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如何考核组织文化

如何考核组织文化

发布时间:2023-07-15 06:15:31

A. 简述如何进行组织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或者叫做组织文化,是一个企业特有的符号,其中包含了企业价值体系等多方面体系。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的文化的建设,都想建设属于自己企业的文化,可是很多企业都是仅仅停留在刚开始的阶段,一直不知道要从哪方面着手。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步骤也是一头雾水。

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企业的一种价值主张,企业文化既可以包含企业之中的员工行为,同时也可以包含员工的规章制度,企业标志等有形的东西。企业文化也可以说是企业的基因,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表现形式,是其他企业无法复制的DNA。这种特特性在企业成立的时候就形成了,同时企业文化也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快慢与发展的高度。既然企业这么重要,如何建设企业文化体系就成了企业管理人员最关心的问题。

步骤一、建设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

上面也说到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开始的时候就诞生了,是企业一种独一无二的体系。这时的企业文化比较简单,企业核心价值体系也就可以看成是企业文化。在初期,企业里面的一切事物都是以老板的个人资源或者是老板的个人魅力吸引而来的。这时老板的个人魅力,对于企业的愿景和对于企业未来的规划就是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时的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企业的发展水平和方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的价值体系会让企业迅速成长,同时企业初期的文化建设一定要务实,不可花里胡哨。

步骤二、征求意见,取得认可

在初期建设企业文化体系时一定要广开言路,员工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只有在得到大部分人员同意的情况下,这种文化价值体系才能得到最好的执行。

步骤三、文化载体建设

核心文化体系体系在得到认可之后,就是实行阶段了,这时就要有载体来呈现核心的企业文化,而载体也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就像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的办公环境和企业文化衫等形式来体现。当然不管是企业的规章制度还是企业的文化衫等,这些最重要的是要落实。老板作为这个企业的精神领袖,更要贯彻落实,这样在文化载体的建设上才算是初步完成。

步骤四、丰富企业文化,落实企业文化建设

有一些企业,企业文化就是几句简简单单的口号,口号虽然重要,但也只能反映一部分的企业文化。这时需要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对企业文化进行阐述和解释。可以通过企业的文化衫,企业公众平台和外部媒体等有效传播渠道对企业文化进行大范围的覆盖。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要传递出积极的企业文化思想,以达到统一企业文化思想的目的。

企业文化衫这就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文化体系建设工具,通过文化衫定做,可以让员工对于企业文化达到更好的认知效果,同时也向外界传递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和客户从内心深处认同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B. 如何培育优秀的组织文化

在企业中,企业文化的落地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借助多种手段和力量通过长期的累积而达成。在积分制管理中,无论是企业文化的内容和VI体系设计,还是企业文化的宣贯与培训、企业文化活动的筹划,以及相关的行为规范与制度安排,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落地最为关键的是解决员工的“内生动力”,即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自觉向组织目标靠拢,自觉按照企业文化所倡导的方向迈进,使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保持高度一致,而积分制管理的建立,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利用积分制来养成员工平时的良好习惯,有助于企业优秀文化的形成。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安排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的相互作用,从物质、精神等多个层面激发员工的潜力,鼓励员工的正向行为。积分制管理通过用积分来激励员工良好的行为,积分与福利挂钩。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样的激励机制,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激励机制是连接企业文化与员工行为的桥梁,是引领员工走向企业文化目标的关键驱动因素。

通过积分制管理运用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激励,激发了员工的热情,为携尺公司建设一支团结、高效、艰苦奋斗的团队提供了保散裂障,也对企业的优秀文化的形成发挥了关键作用。

企业文化落地的过程,需要借助积分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自主意识,激发员工的内生动力,使员工自觉走上符合企业文化的轨道。积分制通过由下而上的反管理模式,由员工自发进行管理配合,通过对积分的争取中,辩掘高对企业文化的实施起到了关键作用。当然,单一的积分激励方式作用是有限的,所以综合运用积分与福利物质挂钩、增强积分在员工心中的权重性,达到积分管理员工,约束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发挥积分制管理的作用,从而推动企业文化的有效落地。

