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衢州道教文化有哪些

衢州道教文化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5-11 05:44:20

‘壹’ 告诉大家什么是道教文化

道教文化纷繁绚灿,包罗万象,其内容庞杂多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道教神学
在道教文化杂而多端的内容当中,有一个核心,就是道教神仙信仰。道教作为一个成熟的宗教,具有一套自己的神学理论,有一种能够吸引人们进行追求的宗教信仰目标。这种信仰就是,人可以通过努力追求而成为长生不死、功能广大的神仙。这种神仙信仰乃是道教所阐发的神学理论核心。道教产生之初,即已确立了其神仙信仰,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还从古代哲学、原始宗教及古人的养生锻炼等行为中吸取了许多成分,用来组建其有关神仙信仰的理论和行为体系,奠定了道教神学发展的基础。在"神仙信仰"这块"磁石"的吸引之下,道教徒进行了种种吸收、创建文化的活动,营造出一个庞杂的道教文化体系。

道教伦理
道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反映在道教的教规、戒律当中。道教的伦理道德观念,既吸收了道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也吸收了儒、释二家的,故其内容愈来愈多,亦愈来愈复杂。其中对道教伦理观念影响十分显着的是儒家以忠孝为主轴的三纲五常思想。但和儒家不同的是,道教的伦理道德,主要是靠神灵的威力来贯彻的。道教一方面以长生成仙的美好幻想来引导人们自觉地遵守伦理道德;另一方面又用赏善罚恶的神灵威力来迫使人们遵守伦理道德。正面引导与反面恐吓相结合,使它的道德伦理准则,在社会上发生更大的影响。此外道教的劝善书,使道教的伦理道德思想更集中、更系统化和更通俗化。
道教哲学
以往道教被认为是一种低级通俗的民间宗教,只有一些近于巫术的符水、斋教、科仪,谈不上哲学思辩。但如今大部分的学者皆认为道教有其哲学性的内容。道教哲学是为其教义服务的,是其教理教义的思想理论基础,换言之,对道教教义的哲学论证就是道教哲学。道教哲学的思想素材一开始就来自中国哲学,主要是道家哲学。道教大量地利用了道家哲学的理性论证,使道教思想中包含世界观、认识论、伦理学、人生论等丰富的哲学内容,这些内容是道教哲学的基本范围和构成成分。其中神仙不死之"道"是道教哲学的中心范畴,神仙存在和人能成仙不死是基本的命题,论证人有无成仙的内在根据、人成仙取何途径是其思想体系中最主要的一面。
道教金丹术
金丹术是道教的一项重要方术,包括外丹和内丹。外丹即通常所说的炼丹术,也称外丹黄白术。外丹以丹砂、铅、汞、硫为主要原料与其他药物相配合置于炉鼎之中,运用"飞"、"抽"、"伏"、"封"、"淋"…等等手段加以烧炼,以求制得服饵后能使人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仙丹妙药。因相信服食金丹才能长生成仙,故历来道士莫不投入毕生心力加以炼制。虽然服食金丹最后并不能长生不老,但道士在炼丹过程中,却意外地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随着外丹术的逐渐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炼养人体精、气、神的内丹术。内丹术继承综合了服气、胎息、守一、存思等功 法,对后来的气功 影响很大。

道教医学
自道教创兴之时,道教就把医术作为其传道济世的工具。而且随着魏晋神仙道教理论体系的建立,道教徒更是把医药视为其追求和达到长生的必要辅助手段和必备知识。道教医学"道法自然"的思想为理论指导,加以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极富道教特色的人体医学思想。道教医学家经过长期济世行医的医疗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并且发明创新了各种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道教医学养生功 法,如房中术、服食、辟榖等等。

道教文艺
道教文学艺术就是以宣传道教教义、神仙长生思想以及反映其宗教生活为题材的内容的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作品。文学艺术可以扩大道教的社会影响,进而提高道教的宗教素质。反过来,道教
的神仙信仰也给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巨大的影响。在道经中,不仅有些道经本身就是文学作品,而道教中的音乐、宫观建筑、神仙图像等,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以道教和神仙为内容的作品更是不可胜计,从中也可以看出道教与文学艺术的密切关系。
当然,道教文化的内容还不止上述六个方面,如果深入地加以探究起来,必将会发现道教文化的丰富及多彩。

‘贰’ 中国道教名山和建筑都有那些

相传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世人以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怀仰慕。道教潜隐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静之山林,故多择有仙迹传说之处,兴建宫观,期荫仙风而功道圆融。历代以来,道侣栖止,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故洞天福地已成为中国绵绣河山之胜境。

