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想去台湾玩,听说台湾有个妈祖文化旅游节还是文化节什么的还蛮有名的,想知道在什么时候举行
我所知道的是每年农历3月19
在台湾云林县北港镇的妈祖全镇绕境
那天从早上8点开始 一直到隔天的清晨
首先装备..请穿棉质衣裤 避免鞭炮炸伤起火
然后准备两条毛巾沾水 一条放脖子一条呜住嘴巴过滤空气
帽子一定要戴..穿运动鞋 因为这个活动是很虔诚的绕境活动 得走
会有2波的绕境 当晚是重点 大约在8点左右 各路的阵头会出庙开始绕
最火的就是号称全台第一天团的虎爷神教队伍....
跟着走 准没错 心脏最好稳着点 因为鞭炮不是对天空放的...
对了 耳朵要塞好....
很值得走的一趟人生旅程...
你可以感受到台湾民间的热情与执着
我曾经是虎爷神轿班的一员 每年这个时间 我们会自发的从全球各地回去集合
然后参与这个民俗典礼...
或许你会问 为什么... 因为这是一种传承...一种属于台湾的精神
脚会走破 身体会被炸伤 整个脸都是硝烟的乌黑...
身体是疲累的 但是心情是喜悦的....
我记得在庙门口有个信徒问我们...这回 回来还愿 捐几箱鞭炮 你们打算怎么放
我们随口说了 就一起放吧 这样速度快些...
结论就是 整整300箱..放在地上整整点了15分钟
场景就是 我们的规矩 鞭炮放到哪 神轿得扛到哪吃炮
我们整个轿班50人在这场全咬着牙撑着...
放完以后 1万多个人掌声鼓励...大家都含着泪水...
这是感动...
或许哪年 我们会在典礼上相见...
请注意一下我们扛神轿的执着...
还有就是 注意安全....鞭炮打到很疼...
㈡ 榕津古镇妈祖民俗节有什么活动
距平乐县城25公里的国道323线旁,有一座始建于宋治兴元年距今约1000多年的古圩——榕津古镇。古圩千年古榕成群,塘泽星罗棋布。古榕、古街,还有镶嵌在古圩里明珠般的塘泽,相映相辉,构成了岭南古圩特有的景致,古圩因此而得“榕津”美名。
古圩交通便利,东、南、北三面被一条清水碧绿的榕津河环绕着,国道323线由东向西横贯而过。古圩内,三纵两横的街道,把全城民居划分六大块。主街内建有4座闸门,其他各小巷共有闸门5道。走进古圩,但见长街深巷,店铺林立;民居青砖黛瓦,飞檐画栋,至今尚保存有宋、明、清和民国建筑遗风。各时代风格的建筑融合一体,赋予了古圩深厚的文化积淀。
从宋代开始,就有福建、广东等地的客商到榕津古镇经商,并在榕津古镇修建妈祖庙、信奉妈祖文化,妈祖文化渗透到了榕津的各个角落。
在众多的古文化建筑物中,粤东会馆是最宏大,最气派,也是保存最完好的。整个会馆有大小厅堂40余个之多其中最为壮观的是妈祖祠堂。这座明清建筑占地约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00平方米。内设雨亭、画廊、天井、后正宫等,各建筑物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雕梁画栋,工艺精湛,有很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走进堂内,只见重檐门楼,巍峨壮观。堂内那栩栩如生的妈祖像,形象地再现了妈祖生前济世扶贫的慈爱。传说妈祖(太婆)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10年)出生在福建浦田县湄州岛,有姐妹6人,她排行最小取名默。林默自幼聪慧,8岁启蒙读书,16岁得神灵点化而获神奇的理念。她心地慈善,一生济贫,受历代君皇封赐。榕津人为纪念她,把每年的农历3月22日定为纪念日,是日,榕津人将“妈祖”塑像从庙中请出,抬上街游拜,以示纪念,称为“太婆出游”。这天,家家户户做年糕,杀鸡宰鸭,招待亲朋好友。圩里日夜唱戏,好不热闹。这一习俗,沿袭至今,到2001年已升华为“妈祖文化旅游节”。期间举办各种民间民俗艺术表演,吸引了区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使得榕津在桂林旅游圈内格外耀眼夺目。
㈢ 台中大甲妈祖文化节
每年农历三月“天上圣母”遶境进香是本宫一年当中最大而且最重要的活动。
大甲妈祖进香遶境活动,始于本宫创建之时的湄洲进香活动,当时均由大安港或温寮港直接驶往湄洲,清朝时期大约每十二年举办一次,一直延续到日治时期、大安港废港,日本政府严禁台海两岸往来,终于在清末民初之际,前往湄洲进香活动因此停顿。后藉常往返于大甲与北港牛墟的牛贩,买卖牛只的经济活动,造成民间祈神还愿,答谢神恩的宗教行为,形成了大甲组团前往北港朝天宫进香的滥觞。
