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退隐到博物馆里,而是应让它融入到每个普通市民的生活点滴中。”6月11日,恰逢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系列非遗主题活动即将拉开帷幕,青岛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在阐述这项活动的初衷时如是说。由青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青岛市文化馆、青岛市非遗保护中心等承办的系列活动,将开展包括演出、展览、座谈会等三大板块7项活动,让传统文化走近市民身边,让其听见那些古老文化的鲜活呼吸。
创新性+产业化 让古老非遗“活”在当下
目前,青岛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2项、省级47项、市级97项,数量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城市中都位居前列;今年4月初,省文化厅确定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我市18个代表性名录名列其中,入选数量居全省各地市之首。
但非遗并非只是名录册上的一笔痕迹,“让每个市民都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璀璨魅力,并从中汲取无穷的文化营养,是新时代赋予每个非遗工作者的使命。”青岛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让这些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火在民间。
“让非遗‘活’起来,最关键的还是需要意识上的创新以及产业化的支持。”这位负责人举例说,在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晚会上,曾将鸳鸯螳螂拳和即墨祭海仪式九狮图结合起来,上演了场面气派的武术舞蹈;取材“非遗”项目泥老虎,让数十名虎头娃娃表演了富有童趣的舞蹈《泥老虎》,“从而在保留非遗项目精髓的前提下,为其注入新的血液,这就是一种意识上的创新。”
而在非遗产业化上,青岛的非遗保护工作者们也在不断摸索。青岛市非遗保护中心的负责人介绍说,4月公布的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即墨市申报的指墨画、春宝发制品传统制作工艺,目前都已经进入到产业化的序列,传承人不再仅仅依靠非遗项目保护经费这支拐杖前行,而是在市场化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生存、传承之路;而今年10个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的青岛项目中,城阳区申报的周氏流亭猪蹄制作技艺、市南区申报的香酥鸡烹饪技艺和市北区申报的万和春排骨砂锅制作工艺赫然在列,“实际上,这些技艺已经产生了不错的经济价值,我们不妨再往前推一推,让他们去探索产业化的可能性。”
微演艺+展览培训 让传统艺术“火”在民间
“非遗其实离每个市民很近,只是缺少有意识的关注而已。而我们希望通过一种不期而遇的形式,唤起大家的非遗记忆。”青岛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两年在青岛兴起的“微演艺”六进公益演出活动无疑与这种非遗文化普及思路相得益彰。据这位负责人介绍,端午节当天(6月9日),在青岛万象城东门(2号门),将有一场集传统戏曲、武术表演、木偶戏于一体的互动民俗文艺秀与市民“不见不散”。而每逢节庆必推新的广场演出与进校园活动也将如约而至——2016“乡音乡韵”青岛市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专场文艺演出,将于6月11日上午10点在五四广场中心舞台举行。
除了丰富多彩的演出之外,展览活动分量也足够,“剪纸艺术与生活对话”——2016青岛民间剪纸艺术优秀传承人作品展将于6月9日至6月底在青岛市文化馆群星展厅展出;“文化遗产日”期间,青岛市文化馆的“非遗”展厅,将以图文和实物陈列的形式,向广大市民介绍我市国家、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6月16日,青岛市文化馆还将邀请“非遗”十大门类专家以“加强文化非遗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为主题探讨我市“非遗”保护的新途径、新方法。6月17日,青岛文化馆将邀请国家级“非遗”专家举行2016“我们的工匠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讲座,讲述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应怎样与百姓日常生活相融合。
“从演出到展览、讲座,我们希望这些活动能够常态化,让市民不仅仅在非遗日才能看到非遗的魅力,真正感受到 ‘天天都是非遗日’。”
Ⅱ 如何把传统文化导入产品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在当前,中国与世界文化增强交流的同时,大量的西方设计观念和作品进入我们的视野并为我们喜爱,一些设计师被这强大的“西风”所吹倒,一味推崇西方设计流派,一味模仿学习西方设计,有些设计师功力不到位,用老百姓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要洋不洋,要土不土。取人之长,补其之短,我国的设计师就应该吸收西方设计精髓,更深层次地去挖掘中国文化艺术,使中国化的包装设计传播于世,现代与传统之间并非割裂,而是渗透融合,传承、超越是顺势而合之道。当今社会经济呈现出一种很明显的特点,即在商品以极快的速度流通的同时,也遭到快速的淘汰。此时,产品要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依靠产品自身的优异性外,包装设计也得出色。我们可以以传统民间艺术作为商品包装的设计灵感,与现代科学技术巧妙融合,将传统的美感与现代的先进技术相结合,个性化、创新化地体现商品的特性,在促进商品流通的同时也能够提升传统文化的价值。
近年来,深受消费大众喜爱的吉祥图案装饰,在包装设计中应用十分广泛。龙纹图案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和生气昂然的感染力而着称于世,成为民族传统的标志和象征,特别是将龙纹作为一种装饰和主题图案设计于包装之中,对于创造这种商品的艺术形象,形成某种意境,表达某种主题,能起很大的推销作用。其中酒包装装潢上龙纹的应用尤为突出。例如:板城烧锅酒的包装设计就很好的表达了该商品的理念,给人们带来追求向上,吉祥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在色彩的处理上也是十分强烈大胆的,这在其他国家的包装中是少见的,把红色黄色金银黑白等很难调和的色彩搭配到一起,产生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加强了中华民族传统风格的表达。
而同时,为了设计出兼具创意性、实用性、影响力的作品,设计者应该明白包装设计的渠道并不是唯一的,设计者要在逻辑方面以及情感方面将图形、文字、编排等综合地运用在包装外观上,在表述清晰的同时能引起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所以,一个好的创意产品设计渠道除了要与商品本身的市场价值、消费者的情感相结合,也必须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
