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器物有哪些
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多种。石器有刀、斧、杵、镞及纺织用的石制纺轮。骨器有缝纫用的针。陶器有钵、鼎等形制。
仰韶陶器多数是粗陶,其中有一种彩陶,以表面红色、表里磨光并带有彩绘为特征。因此“仰韶文化”又被称为“彩陶文化”,当做同系统文化的代表名称。
② 郑州大河村遗址的仰韶文化
郑州市市共发现仰韶文化遗址21处。除周口市烟草公司仓库进行简单的试掘外,其他都进行了考古调查。笔者同意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赵芝荃先生把这些遗址划分为早晚两期的意见。属于早期的遗址9处,有西华商高宗陵、小白庄、泥土店、商水马村、良台寺、河湾、扶沟支亭、太康方城、周口市烟草公司仓库。属于晚期的遗址9处,有西华商高宗陵、南柳城、小白庄、瓦屋赵、榆树王、商水范台庙、胡庄、淮阳王禅冢和郸城段寨。西华的小白庄、瓦屋赵遗址和太康方城同上述晚期遗址有所不同,含较多的其他文化因素。 早期遗址:这里仰韶文化早期的遗址均靠近河流,附近地势较高,为岗丘形状的遗址,有的除了包括有仰韶文化的遗存以外,还有其他时代的文化遗存。这种岗丘形状的遗址是当时人们为了防御洪水的侵泛所选择的高岗住址,经过长期居住而形成的。一般略高于地面,文化层1—2米,有些遗址人为破坏严重,仅剩一小部分或仅能在地面采集一些遗物。方城和马村遗址发现有房基、圆形和不规则形灰坑、大量的烧土块。发现的动物骨骼种类有:马、猪、狗、鸡、鹿角,鹿角数量众多,且每个遗址都有发现。生产工具以石斧常见,石铲较少。石斧形制相同,大小不一,刃部较宽且磨光。
早期的陶器,正如《河南周口地区考古调查简报》一文中所描述的“陶质分夹蚌屑褐陶、夹砂褐陶、泥质橙黄陶、磨光红陶、泥质红黄褐陶、泥质红黄陶和泥质夹砂陶等种,夹蚌屑或褐陶为土褐色,包含蚌屑或砂粒较多,用于炊器类,泥质橙黄陶数量较多,制陶火候较低,陶片易粉碎,磨光红陶用于壶、盉器类”。这些器物以素面和磨光为多,纹饰有弦纹、麻点纹和附加堆纹。彩陶少见,一般多棕红彩和白衣褐彩。纹饰有网纹、圆点纹和弧线三角纹,常施于壶、盆等泥质陶的外壁上部,有的钵口沿施一周红彩。常见的器物有鼎、罐、钵、盆、壶、盘、盉、杯等。
鼎分罐形和釜形,鼎足有锥状和圆柱状。锥状足剖面为椭圆形,正面有凹槽,圆柱状足顶端有一周辐射状长指甲纹,或施一条附加堆纹;深腹罐有敞口直壁或敛口圆腹,有的小口圆肩;盆皆大口,分两式,I式宽平沿,浅腹,I式窄沿,深腹直壁,钵分直口和敛口,大小不一;盘大浅腹,高柄杯鼓腹,肩有篦点纹。
仰韶早期的罐形鼎与淅川下王岗早二期鼎相同。釜形鼎与庙底沟仰韶文化陶鼎、郑州大河村二期I式鼎相似。常见的圆锥状外刻凹槽、断面为椭圆形的鼎足与大河村一期、荥阳点军台遗址的鼎足完全相同。敛口钵接近下王岗早一期的陶钵。主要绘于盆、壶上部的白衣黑色或棕色的弧线、圆点纹彩陶花纹,同大河村一。
晚期遗址中发现有房基、灰坑等,生产工具发现不多,大体与早期相同,唯陶纺轮数量增加。采集的陶器与早期相比,夹砂和夹蚌屑红陶减少,泥质和夹砂灰陶数量较多,泥质黑陶占一定比例,也有一部分褐陶和黄陶。夹蚌屑陶,所夹蚌屑少于早期,且质地变硬。灰陶有深浅之分,陶质坚硬,器壁较薄。除素面和磨光者外,纹饰以篮纹为主,弦纹、附加堆纹较少,篮纹横施,纹理不齐。彩陶数量增加,有褐、白、朱等色,也有白衣彩陶,纹饰简单,以网纹、平行线纹为多,有些彩绘容易脱落为烧后所绘。器形有鼎、碗、盆、杯、高领罐、豆、觚、尖底瓶、壶、缸、瓮、器盖等。
鼎:皆罐形鼎,器表为素面或饰横篮纹,鼎足为扁三角形或鸭嘴形;罐可分深腹罐、圆腹罐、大口罐、敛口罐。高领罐小口,肩部磨光,上施弦纹;盆平沿深腹;碗平底斜壁;觚高柄平底;豆分长柄和短柄;缸折沿深腹,颈部施一周附加堆纹;瓮直口小领;器盖种类较多,常见矮圈足碗状器盖;器座形似圈足。