在积分的奖惩方面,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了相关的积分标准,例如:员工在做了某些好人好事,或者平时礼仪方面,问好或者礼貌用语之类,都可以规定一定的分值奖励。通过积分的激励下,不断诱导员工的行为规范,以及公司办公氛围。相信积分在于公司的福利相连之下,会带起员工的积极性,在优秀文化的养成中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C. 怎样搞好部门的组织文化

一、确立目标。部门文化建设的目标有:1、提高部门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2、树立部门良好形象。3、创造和谐、团结、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4、是部门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要求能得到满足或逐步得到满足。5、全面提高部门成员素质,挖掘和开发人的潜能,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选择标准。选择标准有两个前提、;1、立足于本部门的具体特点。2、把握部门价值观和部门文化各个要素之间的额相互协调关系。
三、强化认同。就是通过一定的强化灌输方式使基本认可的方案深入人心。具体做法包括:大张旗鼓宣传公共组织文化的内容和要求。树立典型。培训教育。
四、提炼定格。在经过本组织成员初步认同实践之后,应当将反馈回来的意见加以剖析和评价,详细分析和仔细比较实践结果与规划方案的差距,必要时可吸收有关专家的和组织成员的合理意见。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整理、归纳、总结、反思,吧经过科学论证和实践检验的部门精神、价值观和部门文化予以条理化、完善化、格式化,再加以必要的文字处理和理论加工,用精炼的语言表述出来。
五、巩固落实。建立某种奖优罚劣的规章制度。部门领导者以身作则。
六、丰富和发展。即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不断调整和丰富。
具体的部门组织文化的建设的方法有:
1、示范法。2、激励法。3、感染法。4、自我教育法。5、灌输法。
很辛苦的帮你在书上找的。参考书:公共组织学,李传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D. 作为公司人事,怎么进行企业文化方面的考核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但是,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很多企业都遇到了企业文化成为“口号”,难以落地的情况,员工们也对“口号”不以为然,不加以重视,最后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文化建设”止于“口号”的尴尬局面出现。因此,越来越的企业开始探索将企业文化融入绩效考核体系中,使企业文化能够真正落地,影响员工们的日常工作习惯。

(4)用比喻

一定要联想和比喻,让价值观更加鲜活,易于理解。可以用颜色、物体等等。例如

激情:用红色,代表燃烧激情的岁月;诚信:只有诚信才能点亮前行的绿灯等

面试中HR常用提问情景模拟的方式判定候选人是否符合价值观,某互联网的问题库,其实很多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重点是洞悉答案背后的思考方式、价值观、心智模式。以下案例分享仅仅为引发大家思考,切勿生搬硬套,拿来主义。

