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发布时间:2022-05-11 11:14:58

⑴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求简要并全面的解答。 急

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吸收外来文化的合理部分,容纳一切优秀人类文化,创造出具有新特质的新文化。

需要面对事实进行理性思考,作出选择,避免陷入类似"第一推动力"的思维误区。"传统文化"成为思考的问题对象是因为现实中面临着社会道德重建的问题。回到传统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传统既不是负担,也不必固守不变,而是应当作可供开发的文化资源。

(1)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扩展阅读:

不能因传统而作茧自缚,也不能因外来文化而妄自菲薄。现实中西方文明正逐步地融入我们的传统中,这正是当代历史的启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在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发展,进行不同文明的充分对话是作出正确选择的前提。"普世价值"这一概念具有预设性,只是理论的抽象,社会发展的现实路径总是在各种可能性中得到选择。面对当代世界各文明之间的冲突,中华民族要有充分的自信,结合现实国情进行自我确证,以开放的胸襟完成社会道德重建。

⑵ 如何看待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这个问题毋容置疑是肯定的。

以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融合为例:

音乐从来都是无国界的,只是要区分欣赏的角度、欣赏的水平不同而已。从古典音乐到流行、摇滚、funk、Hip-Hop等等,世界范围内的音乐林林总总各自发挥着自己独到的作用。

以我国的音乐来举例,上世纪邓丽君、梅艳芳、张国荣等艺人独霸国内乐坛多年,但并不局限在国内,在整个亚洲范围都引起了轰动。

现在的乐坛,周杰伦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演绎方式将中国音乐引领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周杰伦的粉丝遍布全球,而且有粉丝发现新的行星,以其名字“周杰伦星”作为命名。足以见到其影响力有多大。

在世界大融合这个过程中,音乐作为很重要的文化,快速超前的完成了融合。许多音乐听起来,尽管听不懂语音,不知道是哪个国家的音乐,但是一个个音符响起来,那音乐的旋律、背后的曲风都可以让人感受到演唱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⑶ 联系实际生活,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300字

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全盘肯定,一概吸收是错误的;全盘否定,一概排斥也是有害的。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夹杂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糟粕,如封建的等级制、家长制、一言堂、男尊女卑、腐化堕落、官僚主义等等。这些都是败坏民族风气,沉沦民族精神、意志的文化“垃圾”。全盘肯定就会把文化“垃圾”继承下来,影响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只有吸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化,才能使之发扬光大,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与此同时,把外来文化包括资本主义文化杂内,都看成是消极落后的,采取一概排斥,全面否定的态度,会使民族文化停滞,乃至延缓国民经济发展的进程。资本主义文化中有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不吸收这些先进的外来文化,民族文化就不能提高、前进,中华民族就会落后。

⑷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3.吸收外来文化的合理部分,容纳一切优秀人类文化,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创造出具有新特质的新文化。

⑸ 联系实际生活,谈谈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传统文化是我们应该珍惜和守护的,平时应该多多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同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去实际我们的传统,自觉做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者,比如孝敬父母,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友善助人等等。
外来文化中并非全部是不好的内容,也有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没有的优秀地方,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同时吸取优秀的地方与我们的文化进行结合,使之成为符合我们文化,予以保留和传承。

⑹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

⑺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3.吸收外来文化的合理部分,容纳一切优秀人类文化,创造出具有新特质的新文化.

