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看待迪士尼《花木兰》将面临的文化壁垒这将对影片有怎样的影响
《花木兰》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讲述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年,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中有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花木兰》不仅因首次破天荒地取材中国民间故事而引起全球瞩目,更因其在动画制作技术上的突破性发展,堪称所有迪斯尼动画片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
㈡ 迪斯尼的成功之路道路给我们什么启示
美国迪斯尼公司无疑是全球文化产业运作的成功典范。在其欢乐文化的背后,是一个产业不断发展、扩充、升级的商业运作体系。从一个绘制卡通形象的手工作坊起家,逐步将经营从单一制作延伸到销售电影、动画片,开发、出售专利卡通形象产品,经营迪斯尼主题乐园、购买电视频道等领域,形成了紧扣市场的巨大生产链,造就了拥有极佳品牌和年销售额220亿美元的大型跨国公司,也带动了一个席卷全球的庞大产业。据称,全球仅动漫产业的年产值已趋近5000亿美元,在很多国家,动漫产业都是支柱产业,如我们近邻的日本和韩国,其动漫业产值甚至超过汽车业。
迪斯尼的成功之道,在于其创作上不断推陈出新,制造出吸引不同年龄人群的卡通明星,并从创意逐步扩大到产业,用现代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方式,大批量地制作动画片、出版《米老鼠》杂志、制作唱片等向世界各地推销。同时,他们还对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形象进行了知识产权保护,实行特许经营开发。在迪斯尼专卖商店里,各种玩具、食品、礼品、文具等,无不因为卡通图案的附加值而创造了丰厚的利润。迪斯尼主题公园的推出,又把观众在电影和卡通片里看到的虚拟世界变成了可游、可玩、可感的现实世界,进一步把文化产业扩张到旅游业。
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产业崛起、发展的重要基础。鉴于米老鼠已有的巨大社会影响和经济价值,美国多次修改版权法,延长其保护期限,将个人着作权保护期从着作人终生及死后50年延长至70年,公司版权保护期从75年延长到95年,从而进一步保障了迪斯尼、好莱坞等集团的利益。
就我国而言,建设文化的中国、文化产业的中国和文化发达的中国,目前已成为从普通老百姓到国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的课题。中国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有大量优秀的创作人才,但长期以来占据动漫消费市场的却大多是印着美国、日本等国标签的产品。风靡世界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就是迪斯尼公司以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为素材,聘用中国创作人才并在中国开发制作的;日本人也开发了《三国志》游戏产品,至今热销中国及北美市场。这种文化产业意识和市场运作能力上的差距,值得我们深思。
关注迪斯尼运作模式,汲取其成功经验,充分重视动漫文化产业的积极作用和价值,对于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收复中国动漫市场失地,振兴中国文化产业都将大有裨益。
㈢ 迪士尼在亚洲会有什么文化冲突
摘要 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迪斯尼进军中国首要的挑战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迪斯 尼乐园是美国文化的代表作,而众所周知,美国没有什么历史底 蕴,在美国人心目中米老鼠和唐老鸭是独一无二的。但对于泱泱 5 千年文化大国的中国来说,迪斯尼这种文化实在难登大雅之堂,又 会有多少人会去捧场正如法国人反对迪斯尼在巴黎建园一样,中国人同样也不乏反 对迪斯尼在上海建园的观点。因为,迪斯尼的建立代表着美国文化 的入侵,而历史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㈣ 要一个迪士尼的全面的各种战略分析的案例。要全面!!重赏!!!
迪士尼中国式突围
迪士尼王国
影视娱乐:
整个迪士尼公司都是在这部分业务的基础上建立的,包括迪士尼电影集团、迪士尼家庭娱乐公司、迪士尼音乐集团和迪士尼戏剧制作集团。
媒体网络:
该部门负责运营迪士尼的各种媒体网络资产,包括迪士尼国际电视集团、迪士尼-ABC国际电视集团,“迪士尼在线”广播、迪士尼互联网集团以及ESPN迪士尼互动媒体集团。
主题乐园度假区:
迪士尼在全球拥有5个度假区、11个主题乐园,还有两艘巨型邮轮??迪士尼海上巡航线,还有ESPN Zone 主题餐馆,NHL冰球队“巨鸭队” .