西元1987年,适逢妈祖成道千年,湄洲祖庙邀请海内外人士回祖庙参加活动,本宫乃组团赴湄洲祖庙谒祖进香,前往妈祖诞生地——港里天后祖祠参 拜。自此以后与祖庙的香火之缘再度延续。而每年的进香活动则于1988年改至 往新港奉天宫迄今。
本宫天上圣母的遶境进香活动为台湾宗教界的盛事,除了远赴大陆湄州祖庙谒祖之外,最有名的就是大甲妈南下遶境进香活动。
每年农历三月,来自各地的十余万信徒组成声势浩大的进香队伍,以本宫为出发点,在八天七夜中徒步来回本宫与新港奉天宫。遶境队伍跨越中部沿海四县市(台中、彰化、云林、嘉义),经过廿一个乡镇,八十余座庙宇,跋涉三百三十公里路,热闹的场景令人叹为观止。
每年大甲妈祖遶境进香的日子并不固定,都是在当年的元宵节由本宫董事长掷筊决定进香出发的日期与时辰。在整个八天七夜的遶境活动中,依照传统举行献敬礼仪,分别有祈安、上轿、起驾、驻驾、祈福、祝寿、回驾、安座等八个主要的典礼,每一项典礼都按照既定的程序、地点及时间虔诚行礼。
㈣ 2017妈祖文化节在哪里举办
3月11日下午,2017年海南省琼海市大路镇第四届“薇藤圣娘庙”妈祖巡安为民祈福文化节在大路镇堆头黄典村隆重举行。活动分为开幕式、妈祖祭典仪式、向妈祖献歌献舞、巡安祈福四项举行
㈤ 妈祖节的简介和习俗
相传妈祖的真名为林默, 林默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
妈祖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甘三日,祖父林孚,官居福建总管。父林愿(惟殷),宋初官任都巡检。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生过五个女儿,盼望再生一个儿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赐麟儿,可是这一胎又是一个女婴,父母有些失望。就在这个女婴将要出生前的那个傍晚,邻里乡亲看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照耀得岛屿上的岩石都发红了。所以,父母感到这个女婴必非等闲之女,也就特别疼爱。因为她出生至弥月间都不啼哭,便给她取名林默,父母又称她为林默娘,默娘。 林默幼年时就比其他姐妹聪明颖悟,八岁从塾师启蒙读书,不但能过目成诵,而且能理解文字的义旨。长大后,她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父母顺从她的意愿。她专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业,平素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人们都感颂她。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只要能为乡亲排难解纷,她都乐意去做,还经常引导人们避凶趋吉。人们遇到困难,也都愿意跟她商量,请她帮助。
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林默,还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有不少礁石,在这海域里遇难的渔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们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还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传说她能“预知休咎事”,称她为“神女”、“龙女”。
