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鲁文化的特点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的汉语方言分区资料,山东一百多个县市的方言均属于官话大区(也叫北方方言)。参考古代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规律,山东各地方言又分别划归三个不同的官话小区:冀鲁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
孔庙
孔庙
孔庙
孔庙
孔庙
孔庙
孔庙
孔庙
孔庙
孔庙
孔庙
孔庙
冀鲁官话:指通行于河北省、天津市以及山东省济南、聊城、德州、滨州、淄博、泰安等40余县市在内的方言。
中原官话:指分布在河南省、陕西省、安徽北部、江苏西北部及山东临沂、菏泽、滕州、济宁、曲阜等30个县市在内的方言。
胶辽官话:分布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其中山东青岛、烟台、威海,大致相当于人们常说的“胶东方言”的范围。
宗教
山东省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五种宗教。
佛教和道教在山东有千年以上历史,伊斯兰教主要自13世纪随回族穆斯林徙居山东后发展的。天主教和基督教主要是在鸦片战争后迅速传播起来的。
1990年,全山东省信教群众120万人,宗教活动场所3040处,宗教教职人员2578人。
饮食
鲁菜
鲁菜(15张)
鲁菜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味鲜咸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省内地理差异大,因而形成了沿海的胶东菜和内陆的济南菜以及自成体系的孔府菜三大体系。宋代后,成为“北食”的代表之一。从齐鲁而京畿,从关内到关外,影响已达黄河流域、东北,有着广阔的饮食群众基础。鲁菜是中国覆盖面最广的地方风味菜系之一,遍及京津唐及东北三省。
戏曲
山东曲艺
山东曲艺(7张)
山东是中国较早有戏剧活动的地区之一。隋代齐倡名动全国,到了唐代参军戏在山东流行。可以说长期流行的歌舞百戏,俳优活动,是戏曲孕育发展所必不可缺的重要过程。宋杂剧形成后亦波及山东,金末元初产生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即元杂剧,山东是主要流行地区之一,元人钟嗣成的《录鬼簿》和明初贾仲明的《录鬼簿续篇》中记载的山东籍戏曲作家共28人,能歌擅唱者4人。戏曲最盛之地是东平,单东平籍元曲作家就有高文秀、张时起等10人,最突出的当推高文秀,所作《黑旋风双献头》深得人民的喜爱。戏曲到明清时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李开先的《宝剑记》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成就突出。
现代戏曲剧30多种,可分为梆子腔系、弦索腔系、肘鼓子腔系和民间歌舞及说唱形成的戏曲剧种等。 山东流行的梆子腔剧种,有豫剧、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枣梆、两夹弦、东路梆子、河北梆子等多种。获得梅花奖的豫剧演员章兰、朱桂琴、李新花等还活跃在山东各地的舞台上。
弦索腔由民间流传的俗曲小令,主要有柳子戏、大弦子戏、罗子戏。号称“东柳”的柳子戏是弦索腔剧种中流传较广。
肘鼓子腔,以“娘娘腔”为其主要腔调逐渐演化而成的戏曲声腔。所包含的剧种有柳琴戏、五音戏、茂腔、柳腔、灯腔、东路肘鼓子等。
由说唱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有:吕剧、坠剧、渔鼓戏、东路大鼓、八仙戏、蓝关戏等。
地域文化
山东齐鲁文化分界图
山东齐鲁文化分界图
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齐鲁国地盘对照至今山东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阴阳、纵横、方术、刑、名、农、医等。其中最核心是儒家文化。据当代作家田茂泉说,进入秦汉以后,齐鲁文化逐渐由地域文化演变为一种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
齐鲁文化的渊源,应追溯到距今5000年以前聚居在齐鲁之地的古老民族——东夷族的发展。这个在传说中曾以后羿和大舜为荣的民族。自20世纪以来,大量史前考古挖掘出的文物和数千遗址证明这是一个文化发达早、文明程度高的民族。在齐鲁之地上,不仅存在着从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到北辛、大汶口文化,再到龙山文化直至距今4000年左右的岳石文化这样一个在文化传统演变上一脉相承又相对独立的文化谱系,而且发现了距今5000年左右众多的城堡遗址和标志着文明发展程度很高的图像文字、陶文以及生产的大量精妙绝伦的蛋壳黑陶及各种手工饰品。在战国时期,儒学实际上已经占据了鲁国、齐国两个国家,实现了儒学齐鲁化。秦汉时期,董仲舒吸收了齐国和鲁国的新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得到统治阶级认可,儒学从此由“齐鲁之学”发展到“独尊儒术”
B. 鲁国的文化
在周代的众多邦国中,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故“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清人高士奇语)。