第一洞天 霍桐山洞
周回三千里,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长溪县。

第二洞天 东岳泰山洞
周回一千里,名曰蓬玄洞天,在衮州乾封县。

第三洞天 南岳衡山洞
周回七百里,名曰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县。

第四洞天 西岳华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物仙洞天,在华州华阴县。

第五洞天 北岳常山洞
周回三千里,名曰物玄洞天,在恒州常山曲阳县。

第六洞天 中岳嵩山洞
周回三千里,名曰司马洞天,在东都登封县。

第七洞天 峨嵋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虚陵洞天,在嘉州峨嵋县。

第八洞天 庐山洞
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洞灵真天,在江州德安县。

第九洞天 四明山洞
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山赤水天。

第十洞天 会稽山洞
周回三百五十里,名曰极玄大亢天,在越州山阴县镜湖中。

第十一洞天 太白山洞
周回五百里,名曰玄德洞天,在京北府长安县连终南山。

第十二洞天 西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天柱宝极玄天,在洪州南昌县。

第十三洞天 小沩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好生玄上天,在潭州澧陆县。

第十四洞天 潜山洞
周回八十里,名曰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怀宁县。

第十五洞天 鬼谷山洞
周回七十里,名曰贵玄司真天,在信州贵溪县。

第十六洞天 武夷山洞
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阳县。

第十七洞天 笥山洞
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太玄法乐天,在吉州永新县。

第十八洞天 华盖山洞
周回四十里,名曰容成大玉天,在温州永嘉县。

第十九洞天 盖竹山洞
周回八十里,名曰长耀宝光天,在台州黄岩县。

第二十洞天 都峤山洞
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宝玄洞天,在容州普宁县。

第二十一洞天 白石山洞
周回七十里,名曰秀乐长真天,在郁林州南海之南也,
又云和州含山县。

第二十二洞天 岣漏山洞
周回四十里,名曰玉阙宝圭天,在客州北流县。

第二十三洞天 九疑山洞
周回三千里,名曰朝真太虚天,在道州延唐县。

第二十四洞天 洞阳山洞
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洞阳隐观天,在潭州长沙县。

第二十五洞天 幕阜山洞
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县。

第二十六洞天 大酉山洞
周回一百里,名曰大酉华妙天,去辰州七十里。

第二十七洞天 金庭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县。

第二十八洞天 麻姑山洞
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丹霞天,在抚州南城县。

第二十九洞天 仙都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仙都祈仙天,在处州缙云县。

第三十洞天 青田山洞
周回四十五里,名曰青田大鹤天,在处州青田县。

第三十一洞天 钟山洞
周回一百里,名曰朱日太生天,在润州上元县。

第三十二洞天 良常山洞
周回三十里,名曰良常放命洞天,在润州句客县。

第三十三洞天 紫盖山洞
周回八十里,名曰紫玄洞照天,在荆州常阳县。

第三十四洞天 天目山洞
周回一百里,名曰天盖涤玄天,在杭州余杭县。

第三十五洞天 桃源山洞
周回七十里,名曰白马玄光天,在玄州武陵县。

第三十六洞天 金华山洞
周回五十里,名曰金华洞元天,在婺州金华县。
洞天福地,道教所划分七十二处名山洞府福地,
其间多得道成仙之所。

第一福地 肺山
在江宁句容县界

第二福地 盖竹山
在衢州仙都县

第三福地 仙磕山
在温州梁城县十五里近白溪草巿

第四福地 东仙源
在台州黄岩县

第五福地 西仙源
在台州黄岩县峤岭一百二十里

第六福地 南田山
在东海东,舟船往来可到

第七福地 玉溜山
在东海近蓬莱岛上

第八福地 青屿山
在东海之西,与扶桑相接

第九福地 郁木洞
在玉芛山南

第十福地 丹霞山
在麻姑山

第十一福地 君山