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是年仅二十八岁的林默与世长辞之日。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妈祖时年二十八岁。在重阳节的前一天,妈祖对家中人说:“我心好清净,不愿居于凡尘世界。明天是重阳节,想去爬山登高。预先和你们告别。”大家都以为她要登高远眺,不知将成仙。第二天早上,妈祖焚了香,念了经,与诸姐说:“今天要登山远游,实现自己的心愿,但道路难走而且遥远,大家不得与我同行,”诸姐笑着安慰她说:“要游去游就是了,何须多虑呢!”妈祖于是告别诸姐,直上湄峰最高处,这时,只见湄峰顶上浓云四合,一道白气冲上天空,仿佛听见天空有丝竹管弦奏起的仙乐声,直彻云天,彩虹辉映,妈祖乘长风驾祥云,翱翔于苍天皎日间。俯视人世,若隐若现。忽然彩云布合,不可复见。湄洲人仰头望去,无不欷嘘惊叹。此后妈祖经常显灵,乡亲们时常能看到她在山岩水洞之旁,或盘坐于彩云雾霭之间,或朱衣飞翔海上。常示梦显圣,救人急难,护国佑民。于是乡里之人就在湄峰建起祠庙,虔诚敬奉,后人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
因默娘生前与民为善,升化后被沿海人民尊为海上女神,立庙祭祀。后屡显灵应于海上,渡海者皆祷之,被尊为“通灵神女”,庙宇遍海甸。妈祖信仰从产生至今,经历了一千多年,作为民间信仰,它延续之久,传播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其他民间崇拜所不曾
妈祖节有过的。历代皇帝的崇拜和褒封,使妈祖由民间神提升为官方的航海保护神,而且神格越来越高,传播的面越来越广。由莆邑一带走向五湖四海,达到无人不知,无神能替代的程度。
宋代以前提到妈祖的显圣,始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路允迪出使高丽,“感神功,奏上。立庙江口祀之,(徽宗)赐顺济庙额。”其后宋·妈祖的加封原因皆为“神雾神济兴、泉饥”,“以神助火焚强寇”(《湄洲屿志略·卷二·封号》)。
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起至清朝,历代皇帝先后36次册封,封号由2字累至64字。爵位由“夫人”、“妃”,明永乐封“天妃”,立庙京师,而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48年)封“天后”。并列入国家祀典,进行春秋祭祀。因而民间对妈祖的信仰愈加固定,“海神”的地位愈加牢固。
千年来,在莆田民间保留了不少有关妈祖的民俗,反映了妈祖信仰的具体特点。其信奉礼俗及妈祖的言行、品性等逐渐被民间吸收,形成许多俗例。
妈祖,作为民间神祈,护航海神,自宋经元、明、清等几代传播迄今已历千年以上。奉祀妈祖的宫庙,在中国沿海各省、市,以及内地除青海、新疆、西藏等3省、区以外的其他省份,都有妈祖庙。《妈祖宫集成》乃汇集全国30个省、市(包括港澳地区)500多县、市有关节妈祖宫庙的记载而成。随着元明清之间航泫交通的日益发达,也随着华人足迹遍及全球,其中包括日本、东南亚、加拿大、美国乃至法国巴黎等。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
位于湄洲岛外的妈祖庙闻名海外,目前已成为全世界华籍船员顶礼膜拜、海内外同胞神往的圣地。妈祖庙常年香火经年不衰,每逢他的诞辰之日和忌日,庙宇内外,人山人海,香火鼎盛。妈祖灯笼、妈祖舞、船帆式发髻、龙舟挂彩等妈祖习俗反应了妈祖文化的深远影响。
湄州妈祖节位于福建省湄州,每年的4月25、10月4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和九月九日,分别被封为妈祖的诞生日和忌日。每到这两日,数以万计的民众都要前来祭拜妈祖。节日期间还要开展妈祖文化研究、民间歌舞表演、工艺品展销。
一千多年来,妈祖由人变为神,又从道教女仙中脱颖而出,由“夫人”升为“天妃”,又升到“天后”,信众之多,影响之大,传播之广古所罕见,岂能简单用封建迷信和宗教信仰诠释。
妈祖死后,人们按自己愿望和理想,把她塑造成慈悲博爱、护国庇民的女神,目的是教化子孙后代和弘扬民族精神。“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这是宋代状元黄公度诗句;“但见舢舻来复去,密俾造化不言功”,这是宋代学者陈宓诗句;“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这是元代诗人张翥诗句;“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这是明成祖永乐皇帝题诗。