仰韶晚期陶器,大多数与郑州大河村遗址四期和禹县谷水河二、三期相同或接近,深腹罐与谷水河二期Ⅰ式罐相近,高领罐、瓮也接近谷水河三期同类器物;敛口罐与大河村四期Ⅱ式罐、圆腹罐和大河村四期相同。这里的仰韶晚期遗存应属于大河村类型的后段。时间上相当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晚期,具有向河南龙山文化过渡的性质。
西华的小白庄和瓦屋赵遗址同上述仰韶晚期遗址不尽相同,两遗址皆位于西华县西部,相距甚近,陶器以夹砂红陶、夹蚌屑褐陶为多,泥质灰陶次之,也有部分泥质红、黄陶。红陶一般呈红灰色。纹饰有斜篮纹或上部横施、下部竖施的篮纹,以及方格纹、弦纹。彩陶为白衣红彩。器形有鼎、罐、豆、壶、盆、器座等。鼎最常见,一般呈褐色,有盆形、罐形,足可分三式,Ⅰ式较多,宽扁状,内凹外凸,正面有几道划槽,Ⅱ式为扁三角形,Ⅲ式为鸭嘴形;豆为圈足镂孔;高领罐,肩部磨光。圈足器较多,有圈足杯和高圈足壶等。上述器物中一部分在本地仰韶晚期常见,应属于仰韶文化晚期遗存,但有相当数量的器物则含有屈家岭文化因素、如Ι式足鼎、圈足镂空豆、圈足杯和圈足壶等器物的形制和湖北京山屈家岭、淅川下王岗中期的器物相同或相似。Ⅲ式足鼎、高领罐则与大汶口晚期同类器物相同。这两处遗址对研究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关系提供了资料。
③ 仰韶文化常见的陶器有几大类
首先是炊器:有大口或口微敛的深圆腹、平底砂质罐,小口、深圆腹、圜底、三足砂质罐形鼎,大口、浅腹或折腹圜底、三足盆形鼎,小口、扁圆形腹或扁折腹、圜底、三足釜,敞口、深圆腹、平底、镂空甑和带有火门的平底、盆形陶灶。
其次是饮食器:有泥质大口、圜底或平底钵,大口、鼓腹或斜壁平底碗,大口、浅盘高柄豆,大口或直口、深腹陶盂和直敞口陶杯。
另外还有盛储器:有大口、深腹或浅腹、略鼓或折腹、平底盆,大口或敛口、深腹、平底罐,小口、深圆腹、平底瓮,小口、深腹或加双耳尖底瓶和大口或小口微敛、深腹、平底或尖底缸等。
部分陶钵、陶盆和陶罐的上部饰有彩绘,另有带握手的陶器盖、筒形细腰陶器座、白陶器与硬陶器。
仰韶文化的陶器又可区分为半坡类型、西王村类型、后岗与大司空类型和秦王寨与大河村类型等,各类型的代表性陶器也各有特色。
半坡类型的彩陶中多用黑彩绘制的带条纹、三角纹、波折纹、网纹、人面纹、鱼纹、鹿纹与蛙纹等。也有在陶器的内壁进行彩绘,这在仰韶文化类型的彩陶中少见。
在半坡等地的彩陶钵口沿黑宽带纹上,还发现有50多种刻画符号,可能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
人面鱼纹彩陶盆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陶盆泥质,红陶烧成,盆内壁画人面纹和鱼纹各两个,相间排列,题材新颖,形象生动,反映了半坡类型彩陶常以鱼纹装饰陶器的特点。
彩陶是在陶器表面以红黑赭白等色作画后烧成,彩画永不掉落。此盆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概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文面习俗。眼睛细而平直,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加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人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加上鱼鳍形的装饰,显得威武华丽。盆上的人与鱼题材,可能与古代半坡人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这种鱼纹装饰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们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
