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影视文化有什么用

影视文化有什么用

发布时间:2023-08-18 12:38:48

Ⅰ 影视文化的概念

影视文化即电影电视文化是20世纪人类科技发展的新的成果。影视文化由于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背景之上,而拥有了许多迥异于传统文化形态、品种的特殊性、复杂性与丰富性。本文将就影视文化的界定、影视文化的构成、影视文化的几个基本关系等作一理论上的探讨。

Ⅱ 电影文化的意义是什么

电影是一种具有世界性的语言艺术,是各种文化融合的产物。
现代电影可以作为本民族文化的载体,一这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去向世人表达并达到传播与发扬的目的。

Ⅲ 影视作品在文化传播中的功能是什么

一、视觉文化传播成为当代文化中的主导性力量

(一)视觉文化传播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社会

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信息的主流必将是影像信息或视觉信息,或者说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表征便是视觉文化的发达充溢。这里的视觉文化有两层含义:从广义来说,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互联网、广告、电影等皆可归入这一范畴;狭义的视觉文化仅限于文艺领域、娱乐业、表演业等,它的外延包括戏剧、歌舞、文艺演出、杂技、时装表演等等。本文指的是广义的视觉文化概念。所谓视觉文化传播,即由视听媒介或视觉媒介传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

总体上看,我国当代视觉文化发展呈现着这样的趋势:

一是视觉文化已经成为大众文化中的主导性力量,视觉文化传播在我国当代社会已经发挥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二是我国的视觉文化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业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传播体系。

三是视觉文化传播在提高我国全球化、信息化的程度方面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四是视觉文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群体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

(二)视觉文化的基本特征及视觉形象的含义

从口传文化到书面文化和印刷文化是文化传播的革命,从印刷文化到视觉文化更是文化传播在当代的一次革命。印刷文化让人“看”的主要是语词和概念,它是以认识性、象征性、理解性的内容诉诸人们的认知、想象和思考;视觉文化让人“看”的主要是“形象”,它是以虚拟性、游戏性、娱乐性的表象供人观赏、参与和消费。另外视觉文化还多一层,那就是具有表演性、仪式性、公众性,例如时兴的互动式电视综艺晚会,总是弥漫着浓厚的节庆气氛和宗教狂热,与印刷文化时代带有很强私人性质的阅读行为相去甚远。

二、视觉文化传播的缺失与问题分析

(一)在商业资本逻辑运作下追求利润目标的视觉文化——对电视节目“真人秀”文本的透视

近年来,一股“真人秀”浪潮在全球电视荧屏上兴起和蔓延。“真人秀”是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

真人秀节目自出现之日起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便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在经济效益方面,收视率急速飙升,为欧美各大电视台创造了巨额利润。但是,真人秀节目的重心不在“真实”而在“秀”上,它几乎是组委会所导演的一场游戏,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构造矛盾,所有的“真实”都是为了“秀”得更好和更逼真。这种“秀”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人们的日常收视经验和道德规则,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知识界的广泛质疑与批评。这些批评集中在节目中出现的残酷的竞争、隐私和性的展示等。

西方真人秀节目其实是商业资本实现增值的一个有效载体。电视正在成为一种消费文化,而当今消费文化是一种快感文化,电视节目正充分发掘具有快感意义的资源。西方一些真人秀节目正是利用廉价的快感制造迎合观众的潜在欲望,他们在观看的过程中满足了自己的窥视欲。而且,西方真人秀节目是以商业节目和游戏节目的身份出现的,因此人性阴暗面、性等经常避讳的因素也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而且在节目中被大肆渲染,在迎合观众的感观需求的同时淡化了伦理道德的谴责。

总的说来,真人秀节目是一种游戏节目,它无意对人们的生存状态进行现实关怀,没有提出更不可能回答人们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困境;相反,它们只是挖掘一些能紧紧抓住观众吸引力的快感元素以提高收视率来获取可观的利润回报。

中国在引进和制作真人秀节目时,必然会面临一种文化差异的考验。如何在收视率与伦理性、娱乐性以及社会责任之间寻求到一种文化的平衡,将是真人秀难以回避的疑问。

(二)缺少现实观照与艺术精神的视觉文化——对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解读

无论荧屏前后怎样热闹红火,人们对春节联欢晚会的期待与评价却越来越低调。春节联欢晚会在20多年不断修改创新的行进中,却很难突破自己建立起来的模式,越来越让人感到“格式化”。随着传统节日仪式行为在现代社会的渐行渐远,春节晚会凭借现代传播技术营造的“天涯共此时”的氛围,使人们寻找到一个类似于传统仪式行为的最佳平台。春节联欢晚会从开始就与庆典化、仪式化联系在一起。春节联欢晚会之所以在“年年难办年年办”的两难中前行,之所以能成为各大媒体热衷于揭秘和追踪的热点,其实也在于目前还找不到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全民性节日可以替代的具有仪式感的集体行为。

