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人的尊严和文化因素哪个优先

人的尊严和文化因素哪个优先

发布时间:2022-05-01 01:35:03

Ⅰ 尊严和物质,你会选择哪一个

我选择物质也就是金钱。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尊严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当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要凭借自己的能力与社会平台,努力创造一种受人尊重的生活,而不是为了钱财不择手段。

有个新闻卖妻救女,虽然是炒作,那么她们这个家庭不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吗,不想要尊严吧,不是,但现实让他们放下尊严选择了物质物质可以挽救他们的家庭,有时暂时的放下尊严,未尝不可!

Ⅱ 影响人社会关系和文化因素的归顺是什么

当然是啊,要不然政府制定什么宏观策略嘛,社会的风气等对人民的生活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然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国家要实行义务教育。
1、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有报道说的狼孩猪孩等就是没有经过社会化的结果,你自身的社会化过程可以从家庭、学校的教育谈起,教育是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2、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刚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的一个生物,而不是社会学意义的人。在社会学家看来,人是社会性的,是属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并且认同这种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支配下存在的生物个体。刚刚出生的婴儿不具备这些品质,因此他(她)必须渡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期,以熟悉各种生活技能、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的各种习惯,接受社会的教化,慢慢成人。并且,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人的社会化也是个体吸收了社会经验,并由两者的分立走向两者的融合。

Ⅲ 结合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

人格虽然有个体性,但绝不是孤立的。人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动物,人格是在社会群体交往中体现出来的,同时具有个体性、独特性、相对稳定的心理模式。古罗马着名学者西塞罗所讲的人格的含义是:一个人表现在别人眼中的印象,以及在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的角色,表示人的尊严和优越。所谓别人眼中的印象,就是人格的社会群体性。 所以,人际关系是否正常,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展开,生活是否和谐,是否得到大多数人的尊重和认可,作为其人格是否健康的评价标准。这就是人格的社会性,脱离社会群体的人格是不存在的。 人格具有个体独特性 具体的人格是指某个人的人格,具有强烈的独特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格。正是由于人格的独特性,每个人各不相同,即丰富了社会群体的多样化,同时又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矛盾。 人格障碍是一种异常,是妨碍其与大多数人的人际关系,甚至造成社会危害,或给本人造成痛苦。那么容易激起多数人反感、蔑视的人格,容易破坏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人格就存在一定的人格障碍,需要改善和发展,做出符合社会群体利益的改善、符合个人成长的发展。 完善发展自己良好的人格首先要了解人的心理特点 人格障碍的主要表现为自己拒绝做出改变,只要求其他人先改变,结果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麻烦。需要改变的人格是大多数人所不能接受的人格,而不是个别人不能接受的人格。 其次要学会“照镜子” 这种反馈信息可能与自己的主观体验不符,这就需要调整自己的主观感觉,因为社会中的自我,就是别人眼中的自我,具有社会客观性,我们不能控制别人怎么看待自己。生活中我们经常照镜子,如果发现镜子里的自己脸上有污点时,没有人会把镜子砸掉,除非是弱智或精神分裂症。例如:某人感觉自己很诚实,但是得到的反馈是大多数人认为其很虚伪,这时,抱怨别人的误解是没有用的,气愤地予以回击会令你的已经紧张人际关系火上浇油。理智地思考就会发现,肯定是我们自己某些行为导致别人的误解。所以我们只有好好反思,调整自己的行为,改善自己的形象。简单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向自己的朋友请教,或者与说你虚伪的当事人真诚地沟通,了解自己那些言行导致别人说自己虚伪。只要改变了引起误会的言行,形象也会慢慢地改善。但是需要了解和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别人对我们人格的整体印象不会在一天形成,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这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坚持改善自我,不能半途而废。 第三,避免人格发展误区 人格的社会性,决定了健康的人格是为大多数人所接纳,取得正常的人际关系。但绝不是说,发展自己的人格是为了取悦别人。这里所说的正常或者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指不损害他人利益。如果发展自己的人格是为了取悦他人,就失去了人格的独特性和个性化,就失去了人格发展的意义。发展健康良好的人格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发挥人潜能,培养良好的工作、生活能力,为了每个个体生活的更快乐、更美好,如果失去了自我,在人格上变成附庸,那就发展成了人格障碍。例如,某位先生为了搞好人际关系,无论是时间和金钱,有求必应。乐于助人是良好的人格,但是严重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结果搞得家里人非常不愉快,造成家庭破裂,这就不能算作是健康的人格。 第四,走进心理咨询 人类个体都有着巨大的潜能,同时又有着有限的能力,既不是无所不能。当我们感觉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人际关系、内心体验出现了不协调,甚至出现了人格障碍,当我自己不能自我调节的时候,就要走进心理咨询,让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协助我们来解决心理困扰,在心理咨询师的协助下发展我们健康的人格。 人同时具有心理和生理两方面机能,科学研究的共识是心理问题要远比生理问题复杂得多,既然生理生病要去看医生,更复杂的心理问题却全靠自己解决,势必存在一定困难。所以走进心理咨询室,看心理医生是我们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Ⅳ 重视人的因素和尊重人的地位

认为重视人的因素和尊重人的地位可以提高生产率,使工厂获取更多的利润 ,认为工人不是机器而是人 ,主张对人力进行投资 ,主张改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 ,主张与工人和睦相处 。
提出了“固定工资+利润分享”的报酬制度 ,主张实行有益的建议制度,并对有益的建议给予不同的奖励