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各国诸侯了解周礼也往往到鲁国学习,鲁国是有名的礼仪之邦。鲁国与周礼的这种密切关联,使得鲁国形成了谦逊礼让的淳朴民风,同时也使鲁国国势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鲁国是周公之子伯禽的封国,而周公无论在帮助武王争夺天下,还是在成王年幼时平定天下,都有卓着的功勋。因此,鲁国初封时不仅受赐丰厚,而且还得到了不少特权。《礼记·明堂位》记载说:“凡四代之器、服、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鲁国建国之地殷商势力极重,伯禽要把鲁国建成宗周模式的东方据点,因此,他们代表周王室担负着镇抚周边部族,传播宗周文化的使命,极力推行周朝礼乐。
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鲁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鲁人都知道礼有“经国家,定社稷,利后嗣”的功能,因而他们认识到“服于有礼,社稷之卫也”、“无礼必亡”,对周礼怀有极大热忱。在入东周以来“礼坏乐崩”的情况下,鲁国仍有不少知礼之人,如臧僖伯、臧哀伯、臧文仲、柳下惠、曹刿、夏父展、里革、匠人庆、申#、叔孙豹、子服景伯、孔子等等。另外,如文公时的宗有司,《左传》的作者左丘明,他们也薯好都以知礼、明礼而闻棚御名。
春秋时期,鲁国实际已经是积弱之国,其主盟不若齐、晋之强,地势不及秦、楚之大,然而,诸如滕、薛、曹、邾、杞等国皆勤贽,修朝礼;即使远在方域之外的谷、邓等国也不惮仆仆,至鲁来朝。小国亲鲁,皆因鲁乃周礼所在。
春秋末年,孔子看不惯层出不穷的违背礼乐制度的现象,他希望恢复周礼,推行“王道”于天下,并以礼乐数和铅之学教授生徒,儒学于是创立。
公元前249年,鲁灭于楚。然而,鲁国的礼乐传统经孔门师徒的弘扬,已更加深入到人们的意识深层,它并没有因为鲁国的灭亡而丧失。
秦朝末年,刘邦举兵围鲁时,“鲁中诸儒尚讲诵育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70多年以后的汉武帝时代,太史公司马迁到鲁地“观仲尼之庙堂”时,诸生依然“以时习礼其家”。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说“汉代统一了鲁国的礼教和秦国的法律”,更明白道出了鲁国礼乐之学在两汉时的重要影响。 《春秋》
《春秋左氏传》30卷;
《春秋公羊传》11卷;
《春秋谷梁传》11篇;
《春秋邹氏传》11卷;
《春秋夹氏传》11卷。
其中,后两种已经不存。公羊传和谷梁传成书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称为今文。左传有两种,一种出于孔子旧居的墙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体写的,称为古文;一种是从战国时期的荀卿流传下来的。公羊传和榖梁传与左传有很大的不同。公羊传和榖梁传讲“微言大义”,希望试图阐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者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有人认为有些内容有牵强附会的嫌疑。左传以史实为主,补充了《春秋》中没有记录的大事,一些纪录和《春秋》有出入,有人认为左传的史料价值大于公羊传和榖梁传。
《论语》(二十卷)
《礼记》(四十九卷)
《墨子》
C. 齐鲁文化的特点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 齐鲁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凝聚力和生命力来自其基本精神。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我们大体归纳如下几点: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等。这些,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气节即志气和节操,指的是为坚持正义和真理,宁死不向邪恶屈服的品质。气节之中,民族气节为重。民族气节是爱国主义的道德基础,它以维护民族、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表现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在这一点上齐鲁诸子是有共同特点的,是他们共同铸就了齐鲁文化尚气节的爱国精神,但是最突出的还是儒家。儿子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的名言,孟子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公孙丑》)的壮语。孔、盂是说到做到的。孔子周游列国,到处碰壁,穷于宋、困于郑、呃于陈蔡之间。“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继续弹琴唱歌。在 *** 面前,孔干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如公元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齐有司黎弥以献舞乐为名,欲劫持鲁君(定公)。