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如何正确看待算盘文化

如何正确看待算盘文化

发布时间:2023-06-06 18:26:22

1. 如何看待珠算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珠算申遗成功,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它是历史的见证,汇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保留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我们应该肯定我们的文化,不能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而忽视,甚至遗弃祖辈留给我们的财富。
珠算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是简单的一件物品,不能因为时代变迁,现代生活的进步,就退出历史的舞台,给它画个句号,圆满退休,它代表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是我们文化的沉淀,厚重而有力量的展现我们民族的自豪感,每份遗产都是弥足珍贵的,不但不能遗弃,更要保护,挖掘,让我们的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去弘扬,留住我们民族的过去,当我们的国人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我们可以骄傲而有底气地让世界知道我们悠久历史文化,这份文化的保留,不是沉甸甸的负担,而是一份荣耀,铿锵有力地保卫我们的精神世界,给予我们自信,自豪,自尊。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无形文化,像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一样神秘消失了,那将是一个沉痛的遗憾,我们丢却的不只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而是我们的魂,如果忽视了,无形文化将岌岌可危,我们的精神食粮慢慢空洞,那将是整个民族的伤痛。所以我们应该庆幸,今天的我们,懂得去珍惜,去留住,去发扬,让我们每一种值得肯定的无形文化获得肯定,让它生生不息。
但珠算做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给它肯定的同时,也要结合我们现在的实际,不能因为它申遗成功,就马上搬进校园,硬性让每个学生必须掌握我们的遗产,让大家放弃现在科技,放弃计算机,电脑,穿街走巷拿着算盘,展现我们遗产的存在和价值,那将违背申遗的初衷。当文化变成一种任务的时候,大家对于文化不是热爱,而是负担和排斥。我们不应该把传承的意愿一厢情愿地强加给我们的孩子,他们要的是一种自由,热情,这样才能真正爱上我们的珠算文化。
有科学研究表明,珠算可以提高人的智力,手、脑、口、眼、耳的协调能力,以及记忆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反应能力,这些是很多人并不了解的,更多人都把珠算认为是一种简单的计算,是在没有科技发展前的落后计算器,不能与现代的产物相睥睨,但很多人忽视了,当我们为计算机的智能化,简单,方便,不用大脑就可以快速给出结果暗自开心的时候,我们是否有注意到,我们的口算能力,大脑的反应能力,是否慢慢迟缓了,记忆力也慢慢下降了,因为我们让我们大脑休息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产物。我们是否可以停下脚步反思一下,我们快节奏的现代科技生活,是否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钝化了。在某些时候,我们是否能把珠算当成让自己大脑作运动,让它活动活动筋骨,让它返璞归真,不需要任何技术含量,只要记住口诀,静心,那将是一种脑力运动的愉悦。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当他们接触很多电子产品的同时,我们应该让他们了解珠算文化,懂得它的历史,祖辈创造的智慧结晶及价值,它不是历史的淘汰品,它的存在,可以锻炼我们的本能,提高人体各个器官的协调能力,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种兴趣做为引导,让孩子爱上我们的珠算文化,这样才能真正懂得和理解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更有价值,更好地去弘扬和传承,我想这也是中国申请珠算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想要的目的~

2. 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

【答案】(1)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这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珠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3)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发明了算盘这种计算工具。这说明,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4)文化交流是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客观要求,珠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中华文化向外传播,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让更多的人认识珠算,了解珠算,增强民族自豪感。
(5)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尽管目前世界计算工具已进入电子时代,然而中国古老的算盘在电子时代仍然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这启示我们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每点3分,共9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珠算文化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及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本题题型是认识类,主要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展开。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发展珠算文化的原因主要从文化遗产的地位、尊重文化多样性、社会实践角度分析;怎么样是如何正确的对待传统文化。注意回答问题时教材知识要与材料要结合。
考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

3. 介绍这一古老的工具―算盘。并谈谈你将如何传承这一古老文化。

中国使用的一种计算用具,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算盘为长方形,木框中嵌有细杆,杆上串有算盘珠,算盘珠可沿细杆上下拨动,通过用手拨动算盘珠来完成算术运算。算盘,又作祘盘,是汉族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中国珠算项目日前被列入卜羡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电子计算机不可能完全代替算盘,使用算盘和使用电子计算工具并不矛盾。专家学者们大致给出三点理由:
加减法和一位乘法,珠算比计算机快,珠算可以对电脑计算起到辅助作用。而且人们日常用得最多的计算仍然是加、减、乘、除,在这些运算中,算盘尤其显出其轻巧便捷的优点。对日常拦弊孝财简稿务、统计工作中的零星计算,用算盘比计算机更方便。