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十分重视妈祖教化功能和“民族认同”信仰作用,希望促进国家昌盛、民族团结、民生富饶,妈祖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明万历三十二年(1640年)荷兰殖民者企图强占澎湖,中国水师将领沈有容依恃妈祖庇护从厦门率船队抵达,把殖民主义者驱逐出澎湖海域,澎湖妈祖庙迄今尤存“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石碣。又如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中国册使汪楫所着的《使琉球杂录》详述在妈祖庇佑下,封船如“凌空而行”,飞速通过钓鱼屿、黄尾屿、赤屿进入琉球国姑米山、马齿山海域,使迎接的大夫郑永安惊叹如“突入其境”。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原始资料还澄清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如郑和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详细记录七下西洋过程,对史书的讹误和不足起了订正和补充作用。由此可证,钓鱼岛列岛自古就是与台湾连结一起的中国领土。
在海上交通贸易及沿海港口开发史上,更与妈祖信仰密不可分。从东北至华南,我国许多着名港口城市开发史几乎都跟妈祖庙息息相关。“先有娘娘庙,后有天津卫”这句谚语是对天津港口起源形象说明。宋代华亭(即上海)、杭州、泉州、广州四大市舶司均与妈祖庙建在一起。营口、烟台、青岛、连云港等亦都以妈祖庙兴建为标志,使荒凉渔村变为繁荣港口城市。香港北佛堂摩崖石刻和《九龙彭蒲罔村林氏族谱》关于妈祖信仰自南宋传入记载,则成香港历史文献第一笔。澳门地名的葡萄牙语称作MACAU,就是粤语“妈阁”音译。台湾同胞把早期分灵妈祖称为“开台妈祖”,更充分说明妈祖渡台和宝岛开发直接关联。
在科学技术史上,妈祖庙也有独特地位。古代有一种航海习俗,新船下水出航必须同时制作一只模型供奉在妈祖庙,这样妈祖就会时刻关心此船安全,许多妈祖庙便留下大量古代船模。山东长岛庙岛妈祖庙的古船模多达350多只,包括福船、沙船和民族英雄邓世昌供奉的“威远号”军舰模型,成为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历史重要资料。现存一批妈祖庙古建筑,如福建泉州、山东、江西景德镇、广东澄海、贵州镇远和宁波庆安会馆等天后宫,从庙宇结构造型到各类雕刻构件,都是极为珍贵古代建筑艺术精品。此外,各地妈祖庙还保存一些特殊科技文物。如莆田涵江天后宫存有一幅明代星图,是研究我国古代利用星图定向航海难得实物资料。天津天后宫所存的灭火“水机”,是迄今发现最早机械消防器材之一。
妈祖文化形成本身也给人类留下相当的精神财富。目前,仅直接记载妈祖信仰历史文献资料最保守估计已超过一百万字,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宗教、民俗、华侨、移民等领域许多课题,内容相当丰富,史料价值很高。我国着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客肇祖先后发表了多篇关于《天后》的论文,在学术界引起反响。台湾学者李献璋60年代起20年研究,终于写成《妈祖信仰研究》,成为妈祖研究第一部学术性较高专着。自80年代起,台湾、澳门、厦门等地掀起研究热潮,举办多次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出版《海内外学人论妈祖》、《妈祖研究论文集》、《妈祖研究资料汇编》、《妈祖文献资料汇编》、《妈祖信仰与祖庙》、《湄洲妈祖》等百余篇学术专着。
㈥ 2018广州南沙天后宫妈祖文化节什么时候结束
2018广州南沙天后宫妈祖文化节什么时候结束广州有很多活动可以参加,本篇小编要跟大家说的是关于广州南沙天后宫妈祖文化节这个活动,有朋友感兴趣的话就可以跟着小编往下看看。
2018广州南沙天后宫妈祖文化节什么时候结束2018年5月9日结束。
非遗《妈祖颂》歌舞表演、生幡启动共享平安、千名台商祝寿祈福……昨日(5月7日)上午,东南亚最大妈祖庙——南沙天后宫,在古乐悠扬中迎来第十届广州南沙妈祖文化旅游节。记者了解到,此次旅游节共计3天,今日将举办妈祖正诞活动,市民可欣赏到大型妈祖祭祀仪式,共同祈福国泰民安。
打造珠三角妈祖文化旅游品牌