在千钧一发之际,孔子“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以礼严辞痛斥齐国君臣,挫败了齐人的阴谋,保卫了鲁君安全,维护了鲁国的尊严。(见《史记,孔子世家》)在真理面前孔子是“学而不厌”,“敏以行之”。他创办私学授徒三誉桥猛干,整理文化遗产,进行思想文化的创建,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建设,作出了永不磨灭的贡献。孔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其思想永远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孟子则善养“浩然正气”,以充塞天地的气概,推行其王道主义,把治理天下作为己任,提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五下》)的主张,为追求真理,维护正义,可以舍生忘死。管仲,自古有争议。他与召忽辅佐公子庆桥纠,公子纠死难后,召忽死之,管仲不死,反事其仇公子小白,也就是齐桓公。因此,有人非议他。孔子的学生子路、子贡就提出管仲“非仁乎?”的问题。孔子对管仲以仁许之,说:“如其仁!如其仁!”又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如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管仲自己解释这件事,不死于公子纠之难,是因为他“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史记・管晏列传》)管仲的“功名”是与治天下连在一起的。他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尊王攘夷,救邢,存卫,立曹,北逐戎狄,捍卫了中原和平和文明。这与死于消此一人、一姓的主人相比,是大局,是民族国家的大节。孔子以仁许之,正是对他这种大节的肯定,故管仲的爱国主义是深层的,一般具有忠君忠主思想的人是不能理解的。其他齐鲁诸子及其思想也都表现出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爱国行动和爱国精神。曹刿自荐,领兵败齐,保卫鲁国,孙膑用兵败魏于桂陵、马陵,保卫了齐国,信陵君窃符救赵,既救赵,又强魏,这些是一种类型的爱国行动。鲁仲连义不帝秦,用三寸不烂之舌解楚南阳之围,退赵伐高唐之兵,却侵占聊城的燕国10万之众,淳于髡“数使诸侯,未尝屈辱”;子贡出使,不辱君命,并有“一出而存鲁,灭吴,弱齐,强晋而霸越”的奇迹;晏子长于辞令,善于人交,使楚舌战群敌,增齐国威,墨子日夜奔走,消弭战争等外交活动,又是一种爱国型类。稷下先生“各着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并进行文化思想创造,又是一种类型的爱国表现。孔、孟、墨稷下先生等都办教育,育人才,传播科......>>
齐鲁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何特点 齐鲁文化,确切地说,齐鲁文化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统称,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而东临滨海的齐国却吸收了当地土着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相对来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
简述齐鲁旅游文化区的主要特征 作为生活在齐鲁大地上的人们的独特的生存样态及其表现形态的齐鲁文化,属中国传统文化或中的正统派.而山东旅游呈现出的人文视界正是对中国正统文化的巡礼.本文即依据对文化旅游的一般理解,从文物古迹,民俗风情,艺术文化三个层面就齐鲁文化之于山东旅游的氤氲化生意义略做述论.
关键词: 齐鲁文化,山东民俗,文化旅游
作者: 程勇,男,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山东本为地域名称,但从汉代起就有人用以专指齐鲁之地,正式转成独立的政区名称,则是在金代以后的事.明代置山东布政司,清代改称山东省,由是固定下来.这片辽阔的地域之所以世称齐鲁之邦,则是由于在历史上曾分属齐鲁两国.山东不但有海岱湖山的自然胜景,更因齐鲁文化的氤氲化生而富 *** 文旅游资源.所谓齐鲁文化是有别于中原文化,秦晋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的独立的地域文化体系,也就是生活在山东大地上的人们的独特的生存样态及其表现形态.与其他文化体系一样,齐鲁文化也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既有横向的地域扩展,也有纵向的历史演进.若以先秦时期齐鲁两国的方国文化为标尺,可将贯通古今的山东地域文化概分为先齐鲁方国文化,齐鲁方国文化与后齐鲁方国文化,其中自有一脉相传的精神气质.若依照杨向奎先生所说:在中国历史上,齐鲁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统派,则山东旅游呈现出的人文视界也便是对中国正统文化的巡礼.下面就依据对文化旅游的一般理解,从文物古迹,民俗风情,艺术文化三个层面就齐鲁文化之于山东旅游的氤氲化生意义略做述论.