E. 怎样构建组织文化

1.创新与冒险:组织在多大程度上鼓励员工创新和冒险。 2.注意细节:组织在多大程度上期望员工做事缜密、善于分析、注意小节。 3.结果定向:组织管理人员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决策结果对组织成员的影响。 4.人际导向:管理决策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决策结果对组织成员的影响。 5.团队定向:组织在多大程度上以团队而不是个人工作来组织活动。 6.进取心:员工的进取心和竞争性如何? 7.稳定性:组织活动重视成长的程度。 以上7个特征构成了一个组织文化的图形,组织成员对组织的感情,在组织中做事的方式,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都体现其中。
方向
1、构筑组织文化的灵魂 (1)宗旨 (2)精神 2、确定组织文化的导向 (1)文化动机 (2)价值取向 3、搭建组织文化的三大模块 (1)构筑组织的物质文化 (2)建立组织的制度文化 (3)规范组织文化
步骤
1、制定组织文化系统的核心内容 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内容。 首先,企业价值观体系的确立应结合本企业自身的性质、规模、技术特点、人员构成等因素。 其次,良好的价值观应从企业整体利益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更好地融合全体员工的行为。 第三,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应该凝聚全体员工的理想和信念,体现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成为鼓励员工努力工作的精神力量。 第四,企业的价值观中应包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社会公众对企业产生良好的印象。 2、进行组织文化表层的建设 主要指组织文化的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建设。 组织文化的表层建设主要是从企业的硬件设施和环境因素方面入手,包括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设计公司旗帜、徽章、歌曲,建造一定的硬件设施等,为组织文化精神层的建设提供物质上的保证。 3、组织文化核心观念的贯彻和渗透 (1)员工的选聘和教育。 (2)英雄人物的榜样作用。 (3)礼节和仪式的安排和设计。 (4)组织的宣传口号的设计传播。
组织文化建设的必修三式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全国组工文化论坛上指出,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对组织工作的要求,把握组织工作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的正确方向,努力建设先进组工文化,为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笔者以为要通过三种方式来促进组工文化新发展。 一是练好内功提素质。优秀的组工文化要以优秀的组工队伍素质为基础。更好的营造良好的组工文化就要求组工干部有着更高标准的素质。第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组工干部要潜心钻研理论知识,明确组工文化所涉及的各个层面,继承发扬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运用文化建设的创新思维,建设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组工文化。加强党性修养,要按照“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具体要求,坚持好政治立场的坚定性,服务大局的自觉性,组织工作的原则性,改革创新的敏锐性和抵制歪风邪气的战斗性;要具有良好的政治品行和生活品行;树立公道正派的理念,以公道之心行公道之事,以正派之风选正派之人,以政治素质支撑正派,以业务素质实现公正。 二是虚心学想树理念。促进组工文化的新发展,要求我们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从自身抓起,也要综合运用好各类外部条件。第一,借鉴其他地区或部门的合理做法,与本地区、部门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本地区、部门的合理思路,切实做到虚心学,细心想,决心抓。第二,运用好媒体的广泛传播作用,将涉及组工文化方面的信息及时发布与媒体,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有针对性地对组工干部进行组工文化的熏陶,将组工文化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给组工干部,利于他们更好的了解并掌握其相关的信息,为组工文化的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组工氛围。 三是平等尊重树形象。作为组工干部,尊重人,需要平等待人。与服务对象交流时,不要有居高临下、口大气粗的架势;与他人交往时,不要有高人一等、自命不凡的感觉。尊重人,需要和气待人,真正让人感到组工干部可亲可敬,组织部门有凝聚力和亲和力,使广大党员、干部、人才找到“家”的感觉,有话愿意同组工干部说,有问题愿意向组织部门反映。组织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发现干部、选拔干部、使用干部,负责领导人员的选配和干部职级的调整,务必坚持公道正派,绝不能私相授之,也不能搞“授爵公堂、感恩私室”。这就要求组工干部应当具有人梯的品格,愿为他人作嫁衣,甘当人梯终不悔。看到优秀干部健康成长、不断进步,自己作为组工干部是莫大的幸福和无尚的荣光。

