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华慈善文化的内容有哪些
1、要积极推进“依法行善”的制度建设。
要树立“依法行善”的观念,积极向政府建议献策,配合政府完善公益事业的法制环境,研究解决捐赠、救助、投资、监督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尤其要统一捐赠优惠政策和解决发展成本。
要通过建立法制环境,使慈善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更趋规范,使“玻璃瓶”事业真正成为大众的事业,社会的事业。
2、主动与企业建立合作的“伙伴关系”。
要倡导慈善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宣传慈善意识,提升企业品牌的“公益价值”,在开发企业的市场价值中塑造企业的公益形象,引导和协助企业成为慈善事业的生力军。要贯彻《基金会管理条例》,推动非公募基金的发展,互助合作,共同成长。
3、要运用“营销文化”推动准市场化筹款。
要推广服务就要学会“公益营销”,实现商业利益与社会公益的有机结合。当然“公益营销”有别于企业的“产品营销”,我们销售的是自己,是慈善的“品牌”,是慈善机构的服务态度。如果我们的营销成功了,社会主体接受了我们的理念,慈善机构与企业才能达成一种“默契”和“双赢”的局面。
4、培育“人脉”构建慈善工作公共关系网。
要积极拓展慈善工作的社会网络,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宣传自身的理念,培育捐赠人队伍。要强化慈善事业的社会化观念,建立广泛的社会协作关系,充分利用专业化的社会力量和义工队伍,开发和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拓展慈善机构的社会活动领域,扩大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力。
5、要精心策划组织慈善文化活动。
做慈善工作,不仅是物质的救济,更多的是弘扬慈善的观念,塑造人人乐善好施的社会环境。要通过策划举办义演、义拍、义卖、义诊等各种形式的慈善活动,扩大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
要通过评选“慈善之星”、“慈善人物”、“慈善大使”,举办“慈善活动周”、“慈善音乐会”、“慈善书画展拍”、“慈善一日”征文,表彰优秀义工、“慈善大使”、“慈善家”等,倡导慈心义举,营造慈善氛围,促进道德文明建设。
6、要切实做好慈善事业的宣传工作。
要与新闻媒体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强对慈善事业的宣传报道,并通过合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使慈善宣传成为媒体的“热门版块”和“焦点话题”,形成慈善公益的舆论氛围。
要积极开展慈善事业的理论研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办好慈善机构的宣传刊物,组织国内外的考察交流,积极探索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规律,把慈善文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1)什么是乐善文化扩展阅读:
中国式慈善的监督机制
在中国,很多本来是制度层面的问题往往被消解为道德问题,因而长年累月得不到解决,因为道德问题是不可控的。慈善所面临的困境也是如此:某些个人和团体的道德败坏是很难完全避免的,所以在义愤填膺地谴责之后,贪污和挪用却屡禁不绝。
如果身处一个不要监督、没有竞争,只讲“良心”、只讲“思想教育”,只讲“自我批评”和“自我监督”的环境,将没有任何机制可以防范如此勾当的发生;换句话说,这种行为的出现将是不可避免的。
其实,中国大陆的慈善事业有着悠久的传统。汉唐寺院济贫、赈灾、医疗、戒残杀的长盛不衰;宋代养老扶幼事业的勃兴;元医疗救助的兴起;明清民间慈善群体在中国慈善史上也首屈一指。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了大量弘扬慈善精神的经典篇章。
1949年之后,原来的救灾、扶贫等一些社会福利性工作,基本上是由民政系统的各部门在做,社会慈善事业在一段时间内基本上属于空白。到了19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为了和国际接轨,国内相继成立了一些非营利性的慈善机构。
这些机构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在这一方面的空缺。其中一个最大的瓶颈,就是目前国家慈善事业的垄断机制。慈善机构门槛太高,审批手续(政府部门主管)和注册原始基金(公募与私募基金会分别为800万与200万)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目前,中国内地正式注册的慈善基金会只有几百家,而只有中华慈善总会与中国红十字会等7家慈善机构是捐赠全额免税的慈善组织。
也就是说,只有极少数慈善机构获得了政府的特别许可,有权开出能得到政府财政部门认可的捐赠证明,因此捐赠者的选择范围非常狭小。这显然很难适应活跃的公民社会。
慈善在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含义,它既指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爱护和帮助的行为,又指人对人的一种心态,包括同情心、怜悯心等。
