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云南民俗文化有哪些

云南民俗文化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5-15 01:43:04

1. 云南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1、挂甘蔗:

春节前夕,农贸市场或年货街上都会有很多卖甘蔗的老板,摊位上甘蔗堆成小山,任由顾客们挑选,挑甘蔗很有讲究,甘蔗的尾部要有根须,顶上的绿叶不能去掉。到除夕12点时,把甘蔗根冲上叶朝下放在门背后,预计一年比一年好,一年从头甜到尾。

(1)云南民俗文化有哪些扩展阅读:

云南的节日:

1、火把节

火把节是云南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2、插花节

插花节是颇具特色的彝族传统节日,以云南省大姚县政府举办的节庆活动尤为隆重盛大,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当地彝族群众把从山中采回马樱花等鲜花,插在房门、农具等地方及一些神位上。

3、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也叫浴佛节,它有数百年的历史,节日期间,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而妇女们则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之后,人们就开蛤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

2. 云南少数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所带来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节日也很多现在我们来大概盘点一下特色的云南少数民族节日吧


火把节

主要是白族和彝族都盛行的节日,是一种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节庆活动。白族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彝族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四。

白族本主节

“本主”意为“本境、本家族的福主”,是白族人民特有的宗教信仰。村民不论升官发财、疾苦病痛、生儿育女都要去本主庙祈求保佑每逢本主诞辰,都要杀猪宰羊,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称之为“本主节”。

普米族朝山节

普米族人的朝山节在正月初一到十五之间进行。人们身着盛装,骑马或步行到附近的山上欢度佳节。除祭祀山神外,还有赛马、摔跤、射箭等娱乐活动

纳西族三朵节

纳西族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在北岳庙举行。这是纳西族祭祀本民族的保护神“三朵”而举行的盛大节庆活动,除在北岳庙举行节庆活动、纳西族都要在自家举行隆重的祭祀“三朵”仪式

白族打歌节

白族打歌节在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大家到大姚、双江采集杜鹃花插于各处,青年男女盛装跳起“左脚舞”。

摩梭转山节

农历7月25日,摩梭人便身着盛装,或骑马或步行,去朝拜泸沽湖畔的狮子山又名格姆山

傣族泼水节

傣历新年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消灾祈福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隆重热闹的节日。“泼水节”每年4月中旬举行,一般都安排在公历4月13日至15日。

云南有26个少数民族,一年的每个时段都有不一样的体验

3. 云南独特的民俗文化有哪些

云南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是一个活的历史博物馆。

每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及婚恋、丧葬、生育、节典、礼仪、语言、文字、图腾、宗教、禁忌、审美,莫不结撰为个性鲜明的文化链;

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大理的白族文化、傣族的贝页文化、彝族的贝玛文化……泼水节、刀杆节、插花节、火把节、木鼓节、三月街……神话、史诗、歌舞、绘画、戏曲、古乐……莫不独具特色,深邃而幽远。

4. 云南过春节的民风民俗有哪些

云南过春节的民风民俗:

1、阿细跳月

彝族春节期间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息,表达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云南文化资源:

一、是民族歌舞资源。云南人已经在民族民间歌舞的市场化运作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云南映象》就是把展示、保护和开发云南民族歌舞资源融为一体的成功例证。

二、是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如鹤庆县新华村的金属手工艺品,剑川的木雕,大理、巍山彝族、白族的扎染,会泽生斑铜工艺,香格里拉尼西制陶,建水紫砂陶,镇沅黑陶,大理石制品等等。

三、是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云南各民族在服饰上造型异彩纷呈,色彩缤纷艳丽,制作工艺多种多样。乡土性和个性化给民族服饰提供了生存拓展的空间和土壤。

四、是民族节庆文化资源。傣族的“泼水节”, 白族的“三月街”,彝族白族的“火把节”,傈僳族的“刀杆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等。这些都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巨大的文化精神财富和审美需求的载体。

五、是民族饮食文化资源。云南各民族的美食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这也体现了云南民族传统餐饮文化和特色。 云南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再加上云南气候、地形、地貌以及生物的多样性造就了旖旎迷人的自然风光,使云南成为一片世界少有的令人向往的神奇乐土。

5. 云南曲靖市富源县民闾传统文化艺术有那些

剪纸技艺、彝族“耍马舞”、十八连山大头菜腌菜制作技艺、墨红镇阿依酸菜制作技艺、黑陶制作技艺、洞经音乐。
至目前,富源县已拥有省级非遗项目5个(富源县古敢乡水族文化保护区、古敢水族狮子灯民俗、古敢水族吞口制作、富源墨红镇彝族刺绣、营上镇庙会民俗),市级非遗项目22个,县级非遗项目23个。

