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湖湘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精髓是心忧天下、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兼容并蓄。
在率先发明栽培稻的湖南先民文化传统中,还蕴含着一种惯于发扬主观能动性,敢为天下先的性格特征。
这些性格和精神,一脉传承迄今,成为湖湘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基础,形成了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突出的爱国主义传统指向以及个人对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化渊源
湖湘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南下的中原文化,在文化重心南移的大背景下,湖南成为以儒学文化为正统的省区,被学者称为"潇湘洙泗"、"荆蛮邹鲁";唐宋以前的本土文化,包括荆楚文化。这两个渊源分别影响着湖湘文化的两个层面。
在思想学术层面,中原的儒学是湖湘文化的来源,岳麓书院讲堂所悬的“道南正脉”匾额,显示着湖湘文化所代表的儒学正统。
从社会心理层面,如湖湘的民风民俗,心理特征等,则主要源于本土文化传统。这两种特色鲜明的文化得以重新组合,导致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形成。
所以,探讨研究湘学者,能发现湖湘文化中的儒学正统特色,无论是周敦颐、张南轩,还是王船山、曾国藩,他们的学术思想、学术追求,都是以正统的孔孟之道为目标。
❷ 湖南有哪些风俗
1、湖南花鼓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花鼓戏艺术便有较大发展,由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整理创作的《打铜锣》、《补锅》、《刘海砍樵》等剧目,深受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的喜爱。2008年,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过小年,每年的腊月二十四,举家休息聚餐,称“小孩子过年”。家家筹备年货,作豆腐,杀年猪,送年节,备点心,炒旱茶,写春联,扎灯笼,忙得不亦乐乎。
3、年三十夜,长沙农村家家会在火炉中燃着一个枫树蔸,叫“年财佬”。男女老幼围炉共话,长辈给小孩压岁钱,全家品吃猪脚炖萝卜,欢坐待旦,叫“守岁”。所谓“有钱无钱,萝卜过年”。
4、大年初一民间的讲究、禁忌颇多。有的于除夕在大门合缝处贴红纸“财”宇,在当眼处贴“开门大吉”、“对我生财”之类的吉利语,开门时高声诵之,叫开门见喜、开门见财。出天行时,观风向天色,卜来年收成。
5、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又名灯节。长沙灯市,多篾扎纸糊各式灯笼,或悬之庭户,或列之街衢。是日家家点烛于灶台屋角,户户煮食元宵缩,顽童则持彩灯相戏。农家除在猪栏狗窝鸡坍暗角点烛外,还在田头地边燃火,意在除虫,祈求丰收。
❸ 湖湘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是什么
湖湘文化的精髓是心忧天下、百折不挠两个方面:
一是“心忧天下”。
这是湖湘文化的核心内容。无论辛亥革命时期,还是五四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湘爱国人士既志向高远,又脚踏实地、身体力行。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南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把“心忧天下”的爱国主义传统提到新的高度。
二是“百折不挠”。
这是湖湘文化的高贵品格。湖南人民历来就是追求理想而坚忍执着,战胜困难而义无反顾。
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时的民族精神和应世策略中原移民文化中的经典儒学思想、吃苦耐劳、富有韧性和本土文化中的固执守旧、勇猛剽悍、实事求是的个性彼此长期相触相融相斥,便形成了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经世致用、兼容并包、刚毅倔强、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精神。
❹ 湖南的习俗有哪些
1、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淳朴”,即敦厚雄浑、未加修饰、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脱之性。“重义”,即强烈的正义感和向群性。二者融贯,构成了独特的湖湘文化。
2、湖南戏曲
湖南省现有地方戏曲19种,艺术表演团体近100个,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湖南花鼓戏。花鼓戏《老表轶事》入选2007—200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实现了在国家级精品剧目评选零的突破。大型山水实景节目《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上演。
(4)湖湘文化有哪些扩展阅读:
湖南省行政区划古代历史:
湖南在春秋战国时属楚。秦(公元前221年—前206年)置有黔中、长沙两郡。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属荆州,辖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国。东汉(公元25—220年),将王莽乱政时所改郡县名全部恢复原名。
