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化遗产是怎么形成的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是指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可移动文物是指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在民间长期口耳相传的诗歌、神话、史诗、故事、传说、谣谚;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木偶、皮影等民间表演艺术;广大民众世代传承的人生礼仪、岁时活动、节日庆典、民间体育和竞技,以及有关生产、生活的其他习俗;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与上述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场所等。
参考资料:http://www.jxgdw.com/jxgd/news/jszt/whycr/twbd/userobject1ai649628.html
2. 文化遗址的概念
文化遗迹地,又称自然和文化遗产迹地,是指具有一定科学、文化、历史、教育、观赏价值的自然或人文景物、现象及其保留或遗迹地.按形成原因,可分为自然遗迹和人文遗迹.自然遗迹是指由于自然过程形成的具有一定科学、文化、艺术、观赏价值的自然客体及保留或遗迹地.如奇峰异石、洞穴、瀑布、火山口、陨石坠落地、冰川遗迹、典型的地址剖面、生物化石产地、古树名木等。人文遗迹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所创造的具有一定科学、历史、文化、教育或观赏价值的人工客体及其保留或遗迹地。如古建筑、古墓、摩崖石刻、古人类活动遗迹、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革命活动遗址等。
3. 什么是文化遗址
不一定是埋于地下的,圆明园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特点:都在河流附近,在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带
原始人类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
楼上说的大多都是新石器时代的
旧石器时代
早期 元谋人 云南元谋县
蓝田人 陕西蓝田县
北京人 北京周口店龙口山
和县人 安徽和县
中期 丁村人 山西襄汾县丁村附近
晚期 山顶洞人 北京周口店龙口山
新石器时代
长江流域
河姆渡(母系) 浙江余姚
黄河流域
半坡(母系) 陕西西安半坡村
龙山(父系)
大汶口(前期母系,中晚期父系)
长城: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明清故宫: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陕西省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甘肃省
武当山古建筑群: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湖北省
布达拉宫: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西藏自治区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河北省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山东省
苏州古曲园林:文化遗产,1997年列入,江苏省
丽江古城:文化遗产,1997年列入,云南省
平遥古城:文化遗产,1997年列入,山西省
颐和园:文化遗产,1998年列入,北京市
天坛:文化遗产,1998年列入,北京市
大足石刻:文化遗产,1999年列入,重庆市
龙门石窟:文化遗产,2000年列入,河南省
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2000年列入,四川省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文化遗产,2000年列入,安徽省
明清皇家陵寝:文化遗产,(湖北明显陵、河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2000年列入,(北京十三陵、南京明孝陵)2003年列入
云冈石窟: 文化遗产, 2001年列入,山西省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文化遗产, 2004年列入,吉林省
澳门历史城区: 文化遗产,2005年列入, 澳门特别行政区
安阳殷墟:文化遗产,2006年列入,河南省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1992年列入,四川省
黄龙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1992年列入,四川省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1992年列入,湖南省
三江并流: 自然遗产,2003年列入,云南省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自然遗产,2006年列入,四川省
泰山:自然与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山东省
黄山:自然与文化遗产,1990年列入,安徽省
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自然与文化遗产,1996年列入,四川省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自然与文化遗产,1999年列入,福建省
庐山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景观,1995年列入,江西省
4. 文化遗产形成的原因
文化遗产形成的原因遗产是个古老的词汇。它的原始概念是先辈留下的财产。在这种传统的遗产观中,遗产只是一种私有的物质财富。进入19世纪中期以来,遗产的内涵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开始有人把祖先留下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公共财物视作遗产闷虚散。这是另一层意义上的遗产,就是文化遗产。它是一种公共的、精神性质的财富,需要人们共同热爱,世代传承。 这种崭新的遗产观的产生,缘于整个人类文明的转型。 人类的文明由远古到今天,一共经过两次“转型”。一次是由渔猎文明转为农耕文明。在中国,差不多是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在那时人类不可能懂得遗产的保护,所以渔猎文明荡然无存。再一次就是近一个世纪——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化。在文明转型期间,新旧事物的更迭非常无情。而且人们不是很快就能看到正在逝去的事物内在的文化价值与精神价值。遗产的消亡正是在这种“物换星移”的时候。因此说,谁提早认识到遗产的价值,谁就能将珍贵的遗产留住。迷人而沉甸甸的巴黎和罗马就是靠着一种前瞻性的眼光才得以保存下来的。 最先和最鲜明地表达出这种新的遗产观的是法国作家雨果。他在那篇着名的《向文物的破坏者宣战》中,用激愤的语言斥责当时大肆破坏法国城市历史的人,昂首挺胸地捍卫着法兰西的历史文明。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他说要“蚂氏为名胜古迹制定一项法律。为艺术立法誉颤,为法兰西的民族性立法,为怀念立法,为大教堂立法,为人类智慧最伟大的作品立法,为我们父辈集体的成果立法,为被毁坏后无法弥补的事物立法,为一个国家前途之外最神圣的东西立法……” 这段话写于1832年。法国正处于工业化发端之际。他的文化敏感和文化责任,令我们惊讶,也令我们钦佩和感动;这篇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具有先觉性和超前性的文章,竟然把新的遗产观说得如此明明白白。 历史地看,新的遗产观最初总是被一些有识之士顽强地表达着。由于这些人不屈不挠的努力,逐渐得到广泛的认同,然后形成了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法国的第一部《历史建筑法案》就是作家梅里美努力促成的。到了20世纪初,英国、意大利、法国、日本、韩国等国陆续有了一些范畴不同的遗产保护法。 物质文化遗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静态的,是实体。比如文物器物、经典古籍、大文化遗址、重要的历史建筑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广泛得多,但常常看不见也摸不着。这中间包括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技艺等等。 由于非物质文化大多是老百姓创造的、共同认同的,它一直被认为是底层的文化而不被重视。但它是养育我们的一种生活文化,每个人都是在这共同的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它直接表达着各个民族的个性特征,还有各自的认同感、亲和力与凝聚力。比如中国人的民族性情,不表现在颐和园和故宫上,而是深邃而鲜明地体现在春节的民俗之中。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能体现各个民族的本质,也最能体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