在信息接受上的心理逆反与网络谣言的轻易生成并传播,构成了社会舆论引导的强大阻力。网络给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了自由表达个人利益诉求和价值判断的机会,但这并不表示,网络上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一定是理性的、合理的,价值判断是正确无误的。相反,在众声喧嚣、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网络民粹主义甚嚣尘上,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网络谣言可以轻易生成并得到传播,而网民在信息接受上的心理逆反则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推波助澜。这种信息接受上的心理逆反主要表现在倾向于相信丑闻而罔顾事实与真相,这种心理逆反实质上反映了一种社会病态心理,对社会舆论引导构成不利影响。
最后,国外敌对势力借助网络平台散布错误信息,在网络舆论生成过程中渲染负面情绪,不断侵蚀社会团结的文化心理基础,试图主导社会舆论走向。当前,全球网络空间秩序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拥有绝对的优势。全球80%以上的网络数据库集中在美国,人们一旦进入网络空间,实际上就进入了美国设计的文化环境之中,我国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以及价值与信仰都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甚至被最终改造,这必然侵蚀我国社会团结的文化心理基础。此外,主导网络话语权的美国,经常通过网络平台来介入我国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并通过散布错误信息、渲染负面情绪以影响社会舆论。例如拉萨“3·14”事件发生后,CNN网等西方主流媒体通过发布有违事实、张冠李戴的照片和文章,篡改真相,极端丑化我国政府的形象。因此,我国应积极适应信息接受方式和意见表达渠道日益多样的趋势和现实,净化网络文化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充分的思想共识。
参见《冯宏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程、经验与问》

Ⅲ 如何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文化安全主要是指一种文化不被其他文化取代或同化,保持自身的独特性、独立性、完整性并不断传承和发展的状态。国家文化安全主要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的主流文化体系没有遭受其他文化的侵蚀和破坏,能够完整地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扩大本国文化影响力。

具体而言,国家文化安全主要包括国家的文化特性得到保持,民族文化的价值得到尊重,文化资源与遗产得到保护,文化传统得到传承等诸多内容。国家文化安全也可分为价值观念安全、语言文字安全、文化资源安全、风俗习惯安全、生活方式安全、文化人才安全等方面。国家文化安全是一种非传统安全要素,与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民安全、国土安全等传统安全要素共同构成国家安全体系。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文化传播的形式、速度和力度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深入。一些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实力、科技优势、营销手段以及政治推动,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严重影响这些国家的文化安全。从实际情况看,中国是一些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的重要目标,我国文化的发展正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和挑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非常艰巨。

比如,在意识形态领域,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动作频繁;在文化交流领域,西方的文化产品(特别是影视产品和动漫游戏)、语言文字、学术理论、节庆习俗等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主流价值观、社会科学和生活方式等形成冲击,文化霸权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强调“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要切实维护我国国家文化安全,关键是要靠文化建设。新形势下,我们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此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在实践中需要着力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文化创新能力建设。

文化的先进性是国家文化安全的根本保障,而强大的文化创新能力则是保持文化先进性的基础。一个国家的文化创新能力越强,文化越先进,其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就越小,反之就越大。应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大力推动文化创新。

2、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实力较弱,这是我国文化话语权不强、文化贸易逆差大、文化安全角势不容乐观的重要原因。应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鼓励不同社会主体的资本向文化产业流动,迅速壮大文化产业,实现我国由文化资源大国向文化产业强国的转变,让我国的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经风雨、上档次,逐步提高国际竞争力。

3、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

“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应着眼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召力,减少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误读、误解和误判,创新对外文化交流的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

Ⅳ 文化领域面临哪些挑战和问题

(一)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这对我们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一些地方还没有真正从四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高度来认识文化的战略地位。在思想观念中,有的往往只把文化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忽视其作为社会发展目标的一面。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没有将文化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算的总盘子和干部的考核指标,对加强文化建设的措施办法不多,现有政策法规的执行和落实不到位。

(二)我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有了较大增长,但就总体而言,底子薄,基础差,历史欠账多,基础设施不完备,基层文化单位缺乏正常运行的经费保障,这些仍然是制约文化发展的瓶颈。投入严重不足带来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严重短缺,这与我国当前文化需求快速增长之间形成了巨大的结构性缺口。不同地区文化投入不平衡现象使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还不能完全实现均等化。

(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任务更加紧迫。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处于由试点向面上推开的关键时期,进入了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关键阶段。一些地区和单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文化发展提供的新动力、新条件认识不足,束缚了改革的信心和决心。相当数量的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还游离于市场体制之外,造成合格市场主体的大量缺位。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壁垒,制约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的形成。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低,存在“散、小、弱、差”,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还没有与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

(四)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兴起带来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占领文化传播制高点的任务更加紧迫。新的文化业态和文化传播方式迅猛发展,各种价值观念、各种文化思潮、各种利益诉求及表达更为便捷。提高传播能力、弘扬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维护网络文化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

(五)文化发展还缺乏有力的智力支持,这对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不同地区文化从业人员在物质待遇、工作环境、发展机遇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别,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各类文化人才短缺的现象相当严重。基层文化人才流失、队伍不稳定问题比较突出。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老化问题比较严重,各艺术门类领军人才的培养力度仍需加大。熟悉市场经营规则的经营管理人才和熟悉现代信息技术的技术人才储备严重不足,新兴文化产业人才需求更为短缺。

阅读全文

与新时代维护文化安全有哪些挑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33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14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7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8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