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欧洲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欧洲历史文化的特征:
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的形成,主要是开放的海洋性地理环境,奴隶主民主政治,以及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人类的古代社会大多以农业为主,古希腊、罗马社会,商品生产较发达,这在整个古代世界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与其特定的海洋地理环境有关。
商品经济的发达,造就出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商业阶层,他们推翻了氏族贵族的统治,建立了民主政治。这一传统的建立,使历史的发展一开始就有着较强的运转机制,使国家机体充满活力。商品经济发达,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这样,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念易于形成。
社会生活的内容也就丰富多彩,这又促使人们开阔视野,向外探求,把发现世界和改造世界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和获取自由的主要途径。生产力的发展也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文化等上层建筑的繁荣,于是,西方人渴求知识,把知识作为人类文化的最高价值范畴,从而不固步自封。
(1)欧洲文化有哪些扩展阅读:
西方有句老话,“如果你能从最坏的事情中学到最好的东西,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这在西方是一种常见的文化心理。这种开放和吸收的特点也与西方的地理环境、历史特点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希腊半岛海岸线长,岛屿众多,航运业和商业贸易发展迅速。商贸促进了文化交流,文化繁荣发展。欧洲国家的特殊历史也导致了西方文化的开放吸收精神。欧洲各国,在古老的发展历史上,由于国界的变化,民族的频繁迁徙,使他们对外来文化的接纳和吸收成为家常便饭。
欧洲国家的面积也相对较小。与幅员辽阔的中国不同,欧洲自给自足,闭关锁国。所以这是不可避免的,他们会相互接触,和随着社会的进步,他们会更频繁地接触。另一个原因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资本主义本身充满了频繁的商品交换、资本输出和原材料投入。
Ⅱ 欧洲有哪些有趣的社会文化
各国各地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而欧洲也有着很有趣的社会文化,南欧地区除非是亲戚或者很熟悉的朋友,其他一般的朋友是不习惯请你到家里用餐的,通常会约到外边的餐厅聚餐。南欧地区见面不分会有点小尴尬。在法国,法国人认为有钱会被视为负面的事,我们大家都巴不得有钱,法国人却不愿谈钱,在法国做个有钱人也太难了啊。
这些有趣的文化差异,反映着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刺激着我们了解更多的知识和向往更广阔的世界。
Ⅲ 欧洲的文化特色20字
雕刻艺术建筑、美术、文学以及音乐都是在欧洲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的东西。许多城市,比如巴黎、维也纳、罗马、柏林以及莫斯科等,今天都是在作为首都的同时,也被视作该国的文化中心。此外,在许多城市还有很多重要的剧院、博物馆、交响乐团以及其他很重要的文化设施。
Ⅳ 最具欧洲文化代表性的东西。
、古代罗马艺术的根源
罗马文化有二个重要的源头:伊特鲁里亚文明和希腊文明。
伊特鲁里亚艺术
西元前700年左右,伊特鲁里亚(Etruria)人已定居在义大利北部,靠贸易和农耕迅速繁荣起来,西元前7-5世纪是其强盛时期,但没形成统一的国家。因贸易的关系,艺术受到外来影响很大,尤其是希腊艺术。
伊特鲁里亚的墓葬石棺雕像(BC6世纪),表现一对夫妇亲密地依偎在一起,脸上都挂着古风式的微笑,显得个性开朗、乐观,丝毫无悲哀气氛。
青铜雕塑《母狼》(BC500),是罗马城的象征,因传说罗马城创始者罗慕洛斯是由母狼哺育长大的。母狼神态凶残、四肢健壮,洋溢着野性的生命力,显的相当真实。
塔尔奎尼亚(Tarquinia)的渔猎之墓的壁画(BC520),再现人们捕鱼、射鸟的场景,生动自然。
伊特鲁里亚的城门(BC515-490),是建筑对拱卷形式的成熟应用,
罗马人的兴起与受希腊文化的影响
西元前八世纪时罗马规模很小,在西元前五世纪以前还处于氏族部落时期,以后经历了共和时期(BC509~BC30)和帝国时期(BC27~AD476),西元265年灭伊特鲁里亚,帝国时期的罗马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西元前27年以前为共和国,以后为帝国。一、二世纪间多贤能皇帝,建筑上有辉煌的发展。三、四世纪帝国缺乏忧患意识、重享乐,因而政局不稳,经常政变换皇帝,文化渐衰,直到四世纪相信基督教以后才有改变。
