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我国的文化背景有哪些内容

我国的文化背景有哪些内容

发布时间:2023-07-15 17:27:37

A. 文化背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文化背景从吃穿住用行是最基本的,别的还有建筑、语言和民俗文化的差异等,可以看看不同文化区的地方。

文化背景是指对人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形成产生影响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们所创造和积累、发展起来的文化彼此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人类文化随着发展出现不同的类型,对人的发展便构成不同的文化背景。



文化类型:

不同民族生活和成长的最高层次、最广阔的文化背景。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同一类型文化又可根据在不同地区形成的特点分为不同的文化区,如中国的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等。

也可以根据在不同时期形成的特点分为不同的文化时期,如中国的先秦文化、两汉文化、隋唐文化等。这是人们生活和成长在时间和空间上更为具体的文化背景。

人类个体的社会化,人们才智和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处的具体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一个人总是某个民族、某个地区、某个时代的人。

B.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是什么

背景,我想有两个是最重要的。1,农业文明。传统社会所有的思想、哲学、文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等,都是建立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的。在这个基础上生根发芽,长成大树。反过来又反哺农业文明,为农业社会的管理和运行提供理论和操作方法的支持。2.等级制度。除了传说中太古时代天下为公的禅让时代。中国历史可信的4000年中,从公元前21世纪建立的夏朝开始,不论是封建制的夏商周上古三代,还是秦以后到清的集权制时代,本质上中国社会都是等级社会,有完备而森严的等级制度。同样,传统文化就是为维护这种制度的延续和稳定而产生的。不论是老子,还是孔子,还是墨子、韩非子,还是二程、朱熹,还是王阳明,乃至康有为,虽然观点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但是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稳固等级制度,把它延续下去,千秋万世。观点不同来源于他们维护的方法不同,目的没有区别。这两个是大背景,姑且看看吧

C. 社会文化背景包含哪些

社会背景是一个大概念,应该包括历史、文化、制度、习俗等诸多方面。还有当地的人文背景等等

D.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背景

儒释道、四书五经、传统戏曲……这些字眼如今可见度越来越高,所谓国学兴起,以致女德班、弟子规班等也死灰复燃。

传统文化,实在是一个太大的概念,要解释得清楚透彻,恐怕需要一部厚厚的论文。本文通过五个问题的阐述,抛砖引玉。

要了解传统文化,得先认识“文化”。

一、“文化”是什么?

我们习惯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词汇并列。

实际上,在政经里面总结出一套特有的文化也未尝不可,所以说文化和每一样都是互相交织的,你甚至能在一张桌子里面探究其文化意义。

这里就不虚晃绕圈了,要绕的话,万事万物都能探讨成大一统的实有或虚无。

本文按标准定义来理解: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思想、教育、科学等。

二、“传统文化”的定义?

再了解一下“传统”。传统指世代相传的、旧有的、具有特点的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社会因素。

结合上面提到的文化的范畴,我们将“传统文化”定义为:世代相传、旧有的、具有特点的物质精神财富,狭义则特指其精神财富。

不过这依然不算准确。

旧有,是多久以前的历史?100年?500年?1000年?还是按朝代划分?

有特点,怎样算做特点?

笔者偏向认为,时间上,是从先秦(旧石器时期--公元前221年)到近代(1840年)的范畴。

这自然不是一个固定的说法,只是基于当下、方便理解而界定,毕竟几百年后,我们也是古代了。

为什么截止到近代?说起来,洋务运动之后的新旧结合,乃至记忆中的红领巾、搪瓷杯,这些内容,要认定它们是“传统”,总是不太过得去。

“有特点”,倒不必纠结于怎样算有特点。能够传承,是文化中极为关键的要素。因此,大凡如今还能被人们认知,哪怕最初是从国外传来的都算。

不然,佛学岂非也不能提?

三、传统文化包含哪些内容?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当前谈复兴传统文化的人有很多,不同人群从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思想领域,撷取一个片段,便可挖掘出无穷的内容。

一部《黄帝内经》,一部《道德经》,一部《红楼梦》……养活了多少人!

回到正题,结合上文定义及基本认知,传统文化(狭义)至少包括先秦至近代的——

文学:乐府、诗、词、曲、散文、小说等作品及流派。

艺术: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作品及流派等。

思想:所谓三教九流。儒、释、道,法家、阴阳家、杂家者流等。

教育:世袭到科举的教育制度;官学及私学的层级和形态等。

科学:四大发明、古人天文历法、宇宙观、医学、地理等。

还有一类,是被直接称为“传统文化”的民俗文化。在民间形成,包括生活方式、人生礼仪、节庆、游艺、观念、婚丧嫁娶及民间信仰等。


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

四、传统文化的认知误区有哪些?

一提及传统文化,就想到之乎者也、害人的礼教、八股文、科举制度、封建迷信,就觉得落后过时;

一说到圣人,尤其被“推倒”之后,就总感觉他们是一板一眼的、禁锢思想的、迂腐的。

可是不然,中国文化里面,永远不止一种声音,儒家是社会的、进取的;道家是自然的、随性的;佛家是超然的、因果的。

它们之间就存在诸多的对立内容,不能以一概全。

而说到圣人,老子、孔子、墨子们,能“开创”一个流派,又岂能是迂腐之辈?看过孔子的事迹,就知道他处世有多灵活。

而着名的竹林七贤,其狂狷的傲气和个性,哪有礼教能束缚?

