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台湾客家文化在哪里

台湾客家文化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5-11 21:01:40

Ⅰ 客家人更多的是应该在福建那一地带,为何台湾的客家人却也很多

Ⅱ 台湾的客家人是从哪里来的

中国来的,明末清初,受满族人入主中原的影响,一部分客家人随郑成功迁往台湾。
台湾客家人居住比较集中的台中、高屏地区��“六堆客家”、新竹、嘉义、台南、南投、苗栗、台北等县、市,对台湾的客家人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考察和所掌握的资料看,台湾的客家人遍布各地,总人数达400多万人,能讲客话者有2OO余万。他们当中有不少是台湾政要、商贾和文化名流,如李登辉、吴伯雄、简汉生、许信良等。
在台湾的客家人中,许多人以为广东籍客家人最多,如我们以其原籍的府州县分,的确如此。如陈运栋先生所着《台湾的客家人》一书就有记载:古嘉应州属(包括镇平、平远、兴宁、长乐、梅县等县)的客家人占最多数,约占(全部台湾客家人口的)二分之一弱;其次为惠府属(包括海丰、膝丰、归善、博罗、长宁、永安、龙川、河源、和平等县)的客家人,约占四分之一 。

Ⅲ 台湾客家文化的历史发展

在历史上,客家人先后经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运动,经过1600多年的发展,至今中国内外客家人总数已达6560多万,分布在大陆17个省约有5512万人、港澳台地区的有595万人,散居在海外84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54万人,分布范围相当广,因此客家人也有“日不落”民族之称。
客家人迁居台湾,主要在清朝康熙、雍正、干隆年间。客家人在迁移台湾的过程中,由于迁入地人口及经济发展的状况不同,以及向台湾迁移路线的差异,导致客家人在台湾各地的分布及形成村落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由于客家人迁移来台的时间较泉、漳州族群慢,平原一带肥沃的土地,已先被开发,因此客家族群在台开垦的地区大多集中在南台湾的六堆地区、中台湾的东势地区以及北台湾的桃、竹、苗地区。大致而言,客家人在台湾的分布,经历了一个以台南为中心,继续向南开发,然后再向北发展的先南后北的过程。现在客家人是台湾重要的族群之一。了解客家族群的来源、迁徙的历史,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这个具有刻苦民族性的族群。

Ⅳ 中国为什么会有客家人客家人的发源地在哪里

在两广、福建和东南亚一带居住着大量的客家人。客家人这个称呼经常被人们提及,但要问起什么是客家人时,很多人都回答不上来。甚至曾经有人发问,客家人到底是不是少数民族?如果是,为啥没有客家族;如果不是,那客家人的称谓又从何而来,代表了什么意思?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的是,客家人不是少数民族,属于汉族族群的一个分支。

客家人的形成与中国历史的大变动、民族大融合是分不开的。

今日广东梅州客家村庄

目前,全球的客家人大约有8000万,其中有5000万人分布在两广、福建、四川等地,约有600万人分布在香港、台湾、澳门等地,1500万人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美国等。

客家人中知名的人士有新加坡的李光耀、李显龙,泰国的他信、英拉,着名歌手张国荣,运动员林丹等。

Ⅳ 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客家人创造的客家文化遍布全球约80个国家和地区,集中分布于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如中国的广东省、江西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台湾省、海南省、浙江省等,以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美国、加拿大、毛里求斯、澳大利亚等。中国是客家文化的重要传承地。

(5)台湾客家文化在哪里扩展阅读:

客家人分布的大致城市如下:

一、广东客家人

广东客家人几乎遍布全省,但主要分布在粤东、粤北地区。其中纯客家县市有:梅县、梅江区、兴宁、五华、大埔、蕉岭、平远、丰顺、龙川、和平、始兴、连平、新丰、源城区、东源、紫金、南雄、翁源、连南、英德、惠阳、曲江、博罗、宝安、惠东;

仁化、乐昌、廉江、乳源。此外饶平县、揭西、海丰、陆丰、龙门、从化、花县、新会、化州、四会、阳江、鹤山、三水、高要、开平、信宜、珠海、深圳、东莞等县市也有客家人分布。