早期管理思想 早期管理思想的特点 管理的重点:是为了解决企业劳动分工与协作问题。 管理的内容:局限于生产管理、工资管理和成本管理上。 经验管理。管理工作的成败主要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能力、经验、个性和管理作风。 企业管理工作主要由企业所有者承担。 总之,这一阶段,管理不被看成科学,管理思想不够系统、全面,没有形成专门的管理理论和学派。

知识管理工作在很多组织进行一段时间后,很容易陷入持续性不足、生命力不够的情况,大家对知识管理的热情大大降低,由原来的渴望、热心参与,变成应付了事,甚至搁置一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知识管理工作伊始,大家对未来知识管理的愿景有美好的设想,在前期组织的知识管理更多会聚焦在如何快速构建知识库,把以往已有的知识纳入到统一体系中,而忽略了知识应用问题,这就导致大家在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依然没有体会到知识管理的好处,自然对其热情逐步降低,甚至产生怀疑。所以,在知识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不可忽视。只有持续调动大家的参与,才能够保证知识管理顺利有序的推行下去,从“人”的因素角度,要做好三件事情:

一、区分组织内人员角色

对于知识管理工作而言,所对应的受众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知识交易员/经纪人、知识拥有者、知识获取者。知识拥有者往往对某领域有较为精深的研究,有比较多的经验、技能积累,我们需要从其中获取有价值的知识,而知识获取者希望能够通过知识管理工作获得某方面的知识,有这两个角色可以理解组织内的知识供需关系建立起来了,但要完成知识的交流,还需要更重要的第三类人员:知识交易员/经纪人。他们往往在组织内比较活跃,经常传播分享一些新的知识、理念,是知识管理的忠实拥护者。

对组织而言,要保证知识管理在内部的持续推动,就要充分重视并发挥知识交易员的价值,给这个群体创造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带动内部的知识管理工作,由其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内部交流活动,并将其知道的知识拥有者推荐给知识获取者,促进内部的知识分享与传播。

因此,从人的角度考虑,我们需要第一时间对这三个群体有所界定,并明确哪些人员可以担任“知识交易员”角色。

二、考核与激励不能少

人天生存在惰性,不论做什么事情,当初始的热情消退后,自然会对这件事情不积极。人对待知识管理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要保证组织知识管理能够长效推行,在找到合适的知识交易员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考核和激励,从而减少因为人的惰性而带来的知识管理工作不持续。

要做好考核和激励工作,需要有专人负责,由所谓“知识管理员”来监督、监控组织内个人知识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定期给出组织内各部门、个人的知识管理执行报告,可以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进行评判,比如,考核部门内部知识交流发生次数、知识创新文档的完成篇数、创新成果数量、员工知识管理系统平台访问次数等量化指标,并配合一些定性指标,比如,员工对知识管理的认同度、已有知识文档的质量等定性指标。基于相对科学的考核给出其知识管理的执行情况。

在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需要考虑激励问题。对于组织内员工的激励,应该既有“正激励”,又有“负激励”。对于知识管理的正激励,不能单单考虑物质层面,更应该考虑“精神”层面,比如,内部定期评选最佳知识管理部门、个人,最佳知识成果等,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广泛的内部宣传,从而创造一些知识管理明星,甚至推动个人成为某领域的内部专家。在“正激励”方面,往往精神层面的激励更为有效。而在“负激励”层面,建议可以多考虑物质层面,比如将知识管理工作与个人绩效相挂钩,基于个人完成情况,以确定个人绩效的评定与发放。通过这样有“推”有“压”的激励方式,让组织内拥护知识管理的个人快速脱颖而出,并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知识管理工作中。

Ⅳ 决定一种文明的生命力是其经济因素还是文化因素

决定文明的生命力乃是崇拜的因素。参考文章如下:

文化与文明
江宜清

从广义上说,人类的文化是指人类总的生存方式(或模式),包括了人类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一切表现,也包括了其中好的和不好的方面。而人类的文明则只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好的一面,即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
任何人类的文化,都存在文明和不文明两个方面,也就是好的和不好的两个方面。而且,由于人类的文化总是处于动态发展中的,所以人类的文化也是一个从不文明到文明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将不文明的化为文明的过程。但是否能够文明到底,却又很难说了。
当说到中华民族,我们总是说我们有着灿烂辉煌的文明等等,这其实就是在说中华文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世界上任何民族的文化,或多或少都总有其优秀的一面,因为正是这一部分构成了他们民族的文明。
但是,对于如何评判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人们却常常各执己见,常有把文化的糟粕当成文明成果来继承的情况发生;反过来,也有把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当成垃圾抛弃掉的情况。因此,人类文化的发展也常常存在混乱的情况。这是必然的。
当然,通常对于本民族文化中的不良一面,人们都是不太愿意提起的,当年柏杨冒天下一些人之大不韪,写了本书叫做《丑陋的中国人》,结果令许多人堵心,被骂了个半死,估计以后也还得让一些人骂下去。可是这骂人,恰恰就是我们民族文化中存在的不文明的一面,有话为什么不能好好说呢,为什么不能以理服人呢?
其实,人类文化中不文明的地方是很多的,而且文明的发展也是阶梯状的。比如,谁都知道骂人是不文明的,哪怕在心里骂人也是不文明的,但在心里骂比骂出来又似乎要文明一些,毕竟不会引起打架,而且其中多少又有了些忍耐的成分,这忍耐却又是文明的;打人比起骂人虽然是更不文明的,但比起战争似乎又要好了许许多多。人类历史从来也没有离开过战争,战争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即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以毁灭对方来求得或扩展自己生存的方式,乃人类文化中的不文明方式)。但任何国家似乎都不能没有军队,现代化的军队原本就是从那打打杀杀的不文明的人类文化中发展出来的。但事情又总是具有辩证的一面,如果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不得不去战争的,却反而又具有了文明的因素,毕竟任由罪恶和欺压的发生而不加以制止也是不文明的。所以一般来说,挑动战争的是不文明的,抵抗或制止战争的却又是文明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关键在于我们不要站错了位置。但人类总是自以为义,企图要灭掉一切的不义,结果反倒互相指责,导致了种种的不义行为发生,于是人类为此战争不已。然而,人类靠自己真能够灭掉不义吗?到如今也还没有。
仍以谩骂为例来看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一个能够承受任何谩骂的民族,往往表明了这个民族的文化的更加优越,其文明程度也就更高。如果进而人们还能从谩骂自己民族的话语当中,寻找到改进自己民族文化的不足之处,这倒能说明这个民族真是文明的,他的文化也真是了不起的,而且还必将更加文明。柏杨是个中国人,属于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他能自揭本民族其丑,且不怕众人谩骂,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理性,这也说明我们的民族中有文明的人士,我们的文化中也自当有着了不得之处。这也体现了民族文化中存在的文明一面,可能目前还不多,所以尤其珍贵,应大力发扬。
在世界上,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不文明现象,我们看到更多的不同文化的冲突,这也可以看作是人类文化中的内部矛盾问题。的确,不同文化的发展常常伴随着彼此间不文明的社会舆论和暴力行为,或者是先进的强制后进的;或者是后进的抵制先进的。人类不同文化的进步似乎总也不能完全和平地进行,这也是人类生存方式在发展中的不文明的一面。
其实,人类理应互相理解,化解仇恨,彼此不强求一律,保持着和平竞争、和谐共进的文明生存方式,极力避免战争或一切社会的暴力冲突。人类文明化的过程本应类似于一个受教育的过程,应当学习在公平正义的原则下,促进和创新各种和平发展的方式,而不是动辄诉诸暴力。目前,在全球各个领域中广泛开展的和平竞争或竞赛等,就是更为文明的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式,这些文化方式也更符合世界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文化的发展必须是实实在在的,文明更是要落实在每个人的身体力行上面。没有个人的文明生活方式,又何来社会文化的灿烂文明?所以,文化也好,文明也好,都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术层面的讨论,而更要具体化。文明也不能只表现在社会的各种媒体和纸面上,更要体现在社会的现实生活当中,尤其要体现在尽力消除那些不良的社会生存方式上(即不良的文化)。无论如何,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总是需要更新和改进的,有的甚至是需要彻底剔除的,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加文明。在 2008 年 5 月 12 日 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当中,由于存在豆腐渣工程,有那么多的学校倒塌,伤亡了那么多的年轻生命,这足以证明在我们的社会中是存在着相当严重的腐败生存方式的。这一震给震出来了,要不然就还掩盖着。可是代价太沉重了,腐败的生存方式是要用生命来付代价的,这腐败正是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予以消除的。
文化的核心其实是崇拜,有什么样的崇拜,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基督教有基督教的文化;伊斯兰教有伊斯兰教的文化;佛教有佛教的文化,等等;只有正确的崇拜才能带来更多的文明。到目前为止,由于人类还并不存在大同的社会,所以也并不存在大同的文化和文明,甚至在相同的民族中也因着存在不同的崇拜,其文化状态也大为不同。进而,即便在同一崇拜中所存在的不同差异性,也使得似乎是同一的文化,却也可以出现差别。比如,在基督教的崇拜中,因为存在一些差异,就有了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等不同的文化区别。其他崇拜所导致的文化也都是如此。文化有差异,文明乃从中产出,所获文明也自然有差异。优秀的文化也自然会带来更多的文明。
优秀的文化总是拥有巨大的包容空间。比如我们中华文化,其中的真实文化状态其实是千差万别的。但中华文化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她能够包容各民族的文化差异,结成并共生为同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这个民族的大家庭还应当是可以继续扩展的,且并没有固定的局限。而各民族融和的国家则成为各民族能够共同和谐生活的重要方式,在这里,我们不妨将这种各民族共同的生活方式称之为大国文化。大国文化也就是各民族能够融合共生的文化。大凡属于世界的大国,都无不也是各民族乃至种族的大家庭。反之,极端的民族主义是不利于民族融合共生的,而且单一的民族也是没有力量的。在政治上也往往容易被个别政客利用来谋取自己的权力,或者其本身就是由这些政客所煽动起来的。美利坚民族之所以能够强大,正是因为他们具有很强的民族乃至种族的兼容性。能够达到如此程度的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并能够一起走向共生,也正充分表明了大国文化中所必须达到的高度文明,否则早就崩溃了。
文化好不好,要看文明有多少;有文化无文明就必定缺少兼容性,而缺少兼容性就难以强大;而要兼容也就一定要求开放,不开放就必然封闭,封闭之后就必然落后,落后的结果却仍然是无法抵抗先进文化的冲击,最后还是只能开放,于是又回到原点,开放就必须兼容,硬要抵制的就只能更加落后,即使人家不打你,你也吃不饱穿不暖。兼容就是文明,该改革自己的就要改革自己,所以改革开放就是好。凡能够成为大国者,总是或多或少地拥有兼容的文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能老是骂人。所以,好的文化一定要有兼容性,也就是在仁爱里面的宽容,而这样的宽容性是一定只能来自正确的社会崇拜对象的,没有正确的崇拜对象,人类就无法构造好的文化,也无法产生高速发展的文明,大国文化尤其如此。因为人类总是受自己所崇拜的对象带领和主宰的,长此以往下来,也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发展状态,也就是自己的文化和文明了。崇拜状态决定存在状态。人类距离真理越近,也就会越文明。我们想要拥有什么样的文化和文明呢?在根本上,这其实是由社会普遍的崇拜状态所决定的。