在洞庭青草湖中

第十二福地 大若岩
在温州永嘉县东一百二十里

第十三福地 焦源
在建州建阳县北

第十四福地 灵墟
在台州唐兴县北

第十五福地 沃州
在越州剡县南

第十六福地 天姥岭
在剡县南

第十七福地 若耶溪
在越州会稽县南

第十八福地 金庭山
在庐州巢县,别名紫微山

第十九福地 清远山
在广州清远县

第二十福地 安山
在交州北

第二十一福地 马岭山
在柳州郭内水东

第二十二福地 鹅羊山
在潭州长沙县

第二十三福地 洞真墟
在潭州长沙县

第二十四福地 青玉坛
在南岳祝融峰西

第二十五福地 光天坛
在衡岳西源头

第二十六福地 洞灵源
在南岳招仙观西

第二十七福地 洞宫山
在建州关隶镇五岭里

第二十八福地 陶山
在温州安国县

第二十九福地 皇井
在温州横阳县

第三十福地 烂柯山
在卫州信安县

第三十一福地 勒溪
在建州建阳县东

第三十二福地 龙虎山
在信州贵溪县

第三十三福地 灵山
在信州上饶县北

第三十四福地 泉源
在罗浮山中

第三十五福地 金精山
在虔州虔化县

第三十六福地 阁皂山
在吉州新淦县

第三十七福地 始丰山
在洪州城县

第三十八福地 逍遥山
在洪州南昌县

第三十九福地 东白源
在洪州新吴县东

第四十福地 钵池山
在楚州

第四十一福地 论山
在润州丹徒县

第四十二福地 毛公坛
在苏州长州县

第四十三福地 鸡笼山
在和州历阳县

第四十四福地 桐柏山
在唐州桐柏县

第四十五福地 平都山
在忠州

第四十六福地 绿梦山
在朗州武陵县,接桃源界

第四十七福地 虎溪山
在江州南彭泽县

第四十八福地 彰龙山
在潭州澧陵县北

第四十九福地 抱福山
在连州连山县

第五十福地 大面山
在益州成都县

第五十一福地 元晨山
在江州都昌县

第五十二福地 马蹄山
在饶州鄱阳县

第五十三福地 德山
在朗州武陵县

第五十四福地 高溪蓝水山
在雍州蓝田县

第五十五福地 蓝水
在西都蓝田县

第五十六福地 玉峰
在西都京兆县

第五十七福地 柱山
在杭州于潜县

第五十八福地 商谷山
在商州

第五十九福地 张公洞
在常州宜兴县

第六十福地 司马梅山
在台州天台山北

第六十一福地 长在山
在齐州长山县

第六十二福地 中条山
在河中府虞乡县

第六十三福地 茭湖鱼澄洞
在西古姚

第六十四福地 绵竹山
在汉州绵竹县

第六十五福地 泸水
在西梁州

第六十六福地 甘山
在黔南

第六十七福地 晃山
在汉州

第六十八福地 金城山
在古限戍,又云石戍

第六十九福地 云山
在邵州武刚县

第七十福地 北邙山
在东都洛阳县

第七十一福地 庐山
在福州连江县

第七十二福地 东海山
在海州东二十五里

‘叁’ 衢州有那些历史文化

一、节庆活动

衢州地理复杂、历史事件(战争、移民等)众多因此而方言众多,多受北部吴语、皖南徽语、江西赣语、闽北方言的建州语等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其中江山方言堪称是汉语活化石保留了不少古代词汇,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3)衢州道教文化有哪些扩展阅读

衢州被称为中国特产之乡,各县都有一批名牌旅游特色产品:开化纸、开化根雕、江山西砚、柯城莹白瓷等。

柯城区花卉、特禽;衢江区椪柑、竹炭;龙游县:竹笋、黄花梨;江山市:白鹅、猕猴桃、白菇、蜜蜂;常山县胡柚、油茶;开化县龙顶茶、金针菇、根雕艺术。

衢州着名小吃:三头一掌,衢州三头分别是兔头、鸭头、鱼头和鸭掌,都是衢州地方特色风味食品。

风味特色小吃:衢州烤饼、衢州麻饼、八宝菜、龙游米糊、龙游开洋豆腐干、龙游发糕、毛豆腐、衢州油炸果、山粉肉、开化青蛳、开化焙糕、常山胡柚、菱角豆腐、开化板栗、高家萝卜丝、衢州椪柑、衢州柑橘、衢红桔、双桥粉干、常山索面。

衢州也是产茶地区,龙游是全国重点茶叶产区之一,有1500多年的种植史。龙游方山茶、开化龙顶茶、衢州玉露茶、江山绿牡丹等。

‘肆’ 道教有很多圣地,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么

道教主张道法自然,崇拜神仙,并多认为在景色秀丽,林木幽深的地方为神仙聚居之所。修真慕仙的他们所以把天下名山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

一、 十大洞天
十大洞天,是道教中认为上天派群仙治理之所,它们分别为:
王屋山洞,一称小有清虚之天,即山西垣曲河,河南济源两县的王屋山。
委羽小洞,一称大有空明之天,即浙江黄岩县的委羽山。
西城山洞,一称太玄总真之天;疑是青海的西倾山;
西玄山洞,一称三元极真之天;即西岳华山。
青城山洞,一称宝仙九室之天,即四州青城山。
赤城山洞,一称上清玉平之天,即浙江天台县赤城山。
罗浮山洞,一称朱明辉真之天,即广东罗浮山。
句曲山洞,一称金坛华阳之天,即江苏茅山。
林屋山洞,一称元神幽之天。即江苏吴县西洞山。
括苍山洞,一称成德隐玄之天。即浙江仙居、临海两县间的括苍山。