4. 算盘的发展过程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古珠算法是以手拨算珠进行运算。古珠算只用这十个码衍化各种算法,为了便于掌握而编成口诀。到了明代(公元1368-1644年),吴敬、王文素、朱载堉、程大位等对古珠算法进行了总结、规范,应用领域由商贸到科研有了开拓和发展。

例如,程大位(1533-1606年)在《算法统宗》里,主张上法诀加法、退法诀减法、留头乘法、归除法、盘上定位法等。明代规范珠算法的中心思想是提高机械化程度,尽可能达到不假思索地拨珠得数的自动化目的。

明代完善珠算机械化算法的直接结果,就是使数学在大众中空前普及。运用珠算机械化算法,口诵歌诀,拨珠练习,即便不懂原理,也能掌握珠算法。不管公学、私塾和家教,以及商工店主授徒,都能够教学珠算法,即便小孩子也都能学会和掌握。

这种珠算法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有些地方甚至直到如今。也正是这个缘故,珠算得以很快传播,以致传到海外。

朱载堉(1536-1611年)把珠算用于科学研究,创串联(或并联)使用算盘的方法,设计了极其简捷的算法程序。在他的科学发现、发明和创造中,靠珠算完成了极其浩繁的计算,导致他发现了“十二平均律”,这是世界顶尖的发现。

过去,对珠算一般只停留在实用方法上,停留在手拨算珠上,未能从基础处或者说从“基因”上去认识、阐述它的深远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价值。

因而,在引入西方数学教学体系时,未用它来更换西方数学课程中相应的落后部分,竟然将它从数学课程中排斥出去。结果,学校中学的数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才不得不在数学课之外,另开一门珠算课。

中国第一个人造卫星就是靠算盘计算发射成功的。


算盘的来历

关于算盘的来历,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据说我国当时就有了算板。古人把10个算珠串成一组,一组组排列好,放入框内,然后迅速拨动算珠进行计算。

东汉末年,徐岳在《数术记遗》中记载,他的老师刘洪访问隐士天目先生时,天目先生解释了14种计算方法,其中一种就是珠算,采用的计算工具很接近现代的算盘。这种算盘每位有5颗可动的算珠,上面1颗相当于5,下面4颗每颗当作1。

5. 算盘的用途有什么,算盘的发明与作用

算盘的用途有什么

2007年11月,英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独肢陪立报》评选出101件改变世界的小发明,中国的算盘有幸独占鳌头。在电子计算器没有普及的古代,算盘用快节奏的准确运算征服了世界。在计数运算的同时,算盘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表现出非同一般的生命力。

上图_ 算盘的 顶珠、上珠、下珠、底珠

历史悠久 初具雏形

顾名思义,算盘就是一种辅助计算的手动工具。一般来说,算盘外用木框,内贯直档,档数多为奇数,以九至十五档为主。每档串珠,档有横梁,分上下两梁,梁上为“上珠”,共有两珠,一珠计五,梁下为“下珠”,共有五珠,每珠计一。

在算盘出现之前,人们采用结绳计数。东汉郑玄的《周易注》中记载:“纤粗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九家易》中也认为:“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上图_ 公元前305年的《清华算表》

时至商朝,甲骨文中出现了一到十的单字,以及百、千、万等13个计数单字。春秋时期,用竹筹通过纵式和横式两种摆法,进行简单的计数和算术。有了数字和,为以珠盘为基础的珠算营造历竖蠢了良好的氛围。

东汉数学家徐岳撰写的《数术记遗》,收录了14种古代算法,其中第13种就是珠算,并称“珠算,控带四时,三才”,这是最早有关珠算的记载。北周数学家甄鸾对这段文字进行了注释:算盘“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说明当时的算盘结构和现在颇为类似。中华丰富的经验总结,孕育了算盘的出现。

​上图_ 《数术记遗》是东汉时期编撰的一本数学专着,内有的十四种算法

立足计数 功不可没

算盘的功能在于计数和运算。中国古代以十进位制计数,这一确定了满十进一的计数规则,并且用位值决定数字的大小。十进制的优越性在于计数简便和应用广泛。古罗马只有7个数字号,数字稍大就计数繁缛。古巴比伦和古分别采用20位制和60位制,计数运算相当困难。难怪在《数学手稿》中称赞十进制是“最妙的发明之一”。十进制在算盘上得到了完美的应用,不仅可以加减任意的数字,还能用位值标示数字的大小。

