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提倡人应效法日月星辰刚健运行那样奋斗不息、积极进取,坚持独立意志、人格尊严和做人原则。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等思想。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世界这么大,我只想做个中国人,不是因为中国现在发展了,而是因为喜欢中国文化,文化来源于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令人痴迷,在我看来,这里有最理想、最和谐、最具远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人活着为什么,当然是为了人,这一点我们的祖先想得很清楚,所以我们的文化一直强调以人为本。不要觉得这个问题简单,要知道,与人相对应的,还有两股异常强大的势力,一曰神,一曰物。
我想世界上的宗教可以分三种,一种崇拜神,一种尊重人,一种追逐物。面对过于强大的未知世界,人类很容易产生鬼神崇拜。社会活动离不开物,物是创造幸福生活的必备工具,对物的追求很容易用力过猛,“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以至于本末倒置,把人变成了追求物的工具,走上了拜物教的歧途。自从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来,全世界都被裹挟进科技竞争的赛道,技术创新的力量主宰着世界各国的命运。先进技术本来和幸福没有必然关系,物既能给人自由,反过来也能限制人的自由,但如今拥有先进技术成了生存的先决条件,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摆脱这种模式。
于是,我们深陷科技思维,以为科技可以救国,科技可以造福,甚至将科技上升到了道德上的正义地位。重视科技没错,不过不要忘了,世界上最残酷的两次世界大战,就发生在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间。
精神永远高于物质,物质是基础,精神是主宰,没有精神,物质就丧失了意义。世界上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文化的竞争。而我们,拥有很好的文化。与科技思维相对应的,是人文思维,强调以人为中心,保持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既不做神与物的奴隶,也不做天地万物的主宰。子不语怪力乱神。《庄子》说了,“物物而不物于物”。《荀子》里也说了,“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吗,我们当然有,如果说西方信仰神道的话,我们信仰人道。尊重生命,尊重人的生命,人是天地万物之灵秀,如何让人的生命和天地万物一样自然生长,如何让人的生命得到更好的寄托,这就是我们的宗教。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的人道,也可以称为自然之道。中国文化强调“以史为鉴,以天为则”,我们要向历史学习,向天地万物学习,最终提高自己的德行,决定自己的命运。
为什么命运会和德行有关,大家还记得“德不配位”这四个字吧,有什么样的德行才能达到什么样的地位,哪怕一代帝王,如果德不配位,也不得不接受王朝的覆灭。这是天意,是自然之道,也是民心。
❷ 中国文化的特征和基本精神是什么
中国文化的特征:
1、世代相传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
中国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
“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2、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确立,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内容的嬗变,中国古代各种哲学派别、文化思潮的关注焦点,以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主题和价值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价看目标的揭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实践而展开。
3、刚健有为
刚健有为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4、贵和尚中
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文化的精髓: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礼”乃中国文化的精髓。古代的“礼射”不仅贯穿与融合了华夏数千年璀璨的历史文明,而且深度影响了世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为维系和发展优良的社会秩序与生态和谐而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礼”和“射”分别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古代中国的《礼记·射义》思想传入江户时代的日本,孕育了日本江户时期射箭中的“文射”仪礼。日本现代的弓道正是将《礼记·射义》和江户时代的《射法训》一道儿奉为国之经典的。
❸ 谈谈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归纳为三点:
1、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思想认为,自然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人们应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并规范自己的言行。纵览中国的历史可知,天人合一思想不仅影响制约着政治,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因而它是古代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人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具体而言它包括“民为贵”、“君为轻”的基本政治理想;关注百姓现世的人伦生活;追求一种道德伦理的人本关怀三个层次。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神之间,坚持以人为本位,重视现世的人伦生活,而将宗教和鬼神信仰置于其后。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本主义始终未居主导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是一种具有浓重道德色彩的人本关怀,具有鲜明的道德伦理特征。这种人本主义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人际关系中来定位。每一个人,从他诞生,便进入了一个五伦的社会关系之网中: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家庭中的父子、夫妇、兄弟关系,社会上的朋友关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各有其行为典范与道德模式,这就是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教妇从,兄友弟恭,朋亲友信。整个文化所关注和努力的,也就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而每个人则在这样一种人伦关系中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履行自己的责任。它更重视个人对于群体的义务和责任,而不十分重视个体精神的自由与独立,也不大重视每一个体自身的权利。