从1998年到2003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收视率持续下降了22个百分点。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结果说明收视率下降还与人们选择外出旅游、与亲友聚会的过年方式和频道竞争激烈有关。但主要原因是视觉文化扩张带动的频道开发过多过滥造成了传媒过剩,造成了频道资源浪费。究其根本,艺术创新不足,没有足够的原创艺术提供给电视。尽管作为“风俗”的春节联欢晚会仍然会在较长的时间里成为大众的关注,但是作为“艺术”的春节联欢晚会必将在人们的褒贬议论中失去以往的轰动效应。春节联欢晚会对现实的观照不足和艺术精神的缺失则成为视觉文化传播已经产生危机的旁证。

(三)渗透暴力、色情倾向或心理因素的视觉文化——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视觉文化传播的一个特点是首先要考虑吸引受众的注意。而受众对于视觉文化符号的选择取决于他们对视觉符号“使用与满足”的情况,即决定受众注意力的根源在于其选择性心理,而使用的情况又取决于他们的心理需求层次。人们最低层次也就是本能层次的心理需求中对于情色、暴力等感官内容是最多的。如果以收视率和商业利润为目的的电视将会如何发展也就不言自明了。

由于电视的传播特性,电视文化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也并非是单一的正面示范意义,它确实存在着令人担忧的负面效应。电视文化传播特点是单向性的纵向传播。加上电视是一项高科技、高投入的产业,因而电视文化带有明显的商业性行为。在传播中也就无法避免有时与人性中的丑恶因素的迎合与宣泄,产生一种影响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化的电视公害。

1988年,新加坡亚洲大众传播研究与情报中心对亚洲8国的电视节目进行了暴力监测。监测采用了一个更为宽泛的定义:“使用体力或言辞对某人或某些人造成心理上或肉体上的伤害,以及包括对财产和肉体的毁灭”。新加坡的研究结果是,即使对美国暴力测量采取比较宽松的标准,其暴力指数仍高于亚洲节目的平均指数。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关于电视暴力的定义,更缺少关于电视暴力的专项调查与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媒介暴力影响的案例屡见报端。1989年电视剧《上海滩绑票奇案》播出不久,陕西省韩城市一名中学生模仿剧中情节,将一名14岁男孩用斧头砍死抛尸井中,然后向被害人家中投寄了两封恐吓信,敲诈钱财。 2003年11月,河南平舆县29岁的犯罪嫌疑人黄某杀害17个青年学生的大案告破。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获公安部批准后,采访了黄某。先是小时候爱看凶杀录像想当杀手,然后是在网络游戏中充当武士,最后成为一个杀人犯,黄某的经历再一次说明,作为一种外界刺激,媒介暴力具有引发和强化青少年实施暴力行为的作用。大多数喜欢电视暴力节目的青少年,虽然没有犯罪,但认同暴力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有侵犯性倾向或行为。

(四)形象冲击力与受众理解力相矛盾状态中的视觉文化——对一家广告公司自我形象平面广告的讨论

在这个视觉文化时代,大众对视觉快感的期待已经被大大提高了,而且还在继续提高。为了更有效地推销商品、服务或是观念,广告就不能停留在平均水平的审美趣味上,而是必须提供超常的视觉刺激。

在第七届全国广告作品展参赛作品中,有一家广告公司的自我形象系列平面广告《创意没有不方便的日子》,五幅画面的背景色分别是鲜明的红、蓝、黄、绿、紫。画面正中一律是一个白色的妇女个人用品——卫生巾,上面分别写着:“就怕你不来”、“再多也不怕”、“不怕你乱来”、“来了漏不掉”、“早晚等你来”。刚看到这组广告的人都以为是卫生巾广告,仔细再看图下方的小字文案:“创意没有不方便的日子”——原来如此。这时再重新审视这组广告,卫生巾这一形象由于突破了原先“妇女卫生用品”这一现实的束缚而重新获得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但同时受到冲击的还有受众的理解力,很多受众觉得无所适从,想象力和理解力发生了混乱。

在广告的虚拟现实中,超常的视觉制激追求导致传统的形象及其相关规则的失效。从整体上看,视觉文化时代的形象已经形成了它自身的文化逻辑。广告创意是否能够随意打破这种逻辑?以打破这种逻辑为代价去获取视觉冲击效果对广告来说是否可行?这恐怕是一个必须深入思考和慎重对待的问题。