三国时期(公元220—265年),属荆州,分10郡。西晋时期(公元265—317年)改设9郡。东晋时期(公元317年—420年)分属荆州、湘州、江州。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州、郡几经变动,至隋(公元581—618年)统一全国后,实行裁州并县政策,改州、郡、县三级为郡、县二级制,湖南境内分8郡。
唐(公元618—907年)复改郡为州。宋(公元960~1279年)分属荆湖南路和荆湖北路。元(公元1271—1368年)建立省制,属湖广行省。明(公元1368—1644年)属湖广布政使司。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置湖南布政使司,始称湖南省。
1900年,清朝光绪二十六年,湖南划分为:长宝道,岳常澧道,衡永郴桂道,辰沅永靖道(辰沅永靖兵备道),加上乾州厅、凤凰厅、永绥厅、晃州厅、古丈坪厅。
❺ 湖湘文化有何精神特质
湖湘文化书与华夏文化的一种,带有华夏文化的共同特点,又具有一定的自身的区域独特性,淳朴重义,勇敢尚武,文化昌盛,经世致用,自强不息。
❻ 湖湘文化名人有哪些
据文献记载,湖湘文化起源于炎黄文化、炎帝神龙氏古文化。还包括楚文化。
湖湘文化,在千年书院的学府里,形成了独特而又深厚的湘楚文化。在千年书院的门联上有一幅千古腹论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在这幅着名的历史门联中,似乎也能想到湖湘文化与楚文化之间的关系。有史书记载,湖湘文化的传承与进一步发展,离不来楚文化的影响。也似乎说明了楚文化,在湖湘思想湖湘文化深入封建贵族和封建阶级统治下的农民阶级,起了积极重要的作用。楚文化,作为历史文化里最重要的文化,也是长江流域以南最为悠久的南方文化。从楚文化的形成来开,最主要的是离不开长江的滋润,以及荆楚盛产文人的现象,还有荆楚文化拥有沉厚的封建统治思想。一种文化的定格,要看这种文化的渗透力,以及这种文化的传播深度和在封建统治阶级里的禁锢推行,还要看这种文化在历史的背景以及其文化思想制度的环境。而湘楚文化的兴盛,也是湘江之水源远流长历史的基础下,而在湖湘大地上广泛传播,包括湖湘封建统治制度、湖湘民间的风俗习惯、湖湘的文化思想。
湖湘名人,作为湖湘文化形成的主力军,也作为湖湘思想文化的继承者,也作为湖湘思想制度根深蒂固的传播者。千年书院岳麓书院,在湖湘文化学术思想的萌芽中,提供了文化名人在湖湘讲学的好地方,南宋时期,理学学派的文人名人朱熹,来到了岳麓书院讲学,讲述理学的思想,讲述理学学派的哲学观念。作为南宋社会两位理学学者朱熹、张拭,在千年书院讲述不同于儒家思想、道教思想、墨家思想的理学理念,集合了南宋名士学者三千。每一种文化,都有其文化背后的性格化。而湖湘名人,在古代历史的学术思想中,比较甚少,而在近代我国文化领域更是独领风骚。在很多的文化名人中,湖湘只是在接受从外地拉的大学者,在这些历史名人中,有屈原、贾谊、杜甫、韩愈、范仲淹、秦观……一批批被贬的文人,他们的文化思想,在湖湘的中原地带,深深阐述了他们的湖湘思想。
❼ 湖湘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它有哪三个重要的渊源
我从不认同“湖湘文化”就等同于“湖南文化”。
“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它的特定内涵和外延。所谓的湖湘文化,是指宋以来在湖南这块土地上形成的经典文化和精英文化,这种文化引领着湖南人走进新文明,走向近现代,走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舞台。但它并没有包括湖南各民族的文化和民间的文化。
再从文化生成的地域来看,“湖湘文化”的主体,正如它的名字所标识的那样,还只是发生、兴盛在洞庭湖与湘江流域的文化,它也没有包括孕育在武陵山和雪峰山区域内的、纵贯湘西北和湘西南的文化。
因此,以“湖湘文化”来概括湖南文化、指导湖南文化建设,就会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和反应上的失误。
❽ 湖湘文化精神有哪些
湖湘文化精神有哪些: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就是湖湘文化精神。
❾ 湖南的特色文化有什么
湖南的特色文化有什么?
事实上主要是
湖湘文化
1,湖南文化习俗:
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淳朴”,即敦厚雄浑、未加修饰、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脱之性。“重义”,即强烈的正义感和向群性。二者融贯,构成了独特的湖湘文化。
2,湖南(5A)级景区:
武陵源--天门山,南岳衡山,邵阳新宁崀山,岳阳楼-君山岛,韶山风景区,花明楼,东江湖景区。
❿ 浅谈:湖湘文化建筑有哪些特点
湖湘建筑尤以自上古沿续至今的干栏式建筑和明清时期府第式、庄园式和街衢式建筑,最具特色,尽显了湘人浪漫的建筑情怀与和谐的人文理想。 干栏式建筑主要集中在湘西南、湘西北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这类建筑适应当地山高林密、气候湿热、地形复杂、资源丰富、取材与营造方便的特征,一楼架空,二楼居人,俗称“吊脚楼”。或依山成村,或临水成院,形成一个个气势恢宏又充满灵秀神韵的建筑群体,完美地融入自然山水之中。 在广大的湘中、湘南地区,居民以汉人为主。明清两代的砖木结构府第式建筑,为湖湘建筑文化的代表。这些建筑群落,一方面,从建造规制上,严格遵循着儒家礼法传统,反映出高下有等、内外有别、长幼有序;另一方面从营造装饰上,则又不失湘人的浪漫情怀。 湘中、湘南地区砖木结构的大宅院,以正屋为主体,中轴对称,厢房、杂屋均衡展开,内部又有大大小小的小庭院,共同组合成一个庞大的建筑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