2、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贯穿着刚柔、动静、有为与无为等一系列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承,有着深邃辩证精神的范畴。就民族的进步和发展而言。在民族兴旺发达,昂扬向上的昌盛时期,士子的情怀中总洋溢着一股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汉唐将士的积极戌边,在诗文中俯拾皆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气概,“海县清一,寰宇大定”的宏伟抱负,“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的豪迈气势……在民族危亡、外族入侵的关口,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也总是激励着人民顽强不屈地进行反侵略、反压迫的英勇斗争。岳飞、文天祥、史可法……,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壮举。
3、礼治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贯彻实施着人本主义精神,而且也渗透着一种礼治精神。所谓礼,原本指人与人或国与国之间交往的一种仪式。所谓礼治则是将这予以加工改造,升华为一种社会理想,然后予以实施和推行,这就是礼治精神。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的礼治精神,其实质是强调社会的有序,坚持社会的秩序。这种社会的有序或秩序,在儒家看来,就应是上下有序,父子有伦。用孔子的话讲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❹ 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哪些
1、“人文”精神。炎黄时代已有其萌芽,以后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人文精神,又有创造性发展。
其特征是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有理想的人。因而古代的人文精神特别重视礼仪,提倡德治,追求社会的和睦相处,并最终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世界。这些人文精神培育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坚忍不拔、敬老养老、救济孤残、勤俭治家治国等传统美德。
2、“自然”精神。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老子》一书提出的“道法自然”,是中国传文化中“自然”精神的出发点,强调要如实认识自然,不要附加人的主观想象。而《庄子》一书则强调人们应当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提出了保护生态平衡的卓越思想。
3、“奇偶”精神。我们的祖先在劳动实践中创立了“阴”和“阳”这个哲学概念。当人们用这两个概念来解释自然和人事变化的时候,又在数字方面归纳出“奇”“偶”概念。例如从“无音”、“五色”“五味”中的“五”看事物的构成与变化。唐代后,中医又受“八卦”说的影响。
奇与偶的离合,成为古代思维方式的一个显着特征。于是相生相克、安危、动静、盈缺、尊卑、知行等相对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孔子的“中庸”说、老子的“抑损举补”理论等,都是这种“奇偶”变化的理论说明。宋儒所说的“一分为二”,也是奇偶的结合。观察“一”,要看到它自身的“二”;最后又归结为“一”,这时人们对于某事物才有了真切的认识。
4、“会通”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内个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同时也吸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这种不断吸纳并完善的特质,就是“会通”精神。例如,西汉时期,儒、法走向了结合。以后,儒、道又走向了兼容,并吸取了佛学的精华。这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❺ 中国文化到底有些什么精神,我们该怎么弘扬
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产生很早。据《书·舜典》记载,舜曾要求其乐官做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和谐不仅是乐律的本质,而且是自觉追求的最高境界。《国语·郑语》记载了西周末年史伯的话:“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和谐产生万物,而雷同则不能使事物继续发展;把具有不同特点的事物联结在一起即“以他平他”,叫做“和谐”,而只把相同的事物叠加在一起,则新的事物不能产生,一切就完结了。比史伯晚200多年的齐相晏婴则用“相济”、“相成”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上述观点。《左传·昭公二十年》,载晏婴在回答齐侯“和与同异乎”的问题时说:“和如羹焉,水火酰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形象地用厨师做羹要调配不同的味道、乐师演奏要协调不同的声音来比喻君主治理国家时,要倾听不同的意见,“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就可以达到“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的和谐状态。传世本《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孔子则更提出“和为贵”(《论语·学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的重要思想。《易传·系辞下》也强调重和去同,主张多样化的统一:“天下百虑而一致,同归而殊途。”孟子强调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易传》云:“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周易·乾·彖》认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是和谐的最高境界,这样天下自然吉祥。贵和是与尚中分不开的。古代兵家关于上下和谐的思想更加丰富。《孙子兵法》提出“上下同欲者胜”,“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吴子》说:“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司马法》说:“凡战,三军一人,胜。”《三略》说:“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中庸》对和谐的概括更为精湛:“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体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状态,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便各安其位,就都处于兴旺的状态。《论语·学而》云: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和”是道德的至高境界。以往把“中庸”归结成平均主义、模棱两可,或 “各打五十大板”的调和,实是误解!“中庸”所强调的“中和”,当然包括必要的“折衷”、“调和”,但更重要的是强调协调、和解中的度,即分寸;强调在协调、和解各方面关系中要尽量的考虑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特点等等,要切忌“过犹不及”。
和谐是为了团结奋进,也是团结奋进的前提。如《国语·周语》说:“众志成城,众口铄金。”《传世本老子》说:“乘众人之智者,即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者,即无不乘也。”而《管子》说:“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战国策·东周策》也云:“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中铄金。”《吕氏春秋·本生》关于“万人操弓,共射其一招,招无不中”等思想,都强调了团结奋进的意义。
