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如何使文化走出去

如何使文化走出去

发布时间:2022-04-30 22:32:04

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意义
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以经济为代表的硬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逐渐走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但从国家的整体发展和战略角度来说,文化软实力的强弱也影响着国家的综合实力。而文化“走出去”成为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在国际交流中的话语权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西方国家一方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与中国进行经济、文化等多角度的合作,维持共赢的局面,但另一方面又担心中国的崛起会对自身的利益、地位造成威胁,于是采用文化渗透、价值观输出等方式冲击中国的文化市场,并且在国际社会宣扬一些对中国不利的言论,比如“中国威胁论”“文明冲突论”等,煽动国际社会情绪,破坏中国的文化建设和诋毁中国的国家形象,不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和谐国际关系的构建。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可以进一步加强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增强国家的话语权建设,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
增强综合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吸引力。在中国经济硬实力逐渐强大的背景下,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具体来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与世界交流、合作的实力是“中国制造”,那么随着自身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在未来与世界各国进行深入合作的可能是“中国金融”、“中国企业”以及“中国倡议”等。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开展,越来越多的国家积极响应,不断深化与中国的合作,值此契机,中华文化也可以实现对外的传播。通过发掘中华优秀文化,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吸引力。
阐释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中国文化“走出去”,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的文化实现交流、碰撞,增进世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从而有利于求同存异、增进共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解西方敌对势力给中国造成的不良影响,重塑国家整体形象。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有利于更好地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的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走出去”,要坚持软实力与硬实力共同发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
硬实力与软实力是我国不断发展进步的两大重要因素,只有使其协调发展,才能共同增进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促进国家的社会建设。近年来,我国对软实力越来越重视,多次在政策文件中提出“发展硬实力的同时需兼顾软实力”,这些政策措施对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两者的属性来说,软实力不同于硬实力,其本身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通过文化因素,可以影响、改变人们的行为,并且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可以为硬实力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价值遵循。虽然文化具有强大的力量,但它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依然需要依托于经济硬实力。软实力与硬实力协调发展,不仅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发展规律,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强大支撑。同时,软实力的发展也可以带动硬实力的发展,推动国家硬实力“走出去”。中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硬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实现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充分结合、协同共进,从而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中国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灵魂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唱响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着重展示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文化渊源。通过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获得世界其他国家的认可,进而增进国际间的交流互动。通过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使西方国家的“中国威胁论”等相关言论不攻自破,从而树立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也可以增强中国的话语权建设。