社会崇拜与社会文化
知道了文化与文明的关系,还应当知道文化是如何被决定的。
观察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知:有什么崇拜就有什么社会。社会崇拜状态决定社会存在状态,这是一条总的社会发展规律。纵观这个世界,基本上是有什么样的社会崇拜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其文化也自然囊括其中。所谓文化就是一个社会的总的生存发展模式而已。佛教的崇拜就有佛教的社会及其文化;伊斯兰教的崇拜就有伊斯兰教的社会及其文化;天主教的崇拜就有天主教的社会及其文化;基督教的崇拜就有基督教的社会及其文化,等等。不同崇拜的社会的情况各不相同,发展水平也不相同。比如天主教社会的发展就比基督教社会要差了一大节。相同崇拜的社会存在特征大体相同。
崇拜是围绕着每个人心中所追求和敬仰的对象而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灵、精神、思想、情感、言论和行为的活动。主要表达了人们愿意为自己所追求和敬仰的对象奉献一切、愿意接受他的支配、为他而生、为他而死的心愿。正确的崇拜就是信仰,错误的崇拜则是迷信。虽然一些人可能不太能够明确自己的崇拜对象,但那也导致了一种崇拜状态。因为崇拜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乃是人类独有的心灵需求,也是人心中最高的终极追求。崇拜对象也是人心中的至尊至爱。人类不能没有崇拜,人若没有正确的崇拜对象,就一定有错误的崇拜对象。
实际上,社会崇拜首先决定的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就是人的精神、意识和思想状态;进而决定了社会的文化形态,并因此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存在状态。今天我们很看重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但是,基本上也是有什么社会崇拜就有什么社会文化。准确地说,大国的文化基本上都是混杂的文化。比如美国,几乎是什么文化都有,这就是因为在他们的社会里几乎什么崇拜都有,只是社会主流崇拜是耶稣基督。所以他们的文化也就大体上被认为是基督教文化。
大国文化必须要有很大的包容性,否则成不了大国。尽管前进的道路上也有许多狭窄弯曲。但是,大国国民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社会包容性大体上都有着比较好的认识或实践,此乃大国之社会崇拜状态更为正确使然。在那里各种崇拜和文化总可以比较好地得到表达。在今天的现代化国家里对此更是有着明确的法治保障。大国社会也普遍对于反暴力有着清醒的认识,这是包容性的前提。否则国内动乱不已,大国地位亦必难以维持,健康发展就更谈不上了。
不包容的社会很难开放,勉强开放后也难免会带来冲突。而最根本的社会冲突是不同崇拜的冲突,所以现代社会中普遍把宗教信仰自由列为最重要的自由之一(在我看来就是首位的自由)。没有崇拜的自由,也就不会有其他的自由,比如言论的自由;而封闭的社会本身也极容易腐败,犹如不流动的水潭,良性发展也就不可能;封闭的社会也把人类其他社会的发展成果拒之门外,社会成长性就不好。有一天即使自己不垮,也无力抗击来自外部社会的任何冲击。错误的社会崇拜总是表现为狭隘极端不宽容,容易导致暴力。
唯有正确的社会崇拜状态,才能够使人们真正认识到社会包容的必要性,并且从中获得无限的好处。好的社会崇拜状态必然带来好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好的文化形态,也就产生了好的社会存在状态,这大体上可以从不同社会发展的效果上比较出来。

Ⅵ 什么是人文要素

所谓的人文因素包含了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

1、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历史因素和人文因素两大类。历史因素中有时代因素,民族因素、地域因素,这些因素比较稳定,不是经常变化的。人文因素是社会因素中最活跃的也是经常变化的因素。人文因素包括人的习俗性格、宗教信仰、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等。

2、文化因素

凡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非物质技术方面内容的、都属于文化因素范畴。如制度(如礼制)、宗族、还有艺术方面的小说、诗歌、绘画、音乐、戏曲、雕刻、装饰、装修、服饰、图案等都属于文化范畴。以建筑类别来说,则多着重在制度、习俗、审美观以及艺术处理等方面。

(6)人的尊严和文化因素哪个优先扩展阅读:

社会因素的举例:

1、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使病原体和传播媒介耐药性日益增强。以结核病为例,目前全球约有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一亿。1981~1995年,美国对抗生素出现抗药性的病例从2%上升到25%。而蚊媒对杀虫剂的普遍抗药,严重影响了灭蚊,从而引起了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的流行。

2、城市化和人口爆炸使人类传染病有增无减。城市化造成大量贫民窟的形成,贫穷、营养不良、居住环境拥挤、卫生条件恶劣、缺乏安全的饮水和食物,是传染病滋生与发展的温床。

3、战争、动乱、难民潮和饥荒促进了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如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动荡局势使这一地区上世纪九十年代白喉严重流行。