二、 三十六小洞天
三十六小洞天,是道教中认为上天派上仙治理之所,它们分别为:
霍桐山洞,名曰霍林洞天,在福州长溪县,属仙人王纬玄治之。
东岳泰山洞,名曰蓬玄洞天,在衮州干封县,属山图公子治之。
南岳衡山洞,名曰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县,仙人石长生治之。
西岳华山洞,名曰惣仙洞天,在华州华阴县,真人惠车子主之。
北岳常山洞,名曰惣玄洞天,在恒州常山曲阳县,真人郑子真治之。
中岳嵩山洞,名曰司马洞天,在东都登封县,仙人邓云山治之。
峨眉山洞,名曰虚陵洞天,在嘉州峨嵋县,真人唐览治之。
庐山洞,名曰洞灵真天,在江州德安县,真人周正时治之。
四明山洞,名曰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县,真人刁道林治之。
会稽山洞,名曰极玄大亢天,在越州山阴县镜湖中,仙人郭华治之。
太白山洞,名曰玄德洞天,在京北府长安县连终南山,仙人张季连治之。
西山洞,名曰天柱宝极玄天,在洪州南昌县,真人唐公成治之。
小沩山洞,名曰好生玄上天,在潭州澧陵县,仙人花丘林治之。
潜山洞,名曰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怀宁县,仙人稷丘子治之。
鬼谷山洞,名曰贵玄司真天,在信州贵溪县,真人崔文子治之。
武夷山洞,名曰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阳县,真人刘少公治之。
笥山洞,名曰太玄法乐天,在吉州永新县,真人梁伯鸾主之。
华盖山洞,名曰容成大玉天,在温州永嘉县,仙人平公修治之。
盖竹山洞,名曰长耀宝光天,在台州黄岩县,属仙人商丘子治之。
都峤山洞,名曰宝玄洞天,在容州普宁县,仙人刘根治之。
白石山洞,名曰秀乐长真天,在云和州含山县,白真人治之。
岣漏山洞,名曰玉阙宝圭天,在客州北流县,属仙人饯真人治之。
疑山洞,名曰朝真太虚天,在道州延唐县,仙人严真青治之。
洞阳山洞,名曰洞阳、隐观天,在潭州长沙县,刘真人治之。
幕阜山洞,名曰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县,属陈真治之。
大酉山洞,名曰大酉华妙天,去辰州七十里,尹真人治之。
金庭山洞,名曰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县,属赵仙伯治之。
麻姑山洞,名曰丹霞天,在抚州南城县,属王真人治之。
仙都山洞,名曰仙都祈仙天,在处州缙云县,属赵真人治之。
青田山洞,名曰青田大鹤天,在处州青田县,属付真人治之。
钟山洞,名曰朱日太生天,在润州上元县,属龚真人治之。
良常山洞,名曰良常放命洞天,在润州句客县,属李治之。
紫盖山洞,名曰紫玄洞照天,在荆州常阳县,属公羽真人治之。
目山洞,名曰天盖涤玄天,在杭州余杭县,属姜真人治之。
桃源山洞,名曰白马玄光天,在玄州武陵县,属谢真人治之。
金华山洞,名曰金华洞元天,在婺州金华县,属戴真人治之。

三、 七十二福地
七十二福地,是道教中认为上天派真人治理的山、洞、坛、溪,它们分别为:
地肺山——在江宁府句容县界,昔陶隐居幽栖之处。
盖竹山——在衢州仙都县,真人施存治之。
仙�山——在温州梁城县十五里近白溪草市,真人张董华治之。
东仙源——在台州黄岩县,属地仙刘奉林治之。
西仙源——亦在台州黄岩县峤岭一百二十里,属地仙张兆期治之。
南田山——在东海东,舟船往来可到,属刘真人治之。
玉溜山——在东海近蓬菜岛上,多真仙居之,属地仙许迈治之。
青屿山——在东海之西,与扶桑相接,真人刘子光治之。
郁木洞——在玉笋山南,是萧子云侍郎隐处,至今阴雨,犹闻丝竹之音,往往樵人遇之属地仙赤鲁斑主之。
丹霞山——在麻姑山,是蔡经真人得道之处,到今雨夜多闻钟磬之声,属蔡真人治之。
君山——在洞庭青草湖中,属地仙侯生所治。
大若岩——在漫无边际州永嘉县东一百二十里,属地仙李方回治之。
焦源——在建州建阳县北,是尹真人隐处。
灵墟——在台州唐兴县北,是白云先生隐处。
沃洲——在越州剡县南,属真人方明所治之。
天姥岭——在剡县南,属真人魏显仁治之。
若耶溪——在越州会稽县南,属真人山世远所治之。
金庭山——在庐州巢县,别名紫微山,属马仙人治之。
清远山——在广州清远县,属阴真人治之。
安山——在交州北,安期生先生隐处,属先生治之。
马岭山——在柳州郭内水东,苏耽隐处,属真人力牧主之。
鹅羊山——在潭州长沙县,娄驾先生隐处。
洞真墟——在潭州长沙县,西岳真人韩终所治之处。
青玉坛——在南岳祝融峰西,青乌公治之。
光天坛——在衡岳西源头,凤真人所治之处。
洞灵源——在南岳招仙观西,邓先生所隐地也。
洞宫山——在建州关隶镇五岭里,黄山公主之。
陶山——在温州安国县,陶先生曾隐居此处。
皇井——在温州横阳县,真人鲍察所治处。
烂柯山——在卫州信安县,王质先生隐处。
勒溪——在建州建阳县东,是孔子遗砚之所。
龙虎山——在信州贵溪县,仙人张巨君主之。
灵山——在信州上饶县北,墨真人治之。
泉源——在罗浮山中,仙人华子期治之。
金精山——在虔州虔化县,仇季子治之。
阁皂山——在吉州新淦县,郭真人所治处。
始丰山——在洪州丰城县,尹真人所治之地。
逍遥山——在洪州南昌县,徐真人治之地。
东白源——在洪州新吴县东,刘仙人所治之地。
钵池山——在楚州,王乔得道之处。
论山——在润州丹徒县,是终真人治之。
毛公坛——在苏州长洲县,属庄仙人修道之所。
鸡笼山——在和州历阳县,属郭真人治之。
桐柏山——在唐州桐柏县,属李仙君所治之处。
平都山——在忠州,是阴真君上升之处。
绿萝山——在朗州武陵县,接桃源界。
虎溪山——在江州南彭泽县,是五柳先生隐处。
彰龙山——在潭州澧陵县北,属臧先生治之。
抱福山——在连州连山县,属范真人所治处。
大面山——在益州成都县,属仙人柏成子治之。
元晨山——在江州都昌县,孙真人、安期生治之。
马蹄山——在饶州鄱阳县,真人子州所治之处。
德山——在朗州武陵县,仙人张巨君治之。
高溪蓝水山——在雍州蓝田县,并太上所游处。
蓝水——在西都蓝田县,属地仙张兆其所治之处。
玉峰——在西都京兆县,属仙人柏户治之。
天柱山——在杭州于潜县,属地仙王柏元治之。
商谷山——在商州,是四皓仙人隐处。
张公洞——在常州宜兴县,真人康桑治之。
司马梅山——在台州天台山北,是李明仙人所治处。
长在山——在齐州长山县,是毛真人治之。
中条山——在河中府虞乡县,是赵仙人治处。
湖鱼澄洞——在西古姚州,始皇先生曾隐居此处。
绵竹山——在汉州绵竹县,是琼华夫人治之。
泸水——在西梁州,是仙人安公治之。
甘山——在黔南,是宁真人治处。
工晃山——在汉州,是赤须先生治。
金城山——在古限戍,又云石戍,是石真人所治之处。
云山——在邵州武刚县,属仙人卢生治之。
北邙山——在东都洛阳县,属魏真人治之。
庐山——在福州连江县,属谢真人治之。
东海山——在海州东二十五里,属王真人治之。

