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思考青年学子如何为文化强国梦做贡献
1、要深入生活,努力创造出优秀文化,同时对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泊,不断创新,要善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2、要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弘扬民族文化,让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不断得到发展和宣扬。要让更多中国人爱自己的民族文化,自觉维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
3、努力学习,踏实做人,多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帮助大学生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1)青年文化建设如何形容扩展阅读:
建设文化强国要抓住三要素。
1、强基,就是强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让人人平等接受文化滋养,要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效能,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尤其是要扶持老少边贫地区文化建设,增强群众参与度和获得感。这是打造文化强国的土壤,只有土壤厚重、博大,才能打造好文化强国的地基,才能让文化强国的梦想有根源,有支撑,有精彩。
2、铸魂,建设文化强国,关键是要铸造文化之魂。
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要高举旗帜,旗帜是引领,引领人们的灵魂,因此,我们要把握方向,服务大局,以文化自信凝聚中国精神,以文化创新谱写文明新篇,让文化旗帜高高飘扬在中华大地的上空。
3、壮队伍,就是要壮大人才队伍。
必须持党的领导,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这是文化繁荣的有力保障,这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中流砥柱。建设文化强国不能靠一腔热情,不能靠虾兵蟹将;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有一支强壮有力的文化人才队伍。我们要在发现文化人才,呵护文化人才,鼓励文化人才上形成制度体系,让文化人才有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
B. 大学校园的青春文化是怎样的
校园文化是体现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精神和风气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育人条件、历史传统和校园氛围等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整合育人资源、拓宽育人渠道、强化育人效果、提升学校品位具有重要作用。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
一、确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学校精神文化在本质上是用文化唤醒和高扬学生的生命意识,它所关注的是学生真正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但价值观并不是精神文化的全部,学校如果片面强调精神文化的伦理道德规范作用,忽视精神文化的其他方面,那么精神文化建设是难以取得好的成效的。
学校办学理念
二、改变精神文化建设单一的路径。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除了开展一些能真正满足学生精神生活需要的一些文体活动外,还应着力在课堂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科学的教学方式,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学校课堂文化
三、关注和丰富学生的体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关注并丰富学生的精神体验。精神上的美好、体验上的丰富,还有赖于不同生命主体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教师应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与学生对话、交流,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给学生更多的理解,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表达心声的机会。
学校体育活动
四、生活世界的回归。生活的世界不仅仅只存在于学校之外的生活世界,如果教学能紧密联系生活和学生的精神需求,学生在紧密联系生活的课程中,能够以精神主体的地位出现于教育过程,他们的生命体验和精神活动、他们对于生活的喜怒哀乐都将成为学校文化生活的中心,那么学生也同样可以实现生活世界的回归和寻回失落的精神家园。
学校课外活动
五、加强文化陶冶。教育的本质是文化陶冶。“文化陶冶”的观点确立了学校文化建设新的范式,即把陶冶看作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教育过程中不应停留于知识的传递,应着力发掘知识的文化陶冶价值;知识的传授,应该伴有学生体验的不断生成;应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紧密协调,使学生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从而发挥文化陶冶功能。
C. 当代青少年肩负着怎样的文化使命
当代青少年肩负着的文化使命:让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文化看似虚无,但包含着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物,小到穿衣吃饭,大到国际交流都需要文化的支撑。像如今的许多年轻人热衷汉服文化,这就是弘扬和传承文化的方法之一;近年来,许多爱国电影的上映,《战狼》《红海行动》等更彰显了中国军人的本色。就连我们国家的家风传承也是文化的传承,无论是筷子还是饺子都是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努力让文化走出去,即使前路荆棘遍布,也要风雨无阻。
文化与文明:
(1)从内容上看,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而文明则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
(2)从时间上看,文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人类在文明社会之前便已产生原始文化,文明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定阶段。
(3)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化是动态的渐进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文明则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跳跃式发展过程。
(4)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义概念。人类征服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中既包括优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于人类的内容,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因素,它们都是文化。文明则和某种价值观相联系,它是指文化的积极成果和进步方面,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它是一个褒义概念。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文化
D. 当代青年在文化强国中担任什么角色
当代大学生在建设文化强国中起宣传者与创造者的作用。
青年人的理想只有与人民向往和民族发展相融合,才能生成推动事业进步的强大正能量。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20年,我们之所以能够稳定经济、保持发展、战胜疫情、击退洪峰。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十四亿人不计个人得失、众志成城。展望未来,青年一代是生力军更是新希望。
青年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积极推动者和重要力量。建设文化强国是一个历史的发展阶段,需要几代青年的不懈努力和奉献。文化引领青年,青年创造文化。青年是文化建设成果的主要消费者,是发达文化消费市场的积极培育者,也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坚定推动者和重要依靠力量。
(4)青年文化建设如何形容扩展阅读:
青年对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积极推动作用可以概括为“两个引擎”:
其一,青年是文化消费市场的主体,中国青年创造的旺盛的文化消费市场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转型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
其二,青年是文化产品的最终检验者和评价者,是文化产品实现市场价值的终极决定者,他们迫使文化产业不断增强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地研究如何校准方向、创出精品和占领市场,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E. 什么是大学生文化建设
大学生文化是现代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它产生于大学校园,体现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大学生文化产生于19世纪现代大学诞生以后的欧洲。20世纪中叶,西方已出现专门的大学生文化研究,并逐步形成比较系统的大学生文化理论。我国对大学生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出现专门的大学生文化研究。当时的大学生文化研究主要侧重于大学生文化的内涵、结构、特点和功能等自身属性。如曹景文、田梯援的《论大学生文化的特点、功能及合理构建》,杜春华的《大学生择业热点的文化反思——兼论大学生文化的地位、作用及功能》,张晓瑜的《试析大学生文化的本质特点》均属于此类文章。进入21世纪后,我国大学生文化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专家学者在继续研究、探讨大学生文化的功能、特点的同时,开始关注大学生文化与校园文化、成人文化等的区别与联系,如傅显捷的《解读校园文化发展的关键——大学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互动》,应金萍的《大学生文化与成人文化的冲突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启示》等。总之,当前我国的大学生文化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现有的研究成果也多限于大学生文化形态的研究和大学生文化现象的分析,而对于如何从宏观上分析大学生文化的发展趋势,如何把握大学生文化的发展方向,即对于如何建设大学生文化,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文化的育人作用,则很少有人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