4、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航运速度的不断增快也有助于传染病的全球性蔓延。

5、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砍伐改变了媒介昆虫和动物宿主的栖息习性,所有种种均可能导致传染病的蔓延和传播。

Ⅶ 简述人格的含义及其决定因素

一、含义

人格是指个体在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表现为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心身组织。

二、决定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总结以往研究,遗传对人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人格的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改变。

2、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其作用表现在:社会文化对人格就重要的作用。社会文化对个人的影响力因文化的强弱而异,这要看社会对顺应的要求是否严格,越严格,其影响力越大。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3、家庭因素

强调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间的差异和不同的教养方式的影响。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三类:权威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和民主型教养方式。

(7)人的尊严和文化因素哪个优先扩展阅读

人格的特征

人格是人类独有的、由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代表人类灵魂本质及个性特点的性格、气质、品德、品质、信仰、良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尊严、魅力等。人格的特征主要有四个,它们分别是人格的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一般说来, 人格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的人格是他过去的整个生活历程的反映。人格的形成也和人的生物遗传因素有关, 因为人与人的个别差异从婴儿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有所表现。作为区别人与人的不同特征的人格, 正是在这种先天生物学差异的基础上, 在某种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 通过不断的社会性内化过程而逐渐形成起来的。

Ⅷ 我们班的辩论赛题目《影响一个人的人格修养自身因素占主导还是外界因素占主导》我是反方。快来人帮帮

以下需做删简,仅供参考:

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展开,文化的研究
引起了科学家和人文学者越来越大的兴趣。中国传
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曾经是辉煌的,但在近代
却黯然失色了。要使中国文化再度兴盛,就需要对
其进行深入的探究。从文化的核心即价值系统入
手,通过分析价值系统对传统政治、经济、法律、社会
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可以挖掘出传统文化
精华,同时发现传统文化中那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
方面并予以摈弃。
一、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社会历史根源
中国传统价值观始终把谋求人与自然、社会的
和谐统一作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反对人的独立意
念和锐意进取,培养人的群体意识、顺从诚敬意识
等。此种价值观具有很大的惰性。它所寻觅的是一
种中庸的、调和的途径,使之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
念相契合。也就是说,美的东西总是与善的东西连
接为一体;只有善良的,才是美好的。可以说,中国
传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伦理道德原则为
绝对的价值尺度,即主体对客体(包括人事、社会生
活、自然万物等进入人的认识领域的一切对象) 的评
价都是以道德原则为准绳。符合伦理道德就是有价
值的,反之,则被认为是无价值的。西方思想家孟德
斯鸠曾经说过:“中国人把整个青年时代用在学习这
种礼教上,并把一生用在实践这种礼教上。”[ 1 ]黑格
尔也指出:“在中国人那里,道德义务的本身就是法
律、规律、命令的规定⋯⋯这道德包含有臣对君的义
务,子对父、父对子的义务以及兄弟姐妹间的义
务。”[ 2 ]这些论述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伦理道德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处的地位。
为何属于调剂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观念能够成
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征? 考察这个问
题,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孔孟儒学的伦理道
德最初只是用来维系家庭和睦的一种手段,而在儒
家后学的阐述中,这种最初的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
质的变化:伦理道德与宇宙自然、政治制度相互叠
合,构成自然———社会———人伦道德三位一体的稳
固系统;人伦道德取得了本体论的意义,成为自然社
会的法则。《易·序卦》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物
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
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
然后礼义有所措。”这种三位一体的框架使宇宙万物
成为人类精神生命以及社会历史的有机构成部分,
它与人类生命融为一体。人伦道德中便体现着宇宙
生命的精神,而宇宙也打上了人伦道德的烙印,二者
靠活的生命之流———“气”相为贯通,即庄子所谓“通
天下一气耳”。从某种程度上,对宇宙现象的描述在
于昭示社会历史、人伦道德的完善无缺。
伦理道德观念除了保存伦理道德特性,对自身
内容还进行了“外化”、“超越”,从而具有法律约束的
功能。“礼”是中国封建社会伦理道德和封建等级制
度的总称。在中国,人们常习惯于“礼”、“法”并称,
主张“隆礼尊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古代的法
律,从来就有着浓重的伦理色彩。违背礼义道德也
就是触犯了法律。《新唐书·刑法志》载:“令者,尊卑
贵贱之等级,国家之制度也。”这就使得伦理道德从
内在取向变成了外在的规范,成为中国传统价值观
的主导精神力量。
当然,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也是中
国传统价值观伦理道德原则形成的原因之一。中华
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型民族。农业耕作的特殊性,使人民长期定居于某一区域; 在同一空间区域
内,要达到长期共存的目的,维持一定区域内家族之
间,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封
建社会的社会结构就是以血缘、宗法关系为纽带而
建构起来的。在家庭内部,首先要确立父亲的绝对
地位。以父亲为中心,确定上下贵践、尊卑长幼秩
序,任何一级不得逾越。国家是家庭的扩大化。君
主作为一国之主,是权力的化身和象征。统治者为
了达到永享国嗣的目的,竭力向国民灌输封建道德
意识,道德原则被进一步国家化。
中国的政治结构,从本质上说,就是中国封建社
会结构的变生物。特定的社会结构塑造了相应的政
治结构,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隶属依附关系。
一个人的臧否废黜、贬谪擢升,不是看他的实际才
能,而是看他的德行;政治与道德密切相联,道德的
衰落意味着政治生命的死亡。
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本特点
考察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本特点可以从三个方
面进行: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我
的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看,人伦关系是中国传
统伦理价值观思想的起点;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看,
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重人道精神、重群体精神;从人
与自我的关系看,中国传统价值观重修养之道。
“人伦”概念最早提出者是孟子。他指出,人伦
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
有信”[ 3 ] 。“人伦”是人和人之间的五种关系。每一
种关系,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都有一个处理两
者之间关系的最高准则。孟子明确地把“明人伦”作
为“新民”以致“王天下”的大法。他说:“人伦明于
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
也。”[4 ]就是说,统治者向百姓教以人伦,是统治者
最重要的一个统治方法。先秦时期,人伦是五种人
际关系的概括,没有尊卑、贵贱及绝对服从的含义。
《中庸》把人伦看作五达道,认为:“天下之达道五,所
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
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到了荀子,其“人
伦”思想特别强调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认为“人伦”
所确定的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是社会稳定和统一的条
件。“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
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
宜。⋯⋯故曰斩而差,枉而顺,不同而一,夫是之谓
人伦。”[5 ]董仲舒把“人伦”看作与天地一样永恒的
规范,更加突出了各种人际关系中的不平等,尤其强
调君臣与父子两大伦。他认为:“是故大小不逾等,
贵贱如其伦,义之正也。”[ 6] 《论语·颜渊》认为,“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政治统治中必须特别注意的人
际关系,尊奉君臣关系即是“忠”的道德观念,父子关
系即是“孝”的道德观念;认为君王对待臣要有一定
的礼节,臣对待君王则必须忠诚。父亲对待儿子要
慈善而严格,儿子对待父亲必须有孝敬之心。这种
君君、臣臣的尊卑等级关系,经过后世儒家和统治者