(五)虚拟世界颠覆真实身份的视觉文化——现代电子媒介传播技术神话的批判

1998年底,湖北和辽宁两省很有影响的报刊上登载了题为“网上葬礼,为美丽哭泣”和“伊人去,茶室温馨如旧”的“网络新闻”,描述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花季少女,十多年来以巨大的勇气与病魔作斗争,写下了大量精美的古典诗词,并且还成为热情积极的网民,充当网上聊天栏目“温馨茶室”的主持人。这位名叫张清仪的花季少女最后死在键盘前,全国各地的网友对此感到悲痛万分,设立了“悼念清仪”网址,发表悼念诗文500余篇。但是,当后来有的传媒机构希望进一步报道此事并采访花季少女的“哥哥”时,却发现其“哥哥”无处可寻。媒体在一连串调查、核实后发现,所谓的花季少女张清仪纯属虚构杜撰出来的人物。这个来源于网上的貌似有新闻价值而实则虚假的信息,成为我国传媒因失察而使报道的真实性受损的典型个案。

大众传媒引用网络信息来源陷入报道失实的困境,关键原因在于媒体的把关人忽略了互联网的虚拟特征。以计算机手段制作出来的虚幻世界及其构成的网络文化,形成对非现实世界的现实仿真,以及对现实世界的非现实幻变。它们对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颠覆是最为严重的。

互联网自建设之初,就没有设定有效身份鉴别的功能。这使得个体在互联网上进行自我表达时,会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无须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传播和交往及现实的道德实践关系显现出无序化和不确定性的特征: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知识匮乏、文化退步;道德相对主义盛行,无政府主义泛滥;道德冲突和失范现象严重;道德人格扭曲。比如在信息的处理上对信息的污染和滥用;信息侵权和渗透;信息攻击和破坏;信息欺诈和勒索等。我们还注意到,网络传播在增强人的主体性、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改善人的主体状况方面发挥着明显的正效应,但网络传播对主体的负效应也比较明显——突出表现为对人的主体性的侵蚀。

三、化解视觉文化传播危机的思考与对策

(一)视觉文化传播需要处理的关系

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视觉文化传播中显露或隐含的问题折射出一些更深层面的矛盾。一是视觉文化商业化倾向与民族精神、意识形态的关系。视觉文化追求利润最大化必然导致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丧失,这是必须警惕的。二是视觉文化的感性形式与理性追求的关系。感性追求的膨胀,必然导致批判理性的递减,而一个不善于思考的民族或社会就会在发展与前进的道路上缺少推动力,甚至迷失自己。三是媒体扩张需要与社会利益、公共道德的关系。大众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需要收视率从而实现市场占有率,必须追求热点和焦点的曝光频次,甚至把私人生活公开化。四是媒体的社会干预与协调的关系。媒体的舆论监督也是一面双刃剑。对某些社会现象与问题的批评必须把握有度,要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五是网络交往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网络交往的单一必然导致人际交往的淡漠,要倡导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网络传播中的非理性现象,实际是工具理论无限膨胀而价值理性失落的表现。网络交往代替不了人际交往,网络交往是人际交往的扩展和补充。

(二)视觉文化传播健康发展的思考

由视听媒介或视觉媒介传播所形成的负面的社会文化传播现象,需要我们理智地去对待。要区分视觉文化传播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促使视觉文化传播在扬弃过程中健康地发展。

Ⅳ 什么叫影视文化

影视文化即电影电视文化是20世纪人类科技发展的新的成果。影视文化由于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背景之上,而拥有了许多迥异于传统文化形态、品种的特殊性、复杂性与丰富性。本文将就影视文化的界定、影视文化的构成、影视文化的几个基本关系等作一理论上的探讨。

一、 影视文化界定

“影视文化”这一概念的界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即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形态的“影视”和作为一种影响人类生活的“影视文化”的界定。

(一) 电影、电视与影视

什么是电影,什么是电视,什么是影视,是进入“影视文化”界定的首要问题。

关于“电影”的界定,有一些不同的表述,但对其基本的客观存在形态的认识应是一致的。《电影艺术辞典》中关于电影是这样表述的:“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以及还音),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以及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电影是科学技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电影艺术辞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这一表述对目前电影的基本的客观存在形态作了较为准确的把握,同时也对“电影”存在形态的历史演革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如“视觉暂留”现象及理论的发现、照相术的研制、胶卷的发明、“活动电影视镜”的发明、彩色电影与有声电影的创造等。

关于“电视"的界定,也并非易事。尽管从客观存在形态看,电视未必比电影更复杂,但构成电视的元素、要素同样是丰富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全书》对“电视”作了这样的表述:“使用电子技术手段传输图像和声音的现代化传播媒介。它通过光电变换系统使图像(含屏幕文字)、声音和色彩即时重现在覆盖范围内的接收机荧屏上”。这一表述进一步扫描了电视传播的全过程:“一、电视台运用电视摄像管和话筒摄取景物图像及伴音,然后按一定的构思和顺序加以编辑组合,制作成各类电视节目;二,把电视节目的视频信号用电子扫描方式进行光电分解,即由发送端的摄像管把节目的图像、声音和色彩转变为脉冲信号,再通过电缆和天线发送出去;三,由接收端的显像管把接收到的电脉冲信号转换为光影图像、声音和色彩,在荧屏上还原为完整的节目”(均见《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全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这一表述也注意到了电视吸收各种传统艺术样式、其他媒体样式的因素而呈现出的“综合性”特征。

