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话西游》是如何从文化垃圾走上至尊神坛的
《大话西游》是如何从文化垃圾走上至尊神坛的?
在你的心目中,《大话西游》是怎样的一部电影?是至高无上的经典?还是过度解读的典型?是无法超越的巅峰?还是粗制滥造的垃圾?
不管你的观点是什么,你都无法否认《大话西游》在华语电影上的超然地位,不过它能有今天的成就,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包括主演周星驰,导演刘镇伟,还有为影片制作音乐的赵季平,都表示万万没有想到,要知道当年电影拍摄完毕后,影片不但不受欢迎,甚至有人真言痛斥它为“文化垃圾”。
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大话西游》是如何从文化垃圾一步步走上至尊神坛的。
1994年上半年,香港制片人陈佩华和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董刚联系合拍影片《大话西游》,由刘镇伟导演,周星驰担纲主演,西影厂看了剧本后表示兴趣不大,但考虑到周星驰的票房号召力,西影厂勉强同意合作。
1994年7月,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和香港彩星电影公司联合摄制,投资6000万港币的《大话西游》在宁夏镇北堡影视城正式开拍,但影片拍摄完成后,西影厂对影片很不满意,当时任艺术副厂长的张子恩认为影片不能代表西安电影制片厂的艺术追求,甚至只能算是“文化垃圾”。
由于《大话西游》时间太长,制作方便把它剪成了《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和《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两部电影分别上映。
《月光宝盒》1995年元旦在香港公映,票房一度火爆,两天内六十家电影院票房收入500多万,但情况很快就急转直下,观众越来越少,最后以2500万票房收场,两个多月后发行的《大圣娶亲》票房2000万,看上去不算太差,但与周星驰以往的影片相比,相差甚远,连成本都没能收回来。
1995年8月,《月光宝盒》在上海上映,票房超过400万元,成绩还算不错。但在北京,《大话西游》却被当作发行惨败的经典,1996年2月,《月光宝盒》作为寒假影片推出,5月《大圣娶亲》登场,两部影片均以20万左右的票房潦草收场。有的电影院放映了两天,便决定撤下该片以避免更多损失。
全国各地都发生了类似的情况,观众反映冷淡,有的中途退场,在沈阳,观众不等影片结束就骂骂咧咧大呼上当,在河北,电影公司只要了《月光宝盒》,没要《大圣娶亲》,《月光宝盒》在河北省的最终票房是20多万。
事后,很多人讨论《大话西游》票房失败的原因,有人说,大陆观众更喜欢葛优、陈佩斯式的幽默,对周星驰式的无厘头无感,导演刘镇伟检讨说,不该把片子分成上下集。一部戏分成上下两集,就不能一气呵成,等等。
1996年,结束影院惨淡经营的《大话西游》拷贝传到了北京电影学院,也许是这种“另类”的影片更适合在校园的土壤开花,电影在学校一经放映就博得满堂喝彩,这个中国电影的最高学府掀起了模仿大话语言风格的潮流。
对《大话西游》的相关讨论迅速在大学蔓延,电影的魅力很快就被清华大学的校园网站“水木清华”发掘,在刚刚进入中国的互联网里,“水木清华”在网民中享有极高声誉,引领着当时的网络潮流。
1997年,“水木清华”BBS以帖子的形式刊登出《大话西游》的台词,引起了网民们的浓厚兴趣。很多大学生把这些台词背得滚瓜烂熟,因为这些台词给他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运用在某些情景中,可以产生绝妙的效果,比如:泡妞。
由于《大话西游》在网络上的火热,很多人开始去寻找它的盘片,盗版VCD是成就它的一大助力。据说1995年,北京市场就出现过《大话西游》的盗版录像带,但销量平平,到1996年底VCD版本出现,购买的影迷逐渐增多,最火爆是在1997、1998年间,在这段盗版VCD的黄金时节里,《大话西游》销量屡创高峰。
1997年春节期间,为了配合春节的热闹气氛,《月光宝盒》和《大圣娶亲》在电视上播出,后来反复重播多次,培养了一大批“大话迷”,这部安排在非黄金时间播出的影片却创下了黄金时间播出的收视率。
此后《大话西游》正式进入“火爆期”,在北京电影学院,开始有研究者专门研究影片的巡回式结构、台词对白、经典解构等对于文化学上的意义。2000年,第一本有关《大话西游》的专着《大话西游宝典》出版,大话热潮到达巅峰。
《大话西游》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向神坛,它大热的核心区域开始是北京几个高校,然后蔓延到全国各地高校,追捧者大多为在校学生,莘莘学子,其中起了关键作用的是网络,它的“大热”与网络、网站在中国的兴起同步进行,没有网络的推波助澜,《大话西游》不会有今天的地位。
对于它今天会变成经典,周星驰本人也有些无所适从,坦承感知到这种热情之后许多年才后知后觉,“我原来也奇怪,《大话西游》为什么没有得到和成本相应的票房。后来看了很多人写的文章,我才明白,它确实太前卫了。”
《大话西游》的音乐虽署名卢冠廷,但大部分音乐都是《霸王别姬》和《梅兰芳》的音乐制作人赵季平制作的。赵季平并不喜欢该片的风格和剧情,出于与西影厂的深厚交情,他仍然答应并制作了其中大部分音乐,不过在音乐完成后,他嘱咐西影厂不要署上自己的名字,可见他对该片有多嫌弃。
刘镇伟到东莞宣传《大话西游3》,接受“同场加映”电影栏目的采访时表示,根本想不到《大话西游》能成为经典。
刘镇伟:“我拍《大话西游》,你们说这部片是“后现代”,但我根本不知道“后现代”是什么,都是观众自己的解读。《大话西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观众把经典的光环套在我头上,逼我做“孙悟空”,然后大家都变身为“唐三藏”,天天念叨“经典啊”、“再破经典”。其实我从来没说过这部片子经典,“经典”由始至终是在观众阐释环节完成的。
一二集上映之后,发现有很多空白的片段,不是故意为之的,说白了就是我们没有想到这部电影会成为经典,包括周星驰自己也没有想到。如果那个“衰仔”(周星驰)预料到这部戏会成为经典,他当时绝对不会这么便宜地把这部开山之作的版权给寰亚买断了。
这也是我和周星驰都始料未及的。后来《大话西游》一下子突然火了,我看见很多人解读这部电影。但有些解读,我身为编剧也摸不着头脑,接收不到他们解读的频道。追捧《大话西游》的那帮观众确实很厉害,不过想想也是对的,十三亿人去解读肯定比一个人解读精妙而丰富多了,一个人再聪明也想不到这么多。“
就道长个人而言,《大话西游》是不错的电影,但离经典尚有一些距离,虽然也曾被它的台词感动到热泪盈眶,但仍然认为它是一个被过度解读的典型。
每当看到《大话西游》的创作者们都不知道的深层含义,被国内一些人士分析的头头是道,我总是忍不住哑然失笑,喜欢一部电影没有问题,但硬要从中找出深意来证明自己的喜欢与众不同,这才是个问题。
当年那批追捧《大话西游》的电影学院的学生,现在应该已经分配到国内电影行业的不同角落里工作,按理说他们都是眼光独到,理解能力超前的人,应该对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和崛起产生积极的作用,但看看今天中国电影这付德性,不禁对他们深感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