的不断强化,使尊卑等级观念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
面,成为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中国传统价值伦理原则的核心是一种具有民族
特点的仁爱思想。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系统中,
“仁”是道德的最高原则。这种原则就是要舍己利
人,舍己爱人,并且强调这种爱应该是从无私的动机
出发的。在孔子的言论中“, 仁”包含三种意思:一是
对父母兄弟等家族内部成员的爱。孝悌、亲亲等都
是“仁”的一种特殊表现。二是对统治阶级内部成员
的爱,忠恕、尊尊、守礼等都是这种爱的表现。三是
对下属的被统治阶级的爱,体现为宽、惠、富之、教之
等仁政。“仁”的这三个方面的规定,以亲亲、孝悌等
对家族内部的爱最为根本,故有若说“孝悌也者,其
为人之本”[7 ] 。孔子以后的墨子并不像孔丘那样,
把“爱人”的思想建筑在纯粹利他的动机上,而是从
功利主义思想出发,提出了“兼相爱”和“交相利”,提
出了“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 利人者,人亦从而利
之”的思想,使自己的理论更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墨
子认为,人不但要爱人,而且要能够“爱人若爱其
身”,即在爱别人的时候,要能够做到像爱自己一样
去爱别人。自西汉以后,儒家的人道思想(其中也包
含对墨家人道思想的吸收) 在中国传统伦理价值思
想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重群体精神是中国传统价值伦理的主干部分。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所谓群体,也就是社会和
国家,即所谓“公”、“公利”。因此这种群体精神,又
往往是和义利之辩或公私之辩相联系的。中国传统
价值哲学中,儒家义利价值观由孔子肇始,经由孟、
荀的继承和发展,以及董仲舒定于一尊,到程朱集大
成,贯穿中国两千年,其基本价值取向是重义轻利。
这里所言之“义”是指封建社会宗法等级秩序及其国
家利益和家庭利益,是某种性质的公利,是指体现人
的尊严和价值的至高无上的道义,是人之为人的内
在属性。这基本上属于道德价值。“利”则是指私
利,是臣父之利,个人之利,是指人的物质需要,使人
获得幸福的物质利益,属于物质价值。孔子极力推
崇“义”而对“利”看得很淡,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
人喻于利”[8 ] ,把义与利作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标
准。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义利观并发展到极端,提出:“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9 ]荀子综合了先秦
诸子之学说,认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但他
主张“先义后利”才能“义利两得”。董仲舒提出:“正
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10 ]的重义轻
利的主张;其从地主阶级的整体利益出发,以“义”作
为“三纲五常”的总称,并以此作为其道德规范轻人
欲私利,强人节欲。董仲舒的“正其谊而不谋其利”
的价值观,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价值导向。
强调内在价值,注重自身修养一直是中国人的
特点。这里的修养主要指的是个体的道德修养,就
是以个体道德为起点,强调个人的正心、诚意,强调
“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个体修养;
突出个体为善的主动性,“我欲仁,斯仁至矣”,强调
在个人道德主动性的发扬中来完善人格,来享受至
高无上的精神幸福,从而达到至人、圣人、真人、完人
的目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强调价值源于一己之心,
由己而通之于人和天地万物,因而极为重视个人的
自我修养。“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
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
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
以于天地参矣。”[11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历史中,封建
道德规范之所以能发生过那么重要的作用,与加强
自身的修养、陶冶情操是分不开的。
三、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本特质是一个处处显示着
两重特性、两重作用的矛盾统一体。这一矛盾统一体
又深深根植于封建社会的矛盾之中。那么究竟其对
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具体价值判断产生了哪些影响
呢?
第一,中国传统的人伦价值观造成了根深蒂固的
道德不平等观念。在中国传统伦理中“, 伦”成为表示
贵贱的概念。董仲舒说:“是故大小不逾等,贵贱如其
伦,以之正也。”[12 ]人伦关系被划分为宗法的伦理关
系、政治的伦理关系和朋友之交、路人之交的个体之
间自由交往的伦理关系三种。其中前两种关系最为
重要。在宗法伦理诸关系中,父尊子卑、兄尊弟卑;在
政治伦理诸关系中,君尊臣卑、爵大者尊位低者卑、官
尊民卑等等。在宗法等级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不平
等,导致了人与人的道德不平等。传统的人伦关系,
不是整个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而是一部分人必须遵
守,一部分不必遵守;遵守者尽义务,不遵守者享权
利:尊者享权利,卑者尽义务。这种道德不平等观念
是和封建等级制度的长期存在密切联系的。
第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人道精神虽然主要是
维持宗法等级制度下的不平等,但也推进了社会交
往关系的文明化,即:以礼待人,厚德载物。以礼待
人的核心是“敬”。“敬”意味着对交往对象的尊重。
《礼记·曲礼》载:“夫礼者,自尊而尊人。虽负贩者必
有尊也,而况富贵乎?”敬人尊人,先人后己,是“礼”
的内在要求。厚德载物是指实行仁爱,就是要忠以
尽己,恕以待人,即:为人谋尽心尽力,己所不欲而不
加于别人。实行“仁”与“礼”,意味着躬自厚而薄责
于人,厚爱于众而不求自利。这种道德观念伴随儒
家的“仁”、“礼”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
第三,中国传统的重群体精神即重义轻利的价
值观具有片面的价值导向。在传统道德谋义不谋利
的价值导向下,人们在言行上由鄙视私利发展到鄙
视一切正常的生利、理财。于是高谈仁义者愈受到
尊敬,愈是实干者愈受贬抑。这种风气,在宋、明达
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世俗中形成了一个“指办干
政事为粗豪、为俗吏, 指经济生民为功利、为杂
霸”[ 13 ]的传统。颜元痛切地指出,重义轻利,读书穷
理、明道不计功的道德,“千余年来,率天下入故纸
中,耗尽身心气力,作弱人、病人、无用人”[ 14 ] 。影响
是如此严重,以至旧中国的读书人都不去生财利。
但是,对中国传统的重群体精神的认识也不能
采取简单的否定态度。我们在这里讲的群体是指义
和公,即仁义、正义和国家。重群体也可以形成重公
爱国的识大体的道德意识。重公、尚义、爱国的道
德,在历史上也起了积极作用。在它的影响下,历史
上出现了“为民请命”“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伟大政治家。
第四,传统价值观的道德修养虽然能够提高人的
道德品行,但这种思维模式和心理状态约束了中国古
代自然科学的持续发展。中国古代传统价值观追求
主体与客体的混然合一,还形成了人们追求统一的思
维方式。在中国古代哲人眼里,宇宙万物的本性都是
伦理性,都能以人的道德原则来说明。北宋张载认为
宇宙万物丝毫没有与人离异感:“乾称父,坤成母,予
兹貌焉,乃混然中处,故天体之赛吾其体,天地之师吾
其性,民吾同跑,物吾与也。”[ 15 ]这种宇宙与人和社会
不分内外的观念,实则否定了客体是主体的对象,导
致放弃对自然的探索和改造。于是人们对外部世界
的探讨反归为对自身内在本质的研究,认识自然、社
会的规律变成人们对道德伦理原则的自我体悟,改造
世界的实践活动变成个人的道德践履。

