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恩施市有哪些传统文化
摆手舞
湖北省恩施州西南部,地处鄂、湘、渝三省县(市)交界之地来凤县百福司镇,东与湖南龙山县接壤,西与重庆酉阳县毗邻,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在百福司镇舍米湖村的土家族山寨,自古至今保存着一套最完整、最独特、最具土家风情的,以农业生、产生活场面,土家族自我保护,反抗外域入侵等动作为主的舞蹈。当地叫“摆手舞”,土家语叫做"舍巴"、"舍巴日"、"舍巴格痴"或"舍巴巴"。
摆手舞土家族特色浓郁,其独特的特点是摆同边手,出同边脚,即出左脚摆左手,出右脚摆右手,时而"单摆",时而"双摆",以此展示劳动中的
"撒种"、“插秧”、“挑担
”和美好的愿望"磨鹰展翅"等。舞姿粗犷大方,动作刚劲健美,体现了土家人民勤劳朴实、勇敢刚毅的气质
摆手活动是土家族最严肃庄重的民俗文化活动,是土家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着文化标志之一,它流行在酉水流域湘、鄂、渝边区的土家族地区。其内容丰富,主要有“渔猎舞”、“农事舞”、“军事舞”、“生活舞’等。动作也有一定的规律,手的摆动一般不超过肩,摆动线条流畅,大方自如,如侧身摆、单摆等。舞蹈动作的特点是顺拐(甩同边手)、屈膝、颤动、下沉。它要求手脚配合默契,动作一致;屈膝时,上身摆平,脚掌用力,给人以敦实、稳健的感觉;颤动要求脚部及两臂略带小幅抖动,动作应显得有弹性和韧劲;下沉动作重心在重拍时有一种向下的感觉,要求气沉丹田而身体不下塌,动作沉稳而坚实。
摆手舞的音乐以锣鼓为主,通过不同的鼓点节奏来调节引领舞蹈队形和动作变化。祭祀祖先的动作,节奏庄重舒缓;表现农事、狩猎活动时,节奏轻重快慢有致;表现日常生活的时,节奏轻松活泼。舞蹈时,鼓声随着众人发出的响应声,形成一种特殊的混响音乐效果,氛围气势浓烈,场面刚劲稳健、热烈隆重,把土家人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nb
sp;
每年新春佳节,舍米湖土家山寨热闹非凡,人们穿红戴绿,男女老少齐摆手。摆手堂四周松树上张灯结彩,大家自成圆圈跳舞,鸣锣击鼓,通宵达旦。祈祷土家族先祖保佑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如意。清咸丰年间陈秉钧在《题土王词》一诗中形容:“五代兵残铜柱冷,百蛮风古洞民多,而今野庙年年赛,里巷犹传摆手歌”
土家族摆手活动早在《永顺府志》、《永顺县志》、《龙山县志》等清代志书中,均有详细记载。同治年间彭施锋也着诗云:“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从而揭示了百福司镇曾经的兴旺和摆手舞的盛行。
现在,舍米湖常年有一支农民摆手舞队伍活跃在鄂、湘、渝三省边界,深受人们的喜爱。
晒龙袍
六月六的这天,家家户户将衣服、被子、书画等物拿出来翻晒。相传元朝时期,朝庭派兵镇压土家族人民,民族英雄覃土王抗击元军,在六月初六这一天不幸战败,血染战袍,仍宁死不屈,被元军杀害。从此,每年的六月初六,当地人各家各户都要以晒衣服代替战袍
因覃土王战袍上绣有龙,故称龙袍,表示哀悼。 恩施有的地方过这个节更为隆重,要杀牛,取“十全”肉、心、
肝等蒸饭至土王祠供大王,然后全村人食。
陪十姊妹 新娘出嫁头天晚上,爹娘邀请亲邻中的未婚姑娘9人,连新娘共10人围席而坐。然后,由上下方四个陪女以诗或歌开台,两旁的陪女依次各唱一首。唱的内容丰富多彩,开头以劝新人在婆家尽孝、勤俭、讲礼节、对人客气等为内容,而后用彩彩高,盘古论今,相互考查,各显所能,互不相让,热闹非常,一直持续到天亮。
哭嫁
哭嫁,是土家族婚俗的一个重要内容。土家姑娘在同男方商定结婚的日子前十天半月,就不再出门做活。先是在闺房放一方桌,置茶十碗,邀亲邻九女依次围坐,开始哭嫁。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为“安席”,左女为“收席”。新娘起声,“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昼夜。哭有规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骂媒人……哭三五天,有长达十天半月的。主要内容有回忆母女情,诉说分别苦,感谢养育恩,托兄嫂照护年迈双亲,教女为人处世等。哭嫁歌一般为即席作,见娘哭娘,见婶哭婶。哭词各不相同,也有固定哭词。哭有曲调,抑扬顿挫。
哭嫁的哭唱形式根据出嫁的进程来划分,一般分为:“一人哭唱”和“两人哭唱”两种,“一人哭唱”即姑娘哭诉自己的命运、哭祖宗、哭父母的养育恩情、哭兄嫂姐妹的情谊以及哭诉封建婚姻和媒人可恶可恨的欺骗行径等。如“哭父”:
天上星多月不明,爹爹为我苦费心,爹的恩情说不尽,提起话来说不尽。一怕我们受饥饿,二怕我们疾病生;三怕穿戴比人丑,披星戴月苦费心。四怕女儿无文化,把女送进学堂下,如今女儿已成人,花钱费米恩情大。一尺五寸把女盘,只差拿来口中衔;艰苦岁月费时日,挨冻受饿费心血!女儿错为菜子命,父母枉自费苦心;女今离别父母去,内心难过泪淋淋!为女不得孝双亲,难孝父母到终身;水里点灯灯不明,空来世间枉为人!
“两人哭泣”称为“姊妹哭”,即是由出嫁姑娘先哭,陪哭人在一旁劝慰哭,从句尾插入,两人哭唱一起一落。寨里的亲友每晚都要来陪哭,非亲非友的少女们也互相邀约,成群结队来学哭嫁,如姐妹对哭:姐:“梭罗树上十二丫,我们同根又同丫;今朝姊妹要分离,离开绣楼好孤单!妹:“梭罗树上十二丫,我们同父又同娘;今朝姐妹要离开,难舍难分情难断!姐:“梭罗树来台对台,我姐心里难宽怀;丢你妹妹婆家去,逢年过节又才来!妹:“梭罗树来台对台,望姐心里多宽怀,多承姐姐把妹待,姐的教诲记心怀!