F. 如何审计“组织的文化”

我们还可以考虑一下什么不能被称为文化。文化不是一系列预先设定的准则、法规,或适用于所有组织的实务标准。文化是每个组织个性的组成部分。适合某一家公司的理念未必就适用于另一家公司。强有力的文化更依赖于双向沟通,而不仅仅是由上至下的命令;通过协作来进行决策;通过团队努力来实现目标。通过考察一家公司对治理的态度、与客户的关系、哪些东西对这家公司很重要(体现在价值观中)、它如何对待自己的员工、如何应对负面事件的发生、在竞争中和在行业中表现如何,我们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了解它的文化。
需要对哪些东西进行审计和衡量
在对文化进行审计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以下列举了部分范例。对于接受审计的文化的某个方面,内部审计人员需要确认这个方面是否适应组织的要求,并且关注了与它相关的环境、机遇和挑战。
内部审计的角度和职能使得它特别适合于对公司文化进行检查,但想要获得成功,完善的准备工作仍然必不可少。要为在每项审计业务中对文化进行评估,必须做到:
1、利用可以获得的资源。
举例来说,金融稳定委员会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有关如何评估风险文化的指南。实际上其他行业也可以参考。该指南确定了四个可能会影响组织风险文化的关键领域——高层基调、问责制度、有效沟通和激励制度。除此之外,指南还为每个领域选定了多个绩效指标。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和参考这些资源的时候,必须对其中的难点、存在的限制和潜在的局限性有所讨论,毕竟这些资源都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检查有关员工投入程度的调查问卷及其它组织用来调查工作满意度和预测绩效的工具。
对这些工具中的问题给出正面答案的员工,可能会更愿意投入到工作中去,也更可能会继续留在组织中任职。在开展内部审计业务的时候,可以寻找机会开展深层次原因分析,对员工投入程度较高和较低的领域进行研究。把员工的投入程度和审计发现综合起来考虑,由此向人力资源部门提出如何强化组织文化的建议。
3、确保获得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执行管理层的支持。
在正常的程序中,应当先知会首席执行官(CEO),再把问题提交给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讨论,以便CEO能够有所准备。在理想情况下,CEO、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都应该支持对文化的持续评估。接下来,还要寻求执行管理层的支持,因为他们是否愿意支持内部审计在各项审计业务中对文化进行评估,对于整个流程是否有效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内部审计不应该因为存在抗拒,就放弃对文化的评估,但是审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他/她所工作的环境。因为这样的抗拒也许就意味着文化方面问题的线索。
4.分别做出两个相对独立的决定。
一个是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或方法开展工作最适合组织的情况。观察可能会是主要的方式,但是也不应忽略可定量衡量的工具,如对员工的问卷调查等,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收集到能够反映文化的指标。文化往往不会体现在审计人员通过传统的控制测试收集到的具体证据中,董事会和执行管理层也应当认识到获取有关文化的具体证据存在相当的难度,并愿意接受这一现实。然而,审计人员通过更多地使用问卷调查和精心设计的访谈,所能收集到的具体证据也会更多。
另一个重要的决定是如何在审计中表达有关文化方面的问题。一种方法是使用成熟度模型。这包括了询问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了解他们眼中组织文化包括哪些特征,分析在实际操作中每个特征层面的成熟度如何,以及他们所期望的成熟度如何。内部审计工作由此可以确定组织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他们的期望。发现存在的差距则能够帮助确定在审计业务中应当在哪些地方加大对文化的关注。
5.培训员工。
我们已经提到过,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使用他们在常规审计业务中展示的胜任能力来对文化进行评估。商业头脑作为成功内部审计人员必备的10项核心胜任素质7之一,就包含了对组织文化方面内容的考虑。也许有些内部审计人员在刚开始的时候会不太习惯处理组织文化这样一个过于主观的概念,但通过培训和经验就能够克服这一问题,这也是职业发展和技能提高的重要一环。
6.严格监管审计人员,确保主观性较强的材料不会导致他们得出不恰当的结论。