Ⅲ 诗词文化融入产品
:目的对诗歌意象应用到文创产品设计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将诗歌意象视为一个多层次的审美结构,分析其构成及表现方法,同时对比研究文创产品意象的结构层次组成,找寻诗歌意象结构层次与文创产品意象结构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探究诗歌意象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的流程,最后通过设计实例对流程进行实证性研究。结论诗歌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将为文创产品赋予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诗歌意象;文创产品设计;审美层次
文创产品设计发展至今,已经越来越注重产品的精神内涵与功能需求的结合,以及与用户情感上的互动。我国的诗歌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诗人们对意象的构建更是其中最为精华的部分。国内外专家分别对诗歌意象和现代产品的感性意象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较少涉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因此,本文试图讨论诗歌意象与产品意象的联系,分析将诗歌意象运用到文创产品设计的模式与过程,并且通过实际设计案例的分析,探讨其可行性。希望以此为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一个新视角,同时也为诗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契机。
1诗歌意象
1.1意象与诗歌意象
“意象”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意”和“象”最早见于《周易•系辞》[1],如“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后东汉王充将“意”与“象”合成一个完整的概念,而后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而又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它经历了一个由哲学、文化概念向文艺理论和美学范畴演变的过程。在诗歌文学创作中,意象是诗歌的基础,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意象”就是通过“象”来达“意”,“象”通常是指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当诗人将具体的事物转化成诗歌作品中的元素时,它便不再仅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象,而是具有了诗人的主观意识。一个具体的物象进入诗人的创作构思后,便是从物象转化为意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象通常会经过两方面的加工:一是诗人通过自身的创作理解,选取符合并且能代表自己对情感抒发的物象,这一选择取决于诗人本身的创作习惯和审美情趣;二是诗人把这种审美趣味的理解和客观物象相结合,进而在融入自身主观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这种融合来达到对读者传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3],因此,诗歌意象是一种融入了主观意识的客观表达方式。
Ⅳ 如何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文创产业
在文创产业中融入有关民族文化的元素,使二者有机结合
Ⅳ 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企业管理
中华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公司高层管理者的自身品德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较好融入企业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外诸多着名企业家产生过重要影响。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的职业经理人在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理念的同时,还应从中国的实情出发,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思想中汲取精华,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创造性地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我个人认为有两个思想精髓必须被我们掌握,一个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个是“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前者是对我们职业经理人个人素质的综合要求和提高方法,从古到今,仁人志士无一不是向往个人理想实现和事业成功的,但真正实现这个目的的,历史上却为数不多,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不能把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追求很好地统一起来;而后者更侧重于职业经理人的战略思维,所谓“无为”,不是说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它的本质含义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家思想中,“无为”思想还包括顺应天道,遵循自然规律的要求有所作为的意思,因为职业经理人更多的是侧重于管理,我认为第一种含义更符合我们的职业特点和要求。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古人为什么把修身放在第一位呢?道理就是做事先做人。做事先做人是为人处事、工作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人生要取得成功,首先要修炼内功,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如果你是一个内涵丰富、品德高尚的人,众人就会愿意与你交往合作,你也就越容易取得成功,企业也就更容易做大做强。
第二,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