据最新调查资料统计,在粤西的湛江、茂名、阳江三市约有190万人讲客家话,分布区域约为6400平方千米,具体分布在廉江、化州、信宜、高州、电白、阳西、阳春等县。

二、福建客家人

福建客家人主要分布在闽西的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清流、宁化、明溪等县。此外,南靖的曲江,平和县的九峰、长乐,诏安县的秀篆、官陂,龙岩西北部万安(旧名溪口镇)等地,也主要是客家人。

三、江西客家人

江西客家人主要分布在赣南地区,如兴国、宁都、石城、瑞金、会昌、寻乌、安远、全南、龙南、定南、大余、崇义、上犹、南康、赣县、于都等县,以及西北部的铜鼓县、修水县的大部分乡镇。此外,萍乡、广昌、永丰;

吉安、泰和、万安、遂川、井冈山、宁冈、永新、万载、宜丰、奉新、靖安、高安、武宁以及赣东北的横峰、上饶等县市,也有部分客家人。

四、广西客家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客家人分布比较广泛的省份。据调查显示, 全区90个市县中有79个市县有客家人分布,占所有市县的 87.78%。就乡镇而言,全区1364个乡镇中,有583个乡镇讲客家话,占所有乡镇的42.74%。主要集中在陆川、博白、浦北南部与合浦东部;

其次是防城、钦城与灵山相连的一片地区;以贵县为中心,沿铁路东南至玉林北部、西北黎塘、宾阳地区;此外还有来宾、桂平、平南、象州、柳州、蒙山、荔浦、阳朔等。广西的客家人大部分是清初以来,从今梅州地区迁徙过去的。近年常有人回梅州地区寻根。

其次是防城、钦城与灵山相连的一片地区;以贵县为中心,沿铁路东南至玉林北部、西北黎塘、宾阳地区;此外还有来宾、桂平、平南、象州、柳州、蒙山、荔浦、阳朔等。广西的客家人大部分是清初以来,从今梅州地区迁徙过去的。近年常有人回梅州地区寻根。

五、四川客家人

四川省也是客家人居住较为集中的一个省份。由于明末清初长期战乱,四川人口锐减,田园荒芜,清朝康熙年间朝廷谕令准许各地人进入四川垦殖,史上称“湖广填四川”。

很多客家人因此从南方迁到了四川。他们主要分布在成都郊区东山一带以及新都、金堂、广汉、什郊、彭县、双流、新津、简阳、仁寿、资中、威远、安岳、富顺、泸县、合江、宜宾、广安、仪陇、巴中、通江、达县、西昌等县市的局部地区。大量梅州的客家人就是在这一时期迁入四川的。

六、海南客家人

客家人移民海南,主要是在咸同年间,广东台山、开平、四会一带发生空前的“土客械斗”的产物。那次械斗从咸丰六年(1856)开始,到同治六年(1867)结束,持续12年,伤亡几十万人。

械斗经官府平息后,客家人一部分就地安置,大部分由官府发放银两,鼓励移民他处,主要是南下进入高州、雷州、廉州 (时属广西),远的到了海南岛。

七、湖南客家人

湖南省的客家人主要分布于攸县、茶陵、都县(今炎陵)、汝城、桂东、浏阳、平江等县的部分乡镇。

除此之外,浙江省19个县市以及贵州、云南、江苏、安徽也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客家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客家人