人面由人鱼合体而成,人头装束奇特,像是进行某种宗教活动的化妆形象,具有巫师的身份特征。而稍作变形的鱼纹很可能代表了“鱼神”的形象,因此这类图画一般被认为象征着巫师请鱼神附体,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的崇拜主题。
古代半坡人在许多陶盆上都画有鱼纹和网纹,这应与当时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半坡人在河谷阶地营建聚落,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兼营采集和渔猎,这种鱼纹装饰是他们生活的写照。此时期的纹饰多以鱼纹、水波纹为主,兽纹、植物纹较为少见。
另外,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的遗址中,还有一种陶质的口哨,人们把它称为陶埙。陶埙的形状不尽相同,有的像橄榄形,中间形状较粗且圆,两头呈细尖形。陶埙两面各有一个孔洞贯穿,吹气之后便可发出声音,应该是最原始的吹奏乐器。
陶埙的产生,最初并不是单纯为了欣赏其音响效果,更重要的功能还是用于当时的畜牧业或狩猎业,用来召唤或引诱动物。而后,随着人们对不同音响效果的认识和区分,陶埙才从单音阶发展为多音阶,逐步演变成为早期的乐器。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代表性陶器有敞口、曲腹、平底碗,敞口、曲腹、平底盆,大口、圜底钵,双唇、小口、尖深腹底瓶,陶器座,小口、圜底罐,罐形鼎,小口、扁折腹釜,盆形、三足陶灶等。器表装饰有线纹、绳纹、划纹、篮纹、弦纹和彩陶。
庙底沟彩陶主要是黑色彩陶和涂有白衣的彩陶,而红色彩陶则很少。彩陶纹饰中有带条纹、圆点纹、勾叶纹、弧线三角纹、曲线纹等,并有少量动物形象的鸟纹与蛙纹。
仰韶文化西王村类型发现于山西芮城西王村而得名,代表性陶器有大口、宽沿盆,小口、带流罐,小口、长颈、双耳、尖底瓶,敞口、斜壁、平底碗,小口、深腹瓮等。器表装饰以绳纹最多,并有少量篮纹、线纹、划纹、弦纹、方格纹与镂空。
西王村彩陶多红彩与白彩,绘出比较简单的条带纹、圆点纹、斜线纹与波折纹。
大司空类型发现在河南省安阳大司空村,代表性陶器有曲腹与折腹盆,大口、斜壁、平底碗,小口、卷沿、深腹、圆鼓、平底罐和带锯齿纹盆等。器表装饰有划纹、篮纹、线纹、绳纹、方格纹、锥刺纹和附加堆纹。
大司空类型彩陶多用红色,绘制的纹饰有条带纹、弧纹三角纹、叶纹、螺旋纹、半环纹、S形纹、沟型纹、网纹、圆圈纹。
秦王寨类型发现于河南省荥阳秦王寨,代表性陶器有罐形和盆形折腹鼎,大口、圜底与平底钵,敛口、深腹罐,部分罐的腹部饰一周或两周附加堆文,小口、短颈、圆肩、鼓腹、平底瓮,小口、尖底瓶等。器表装饰有划纹、弦纹与附加堆纹。
秦王寨类型彩陶多用红彩和黑彩,彩绘纹饰有带条纹、网纹、X形纹、S形纹、竖道纹,并有一些白衣彩陶,这是河南中部地区仰韶文化中较晚的遗存。
大河村类型发现于河南省郑州市大河村,是延续时间较长的以仰韶文化为主的遗址。从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的层次叠压和陶器特征来看,有早晚之分,并是前后一脉相承的发展关系。