关于“影视”的界定,可以在上述关于电影、电视界定基础上进行。从客观存在形态上看,为什么将“影视”放在一起进行表述?这自然是因为电影、电视的相近性、共性的存在,而它们最集中、最突出、最直观的相近性或共性便是“有声有画的活动影像”。尽管电影、电视的技术特征、艺术特征、传播特征各不相同,但在“有声有画的活动影像”这一形态特征上是一致的。这是“影视”并提的重要基础。尽管电影、电视各有其特定的规定性,但广义的“影视”概念将包括电影、电视生产与传播的全部。

(二) “影视文化”的三个系统

狭义地看,“影视”指电影、电视交叉的共性部分;广义地看,“影视”包括电影、电视生产与传播的全部。而“影视文化”同样可以从三个系统中见出其特质和地位。

1. 从大众传播系统来看。

电影、电视自诞生起,就以其广泛的覆盖性而与传统印刷媒体发生了歧变。传统印刷媒体不论是传播渠道、方式,还是接受渠道、方式,还是传播机制,都带有浓烈的个人化、个性化特色,而伴随现代科技成长起来的电影、电视,则以其科技优势而迅速在大众传播系统中成为重要角色。从印刷媒体——电子传媒,大众传播系统内部各媒体在此消彼长中成长。

大众传播系统

从表中我们看出,电影、电视无论是与传播印刷媒体相比,还是与广播比,都在传播范围、传播能力上占有许多优势。报纸、杂志的文字传播需一定的知识基础,广播单一的声音传播难免丢失很多重要的可感知信息,而电影、电视的声像合一、声画结合,使其获得了相对“全息性”的传播能力,可以覆盖更大的传播范围。

2. 从艺术系统来看。

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主要艺术形式主要由文字形态、非文字形态、综合形态三类组成,它们合成了人类的艺术创造系统。

不论是文字形态的艺术品种,还是非文字形态的艺术品种,乃至综合形态的戏剧,它们都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电影与电视尽管在艺术系统中资历最浅,但却以其巨大的包容力,吸纳了以往人类艺术创造的许多因子,作为其基本元素,并创造性地整合为新的艺术品种——将文字与非文字、时间与空间、视觉与听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借助其强大的传播优势,创造出20世纪艺术的新的成果与成就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活。

3. 从娱乐休闲系统来看。

娱乐休闲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娱乐休闲在各民族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各不相同的方式与表现。仅从现代人们普遍流行的一些娱乐休闲方式的比较中,就可看出电影、电视的特质与地位。

娱乐休闲系统

健身作为一种娱乐休闲方式,包括了滑冰、樊岩、器械训练、球类活动等;游艺则包括了棋、牌、跳舞、卡拉OK及书画等;旅行则包括了观光旅游、购物等。电影、电视作为人们的一种娱乐休闲方式,不论是从资金投入,还是从消费便捷程度上,都是最日常、最方便的一种。而且由于电影、电视信息量大,或想象力强、艺术魅力强,人们在娱乐休闲中还可以充分得到信息服务或艺术享受。

(三) 电影、电视文化的共性与差异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对“影视文化”作一简要的概括和界定。所谓“影视文化”,是人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所创造的电影电视文化样式。具体来说,“影视文化”是人类重要的传播样式,也是人类重要的艺术样式和娱乐休闲样式。狭义地讲,“影视文化”指的是电影、电视共同的“有声有画的活动影像”即影视艺术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广义地讲,“影视文化”泛指以电影、电视方式所进行的全部文化创造。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文字主要着眼于“影视”的共性、共同点来展开论述。事实上,电影、电视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从主体形态来看,电影主要以故事片形态存在着,而电视则主要以纪录性信息为主体形态;电影倾力于艺术“作品”的创造;电视则倾力于“生活信息流”的传达;从美学原则来看,电影主要处理的是虚构性的艺术信息(着力于艺术表现),电视则主要处理的是非虚构性的生活原生态信息(着力于“生活真实感”的实现);电影更多追求艺术的独创性与经典价值,电视则更多追求现实生活信息流的独特发掘与实际价值;从文化取向来看,除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在电影、电视两个部门同样重要外,电影似乎更多倾向于精英文化的价值取向,而电视则似乎更多倾向于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此外,在电影、电视的传播过程中,技术的、艺术的、传播者的、传播方式的、生产方式的、受众的、传播环境的、接受环境的意义、地位、价值、角色、特征等都有不少差异。简单说来,“影视文化”尽管拥有传播系统、艺术系统、娱乐休闲系统的诸多共性、共同性、接近性,但二者也同样拥有不少差异和不同,相比较而言,对于电影来说,或许艺术是第一位的、传播是第二位的;而于电视来说,或许传播是第一位的、艺术是第二位的。因此,电影文化与电影艺术更为亲近;而电视文化与电视传播密不可分。