、重人轻神,以民为本
在科学未萌的远古时期,由于对自身及宇宙万物的无知,“神”的观念的产生是很自然的事。人们曾普遍相信“天命”,但伴随科学思想的萌生,“天命”观念渐渐动摇,如《尚书·君奭》就称:“天不可信。”于是“重人轻神”的观念渐渐显现,到西周,由迷信“天命”转为“敬德保民”。虽然“祖先崇拜”也是一种迷信,但由崇拜“天命”到崇拜“祖先”,毕竟标志着人对自己在世间的主体地位的认识,对自身价值的肯定。由对死去的祖先的崇拜到对现实的活人的尊重,标志着中国人文思想的重大突破。到“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重人轻神,以民为本”的思想受到普遍重视。《左传·昭公十八年》说:“天道远,人道迩”,就体现出这样的变化。而据《左传·桓公六年》和《左传·僖公十九年》记载,隋国的季梁和宋国的司马子鱼都说过“民,神之主也。”标志着“重人轻神”思想的确立。“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由此进一步认识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为本也。”(《晏子春秋·内篇》)孔子所说的“天下万物,惟人为贵。”(《孔子家语》)因而“不语乱力怪神”(《论语·述而》),并强调“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智)矣。”(《论语·雍也》)“王者之道,厚爱其民也。”(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吴问》)都说明了以民为本思想之普及。《礼记·缁衣》载:“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吕氏春秋·务本》称:“宗庙之本在于民。”传世本《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庄子·天运》也说:“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到孟子便明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离娄上》)富有综合创新精神的荀子也大声疾呼:“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荀子·哀公篇》记载:“孔子曰: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把君与民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舟与水的关系,是对民本思想的精确说明。后人多把这话误认为出于唐太宗之口,不仅大错,而且延后了千余年。
补充:中国文化很多很多 我们作为龙的传人应该坚守下去
❻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注重和谐,坚持中庸;是浸透中华民族文化肌体每一个毛孔的精神。春秋末年齐国的晏婴用“相济”、“相成”的思想丰富了“和”的内涵。他将其应用在君臣关系上,强调君臣在处理政务时意见“否可相济”的重要性。通过“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综合平衡,使君臣之间保持“政平而不干”的和谐统一关系。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中”,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谓之中庸。贵“和”持“中”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基本精神,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而存小异,成了人们的普遍思维原则。当然,由于贵“和”持“中”的观念说到底是一种否认斗争、排斥竞争和简单协同的道德;贵和持中是东方文明的精髓,它对社会秩序的和谐安定,处事中庸,求同存异,维护集体统一等有其良好作用.
❼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久经历史沉淀,以丰富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其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主体精神、仁者爱人的人道精神、刚柔相济的坚韧精神、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与推崇和谐、崇尚道德的理念等等,已然融入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释义
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我们在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中成长,所能想到的“仁义礼智信”的传统,各种经史典籍中蕴含的人生哲学等等,都能纳入传统文化的范畴,同样我们的艺术、思想、传统的生活方式,甚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历史上的存在都可以称为传统文化,但理念的传承与其中折射的慧人慧智的道理作为一种“活”的文化因其延续性在各个阶段发挥作用,传统文化在批判中得到继承与发扬,是因其有着丰富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创造形成的,有摒弃亦有创新,积累着中华民族产生以来所形成的全部经验与智慧,也是中国现代文化得以产生的根基,这种文化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以“文化软力量”的存在形式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尤其在生命智慧、人生前行的层面上,在人们所遭遇的社会冲突、心理失衡、生活工作困境等问题上,其现代性价值最能得以体现。
二、中国传统文化不容忽视的强大作用
(一)凝聚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其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与群体、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作为多民族国家,也正是靠着文化的力量让五十六个民族凝结在一起,相互交融,共同铸就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光辉史。我们现在倡导的团结一致、凝聚人心等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力量凝聚作用的发挥,推动事情良性发展,获得好的收效。
(二)经世致用
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参悟其中蕴含的哲理,修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习惯,进而影响身边的人,也让自己有种获得感,保持明晰的思辨能力,自然会对现世的种种有自己的认识,在人生前行的道路上不至于迷茫无措。《孙子兵法》在商业、军事等方面更是被广泛应用,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在今天的各种形式下同样适用。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在实际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体现与应用的痕迹比比皆是,举不胜举。
(三)满足个人与社会精神发展需要
物质生活的满足并不是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全部需要与终极目标,反倒精神上的需求更是孜孜以求。科学的理论、高尚的情怀是人们精神发展的需求,传统文化则可以满足个人对社会的思想素质发展需要,有利于个人提高理论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素质,进而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
