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皖南地域徽文化是什么样的

皖南地域徽文化是什么样的

发布时间:2023-08-23 07:57:32

㈠ 徽文化特点是什么

徽州文化特色
“徽州”,既是一个地理区域概念,更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徽州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区域。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大移民所形成的宗法社 会,“东南邹鲁”的文化氛围,徽商经济的厚实基础,促成了徽州文化区域总体全面发展。宋代以来,徽州“儒风独茂”,文化教育及科举昌隆,名人辈出,人文荟萃,形成了许多着名的学术流派和文化品牌。徽州文化是指以历史上徽州府为中心地带、长期积累、并有丰富遗存的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它包涵着由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所构成的体系内容,客观存在着纵横交错的层次结构关系。物质文化主要有徽州历史地理、徽州古村落、徽州古城镇、徽派建筑、徽商、徽州历史人物、徽州文物、徽州文献、徽州文书等。非物质文化主要有制度类(如徽州宗法制度、徽州佃仆制度、徽州教育制度等),思想学术类(如新安理学、徽州朴学等),文学艺术类(如新安文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派盆景、徽州戏曲等),科学技术类(如新安医学、程大位珠算法、徽派建筑学等),传统工艺类(如歙砚、徽墨、徽菜、万安罗盘等),乡风民俗类(如方言、民间乐舞、民间游艺、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等)。

㈡ 皖南的传统文化

明代中叶,皖南的徽州和池州成为中国东南戏曲文化中心之一,当时着名戏曲声腔如余姚腔和弋阳腔已在这一带流行。嘉靖与万历年间,这一带产生了徽州腔及青阳腔(亦称池州腔) 、太平腔、四平腔等多种声腔。这一些声腔兴起后,很快风靡各地,比如徽州腔和青阳腔被称为天下时尚南北徽池雅调 。长期发展而形成今天的徽剧。徽剧是国粹京剧的前身。
清代干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史称徽班进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青阳腔又称“池州腔”,因产生安徽池州青阳而得名,明代嘉靖年间,江西的弋阳腔流入皖南池州府的青阳县一带,与当地语言、民间戏曲(昆山腔、余姚腔等)、九华山佛俗说唱、大型宗教戏剧、目连还有民歌小调相结合而产生了青阳腔。
青阳腔是弋阳腔“易腔”之后的一个重要腔种。明末清初盛行,与徽州腔一同被誉为徽池雅调,成为全国主要声腔,清末衰落。青阳腔由皖南伸展到闽、粤、湘、赣、鄂、蜀、晋、鲁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徽剧、赣剧、川剧、黄梅戏等剧种的形成与发展,尤其为“四大徽班”进京形成京剧奠定了基础,青阳腔被誉为京剧“鼻祖 ”,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2006年,青阳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徽剧是一种重要的汉族地方戏曲,《中国戏曲志》(安徽卷):“明末清初,徽剧以青阳腔、昆曲及地方俗曲为基础,徽剧是解放后的定名。徽剧的含义并不等于徽戏,它的声腔包括青阳腔、徽戏、徽昆和花腔小调几大部分,以徽戏和青阳腔为主。徽剧是与黄梅戏、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
1790年(干隆55年),徽班名艺人高朗亭率三庆班入京。接着,春台、和春、四喜等徽班又相继进京,即所谓“徽班进京”。徽班进京后,又吸取京腔、秦腔、昆曲、汉调等剧种的长处,经程长庚等名艺人的创造改革,大约经过了五十年的孕育,到道光、咸丰年间,遂形成为后来的京剧而流行全国。
2006年,徽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连戏原名弋阳腔,曾经流传于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省,是中国唯一的历史宗教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堪称戏剧鼻祖。芜湖南陵目连戏。明初,皖南芜湖市南陵县已有以搬演目连戏为主的戏班。之后,皖南的泾县、旌阳、宣城、太平等不少地方都有目连戏班或目连戏演出。徽州目连戏。明万历年间,皖南徽州祁门清溪人郑之珍在过往杂剧、变文及传说等的基础上撰写出《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郑本目连戏一经产生,便在祁门、休宁、石台、婺源、歙县等地广为流传。祁门目连戏原没有固定演出场所,以鼓击节,锣钹伴奏,不用管弦,上寿时则用唢呐。其基本唱腔古朴,为明中叶流行于徽州一带的“徽池雅调”,即徽州腔、青阳腔,保留“滚调”特点。
2006年,弋阳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大约在宋代前后,傩仪由于受到民间歌舞、戏剧的影响,开始衍变为旨在酬神还愿的傩戏。傩戏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被誉为戏曲活化石。以其古朴淳厚的魅力打动人心。池州傩面具吸收和融汇了儒、释、道、巫的宗教意识和民俗、雕、绘画等内容,是汉族民间艺术的精华,也是研究古代汉族文化、地域风情、民俗工艺的文物。
2005年5月,池州傩戏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份,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池州市贵池区为“中国傩文化之乡”。 当涂民歌,流行于马鞍山市当涂县的各类汉族民歌的统称。当涂素有民歌之海的美誉。当涂民歌,曲调优美,节奏轻快,富有江南水乡民歌的独特风格。民歌在该县流行极广,且种类繁多。
2006年5月20日,当涂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芜湖梨簧戏旧名泥簧,是流行于皖南芜湖、当涂(含今马鞍山市)、江北和县、含山沿江一带汉族戏曲剧种,其发生、发展和形成职业演唱班子在芜湖,又称芜湖泥簧,已有 200 多年历史。明清之际,每年上元、端午、中元盛大演出,祈神祝福,故又称平安戏。由芜湖语言、音调和汉族民间音乐发展而成,汲取二簧、柳子腔和昆曲等剧种唱腔和音律,形成独特的具有浓郁的江南风味的板腔体。
2006年芜湖梨簧戏由安徽省政府审定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南词又称文词戏、文词腔,黄梅戏的姐妹戏 ,流行于安徽省东至县、宿松县等地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戏曲剧流行于安徽安庆宿松、东至等地。原系湖北黄梅一带的渔鼓小调,清末民初由逃荒卖唱人传入安徽。在发展中曾受“饶河调”影响,吸收并融合了皖南山歌、民歌、十番锣鼓。从地摊走上舞台,有近百年的历史。
2006年,文南词被列为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类项目。
2008年6月7日,文南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阅读全文

与皖南地域徽文化是什么样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7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29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25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06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5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1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79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42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29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3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8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5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6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2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7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6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79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19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