哭嫁的音乐结构属“联曲体”结构,是一个较长的乐段多次反复,在反复哭泣的过程中,由于唱词变化,旋律也随之略有变化,但旋律的基音及终止音保持不变,每句旋律均由高音下降,旋律中装饰音运用较多,在句尾时常加进呜咽与抽泣声,以表现悲痛压抑的情绪。
哭嫁的音乐形成固定曲牌,哭唱词形成固定篇章,内容极为丰富,语言精炼质朴,一般五字句、七字句结构为多,押韵上口,通俗明快,易于传唱。根据出嫁程序哭唱有“哭父”、“哭母”、“哭兄嫂”、“哭姐妹”、“哭弟弟”、“哭叔伯”、“哭舅父”、“哭外祖”、“哭媒人”、“哭辞别祖宗”、“哭梳妆”、“哭吃离娘饭”、“哭穿露水衣”、“哭上轿”、“哭众客人”、“哭安席”等。
今天,婚姻自由了,有的地方还保留了哭嫁的习俗,但歌词内容和表达的感情,已大不一样了
② 恩施传统文化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鄂西南,东接荆楚,西联川渝,南通湘粤,北控三峡,居住着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390多万各族人民,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作用、地位、认识的深化,开发历史文化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成为恩施文化建设的重点。
施文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而形成、融合、演变,集汉文化、土家文化、苗族文化等于一体的地域文化。它既在不断地为适应和融入外部主流社会而努力,也不断地吸收、融合外来文化来促进自身发展。
特色鲜明的恩施文化
恩施文化的传统性,主要体现在它的物质文化方面。恩施现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像一幅人类生产发展的纵向剖面图。一手扶犁,一手打手机;传统农业、近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并存,开始由农业为主向工业向第三产业为主转变。
恩施文化的民族性,主要反映在恩施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从古至今都得到承认。唐宋时期的羁縻制,元至清中叶长达数百年的土司制,清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到今天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恩施文化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对汉语言文字的运用、族群团结、宗教并存上。恩施“屏藩全楚,控制苗蛮、西连巴蜀,南通黔粤”处在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包围之中,为了生存、生产和生活,交流在很早以前就由客观被动变为主观要求。自元末起,恩施先民就对汉语言有了自觉的运用,让恩施文化的发展走上了一条便捷的大道。在族群关系上,恩施境内三族、四族(汉、土家、苗、白)之家比比皆是,但都能和睦相处。在宗教信仰方面,恩施人占今结合,中外结合,在以崇拜祖先、崇拜土王、崇拜鬼神为主导的同时,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兼容并存。
恩施文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民俗风情方面。恩施处在群山万壑之中,交通不便,使恩施文化虽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并传承至今。在婚丧嫁娶方面,谈情有“女儿会”喜哭丧闹,红事白事一样作为喜事办,别具一格。哭嫁,其时间之长,歌词之精,曲调之美,在其他地区,其他民族中都非常罕见,它与《陪十妹妹》、《陪十弟兄》交相辉映,形成了婚嫁中喜庆与忧怨并存的色彩。源远流长的“闹灵歌”、“跳丧”显示出恩施人悼死如庆生的一种极为超脱的生死观念。在衣食住行方面,更是充满了乡土气息和古朴风格:衣着“西兰卡普”,吃的“油茶汤”、“合渣”,住在吊脚楼,背力用打杵。
恩施文化在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样性正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优质发展的目标。文化的作用日益受到更大关注。因此,深入研究恩施文化,充分发挥其在建设民族文化大州、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筚路蓝缕,自强不息,崇大尚新,开放包容,忠信诚义”的人文精神,是恩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扩大开放、推进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
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加快恩施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外力支持。恩施自建州以来,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下,享受到了党和国家巨大的政策支持,极大地推进了恩施的经济社会发展。当前要抓住贯彻落实中央、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机遇,加大争取和落实民族政策的力度,为加快我州经济社会发展争取到更大的支持。