大河村类型代表性陶器有砂质与泥质深腹、圆腹或折腹平底罐,罐形鼎与盆形鼎,小口、扁腹、三足釜,大口、深腹甑,大口或敛口钵,浅盘、高柄豆,小口、鼓腹瓮,短颈、深腹壶与双联壶,大口、侈沿、深腹盆与折腹盆,大口、深腹、平底缸,大口、深腹、尖底罐,小口、深腹、尖底瓶,筒形器座和陶器盖等。
大河村类型器表纹饰有弦纹、划纹、附加堆纹与绳纹,并有较多数量的彩陶,彩陶多饰在泥质陶罐、陶钵与陶盆的上部,有黑、红、白等彩绘。彩绘纹样有条带纹、弧形三角纹、叶纹、螺旋纹、半环纹、太阳纹、S形纹、X形纹、钩形纹、网纹、锯齿纹、圆圈纹与波浪纹等多种。
从鼎、罐、盆、钵与小口尖底瓶的形制和鼎足的发展变化以及彩陶纹饰的演变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大河村陶器整个的发展演变过程。大河村类型的晚期为秦王寨类型。
龙山文化泛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期晚期的铜石并用时代文化遗存,因最早发现于山东省历城区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距今约4600年至4000年。
中原地区早期龙山文化的陶器以灰色为主,多为手制,口沿部分一般都经过慢轮修整,部分器物如罐类还采用器身、器底分别制成后再接合的“接底法”成型新工艺。灰陶的烧成温度约为840度。
早期龙山文化陶器的杯、敞口盆、折沿盆、敛口罐、尖底瓶等器形还保留、继承了仰韶文化的某些因素,而双耳盆、三耳盆、深腹盆、筒形罐则独具特色。
龙山文化陶器的纹饰以篮纹为主,有些陶器又在篮纹上面饰以数道甚至通身饰以若干道附加堆纹,主要用来加固器身。
晚期龙山文化的陶器以灰陶器为主,红陶已占有一定比例,黑陶器数量有所增加。灰陶和红陶的烧成温度均达1000度。
仍以手制为主,但轮制技术革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部分陶器已采用模制成型。主要器形有杯、盘、碗、盆、罐、鼎、甑、器盖、器座及新出现的鬲等。纹饰以绳纹、篮纹为最普遍,还见少量方格纹。
山东龙山文化陶器在制法上有了很大进步,普遍使用轮制技术。因而器型相当规整,器壁厚薄十分均匀,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
神后龙山陶场位于山西省垣曲县城东北的同善镇神后村东,龙山陶场遗址东西约50米,南北约150米,有红陶罐、灰砂褐陶罐残片、泥质灰陶片、鼎足、石碑等遗物,根据陶片质地观察,为龙山时期的文化陶器,传说是舜帝用过的东西,或舜带领人们制的陶器。
山东龙山文化陶器以黑陶为主,灰陶不多,还有少量红陶、黄陶和白陶。黑陶是陶胎较薄、胎骨紧密、漆黑光亮的黑色陶器。它在龙山文化陶器中制作最为精美。
黑陶在烧制时采用了封窑烟熏的渗炭方法,器表呈现出黑色光泽。黑陶表面磨光,朴素无华,纹饰仅有少数弦纹、划纹或镂孔。黑、薄、光、纽为其四大特点。
黑陶有细泥、泥质、夹砂3种。其中有一种细泥薄胎黑陶,表面光亮如漆,薄如蛋壳,称为“蛋壳黑陶”,代表着这一类型陶器的杰出成就,反映了当时高度发展的制陶业的水平,是我国制陶史上的顶峰时期。
“蛋壳黑陶”以素面或磨光的最多,纹饰较少,主要有弦纹、划纹和镂孔等几种。器形较多,主要有:碗、盆、罐、瓮、豆、单耳杯、高柄杯、鼎等。
尤其是龙山文化遗址的黑陶艺术品蛋壳黑陶高足杯,杯壁只有0.5毫米厚,重量只有50克左右,是黑陶中的极品。不要说是4000多年前的古人,就是后世的人想要烧制出这样成色的陶器都非常困难。
④ 全国仰韶文化遗址有多少
全国有统计的仰韶文化遗址共5213处,具体分布情况是:陕西省2040处、河南省1000处、山西省1000处、甘肃省1040处、河北省50处、内蒙古自治区约50处、湖北省23处、宁夏回族自治区7处、青海省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