(四) 小结

作为电影文化、电视文化整体上的共性与差异如上所述。而作为整体的“影视文化”,因此可以从狭义、广义两种视角上被进一步界定。这就是说,狭义的“影视文化”,应当是体现为“影视艺术”,即以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电影、电视艺术作品为主体的影视存在形态,包括电影故事片、电视剧及艺术性的电影纪录片、艺术性的电视“屏幕作品”(如艺术性的电视文学作品、电视艺术片及艺术性的电视纪录片)。而广义的“影视文化”,应当是体现为电影、电视全部的存在形态。尽管电影、电视之间有诸多差异和不同,但二者的共性应当是被更多关注并研究的。一方面,在传播系统、艺术系统、娱乐休闲系统二者意义、价值、地位相当接近;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物质的(包括技术与形态的)、体制的(包括生产与传播的)、观念的(包括各种价值理念的)不同层面的比较与分析,寻找出它们相对共性的那些存在。

二、 影视文化(广义的)的构成

从广义上看,影视文化是由物质的(包括技术与形态的)、体制的(包括生产与传播的)、观众的(包括各种价值理念的)三层面构成。

(一) 物质层面

影视文化在物质层面体现为技术上与形态上的可以直接为人可感、可见的物态化存在。这一层面的影视文化变动速度很快,由于电影、电视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改进,而使电影、电视的形态和传播方式不断处于变化之中。

电影的技术发展经过了较长时间的积累。在17世纪,牛顿首先发现了反映在人的视网膜上的形象不会立即消失这一重要现象。1824年,英国的彼得·马克·罗格特在伦敦公布了他的“视觉暂留”理论。所谓“视觉暂留”,即人的眼睛在观看运动的物象或形象时,每个物象、形象都在消失后继续滞留于视网膜上约不到一秒钟的时间。人眼的这种视觉特征,使在人的视网膜上组合出运动的形象有了可能。此时,法国的约琴夫·尼埃浦斯开始了他的照相术研究。他在1822年拍出了第一张原始的照片,曝光时间长达14小时。此后,法国舞台美工师达盖尔与尼埃浦斯合作,利用当时已经发明的碘剂感光法,借助于水银蒸发,终于把特定的形象固定了下来,这种完整的照相术和洗印方法首次成功于1839年。被称为“达盖尔照相法”的照相技术于是迅速发展起来。1851年湿性珂锣锭的发明使一张底版可以印出多张照片,1888年美国的乔治·伊斯曼发明了胶卷,并于1894年与发明家爱迪生合作制成了首部“活动电影视镜”。“活动电影视镜”已经初步具备了电影拍摄、洗印、放映三个基本元素,但它是把15.24米(50英尺)的凿孔胶片放映在一个大箱子里,一次只能供一个人观看。到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制造出能将影像放映在白色幕布上的电影机,至此,成熟的电影宣告诞生。

电影初创时期是以无声和黑白的形态出现的。欧洲电影以记录现实生活场景为主,美国电影则以游艺表演的展示为主。在电影初创的第一个十年里,有人已开始对无声电影添加声音元素的探索,许多影院里出现了乐队、乐师同步现场为无声电影配音乐音响的情形。在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发明的“维他风”系统,即大型唱片录音结合机械连结装置,造成音画同步的基础上,德国托比斯公司很快推出了光学录音还音系统。20年代末有声电影始告诞生。在前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及克莱尔手中,还尝试探索出了音画关系的不同形式(如音画对位、画外音等),至此声音真正成为电影的一个重要艺术元素。

与有声电影的发展历程相似,彩色电影在其原始阶段也采用人工操作方式。在无声电影时期,许多故事片采用在某一场景或段落的胶片上涂上某种颜色,以加强效果的尝试,有的还在胶片上逐格添涂色彩。1913年拍摄的意大利影片《庞贝尔日记》中,维苏威火山爆发的场景就涂成了红色、橘色的火焰和深蓝色的天空,1925年拍摄的前苏联影片《战舰波将金号》起义后的战舰上升起了红色旗帜。自20年代开始这种“加色法”为“减色法”所替代,1927年拍摄的美国影片《宾虚传》和此前的《黑海盗》(1926年)中一些彩色场面即采用此法。到1935年,三色的彩色系统宣告成功,第一部真正的彩色影片《名利场》正式问世。而彩色在电影中的广泛使用则延后至五、六十年代。

电影诞生一百多年来,从黑白、无声到有声、彩色,又从小银幕到立体电影、宽银幕电影,不断进行着技术革新与改造,也使得电影的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电影艺术的元素不断