当天上午10时左右,随着一阵庄严的乐音响起,300多名年轻人身着礼服,列队缓缓步入表演区域,准备演绎《妈祖颂》歌舞节目。据悉,该节目是历届广州南沙妈祖旅游文化节的重点保留节目,是妈祖诞必看经典内容。
据了解,在南沙扬帆通海的千年中,妈祖文化在海上交通贸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3年12月,南沙区民间习俗(南沙妈祖信俗)还入选省级“非遗”。今年,是南沙自贸区成立3周年,也是南沙天后宫重建22周年。南沙区文广新局介绍,希望社会各界能携手共推南沙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海内外妈祖文化交流与合作,使南沙妈祖文化打造成为珠三角,乃至东南亚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
现场免费送出2018幅“福”
今年是妈祖诞辰1058周年,为配合妈祖生辰,天后宫景区特别打造一系列以“1058周年”为主题的布置。具体包括,景区内挂上1058个红灯笼,并用1058株鲜花对天后宫园内进行布置;在天后宫正门附近安装1058只风车,供市民合影留念。此外,景区还准备了1058袋平安米和1058袋妈祖面方便游客和信众购买。
活动期间,主办方还组织优秀民间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向游客们免费送出2018幅“福”字。“福字均在后面带有南沙天后宫的印章,以代表妈祖送福的寓意。”景区负责人介绍。
推荐旅路线路
南沙天后宫策划推出了2条经典线路,供来天后宫祭拜的游客和家庭游客游览方式。
1、天后宫景区祭拜路线:
太岁殿—天后宫广场(天后宫石像)—献殿—正殿、祈福殿—寝殿—南岭塔—山路—许愿池。
2、天后宫景区亲子游路线:
主公路(亲子单车)—沙滩(亲水、玩沙、游乐)—广场(天后文化)—山门(千里眼、顺风耳故事)—钟鼓楼(亲子敲钟打鼓)—灵惠楼(书法展示)—南岭塔(领略珠江风情)—鸦片战争烈士墓(炮台文化)—山路—龟池—放生池(赏鱼、喂鱼、放龟)。
㈦ 妈祖庙会的民俗活动
按照传统习俗,每年湄洲妈祖祖庙庙会的举办一般分为三个时段:一、元宵节期间。正月初八至二十九日为民间上元佳节,人们怀念和感恩妈祖女神,举行隆重的庙会活动,邀请亲戚朋友前来参加。活动在正月二十九妈祖金身巡游全岛为高潮。二、妈祖诞辰纪念日前后。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前后3-5天,庙会以祖庙举行隆重的妈祖祭典为高潮。三、在妈祖升天纪念日前后3-5天,庙会以妈祖祖庙举行妈祖秋季祭典为高潮。一年三次的传统庙会活动成为湄洲人民的盛大文化节日。
湄洲妈祖庙会的主要内容有演戏酬神、歌舞表演、妆架踩街、升幡挂灯、武术杂耍、神驾巡游等等。
演戏酬神妈祖故里是个着名的“戏曲之乡”。古老的莆仙戏、木偶戏是庙会活动中的主要项目。庙会期间,十几个剧团轮番演出,有的对台表演、竞赛技艺。
岛上人家则邀亲请友,观庙会,看社戏,吃戏宴(当地风俗,也叫“吃戏醾”。在演社戏时,请亲朋团聚,看戏聚宴)。演出剧目有《妈祖传》、《月莲救母》等劝善内容以及《三国》、《水浒》、《西游记》等连台本,或者比较流行的莆仙戏剧目。
歌舞表演主要是传统的山歌、渔歌以及丰富的民间舞蹈,舞龙、舞狮、高跷、皂隶舞、九鲤舞、九莲灯、棕轿舞、簪花轿、打花鼓等民间舞队的精彩表演令人叹绝。特别是传统的庙会使外地早已失传的古典民间舞蹈皂隶舞、簪花轿、九鲤舞等完整地保留下来了,是民间艺术传承的一种奇迹。
㈧ 台湾的妈祖节是么时候
这没有固定的节日~
各地常自行办妈祖文化节,但并不是每年都办.
台湾每年最知名的民间妈祖文化活动项目,就是妈祖遶境活动.
妈祖遶境活动可说是台湾民俗文化中较为重要且参与人数众多的活动之一.
其实每年大甲妈祖遶境进香的日子并不固定,
都是在当年的元宵节掷筊决定进香出发的日期与时辰.
遶境活动是9天8夜,依照传统举行各种献敬礼仪,每项典礼都有其既定程序,地点,时间.
㈨ 2019南沙妈祖文化节几月几日+活动介绍
2019南沙妈祖文化节几月几日 2019南沙妈祖文化节活动介绍就在四月,南沙的妈祖文化节也要开始了,届时,大家来这里参加这个节日的话,还有着很多好玩的活动可以参加,十分的热闹,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南沙的妈祖文化节的信息吧!