Ⅱ 中国传统文化将如何走出去

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在传播内容上,先术后理,首器次道。海外异域,国情民情迥然不同,文化传统差异巨大。在国内叫得好、叫得响的作品、项目,在国外不一定叫得好、叫得响;反之亦然。想当然把国内的做法,运用到国际上传播,很可能适得其反。比如说,在国内传播传统文化,我们一般是先从理论上讲其重要意义,解决认识问题,然后再着手贯彻实施具体项目。而在他国,相关背景缺乏,文化圈差异带来的理念截然相异,对我了解有深有浅,感情有好有差,判断事物的价值标准不一,认知不等于认同,因此或许正好相反:先实施具体的文化项目。如此说来,我们应尊重差异,不强求对方点赞苟同。特别是,不纠缠于文化观念“形上”的是是非非,而在文化的实证和器物层面上多下工夫,先让对方感性了解,然后激起其主动的思考、理性的好奇、热情的学习。
《意见》恰恰体现了这一原则。在例举的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性项目中,大部分具有“普世”的实用价值。有谁能拒绝一个健康身心的需要呢?像我们包含神奇针灸、丰富多彩的医药,色、香、味俱全的烹饪饮食,养生技击一体的武术健身等,颐养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对其他国度的人民亦大有补益。像园林、戏曲、民乐、书法、国画等传统文化艺术,千百年来熏染陶冶出来的精神产品结晶,情感色彩浓厚,如音乐被称为“无国界的语言”,自然也能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受魅力”。中华典籍、中国文物闻名于世,更能激起世人探寻文明根源的惊奇。不同文明的交融,一定是先在物质的、感性的表层上相互接触,然后慢慢深入至神经和骨髓上去。在此基础上,面对人类共同的问题,放下各自的矜持或傲慢,大家平等坐下来一起研究,然后进行深度的合作才有可能,我们所说的汉学交流、智库合作、图书出版,也有可能进一步地展开和扩大。
第二,在传播方式上,途径不一,模式多样。任何文明、文化传播,都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手段。古代受地理和技术条件限制,各个不同文明板块来往有限。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大踏步提高,国家和民族交流逐渐多了起来,但文明主体的互动染上了大规模殖民和战争的色彩。世纪之交,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体的出现,正在把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变成一个信息瞬间传递、扩散的“村落”,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2017年1月19日,在中国实学研究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领导干部学国学促进会主办,26国学网承办的“国学孔院行”启动仪式上,有专家就提出:应结合当地政府和学校的有关文化项目,契入进去,丰富其内容,使活动的单向展开变成一种双方的需求。我们理解,《意见》提出的“充分运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文化节展、文物展览、博览会、书展、电影节、体育活动、旅游推介和各类品牌活动”来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个是我们有较大主动性的文化中介机构或人员:比如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还有华侨华人、各方面出境人员,我驻外机构、中资企业、遍布世界各地的中餐馆;一个是双方合作开展的活动项目,比如说文化节展、文物展览、博览会、书展、电影节、体育活动、旅游推介和各类品牌活动(这些活动有时我们也可以作为主动的一方);一个是对方主办的各项文化活动,如果有可能我们也可以考虑参与进去。这样看来,只要积极性调动起来,并给予适当政策鼓励甚至资助扶持,机会还是很多的。与某些西方国家文化渗透的图谋不同,我们不是去故意搞乱别的国家和人民,而是更多地从对方的角度着想,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意见》提出要“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其中“大众传播”强调了文字(报纸、杂志、书籍)、电波(广播、电视)、电影、电子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和工具,受众庞杂;“群体传播”相对范围小,针对的是利益、观念、目标、关心等因素相互联结起来的集合体;“人际传播”专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感官参与度高,可使用语言和大量的非语言符号(如表情、姿势、语气、语调)等等。
文化不只是抽象的观念,还和经济利益挂钩。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进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生产力时期,文化除了传统的意识形态和教化功能外,出现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现象。过去是卖产品(成本+利润),现在是卖品牌、卖文化、卖价值观。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球成长最快、利润最大产业之一。但是,不要说同欧美发达国家比较,就是和日韩相比,我们在世界文化市场的份额也是很低的——这与文明古国的历史地位、第二大经济体的现实很不相称。新世纪伊始,我国的文化产业年年攀升,潜力巨大。为此,要充分运用我们的经济对外贸易、“企业走出去”前期奠定的基础,配合国家制定的经济开放新格局(如“一带一路”),扩大人文交流,尤其注重“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让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使得双方受益、多方获利。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新模式”究竟是什么?恐怕一下子也很难讲清楚,双方都能接受的模式,需要在实践中磨合、探索。本土化、世俗化本来就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要互通有无、友好协商,切忌自以为是、单向流动。在传播我方文化活动、文化理念的同时,还应注意发掘和汲取所在国的文化精髓。传播、交流实质是不同文明的对话。换个角度、换个方位看自身,对我们在今天从形式到内容上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言,也是一个外来的比对“刺激”因素。当一种文化具有全球性影响和眼光时,对比使它能够回到对自身的反思和自觉中。
第三,在传播目标上,虚实结合,互利共赢。所谓“实”,就是让交流的双方能够受益得利;所谓“虚”,就是《意见》指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这是我们单向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它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向对方的好故事、好声音、好特色、好形象的学习。
“故事”在传播交流中最富有亲和力、感染力。来自于生产生活的故事,富有人情味,传达的信息可看可听,大家都乐于接受。如果上升到理论的层面,那就要能作出“打通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汇聚和表征中国的努力、思考和期望,提炼出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这有利于我们尽快摆脱“国大声弱”的困局,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使我们不仅身置国际舞台中心地带,还能在舞台中心发出强音。