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希腊,但在文化上却被希腊人征服。罗马人崇拜和模仿希腊艺术,由于民族性重实用,因此大量引用希腊艺术形式,而甚少独创的风格。
2、古罗马艺术的特性
罗马人不同于希腊人,罗马人较现实,讲究实际,喜欢具体的、实在的东西;希腊人重理想,艺术中喜欢抽象、概括的理念。
Ⅳ 在欧洲文化方面,你都懂什么
欧洲历史时间文化的特点:
西方国家文化的基本要素的产生,主要是对外开放的海洋性气候地理环境,奴隶主社会主义民主,及其奴隶社会商品经济的充足发展。人们的古代社会大多数以农牧业为主导,古希腊、罗马社会发展,商品经济较发达,这在全部古时候世界史上是无可比拟的。这与其说特殊的深海地理环境相关。
欧洲我国的范围也相应较小。与地域辽阔的中国不一样,欧洲自力更生,闭关自守。因此这也是必然的,她们会互相触碰,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她们会更经常地触碰。另一个因素是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自身充满了经常的商品交换、资本输出和原料资金投入。
Ⅵ 欧洲文化的主要元素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3203次) 时间:2001年08月07日 22:05 来源:杨海峰 原创-IT
1. 精神性
欧洲文化的精神性来源于基督教。基督教结合了犹太教的许多内容和古希腊罗马哲学家的思想,给欧洲提供了理想人格的道德楷模,在基督教教义中,信仰是其他一切的前提,它的信仰是指神即上帝的存在;上帝是仁慈的,它还把仁爱的命令颁布到人间,让世人互爱;仁爱是对他人的主要原则,禁欲是对自己的主要原则,并且,世人要服从上帝。1517年,马丁。路德开始宗教改革,建立了新教。他提出了人们双重本性的思想:人有一个双重的本性,一个心灵的本性和一个肉体的本性。肉体的本性是受束缚的,心灵的本性是自由的。这种自由不是来自政治上和肉体上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自由,而是精神上的自由,它依靠基督的福音,凭借对上帝的信仰,是真正的自由。
2.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的主要精神是突出人的地位,反对宗教迷信神学教条和权威主义对人的精神的愚弄,主张自由、平等、博爱,提倡个性解放。崇尚个人的价值观在欧洲文化中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希腊,德谟克利就提出原子是真实存在的,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万物的生灭,都是原子结合或分离的结果,其实,他所强调的只有个别才是真实的存在,是崇尚个人的价值观的最早理论基础。亚里斯多德则十分强调道德行为的基础在于人的自由意志。亚里斯多德则十分强调道德行为的基础在于人的自由意志,人必须对自己的自由选择独立负责,即使在抹杀人性的中世纪,个人容于集体,但在经济哲学内部,依然存在着到底个别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一般是真实存在的争论。14实际到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揭开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篇章。这时的人文主义强调个人的至上性。表现出个人主义的倾向,个人主义有两个层次的表现,第一层次指培养、实现个性,即以后所谓的自由主义,强调个人主义的物质需要和生物性需要,反对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17世纪以后,个人主义被进一步理论话和系统化,笛卡儿提出“我思故我在”的着名命题,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说,“崇尚自我”渗透在西方文化的每个角落。
3. 理性
强调理性与科学,强调逻辑推理与分析的理性主义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坚实的基础。早在古希腊,人们就十分注重研究自然,穷理致知,他们抬高理性、崇尚智慧,强调观察,推崇演绎。“知识乃是美德”,是古希腊人的价值观念。亚里斯多德把人的心灵划分为两部分:理性的部分和非理性的部分。理性又分为纯粹的理性和实践的理性两部分,纯粹理性也就是哲学的思考,是人所特有的,具有连续性,能给人带来愉快,具有无须其他条件的自足性。纯粹理性本身就是目的。实践理性思考的对象是与人类道德有关的,其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善行,它要求人们思考不断变动的特殊知识。实践理性还必须把握人的感官欲望,使欲望的活动在理性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亚里斯多德认为生活的最高层次是理性的活动,到了文艺复兴乃至近代,理性主义态度和科学实验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扬。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把一切都拿到科学和理性面前来重新估计,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受到严厉的批判,理性科学获得了彻底的解放和长足的发展。理性科学的思维方式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4. 民主