Ⅵ 台湾客家发源地是哪里

台湾客家人由来 (一)
前言
客家族群是中华民族中的一支,在语言、地域、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征与相对独立性的一支民系。客家祖先在近千年的迁徙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历经冲突、调适、融合的社会实践,在继承中原汉族文化传统精神的基础上,吸收南方各民族优秀文化而逐步形成的。
近百年来,中外学者长期围绕着“客家血统问题”而争论,先是梅耶斯提出“土着与客家差异”的报告,后来有康普尔实地调查梅县,发表文章指出“客家是纯粹承袭了中国人血统的民族”“客家并非混血种,而是具有纯正血统的汉族,不伛比少数民族优秀,而且比土着汉族优秀,他们是有来历的中原王朝后裔。”
到了三十年代,罗香林先生集其大成,依循欧美学者观点,进行实地调查,根据志书、普牒,先后写成“客家研究导论”“客家源流考”。(注1)由于史料的不易蒐集与纪录,我在本篇报告中,先以学者所着的论文及有关客家族群的书籍,加以分析、组织,从中认识了客家族群的迁徙与来台拓垦的情形,现在尌将客家族群的来源、迁徙的时代背景、来台拓垦之背景及分布详述如后。
第一章 客家族群的来源
1.客家的发源地
客家人的这一汉族民系,目前在中国大陆主要散布在华中和华南各省,尤以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为集中。尽管如此,他们却是客人,他们的祖居地或发源地不在华南。
在客家人的姓氏族谱中,对本家族系祖源有详细的记载。据所收集看到的族谱资料反映,客家人源于汉族。我们知道,汉族源于华夏族,华夏族源于黄帝、炎帝及夷、黎、戊、苗、狄等族。在原始社会末期的三皇五帝时代,各族系部落经过多次反复冲突、融合、分化、再融合,而形成以黄帝为始祖的华夏族,汉代后改称汉族。所以客家也源于各族系部落,但以黄帝族系为最多。三皇五帝是汉族也是客家民系的祖源。
客家的先祖们,经过在中原广袤的土地的厮杀合并,到周朝武王克殷后,分封成71个诸候国,后来这些诸候国人,或以国名为姓、或以祖先字号及谥为姓,分出许多的姓氏。在客家姓氏族谱中,对自家姓氏渊源开卷尌有明确的记载。
统计资料显示,客家祖先范围起源或发迹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尤以黄河流域占绝大多数。两河(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客家人源于此是不争的事实。客家学泰斗罗香林先生有言︰客家先民其先世则多属于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淮水流域以西,汉水流域以东等,即所谓中原旧地。有学者更把客家发源地圈定了一个具体的范围即︰"北起并州之上党(即今山西长治县境),西
3
界司州之弘农(即今河南灵宝县境),东达扬州之淮南(即今安徽寿县境),南至豫州之新蔡(即今河南新蔡县)。过去还有种传统说法,认为客家来自河南的光山、固始两县。
由于现在客家人问题已引起世界广泛的重视和多方面研究,普遍的观点认为客家民系在其社会宗法制度、文化生活习俗、信仰崇拜、风水迷信等方面类于旧中原。举一浅例,旧时客家妇女流行大襟衫,现在一些偏僻的客家山村中,老年妇女仍穿着大襟衫,其服饰与古代中原尤其宋代时期中原妇女的衣衫有极类似之处。综上所述,客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即古称中原地区。(注2)
2.客家名称的由来
所谓客家人,如字面上所示的意思,尌是“做客的人们”,也尌是“不是土着,是从外地来的人”。据说他们本来尌不是中国南方的人,而是为了逃避历代中原战乱,集体南下的北方民族。经过多次迁徙,最后才迁到岭南“作客”的。(注3)
在五胡乱华中原人民辗转南迁的时候,已有“给客制度”。南齐书州郡志云:‘南兖州,镇广陵。时百姓遭难,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元帝大兴四年,诏以流民失籍,使条民上有司,为给客制度’。
可知客家的“客”字,是沿袭晋元帝诏书所定的。其后到了唐宋,政府簿籍,乃有“客户”的专称。而客家一词,则为民间的通称,宋朝制作户籍时,当时将自古以来即居住在该地的土着称为“主”,以后从外地迁来的即称作“客”﹔客家一词于此诞生。(注4)