一
作为特定文化精神的凝结,载体和象征,满载着历史沧桑的文物古迹构成文化旅游的基础性层面.在山东辽阔的地域上,文物,遗址,史迹,古建筑星罗棋布,展现着齐鲁文化的精神气质,历史进程与辉煌成就,从而成为中国文化旅游的胜地.
齐鲁文化可远溯至四五十万年前与北京人同时的沂源猿人,并在山东境内形成从沂沭旧石器文化以迄岳石文化这样一个国内罕见的完整的史前文化谱系,古文化遗址遍布各地.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考古发掘已经给我们展现出这一远古文化的辉煌灿烂,大量的古人类化石,旧石器,细石器,青铜器文化遗存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进程,而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时期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的陶器,石器,玉器,以及文字和夯筑技术的率先发明,无不昭示着远古时代山东人的智慧,影响及于黄河中游,江汉,长江中下游,辽东,冀北以至粤北地区.在山东,更有传说中的古老部落,主要有两个系统.一是居住在山东南部和西南部的传说中黄帝,炎帝和颛顼帝的后裔,构成诸夏族;一是太(又号伏羲氏)和少(或作少昊)后裔的东夷族.传说舜生于诸城,皋陶生于曲阜,而大禹治水的活动,也主要集中在黄河下游的山东地区.对于这些上古传说中的部落首领,英雄与圣王的想象与纪念,不仅深植于齐鲁文化的观念层,孳生出诸多民俗节庆典礼,其物质性表现也构成山东旅游的一个主题,齐鲁风物因此沾溉神圣气韵.今天,在博物馆中徜徉,在文化遗址上信步,凝神谛听那些文物传达的历史脉动,我们仿佛可以超迈时空的阻隔,得与中华民族的古老身影亲切照面.倘去济南千佛山瞻仰舜王庙,到曲阜城东凭吊少昊陵,抚今追昔,基于华夏民族想象性认同的根源性的存在感也便会油然而生.
公元前11世纪,周王为控制殷商旧部,封太公望于营丘,建国为齐,以临淄为中心,辖域包括今鲁东,鲁中,鲁北,鲁西;封周公旦于殷人的发祥地奄,建邦称鲁,以曲阜为中心,辖域包括今泰安,新泰,泗水,兖州一带.两国以泰山为界,地理不同,风俗各异.因此,虽然都以东夷文化......>>
结合材料,分析齐鲁文化走出去有何重要意义 ①利用自身优势,突出本地文化特色,研究制定本市整体发展规划,是研究矛盾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
②重点打造“文化经济特区”,着力建设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传播体系,是注重把握主要矛盾,坚持重点论。(2分)
③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是把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坚持共性和个性具体历史的统一。(2分)
齐鲁文化包括哪些地方 齐文化主要是指先秦时期齐国的文化。齐文化创始于姜太公(姜尚),传至管仲而形成系统,后来由稷下齐法家进一步发展。齐国的地域特点为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俯国经济的多样性和商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
山东省的地源文化 有什么主要的文化特征 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济南。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山东地处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津与渤海湾,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
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齐鲁国地盘对照至今山东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阴阳、纵横、方术、刑、名、农、医等。其中最核心是儒家文化。据当代作家田茂泉说,进入秦汉以后,齐鲁文化逐渐由地域文化演变为一种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 齐鲁文化的渊源,应追溯到距今5000年以前聚居在齐鲁之地的古老民族――东夷族的发展。这个在传说中曾以后羿和大舜为荣的民族。自20世纪以来,大量史前考古挖掘出的文物和数千遗址证明这是一个文化发达早、文明程度高的民族。在齐鲁之地上,不仅存在着从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到北辛、大汶口文化,再到龙山文化直至距今4000年左右的岳石文化这样一个在文化传统演变上一脉相承又相对独立的文化谱系,而且发现了距今5000年左右众多的城堡遗址和标志着文明发展程度很高的图像文字、陶文以及生产的大量精妙绝伦的蛋壳黑陶及各种手工饰品。在战国时期,儒学实际上已经占据了鲁国、齐国两个国家,实现了儒学齐鲁化。秦汉时期,董仲舒吸收了齐国和鲁国的新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得到统治阶级认可,儒学从此由“齐鲁之学”发展到“独尊儒术”。
