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校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1、以活动为载体,搭建传播传统文化的平台。通过实践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积淀。一是要求学生对有关的传统文化进行调查摸底,写出调查报告,分析现状,展望未来。这样的调查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开设传统文化大课堂,加强基本人文知识训练。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利用学校的大课堂开设传统文学讲座,内容包括诗词曲赋鉴赏、儒家经典赏析,中国古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中国民风民俗研究等。
3、把语文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和谐统一起来,将传统文化寓于语文教学中。汉语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简单的几个字不仅表达了丰富的内涵,还可以营造优美的意境。如国画,在寥寥几笔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它们可以创造出悠远的意境。
意义:
1、优秀的民族文化既是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又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在经济全球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创新,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2、传统文化讲究崇尚伦理、注重人文理性、强调和谐观念、倡导忧患意识等等,学习和研究这些中国传统文化,进而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在指导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加强对国民全面素质教育的培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2. 如何加强工会宣传、教育和文体活动阵地建设
工会的文化宫、俱乐部、职工学校、体育场(馆)、报刊、出版社、电教中心等,是工会对职工进行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开展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工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载体。提高职工的素质,必须充分发挥工会宣传文化教育阵地的作用。
(1)要下大力气把工会的职工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好、管理好。实行管办分开的工会职工宣教文体阵地,主管工会要加强领导,对这些阵地的改革与发展要高度重视,加强调查研究,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的措施和办法;要定期听取工作汇报,按照总工发[1997”23号文件精神,选好配强这些工会宣传、教育和文体阵地的“当家人”对其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经费预算、改革方案和重大设施改建等事项进行审批把关;督促其完善工作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内部规章制度,使这些阵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很好地将文化娱乐功能与思想教育功能、科技文化知识普及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正确导向,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
(2)充分发挥工会宣教文化阵地的“学校和乐园”作用。要大力发展有工会特色的文化产业,为广大基层单位和会员、职工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教育、娱乐、休闲等服务,将培训教育、宣传橱窗、文体活动等传统形式和再就业培训、新知识讲座、电化教学、以案说法等新的教育形式相结合,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群众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鉴赏水平,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使工会宣教文体阵地在服务职工、服务社会中不断发展壮大。
(3)不断推动工会宣教文体阵地的改革与创新。对管办分离的工会宣教文体阵地,要面向市场进行改革创新,对连年亏损、入不敷出的,可在资产不流失、人员妥善安排的前提下,通过盘活资产、功能转换等方式进行调整;要面向职工、面向市场设立活动项目。在内部经营机制上,鼓励实行“双效益目标责任制”,既要健康有益,职工群众欢迎;又要考虑成本核算,讲求经济效益。建立健全严格的考核、监督机制,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工会宣教文体阵地的人事制度改革,要重在创造一种竞争的机制,通过竞争上岗,选贤任能,把那些懂得工会业务、擅长经营管理的人员选配到工会宣教文体阵地的岗位上来。要坚决制止侵占工会宣教文体阵地的现象,坚持工会宣教文体活动阵地正确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工会宣教文体阵地在提高职工素质、推动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 如何打造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品牌
一、制度品牌要突出针对性
制度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保障。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形成了很多制度,但激发创新活力的制度还不是很多。制度品牌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征:1.激励创新的特征。这种制度能够形成人才脱颖而出、作品层出不穷、活动丰富多彩的局面;2.强化管理的特征。这种制度能够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掌控性,使想管的事情不但管得住,而且管得好;3.彰显成果的特征。这种制度能够使基层的创新成果能够被及时地发现、总结和推广,并得到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应用。