丰富,电影的形式、品种不断拓展扩大。近十年来现代高新技术进入电影,使电影形态进一步发生变革、创新。如三维动画、电脑特技、现代录音技术等的加入,使电影构成的元素、电影的时空观念、电视的声画、视听表视力、冲击力和感染力不断加强。

如果说电影建立在现代照相技术、洗印技术(化学工业)等技术基础之上,那么电视则是建立在现代无线电电子技术基础上诞生的。电视技术的过程,涉及到电视节目的制作、播控、转播、发射、传送等多个环节。

电视的出现首先得益于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电视的源起开始于电报、电话等有线电子传播媒介的发明。而无线电的发明、通信技术的发明使得电子媒介摆脱了有形的电线,无线电子传播成为了可能。

无线电电子传送首先在声音的传送上试验成功,这便是广播的诞生。此后,英国工程师发现的硒的光电效应,德国、前苏联、美国等国的科学家各自发明了电视发射和接收的控制系统,并利用图像分解原理和扫描原理,解决了图像传送的信道问题。在此基础上,20世纪20年代,机械电视首先在英国和美国出现。随着电视摄像机的发明和接收机

的问世,美国科学家发明的全电子电视取代了机械电视,标志着真正的现代电视的问世。至本世纪30年代,英国广播公司定期演播,英国、德国、美国、前苏联的电视也相继诞生。

电视形态的每一次变革都伴随着电视新技术的改进。从制作手段的技术改进来看,大的发展段落是从模拟化阶段,逐步走入数字化阶段。在模拟化阶段,声音与图像的清晰度、逼真方式也经常因技术的变革而变革。从声音的发展看,手摇式唱机、电唱机、钢丝式录音机、磁带录音机、激光唱盘(CD)等手段和方式的渐次递进,使电视的声音越来越清晰而逼真。从图像的发展看,从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到高清晰度电视的渐次递进,从分体的摄录设备到一体化的摄录设备(如ENG),使电视图像还原生活的水平也越来越趋于清晰和逼真。进入数字化时代,凭借电脑特技与多媒体制作,电视声像的表现力、感染力日益增强,而且电视节目制作也日趋简化与方便,电视节目制作能力也因此大大增强,电视节目的形态、品种、类型也因此而更加丰富多彩。

从传送和接收来看,从无线微波传送,到有线电缆或光导纤维的传送,到卫星传送,覆盖面日益扩大,电视信号日益清晰,电视频道日益丰富,容量日益加大,这都使电视的生产和传播能力的大大增强成为了可能。

影视文化的发展是以物质层面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前提与动力的。影视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其形态的变化与丰富,也改变了人们对于影视的接受、理解与参与的方式和习惯,改变了人们的影视思维与观念。

(二) 制度层面

制度层面或者说体制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在影视文化构成中处于至为关键的中介地位。影视文化制度层面的内容既有宏观的社会制度背景,也有具体的生产制度和管理制度。

1. 社会制度:

影视文化的宏观社会制度背景,对影视文化发展而言是最大的制约。如一般说来,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背景下的影视业,往往以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为首要目标。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背景下的影视业,则往往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考虑,以较好的社会效益的实现为首要目标。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背景下的影视产品,其商品色彩往往极浓,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背景下的影视产品,则宣传教育色彩普遍较为浓烈。

2. 生产制度:

影视生产是影视文化的主体构成部分。为有效地进行影视生产,而形成的一系列协调各方面关系的组织机构,是影视生产制度的具体体现。影视生产制度在总体上与其社会制度相吻合,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质。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中,影视生产基本上按照资本主义市场规则,以制片公司、媒体公司的组织机构形式为主体运行运作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背景下,影视生产一般按照计划经济的规则,以全民所有制的制片厂、电视台的组织机构形式为主体运行运作的。但是一种生产制度的建立并不易事,要改造体制面临各种实际困难。尤其是对于长期生存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中国影视业来说,面临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形势,传统计划体制下的一系列复杂问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有人提出“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就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进行表述的。

的确,在影视生产进入数字化生存的时代,在影视生产面临着集所有传统媒体于一身并产生着巨大能量的网络传播的时代,传统的单一的、狭小的、小而全生产制度,传统的

媒体间各自为政的局面,传统的条块分割的局面,都将面临着巨大的冲击。1999年美国传统的最有号召力的娱乐业集团——华纳公司与美国最时尚、最现代的传媒集团——美国在线的合并,震动了全球。这种“强强联合”,本身就是将影视及相关媒体的生产制度赋予更充实、更宏大的内涵。中国的影视业还面临着另一个挑战,这就是中国可能加入WTO后影视业遭遇的国外传媒业、影视业的冲击。这些都为加速中国影视的生产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时代性的机遇。

3. 管理制度:

影视生产的管理制度应视为其社会制度背景下生产制度的具体化,指的是影视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对于各个环节(尤其是人、财、物几个方面领域)的管理制度。资本主义影视生产中的管理基本依照资本运营的规则,以利益、利润最大化为指针,通过影视生产的成本核算,来实施其人、财、物等的管理。社会主义影视生产中的管理,与社会主义影视生产制度基本一致,体现为政方式(或手段)与市场方式(或手段)的双轨并行。从中国影视管理体制来看,对人事、资金、产品的运作使用,一方面以行政方式为主导(如干部任用、资金投入、产品把关审查等),另一方面也在宏观行政管理中融入市场方式(如人员聘用、资金多渠道来源、产品进入市场竞争——对“票房价值”与“收视率”的高度重视等)。

影视生产的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都离不开特定法律法规的保障。影视生产本身既是可以产生巨大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又是可以赚取巨额利润的文化产业,如何使影视生产既能保证其自身利益的获得,又能为社会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粮,如果没有针对影视生产的特定的法律法规的制约,单靠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去调节,还是力度不够的。因此为影视生产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系列管理条例才会更有效地作用于影视生产,进而从制度上保障影视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 观念层面

影视文化观念层面体现为影视的价值取向与价值理念,而这价值取向与价值理念,渗透在影视生产与传播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影视的观念,就是人们对于影视的理性的认识、理解与把握,是人们的一般社会文化观念在影视中的体现,也是人们对影视实际生产与传播过程中的各种价值取向、价值理念的理性的认识、理解与把握。

从人们的一般社会文化中的价值理念与影视的价值理念的比较中,我们可以见出,有时影视的价值理念超前于人们的一般社会文化观念,这时影视可能充当社会文化变革的先锋的角色;有时影视的价值理念滞后于人们的一般社会文化观念,这时影视可能就充当了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保守的角色。

从影视观念自身的变革来看,除了大的社会生活环境变革的冲击与影响,大的社会文化观念的冲击与影响,其自身也必然会进行着观念的演革与嬗变。尽管与物质层面的变革相比,观念层面的变革要艰难、缓慢得多,但物质层面与制度层面的变革,终究要极大地刺激、影响着观念层面的变革。而影视一旦在观念层面发生剧变。势必极大地反作用于影视的物质层面与制度层面,使其相应发生剧变。

这里仅从影视的文化角色定位和其功能的定位上来看影视文化观念层面的一些情形。

影视的文化角色定位,包括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及边缘文化几种情形。影视文化角色定位于主流文化,意味着影视生产与传播将围绕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意志(中国影视“喉舌”、“二为”、“主旋律”等概念典型、生动地表述了其主流文化的角色定位)。影视文化角色定位于精英文化,意味着影视生产与传播将围绕影视生产与传播主体个性化乃至个人化创作与思考的需要,更多体现影视生产与传播主体个性化乃至个人化的意志(所谓“创造性”、“独特性”、“经典性”等)。影视文化角色定位于大众文化,意味着影视生产与传播将围绕大众普遍的、当下的情感心理诉求,满足其普遍的、当下的情感心理需要(如所谓“通俗性”、“流行性”、“好看”、“时尚性”等)。影视文化角色定位于边缘文化,意味着影视生产与传播将围绕非主流、非大众也可能非精英的那些影视生产与传播主体的极端个人化的理念,有时可能是影视生产与传播主体借助影视手段、方式对于人类生存境况的感性表达,有时可能是影视生产与传播主体对于影视自身手段、方式的可能性的开掘与探求(如所谓“实验性”、“先锋性”等)。

由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边缘文化自身价值理念的差异,而使得影视文化角色的定位,对于影视观念的呈现、体现起着直接的制约作用。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几种影视文化角色定位的情形,揭示的是极端典型的状态,而事实上,具体的影视生产与传播过程中,这几种观念经常会纠结在一起,我们只能约略地判断其主导观念的倾向,而不能简单地将其判定为“非此即彼”的单一价值取向,不然,怎样解释影视生产与传播中经常出现的“雅俗共赏”的情形呢?