要求民主可以是人文主义观点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就欧洲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来讲也是这样。作为现代科技文明的发源地,欧洲的生产力水平在18-19世纪已经超过其他地方,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普通市民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唤起了对民主的需要。18世纪相继在欧洲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Ⅶ 欧洲有哪些文化特点
欧洲有着悠久的文明发展史。公元前4000~前2500年在南欧和西欧曾广泛分布有巨石文化,随后位于欧洲东南部的爱琴海地区勃兴为世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称爱琴文明,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公元前6世纪,古罗马国家兴起,逐渐发展成一个囊括半个欧洲(大不列颠群岛至多瑙河口一线以南)及北非、西亚在内的庞大帝国,而意大利所在的意大利半岛一直是其政治和经济的核心区域。纪元初年,欧洲人口约3200万,其中半数以上分布于南欧,而东欧、北欧及不列颠群岛合计尚不足1/10。公元3世纪后,罗马帝国渐趋衰弱,原先居住在北欧的日耳曼人及居住在东欧的斯拉夫人相继大量入侵,这一历史进程所伴随的人口大迁移和经济、文化上的广泛交流,大大促进了欧洲的全面开发,14世纪中叶全洲人口达到8100万,南欧的比重降至1/3,其他地区尤其是东欧均明显上升。 15~16世纪,在南欧和西欧的一些国家中,资本主义开始萌芽,通过地理大发现和对海外殖民地的掠夺,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相继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强国,在随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中,西欧进一步确立了在欧洲经济、文化中的领先地位。19世纪中叶,北欧、中欧和东欧诸国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南欧国家发展则相对缓慢。 1900年欧洲人口为4.15亿,南欧的比重已不足1/4。由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19世纪欧洲的经济、文化水平在世界上已遥遥领先,几个欧洲列强的殖民地遍布各大洲,几千万欧洲人移居海外,对世界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0世纪的前半期,欧洲先后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策源地。由于战争的破坏,以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相对下降,其人口占世界的比重由1900年的25%下降到1950年的20%,工业生产所占比重亦由65%降至45%。在这个过程中,欧洲政治地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17年并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涌现出一批新的社会主义国家。自50年代起,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为一方,以华沙条约缔约国为另一方,在欧洲形成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长期对峙,这一基本形势迄今没有根本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40年中,欧洲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世界上仍有着广泛的、举足轻重的影响。由于原有基础或社会制度等的不同,战后欧洲各地区的发展速度有较大差异,南欧、中欧和东欧发展较快,但西欧、北欧的经济、科技发展总的水平在全洲范围内仍处于领先地位.