消费品:
作为全球最大的品牌消费品授权商,迪士尼在全球授权推出包括服装、家居、玩具、食品、出版、游戏等7大类消费品。
最近这两个月,迪士尼一直动作不断。
5月28日,迪士尼在广州开设了其在中国的首家一站式门店“Disney Kids Mall”(迪士尼消费品专区),这是迪士尼在中国独创的一种零售业态,专门针对一二线城市高端消费人群,一旦试点成功将在全国复制。而就在4月底,迪士尼专为中国三线城市设立的“Toonsland”(卡通天地)零售店,才刚刚全面启动。
位于广州中华广场的这个Disney Kids Mall,面积有1000平方米,与以往授权商产品单一的专卖店不同,这里有15个授权商经营的5000多种商品进驻,包括服装、皮具、家居、玩具等多个品类。更大的特色是,它还专门设有以迪士尼系列卡通人物为主题的娱乐专区,营造充满迪士尼色彩的购物体验来贩卖文化。
迪士尼要发力消费品市场了?是的,的确如此。不过,如果你对这个娱乐王国的传统商业模式有少许了解,或许你又会接着问,它这样做是不是本末倒置了??怎么一改传统,把营销重点放在产业链最末端的消费品上了?
多年来,迪士尼的传统商业模式一直都是先通过电影、电视制作娱乐内容,再将影视内容拓展为衍生品的主题乐园、消费品等,也就是说影视历来都是迪士尼贩售的急行军。为何在中国,它要一改传统,把殿后的变成了先锋?其实原因很简单,迪士尼的完整产业链只有部分进入中国,尤其是位于产业链前端的影视频道一直难以在华落地,迪士尼只能选择先做衍生产品,观望着中国的发展变化,再设法做影视生意。
原创的内容线上“出镜”无望,本土“喜羊羊”们又在步步紧逼,这其实是迪士尼的无奈之举。
华特迪士尼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行政总裁张志忠将这种调整称为“本土化突围”,除了把衍生产品变为业务拓展的急先锋,这个本土化还包括合拍中国本土的影视剧。
殿后的变成了先锋
“在Disney Kids Mall的娱乐专区,看到米老鼠、小熊维尼、白雪公主这些形象时,你很可能会停下脚步,想弄清楚这背后的卡通故事。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么迪士尼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说这话的是迪士尼消费品部及家庭娱乐部门高级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韩刚,集团给他的任务是“在未来几年,要把中国做成迪士尼最大的消费品市场”。
在中国的这两年里,他一直都在了解迪士尼人物形象及品牌在中国消费者中的认知度。他发现,要在没有被迪士尼文化熏陶过的中国市场推广消费品业务可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对现在的中国儿童来说,相比这几年才冒出来的喜羊羊、灰太狼等中国本土动画形象,迪士尼旗下的唐老鸭、米老鼠、白雪公主等诸多“全球明星”,其实并没有多少吸引力。这也并不奇怪,相比于中国的本土动画,迪士尼的动画片并未在电视上频繁出现,这些“大明星”的影响力自然高不到哪里去。这也直接拖累了依附于这些形象之上的衍生品生意。
于是韩刚提出一个想法:将各品类的授权商整合在一个大型零售区域内,并配上以迪士尼卡通人物为主题的娱乐专区,在传播迪士尼文化的同时,也贩卖商品。这便是“Disney Kids Mall”开设的初衷。在欧美,迪士尼产品通常是通过电影、电视、DVD、音乐以及网络等各种不同途径展现的,但在没有影视支撑的中国,要展现迪士尼的形象并推动产品销售,也只能开辟个专区,放几个形象展现,或者带着小朋友去香港参观主题乐园。上海迪士尼乐园?那最快也是三四年之后的事。
这种零售模式也得到了授权商的认可。作为迪士尼家具品类的授权商,广州酷漫居动漫科技的产品也进入了这个消费品专区。酷漫居董事长杨涛认为,这种零售模式具有品牌传播与零售两种功能,对于授权商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招商、展示平台。