而在影视功能的定位上,情形可能会更为复杂。影视的功能内容包括娱乐消遣的、宣传教育的、信息传播的、审美的、认识的等几个方面。影视功能定位于娱乐消遣,意味着影视生产与传播将围绕着大众普遍的、当下的轻松愉悦的感官享受,而努力去适应、迎合乃至超附加媚俗。尽管娱乐消遣本身也有层次高低之分,但上述特质应当不可或缺。娱乐消遣往往排斥深度的、个性化的体验与思考,同时由于其容易满足大众普遍的当下的某些情感心理需求乃至感官刺激需求,而赢得较高“票房价值”或“收视率”,从而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追求“娱乐消遣”功能,就能达到这一目标(最好的经济效益),真正的有较高经济效益同时又实现“娱乐消遣”功能的影视产品,也往往需要一定的思想容量特别是智慧含量。“通俗”并不等于“庸俗”乃至“低俗”。影视功能定位于宣传教育,意味着影视生产与传播将围绕着当下主流意识形态以及当下人们普遍认同并普遍需要的某种或某些理念来予以传达,在这里,尤为重要的是当下的政治理念和道德理念。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都必然会对影视生产与传播进行程度不同、方式不同的政治理念、道德理念的制约。各国影视生产与传播的审查、监督机制尽管有差异,但也有许多共同点。我们这里所说的走向极致的“宣传教育”影视产品,往往体现出概念大于形象、抽象大于具象的特点,有些未必认真投入生产与传播(或不认同这种理念而敷衍了事)的此类影视产品,有可能得到主流文化或一部分接受者的认同,实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由于此类影视产品“说教味”太浓,而常常达不到其预想的效果。当然,真正好的“宣传教育”影视产品,应“寓教于乐”,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社会效益。虽然大多数此类产品社会效益转好,经济效益较差,但优秀产品理应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或“双赢”)。影视功能定位于审美,意味着影视生产与传播,将围绕当下人们普遍的审美趣味与审美取向,满足当下人们普遍的审美需求。但审美取向、审美趣味、审美需求往往既有共同性,又有个别性,既有可以理念地表述的,也有“不可理喻”、“莫名其妙的”。影视产品的审美功能的实现,常常不易单独地抽取出来,因为它总是与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思想、心理、情感的总体需要的特征联结在一起。影视功能定位于信息传播或认识,是比较理性的一种选择。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影视的生产与传播当然离不开其信息传播和认识的功能,但这种比较理性的功能选择能独立实现吗?实际上与审美功能的实现相似(只不过“审美”更为感性),影视生产与传播在信息传播和认识功能的实现上,也往往不能单独地抽取出来,而需一定的外在“包装”和内在内容的展现。(如依托于一个感人的故事或一个真实的事件)。

不论怎样,影视文化观念层面的情状,对于影视文化的发展起着极大的制约作用。

Ⅳ 影视文化传播有什么重要作用吗

问题一: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文化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地位很高,但应该说,这是次于硬实力或者说是要以硬实力为基础的。比如说美国,国家历史很短文化底蕴不够深厚。

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最显着的作用是扩大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以及知名度,包括以此吸引外国的精英人才汇谨轮闭聚,以提高国际地位。

文化软实力也是评价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传播过程中又会产生一些其他的利益,比如说中国的茶道的传播其实帮助了中国茶叶的销售,以及中国的陶瓷的海外交易。

文化软实力也有利于国家民族凝聚力的提升,提高国民的民族认同感,荣誉感,以及民族精神的弘扬和传承。

第一,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软实力,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引领世界潮流的先进文化,能增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第二,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和谐的环境。

第三,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升国际地位。只有通过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提升整个国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坚定社会主义的方向,才能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也只有通过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增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我们的了解和认同,赢得他国的尊重。桐耐“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第四,提升文化软实力既是现在也是未来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问题二:影视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回答: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广播电视事业的改革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广播电视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做好做强广播电视工作指明了方向。

因此,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广播电视事业既要遵循要求,又要顺应民意;既要发挥作用,又要实现突破。

广播电视事业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祥裂导群众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前进。

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致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真正使广播电视事业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强阵地。

(5)影视文化有什么用扩展阅读: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

“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来的。1990年,他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Bound to Lead :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中译本《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

影视文化传播倡导将健康的影视文化有效传播给观众,从而构建观众与电影制作者的良性沟通与互动,是沟通电影制作者与电影受众的重要桥梁。

影视文化泛指以电影,电视方式所进行的全部文化创造,即体现为电影,电视全部的存在形态。它有五个方面的文化特征即群众性、时代性、民族性、国际性、商业性。

Ⅵ 影视文化是我国长时期构建主流文化价值观,传播大众文化的核心产业。如何理解,

可以理解为通过影视传播的方式,优秀的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价值体系可以在文化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以影视文化为载体构建我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和传播大众文化。
2017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橡缓意见》中提出,要实施中华文化培仔电视传播工程,创新表梁中模达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这些政策为促进国产影视文化更大发展和更深推进提供了契机。

Ⅶ 影视文化对我的影响

影视文化的概念
1)影视文化是一种由声画通过屏幕传送的活动影像所构成的文化形态,是兼有科学、艺术属性的审美文化。影视文化使用活动影像作为基本表达手段、声音、图像、色彩、动作一并俱全。影视语言的直观性,使其具有特别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利于人们的接受。
(2)影视首先是传播媒介,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大众视听传播媒介。
(3)影视文化具有广远性和兼容性。
(4)影视文化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制约性。
(5)影视文化还具有共时性(发生、传播、接收同时)、及时性、开放性、可控性特征。
(6)影视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总是反映着传播者的价值观念,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影视文化对中学生在道德观,金钱观,世界观方面都有影响,主要是通过其传播精神方面产生的。

阅读全文

与影视文化有什么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2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9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7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8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12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6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7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2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9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2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5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1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0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4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3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