客家名称的由来,虽然出自晋元帝“给客制度”的诏书。但是这里所说的“客”,应该是广义的“客”而不是单纯地指今日客家人的“客”。这种广义的“客”,一部份演化为“越海系”,一部份演化为“湘赣系”。各系演化后,各有各的专有名称。宋以前,越海、闽海、湘赣、南海各系,已经形成,初虽为“客”,然长久居住后,已不自知其为客,在此情形下,便把宋以后由其他地区迁来的汉人,称之为“客”了。因此,客家的由来,是在各民系形成之后。
五胡乱华以后,直到唐末黄巢之乱,这一时期,客家民系尚未形成;客家名称尚未确立。从黄巢之乱后,客家先民避难迁徙到闽粤赣三角地区,经过五代纷争,及宋太祖的统一中国,客家民系才由其他民系的演化而自成一系;所谓“客家”的名称,尌在这个时候确立。(注5)
第二章 客家族群迁徙的时代背景
1.客家族群南迁的时代背景
客家并不是中国南方的土着,他们原本是北方的汉人,历史上汉民族为逃避战乱、饥荒和政治不安而发生了几次的大迁徙,这些通常是以有丰富粮产的中国南部为
4
目的地。
客家人南迁大致上可分为六个时期:
第一时期: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中国。
秦代为防止异族入侵,乃派遣大军到广东北部驻守,秦始皇死后他们也无法回到中原,其留下的后代子孙即被称为‘北江客人’或‘先客’。
第二时期:东晋永嘉以后。
五胡乱华,‘冠带绅耆’的贵族,纷随东晋政府南迁,这批相率南迁的汉人当时称为‘流人’。
第三时期:唐朝末年。
因藩镇割据,黄巢作乱而受到迫害的人迁移到江西省西部、福建省西部与南部及广东东部与北部。
第四时期:南宋时期。
金人南下及元人的入侵而入主中原,客家先民迫于外患,再次南迁。
第五时期:明末流寇之祸。
清兵入侵,许多客家的节义之士纷纷投入抗清行列,有些客家人因此随着明郑部队迁至台湾。(注6)
第六时期:至清政权稳定之后的乾、嘉年间。
客家人做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族群迁徙,这次迁徙的理由却和以往恰恰相反,而是生活安定之后,人口激增,山区的耕田本来尌有限,因此,许多人只得向外发展,纷纷渡海至南洋或台湾,建立全新的势力范围。(注7)
客家族群每一次迁徙理由虽然都不同,但却有着相同的不妥协、不屈服、独立自尊的精神。
2.客家族群迁台背景
根据现有的文献记载,闽粤客向台湾的迁移,最早始于明代中后期。民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在把荷兰殖民者赶出台湾之后,又把这里作为反清复民的根据地,故而大量招募大陆人民入台,开荒垦殖。正是从这时候起,闽粤两省的居民开始大规模的迁移台湾,而大本营地区的客家人也随之进入台湾。(注8)
不过,最早来台的客家人,虽是跟随郑成功的部队入台,但人数并不多,明郑覆亡后,大都被清廷遣回原籍,对台湾的开拓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接着又是清初的禁止移民渡台政策,主要的理由是防止台湾再度成为反清复明之地,对客家人
5
禁绝更严,因此客家人较大规模的移民,则是清康熙中叶以后的事了。(注9)
由于旧日郑氏部众,多半逃亡到南洋群岛,全台空虚,再加上闽粤沿海人民因生活所迫,大陆沿海居民乃不断冒险偷渡来台垦殖。早期客家人的来台,大约在清廷帄定台湾之后二、三年间(即康熙二十五、六年)那时海禁初开,闽、粤人民因受生活环境所迫,大量东移来台谋生。只是闽南人因占地利,人和的关系,自较居优势;而粤东客家人一则来台较迟、二则受各种政令限制的关系,自较占下风。那时候,客家人渡海来台,想在府治(今台南市)附近拓殖,而府治附近已为闽南人占有,无馀土可辟,乃于东门外垦辟菜园,以维生计。
康熙二十七年,清廷续遣部队之中,有一队是由嘉应州征募的客家兵,他们在安帄、台南、阿公店服役四年后解队,被安置在滥滥庄(今屏东县万丹乡)从事屯田。康熙三十年左右,客家人闻屏东下淡水溪东岸,有大量未垦荒埔,乃冒着瘴疠、番害的侵袭,相率前往开垦。至康熙三十五年,施琅死后,禁止潮惠人民来台的政令渐弛,粤东客家人,乃闻风接踵而至,于是人口骤增,垦区日扩。(注10)
第三章 客家人在台湾分布的情形
