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蚕丝之乡在哪
震泽古镇于众多的江南古镇中属沉默者。相比在文人骚客笔下出镜率较高的西塘、周庄、乌镇等,她婉若一个娉婷的江南女子般静好。可也正因如此,这里至今保留着原生态的古镇特色,是不少学者感受古镇文化的绝佳之地。所谓看尽蚕的一生,感悟“春蚕到死”的无尽奉献之地。震泽古镇地处苏州的吴江区,默默无闻的她养育了世界篮球巨星姚明。据悉,这个篮球巨人小时候可是在这里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震泽古镇另一个可称赞之处是她被誉为“丝绸重镇”,“蚕桑丝之乡”。一千多年以前,唐代诗人陆龟蒙就写道,“尽趁晴明修网架,每和烟雨棹缫车”,这句诗充分展现了震泽人民的耕织生活。至今,这里都还沿用古法养蚕、匠心制造。古镇人民每年的三月份就开始忙碌,女人们开始趁着河水清洗养蚕的器具,而男人们则修正蚕房,为蚕宝宝的一生而精心准备着。古时养蚕,养蚕人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跟时间去满足蚕宝宝的生存条件。养蚕先要孵蚁,没有可控温度的实验室的他们都是靠人工孵化,身穿棉袄,将蚕种焐在胸口,靠自己体温孵化蚕种,这一过程称为“暖种”。遇上反常的极冷天气,蚕民们可能还需要给它们捂上一层棉被。蚕需经过卵、幼虫、蛹、蛾四个不同的发育阶段,前三个阶段的蚕对温度的要求很高,必须控制在27摄氏度左右的恒温状态。可是要知道,农村要保持在27度的恒温是非常困难的。可是劳动人民永远有他们的独特智慧,蚁蚕孵出后,他们在蚕室内挂起帏帐,房间里再点上火盆,把养蚕房变成了一个适宜蚕宝宝生长的温室。长大后的蚕宝宝食量大增,不仅如此,以桑叶为生的它们对桑叶的要求也很高。就像前不久登顶微博热搜的一条微博所说,喂养不及时,喂养的桑叶沾水,蚕宝宝就分分钟死给你看。天不亮就去桑田里采桑叶,凌晨起来喂蚕,这都是蚕农们的日常工作。蚕农们的辛勤劳作换来的是蚕丝、丝绸等制品,这不仅是当地人的生活来源,更成就了震泽的蚕丝产业。一代又一代的震泽人将之继承发展,现如今,当地已有了很多家丝绸企业。在2018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春夏)博览会上,来自震泽的14家丝绸企业带着她们的创新创意产品,让来自全球的客商一睹丝绸国粹的现代风采。今天的震泽古镇除了师俭堂、慈云寺塔、文昌阁等着名的景点外,太湖雪蚕桑文化园也成了游客的必游之地。文化园展示了震泽人的古法养蚕技术,也让来访者观赏到了蚕的创新艺术品。新一代的震泽人用蚕茧作画、配饰,他们用创意将蚕乡的文化传递给新一代的震泽人,传播至大江南北。
2.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古人对蚕桑的重视
丝绸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发明之一,它与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四大发明一样,都产生过世界性的影响,但是它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程度以及流传之久远,却又为四大发明所不及。
在江苏苏州盛泽镇,有一座建于1827年的先蚕祠,是仅存的一座祭祀蚕桑文化的祠庙。这也说明,至少在清代晚期,中国都还仍然有祭祀先蚕祠的遗风。
另外,在中国的很多养蚕区,也都能看到一些跟先蚕祠近似的蚕神庙,也供奉着“先蚕”嫘祖。比如在苏州的祥符寺巷有一座嫘祖庙,是苏州丝织业祭奠祖师轩辕黄帝的地方。
中国古代留下的大量遗物表明,古人对养蚕、植桑非常重视。从殷墟中的大量甲骨文中,发现了很多有关蚕、桑、丝、帛等方面的象形文字。
此外,从甲骨文中还可看到,当时已设有专门管理蚕事的官职,即女蚕,因此,养蚕在社会生活中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了。当时,官府请群众中精通养蚕技术的人介绍经验,并给予黄金和免除兵役的奖励。
其实,蚕茧的利用以及家蚕的养殖和丝绸的生产,从全国各地发现的古代实物来看,早在距今大约10000年前至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在山西省夏县西阴村一处遗址中,发现了一颗被割掉了一半的丝质茧壳,虽然已经部分腐蚀,但仍有光泽,而且茧壳的切割面极为平直,其时代距今约6000年左右。
据研究,古人切割蚕茧的目的可能是要吃里面的蚕蛹。所以,推测这时的蚕茧尚未被人们认识到可以抽丝织衣。
而在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一个盅形雕器。在这件文物上刻有4条蚕纹,仿佛4条蚕还在向前蜿蜒爬行,头部和身躯上的横节纹也非常清晰,这应是一种野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