‘伍’ 道家文化具体有哪些对现在有什么影响要具体点的

秦朝:炼丹修仙 之 徐福东渡日本 童男童女
汉朝:五斗米教 之 张鲁割据汉中
晋朝:《抱朴子》--葛洪
南北朝:陶弘景 --弘扬《上清经》创立茅山宗道教
隋朝:杨坚曾于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下诏“沙门坏佛像、道士坏天尊者,以恶逆论”。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与其父一样,既笃信佛教又利用和扶持道教。他上清茅山高道王远知,并对外丹仙药深信不疑。隋炀帝还曾集中学者撰作新道书,并编撰道经目录。
唐朝:高宗李治,追号老君为“太上玄元皇帝”,“圣母为先天太后”,规定王公百僚皆习《老子》,咸亨五年(公元674),以《老子》为官吏考试的科目之一,为道门的理论阐扬奠定了基础,但他晚年又拟服胡僧枷阿逸多(非道教中人)的药,幸大臣切谏始未成事。
宋朝:南宋汪应辰《跋石洞霄传》曰:“刘歆叙《七略》以道家为诸子,神仙为方技。至道家者流有所谓黄帝力牧之书。盖非特不以道家为神仙,亦不以黄帝为道家也。自崔浩清颁寇谦之之说于天下,是后,道家,方技遂合为一。以黄帝为道家且不可,况又变而为方技乎?”他坚持“道家”与“神仙、方技”有别,这就说明当时民间已经有这个混用的现象。欧阳修《崇文总目叙释》有“道家类”曰:“道家者流,本清虚,去健羡,泊然自守。”
元朝:全真教--丘处机 国教 与成吉思汗关系密不可分
明朝:明朝建立以后,道教承宋元旧制,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派系,官方发给不同的度牒。明朝皇室因鉴于世居龙虎山张陵后裔在道教中的影响,一方面肯定了元代授正一道教主的地位,但又革除“天师”称号,改授为正一嗣教真人。在明代皇帝中,特别崇奉道教的明世宗(朱厚熜1522—1566年在位),他自号“玄都境万寿帝君”,躬亲礼斋,许多道事士被授予“少保”、“礼部尚书”等官衔,参与朝政。明代历世还在京师设置道箓司,在各府设置道正司,在各县设置道会司,将道教事务列入朝廷行政管理的范围。
清朝:自明中叶后,道教衰微的势头已较为明显。到了清代,朝野重佛抑道。干隆年间(1736—1795年)宣布黄教为国教,道教为汉人的宗教;限制天师职权,取消其道教之首的地位,由二品降至五品,并禁止其差遣法员传度。到了道光(1821—1850年)年代,又取消了传统的张天师朝觐礼仪。道教丢失了与朝廷的联系,其地位逐渐下降。

总而言之道教作为本土宗教 对中华大地的影响深远 在经历过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后 与佛 儒 两教相辅相成 一些思想和文化底蕴为中华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陆’ 道教文化有哪些

道家文化的精髓

每当说起中华文化
,
有人总喜欢抬出儒家思想
,
仿佛只有儒家思想孔孟之道才
是中华文化的典范。经常有人说儒家思想如何如何正确、孔子是如何如何伟
大„„却不知,道家哲学才是在中华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道家哲学是一门最朴素的社会和自然科学。