文化:欧洲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欧洲史前美术体现了欧洲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的成就,其中欧洲旧石器时代艺术是迄今所知人类最早的真正的艺术品。此外欧洲史前器具艺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被学者们称之为活动艺术。
11~17世纪,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奠定了现代高等教育的模式。
欧亚:欧洲各国在帝国主义时代曾多次入侵位于东亚的中国,现在已与中国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中华民国在欧洲仅与梵蒂冈有邦交,但与欧洲各国均有深厚的经贸关系。欧洲各国在亚洲各地曾建立广大的殖民地,例如:英国拥有印度、香港、马来西亚等;法国拥有印度支那,即今日中南半岛东部地区;葡萄牙管治澳门和东帝汶;荷兰曾拥有东印度群岛,亦即今日的印尼。也因此东南亚国家与欧洲国家的关系非常深厚,由于这般深厚的关系,今日国际关系中,欧洲对于东南亚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在曾受西班牙统治,以天主教为国教的菲律宾,教宗所指派的枢机主教亦有政治及社会上的影响力。东北亚的日本曾与德国、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组成轴心国,现在日本、韩国与欧洲各国主要是以经济关系为主,政治上的结盟已渐次减少。
欧美:欧洲与美国虽然在文化、民风等各方面,有着浓厚的历史渊源和联系,但大致上于二十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和欧洲有一种较紧密的盟友关系。在此之前,由于美洲在17世纪时期,曾是欧洲国家流放异见人士和囚犯的地方,所以,在美国开国1786年的初期,与欧洲殖民主义者,尤其是曾经统治过美国的英国,有着对立的关系。其后由于美国和欧洲长时期实施政治互不干预的政策,两者在18至19世纪各自发展。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令欧洲元气大伤,但美国经济却有高度增长,西欧诸国均需要美国的经济援助,自然靠近美国。再加上东欧诸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因而与美国关系降落冰点。冷战时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威胁加强了除东欧外其他欧洲国家与美国的亲密度。但是在冷战结束后,威胁消失,欧洲(主要是欧盟成员国)与美国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欧洲更需要有自己的声音,因此某些欧洲国家在九一一事件、伊拉克问题、以巴冲突等方面与美国产生了不同意见,甚至有较大的分歧,但是其根深柢固的盟友关系还将保持不变。英国却在上述事件中更加靠拢美国,与美国结成极为坚定的同盟关系,但也遭人取笑这个美国原属的殖民主几乎反倒成了美国的附庸。西班牙、波兰等在美伊第二次战争时对美国的强力支持,使得美国称赞这些国家为新欧洲,但随着恐怖份子对西班牙发动攻击,西班牙已退出她与美国间的盟约,从伊拉克撤军。
欧洲与中东:地理上,欧洲与中东是紧邻,历史上,欧洲与中东的关系一向紧张,基本上是由于两者在宗教理念上的根本不同:欧洲大部份国家以基督教为主要信仰,而中东阿拉伯国家多以回教为国教。中东多个地区曾经在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为英国和法国的委任统治地。欧洲帝国主义统治者在区内制造民族矛盾,导致今时今日中东地区的政治动荡。横跨欧洲与小亚细亚的回教国家土耳其本身与传统欧洲各国的关系就非常微妙,她既终结了拜占庭帝国,现在又极渴望加入欧盟。另外,欧洲各国对于阿拉伯世界遭到美国的控制与攻击产生同情,因为欧洲亦希望得到阿拉伯国家所拥有的石油资源。二次大战纳綷德国虽曾屠杀犹太人,但仍有许多视阿拉伯人为宿敌的犹太人居在欧洲,并发挥影响力。
欧非:欧洲和北非的关系,跟她与中东的关系差不多,因为北非与欧洲隔地中海相望,而北非亦是回教国家地区。历史上,只有中世纪时期,阿拉伯帝国曾经统治过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南部。自欧洲殖民主义兴起,非洲各地成为欧洲的殖民地,法国在中非﹑西非和北非建立的法属西非洲殖民地,是非洲大陆当时最大的殖民地。欧洲殖民主义者在非洲争夺自然资源,情况直至1950年代开始非洲国家各民族的独立运动浪潮,多个国家纷纷独立,才有所改进。欧洲和非洲亦循着经贸的方向发展。
1492年 哥伦布发现美洲
1517年 欧洲宗教改革开始
1521年 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出现
1555年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与新教诸侯签订《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1566—1609年 尼德兰革命
