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非洲的风俗习惯
1、打招呼的方式:非洲流行的招招呼方式——举起右手、手掌向着对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并没有握石头。”自古在世界各地普遍地被采用,只不过样式稍微不同而已。它可以说是友好的象征。
2、negro和black是禁句:美国黑人对Black一词并没有抗拒心理。非洲人对Negro、Black二词不但有抗拒心理,而且不承认它的含意。强调肤色不同,在非洲是最大的禁忌。称呼非洲人,直呼其国名,他们听来就很受用。
3、用力握手是善意的表示:在非洲,握手时如果握得有气无力,被称为是“礼貌不周”。握手有气无力,表示虚与委蛇,毫无诚心,他们会生气的。尤其在阿尔及利亚,握手是愈用力愈受尊敬。
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少雨、干燥,气候 带分布呈南北对称状。赤道横贯中央,气候一般从赤道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全洲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带约占全洲面积95%;
其中一半以上的地区终年炎热,有将近一半的地区有着炎热的暖季和温暖的凉季。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达洛尔年平均气温为34.5℃,是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之一。
乞力马扎罗山位赤道附近,因海拔高,山顶终年积雪。非洲降水量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减少,降水分布极不平衡,有的地区终年几乎无雨,有的地方年降水多达10000毫米以上。
Ⅱ 如何看待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碰撞
传统性与现代性
“世界变化太快,今日的现代文化,转眼就会变成明日的传统文化。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对立起来是不可取的。否则,今日的佳肴就将是明日的鸡肋”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是让多种文化获取平等发展的权利。可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民族文化不仅面临着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在追赶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也是一个难把握的命题。
贝宁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奥拉比伊·乔瑟夫·亚的发言代表了非洲人的思考。在非洲的现代化过程中,他们也在反思如何打破旧有体制束缚和旧有文化观念的束缚。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是他强调说:“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对立起来,只肯定现代文化、否定传统文化是不可取的。世界变化太快,今日的现代文化,转眼就会变成明日的传统文化。如果持上述偏颇的观点,今日的佳肴就将是明日的鸡肋。”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明对此表达了深深的共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不可割裂的”。人类文明越向前发展,就越能挖掘出彼此间的历史、文化联系。他举例道,今天我们所说的中国“长三角”,其一体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甚至早在千百年前就被撒播了具有共同“基因”的“文化种子”:比如距今7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再比如遍布江苏、上海、浙江地区的许多佛塔,他们都是吴越国时钱?H所建。
绝大多数与会代表都穿着清一色的西装,可是有三位代表特别穿上了独具特色的本民族服装。传统文化总有其长处,它是特定的国家、民族存在的历史标志,也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础。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炯在发言中,对全盘否定儒家文化提出了反思。他认为这种做法是幼稚的。这会形成一两代甚至数代人之间的文化裂层,让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走弯路。
当然,“一切都是老祖宗的好”,这种盲目复古主义同样是错误的。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我们应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同时虚心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并自主创新,这样才能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格局中发出自己的光辉。
讲究传承,批判吸收固然没错。可是,这种操作的尺度在哪里?厄瓜多爾尔尔前总统杰米尔·马华德的发言就颇能表现人们的一种困惑。“照我看来,巴西热带雨林里的一些部落文化的现代化就意味着部落原始文化的消失。如果要保护他们,就是隔绝他们。只要他们接触到电视,这个原生态文化就不存在了,或者变成一种旅游景点了。那么,我们怎样来定义这个现代化呢?从文化的意义来讲,他们需要怎样的现代化?”
马华德发言结束了。一时间,人们静默无语。这个答案也许只能依靠每个人群自己的实践来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