道家的许多经典着作都精辟地道出了社会和自然的发展规律。如
:
《道德经》
这部道家经典作品中的观点博大精深,
其理论包罗万象,
能跨越时空应用世间万
物。
《庄子》这部文学成就很高的哲学经典所阐述的人生观、世界观是如此之精
辟,以至于可以治疗现代人的精神空虚。
《庄子》一书中早就具备了“自由平等”
的观念,
其思想之先进可见一斑。
《孙子兵法》
是一部以道家哲学为理论的兵法,
堪称众兵法之纲,
其军事理论沿用至今,
其正确性仍被证明是无懈可击的,
倍受
各国军事家推崇。此外许多国璀如武术、中医等皆与道家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比之下,
儒家只有一套说教色彩很浓的礼教,
除了三纲五常之类的教条外,

乎没有什么科学性的思想。
而这种思想体系竟然统治中国数千年,
正是儒家思想
束缚了中华民族创造力。

道家思想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的是道。

道家核心思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
道家第一原则:
“道法自然“。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
“去甚,去奢,
去泰“。人要以自然的态度(三个层面)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所以
会有“自然——释然——当然——怡然“。

2.
道家第二原则:
“为而不争“。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四种情况:方
而不割
-
有棱角而不伤人;
直而不肆
-
率直而没有放肆;
光而不耀
-
有光芒而不炫耀;
廉而不剐。体现处世的态度:平和、宽容、自然。

3.
道家第三原则:
“清静为天下正“。清静之道,自然之道。
“处无为之事,
行无言之道“高明的管理者要懂得:
“不言之教“,有时无声胜有声。
“治大国若
烹小鲜,不可烦,不可挠;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人劳,挠则
鱼烂“。严子陵: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4.
道家第四原则:虚其心。道就是虚,去除心中的念想、重重心事就是快
乐;即让心虚着,没有心事,才能体验生命的乐趣。虚心:可以学习新知识(更
新知识)
;可以更加包容一切(无成见)
。只有虚其心,才能有容人之量。虚心的
意义:可以超越自己,否定自己,不断提升自己;虚心是一种美德,——心量特
别大,能包容各色各样的人,特别是一些有个性的人才(容人之量,是靠把原有
对人的成见、意见、不愉快、抱怨、不满意等等忘却才能达到)
。经营智慧:忘
却屡屡经验(使自己成功的方法、经验,学习更新的、更好的东西)才能有更适
合发展的东西。

5.
道家第五原则:
“正言若反“。自然是阴阳对立统一的。
“反动“
-
事物的
发展一定是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大勇若怯,
大智若愚“
(智者一定有所不智的地方,该智则智,不该智则不智——有所智有
所不智)

“相辅相成“——太极管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对立面的统一)

美国的张绪道
(新道家)
主张:
从相反的角度考虑同一个问题;
考虑正反的转化。
学会:放弃掉(防止盛极而衰)
;继续挖潜。

翻开中国历史,
可以看到中华文明皆因道学之兴而盛,
道学之衰而亡。
中国

历史上最繁荣的汉唐两代,汉(文景之治)唐(开天盛世)时期社会都崇尚道家
思想。而汉武帝大搞“罢废百家,独尊儒术”正是西汉走向衰亡的开始。儒家思
想根本没有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
,
相反一直在阻碍发展。中国历史上“最窝囊”
的宋朝和
“最耻辱”
的晚清都是儒家礼学大兴的时期。
儒家思想之所以在中国影
响很大是因为统治阶级的强烈推崇强烈和大力灌输。
统治者的推崇儒家思想的根
本原因,
是因为儒家思想维护了统治者的利益。
儒家思想的本质是:
帮助封建统
治者更好的统治其人民。教育民老百姓如何作一个服从君王的顺民。正因为此,
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一直不停地美化儒学、
误导民众。
由此产生了数不尽的儒家思
想卫道士。
《水浒传》中的宋江就是一个典型的受儒学毒害极深的愚民。

现在社会的发展印证了道家思想的正确性。

道教哲学虽没有被哪个国家追捧和信奉
,
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无不
与道学的发展观相吻合。一切尽在道之中。道云:
“无为胜有为”
,
道家提出“无
为政府”的概念。表面听来觉的此理论很荒唐
,
但是事实证明了道的正确性。如:
中国地方官员为追求政绩不切实际的盲目发展
,
结果造成资源极度浪费、环境严
重污染。
韩国政府为了扶持民族工业
,
过度干预经济领域
,
结果反而造成经济危机,
最终要国民献血救国。
这些都是违反道家无为理论的恶果与此相反的是:
美国实
行的自由资本主义
,
政府最大限度不干预经济,却始终保持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
经济。英国实施自由经济摆脱了长期的衰退
,
进入了持续稳定地增长。英国政府
对几乎不直接干预经济领域的活动
,
即使英国国宝“罗尔斯罗依斯”公司被德国
人收购了
,
英国政府也决不干涉。结果
,
汽车工业全部沦陷的英国反而能超越法国
成为世界第四经济强国。
“无为政府”并不是要求政府不做事,而是要求政府不
可过度干预社会及经济的发展。美英两国虽然不信奉道家哲学
,
但是他们在经济
上的成功为道家之无为理论作了很好的示范。
也再此证明了道家哲学是包罗万象
的。