胡平在《企业文化》一书的序言中指出:“中国的企业文化在与国际交流中最有生命力的还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那部分。要想发展、繁荣中国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要吸收国内外企业文化的优秀部分;另一方面要把我们好的传统继承下来,在融合的过程中创新,实现两种文化的对接和超越。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比如一家企业经营的基本理念是“企业善待员工,员工热爱企业”,这条理念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善”和“爱”的观念,“善”是中国佛家的一条基本理念,“爱”是中国儒家的一条基本理念。这样做既满足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又达到了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企业的目的。
第三,定期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国学的培训,使其在员工的思想意识中扎根,形成遵循优秀文化行事的习惯。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只有中高层员工才有机会参加公司组织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培训,基层员工很少有机会参加。笔者对这种做法并不完全赞同,在有些行业基层员工要比中高层员工面对客户的机会多,直接和客户(潜在客户)接触,试想一下,如果公司的基层员工都能具有较高的国学修养,整个公司会给客户传递什么样的形象,一定是对公司非常积极有效的宣传。因此我认为公司应该有计划针对公司各层次的管理者及职员工开展培训,对于中高层管理者开展专门培训课程,主要培训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作用,以改善其心智模式,提高其管理境界与管理水平;对基层人员主要加强《弟子规》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宣导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做人做事的责任心与道德观念。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曾经说过,企业文化越符合民族的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扎根久存。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必须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科学管理工具相结合,方能铸就企业基业长青。
Ⅵ 如何把龙凤呈祥的文化溶合到产品上
摘要 龙凤同源数千年
Ⅶ 如何将企业文化融入工作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一种人性化的隐性管理方式,强调在建立共同的远景和价值观后,通过组织氛围的建立,塑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每个员工都自觉地为企业努力工作,是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经济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从本质上说属于经济学范畴,具有管理学属性。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活跃的组织文化,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并且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有机结合,运用文化所固有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企业管理。所以,企业文化建立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如果我们建立的文化不能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那么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徒劳无功的,是失败的。现在有些企业把企业文化简单为“企业”+“文化”,用空洞的口号、铺排的文字、华丽的说辞附庸风雅地装饰企业,造成企业文化口号化、标语化、表象化,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将企业文化高高挂起,将其虚置化。这样的企业文化对经济起不了推动作用。
同样,企业文化也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企业文化的产生是为了辅助经营管理,但不能代替经营管理。作用于企业的无形的手有两只——制度和文化。治理企业只能寄希望于制度,企业制度是约束机制,保证正常的经营秩序;而企业文化存在的价值是激励,促进企业的发展。如果将企业文化变成制度,那也就失去了文化本身的活性和生命力。
企业文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1,对处于由人治向法治转换过程中的国内公司,能够削弱甚至取代个人影响力在企业中的过分存在,为企业的平稳发展创造条件;2,能够通过文化这种隐性制度作为对硬性的管理制度的辅助,提高管理效率;3,通过对共同价值的认同,它能够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吸引、留住人才;4,通过对企业的文化包装,它能够提升品牌含金量和公司、员工形象,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Ⅷ 怎样将产品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问得好,这个问题是长期以来一直在人们心中隐隐欲现的难点。建议你参考一下洛阳一家旅游纪念品设计机构的方法。在网络上搜“悦之旅”便能找到。他们所做的东西,我看过相当有文化品位。2009年世界邮展上他们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
Ⅸ 如何将企业的文化融入日常工作中
一可以适当在工作中加入一些文化特色如听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歌曲,这样也会放松工作的压力再者,可以在公司张贴一些关于企业文化的报刊,和任务事迹,还有可以搞一些文艺活动来加深记忆,
Ⅹ 文化元素如何变文创产品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大运河,还有中国陶瓷,中国刺绣,中国茶艺等等,无不闪耀中国智慧和中国元素!
传统的文化元素分为三大类:
一:形象元素。
二:艺术表现元素。
三:思想价值元素。
如何将以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转化为文化产品,期待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去探索去发掘……!(谢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