Ⅲ 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 人民日报社

人民日报新论:中华文化如何更好“走出去”
2015年01月22日05:3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周 虹
中华文化能否跨越障碍迈出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将自己的优秀文化产品卖出去。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近年来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有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在文化对外传播的现场,往往会有这样的尴尬:“走出去”因语言和文化障碍停留在表面,深度介绍中国历史、正面展现中国现状的产品少之又少;以外国人为受众目标的文化活动,参加者大多是为捧场而来的“熟面孔”,对外文化交流演变成自娱自乐;认为文化就是文艺,国外演出接二连三都是文艺团体,给外国人造成中华文化就是唱歌跳舞的印象;习惯性地依赖政府主导、财政埋单,片面追求规模、速度和轰动效应,因过多的公款投入和过浓的政府色彩反而招致疑虑和反感。

上述问题有其历史和现实根由。鸦片战争以来,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急切盼望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当我们今天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这个目标,自然会产生急于得到别人承认的心理。当此之时,一定要从历史角度和国际视野探寻新的思路,从古今中外文化交流的成功实践中汲取经验和营养,摈弃不由自主的急躁和冲动。
首先,要顺其自然。文化传播是一个自然而然、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国家的兴盛和文化对外影响力的提高一向相伴相随。中国历史上的“万邦来朝”,并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国家和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然。因此,只要我们保持住发展势头,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度和影响力必将有质的飞跃。
其次,要依托经贸。文化的传播历来都不是孤立的社会行为,而是附着于商业往来等其他载体而进行。伴随着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驼队、海上通道上的商船,包括世界三大宗教在内的诸多外来文化先后传入中国,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造纸、印刷等技术也随着丝绸、瓷器、茶叶一起传播到世界。而如今的德国“奔驰”和“宝马”、美国大片和“苹果”,在赚取商业利润的同时,还将严谨务实的“德国印象”和探险求新的“美国价值”传至世界各地。
上述事例告诉我们,中华文化要走出去,靠送人免费阅读、请人免费观赏的办法,不仅收效甚微,也无法长久持续。中国必须创造出更多世人喜爱的优质产品,在产品中蕴藏文化,在商业中传递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文化能否跨越障碍迈出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将自己的优秀文化产品卖出去。
第三,要立足民间。中华文化的根和魂都深植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离开了民间的广泛参与,文化对外传播不仅失去了意义,而且也会失去内在动力。减少政府参与、淡化官方色彩,是当今国际文化交流领域的总体趋势,也是为减少别国误解和疑虑而采取的普遍做法。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转变职能,重点从体制和机制上解除制约文化发展的枷锁和藩篱,充分挖掘中国民间及海外华侨华人的潜力,让民间力量和人才在国际竞争中充分释放能量。
第四,要体现尊重。世界各国人民培育和创造了各自独特的传统和文化,共同构成当今世界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中华文化必须展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魄和风范,尊重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和文化,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避免造成中华文化单向强势输出的印象。谦逊是许多外国朋友高度赞赏的中华传统美德,在国力增长的背景下,我们要特别警惕刚抛弃自卑又滋生自大的倾向,让中华文化更具亲和力和感召力,使中华文化在海外走得顺畅、走得长远。
(作者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文化司副司长)
《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22日 05 版)