历史对道家却的确有许多误解。

方面人们普遍分不清道家和道教的区别,
把两着混为一谈。
其实道家不是道
教。道教是宗教
,
而道家是哲学体系、是学术流派
,
道家从不宣扬迷信。那些求神
拜仙、练丹画符之类的事属于道教,与道家毫无关系。道教与农民起义的关系。
道家哲学主张人保持自然本性
,
这包含了自由的概念。这与儒家思想的教条格格
不入
,
这正是中国老百姓追求的也是封建统治者最忌讳的。因此
,
历代反政府的农
民起义大多打着道教的旗号(如黄巾军,义和团等)
,这不仅使道教蒙上了愚昧
的恶名同时也又增加了封建统治者对道教及道家的仇恨。
实事上道教作为宗教很
少干涉政治,
农民起义军也从不宣扬道教教义,
只是借用道教之名而已。
结果很
多人因此误解道教
,
进而误解道家
.
。道家思想完全是理性的、科学的、超时代的
哲学体系。
道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智慧最高境界。
道家哲学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
最伟大的贡献。然而遗憾的是:不仅世界人民不识这真宝
,
就连中国人自己也不
知珍惜。如果日本人懂得的了道家无为的道理
,
就不会发动侵华战争
,
更不会挨两
弹之苦了。日本人从中国引进了儒学和佛学却唯一没有接受中国的道学
,
这是日
本人犯的最大的错误。如果中国的统治者真正学好、用好道家哲学
,
则根本不会
有近代之耻辱。
而且早就实现强国之梦了。
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推崇儒学而搁置道

,
乃我民族所犯的大错误也
!
中华民族应当大力宏扬道家文化精髓,必能使中华文明在世间上大放光芒

‘柒’ 衢州的民风民俗与其他民族的民风民俗有啥不同

衢州的民风民俗与节日民俗
衢州地处闽、浙、赣、皖交界之处,从雕刻建筑、饮食习惯到地方曲艺、民情风俗均深受周边地域文化的影响。在对吴越文化、徽派文化以及福建的八闽文化和客家文化等诸多文化因素兼容并蓄的基础之上,衢州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衢州地方文化。
衢州历史悠久,人文丰富。古为百越之地,至今还有畲族留居于此。本区域以汉民为主,衢州本地人基本和大多数汉民的习俗一样,重要的还是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原、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此外衢州人还过立夏、冬至、六月年、麻糍等节日。
春节通常除了年夜佳肴要准备外,通常还准备年糕、发糕、八宝菜、江山糕、索面、冻米糖和粽子。粽子在衢州不仅是端午的节日必备,也是过年的常备,各地还略有不同,龙游人爱发糕,江山人喜粽子,常山人好做索面。而年夜守岁是主要的内容,通常是要到12点才放鞭炮来辞旧迎新的!压岁钱还是小朋友少不了的最爱。
元宵除观灯外,通常要耍龙灯。
清明节要做的是清明果,一种以米粉为原料的大饺子。这个节日要扫墓。
端午除了粽子,甜酒酿则是这个节日的主饮,另外还有茶食等零嘴食品,五花八门花样不少。端午是衢州人颇为重要的节日,故时衢州的小孩还都要穿肚兜带斗笠,这就是由一个典故《王志斩蛟》所带来的习俗。
立夏时值农忙,衢州农俗有吃麦饼、烧饼、油条的习俗,这一天不可少的菜色是苋菜,正当时的上时菜。
七夕这个节在衢州并不重要,但还是有的地方是要过的,相对来说后面的节日那就是要紧的多了!
七月半也称鬼节,期间有不少地方的习俗要做醅糕,不同地方不同的过法,过七月半(中元节)一定要扫墓。
中秋节,月饼是食品中的重头,在衢州原本不是以广式月饼受欢迎,在衢州的农村现在仍有烤苏式月饼、徽式月饼的民俗,其中以杜泽桂花月饼最为特色,其为空心月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风味的容入,本地民风正被慢慢的淡化!
重阳节州人多要登高,爬山自然是少不了,饮酒也是个内容,而各地要做麻糍也许就和秋收联系上了。
冬至在衢州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老衢州口中都有“冬至大如年”或“冬至当于年”的说法,这一天还有“有的吃吃一夜,没的吃冻一夜”的俗语。
在衢州农村北乡的姚家等,农村里还有过六月年的习惯,这还有典故,通常是农历的六月十五六号。这个年要将军挂门,以避瘟神。
此外江山有专门的麻糍节,用以庆贺一年的丰收,这个节日类似于庙会,要举行近一个月,从县城到各地乡里抬着五谷神和城隍爷游走。
过完八月中秋衢州农村里就开始庙会,衢州人俗称“赶会”从农历八月廿高家会到九月杜泽会、莲花会等,类似于江山人的麻糍节,庙会赶到哪,哪里就热闹,哪里就有的吃,这样还引来了不少专门赶会商家。
服装
故时的衢州人还有围汤布的习惯,一块汤布围在腰间即当得腰带又当得毛巾。通过汤布还能分出人来,东乡人是白汤布,北乡人是蓝汤布等。
艺术(1)石雕 (2)木雕 (3)砖雕(4)徽式建筑
编辑本段宗教教育
宗教
衢州有世界三大宗教的教堂、庙宇和道家的庙观。
佛教市区原有天宁寺、卫宁寺、毂宁寺、弥陀寺、祥符寺、白莲庵等。现存天宁寺,位于市区天宁巷内。境内较有名望的寺院还有大洲西山寺、东岳殿;九华山灵鸠寺;烂柯山宝岩寺等。
儒学的主要表现是宗祠,在衢州各地乡里还有不少名人的宗祠,如赵忭祠在市区钟楼底,唐初四杰之一杨炯祠,在今高家盈川!
基督教在市区有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两派,新教在蛟池街,天主在府山上。基督教在中国的全称是三自爱国教会,是个不受国外影响的独立的国人自己的教会!基督教传入衢州较早,史上还有着名的1900年“衢州教案”。
清真寺在市区下街,十字街头新华书店斜对面,主要是些来自新疆的维族人,在衢州多以烤肉串为业。
道教市区还有天妃宫、神农殿、周王庙等。原市区道贯巷内还有道观。