6. 云南有哪些风俗

云南的风俗:

1、对歌

对歌是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青年传统的方式,也是节日的庆贺方式。

如苗族的“游方”、瑶族的“唱风流”、布依族的“浪哨和赶表”、拉祜族、哈尼族、白族的唱调子、藏族的唱山歌等,都是少数民族青年男女通过对歌交流感情,寻觅情侣,选择配偶的方法和途径。

2、哭婚

哭婚是壮、彝、哈尼、藏等民族的婚姻风俗,一般在前几天或婚礼当天进行,由新娘的母亲及家属中的女眷陪伴新娘哭,表现新娘对少女时代生活逝离的悲伤、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对家人离别的眷恋,也有对婚姻不满的控诉。

3、抢亲

在云南的彝、傣、白、阿昌、傈僳、景颇、瑶等民族都有抢婚习俗,通常是在男女自由恋爱婚姻受到阻拦的情况下发生。事先得到女方的默许,由男方缴约伙伴佯作抢亲或约伙伴抢走暗中选好的姑娘,姑娘即使愿意,也必须佯作反抗。

4、丢包

每年泼水节时,傣族男女青年身着节日盛装,相对排成两行,女方把花包掷向中意的小伙,如果男方有意,就装作不接花包,愉快认输,把礼物赠给姑娘,双双离场去倾诉衷肠。丢包时穿插有歌舞、野餐等活动。

5、阿夏婚

云南宁蒗摩梭人旧时婚俗,“阿夏”系摩梭语,为“朋友”之意,男女双方不称夫妻而称“阿夏”,只要男女双方情投意合,交换信物之后即可偶居。

其中走访婚最为奇特,走访婚是夜里男到女家望门访宿,次日黎明回到自己家中,不同吃不同劳动,无家庭经济联系,所生子女属女方,男女双方都可与其他人有同样的关系,这种婚姻是一种母系社会制的残余。

6、剽牛庆丰收

独龙族庆丰收的祭祀节日。每年秋季选择一天作为庆丰收日,剽牛仪式在村寨广场举行,由家族族长主持,将牛拴在广场的木柱上。

由一位青年妇女把一串珠琏挂到牛角上,经过短暂的仪式后,由一位姑娘将麻织物披到牛背上,最后由一位父母双全的男青年将锋利的竹矛剽入牛,众人欢跃而上,开膛割肉。随后人们欢呼跳跃,跳起欢乐的锅庄舞,共庆佳节。

7、踩月亮

是苗族青年交友和婚恋习俗,又称走寨,每当月明之夜,小伙子们三五成群弹着月琴,吹着洞箫到村村寨寨去寻找中意的姑娘,吹拉弹唱,嬉笑,通过“踩月亮”彼此了解,建立友谊,甚至相恋而盟誓终身。

8、树叶信

在景颇、傈僳族中流行过的“实物信”,利用树叶表达感情,传递信息,每种树叶都代表不同的含义。

如男子用两片嫩叶加上等物,表达对女子的喜爱;女方有意则回赠草烟、芦子等,如表示拒绝则把两片树叶翻成背靠背送还给男方。住地相距较远的亲人如收到一条二指宽的剥皮牛肉就知道家中有人亡故等等。

(6)云南民俗文化有哪些扩展阅读:

云南,简称云(滇),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北回归线横贯云南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有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国境线长4060千米,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

