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中医文化如何扶持

中医文化如何扶持

发布时间:2022-05-10 22:12:07

A. 中医发展现状和前景是怎样的

中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海外市场需求日趋流行

中医药行业海外日趋流行

近年来,疗效和安全性的逐步提升,使得中医药在海外日趋流行。明星效应的推动也帮助中医药得到了更多的曝光。但是,中医药的海外推广并不尽如人意。如今英国中医药行业已经进入相对稳定的“沉淀期”。尽管在争取英国医保体制认可上屡屡碰壁,业界仍在为推动英国中医立法这一终极目标而努力。

海外传播效果颇丰

中医起初是为海外华侨华人服务,随后传播给了华人圈子附近的外国人。如今,中医药在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的传播效果最好,在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也有所发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才。

中医药行业发展阻碍分析

尽管海外传播取得喜人成果,但中医仍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在医学实践上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除韩日以外,中医并未进入当地医疗体系的主流,大都停留在“个体户式”的诊所模式。在中医接受度较高的荷兰,中医有4000多人,却开有1500多家中医诊所,每间诊所受训的中医人员亦不过3人,中医在立法、标准制定、教学体系、职业系统和社会声誉方面都不乐观。

立法限制人才缺乏

中医药在海外传播的困境,与立法监管方面的缺陷具有密切关系,英国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上世纪90年代之前,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药诊疗方法在英国发展迅速,其对于部分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良好治疗效果,赢得了英国主流媒体关注和社会认可。然而,英国政府对中医药治疗的零监管也使低水平的中医诊所混入市场,中医诊疗整体水准出现滑坡。90年代末爆发的“中药致癌”事件大大损害了中医药的声誉,其负面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2011年《欧盟传统草药制品法令》正式实施,占据中药市场份额达60%的中成药被禁止出售。目前西方国家对中草药进口的限制仍然是中医药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海外中医药人才缺乏

海外中医药人才的缺失也是影响中医药长足发展的因素之一。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学习中医的人越来越少,后备人才不足成为一个重要制约因素。部分在英国行医的中医药医生来自中国,年龄较大,在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和新的信息技术掌握方面有一定局限,影响其行医效果。在英国的中医诊所良莠不齐,通过市场优胜劣汰,服务不佳的诊所被市场淘汰也符合正常市场规律。

完善产业加强监管

如今,中医药的海外传播获得了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近年来,中央部委和各省区市陆续发布的中医药行业发展扶持文件多达50份,据《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称,中国政府致力于推动中医药全球发展,支持国际传统医药发展,促进国际中医药规范管理。目前,中国政府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86个,中国政府已经支持在海外建立了10个中医药中心。

中医药的国际化也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各国推进。据《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与沿线国家合作建设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注册100种中药产品,建设5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东盟、欧盟、非洲、中东欧等地区和组织卫生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

未来,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应致力于人才供应链、产业供应链、金融供应链的搭建。中医药在海外的推广需要构建相关的政策、市场、科研、教育等全体系专业人才结构;同时搭建贯穿产地种植、生产加工、运输物流、零售服务终端的产业供应链;利用人参、红豆杉等具有金融属性的中草药产品,结合创新金融投资模式,借由金融渠道推进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

B. 什么应当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

法律分析: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第五条 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中医药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管理有关的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中医药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管理有关的工作。

C. 如何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

首先我认为应该提高中医的宣传度。让更多的人理解和了解我国的中医文化。目前在很多人看来中医都是一门玄学,非常的神奇,很多人都并不是在真正意义上了解综一。我国的中医其实是一门非常厉害的技术。就比如说有时候落枕西医是治不好的,只能够依靠中医。比如什么艾灸啊,刮痧啊!都能够调理人的身体健康。相比于西医中医的副作用更小。西医治标不治本,而中医是从根除。当然,现在很多人不能接受中医的原因是中医药的气味实在是太大太难闻。所以我认为这是目前我们需要直视的问题。当然,我还是比较支持中医的。像有时候什么伤寒感冒啊,可以泡脚,多喝热水,运动出汗。来达到治愈的效果。如果是西医的话,通过喝药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比如说瞌睡啊等。而且中药对于日常调理人的身体健康都有很大的作用,不一定说是药三分毒,有时候还是能够起到调理身体健康的作用。我以前有看到过一篇报道就是关于中国刮痧文化的报道。讲的是一对在美国的夫妇通过刮痧给儿子治疗。但是却被邻居举报虐待小孩,因此上了法庭而且美国的法院给这对夫妇判了刑,这就是中西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结果。所以我认为现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中医,这可能是造成现在中医发展最大的障碍之一。所以我认为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对中医的宣传度。用更多事例向身边的人向世界的人证明中医的强大。摆事实远比说来的好。让更多的人认可中医药。,愿意去了解中医。这样我们在继承和发展的路上的路上就成功了一大半。曾经有看过一篇报道,就是一个外国运动员通过中国拔罐的手法治疗身体。当时在国际上引起了热议。从此提高了中国拔火罐的知名度。这也是对中医的一种很好的宣传。所以有时候利用名人对中医进行宣传也是很有作用。要想使中医发展的更好,我们必须在继承中,不断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进步,让更多人了解和见识到中医的魅力。我相信我国的中医文化在未来,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D. 如何弘扬中医文化