Ⅳ 中国文化为什么要走出去怎样走出去

近些年来,“走出去”成了各行各业十分热衷的一个关键词,几乎成了中国走向世界的问候语,乃至誓言。中国文化“走出去”更是一个不断升温的热词。政府与相关机构和企业建立了不少平台,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包括财力和人力,自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虽说一向不喜欢GDP的我,很难相信正式公布的一些统计数据,如我所从事的出版业的国际版权贸易已然实现顺差,输出版权数超过了引进数,但对“走出去”的风生水起却能感同身受,只是对尚存的问题总也耿耿于心。我很乐意就中国文化“走出去”问题作一粗浅检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什么?
中国文化作为唯一绵延不断达5000余年的一种文明的载体,至少近2000年间一直参与世界各文明间的互动与对话,见证了多少文明的兴盛衰亡。尤其中世纪以降,中国哲学、思想、审美方式、价值观等对近代世界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法国比较文学大家艾田蒲两卷本《中国之欧洲》、美国史学巨匠唐纳德·拉赫穷毕生之力完成的三部九卷本《欧洲形成中的亚洲》,以大量第一手资料证明,中国文化不仅促发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形成、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至启蒙时代更成了西方崇拜的偶像,“中国几乎成为西方文化向往的乌托邦”。尽管中国文化在“形成”近现代欧洲进程中的作用,理性地说,或多或少源自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误读,我们仍可以说,没有中华文明,便没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欧洲及其新生儿美国,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广义的西方世界。中华文明的诸多元素,乃至价值观,今天仍然活在西方文明的许多精彩章节里。
如此辉煌而绵延不绝的文明,为何到了今天却面临“走出去”的诉求?甚至困境。是什么、什么时候渐渐将中国文化排斥在了世界文化之外,而令其生息在独异的苑囿里,以致在全球化的今天,当我们要面对世界的时候,却发现前面还横列着一道“走出去”的鸿沟?除了日本文化学家冈仓天心在《茶之书》中指出的中国文化遭遇的元、清两次劫难,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以我的学识和心力,无法作进一步的深究。只好将我的“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什么”的追问引回到肤浅一些的第二个层面:中国文化为什么要“走出去”?
首先,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为了和谐相处、共谋幸福,我们需要彼此理解、相互尊重;这种理解和尊重的前提就是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和熟悉。
其次,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其文化注重平衡与和谐,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已然成为全球经济共同体重要一员。如何与其他文化的民族共生共存,不仅是中国的课题,也是世界的课题。
再次,一个屹立于世界的完整的中国形象,应该是一个经济、文化的复合体。不能只让世界惊叹我们坚硬的经济形象,文化的柔美魅力不仅可以淡化经济形象的硬度,更可赢得亲和力。
因此,窃以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终极目的,应该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和谐共处,“诗意地栖居”(海德格尔语)在这个叫做地球的星球上。
二、“走出去”的近期目的与基本前提,两个理念问题。
本想接下来罗列一些我所观察到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误区,唯恐不可避免实则不必刺激一些人、误伤人们善良的愿望,便换个角度,就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近期目的和基本前提这两个理念问题作点强调。
如果说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终极目的,是与世界其他文化和谐共处,那我们的近期目的是什么呢?
这是个相对敏感但十分关键的理念问题。对此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效果甚至成败。颇具争议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今年早春,在被称为“世界十字路口”的纽约时报广场,59名影视明星、科学家等所谓成功人士出演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滚动播出20天,对过往行人进行了8000余次高密度视觉轰炸,令世界惊讶。这每集30秒“宣传”了59个人物的国家形象片,因没能传达人物具体的正面信息,更谈不上“传播”明确的中国价值,虽耗资达450亿,从接受的角度而言,可谓收效甚微。外国人说:“除了展现出中国丰富的人群和他们的成就外,我不太清楚它们想传达什么样的信息……没有彰显出中国充满活力的国家形象。”
更有甚者,有外国人认为,形象片聚焦有钱的精英人士,在中国崛起令世界不适应甚至恐惧的当下,是选择错误,因为“中国光鲜的这一面,外国人都已经知道了”。他们说:“外国人最喜欢的,是能够表现中国艺术、音乐、文化的人,他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关于中国生活的乐趣,很多外国人不是太了解,所以你越是强调中国政府的实力,越不能改变他们的想法。”因此,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近期目的,应该是传递具有亲和力的中国文化形象,而不要急于凸显强大的国家形象。
其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前提是什么?