2019南沙妈祖文化节几月几日
2019第十一届广州南沙妈祖文化旅游节将于4月26日开幕,活动为期三天,内容丰富多彩。
2019南沙妈祖文化节活动介绍
届时,广大市民又可看到三百多演员表演的大型歌舞《妈祖颂》,来自中山(台湾)胜母宫、东莞(台湾)朝安宫千名台商拜祭团的巡游,还可买到难得的妈祖寿面、平安米、平安水、香云纱等。
今年,贵州省龙里县作为南沙区的对口帮扶地区,当地的苗族同胞还将带来舞蹈《花棍舞》等演出,在南沙向市民游客展现贵州苗家文化特色,历时半年研发制作的妈祖文创产品也将在文化旅游节亮相。
据介绍,今年是妈祖诞辰1059周年,天后宫今年将在主要的道路、场馆、大树和灯柱上挂上1059个红灯笼,以增加活动现场氛围。
景区除了像往年准备了1059袋平安米和1059袋妈祖面,今年还结合南沙疍家糕,准备了1059块妈祖糕和象征“去旧迎新”的1059只红鸡蛋,免费派送给购票进入景区的游客。
4月26日“广州南沙妈祖文化旅游节”开幕时,以历史悠久的妈祖文化为主题,独具南沙妈祖文化特色的默妃系列妈祖文创产品将亮相南沙天后宫。
4月27日(正诞)当天,南沙还将邀请妈祖文化旅游专家学者在南沙天后宫召开妈祖文化旅游发展论坛,也邀请了陆丰福山天后宫、中山(台湾)胜母宫、东莞(台湾)朝安宫相关工作人员一同参与,讨论搭建妈祖文化交流平台,共谋粤港澳大湾区妈祖文化旅游合作发展。
本次推出的妈祖文创产品有:
默妃香云纱、妈祖平安水、妈祖福酒。其中香云纱是闻名中外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岭南地区一种古老的手工制作纯天然植物染色面料,一直有“软黄金”和“纤维皇后”的美称,南沙作为香云纱生产地,默妃香云纱正是南沙妈祖文化的完美体现;
妈祖平安水是选自南沙区帮扶地区贵州省贵定县云雾山脉的天然山泉水,水质甜美。每售一瓶水厂家将向贵定县对口帮扶村捐献出0.1元,体现了妈祖大爱众生的精神。
目前,该系列南沙妈祖文创旅游产品正紧锣密锣地进行生产中,在本月底举行第十一届广州南沙妈祖文化旅游节期间,广大市民和游客就可欣赏和购买到这套独具南沙特色、妈祖文化的文创旅游产品了。
据了解,为研制这以妈祖文化为题材的默妃系列妈祖文创产品,主创部门和企业的相关人士前往福建湄洲祖庙及各地妈祖庙调研学习妈祖文创经验,翻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也深入到南沙各企业去了解产品情况,通过为时近半年的时间才创研出来。
另外,主办单位还精心设计以南沙妈祖为主形象的妈祖微信表情包,也将于近期在微信隆重上线。
好了,大家收好这些南沙妈祖文化旅游节的活动信息吧!小编在这里祝大家旅游愉快啊!
㈩ 台湾妈祖庆典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想要深入认识台湾,就不能错过农历三月疯妈祖的活动。每年这个时节,民间忙于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前后的各项庙会庆典活动,各地的妈祖纷纷走出宫庙展开绕境活动。其中最盛大的,当然就是有超过百万人参与并且被列为世界三大宗教活动之一的大甲妈绕境。今年虽然台湾社会纷争不断,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大甲妈的人气,反而因为人心不安,想要借助宗教力量,报名的人数冲上历年新高。供奉大甲妈祖的镇澜宫,已经把这场年度盛会,打造成国际观光文化节,并且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连串精彩活动。今年大甲妈4月6日晚上11时起驾,4月15日回銮安座,所有活动也会配合热闹到回銮为止。就算不是真正的妈祖信徒,也可以抱着了解台湾文化的心情参与。台湾的传统戏曲、像是歌仔戏、布袋戏,通通看得到。说得肤浅一点,这段期间跟着妈祖足迹所到之处,保证好吃好玩,热闹有趣。不收钱的流水席,保证吃都吃不完。席开几百桌的场面,台湾之外真的难得一见。 今年光是起驾当时的烟火,就耗资千万台币,九天八夜下来,烟火费用预估会冲上一亿。当然有不少人觉得太浪费了些,应该把钱留下来做善事。不过这些惊人的数字,同时也凸显出台湾人对妈祖毫无保留的全心奉献。所有这些都是信徒自动自发热情捐输的,能够这样大手笔的用,表示收进来的远超过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