‘捌’ 道教文化主要包括什么

道教文化纷繁绚灿,包罗万象,其内容庞杂多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道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反映在道教的教规、戒律当中。道教的伦理道德观念,既吸收了道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也吸收了儒、释二家的,故其内容愈来愈多,亦愈来愈复杂。其中对道教伦理观念影响十分显着的是儒家以忠孝为主轴的三纲五常思想。但和儒家不同的是,道教的伦理道德,主要是靠神灵的威力来贯彻的。道教一方面以长生成仙的美好幻想来引导人们自觉地遵守伦理道德;另一方面又用赏善罚恶的神灵威力来迫使人们遵守伦理道德。正面引导与反面恐吓相结合,使它的道德伦理准则,在社会上发生更大的影响。此外道教的劝善书,使道教的伦理道德思想更集中、更系统化和更通俗化。
道教哲学

以往道教被认为是一种低级通俗的民间宗教,只有一些近于巫术的符水、斋教、科仪,谈不上哲学思辩。但如今大部分的学者皆认为道教有其哲学性的内容。道教哲学是为其教义服务的,是其教理教义的思想理论基础,换言之,对道教教义的哲学论证就是道教哲学。道教哲学的思想素材一开始就来自中国哲学,主要是道家哲学。道教大量地利用了道家哲学的理性论证,使道教思想中包含世界观、认识论、伦理学、人生论等丰富的哲学内容,这些内容是道教哲学的基本范围和构成成分。其中神仙不死之道是道教哲学的中心范畴,神仙存在和人能成仙不死是基本的命题,论证人有无成仙的内在根据、人成仙取何途径是其思想体系中最主要的一面。
道教文学艺术就是以宣传道教教义、神仙长生思想以及反映其宗教生活为题材的内容的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作品。文学艺术可以扩大道教的社会影响,进而提高道教的宗教素质。反过来,道教
的神仙信仰也给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巨大的影响。在道经中,不仅有些道经本身就是文学作品,而道教中的音乐、宫观建筑、神仙图像等,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以道教和神仙为内容的作品更是不可胜计,从中也可以看出道教与文学艺术的密切关系。
当然,道教文化的内容还不止上述六个方面,如果深入地加以探究起来,必将会发现道教文化的丰富及多彩。

‘玖’ 为什么称衢州为南孔圣地

南宋时,孔子第四十八世孙袭封衍圣公孔端友率族人随高宗南下,赐家于衢,宋亡后,元忽必烈让孔氏后裔由衢回山东,衢州孔洙以其先人在衢为由不去山东,让爵山东孔氏,衢州一族从此定居。衢州孔庙世称孔氏南宗家庙。

衢州旅游资源丰富,有“神奇山水,名城衢州”之称。境内江郎山、烂柯山、龙游石窟等150多处景点。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十大宜居城市。2013年,成为国家首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2016年11月,获得“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荣誉称号。2017年,在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排名第49;12月,进入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9)衢州道教文化有哪些扩展阅读

衢州有世界三大宗教的教堂、庙宇和道家的庙观。

佛教:衢州市区原有天宁寺、卫宁寺、毂宁寺、弥陀寺、祥符寺、白莲庵等。现存天宁寺、大洲西山寺、东岳殿、九华山灵鸠寺、烂柯山宝岩寺等。

基督教:衢州市区有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两派,一处在蛟池街,一处在府山上。史上还有着名的“衢州教案”。

清真寺:衢州市区下街。

道教:衢州市区有天妃宫、神农殿、周王庙等。

阅读全文

与衢州道教文化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2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9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8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6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5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9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4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9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2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