G.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怎么考核

每一个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是企业中独特的价值标准、历史传统、观念、道德、行为规范、生活信念、习惯作风等,这种文化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息息相关。企业文化的质量对人力资源开发效果的正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文化的结合还不够充分,远远不能实现用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开发与管理组织内外的人力资源,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所以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文化的冲突,对保证组织人力资源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
1.企业选聘用人标准与价值观念结合不充分。招聘和选拔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工作之一,招聘与用人标准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但是许多企业在招聘面试过程中,事先准备不充分,对招聘人员本身的素质重视不够,招聘过程缺乏对企业的宣传。他们所津津乐道的是公司的酬金、经济、福利等方面的优惠条件,所看重的仅仅是应聘者的学历、工作经历,而忽视了将企业的价值观念与选聘的标准结合。
2.企业培训中不能贯穿整个企业文化的内容。
企业应将自己的文化贯穿于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之中,这种培训包括向新员工或现有员工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相关知识、技能、价值观、行为规范的过程。但是大多数企业习惯于将培训作为一项普通的日常事务,其目的是传授从事某项工作所必须的技能,把培训当作单纯的技术工作,他们所做的,只是把选聘来的员工训练为“熟练工”,而不是“观念人”。这种培训往往片面强调知识、技能,因而出现了“重技能、轻文化”的倾向。
人是极其宝贵的资源,随着企业培训的持续开展其价值将会不断增加,员工培训,特别是将企业文化、价值观念在培训中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员工,虽然不一定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只要坚持必定会有回报。它体现在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和企业经营业绩的稳步发展之中,凡是具有长远目标的企业都会把企业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培训任务纳入到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去。
3.企业文化的要求不能融人员工绩效考评中。
员工绩效考评是考评者在一定的目的与思想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依据一定的考评标准,对员工及其相关工作进行事实评判或量值评判的过程。在考评体系内要注入企业价值观念的内容,作为多元考核指标的一部分。其中通过各种行为规范来对企业价值观进行解释,通过直接参与考评,及时获得有关信息,可以及时强化、调节和矫正自己的工作行为,使工作绩效不断得到提高。具体地说,企业文化的考评标准可以使人们明确质量要求与管理要求,知道自己应集中精力干什么,不干什么,什么是企业领导提倡的,什么是管理上不允许的,达到诠释企业价值观的目的。但是,大部分企业在员工绩效考评时,是以业绩指标为主的,即使有些企业也提出“德”的考核,但却对“德”的考核内容缺乏具体的了解,也缺乏具体化的描述,使人力资源绩效考评并未起到塑造“观念人”的作用。
4.企业文化与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结合不力。
企业文化的形成要与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结合,只有达到上下理解一致的情况,才能在员工心目中真正形成认同感,产生凝聚力。企业文化是一种氛围,企业文化就是激励一种士气,形成“观念人”崭新的精神面貌。
现实中的激励易陷入某种误区,把员工与企业看成是纯粹的雇佣关系,把员工仅仅视为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人”和获取利润的“工具”。片面强调金钱是最佳工作动力,忽视情感激励,激励重才轻德,激励墨守成规,激励“大锅饭”等。这些误区必然导致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陷入一个怪圈,即员工对薪酬与绩效的对应公平性越来越挑剔,企业因此就要在薪酬管理上投入更大的成本和精力,就越会强调对员工的物质激励,一旦企业无法使员工对薪酬管理满意,就容易造成员工流失。企业激励机制要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工作激励这三个方面要相辅相成,才能使激励发挥最大作用。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融入企业文化的构建方案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过程中不同的异质文化在相互接触、运作时会产生撞击、对抗和竞争,因此,企业文化推进实施的重点就在于将企业文化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匹配,促进员工逐渐由自然人、社会人向观念人转变,提高工作效率,开发人力资源及制定人力资源的政策和制度。
1.价值观的变革与创新。企业价值观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价值观念,是一种企业人格化的产物。但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的,原有的企业文化选聘用人标准与形势的需要不相适应,这时需要对原有模式提出质疑,探讨新的人才管理模式,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完全扬弃旧文化,重新创造新的企业文化。
由于价值观念的更新,并融人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要尽量避免完全重建,最好是逐步发展和完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通过员工参与管理,加强信息沟通等方式来加速企业成员观念的转变过程。当然,必要时也可以采取强制性措施来推行变革,要求企业人放弃个人的亚价值观。亚价值观的存在是企业共同价值观的挑战,所以从选聘员工开始要求员工确认、继承和重塑企业价值观,并遵循共同的价值观。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导向作用,这主要是指这种企业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的可能性还在于企业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以企业文化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把企业文化这两个方面有机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好的企业文化,从而有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