1,自己之心必须“仁”、“毅”。“仁”者,对患者之求,之苦,之难要设身处地,要父母心肠。“毅”者乃勤学习,勤观察,勤思考。业中医,不历经十载八载地摸、爬、滚、打,很难羽翼丰满,更无力以身作则来彰显中医之博大精深。必须有毅力,有天份才能有中医诊治之根基才能得心应手。2,对难治之症,要高瞻远瞩,切切不可一叶障目。要去求本朔源。当今之世,很多人不相信中医,甚者视中医乃“伪科学”。你能把西医治不好之患治愈了(此况很多,举不胜举也),你就在广众之间彰显了五千载中医文化的浑厚与精深。余为你之提问倍感兴奋。弘扬中医文化是炎黄子孙之当务之急也!

E. 国家对中医药行业的扶持政策

法律分析:中医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底蕴十分丰富。近些年,我国出台了诸多中医药相关行业扶持、科研、教育等各方面的政策和法规。随着国家的重视,中医药在我国医疗体系当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第八条 国家支持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鼓励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推广应用中医药科学技术成果,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提高中医药科学技术水平。

第九条 国家支持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应用。

第十条 对在中医药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F. 我们要怎么去弘扬中医文化

11月25日,成都市温江区天府街道举行了“传承中医药文化 惠及老百姓健康”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分为四个主题区域。“义诊”区域请来了四川省名中医、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西结合主任医师黄太基教授,四川省名中医、成都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谭漪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眼科和内科主任医师王文科医生,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马晓蓉教授等12位医生来到现场,为辖区群众免费义诊。



“中医文化主题游园”区域,设置了“我的中医偶像”中医明星合影、“千家万户百草园”彩绘中草药、“笔墨生药香”书法展示、“求知论道话中医”健康知识问答、辨花识草猜中药”中草药猜谜、“诗词话中药”古诗接龙等6个项目,吸引了大量市民踊跃参与。

在“食药文化展示区”中,中医药香囊和阿胶糕等保健食品也深受市民喜爱。“宣传教育区”则开展了侨法、艾滋病防治、反家暴等宣传,有专业的普法人员在为市民解疑答难。

G. 《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内容是什么

1、提高中医药教育整体水平。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先中后西的中医药类专业课程体系,增设中医疫病课程。支持中医药院校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功底深厚、热爱中医的优秀学生选拔培养。强化中医思维培养和中医临床技能培训,并作为学生学业评价主要内容。

加强“双一流”建设对中医药院校和学科的支持。布局建设100个左右中医药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推进高职中医药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强化高校附属医院中医临床教学职能。

2、坚持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增加多层次的师承教育项目,扩大师带徒范围和数量,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长期坚持推进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传承工作室建设等项目。绩效工资分配对承担带徒任务的中医医师适当倾斜。

在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中,按程序支持符合条件的继承人以医古文代替外语作为同等学力申请中医专业学位考试科目。

3、加强中医药人才评价和激励。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建立中医药优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将中医药学才能、医德医风作为中医药人才主要评价标准,将会看病、看好病作为中医医师的主要评价内容。在院士评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等高层次人才评选中,探索中医药人才单列计划、单独评价。



(7)中医文化如何扶持扩展阅读:

《政策措施》强调要夯实中医药人才基础,提高中医药教育整体水平,坚持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加强中医药人才评价和激励。要提高中药产业发展活力,优化中药审评审批管理,完善中药分类注册管理。要增强中医药发展动力,保障落实政府投入,多方增加社会投入,加强融资渠道支持。

要完善中西医结合制度,创新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健全中西医协同疫病防治机制,完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水平。要实施中医药发展重大工程,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

实施名医堂、中医药产学研医政联合攻关、道地中药材提升工程,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中医药开放发展工程。要提高中医药发展效益,完善中医药服务价格政策,健全中医药医保管理措施,合理开展中医非基本服务。

要营造中医药发展良好环境,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优化中医药科技管理,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提高中医药法治化水平,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

H. 国家鼓励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有哪些

中国中医药行业主要政策及发展规划盘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2003年4月7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指出国家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鼓励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要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2)《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2007年3月21日,科技部、卫生部、国家药监局等十六个部门联合发布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①“纲要”重申了中医药在我国的战略地位。提出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满足时代发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是历史赋予的责任。

