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会盟的历史古迹
古秦赵会盟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城西南1公里处,在渑水、羊河汇流的台地上,距义煤集团本部不到10公里,位于解放军驻渑池某部军营门口。“盟台夕照”是渑池八景之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会盟台饱经沧桑,历代不断予以修葺、重建。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知县王之都建亭于台上,后毁于兵燹;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知县甘扬声重建碑亭,后又遭损毁。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和章士钊等倡仪重修,由陆军军医监郭昌锦主持,动用建立陆军休养院的经费,历时4年落成。台呈梯形立体,四面各砌石阶,顶部竖一碑塔,呈四棱锥形,高2米,每面宽38厘米,东面镌刻蒲城寇遐隶书“古秦赵会盟台”六个大字,其余三面镌刻的是章士钊所书本人填写的《唐多令.景蔺》词一首以及卫立煌、郭昌锦撰写的《重修秦赵会盟台记》和《重建秦赵会盟台记》。“文化大革命”中,会盟台遭受破坏,护台基石和四面台阶被全部拆除,唯存台顶碑塔。现存的会盟台是1985年渑池县人民政府在原存遗迹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地平至亭顶高22米,其中台高14米。东西两面各砌台阶52级。台上亭高8米,系双层八角挑檐尖顶式仿古建筑。亭正中竖一四方碑碣,西面为“重修古秦赵台碑记”,东、南、北三面分别为中国着名书法家舒同、楚图南、肖劳的题词。会盟台的修建,使古台重放异彩,再现丰姿。 ----古代诸侯会盟次数最多处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局面。 特别是周朝实行分封制,在中国封了许多侯国、食邑,它们之间相互兼并,争霸图雄,打打谈谈,谈谈打打, 长此反复,把历史推向战国时期。在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戚城为时人所睹目。
戚城,位于濮阳市区。城垣呈长方形,周长1.5公里,城墙最高处8.3米,东、西、南三面有城门遗迹。城东36米、80米处有两个土丘,传为会盟台和孔悝墓。这座古城在春秋战国之际,时而归晋,时而附卫,争夺不休,它又是东晋诸国的西部门户,直接威胁着东方小国的安全,因此有许多国家在这里会盟谈判。据《春秋》和《左传》记载,各国诸侯或使者从公元前 626年至公元前531年,95年间曾在这里会盟8次,参加者有卫、晋、宋、鲁、陈、郑、齐、曹、邾、藤、薛、吴、曾、莒等15国,可说是古代“东方联合国”。
㈡ 长庆会盟的历史意义
长庆会盟的历史意义
经济文化上,会盟在客观上使吐蕃社会得到了暂时的安定,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政治上,“和同为一家”,会盟反映了唐蕃人民想望结束战争的共同愿望,符合共同利益
㈢ 隐公时期的会盟实现质的飞跃,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说到“会盟”,大多数人的脑海都会不自觉地出现“结盟”一词。是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会盟”的实际意义的确有结盟的意思。但“会盟”最初的本意更多偏向盟誓,在远古时期,它是人们为了某一约定而对会盟彼此进行特定的约束形式。
人们通过“会盟”的形式来制定盟约,并且规定会盟双方必须遵循盟约,以此来达到对双方的约束,从而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由此看来,“会盟”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尤其在隐公时期,“会盟”的作用更是得到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
(二)联系密切,各诸侯国之间交流不断,民族融合加快
春秋时期,中原与夷狄之间由于文化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而来往甚少。但是隐公时期的“会盟”只关心盟友国的地理位置,不在乎文化上的差异有多大,进而拉近了中原列国与夷狄之间的距离。为了进一步维持好盟友国之间的关系,结盟的诸侯国之间会经常互相派使者来回走动,久而久之,诸侯国的联系不断密切,文化也充分得到交流。
“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欲因鲁之理,因晋之权,而请冠端而袭”。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各诸侯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范围广泛,就连礼仪习俗方面还互相借鉴学习,逐渐向同一个方向发展。
不仅如此,任一诸侯国在学术文化以及优良品德上也会通过“会盟”来进行弘扬学习。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促进了当时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发展,还化解了之前的民族矛盾,为后来的民族大融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