2.重视观念人的培育。企业文化是社会亚文化。企业的员工走进企业时,他不是一个抽象的自然人,而是一个社会人,逐步形成有一定意义、信仰、价值的“观念人”。所谓“观念人”,在本能上确有多种需要,也希望自己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然而,通过培训的人,更需要的是有着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因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从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成为一个被某一社会群体所接受和需要的人的过程。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对的是社会化的人,就必须加大企业文化的灌输力度,重视“观念人”的培训,创立以观念人为主角的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是创立企业文化的核心,人的因素直接影响到企业精神的特质,它对企业文化的整体形式至关重要,任何文化都离不开人,人即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在创立企业文化时,重视人的因素,如果将企业的目标变成员工的观念和信仰的一部分乃至全部的话,其激励的力量是无穷的。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从招聘阶段就开始以企业文化尤其是企业的价值观念为导向,通过公关活动和广告宣传,让潜在的员工了解企业文化,对招聘来的新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对现有员工也定期组织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或研讨会,以不断加快对企业已有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和深化。而且更主要的是它会给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因素,保持企业组织具有不断变革的动力。这是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通过人力资源的互动过程。
3.设定企业文化与绩效考核结合的程度。
在员工业绩考评上,将员工是否遵守企业核心价值观作为对员工进行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员工薪酬系统上,企业应真正建立起符合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原则的薪酬系统。企业的文化、价值观、目标、口号提出来了,那么业绩有没有匹配,是否还是业绩与文化两层皮,如果绩效考核与薪酬系统与企业核心价值观脱钩,这家公司就是一种“大锅饭”的文化,自然不可能对企业文化满意。绩效和价值观如果紧紧地挂钩就是一种非常现实的文化。例如,企业文化强调诚信的重要性,那么员工业绩考评就应当考评员工在取得绩效过程中是否遵循了企业的诚信原则。员工的绩效固然重要,应成为员工业绩考评的主要依据,但企业同时也应当了解员工怎样获得绩效,有的员工通过欺骗的手段来增加销售额,虽然业绩不错,但却违背了企业的诚信原则,给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大于其个人业绩的损失。通过对员工是否遵守公司原则和价值观的考评,可以督促员工用“观念人”的正确方式去获得业绩,从而最大化企业的长期利益。
4.企业文化与激励机制的匹配。
以人为本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黄金法则”,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让员工感到满意,创造一种人人受重视、受尊重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往往能产生一种激励机制,使每个成员所作出的贡献都会及时得到其他员工及领导的赞赏和奖励,由此激励员工为实现自我价值和发展而勇于献身、不断进取。
一个企业成功与否,关键是员工创造性的发挥。文化建设和更新、民主意识的增强,客观上促进了员工思想水平的提高与参与意识的增强,这有利于员工把个人利益与组织的社会荣誉、生产经营的好坏联系自来,使员工以主人翁的态度进行工作,而主人翁地位的巩固与实现又呼唤着强烈的权利感和义务感,使组织产生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激发每一个员工的创造热情,从而形成一种激励环境及激励机制。这种环境和机制胜过任何行政指挥和命令,它可以使组织行政指挥及命令成为一个组织过程,将被动行为转化为自觉行为,化外部动力为内部动力,其力量是无穷的。
例如,摩托罗拉公司建设富有个性和特色的企业文化,其基本信念就是“对人保持不变的尊重,坚持高尚操守”,尊重员工人格尊严,创造无偏见的工作环境,关心每一个员工的成长和职业生涯,为每一个员工创造事业成功的条件,并使其充分体验成功的成就感。公司尊重员工的劳动,以工资、福利等相应的物质报酬和精神激励回报员工的劳动和创造。以能力为依据,向员工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实践证明,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工作激励这三个方面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才能使激励发挥最大作用。
5.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文化作用的媒体形式。
企业将价值观、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融人人力资源管理各个体系后,应当抓住机会倡导、实施。任何文化的倡导与发挥作用都必须通过感官媒介,企业文化也是这样,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媒介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良好的企业环境和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对企业员工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对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内创造优美的生产工作环境等。
二是开展象征性的企业欢庆仪式、礼仪、纪念等活动。在企业员工、社会公众中树立企业形象。
三是宣传企业特有的语言、口号、标语、传闻轶事、“神话”故事。特有的标语口号,好懂易记,易于传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树立本企业的模范人物、典型人物。这也就是树立榜样的方法,实事求是的人物典型就会发挥鲜明生动的感召力。如果企业家身体力行,成为企业文化中的典型人物,那么就会更好地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了。