Ⅸ 社会文化因素 对个人、对社会的影响(管理学)

经济学认为,个人的金融投资行为通常与投资者的消费动机密切相关,其投资的目的是使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从而使自己的消费安排得以实现,使自己的消费效用得到提高。生命周期理论和永久收入假说都把人们的储蓄当作是对于自己收入波动的调节。当收入高于自己所预期的消费水平时,进行储蓄;当收入低于预期的消费水平时,提取储蓄,从而使自己的一生消费效用稳定在预期的效用水平上。当研究者发现仅考虑物质财富方面的消费已无法解释储蓄及投资现象时,便力图通过引入投资者对于社会地位等非物质财富的追求来进一步解释储蓄和投资的形成。一旦经济学家把投资者的投资动机从物质消费扩大到对非物质财富的追求,经济学事实上便开始注重其他非经济因素,尤其是文化因素对个人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要进行社会推理,解决问题,通常不是花大量的时间去收集相关信息,而是利用已有的记忆信息来分析问题。这些信息被称为“基模”。基模的存在,使得个人的社会推理过程变得自动、快捷。基模的研究有两个基本的结论,其一是所有的人都具有某些基模,他们用这些基模来解释他们的经验。个人如果没有基模,任何新问题、新情况都会让他们无从判断。其二是不同文化体系的人可能具有不同内容的基模,文化会影响个人心理的认知“基模”。中国有句古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社会心理学层面分析,这就是人们获取“基模”的过程。只有通过读书与实践,才能丰富个人的“基模”,对所遇的社会现象作出贴近事实的决策和判断。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其中包括知识、道德、风俗等等。文化会影响个人心理的认知“基模”。而个人金融投资行为是基于个人心理的认知“基模”也即经济学中所讲的“偏好”而产生的行为选择。因此,个人金融投资行为这种自货币经济发展和繁荣以来的重要经济活动,与文化有着较高的相关性。
人类在生命周期中必然面临年老体衰,必然会遇到种种困境。如何保障自己的生存,以及针对各种不测的自然灾害进行合理的风险规避,这是每一个个人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由于文化差异,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解决路径。
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对个体或集体利益的强调程度。在个体主义文化社会中,个体的独立性、创造性活动是受到鼓励的;与此相反,集体主义文化社会强调个体与社会群体保持联系的重要性,个体服从意识以及个体对群体传统的遵从受到鼓励。在这方面中国的文化特征大体属于后者。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体从众于群体规范要比个体主义文化表现得更为重要。RodBond和Pe-terSmith(1996)对133项关于从众因素的研究,结果发现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个体更容易从众。从众现象没有好、坏的评判,只是人类一种认识判断的行为现象,但它会影响具有这种文化特征的社会。
中国古代是小农经济社会,对于个体生产者来说,子女就是自己未来的保障,“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这种文化对家庭来讲,实际上就是利用人们内生的生理功能,为自己的未来提供隐性的金融契约,将子女和后代泛化成退休养老金、医疗保险和银行信贷等金融产品的替代品。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从众的心理使得违约者的成本提高,进而保证了这些隐性金融合约的履行。这些隐性金融合约为长辈提供了一个投资保障组合,以实现对长辈未来的生存保障。正如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终身教授陈志武先生在其题为《金融技术与经济增长和文化之间的联系》的演讲中所说,“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克服金融的不发展而演变而成的。”由此可见,受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中国内地居民的个人金融投资行为,在改革开放以前是缺位的,个人金融投资意识是“钝化”的。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我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进以来,传统民俗、文化中的隐性金融合约思想遭到巨大冲击。实际上,随着我们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陈旧习俗及落后观念受到了生活现实的挑战。特别是在一些产业结构调整的领域,年青人下岗亦属正常。他们的生活费尚没有固定的来源,如何能保障父母?于是社会上甚至出现了父母反哺成年子女的现象,“多子多福”大有演变成“多子多害”的趋势。因此,利用金融技术和金融产品来保障个人未来生活,在经济发展“转轨”时期的中国悄然兴起,并逐渐形成了一定投资规模。但在“转轨”期,新旧体制的磨合及遗留问题的解决仍需要时间。毕竟中国仍处在有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的框架中,占人口80%的农民的行为仍受到传统民俗、文化中隐性金融契约的影响,投资行为的变化还需要有一个渐进式的培育过程,方能产生明显的改进。
金融业的存在与发展,极大地降低了人类社会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大大提高了经济活动的效率。然而人类社会不同民俗和文化对金融技术的接纳和融入的差异,将导致民俗与文化以不同形式的替代品来排斥金融技术和金融产品。文化因素对个人投资行为的影响来自于历史的积淀,必然会对个人的金融投资行为产生较强的约束力。因此,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虽然金融投资意识被逐渐唤醒的个人有了一定规模的金融投资活动,但相对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健增长和不断增长的个人货币资产来讲,仍处于较低水平。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这种个人的金融投资活动也是有限的,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世界文化的相互交融,民俗、文化因素对个人金融投资行为的负向约束会逐渐减弱,活跃的个人金融投资活动必将会成为推动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Ⅹ 人格和尊严哪个重要

说到人格和尊严就要知道什么是人格和尊严。

什么叫人格?一般情况下人格与个性通用不分,其实严格说来两者不完全一样,人格主要指的是一个人心理特征的本质,个性指的是人与人心理特点的区别。总之,人格也好,个性也好,都是从心理学角度用的词,绝不是从社会公德角度说小偷、小摸、流氓等这个人人格的褒贬词,最早人格词的意思指的是在舞台上演戏演什么角色戴什么脸谱,换句话说戴什么样的脸谱就大概可以看出这个角色的人格特点。人格即假面具的意思。总之,心理学上说的人格就是从青少年开始,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与众不同的而且可持续到成年或终生的心理活动各个方面;包括认识问题的方法、情绪和情感反应以及意志行为的特点,俗话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格的特征性表现在脾气禀性方面、智能方面和性格方面;人格的倾向性包括需要方面,做事情的动机和兴趣爱好方面。人格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俗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难移不等于不能移,如果本人经过什么意外的事情或严重的打击后性格可以变的和以前更不理想了,或变的比以前更理想了。青壮年时期人格表现特点比较明显,老年后可以不那么突出了。正常的人格没有好坏之分,只能说哪方面有些不足,即便是单卵双胎也罕见完全一样者。
参考资料:网络知道

尊严只有在受到别人侮辱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你可以从电视剧中看到,现实中也有,历史上更有很多,特别是中国近代史上就更多,多少英雄儿女为了中华名族的尊严。付出了生命,不过更高的是能忍,像韩信曾受过胯下之辱,不过他忍下了。最后统帅千军万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过尊严都有个度,只要谁感碰到这个线度,他的力量才会发挥更大的力量。

在大部分的字典里,尊严一般都是指地位或身份还有威严的高贵
他这样解释无可厚非,因为根据康熙字典的解释是绝对准确的。
我认为相对来说,牛津字典比较可靠,它的解释是自身行为的自重而取得的别人对自己的认可。
对于教导学生来说思想教育很重要,一旦对他们不利于自身健康发展的,我们就要避而远之。我们要从学生自身考虑寻求最适当的答案。所以后者的解释更好。

所谓重要,要看它的客观因素,这是政治里面有讲到的,我只能把人格和尊严两个词的意思给你解释出来,何重何轻,要你自己看才是。

阅读全文

与人的尊严和文化因素哪个优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7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7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4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2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5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1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9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6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1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7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5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6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0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5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6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0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6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