客家人在向台湾的迁移过程中,一方面由于迁入地人口及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另一方面也由于其大本营向台湾迁移的路线的差异,从而导致其在台湾各地的分布及形成村落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大致而言,客家人在台湾的分布,经历了一个以台南为中弖,继续向南开发,然后再向北发展的先南后北的过程。(注11)
客家人移民来台,最初也散布在台湾西部,后因受到福佬势力的影响,部分被同化,部分聚集山区,形成方言岛。早期的客家人从原乡来台,大都在打狗港、下淡水港或东港登陆,然后沿着下淡水溪入据屏东竹田、万峦、高树、高雄美浓……一带,稍晚之后才有其他的客家人从鹿港、草港登陆,垦拓彰化、云林及南投等地,或从崩山港、大安港登陆,入垦大甲、丰原、东势;或从房里溪、吞霄溪上岸,垦拓房里、通宵、白沙屯等地区;或从中港、后泷港登岸,散居在苗栗一带;或从竹堑港、红毛港登陆,开发新竹地区;或从南港、观音登陆,成为桃园主人的客家人…..。故以目前的现象来看,台湾的客家区可分为北、中、南、东四地区。
1.北部地区的客家人:
大都指桃、竹、苗三县的客家人而言。桃园县南境的龙潭、帄镇、杨梅、观音、新屋、八德以及半个中坜市均属于客家庄;新竹县除五峰之外,其馀全为客家人的居地;苗栗则以海山线划分,海线为福佬人的聚落,山线的头份、苗栗市、卓兰、公馆、大湖、铜锣、三义、头屋、南庄、西湖、三湾、狮潭、、泰安,都是纯客家人居住的地方。 6
2.中部地区的客家人:
初期包括现今的清水、神冈、丰原、潭子、石冈、新社、东势及台中南屯一带,后来受到闽籍移民的压力,部分留在原地被同化为福佬客,多数则往内山迁移,或者落脚在新社、东势地区,或者翻山越岭,进入埔里盆地,最后流落至南投县的国姓、水里、信义等地区。彰化帄原一带,也曾有过客家人的脚踪,彰化的埤头、员林、和美、田尾、永靖,都是客家人垦拓过的地区,原垦的客家人,由于人少势单,大都被同化为福佬客。云林沿海的仑背、麦寮,还有少数的部落仍保有操客家话的乡亲。
3.南部地区的客家人:
一般都称为六堆客家人,此乃因朱一贵起事时,聚居高屏溪沿岸的客家人组织成乡勇,以居住地为单位,分成六堆以进行保乡为里的重任,此组织后来繁衍为帄常的团练组织,六堆乃渐转化为地域的称呼。六堆共分为中堆、前堆、后堆、左堆、右堆以及先锋堆;中堆位于现今的屏东县竹田乡,前堆包含长治、麟洛两乡,后堆则在内埔乡境,左堆涵括最南的新埤、佳冬,右堆为高树及高雄县的美浓镇,屏东的万峦位于这些堆的大后方,乡勇留在当地无用,大都被徵调为先锋部队,故称先锋堆。(注12)
4.东部地区的客家人:
在本省东部纵谷地带,也有不少客家人聚居期间,但他们大多数是在后期由西部“客庄”迁移过去的,很少从大陆原籍直接迁入该地。(注13)日据时代,日本人为了增加种植甘蔗与制造蔗糖的人力,于是从台湾西部招来汉佃来花莲从事劳力工作,其中大部分是来自新竹的客家人。此外,日本人为了扩建花莲港,也征招不少西部的客家人从事劳力的工作,这些都是当时较具规模的族群迁移。(注14)移居东部的客籍先民,也曾在富庶的兰阳帄原近山地区留下痕迹,当地十馀座的三山国王庙便是证明。六堆地区的客家人,也有不少受迫于生活压力,移居花东地区,如今台东的池上、鹿野、关山以及花莲的凤林、瑞穗、吉安、玉里、寿丰、富里、光复等乡镇,有散居人数不少的客家人。(注15)
结论
客家族群是中华民族中的一支,是属于汉民族中的客家民系。随着东晋时期的五胡乱华,客家民系居住地一带兵荒马乱,客家族群开始南迁,因此展开了客家人千百年来族群的迁移序曲。(注16)
“客家”,这个处处为客处处是家的族群,千百年来垦拓迁移,无论所迁移的环境如何险恶,客家的语言与文化依旧“硬颈”的传承与坚持着。客家民系为寻求生活环境的安定,不断的自中国大陆中原地区向南迁徙,长期下来锻鍊出坚忍的毅力与硬颈的精神,来向大自然生存法则挑战。 7
客家人在大陆原乡,大多居住在丘陵地带,由于地理因素及明、清政权交替之际的“海禁”政治因素,使得客家人迁移来台的时间较泉州、漳州族群移民慢。帄原一带肥沃的土地,已先被泉州、漳州籍移民开发,因此客族在台开垦的地区大多集中在南台湾的六堆地区、中台湾的东势地区以及北台湾的桃、竹、苗地区。客家先民胼手胝足开垦建设,把荒漠变成良田,把原野变成村庄,为后代子孙建设新家园。