H. 什么是组织文化怎么描述一个组织的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根据企业文化的定义,其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应包括如下几点:
经营哲学
经营哲学也称企业哲学,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多种选择,要求企业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有一套逻辑思维的程序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经营哲学。例如,日本松下公司“讲求经济效益,重视生存的意志,事事谋求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它的战略决策哲学。北京蓝岛商业大厦创办于1994年,它以“诚信为本,情义至上”的经营哲学为指导,“以情显义,以义取利,义利结合”,使之在创办三年的时间内营业额就翻了一番,跃居首都商界第4位。
价值观念
所谓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个人、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可以说,人生就是为了价值的追求,价值观念决定着人生追求行为。价值观不是人们在一时一事上的体现,而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观念体系。企业的价值观,是指企业职工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个异化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准则。只有在共同的价值准则基础上才能产生企业正确的价值目标。有了正确的价值目标才会有奋力追求价值目标的行为,企业才有希望。因此,企业价值观决定着职工行为的取向,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只顾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不仅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会影响企业形象;只顾眼前利益的价值观,就会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使企业失去后劲,导致灭亡。
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 企业精神要通过企业全体职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因此,它又是企业职工观念意识和进取心理的外化。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企业精神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精神通常用一些既富于哲理,又简洁明快的语言予以表达,便于职工铭记在心,时刻用于激励自己;也便于对外宣传,容易在人们脑海里形成印象,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如王府井百货大楼的“一团火”精神,就是用大楼人的光和热去照亮、温暖每一颗心,其实质就是奉献服务;西单商场的“求实、奋进”精神,体现了以求实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真诚守信、开拓奋进的经营作风。
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是指调整该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以善与恶、公与私、荣与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企业。 企业道德与法律规范和制度规范不同,不具有那样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当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后具有自我约束的力量。因此,它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是约束企业和职工行为的重要手段。中国老字号同仁堂药店之所以三百多年长盛不衰,在于它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融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道德,即“济世养身、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
团体意识
团体即组织,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的集体观念。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使企业的每个职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都看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对自己作为企业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对企业的成就产生荣誉感,从而把企业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因此,他们就会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自觉地克服与实现企业目标不一致的行为。
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象。由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企业的形象称表层形象,如招牌、门面、徽标、广告、商标、服饰、营业环境等,这些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容易形成印象;通过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形象称深层形象,它是企业内部要素的集中体现,如人员素质、生产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资本实力、产品质量等。表层形象是以深层形象为基础,没有深层形象这个基础,表层形象就是虚假的,也不能长久地保持。流通企业由于主要是经营商品和提供服务,与顾客接触较多,所以表层形象显得格外重要,但这决不是说深层形象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北京西单商场以“诚实待人、诚心感人、诚信送人、诚恳让人”来树立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企业形象,而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优美的购物环境、可靠的商品质量、实实在在的价格基础上的,即以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经营实力作为优质服务的保证,达到表层形象和深层形象的结合,赢得了广大顾客的信任。 企业形象还包括企业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比如VIS系统,是企业对外宣传的视觉标识,是社会对这个企业的视觉认知的导入渠道之一,也是标志着该企业是否进入现代化管理的标志内容。
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从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看,企业制度属中间层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物质文化实现的保证。企业制度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内外人际关系得以协调,员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护,从而使企业有序地组织起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文化结构
企业文化结构是指企业文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时空顺序,主次地位与结合方式,企业文化结构就是企业文化的构成、形式、层次、内容、类型等的比例关系和位置关系。它表明各个要素如何链接,形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模式。即企业物质文化、企业行为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精神文化形态。
企业使命
所谓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是指企业的根本性质和存在的理由,说明企业的经营领域、经营思想,为企业目标的确立与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使命要说明企业在全社会经济领域中所经营的活动范围和层次,具体的表述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身份或角色。它包括的内容为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形象。

阅读全文

与如何考核组织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3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03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84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8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2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6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8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3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2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7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2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2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5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3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