正因如此,算盘在古代堪称“宝工具”。宋代数学家谢察微编写的儿童启蒙读物《谢察微算经》,是现存最早的珠算书,书中提及:“中,算盘之中;上,脊梁之上,又位之左;下,脊梁之下,又位之右;脊,盘中横梁隔木。”表明算盘不但在形制上和现在更接近了,还说明算盘在宋朝已经相当普及了。

​上图_ 张择端 的《清明上河图》中,一家名为“赵太丞家”的招牌的医药铺,柜台上有一个十五档一四算盘

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中,画卷左侧“赵太丞家”铺子的柜台上,赫然放着一把十五档算盘。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用盘算计算出《大统历》,这一历法贯穿了整个明王朝,历时近三百年。

2开12次方的25位根是多少?即便当下,也是一道的难题。古代算盘应用达人朱载堉(yù)首次找到了答案。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朱明皇室朱载堉用的双排八十一档大算盘得出准确结果:1.059463094359295264561825,算盘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朱载堉的成果比欧洲人早了数十年。算盘深入商业、数学、教育等领域,突显出独具匠心的非凡智慧。

​上图_ 明代黄花梨算盘

快捷方便 计算神器

算盘的特点与运算的快速精准息息相关。1946年,美国在日本举办一场计算比赛。一方是日本珠算高手,另一方是熟练使用加法机的美国会计。比赛结果显示,除极大数乘法外,算盘在所有算均占据上风。算盘的优势在于计算准确,误操作率低,随用随算,而且可以多线程计算,这是普通计算器无法比拟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开始研制。当时国内仅有两台104计算机,承担着大量繁重的计算工作。很多数据无法及时计算,迟滞了整个研制进程。科学家用盘算、计算尺和手摇计算器进行人工计算。能和在一起,把算盘称为“超级计算机”恰如其分。看似弱小的算盘,实际上蕴着巨大的能量。

​上图_ 清朝十三档二五算盘

文化积淀 屡见不鲜

算盘的应用不止如此,它还在文学作品中屡屡现身。宋末诗人刘因写的《静修先生文集》中有一首以“算盘”为主角的诗,诗曰:“算盘:不作瓮商舞,休停饼氏歌。执筹仍蔽簏,辛苦欲如何?”元杂剧《庞误放来生债》中,也有算盘的桥段:“咱人这家有万顷田,也则是日食的三升儿粟。博个甚睁着眼去那利面上克了我的衣食,闲着手去那算盘里拨了我岁数。”

《》中,好汉蒋敬的外号是“神算子”, 施耐庵将其描写成一个有着上二下五珠的十五档大算盘。《红楼梦》第22回中,贾府举办猜谜游戏,迎春用“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作为谜面,谜底就是“算盘”。文化作品中的算盘初心不变,精髓依旧。

​上图_ 时期的石印本《珠算口诀书》

漂洋过海 享誉海外

其实,算盘早已名扬天下了。十纪时,算盘传到了日本。与中国古代十六两计重不同,日本实行十两计重制,因此,将算盘改良为上一珠下四珠的式样,算珠也由珠形变成了菱形。目前,珠盘在日本依然方兴未艾,全国分布着近7000家培训机构,每年有超过50万人参加珠算技术定级考试。进入十五世纪,、和越南等国也开始使用算盘了。

研究表明,练习珠算有利于提高计算能力,右脑潜力。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150所小学引入珠算课,在加利福尼亚建立了“珠算研究中心”,而且以西海岸为中心,在小学全面推行珠算课程。在英国、芬兰、匈牙利也有类似的课程。巴西有21所高校将珠算作为必修课。赞比亚也掀起了珠算学习热潮。算盘的全球性推广,意味着世界对中式才智的充分认可。

​上图_ 老算盘

在漫长的实用过程中,算盘和生活紧密融合,形成了精彩纷呈的算盘文化。新竹城隍的山门上,悬挂的一架大算盘,用来记人功过,算盘两旁有一副对联:“世事何须多计较;自有除。”这是对算盘应用的高度概括,也是算盘文化的价值体现。2013年12月,中国珠算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算盘配飨殊荣,众望所归,名副其实。

:计白当黑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江志伟 《中国民俗中的算盘文化》

【2】赵 铭 《算盘:中国使用最广、影响更大的计算工具》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 络 归原 所有

以上就是与算盘的用途有什么相关内容,是关于算盘的分享。看完算盘的发明与作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6. 珠算的文化意义和影响