⑻ 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关系

首先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发展到现在还依然不断延续和变化的文化,都是有他的魅力的。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都有他们的长处。我们无法否定这些文化的魅力,从建筑,文学到绘画音乐以及服饰,舞蹈,饮食等等各个方面的文化,中西方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风格,是可以得到融合的。

但是还是以音乐距离,西方的很多古典音乐,却有着很强的兼容性。我们很多人对古典音乐的印象就是在优雅的音乐厅中以天鹅般的姿态,演奏着管弦乐器或者钢琴等键盘乐器。但其实古典音乐离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很近,一个广告的配乐,或者一个电视节目的插入乐曲,都有可能是经过了改编的古典乐作品。所以中西文化合璧一定是可行的,但要找到合适的方法,这个问题要六个文化艺术界的工作者来解决,同时也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⑼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如何正确对待祖国的传统文化。(l)传统文化通常是指历史上延续下来的民族文化,它或指历史上延续下来已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或指本土的民族文化。一般说来,本民族的文化由于植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代表着本民族的整体意识和价值取向,往往更具有巩固性、持久性和相对稳定性,也更容易从历史上沿袭下来。因此,传统文化一般也就是民族文化。(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正确地对待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第一,文化是有继承性的,任何一种新文化的诞生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华民族的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决不可视而不见,更不能视为包袱,丢掉了之。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第二,传统文化是有两重性的,必须正确对待,批判继承。任何传统文化都可以分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一方面,任何一种文化,总有其积极的、合理的一面;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存在某些落后的、消极的、保守的因素。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成果,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怎么对待外来文化有意识的去吸收外国优秀的文明成果,而驱除那些消极的思想,这样就有助你的思想意识的提高和自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⑽ 怎样对待民族的,传统的文化和外来文化

一方面,我们要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把中国置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不会固步自封,辩证的分析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另一方面,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看世界,实现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融合,主动参与世界文明进程。实现对外来文化的借鉴融合,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外来的东西做出符合中国特点的选择。所以,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继承与革新: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传统文化: (1)既不能彻底否定,也不能全面复兴,不能割断历史,而要尊重历史、尊重民族文化传统。(2)一定要有所选择,不能让封建腐朽的东西在社会上流行,也不能让优秀的文化传统丢掉。要将传统中的优秀成果为新的时代所用,解决好古为今用的问题。(3)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东西,一定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突破。(4)前瞻未来,把传统、现在与未来连接起来,在超越传统的基础上,面向世界与未来。
二、借鉴与创遣: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沟通。我们中华民族不仅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枉自己的文化活动中也是最善于批判地汲取和借鉴一切外来文化的有益部分。(1)将传统文化放在与外来文化平等的地位。对外来文化全盘接受的态度其实是一种将外来文化凌驾于自身文化的不平等的状态。这种现象是由于对外来文化发展过程的理解的片面性造成的盲目崇拜而形成的,是无知和不切实际造成的对人的压抑和束缚。(2)善于分析。面对外来文化时,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和民族自信心,在吸收的过程中,运用我们的智慧有分辨力的吸收和融入。急于融入和吸收势必会牺牲自己的文化。所以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很重要。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没有优劣之分,只要这种文化适合这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就要发扬和支持。(3)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主动参与世界文明进程。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在相互借鉴、相偿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外来的东西做出符合中国特点的选择。(4)清醒的认识。对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首先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拿来就用不考虑长远的后果,要提防某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利用所谓先进文化或时尚流行文化来实现对我们的“和平演变” ,这听起来有点“左”但确实存在。西方的所谓“性开放”在中国的迅速普及并演变得有中国特色已是不争的事实,乐抑了多年的中国人性泛滥的程度另其创始者也望 尘莫及。
三、在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交融中促进人类文化的转型。文化转型就是文化“更新”或者说“复兴” ,是文化交融的必然产物。它不仅是一个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交融,而更多地表现为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或世微文化的交融。文化的转型只是原有文化的更新进化,而不是产生一种完全独立的不同于原有文化的全新文化。文化转型不是简单的文化代替和无差别的统一。文化的转型是一种内在创造性的转化。就是说,特定的民族或社会文化对自身产生质疑和批判,并相应采取应变的措施,从而完成内在的创造和向强势的转化。人类历史进程中,往往那些率先进入新的文明时代的民族和社会其文化的转型会采取自我否定和创新的方式。

阅读全文

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2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9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8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6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5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9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4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9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2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