据华特迪士尼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行政总裁张志忠介绍,作为全球娱乐行业中产业链最长的一个品牌,在迪士尼全球有一个“娱乐循环”的概念,通过迪士尼的影视、主题乐园以及授权消费品等不同平台带给消费者不同的消费体验。
这也是业内所熟知的那套迪士尼的“轮次收入”模式:动画制作娱乐内容,通过发行拷贝和录像带赚到第一轮收入;再用影视剧的人物、情节和素材做主题,通过迪士尼主题乐园和度假村赚取第二轮收入;被划分为服装、玩具、家居、零售等七个部分的消费品业务,则被视为迪士尼影视的衍生品,是其最后一轮收入,这部分衍生产品通常以收取授权金为主,占其总收入的比重并不大。
以迪士尼出品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为例,影片已在全球获得了近10亿美元票房,而爱丽丝的形象与市场结合,消费者可以购买到有关的电影DVD、图书、唱片,到迪士尼主题公园跟爱丽丝漫游乐园,以及购买印有爱丽丝图案的衣服、食品等大量衍生消费品。
显然,目前迪士尼的这条循环产业链并没有完整地进入中国,尤其是位于产业链最前端、迪士尼业务核心的影视频道难以落地,迪士尼在中国只能倒着来,让消费品业务充当了先锋。
线下挑战
事实上,目前除了消费品外,迪士尼在中国的业务已经逐步扩大到电影、文化演出、网络等领域,但缺少了最上游的影视业务支撑,迪士尼的消费品拓展也正在遭遇着挑战。
“迪士尼进入海外要求的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迪士尼频道就是其中的一环。如果没有电视频道,迪士尼动画片就无法在中国深入,而没有迪士尼动画的影响,迪士尼乐园就会成为无本之木,迪士尼的一系列衍生品也就没有了吸引力。衍生品只有具备属于它的特有的文化内核才有生命力。”
曾在1994年牵线迪士尼与中国政府部门接触的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赵抗卫说,迪士尼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都是相互依存的,但由于我国对境外资本进入广电领域有着严格的限制,至少短期内,其影视频道在中国落地仍是一个很难逾越的大问题。
事实上,迪士尼方面一直都在努力解决影视频道在华落地的问题。就在今年4月,迪士尼的掌门人罗伯特。艾格来中国的日程之一,就是专门拜会中国高层商讨此事,不过尚未传出好消息。而据上海东方传媒集团(SMG)一位内部人士透露,此前迪士尼也曾与SMG接触,讨论过在电视业务甚至迪士尼频道上的合作可能,但同样没有下文。
事实上,频道落地,也是包括迪士尼、华纳兄弟在内的国外娱乐巨头在中国面临的共同难关。
作为迪士尼家居的一个授权商,杨涛对记者说,由于迪士尼动画片的播放率低,对消费品的推广和销售确实影响很大。杨介绍,拥有庞大人物家族的迪士尼,在中国的授权仅仅集中在三个家族:米奇家族、维尼熊家族、公主家族,只因为这几个家族的经典动画形象在中国的认知度相对较高。
还不仅仅是家居这类更“偏”的商品,即便与迪士尼电影直接相关的玩具这类产品在中国的拓展也会受到诸多限制。在海外市场,迪士尼可以提前一年以上确定电影的上映时间,从而有充足的时间来开发系列衍生品,但在中国,电影获批到上映只有6至8周时间,相关产品的模具开发、生产等都会受到时间限制,从而失去了与电影上映同步的最佳产品销售期。正鉴于此,目前迪士尼电影的衍生消费品在中国基本不做。
自己的拓展迟迟不见成效,而中国本土动画片的崛起,却已经对迪士尼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冲击,最典型的就是“喜羊羊与灰太狼”??“喜羊羊”第一部实现了约9000万元的票房,第二部更是达到1.28亿元,这还仅仅是电影收入,“喜羊羊”动画连续剧至今仍在全国60多家电视台频繁播出。而在电影大热之后,“喜羊羊”又通过人偶剧巡演、图书、杂志等衍生品开发再下一城。目前“喜羊羊”已有150家授权商和上千种授权产品,授权费用已占到原创动力公司总收入的四分之一。
