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端午节去徐州玩,大概要去云龙山 云龙湖 徐州博物馆 徐州汉文化景区 户部山 徐州图书馆,淮海
博物馆就在云龙山北门对面,图书馆在云龙山南边。矿大比较近的是老校区,但是里面是矿大的三本徐海学院,本部比较少,建议去南湖校区。户部山在云龙山北门,沿中山路向北走一点就到了,也就1公里左右,走到王陵路右转就是户部山步行街,其实也没什么东西,但是有个两来风,是徐州的特色早点,在户部山步行街北门。淮塔也在城南,本体也没什么,对面有个公园还能玩玩。至于汉文化景区是指龟山汉墓那些吧,龟山汉墓正好是反方向在城市西北部,而且偏离市区,而上述地点基本都集中在城市东南部或者接近市中心。
㈡ 徐州两汉文化主题公园在哪儿
据我所知只有汉文化景区,没有主题公园。景区就在狮子山楚王陵那来
㈢ 去徐州汉文化景区在高铁站下还是老火车站下方便
当然是景区距离复兴南路235号的徐州火车站较近。
而高铁站是徐州东站,在城东,距离老火车站还有十几公里呢。
从老火车站出来西侧复兴路上有公交58路附或92路可以直达景区。
㈣ 为什么说徐州是汉文化发祥地
第一,两汉文化之根在徐州。两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不能不归功于刘邦和他的“丰沛政治集团”。刘邦和他的丰沛老乡——萧何、曹参、周勃、王陵、樊哙一以及他在沛县娶来的结发妻子吕后掌握着西汉的最髙权力,并制定了西汉的文化发展政策决定了西汉的文化发展方向,他们身后,这些文化政策也一直延续下去,形成了独特的两汉文化。刘邦还在沛县亲自创造了气势磅礴、流传千古的《大风歌》。因此,想要真正探索两汉文化之源,挖掘两汉文化之根,就不能不到刘邦等人的家乡来。这里不仅有刘邦等人的遗迹,如歌风台等等,而且还有大量关于他们的美好传说。
第二,徐州有丰富的两汉文化遗存。这包括徐州的“文物”三绝:楚王陵墓、汉兵马俑和汉画像石。刘邦登基后,把徐州作为一个封国,先派大将韩信做楚王,韩信到任不久,又改派他的同父异母弟弟刘交。之后,两汉的18任楚王和彭城王均是刘氏皇族子孙。他们的实际地位高于其他封国。他们死后,几乎都厚葬于徐州周围山中人工开凿的陵墓。这些陵墓现已发现和发掘了8座。其中,龟山刘注墓、狮子山楚王墓和北洞山楚王墓规模之大、文物之多都令人“拍案惊奇”。徐州的楚王陵墓群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狮子山楚王陵还被评为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这是“两汉文化看徐州”的主要视点。
㈤ 徐州市历史名胜古迹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的问题。
徐州市的历史名胜古迹其实有很多,以一个游客的眼光来说,最出名的有以下几个:
1,龟山汉墓,二、狮子山楚王陵,三、徐州汉文化景区,四、淮海战役纪念馆,五、云龙山等。其中云龙山山形蜿蜒如龙,因山上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云龙山虽然海拔只有142米,但文物古迹众多,历来是苏北的名胜。
2,狮子山楚王陵位于徐州市区以东4公里处
是汉文化景区内最精华的景点
海拔54.3米的狮子山几乎被掏空
陵墓的宏伟气势可见一斑
而种种蛛丝马迹又显示出该墓尚未完工
墓主人的身份有点神秘
有可能是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尚有争议)
参与“七国之乱”兵败后
为不牵连家族被迫自杀 匆匆下葬
如果你是汉文化迷或喜欢“盗墓”小说迷
不妨来此一探究竟
。
3窑湾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位于新沂市西南边缘
京杭大运河及骆马湖交汇处
与宿迁、睢宁、邳州三市县相连
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闻名全国的水乡古镇
素有“东望于海,西顾彭城,南瞰淮泗、北瞻泰岱”之描述和“黄金水道金三角”、“苏北水域胜江南”之美誉及“小上海”之称
开放时间 9:00-17:30
㈥ 在徐州想去龟山汉墓,汉文化风景区,汉画像石馆和徐州博物馆,按什么顺序走比较好
砍掉龟山汉墓,这个比较远 但是这个也相对好看点。
汉文化风景区也有汉墓,可以看1下。
汉画像石馆 在云龙湖
以上几个景区合理路是: 汉文化景区(看兵马俑和楚王陵)-博物馆-汉画像石馆(附带看云龙湖景区 爬云龙山 烧香等)