一、文化领域

在我国,历史悠久的珠算具有广泛的群返让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对文学作品、音乐创作、舞蹈绘画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与珠算联系密切的独特的珠算文化现象。在我国文学作品中,有将珠算用作灯谜、用作比喻、用作显示任务身份、用作表现人物特定动作和特定心情等多种文学表现形式。我国明清时期很多写实文学作品中,都有珠算或算盘的描写,例如《警世恒言》、《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等。在书画作品中,北宋名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初画家王振鹏的《干坤一担图》都有算盘,齐白石发财图就专门画了一只算盘。

1975年 3 月 8 日,我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乡村女教师》特种邮票,全套4 枚,其中之一是辅导学生练习珠算。澳大利亚、日本、文莱、菲律宾、利比里亚等5 个国家的邮票上出现了中国算盘的图案。我国台湾省、澳门、香港等也发行过算盘的邮票;音乐作品中的珠算文化有《我的算盘好伙计》、《算盘响》、《算盘歌》等。

二、经济领漏纤局域

珠算曾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珠算诞生以来,它的发展便于中国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珠算为商业发展提供强大计算支持,而商业发展也促进了珠算的发展。回顾历史,珠算的重要发展时期,均是我国经济和社会高度繁荣的时期。

特别到了明代,随着我国手工业的发展、土地统计需要和对外贸易的扩大,珠算成为了当时计算大额商业数据的首选方式。当时,社会上出现了许多的与珠算技术有关的名人,名着。其中最有名的是程大位,他本是安徽商人,20岁起经商,并对珠算展开细致研究。60岁时,影响中国乃至东亚珠算发展的《直指算法统宗》完成。此书用实例计算解析珠算算法,对东亚竖毕地区的商业贸易起到重要推动。

新中国成立后,熟练运用珠算仍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必备技能。很多老一辈财会人员仍对珠算有难舍的情结。在电子计算机大规模使用的今天,仍有很多财会人员学习珠算。

昔日的财务总监——账房先生

三、数学及科技领域

除了为商业发展提供大额数据计算,珠算对于中国数学和科技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或者说,珠算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数学成果和科技成就。它如同古代“电子计算机”,对中国古代数学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如上文中提到的程大位《直指算法统宗》,让算学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而明代王族朱载堉则是用算盘高阶开方的能力,成功证明了匀律音阶的音程可以取为2的12次方根(即十二平均律),解决了音乐史的重要难题,

至今日,现代乐器的制造都是用十二平均律来定音。

除此以外,珠算还广泛应用于天文历法、水利农业、数学计量等领域。甚至在新中国成立后,还在核弹、核潜艇等重大科技工程中,协助电子计算机,计算过大量数据。

朱载堉《乐律全书》中对乐律的分析

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算盘应用范围之广,使用时间之长,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民俗习惯。这一点这民间谚语中表现尤为明显。在民间日常俗语中有很多体现了珠算文化,例如有人私心重,只为自己考虑,就说 “会打小九九”。“九九归一”,表示事情总有结局,有归根到底的意思。“二一添作五”,借指双方平分。“一推六二五”,以此形容把全部责任推得干干净净。“三下五除二”,形容办事敏捷迅速,干净利落。

还有大量的关于算盘的歇后语,例如:

算盘上珠——一个顶五。
算盘珠子——任人拨打。
算盘珠子——不拨不动。
算盘珠子——拨一下动一下。
没框的算盘珠——全散了。
算盘珠子——在上为五,在下为一。
算盘珠子响——有声有色。

除此以外,“盘算”、开盘”、“收盘”、 “清盘” 、“如意算盘”,也来自珠算或珠算术语。有些地方,在婴儿周岁生日时,举行 “抓周”仪式的习俗,即在婴儿周围摆放包括算盘在内的一些吉祥物品,算盘是其中象征商业和财富的必备物品。

五、珠算的现代化应用

2013年,珠算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也成为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一张新名片。随着中国的发展,珠算和其他中国传统文化一样,成为了传承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

如今,珠算的计算功能已逐渐被电子计算机取代。但是它的启智功能和教育功能仍对个人成长和专注力培养有重要价值。目前由珠算发展而来的珠心算在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方兴未艾。在国内发展也逐步走向正轨。

现代社会,珠算的身份从计算工具逐步转型为教育工具、文化载体。具有千年历史的珠算,将用新的形象肩负新的使命,绽放新的生命力!

阅读全文

与如何正确看待算盘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33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14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7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8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