曾运作《喜羊羊与灰太狼》品牌授权项目、现任广东明星创意动画有限公司营运总监梁善仪就直言,小朋友看得越多的动画片越有市场,“喜羊羊”在品牌授权上做得好正是得益于在全国多家电视台轮番播出打下的基础。目前广电总局为了支持国产的原创动画片,已要求全国各级电视台在黄金时段均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这些因素显然不利于迪士尼等海外公司在中国建立品牌以及推广消费品业务。
据梁介绍,因为有钱赚且受欢迎,有不少迪士尼的授权商已经转做“喜羊羊”,尤其是图书、儿童地垫、钟表等品类。一个迪士尼的代理商就直言现在电视里看不到迪士尼的动画片,仅仅靠授权商吆喝产品“做得很累”。他说只有迪士尼在“线上”更多地“出镜”,才能更有效地推动“线下”销售。
他并不知道,线上“出镜”,正是迪士尼一直在努力,也是最为棘手的难题。
从“进口片”到“国产片”
在现有业务拓展受限的情况下,迪士尼意识到如果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不能单纯靠将美国动漫人物形象引入中国,还要加深中国本土原创的内容。
于是,为了中国这个市场,米老鼠披上了唐装、唐老鸭开始穿绣花鞋、睡美人扎上了红头绳。当迪士尼将在欧洲市场广受欢迎的校园情景喜剧QDI引入中国时,中文名变成了《课间好时光》,完全以中国中学生生活为样本重编剧情,并起用清一色中国中学生出演该剧。而在中国开发手机平台业务时,迪士尼推出的游戏是《米奇麻将》、《米奇长城冒险记》这类等中国味十足名字。
而在影视剧制作上,迪士尼更是找到一个聪明的办法,与中国企业合拍“国产片”。这个暑期,迪士尼与SMG、华谊兄弟合作拍摄的中国版《歌舞青春》就会上映,而在此之前,迪士尼启用中国本土素材拍了《宝葫芦的秘密》、《熊猫回家路》等电影。尽管效果不突出,张志忠还是说,合拍的“国产品”能为迪士尼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他描述的这个本土化计划,除了合拍电影,还包括在电视、主题乐园以及消费品等方面的拓展。“在未来5年中,迪士尼将开发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系列形象,并预计迪士尼中国消费品20%的收入将来自中国本土的系列人物形象。”这个迪士尼中国的掌门人对这个刚刚起步的“本土化”计划有着明朗的规划和十足的信心。
不过,对于中国本土形象进入迪士尼的梦幻王国,业内还是充满着怀疑,毕竟本土化只是迪士尼中国无奈之下的突围之策,迪士尼乐园和迪士尼“人物”这类“美国精神”十足的产品能和中国“人物”真正对接吗?当白雪公主身边出现了孙悟空,它是否还是迪士尼?
“迪士尼吸引人的地方正是迪士尼影视体现的美国文化,甚至一个米老鼠体现的也是典型的美国精神,当然这种美国文化是以一种普世的价值观来向全世界渗透的,如果脱离了迪士尼模式的文化产品就不是迪士尼的产品了。” 赵抗卫说。
迪士尼为了丰富自己的文化内容,也在不断地改编各民族的故事,就像之前与中国合拍的《宝葫芦的秘密》,但最终体现的还是好莱坞的样式。实际上从产业的角度看,迪士尼乐园在全世界扩张,也都是在复制自己的内容,很少见它会重新创作一个当地本土的东西。
“其实,从接受的角度而言,观众也未必就非常喜欢本土化的东西,迪士尼吸引人的是美国式的、充满梦想与冒险的梦幻乐园。文化落差造成的吸引力才是文化产业的原动力,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本土化并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㈤ 上海迪士尼宣布扩建,它会带来多少经济效益
上海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这里容纳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上海拥有很多旅游景点和国际化商业圈,很多人都向往着来到这个大都市见见它的繁荣。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建立为这个国际化大都市更是平添光彩,现在的上海已经不仅是成人想去玩耍的地方,更是绝大多数小孩子梦寐以求的玩耍区域。
上海迪士尼宣布扩建,它会带来多少经济效益?