撇开文化间局部的交流不谈,近代世界推动文化流动的不外乎两个众所周知的因素,一是以战争为极端手段的殖民化,一是经济。到了全球化时代,恐怕只剩下经济这一个推手了,所谓“文化跟着经济走”。因此,在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当今世界,经济发达程度是文化“走出去”的基本前提。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当前,世界各地躁动着一股中国文化热、汉语热,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要找关系才能学上汉语的情况。其间虽不乏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者,但大多是冲着中国这个逐渐成熟且愿意和世界做生意的“大市场”的。我们始终不应忘记,眼下的中国文化热,背后是生意诉求,是由经济利益决定的。当然,可以期望的是,实现着经济诉求的外国人,在与中国做生意的过程中,或之后,会真的爱上中国文化。
三、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
基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短期和长远目的,我们当前主要应立足于增进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理解和接受,扩大中国文化的亲和力与影响力;同时,不应忘记经济因素在此过程中所具有的特别重要的作用,以及我们面临的形势,也就是目前的中外文化交流现实。因此,我们在规划、设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候,应该立足实际、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分阶段推进。就此提几点建议:
第一,确立“走出去”主体。要区分政府、相关机构、企业之间的角色定位和作用,要明白哪些事情必须政府承担,哪些政府不宜亲自操作,否则会事与愿违;哪些应该发动企业去做,哪些又不应由企业承担。应该承认,中国文化“走出去”目前的实际运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大多与实施“走出去”工程的主体角色定位错位有关。政府作用过于彰显。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学学“王权不彰”;要做到,虽不处处露面,但影响力无所不在。因此,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做好切实的规划,制定有效的政策,甚至管理法规,研究并培育出“走出去”工程与市场接轨的机制,让企业、相关机构成为“走出去”的行为主体。
第二,整合“走出去”平台。政府现有文化“走出去”平台过于分散,单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新闻出版总署针对中国图书版权输出的,就有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文化着作翻译出版工程等。有必要对全国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平台进行分类整合,以取得统筹安排、集中发力的效果,同时减少运作成本。根据我国政府需求和现实情况,对政府运作的现有平台,可保留并一定程度上参照歌德学院、塞万提斯学院等成功经验,改造孔子学院,使之成为中国政府总体对外文化交流和汉语推广平台,一定程度上代表官方意志,同时引入企业参与,帮助世界改善对中国的印象,提高企业的海外形象和品牌知名度;现有图书版权输出支持平台,整合成“(翻)译中国”工程。对于涉及美术、音乐等艺术的,可整合出一个平台,用一个综合性强、知名度高的形象或名称命名,如敦煌艺术基金会。时机成熟时,政府主导的这部分工作亦可划归孔子学院。
第三,改进“走出去”策略。要想中国文化“走出去”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在研究自身诉求与国外接受的前提下,改进工作策略。主要是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意识形态与生活价值的关系。在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尤其初期,要侧重中国当代生活,以便于西方接受的方式展现中国人生活方式所反映出的价值和习惯,淡化意识形态诉求,这并不是迎合西方,而是见客做菜。
二是传统和当代的关系。5000年的中华文明里,承载着大量对外国人来说具有吸引力的传统价值和审美元素。这些元素成了中国的符号。对其中一些具有文化基因意义的符号,要利用好,不断向世界多方位、立体而直观地介绍和强化,在认知的基础上形成认可、认同,然后不断引入当代元素。换言之,就是以传统文化吸引外国人,再以当代文化渗透之,让外国人不知不觉中消除对当代中国的抵触,认同当代中国。
三是“说”与“做”的关系。中国文化“走出去”,不仅要做好向世界介绍的“说”,还要与倡导中国人在海外要有良好的言行举止,甚至与反腐败教育结合起来。在国外工作、学习、出差、旅游、度假的中国人,是外国人接触到的中国文化最真切、最鲜活的载体,他们的“做”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做”的另一个层面,就是要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工程,切实强化“中国制造”的诚信,恢复中国文化“天人合一”“诚信为本”的魅力。
四是“我”与“他”的关系。中国文化“走出去”,当然要以我为主,但绝不可忽视作为“他者”的外国人的作用。以《大趋势》闻名于世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应邀写作了《中国大趋势》,向世界解释中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应该邀请这样一些对中国、中国文化怀有同情,有一定号召力的国际学者、作家,来中国居住、考察、研究,来写中国,表现中国。他们说的,西方更容易接受。我在TED网上看过一个题为《理解中国的崛起》的讲座,主讲人是英国作家、《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终结与新全球秩序的诞生》的作者马丁·雅克。雅克在讲座里告诫西方人不要用西方的眼睛看中国,要接受中国和平崛起的现实。记得他提供了三个“理解”点:中国不是民族—国家,而是文明—国家;中国的种族观念,完全不同于西方;中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完全不同于西方。这些讲道理式的娓娓开导,西方人听得进。这是我们重要的资源,应引起高度的关注。
第四,重视流行文化的作用。流行文化具有最广泛的受众,一些好的中国文化符号和元素,如能与流行文化艺术地结合,将会很好地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美国在这方面树立了榜样,我们应该就此进行专门研究。
第五,要发挥中国饮食,尤其是遍布世界各地的中餐馆的作用,要像美国在全球大力推行“麦当劳”那样,重视中餐馆建设。