鲁菜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味鲜咸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省内地理差异大,因而形成了沿海的胶东菜和内陆的济南菜以及自成体系的孔府菜三大体系。宋代后,成为“北食”的代表之一。从齐鲁而京畿,从关内到关外,影响已达黄河流域、东北,有着广阔的饮食群众基础。鲁菜是中国覆盖面最广的地方风味菜系之一,遍及京津塘及东北三省。
山东是中国较早有戏剧活动的地区之一。隋代齐倡名动全国,到了唐代参军戏在山东流行。可以说长期流行的歌舞百戏,俳优活动,是戏曲孕育发展所必不可缺的重要过程。
D. 春秋时期的齐鲁文化有何不同
如今中国的很多省份,都有着一些传统的称呼,这些称呼主要都是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国家有关,比如像河北就被称为燕赵之地,山西被称为晋,这些地方都是之前这几个国家的领土,那么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这里原本有齐鲁两个大国,齐鲁在春秋战国时期都算是非常活跃的国家,鲁国的实力相对较弱,齐国一直都是东部的顶级大国,也是战国里面最后一个被秦国灭掉的国家,齐鲁在这片土地上存在数百年,它们自身的文化,也让山东地区的文化受到一定的影响。
还出现了漆园这些独特的产业,那么齐鲁文化对于在这里成长的人们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山东自古多豪杰,这里的人平均体质要非常好,由于儒家这些思想,山东地区的很多人信奉忠义,像隋唐时期秦琼这些好汉,身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山东的豪气。
后来山东各地开始移民狂潮,很多人进入到东北地区,还有很多山西地区的人在明朝时期被移民到山东,这种人员的不断流通,使得齐鲁文化也出现更多的变化,如今齐鲁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整体性的文化,不再像之前那样独立,在东北这些地方也能见到齐鲁文化的一些影子。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
E. 什么是齐鲁文化的精髓,精髓何在
精髓的意思是什么呢?便是所有东西当中最为优秀的部分,任何东西都有着精髓,正如同人的精髓就在大脑中一样。在不同的文化中精髓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
那么,本期 地区文化 看看什么是齐鲁文化的精髓。
齐鲁文化,确切地说,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而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融合。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而东临滨海的齐国却吸收了当地土着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
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相对来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
“一山一水一圣人”是齐鲁文化的精髓。山是指泰山,圣人指孔夫子,水指黄河(也有说是趵突泉)。“一山一水一圣人”这句话是在清朝干隆年间,出自东平籍进士刘公瓘之口,刘公瓘从小家里很穷,他发奋苦读后来孔夫子成了大学问家,他年轻时曾经在东平湖畔率众讲学。
后来刘公瓘到南方做官,他的不少名联佳做在那里有不小的轰动,据说他刚到南方的时候,当地的许多学者都想考一考难为难为他,给他出对联对对联,当地有些才子和他对对联,其中有个才子说道:“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刘公瓘对到:“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
齐鲁文化的核心是儒家学说。可以概括为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等。
齐鲁古代文化之所以兴旺发达、人才济济、圣贤辈出,优越于其他地区,除了上文我们讲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民族聚居融合的动力以及上述基本精神之外,还有一点,很值得深入研究,那就是常被人们忽视的齐鲁文化中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
齐鲁文化博大精深,概括起来难度很大,我认为忠诚、仁义、好客、豪放、包容是齐鲁文化的具体体现。要了解它建议从旅游入手,走遍山东才能体验齐鲁文明。我们已经推出了六大产品,作为齐鲁文化推广的第一步。希望所有山东人都来关注齐鲁文化的发展。
F. 齐鲁的文化特点