打造制度品牌,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要注意把握如下几个环节:首先,思想认识要到位。只有提高认识,才能增强建设制度品牌的自觉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制度开道,用制度治本,充分发挥制度的力量,才能使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制度高于技术”,这是经济学家吴敬琏的名言。对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来说,特别是处于体制改革关键时期的文化单位来说,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显得尤其重要。其次,建立制度要严谨。只有制度严谨,才能保证制度品牌的科学性。建设制度品牌,要以合理化为基础,以规范化为要求,以高绩效为目标,既指向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又符合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实际。第三,执行制度要严格。只有严格执行,才能保证制度品牌的约束性。领导干部要在制度落实上率先垂范,身体力行,逐渐养成习惯,带头形成风气。要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察,使制度的执行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同时,对不符合发展要求、不符合实际的“过时之法”,要及时修改完善。制度缺失的,要尽快建立。
二、活动品牌要突出时代性
组织开展活动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抓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有很多活动,但有广泛号召力的活动还不是很多。活动品牌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征:1.方向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职责。活动品牌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接触性。每一个活动,都是由部分人群参与的。组织开展活动,要使活动的主题真正接触到特定的人群,做到精准定位、高度契合;3.有效性。这种有效性,就是活动要找准切入口和共鸣点,引起参与者深度响应,这样的活动才会有生命力,才会长久,而不会昙花一现,或成为组织者的“自娱自乐”。
打造活动品牌,根据活动的组织层级和推广范围,可以分市级、市(县)区级、街道级和社区级活动品牌。市级品牌活动,一般是大型主题活动,由市级组织策划,因活动次数所限,参与度和覆盖面不可能很大,主要是通过媒体大力宣传,扩大影响,发挥其倡导性和动员性。市(县)区级可不再简单重复效仿,而是形成市(县)区、街道、社区三级工作体系,按照活动要求,结合实际将其细化成具体的工作方式和活动方法。不能搞动员对动员、文件对文件、活动对活动的形式主义一套。只有这样,才能给基层留下创新创造的时间和空间,激活他们的聪明才智,形成工作亮点和特色。同时,对于基层创造的具有普适性的工作方法,要及时发现并总结推广,逐步晋升为上一层级的活动品牌。
三、人才品牌要突出前沿性
人才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有很多人才,但领军型人才还不是很多。人才品牌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征:1.前瞻性。人才品牌要有宽广的视野,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够预见和把握未来世界的发展潮流和方向,高屋建瓴,洞若观火;2.高端性。人才品牌应该在自己的领域具有领军性、权威性和话语权;3.创新性。人才品牌要善于学习,努力进取,能够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及时采取新的方式方法有效开展工作。
打造人才品牌,可以根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不同领域,按照理论人才、宣教人才、文艺人才、策划人才、产业人才等,分门别类,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锻造,造就一批理论、新闻、出版、文艺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造就一批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要把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市人才战略中去思考、去谋划,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大力营造有益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工作、生活的人文和政策环境,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切实抓好人才的培养、管理、使用工作,对于急需的高端人才,要不拘一格,大胆引进,努力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四、阵地品牌要突出参与性
阵地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载体。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有很多阵地,但产生广泛影响力的阵地还不是很多。阵地品牌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性:1.生动性。阵地要发挥有效作用,首先就要做到吸引人,让人想来、愿意来;2.丰富性。阵地的内容要充实,内涵要丰富,要有说服力,让人真信;3.专业性。每一个阵地要突出主业,把特色做亮,显示出在教育中的独特地位和不可替代性。
打造阵地品牌,首先要根据阵地的不同功用,认真分析参与对象的不同类型和接受习惯,精心策划,精心设计。比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针对青少年学生,就要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这样才能入脑入心。其次,阵地建设要加大投入,改善硬件设施和环境,注入新的时代元素,切实改变陈旧落后的面貌。第三,要健全组织机构,提高管理水平,提升队伍素质和专业讲解水平。
五、作品品牌要突出地域性
作品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成果的最终体现。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出了很多作品,但产生广泛认同的力作还不是很多。作品品牌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征:1.服务性。服务大局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职责,作品品牌要能服务地方科学发展、共建幸福和谐;2.贴近性。作品品牌要能切合地方实际,把握民众心理,才能发挥作用,产生共鸣;3.实用性。理论文章要能拓展视野、解决问题;文艺作品要能愉悦身心、引领风尚;教育作品要能增益才智、引人向上。
打造作品品牌,理论研究要量身定做,及时总结地方发展经验并进行理论升华,着力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攻坚克难;文艺作品要深度挖掘地域传统文化资源,使其得以传承并发挥光大。在引导创作者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耐得住寂寞,潜心钻研的同时,各地区、各部门都要设立重大作品专项资金,支助重大理论课题研究和重大文艺作品的创作,为多出精品力作提供经费保障。同时,要加大成果的转化和宣传力度,使理论研究成果及早变成现实生产力,使优秀文艺作品走进千家万户,增强地域成果和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不断提升城市幸福感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