❽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以人为本的主体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落实在政治上是“以民为本”,即民本思想。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封建社会末期的进步思想家、政治家,几乎都主张和宣传“民本”思想,从而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中影响最广、延续最久的一种哲学和政治思想。
2、刚柔相济的坚忍精神。
刚柔相济是中国人人生态度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中华民族精神中最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孔子创立儒家重“刚”,但也不失“柔”。中国文化是强调“儒道互补”的,即阳刚必须与阴柔适当配合。
3、贵和尚中的中和精神。
“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思想观念,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中和”思想的传承特别重要。儒家传统是以夷制夷,德化怀柔,多采取羁縻政策。
中国文化,是华夏文明为基础,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不同于中华文化的国际属性,可以称之为“中国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
受中华文明影响较深的东方文明体系被称为“汉文化圈”,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从旧石器时代的发明创造,到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一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中国文化不但对日本、朝鲜半岛产生过重要影响,还对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南亚国家乃至美洲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发达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以及指南针技术首先应用于航海,才导致了人类所谓蓝色文明和环太平洋文化圈的形成(李二和《中国水运史》);郑和七下西洋更加深了这种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并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国文化为枢纽的东亚文化圈。
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包括亚洲、欧洲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对中国文化以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重视。
❾ 中华文化精神的内涵
麻将 浑沌与中华文化
雪峰
中华文化的根是混沌,或者说,中华文化的主要血脉是混沌文化,而不是儒释道。
混沌文化完全符合上帝之道,但混沌是无序的,无序是混乱的,所以,用混沌难以表达上帝之道的确切含义,所以,我将中华文化的根脉称为浑沌文化。
许多中华知识分子着文说要"复兴中华文化",我读了他们的文章后茫然不知所措,我曾撰文问他们,"你们要复兴中国的哪部分文化?"他们没有一个人给我一个明确清晰的答复或者解说。这说明,要"复兴中华文化"的人们只是有这个良好的心愿,但并不知道什么才是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就是浑沌文化。所谓复兴中华文化,应该是复兴浑沌文化。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伏羲氏,伏羲的主要文化贡献是河图洛书和八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源生于此。中医的经络穴位说、易经、风水、阴阳五行、八字、紫微斗数、择日、占卜、巫术的根源也源于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浑沌现象,是伏羲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后所看到的宇宙景象。
浑沌现象的涵义是宇宙全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每一个现象,每一个事物都与宇宙全息感应,没有独立于事物之外的事物,没有独立于现象之外的现象,形象地说,就是美国阿拉斯加的蝴蝶振动一下翅膀,就能引起南非好望角的一场风暴,北极地区爱斯基摩人中的某一位咳嗽了一下,澳大利亚的某个人就从楼上掉了下来。
我在解析人类的思维时发现最深妙的思维是浑沌思维,其次是无相思维,接下来才是太极思维、心像思维、迷幻思维等等,儒家的思维是物质思维,是最低级的思维,道家的思维是太极思维,释迦牟尼佛的思维是无相思维,以科技为主的西方人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和联想思维,当今风行的新时代思维,比如赛斯的思维,《与神对话》、《一的法则》、《告别婆娑》、《奇迹课程》等等,属于迷幻思维。人类最终必须走的路是浑沌思维,或者说,人类要继承、发扬、光大浑沌文化。
要认识和理解浑沌文化可以从四个现象着手--天启、八卦、壶子、麻将。
天启就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一句话,就是与上帝直接对话交流。我写的《天启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八卦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乂象,六十四乂象生宇宙万象,只要能演绎六十四乂象,不易变易,就能理解和明白浑沌原。。。
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有哪些
1、基本精神包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人本精神,天人合一,礼治精神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主张“积极进取、建功立业”;道家文化主张“顺其自然、自我完善”;佛家文化主张“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2、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贯穿着刚柔、动静、有为与无为等一系列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有着深邃辨证精神的范畴。
3、人本主义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之一的人本主义,既不同于西方古典的以神为本,也不同于西方近代的追求个人的自由与民主价值。
4、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思想认为,自然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们应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并规范自己的言行。
5、礼治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贯彻实施着人本主义精神,而且也渗透着一种礼治精神。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的礼治精神,其实质是强调社会的有序,坚持社会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