Ⅶ 请问客家人的发源地在什么地方

客家的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魏、晋、南北朝、唐、宋等发展,最迟在南宋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族群——客家人。

客家人是以客家语为母语的一个汉族民系,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省本地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南方古代汉族移民群体,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中国族群都是经历过历朝历代的迁徙而发展至今的,今天的北京、上海等地的原住民都是以几百年前的移民为主体,广东、福建、台湾的几大族群更是如此。因此,客家人在上千年的迁徙历史中,已经和其他迁徙族群一样成了很多地方的原住民。

(7)台湾客家文化在哪里扩展阅读:

一、历史

客家人是自秦朝至今在南方地区居住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一个重要群体,是广东本地的主要族群(广府、客家、潮汕、粤西高凉、四邑、海陆丰、粤北少民等)之一,也是江西和福建本地的重要族群之一。

广东的几大族群,都是混合同化了岭南最早的原住居民百越诸族而最终形成的。客家民系并不比广东其他民系形成的时间晚。

因为客家语本是中原雅言,只是到了南方后吸收了一些土着语言,但其主体仍是中古雅韵。客家人也并不比其他族群晚来于广东,在广东的梅州、河源、惠州等地最早定居的就是糅合了原古越诸族的客家先民。

二、起源诸说

1、有关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土着说。

2、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着说则认为,客家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

3、但历史学家似乎更赞成“中原说”,认为客家人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对于故乡河洛(以洛阳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区的眷恋,自称“河洛郎”。

4、客家人的南迁,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代,彼时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5、如此,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6、客家先祖源于中原和南方百越地区,经长期相互融合,聚居于赣、粤、闽、湘、台、琼诸省,并逐渐散及国外,漫布全球。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也是客家人数最多居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客家”这一称谓的来历是与客家先民的迁徙相关联的。对其居住地而言,这些人是从别处搬迁过来的“客”,可以说,离开了迁徙就不会有“客家”这一称谓。

7、客家人迁徙的原因多种多样。早期则主要是源于灾害的胁迫。诸如残酷的战争、水、旱、虫等特大自然灾害的打击及瘟疫的流行。中国历史上每次大规模的战乱,几乎都造成了客家人的大迁徙。

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就有过客家先民的大迁徙。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特殊方式的迁徙。据说秦始皇为了建造阿房宫,驱赶数万中原百姓“木客”往赣南兴国伐木,没累死的后来就留在了当地,这大概便是赣南客家最早的先民。

Ⅷ 台湾客家文化的介绍

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广义的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客家人自身中,在客家人求生存、争发展奋斗过程中,长期创造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被客家人认同和接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客家话、客家风俗、生活习惯、客家人的性格、气质、心态、思想、观念、意识及它们的载体;客家人物特别是众多的客家精英、客家建筑、装饰、客家妇女的服饰、艺术品、客家文艺,各类客家文献资料等等,都是客家文化的具体体现。

阅读全文

与台湾客家文化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2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9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8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6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5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9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4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9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2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