1588年 西班牙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失败
1600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
1603—1868年 日本德川幕府统治时期
1618—1648年 欧洲三十年战争,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国际关系大事年表(二)
1640-1648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3-1715年 法国路易十四在位
1644年 中国清军入关
1659年 法国和西班牙签订《比利牛斯和约》
1682-1725年 俄国彼得一世在位
1683—1699年 奥土战争
1688年 反法的奥格斯堡联盟成立,英国光荣革命
1701—1714年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参战各国签订《乌得勒支和约》
1709年 俄国在波尔塔瓦会战中打败瑞典
1718—1721年 英西战争,签订《马德里条约》
1733—1735年 波兰王位继承战争,签订《维也纳和约》
1740—1748年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签订《亚琛和约》
1756—1763年 七年战争
1775-1783年 北美独立战争
1789年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1793年3月 英、普、奥、西等国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
1795年 俄普奥第三次瓜分波兰,波兰灭亡
1796年 拿破仑远征意大利
1798年 拿破仑远征埃及,英、俄、奥等国组成第二次反法同盟
1799年 雾月政变,拿破仑上台执政
1801年2月 法奥签订《吕内维尔和约》
1802年 英、法签订《亚眠和约》
1804年 拿破仑加冕成为法兰西帝国皇帝
1805年 英、俄、奥等国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
1806年11月 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推行大陆封锁政策
1807年7月 拿破仑与沙皇来历山大一世在涅曼河上会晤,法国同俄、普签订《提尔西特条约》
1808年3月 法国入侵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战争开始
1809年4月 英、奥等国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
1812年 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
1813年3月 英、俄、普、瑞典、西班牙组成第五次反法同盟
1814年
4 月6日 拿破仑退位,波旁王朝复辟
9月 维也纳会议开幕,战胜国重建欧洲秩序
1815年
9月 俄、普、奥签订《神圣同盟条约》
11月 法国与反法同盟国家签订第二次《巴黎和约》;英、俄、奥、普签订《四国同盟条约》
1818年 亚琛会议
1820年 特洛波会议
1821年 莱马赫会议
1822年 维罗那会议
1823年 美国提出“门罗主义”
1827年 英、俄、法签订《伦敦条约》
1828-1829年 俄土战争,签订《亚德里亚堡条约》
1830年 法国爆发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
1832-1834年 葡萄牙王位继承战争
1834年1月 英、西、葡三国同盟条约签订
1840-1842年 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
1846年 美墨战争,美国吞并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
1848年 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法国、普鲁士、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等国爆发革命
1851-1864年 中国太平天国革命
1852年 路易·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53年 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迫使日本向西方开放
1854年
3月 克里米亚战争开始
3月31日 日美签订《神奈川条约》
1856年2月 克里米亚战争交战国签订《巴黎和约》
1857年5月 印度民族起义
1859年 苏伊士运河开工(1869年完工)
1861-1865年 美国内战
1861年 意大利统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1864年 普奥联军向丹麦开战
1866年 普奥战争
1868年6月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年7月 普法战争爆发
1871年1月18日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加冕称帝,德国统一