慈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指整个社会、民族的一种事业,即:当人对人的关心、爱护与同情,已经由个别人发展到全社会的共同行为和共同心理时,慈善就具有了社会心理、社会伦理道德和社会行为的意义了。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有着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尊老爱幼、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慈善文化,在中华大地上世代传扬,历久不衰。
2. “善文化”精神内涵表述语
“善文化”精神内涵表述语
厚德和扬善作为嘉善城市精神的一个核心价值,既是对原有崇尚善文化的一种传承,也是对未来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形象的'一项内在要求,科学发展前沿表明现在嘉善作为全国科学发展的试点。善文化精神内涵表述语既体现嘉善的现状,又具备一定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嘉善善文化精神内涵表述语:
1、嘉景如画,墨香幽远,善世鹏程,纯者尽美。
2、嘉越千年、善为人先。
3、地嘉人善鱼米乡,名人辈出文化邦。
4、地嘉人善,和谐至善。
5、自古宝地生才俊,宣德之年无可贵。细数吴地何以嘉,水秀江南人为善。
6、有容则嘉,无间则善。
7、风清云美美江南,家善心善善天下。
8、善惠四海,文承吴越,化及民和。
9、嘉美千秋,善行天下。
10、悠悠鱼米乡,地嘉人亦善;科学示范点,嘉言携善行;和谐新家园,善气迎嘉人。
11、嘉善古今来,扬善天地人。
12、江南山水孕育秀美鱼米之乡,千年善承铸就和谐银城嘉善。
13、善知善行善为,创新创优创业。
14、好嘉言、乐善施、嘉人行、善天下。
15、吴根越角嘉天下,人杰地灵善远扬。
16、嘉业伟绩众心创,善行义举小我起。
17、善政善治,幸福民生。
18、人和嘉圆,为善最乐。
19、崇文尚德,嘉言善行,和谐致远。
20、地嘉,善若水;政通,心和顺。
21、嘉言善行美之源,大爱无疆天地宽。
22、和恒嘉地,勤进善行。
23、水乡育嘉人,善心重善行。
24、厚德铭善。
25、善和、包容、进取。
26、勤孝谦和善思学,地嘉人善筑新颜。
27、善气迎人多积善,仁德接物长存仁。
28、嘉言善行德善同源,行善思贤德建善随。
29、水乡嘉善,其善如水。
30、说善话、听善音、做善事、用善心,让善走进水乡人。
31、嘉言善行,惠德畅文,美吾水乡,和谐文明。
32、善与人同,崇文尚义,务实担当,开放包容。
33、渐入嘉境,至善至美;传为嘉话,尽善尽美;德厚方嘉,善行天下;首善之地,千古如一。
34、祥和福瑞乐平川,勤孝谦和思仁善。
35、善为人善人,德应行言行。
36、爱·德·诚·和。
37、嘉言懿行,善动人心。
38、尚善、崇德、文明、和谐。
39、思嘉,上善,向真,爱美。
40、与人为善,嘉言善行,厚德载物,敦行致远。
41、嘉为地缘,善为心声。
42、行善事积言德,善文化孕嘉人。
43、和泽嘉地,善美水韵,文融吴风,德行天下。
44、上报国恩,下孝父母,左邻帮扶,右舍相谦,四面诚信,八方友善。
45、为官善为先,惠民常记心。
4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47、天赋风雅、水韵博大、地丰德广、言善行嘉。
48、嘉言善行,你我同行;吴风福地,人人共享。
49、平和、灵秀、坚毅、包容。
50、勤为嘉,悠为善。
51、万鹃倚水夙夜思嘉,九枝低唱吴地百善。
52、嘉言记心中,善行暖天下。
53、嘉地景嘉,人更嘉;善人心善,行更善。
54、善水和风。
55、爱国、自立、宽容、美德。
56、善之长,嘉之慧,义之和,事之干。
57、创新发展建高地,先进示范环境嘉,争做惠民和谐人,优才重教全民善。
58、呈水乡越韵,集厚德载物;秉崇信尚义,铸地嘉人善。
59、吴根越角,人嘉风清之地;了凡居所,施善好德之乡。
60、嘉韵若诗,善地人杰。
61、了凡故里,善乡乐居。
62、嘉地有思,善者从流。
63、上善若水,止于至善。
64、立诚致广,和谐至善。
65、心善如水润无声,从善如流扬美德。
66、从善如流,乐善好义,嘉言善行,兼善天下。
67、尚德、崇文、包容、求新。
68、善心谋福,善言纠偏,善行济世。
69、善为本,孝有道,思致远。
70、从善如流,尚德至和。
71、嘉言厚德,善行若水。
72、水韵人嘉,善居之地。
73、嘉地育鱼米,善文栽英才。
74、上善若水泽万物,与人为善惠人间。
75、求新尚美,明德至善。
76、乐善求真,包容发展。
77、嘉毓吴根,善领禾风。
78、嘉德载物,善行千里。
79、嘉家有方,善善从长。
80、嘉泽古今,善润江南,勤孝谦和,思行致远。
81、善人善事,诚信为先,敬业创新,敢当争先。
82、善言如水,暖意相随;善行似溪,绵延不息;善心若海,可纳百川。
83、地嘉人善迎宾朋,嘉言善行促和谐。
84、思贤积善代代传,和谐幸福兴嘉善。
85、心诚德厚人言嘉、墨灿文烂地扬善。
86、嘉人善行,播善种,结善果,举嘉投善,改恶行,树善风。
87、以善立身,以善立教,以善育人。
88、嘉承千年,善行天下。
89、地嘉人善,和谐奋发。
90、以地之嘉,建幸福江南县;以人之善,构和谐示范点。
91、嘉家有方,善善从长。
92、嘉文培嘉品,善心育善人。
93、美在厚德之嘉,旨在和谐之善。
94、宽容、友爱、奉献、进取。
95、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嘉言善行,乐居嘉善。
96、兼善嘉达,勤孝家和。
97、地嘉如家,人善如蚕。
98、大爱大善,善行天下;人人扬善,幸福相伴。
99、嘉言懿行传四海,善德义举惠万家。
100、厚德扬善基地,科学发展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