1、带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上海迪士尼乐园是聚游玩吃住等为一体的游乐区,扩建后这里会容纳更多的旅游群体,这样会带动这个区域经济的更加发展,会为这里做生意的人带来更多的商业利益,可以带动这一片区人们更加富裕,同时也会拉动上海经济的整体发展。
总的来说,迪士尼乐园是世界人们都很向往去玩耍的地方,而上海本来也是一个兼容万象的城市,迪士尼要扩建不仅只是促进上海经济的更加发展,同时还会促进上海文化的更全面发展。不管怎样,迪士尼的扩建能够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是毋庸置疑的。
㈥ 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角度,分析迪士尼主题乐园落户上海的原因及影响。
1上海是中国经济文化中心,且海派文化从租界时代起就是东西方文化交融,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
2最近的迪斯尼乐园之前是东京和香港。都是在境外,且城市地位和上海相仿,为国际化大都市。
建设上海迪斯尼乐园有吸引内地游客,增加上海文化产业的构想。
3迪斯尼乐园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来中国内地算是西方文化扩张影响的举动。也给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张扬带来学习的案例。
4美国文化的全球张扬是伴随着全球化而来的。地球村越来越小,相互影响与来越大。
希望这一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㈦ 迪斯尼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全称为The Walt Disney Company,取名自期创始人华特·迪斯尼(在香港和台湾地区的译法有不同,见下),是总部设在美国的大型跨国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玩具,图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点金石电影公司,Miramax电影,好莱坞电影公司(公司名),博伟音像制品,ESPN体育,ABC电视网都是其齐下的公司(品牌)
迪士尼,华特尔·伊利斯(平时一般是“华特”)(1901-1966)
美国动画片制作家、演出主持人和电影制片人,以创作卡通人物米老鼠和唐老鸭闻名,他制作了世界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威利汽船》 (1928年)和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 (1938年*)。
*神奇一刻注:实际上《白雪公主》是在1937年12月21日首映的。
看来这个单词已经有了具体的意思,更系统的说,迪士尼这个词有以下几个意思。
姓氏名称:Disney
很自然,这个世界上迪士尼家族所有的人都姓迪士尼,比如当今的 Roy E. Disney 先生 等。
华特迪士尼先生,特指其人
华特迪士尼 ( Walt Disney ) 先生,全名 华特尔·伊利斯·迪士尼 ( Walter Elias Disney ) 。他是迪士尼公司的创办人之一(另一位是他的哥哥 Roy Oliver Disney - 罗伊迪士尼先生)。
换句话说平时如果说迪士尼先生,如果没有文章特别的环境或者特别说明,一般也都是指华特迪士尼先生。
迪士尼,品牌名称
一个娱乐品牌,2005年 Interbrand/BusinessWeek 的世界100强品牌(按照品牌价值)排名为第7位。
其实平时这个最为常见。
迪士尼乐园,特指
有人会这样说“你去过迪士尼吗?”,“我想要迪士尼的门票”,这里面迪士尼的意思就是迪士尼主题乐园,而在所有的主题乐园中,加州迪士尼乐园被特指的情况又最多。一般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包括港澳台)才会用这种特指方法。
迪斯尼乐园是一座主题公园。所谓主题公园,就是园中的一切,从环境布置到娱乐设施都集中表现一个或几个特定的主题。全球已建成的迪斯尼乐园有4座,分别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南加州以及日本东京和法国巴黎。
主题公园可说是迪斯尼的摇钱树,去年仅部门的收入就占了总销售额的27%———254亿美元,利润为32亿美元,是总获利的一半。
洛杉矶迪斯尼乐园
迪斯尼把动画片所运用的色彩、刺激、魔幻等表现手法与游乐园的功能相结合,1955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洛杉矶迪斯尼乐园。
--------------------------------------------------------------------------------
奥兰多迪斯尼世界
1964年人们开始筹建一座更大规模的游乐公园,这就是奥兰多“迪斯尼世界”。经过5年营造,迪斯尼世界终于1971年10月向公众开放了。它耗资7.66亿美元,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郊外,是一座老少咸宜的游乐中心。
--------------------------------------------------------------------------------
东京迪斯尼乐园