7. 云南有哪些有特色的风土人情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云南少数民族所独处的 自然环境、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婚姻习俗。走进云南,犹如走进了婚俗的历史博物馆。
1.傣族:女娶男嫁,不重生男重生女。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由于唐玄宗宠信杨贵妃,爱屋及乌,使杨氏一族显赫富贵,权倾朝野,致使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留下如此感叹。在云南西 双版纳的傣族农家中恰恰如此。男孩出生后,幼时到寺院为僧三年方可回家务农。成年后当选中自己的意中人到姑娘家提亲获准后,就要到女方家劳苦三年接受考 验。每天黎明即起,上午为女方耕种收割,下午则要到澜沧江边淘金,为自己准备嫁妆。经历三年辛劳之后,才能嫁入女家。这对于经历了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汉族来 看,无异于终身为妻子之奴。我们一行在一傣族农家观光时,一位摆摊的丰满美丽的少妇忧郁地告诉游客,她姐弟三人,弟弟已出嫁,她和妹妹在家中境遇不同,妹 妹生了三个女孩扬眉吐气,而自己则生了两个赔钱货(男孩),倍受老母和家人的歧视。不知我们的汉族女同胞听了有何感想。
2.纳西族:女耕女织,男子逍遥求高雅。
在世界文化遗产丽江,生活着一个勤劳的民族纳西族。但勤劳二字似乎只是相对妇女而言。女孩从出生到嫁人,注定了要辛劳一生。女人几乎担负了生产生活的全 部,那真是她耕田来她织布,她卖菜来她修屋,就连杀猪宰牛也得动手。男人干什么去了呢?他们在追求高雅,男人一日七件事,诗、书、琴、画、烟、酒、茶。男 人终生在学习、研究、发展东巴文化(纳西文化)。难怪在丽江城,衣、食、住、行、游、购、娱,所到之处,都见辛劳的纳西妇女。难怪皮肤黝黑的纳西女导游不 无郁闷地说:当白族姑娘在蝴蝶泉旁梳妆打扮憧憬着风花雪月的浪漫人生时,我们纳西女人却在玉龙雪山下披星戴月为全家人的生计操劳。同行的一对时髦新婚夫妇 当时的反映令人喷饭,新娘大声为纳西女人鸣不平,而新郎则悄悄地对我说:恨不生为纳西男。
3.摩梭人:男不娶,女不嫁,最古老的婚俗。
居住在滇西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是纳西族的一个分支,保留着最古老的婚俗:阿注婚。阿注,在摩梭语中是亲密朋友的意思。阿注婚的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男女 各自在母系大家庭中生活,成为夫妻关系的男女,没有实质上的经济联系,男子夜间到女家居住,天明回母亲家,所生子女由母亲及舅、姨抚养,男子不养子女,要 抚养的却是外甥。由于阿注婚是男子晚上到妻子家,天明即走开,亦称为走婚。阿注婚中男女婚姻纯粹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双方一旦产生爱情,即可结为阿注关 系,解除阿注婚,非常简单,只要女方闭门不纳或男方不去就行了,男女从此即可寻找新的情人。在阿注婚的家庭中,是以母亲为中心的血缘大家庭,不存在父子、 婆媳、妯娌关系,母亲死后由家中家中最能干的女子承担家庭重任。在阿注婚家庭中,同母系血缘的男女绝对禁止阿注关系,这一特点倒符合优生优育和婚姻法的规 定。当游人在大型歌舞晚会“丽水金沙”中欣赏“走婚”的舞蹈时,无不被阿注婚那纯洁无暇不带任何世俗功利色彩的爱情所感动。

8. 云南有哪些风俗

1、对歌

是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青年传统的恋爱方式,也是节日的庆贺方式。

如苗族的“游方”、瑶族的“唱风流”、布依族的“浪哨和赶表”、拉祜族、哈尼族、白族的唱调子、藏族的唱山歌等,都是少数民族青年男女通过对歌交流感情,寻觅情侣,选择配偶的方法和途径。对歌内容根据当地流行的词曲,视环境和对象临时编出内容,歌声抑扬顿挫,对答妙趣横生。

是苗族青年交友和婚恋习俗,又称走寨,每当月明之夜,小伙子们三五成群弹着月琴,吹着洞箫到村村寨寨去寻找中意的姑娘,吹拉弹唱,嬉笑娱乐,通过“踩月亮”彼此了解,建立友谊,甚至相恋而盟誓终身。

9. 云南饮食民俗的文化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云南饮食民俗的文化性体现在主副食原料,烹饪加工方法,饮食习惯等方面。云南菜以擅长烹制山珍、淡水鱼鲜和蔬菜见长,具有鲜嫩回甜,酸辣微麻,重油味厚的特点,适合云南多民族人民的口味,自成一格,多姿多彩的地理风貌和干湿分明的立体气候,极其有利于动植物的生长,得天独厚的原料,为烹饪提供了丰富的来源。

云南的饮食文化的特点

云南的饮食文化,以表现出受川味辛辣、注重小吃的深刻影响,菜肴讲究鲜嫩,原料采用及烹饪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具有云南地方和民族的鲜明特色为基调,以兼收并蓄、体现多种文化的交融为主要特征。其文化内涵,一方面具有千余年来云南历史发展累积的深厚积淀,另一方面又表现出近数十年吸收国内外多种文化的色彩。

云南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按地理区域划分为若干区域性的饮食文化。云南的区域性饮食文化,其文化内涵与居住民族的分布、历史发展的影响、区域性动植物资源、区域性气候、地理交通的状况以及社会经济发达的程度等,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10. 云南省普洱市的民风民俗有哪些

 普洱市有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有反映傣族历史文化的孟连宣抚司署;还有《婚誓》、《阿佤人民唱新歌》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民族歌舞。原生态民族文化和民风民俗原始而神秘、古朴而奇异;佤族木鼓节、拉祜族葫芦节、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传承千年、魅力独具,让人流连忘返

阅读全文

与云南民俗文化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2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8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3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9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