打车 10元+12元+7元
㈦ 徐州汉文化景区在哪是不是真的是里面几个地方加起来票价60还是进去之后有些地方要另买门票
摘要 徐州汉文化景区点地1400亩,风景优美、为国家4A级景区。景区分汉代物质文化遗存展示和汉传佛教游览区。 汉代物质文化遗存展示区以楚王陵地宫、王后陵展厅、汉兵马俑博物馆、水下兵马俑展厅、汉画长廊为代表。 汉传佛教游览区是竹林寺。 不进展厅免费,进展厅套票九十元。景区内电瓶车五元一位一次,包车一百五十元。
㈧ 想去徐州龟山汉墓和汉文化区玩,一天时间能够吗
一天时间如果光看着2个够,龟山汉墓很多人说没意思,我也没亲自去过所以不知道,汉文化区有个楚王陵我去过,觉得满有气势的。而且这2个地点相隔比较远,我觉得选一个就可以,除非你是对历史和汉文化特别感兴趣,那2个都去也无妨。
汉文化景区在徐州东面,票包括楚王陵,汉兵马俑和汉画像石馆,在徐州东三环,附近有世茂东都,可以逛超市,吃东西。龟山汉墓在徐州的北边,很偏僻,含圣旨博物馆和一个石艺园,周围没什么生活设施好像。这两个景区如果有讲解比较有意思。
推荐路线
老火车站--下了车直接去汉文化景区,票价90左右学生票半价(看兵马俑和楚王陵)--看完中午了如果不想在周围吃饭就直接去徐州博物馆(免费)可以先看也可以先在周围吃吃东西,旁边有大学,所以吃饭应该方便些--过了中午了去汉画像石馆(不去也行很小)或者爬爬旁边的云龙山(烧香,坐索道等)--去旁边的云龙湖景区(应该能耗掉一下午了)--小南湖如果有时间也可以去看看,不去的话其实云龙湖转转也行了,这个天气正好。
肯定有公交从东站到汉文化景区,刚上网查了下说是50路,但是没坐过不清楚,但是我印象中离老火车站不是很远,打车大概12元,如果你是从高铁站过来就不清楚了。然后,汉文化景区到博物馆和上面路线差不多,可能稍微远一点,然后后面就都很近了,博物馆、云龙山、云龙湖、汉画像石馆,这几个就1、2站路的距离。小南湖的话大概4,5站路。
市区很小也啥好逛的,要想逛不如去大城市了,但是汉文化好像还是比较有特色,别的地方看不了这么全。如果很想去龟山汉墓的话,公交好像是37路到。但是要先到市中心才有37路。
暂时就想到这些,手打的哦,呵呵。
㈨ 徐州汉文化景区的景点
汉文化广场
景区的主入口——汉文化广场,广场东西长约280米,南北宽约90米,占地18000平方米,采取规整庄严的中轴对称格局。其空间定位以东西为走向,依次布置了入口广场、司南、两汉大事年表、历史文化展廊、辟雍广场等景点,终点矗立汉高祖刘邦的铜铸雕像,构成完整的空间序列。广场的铺装以仿制的汉砖为主要材料,图案取汉代画像中常见的勾连云纹等装饰图形。两汉大事年表四周设计了少量的水景。水的使用,不仅可以与石材形成一刚一柔的对比,更成为两汉文化广场中将各个景点联系起来的手段,而且水体在园林广场设计中更具有独特的功效。游客可以从中感受到“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恢弘气魄,领略两汉文化源远流长的魅力。广场的设计犹如一段立体空间化的汉赋,通过“起”、“承”、“转”、“合”四个章节,抑扬顿挫、弛张有度,将汉风古韵自然呈现出来。
雕塑广场
文化景区雕塑广场位于汉文化景区南门外,占地19000平方米。群雕长50米、宽20米、高12米。雕塑以花岗岩为基座,采用铜像与花岗岩像相结合的表现方式。
雕塑创作依据历史资料,以局部节选的方式作为雕塑创作的基本元素,同时定位于楚王作为诸侯王出行的等级规格,与楚王陵呼应。群雕主要描述汉画像石《车马出行图》的场景,由8匹铜马、3匹石马、9个铜人、2个石人组成。3个骑马武士在前开道,楚王坐着由4匹马拉的马车居中,宰相乘马车、2个骑马武士护卫在后。整组群雕,坐落在广场正中心,坐西朝东。
徐州作为两汉文化发源地,创作“车马出行”的大型雕塑,彰显了汉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地位,在深化汉文化景区内涵的同时,又成为徐州城市文化形象标志之一。
汉文化景区雕塑广场共栽植大规格朴树、香樟等乔木300余株,同时还栽种了樱花、红枫等花灌木。
楚王陵
处于汉文化景区核心区的狮子山楚王陵,是西汉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位于其西侧的300米远的汉兵马俑则象征着卫戍楚王陵的部队。这座楚王陵凿山为葬,结构奇特,工程浩大,凿石量高达5100立方米。墓中出土金、银、铜、铁、玉、陶等各类珍贵文物二千余件套,其中包括目前国内出土的一件玉片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金缕玉衣、镶玉漆棺、玉卮、金腰带扣等,工艺精绝、令人叹为观止。该墓的发掘被评为1995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位于楚王陵南侧的羊龟山,据推断为楚王王后之陵墓。由于色彩保护技术的复杂性,暂未正式发掘。建有王后陵展示亭,展示相关汉代诸侯王墓与王后墓的形制结构。