齐鲁文化,地域文化名称,确切地说,齐鲁文化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合称。东临滨海的齐国产生了以姜太公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学说又吸收了当地土着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相对来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
中文名
齐鲁文化
鲁国
孔子
1982年夏
沂河、沭河流域
创造
土着居民东夷人
快速
导航
方言魅力
风俗文化
齐道家影响
泰山
儒学影响
基本精神
产业发展
地位
形成融合
1982年夏,考古工作者在沂河、沭河流域发现了若干组细石器埋藏点,并命名为“沂沭细石器文化”,据考古研究,可能就是北辛文化的源头。这一关键环节的发现,使沂沭的旧石 器文化与北辛文化之间找到了联结点,并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谱系连接起来,组成了鲁南地区的中国史前文化的完整序列。而这一山东的史前文化,就是山东的土着居民东夷人创造的,土生土长的东夷文化。其中大汶口文化是以泰安的大汶口遗址命名的,分布范围广泛,距今约6000年;龙山文化首先发现于章丘龙山镇,分布范围与大汶口文化大体一致,距今约3900~4400年前。这两种文化(大汶口、龙山)的发展时期被认为是东夷文化的鼎盛时期。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封于齐,以治理夷人;周公被封于鲁,以拱卫周室。分封齐、鲁,标志着东夷文化向齐文化演变,宗周文化则在鲁国完整地保存下来。
齐鲁文化
姜太公到了封地以后,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因其俗,简其礼”促成了东夷文化向齐文化的转变。与之相反,周公之子伯禽到鲁地后,变其俗,革其礼,推行重农抑商的周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使齐国和鲁国的人文经济趋于不同的发展方向:齐国的社会风尚带有明显的工商业氛围,崇功利,轻伦理,文化风气开放,注重实用;鲁文化更多地表现出农业社会的文化特征,文化风气保守,因循周礼,不思变通。
共4张
齐鲁文化
战国时期,以稷下黄老道家、孟子二度游学于齐为契机,齐文化与鲁文化开始融合。孟子在齐国居住时间长达十几年,他的学术思想受到了稷下道家的熏陶。荀子在齐、鲁文化合流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荀子兼顾齐学,因而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儒学思想,同时又通过学术交流,把他的儒学思想在齐国文士阶层传播开来。在诸如此类的背景下,齐文化和鲁文化走向融合,共同构筑了山东人的齐鲁文化。
方言魅力
语言崇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社会现象之一,许多风俗习惯的形式与民俗故事的流传是与语言崇拜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到了胶东,宴席一般要备“吉祥菜”——鱼和炖豆腐。宴席到了最后,如果端上一盘整条的鱼,便表示酒宴结束,即使再贪杯的客人也应该知趣地干完杯中酒准备吃饭。以“鱼”谐“余”,表达幸福欢快的生活没有完结,余福长久。长岛等地过年少不了“炖豆腐”,也是取其谐音:“炖”音近粮囤的“囤”,“豆腐”谐音“都富”,还有“幸福”的寓指,可见,这道菜所包含的社会意义远远超过它自身作为菜肴的价值,已经成为渔民心中美好祝愿的载体。 不仅如此,在山东方言中,人们有时会觉得某种说法不文雅,或是不合乎讨吉利的心理,便避而不用,用一些文雅或是吉利的说法来替代。比如,烟台、威海等地过年蒸饽饽时,经常会由于火猛而致饽饽裂开口子,当地人叫“饽饽笑了”,不说“饽饽裂口子了”。笑是人的动作,赋予物体,将其拟人化,饱含了人民群众烘托祥和气氛的感情色彩。
山东方言图
胶东地区称水饺为“姑扎”,水饺煮破了、碎了一般叫“挣了”。其实,饺子“破了、碎了、挣了”都是一件大家不情愿的事实,但一句“姑扎挣了”则使这件不愉快的事情平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在当地人看来,饺子“挣”得多就是预兆将来能挣好多钱。由这一方言民俗还演绎出一个生动的小故事《挣与赔》: 有个做生意的,家里雇了个上锅的(方言词,厨师),姓裴。商人有个讨口彩的脾气,凡事儿都想讨个吉利,逢年过节就更不例外了。这年腊月三十晚上,商人和孩子老婆一大家子坐在炕上喜气洋洋地喝酒吃菜,上锅的伙计就在地上煮饺子,酒喝到差不多的时候,商人又上来了讨口彩的毛病,他高声问上锅的:“伙计,姑扎怎么样了? 挣了多少?”商人问这话的目的是希望上锅的回答挣得很多很多,哪怕一个没挣也要这样说。在商人的脑子里就有这样的迷信,说饺子挣得多就预示着主人来年会挣更多的钱,发更大的财。可是这位耿直但有点不开窍的上锅的偏偏就不明白主人的这层意思,况且他煮的饺子确实一个也没有破碎的,于是他高兴而且坚定地回答说:“一个也没挣!你放心吧,有我老裴(赔)在,一个儿也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