恩施文化是开发具有鲜明恩施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支撑。我州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气候、地形、地貌以及生物的多样性造就了旖旎迷人的自然风光;人文与自然相互交融,构成了一种当今时代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
从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挖掘和开发利用其他民族、区域没有或已经废弃遗忘的文化习俗、民族文化资源是其共同的切入点。我州保存完整且风格独具的民俗风情,就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珍稀资源。近年来,我州积极开展的出版民族研究系列丛书、寻访民间艺术大师、实施民族文化再抢救工程等活动,已经为恩施文化的开发利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我们必须进一步找准优势,梳理出可供产业化开发的文化资源,最大限度的挖掘它们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
恩施文化资源的发掘
确立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运用战略。即努力发现、发掘、开发恩施文化资源,寻找其闪光点,形成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让其产生社会经济效益。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发展教育和普及文化科技知识,提高各族人民的文化素质,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二是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如利用民族习俗开发旅游产业、文化产业,提高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和民族饮食的商品化程度;三是利用传统文化的社会效益功能,增强各族人民艰苦创业、开放包容、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意识、能力,促进恩施和谐发展。
着力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开发形成文化生产力。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是各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恩施文化要想持续发展,必须在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优化、保护、开发、创新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市场需要,按照传统文化、时尚消费的理念,努力将文化资源的“说头”变为“看头”、“亮点”变为“卖点”,从而形成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业。
发展以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让地域文化中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因子通过运用产生现实价值,得到传承发展。历史上,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其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基础设施薄弱,但因为这样又使我们保留下来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像来凤县的舍米湖、宣恩县的小茅坡营、彭家寨、咸丰县的官坝……文化资源是这些地方可供利用开发的重要资源。而文化产业具有产业链长,辐射面广,群众参与性强,投资见效快,资金回收周期短等特点,决定了其完全可以有效地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因此,要抓住我州基础设施有了根本改观、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支持恩施发展的战略支点的机遇,积极开发具有地域和传统特色的编织、刺绣等民间工艺项目;摆手舞、板凳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老村游、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培育出文化名村、名品、名人,打造出一批依靠文化产业发展脱贫致富、建设新农村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