汉兵马俑博物馆
徐州汉兵马俑是继西安秦兵马俑后的又一重大发现。作为楚王的陪葬品,四千多件汉俑是用写意的手法,将汉代军旅中士兵们的思想、神态和情感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汉兵马俑馆北侧100米(狮子潭内)新建有目前国内唯一的水下兵马俑博物馆。该馆为两个方形桷斗状建筑,借鉴汉代屋顶建筑形式,呈四坡面。展出的是复原的俑坑和精心修复的兵马俑。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是在原址上就地建馆,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由汉兵马俑主馆和水下兵马俑博物馆两部分组成,形态各异的兵俑整齐的排列在六条俑坑中,是一支威武雄壮的地下部队。
汉画像石博物馆
汉画像石博物馆位于狮子潭水面东侧的汉画像石长廊全长约300米,是国内第一座以“汉画像石文化体验”为主旨的博物馆。
展厅分为三个区域:动漫展示与休闲区、汉画像石及拓片模拟制作互动区、汉画像石精品展区。其中堪称国内第一的以汉画像石图案为体材的动漫影片,创造了汉画像石文化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以现代高科技声、光、电技术生动再现汉代现实生活场景,使游客身临其境。并以现场互动的形式展示汉画像石雕刻、拓片制作、印章篆刻及书法题跋。通过互动参与项目,既增添了文化特色,又使游客充分融入文化本身。另外,展厅外还分布了“车马出行组团”、“战争比武组团”、“生产生活组团”、“神话世界组团”等四个汉画像石组团,真实再现了汉代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各个方面,充分反映了汉代人的精神气质和审美追求。
水下兵马俑博物馆
水下兵马俑博物馆是国内首座建筑于水中的博物馆。该馆建筑在五号、六号兵马俑坑的原址上,形状为两座方形桷斗状建筑。建筑所在处曾出土过骑兵俑坑和马俑坑,后因当时砖瓦厂施工建设,俑坑被破坏,坑内陶俑已被悉数取出。水下兵马俑馆展出了复原的俑坑和精心修复的兵马俑。
汉文化交流中心
建在狮子潭水面上的汉文化交流中心借鉴了汉代建筑的神韵,主要展示了东汉时期比较兴盛的汉画像石艺术。整个交流中心为一座建在水塘上的干栏式建筑,有开阔的厅堂,上层建有观景平台。整个建筑借鉴汉代建筑的神韵,用现代的材料表现传统的精神,成为一个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场所。
汉文化演艺中心
汉文化演艺中心是充实完善徐州市汉文化景区的重要文化设施和旅游设施,是丰富完善汉文化景区景观的重要建筑,会大大丰富游客和市民参加文化活动和旅游观光的内容。场地东侧为家居乐超市,南侧位汉文化广场,西南侧为王后陵。
竹林寺
竹林寺是中国第一比丘尼道场。我国第一位比丘尼——净检法师是徐州人,生于西晋末年(公元291年),24岁出家,70岁圆寂。徐州人民为纪念其功绩,东晋永和年间在东郊狮子山上修建了竹林寺,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历史。文献记载,明清时期的竹林寺顺山而建,规模宏大,为徐州八大寺之一。后历经战乱,常年失修,直至上世纪中期日寇侵华,竹林寺被肆意劫掠,千年古刹毁于一旦。徐州竹林寺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尤其韦驮菩萨在抗战期间神秘显身,战后又从日本回归的奇闻佚事,更凸显了特别的文化价值和传奇色彩。新建的竹林寺座落在徐州汉文化景区北侧骆驼山上,属于典型的“山上寺”。汉传佛教游览区包括竹林寺内的观音阁、第一比丘尼纪念堂、南北山门、钟鼓楼等,展示汉传佛教的历史风采。两大展区的风物,集中体现了汉文化的博大恢宏,构建了“观汉狮子山,拜佛竹林寺”的独特人文景观。竹林寺今后的发展将围绕特别研修、农禅体验、社会慈善、观光演艺、国际交流等五大文化建设,配套完善相关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