②提出了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不断提高中医药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巩固和加强我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优势地位;重点突破中医药传承和医学及生命科学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争取成为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突破口之一;促进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奠定基础;应用全球科技资源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人类卫生保健事业做出新贡献。

③提出要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标准。要基本完成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的构建,制订一批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基础标准;建立多语种的中医药名词术语译释规范,中医临床诊疗和技术规范,中医药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与再评价标准,中药材、中药饮片、提取物及制剂的质量标准,中药生产和质量管理规范等主要技术标准;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评价和市场准入标准体系,最终形成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

④提出要加大投入和进行扶持。国家和地方加大中医药科技经费投入,协调用好农业、林业、生态、扶贫、外贸、产业发展等有关项目资金,同时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的投入,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和国际合作资金,形成支持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体系;制定若干鼓励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法规,推动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标准规范的建立与完善,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和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建立成果、信息管理和推广、共享机制;制定积极的人才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吸引跨学科人才和海内外人才,建设一支多学科、跨领域、产学研、海内外结合的人才队伍。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2009年3月18日,国务院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了2009-2011年间重点推进的五项改革内容,经过3年的改革,五大医改配套方案实施顺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4)《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9年4月2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国十条”)指出,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意见包括以下内容:

①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②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③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④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

⑤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⑥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

⑦加快民族医药发展。

⑧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

⑨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⑩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保障措施。

(5)《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2年1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医学科技的发展重点包括突破一批药物创制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完善新药创制与中药现代化技术平台,建设一批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药物创新体系,增强医药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十二五”主要发展任务包括以下内容:

①产业规模平稳较快增长。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

②确保基本药物供应。基本药物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有效满足临床需求。

③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骨干企业研发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5%以上,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医药企业。

④质量安全上水平。全国药品生产100%符合新版GMP要求,药品质量管理水平显着提高。

⑤产业集中度提高。到2015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的企业达到5个以上,超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00个以上,前100位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50%以上。

⑥国际竞争力提升。医药出口额年均增长20%以上。改善出口结构,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品种显着增多,制剂出口比重达到10%以上。

⑦节能减排取得成效。《规划》

对于医药工业在“十二五”期间的整体健康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6)《“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

2012年3月14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规划在之前3年医改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是未来四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7)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3年10月1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该文件为我国首个健康服务业指导性文件。根据该意见,到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力争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鼓励零售药店提供中医坐堂诊疗服务。

I. 我国优秀的中医文化还能健康的传承吗国家卫生部对我国中医有哪些投入和扶持

我是学中医的,就我自己的感受:首先学校式的中医教育是教不出什么的,只是一些最简单基础的理论。你自己去买些教材也能看的。其次毕业后不考研的话,出路难。医院不会要你,除非你有关系。或自己家事中医世家,那也不愁。考研后也有两条路,一是继续研究理论知识,将来没准就是博士,教授什么的。二么,进医院。从底层慢慢开始爬。熬个七八十来年到主治什么的。
中医的传承现在也说不上是传承了。中医源于古人,在古时发展到极致,在清朝还是一派盛况。但是之后就多次受打压,取缔,多次重大打击其中损失可想而知。你有兴趣的话自己可以去查查,我就不多说了。
现在的好多中医,已经不是真正的纯中医了。重视中医经典的更少,没有多少人会去真正好好研究中医经典。能得到中医的传承吗。至少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中医真正的传承是什么。
在西医主导的医疗体系中,中医的存在并没有外界所传那么好。大家都爱说中医现在好啊,吃香啊。谁又知道学中医的人的苦!吃香的多是那些出了名的,当上领导的。大部分的中医人在医院知识默默忍受,煎熬,每天都有那么多的抱怨,我在医院实习的时候基本天天都要听那些大夫们抱怨。中医待遇好吗?好的话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如果去查查调查之类的话,会很惊讶的发现,学医的转行的人有多少!

J. 如何去弘扬中医文化

余以为要弘扬中医文化,应当;1,自己之心必须“仁”、“毅”。“仁”者,对患者之求,之苦,之难要设身处地,要父母心肠。“毅”者乃勤学习,勤观察,勤思考。业中医,不历经十载八载地摸、爬、滚、打,很难羽翼丰满,更无力以身作则来彰显中医之博大精深。必须有毅力,有天份才能有中医诊治之根基才能得心应手。2,对难治之症,要高瞻远瞩,切切不可一叶障目。要去求本朔源。当今之世,很多人不相信中医,甚者视中医乃“伪科学”。你能把西医治不好之患治愈了(此况很多,举不胜举也),你就在广众之间彰显了五千载中医文化的浑厚与精深。余为你之提问倍感兴奋。弘扬中医文化是炎黄子孙之当务之急也!

阅读全文

与中医文化如何扶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2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9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8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6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5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9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4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9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2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