科举为下层庶人提供做官的通道,在当时岂能说是落后?

五、如何看待当前传统文化乱象?

复兴大潮,泥沙俱下。

为着私利,择糟粕迎合功利主义者有之;择经典歪曲解读断章取义者有之。

不必过分指责,就像我们刚从仓廪实走入知礼节的阶段,种种乱象无法避免一样,这只是一个阶段。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终将给出答案:

经典的永不落幕,与时俱进的大放光彩,逆流的仍被无情淘汰。

E.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是什么

第一讲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背景

一、典型的大河文明

文化是人的社会属性,具有超自然的特征,人及其活动以外的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都不属于人的文化。但人类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文化也就离不开自然,并以自然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自然在提供人生存条件的同时,也在磨炼人的意志,给予人重重压力。人类只有不断克服这些压力,才能繁衍生存和继续发展。因此,在人类产生之初,认识自然、改造环境便成为人类生存的第一要义,并将成为终身使命。改造环境的手段是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等等。在劳动过程中,人创造了文化,并以文化观指导自己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人类能够认识自然,必须对环境产生能动作用;相反,环境也通过自然法则的永恒作用,制约着人类。主客二体,相参相依,共居于循环、变化的生存时态之中。这就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动态关系。
在人类的原始阶段,生存动态的重心偏向自然环境一方,人只能被动地受制于环境,而无法自主地选择自然,人基本上是环境的奴隶。当人类开始学会种植、蓄养家禽和建造房舍时,对自然环境的完全依赖开始有了改变,这意味着人类开始拥有生存的主动权。从这一刻起,地球上相继出现人所创造的“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是相对于“自然景观”而言。后者泛指地表的自然景色,可以按照地貌特征划分区域,如森林景观、草原景观等等。前者则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创造出来的景观。
文化景观的出现对于人类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使人迹罕至的地方充满生机,使人在原来无生存条件的地方落脚谋生,如在沙漠中开辟绿洲,在“旱魃为虐”之地修建灌溉网……。人类的生存空间得以大大地拓展,因此也有了较大的生存自由。
由于自然规律的制约作用,决定了创建文化景观的非随意性,其必须是在一定的自然基础上的创造。一方面,自然界提供了有利于人类的优势条件,这些条件有时也许微不足道,人类便想办法扩大这种优势,直到可以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自然是一种异于意识的客观力量,有自己独行不改的天“道”地“理”,即便是相对独立于自然之外的文化景观,也仍然受制于自然界的生态规律,人类必须服从、遵循这种规律,否则将受到自然的无情报复。
从古至今,无论人类对地理环境和自然的依赖是轻是重,自然规律和地理因素都会对人类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研究人类早期历史和文化起源,不能不考虑地理环境因素。
地理因素和自然因素对于人类,尤其是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甚至在人类的早期社会,地理环境间接作用于人类心理,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地理环境毕竟外在于社会,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地理环境的影响便不居主要地位。换言之,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性格的形成来说,地理环境是一种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更不是主导因素。有鉴于此,我们在介绍地理的文化功能时,将把“人化自然——文化景观”作为相应的一种因素,同时以人类的早期历史为重点。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黄河流域看成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但依据近几十年的考古实践,证实不惟黄河流域,辽河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和珠江流域,都有长达四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样是中国文化的摇篮。
从初具文化心理的角度看,人类文化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受生产发展水平的制约,大河成为孕育人类文化的母亲。中国新石器时代较为典型的文化遗址几乎全部分布于大河及其支流流域,如黄河流域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齐家文化区域,淮河流域有青莲岗文化区域,长江流域有良诸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溪文化区域,辽河流域有红山文化区域,珠江流域有南方印纹陶文化(部分)区域等等。
早期文化区域分布在大河流域的特征,在东方文明古国中是共存的,这使各古文明之间具有了一种共性,但中国农业起源的特征与其它文明古国毕竟不同。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一般都是利用大河泛滥后留下的沃土,再加以灌溉,用以栽培小麦而发展农业。但生命赖以繁衍的大河却瞏瞏茕独:尼罗河孤流横贯,两河流域仅拥有一个气候,其它地方则多是沙漠和半沙漠地区,没有其它的大河交相补苴。因此,这些古文明地区对大河依赖甚重,如埃及,直到近代,人口聚集区域仍几乎集中在尼罗河两旁,因此,有人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予”。
中国文化虽然发源于大河流域,但因地形复杂而采用多品种种植方式,无需固执于大河馈赠的沃土。同时由于从北至南有五大水系遥相呼应,支津密布,方便了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尤其在古代陆路交通工具不发达之时,利用河运就显得更为重要。新石器时代,各文化区域相互渗透,就是靠中国河流分布的特征之便。

阅读全文

与我国的文化背景有哪些内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3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03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84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8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2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6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8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3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2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7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2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2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5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3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