Ⅳ 请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这样才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通过商业活动、教育活动等多种文化传播途径,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进行文化传播。

(5)如何使文化走出去扩展阅读:

做法:

态度

尊重文化多样性,加强文化交流。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Ⅵ 请从文化传播角度谈谈中华文化如何成功走出去

找到自身特点,找到别人的需求点,把能够结合的部分宣传出去,走出去;
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利用各种交流渠道走出去;
利用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化的传播,比方说和资本输出一同走出去的中国人,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可以把文化带出去;
把已经走出去的部分不断寻找能够被接受的部分,加大这部分的文化产品创意和输出,强化走出去的效果;

Ⅶ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我国文化如何走出去,提出建议

1、打造内容品牌

在世界范围内极具知名度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奥斯卡、格莱美、迪士尼等美国文化品牌影响力覆盖全球。美国不仅是一个经济强国,也是一个文化强国,美国的文化产业占GDP的24%,美国文化的GDP产值占了全球的四分之一。

我国要想让文化走出去,也应该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文化,独具特色和传播价值的内容品牌。

2、国家支持要落到实处

当今的中国文化企业规模普遍都偏小,上百亿美元量级的少之甚少,因此,中国的文化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与大财团竞争和对抗就存在论难。因此需要国家的资金支持。正如法国电影之所以在国际数一数二那是因为国家对法国本土电影的保护和出资支持,还有一些优惠的税收政策。

3、打造文化龙头企业

美国电影有超过三千家的企业,真正有全球竞争力的却只有六家。但是这六家每年产生和辐射的经济效益不容小觑。我国也应该培养一批龙头企业,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和在国际舞台上能够占领潮流具备话语权的企业巨头。如此一来,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将会减少很多阻碍。



(7)如何使文化走出去扩展阅读:

文化走出去意义:

当今这个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交互与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拥有话语权,建构良性互通的话语权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现实意义,实际的成效,以及面临的困境和瓶颈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文化的建树是一个需要积累、沉淀,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华文化走出去也需要循序渐进,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Ⅷ 怎样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继承传统、突出当代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更应以积极的姿态、开放的胸怀大力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思想、文化的交流交锋交融中告诉世界中国人民的所思所想、不懈追求和未来。 [详细]

2、中国文化、世界表达
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开拓对外宣传的新思路新举措,要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积极探索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专业化、市场化道路,要借助手机、网络电视、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高新技术和新媒体。要重视人与人的交流,加大情感和思想沟通。 [详细]

3、尊重规律、科学发展
官民并举,推动政府对外文化交流同时加强民间文化交流;兼容并蓄,“走出去”同时积极吸收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双轮驱动,加强公益性文化同时发展商业性文化贸易;注重长效,充分发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活动常态、作用长效特点;凝心聚力,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形成对外文化工作合力。 [详细]

Ⅸ 中国古代文化要怎样才能走出国门

中国文化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但是文化却出现了断层且无人继承的现象,而且,古代文化想要走出国门,也并非一件易事。如果文化想要走出国门,那么就必须要进行重新包装美化,然后通过教育、网络、还有一些综艺节目的电视效果等等多方面,不断向国外输出,让外国人知道我们中国有着这么丰富的文化宝藏。

文化想要走出国门,那么就一定要进行创新,毕竟很多古代文化都是有一定的受众的,就算在国外也一样,他们也是在用一种非常欣赏的眼光看待中国文化,因为这对于他们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会让他们从熟悉到喜爱,慢慢的了解中国文化。

与如何使文化走出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7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7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4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2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5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1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9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6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1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7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5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6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0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5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6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0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6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