1873年10月22日 三皇同盟成立
1874年 中日签订《北京条约》
1876年2月 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
1879年10月7日 德奥同盟成立
1881年6月18日 三皇同盟重新订立
Ⅷ 欧洲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爱尔兰_博因河谷考古墓葬群
匈牙利_布达佩斯
多瑙河风光及布达城堡区(当代大多数需要拍历史建筑的电影都在布达佩斯拍摄)
希腊_巴赛(Bassae)的阿波罗·埃皮鸠里乌斯(Epicurius)神庙
希腊_萨摩斯(Samos)岛毕达哥拉(Pythagoreion)神庙和赫拉(Heraion)神庙
希腊_德尔菲(Delphi)阿波罗神庙考古遗址
西班牙_巴塞罗那
古埃尔宫/古埃尔公园、米拉公寓、 圣家族大教堂、 圣保罗医院和加泰罗尼亚音乐厅
西班牙_安达卢西亚自治大区_府塞维利亚
塞维利亚大教堂(世界第三大天主教堂)、王宫和美洲资料馆。
西班牙_加泰罗尼亚自治大区_莱里达省
波伊峡谷罗马式教堂
法国_卢瓦河谷_古堡群
香堡(浪漫至极的美丽城堡,不看后悔)
法国_亚眠
亚眠圣母大教堂
法国_第戎市(DiJon)市附近
丰特内修道院
葡萄牙_埃武拉城(Evora)
葡萄牙_海滨的贝伦省
巴塔利亚修道院 ( Monastery of Batalha)
葡萄牙_阿尔科巴萨市
阿尔科巴萨隐修院 ( Monastery of Alcoba )
Ⅸ 欧洲的文化
文化这种东西很难比较哪个更优秀,只能说各有特色吧,如果一定要比较的话,个人认为古代是南欧,近现代是西欧
1南欧的文化历史悠久,自希腊罗马以来,已有数千年,欧洲人有“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的说法,事实上,所谓的古典文化,也是以希腊罗马为基础的,格言里的“条条大路通罗马”“进罗马城,穿罗马衣”“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等等说法,都足以证明古典文化在欧洲历史上的地位。希腊的哲学科学,罗马的政治法律,都是西欧文化的滥觞。特别是希腊的哲学,奠定了哲学的根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当然中世纪的意大利教会文化,如托马斯阿奎那等人的经院哲学以及近代文艺复兴,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都是光辉灿烂。还有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是近代大学之母。当然,除了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在文艺复兴时期,以及近代绘画艺术等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
2西欧的兴起还是中古的事,罗马时期,无论高卢还是不列颠或是低地国家,都是附属于罗马的。自法兰克王国建立,西欧正式出现于历史的舞台上,因此,西欧的文化始于中世纪。法国在中世纪的神学和哥特式建筑上很有造诣,巴黎大学和阿尔贝拉开了经院哲学之先声,当然英国人在科学上的贡献始于中世纪,如罗杰尔培根,爱尔兰在中古早期也很有声望,奥古斯丁就是从那里去英国传教的,圣帕特里克使凯尔特人皈依了天主教,托马斯司各特就不用说了,哲学大师。但西欧主要还是在近代深深影响了世界。如法国的启蒙运动,除了太多哲人,但是这股思潮还得回到17世纪的英国,是从洛克开始的,19世纪自由主义思潮也在西欧盛行,之后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就大肆流行,近代的科学成就也大多出自于西欧,牛顿,惠更斯,培根,拉普拉斯,麦克斯韦,傅立叶,太多名人
3中欧的文化差不多也始于中世纪,法兰克帝国分裂后,东法兰克王国发展成了神圣罗马帝国。中欧的宗教文化也很有影响,科隆大教堂是欧洲四大教堂之一,但是中欧的文化在近代的地位很重要,主要是德国的哲学,想康德,黑格尔,费希特,谢林,费尔巴哈,马克思等等,当然日耳曼民族的艺术天分也是不能忽视的,想约翰斯特劳斯,巴赫,贝多芬,海涅等等,在音乐这块是有很高成就的,在教育这块,柏林大学首次将科技作为重要课程引入大学,实行了教育改革,被誉为现代大学之父
4北欧的文化在古代主要体现为维京人的文化,在对日耳曼史诗的保留上有较大贡献,如尼伯龙跟之歌,埃达经等等近现代以来以福利社会着称,由于脱离欧洲的政治经济经济中心,建树相对较少
5东欧的文化主要体现在斯拉夫人的发展上,最早对古代斯拉夫人记载的文献是《往事纪年》,《伊戈尔大公远征记》也是很有名的史料,斯拉夫人受拜占庭文化影响很深,东正教,西里尔字母,以及罗斯国的政治制度来源于拜占庭因而也可以说是间接受希腊影响,东正教的教堂有典型风格。近代摆脱蒙古人统治后,向外扩张,在文化上也吸收了大量西欧文化,典型的是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的开明专制,俄国最大的贡献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变为现实,在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上颇多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