被誉为亚洲第一游乐园的东京迪斯尼乐园,依照美国迪斯尼乐园而修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迪斯尼乐园。它的主题乐园面积为七八十公顷。比美国本土的两个迪斯尼乐园还要大。这乐园从1983年4月15日开放以来已成为男女老少各享其乐的旅游胜地。
--------------------------------------------------------------------------------
巴黎迪斯尼乐园
沃尔特·迪斯尼公司耗资440亿美元,兴建了位于欧洲的第一个迪斯尼乐园,1992年初,位于巴黎市郊马恩河谷镇的迪斯尼乐园开张。最初它有6家宾馆、5200个房间,比肯勒斯市所有的房间还要多。
--------------------------------------------------------------------------------
2005年:香港迪斯尼乐园
1999年11月2日,迪斯尼公司和香港特区政府就在港兴建迪斯尼主题公园达成协议。迪斯尼乐园首期项目“神奇王国”将于2005年建成开放,占地126公顷。建成后约40年内,可为香港带来1480亿港元的收入,提供2万个就业机会。
--------------------------------------------------------------------------------
Magic Park: 八大主题园区
美国所有的迪斯尼乐园几乎一模一样,都是由8个主题园区构成:美国大街、冒险乐园、新奥尔良广场、万物家园、荒野地带、欢乐园、米奇童话城、未来世界。
关于Disney的中文名称
这个是平时大家最常问的问题之一了,大家一定平时经常看到“迪斯尼”和“迪士尼”。但是他们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原来在1995年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的Disney名字根据当地语言的发音翻译是不同的,下面就是一个列表
大陆:Disney - 迪斯尼,Walt Disney - 沃尔特·迪斯尼
香港:Disney - 迪士尼,Walt Disney - 和路·迪士尼
台湾:Disney - 狄斯耐,Walt Disney - 华特·狄斯耐
但是在1995年,迪士尼公司为了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市场,在经过了认真的讨论之后,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使用“迪士尼”这个名字。也就是下面的
统一官方中文名字:Disney - 迪士尼,Walt Disney - 华特迪士尼
还记得那是在《米老鼠》杂志1995年第5期(封面蓝色调,人物是唐老鸭)的内封《米老鼠》的通知栏目,有一篇叫做《关于“迪斯尼”改名字》的文章第一次向广大迪士尼迷发布了这个消息,并且从1995年第6期开始《米老鼠》全面采用“迪士尼”这个名字。(比如封面的标语“真正原版迪士尼卡通”字样,原来就是“迪斯尼”)。我们真的对这种行为称道!
但是很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迪士尼”这个名字在我们大陆地区并不像台湾那样得到应有的推广,比如大多数包括电视报纸的媒体仍然有很多使用“迪斯尼”的情况,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语言权威词典里面也没有对这个词条进行修订,甚至有少数的官方产品也使用“迪斯尼”这个现在已经不是官方译名的名字。
但是迪士尼是真正的官方中文名字这个事实是不能改变的。比如你可以看到Disney.com.cn、正版迪士尼影碟和图书都是用的是“迪士尼”。
所以我们作为真正的迪士尼迷,以后都使用“迪士尼”这个官方名字吧!
世界上第一部全部对白动画片
是1928年华尔特.迪斯尼绘制的美国动画片《威廉号汽艇》。这部动画片于1928年11月18日在纽约首映,也 是第一次向观众介绍米老鼠这一着名动画人物。 实际上,迪斯尼在同年先完成了全部有声对白动画片《飞机 迷》,不过它发行于《威廉号汽艇》之后。
第一部宽银幕动画片
是Walt Disney在1956年制作的《贵夫人和流浪汉》。
第一部使用动画摄制机拍摄的动画片
是1940年Walt Disney摄制的影片《幻想曲》。
美国第一部大型动画片
是1937年Walt Disney制作的《白雪公主》。
第一部Walt Disney的彩色动画片
是1932年用三原色工艺制作的《花和树》,1932年7月在洛杉矶的格劳曼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戏院首映,它经常被人误认为 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片
花钱最多的动画片
是Walt Disney制片厂拍摄的《狐狸和猎狗》(1982),耗资一千万美元
着名动画角色唐老鸭第一次登上银幕
米老鼠和唐老鸭是美国动画大师Walt Disney绘制的两个最着名的动画角色。唐老鸭第一次出现在1934年的动 画片《三只聪明的小鸡》。
最受欢迎的动画角色
是举世闻名的米老鼠,它诞生于1928年11月18日,那天也是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威廉号汽艇》首次公映之日, 而米老鼠则是这部动画片的主角。实际上,它并不是Walt Disney而是另一位叫乌巴.伊威克斯的动画片家创造 的。但米老鼠的声音则是Disney设计的。到1934年,米老鼠已成为接到影迷来信最多的好莱坞明星。以米老鼠为 主角的动画片共拍摄了11部,其中三十年代制作87部。最后一部米老鼠动画片是1953年的《简单事情》。
Disney动画片:
迪斯尼的动画电影可以划分为迪斯尼经典动画(CLASSICS)、迪斯尼真人动画(Live Action with Animation)、迪斯尼计算机动画(3D Computer Animation)、迪斯尼模型动画(Claymation Animation)、迪斯尼电影版卡通(Movietoons Animation)和迪斯尼录像带首映(Video Premiere)等类型,其中的经典动画成为迪斯尼最主要的象征,开创这种局面的第一部经典动画就是1937年发行的动画长片,着名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这部最经典的迪斯尼电影集众多荣耀于一身,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有剧情的长篇动画电影,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发行电影原声音乐唱片,世界第一部使用多层次摄影机拍摄的动画,还是世界第一部举行隆重首映式的动画电影,并获得奥斯卡特别成就奖,可以说,从此动画电影不仅仅是儿童娱乐的一种形式,也开始成为主流的电影形态。迪斯尼公司从此成为动画电影的龙头大哥,领导了动画电影的潮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迪斯尼也由原来的小小动画工作室迅速膨胀成为国际娱乐界的巨子和拥有全球知名度的跨国大公司,除了电影,势力范围扩张到主题公园、玩具、服装和书刊出版等行业。
迪斯尼的经典动画(CLASSICS)由迪斯尼最具代表性的沃尔特·迪斯尼动画片厂(Walt Disney animation Studios)制作,尤其是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新戏推出,因此也常被一些影迷称为“年度动画大片”,实际上也并不一定每年推出一部,绝大多数的经典动画是以剧情长片为主的,当然也有少数几部属于中、短篇的动画合集或者音乐片和纪录片的性质,后来还有不少作品被改编为迪斯尼主题公园的游行表演、冰上世界和音乐剧等形式,有些后来还另外发行了电视版节目以及录像带、DVD等影音产品的续集。为使大家对已推出的迪斯尼经典动画进行更好的收藏工作,下面给大家看看迪斯尼经典动画截至2004年已有的44部电影的发行目录:
1937/12/21 Snow White and Seven Dwarfs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CLASSICS-1】
1940/11/13 Fantasia (幻想曲) 【CLASSICS-3】
1942/08/13 Bambi (小鹿斑比) 【CLASSICS-5】
1943/02/06 Saludos Amigos (致候吾友) 【CLASSICS-6】
1945/02/03 The Three Caballeros (三骑士) 【CLASSICS-7】
1946/04/20 Make Mine Music (为我谱上乐章) 【CLASSICS-8】
1947/09/27 Fun and Fancy Free (米奇与魔豆) 【CLASSICS-9】
1948/05/27 Melody Time (旋律时光) 【CLASSIC-10】
1949/10/05 The Adventures of Ichabod and Mr. Toad (伊老师与小蟾蜍大历险) 【CLASSICS-11】
1950/02/15 Cinderella (仙履奇缘) 【CLASSICS-12】
1951/07/28 Alice in Wonderland (艾丽斯梦游仙境) 【CLASSICS-13】
1953/02/05 Peter Pan (小飞侠) 【CLASSICS-14】
1955/06/16 Lady and the Tramp (小姐与流氓) 【CLASSICS-15】
1959/01/29 Sleeping Beauty (睡美人) 【CLASSICS-16】
1961/01/25 101 Dalmatians (101忠狗) 【CLASSICS-17】
1963/12/25 The Sword in the Stone (石中剑) 【CLASSICS-18】
1967/10/18 The Jungle Book (森林王子) 【CLASSICS-19】
1970/12/24 The Aristocats (猫儿历险记) 【CLASSICS-20】
1973/11/08 Robin Hood (罗宾汉) 【CLASSICS-21】
1977/03/11 The Many Adventures of Winnie the Pooh (小熊维尼历险记) 【CLASSICS-22】
1977/06/22 The Rescuers (救难小英雄) 【CLASSICS-23】
1981/07/10 The Fox and the Hound (狐狸与猎狗) 【CLASSICS-24】
1985/07/24 The Black Cauldron (黑神锅传奇) 【CLASSICS-25】
1986/07/02 The Great Mouse Detective (妙妙探) 【CLASSICS-26】
1988/11/18 Oliver & Company (奥丽华历险记) 【CLASSICS-27】
1989/11/17 The Little Mermaid (小美人鱼) 【CLASSICS-28】
1990/11/16 The Rescuers Down Under (救难小英雄澳洲历险记) 【CLASSICS-29】
1991/11/22 Beauty and the Beast (美女与野兽) 【CLASSICS-30】
1992/11/25 Aladdin (阿拉丁) 【CLASSICS-31】
1994/06/15 The Lion King (狮子王) 【CLASSICS-32】
1995/06/23 Pocahontas (风中奇缘) 【CLASSICS-33】
1996/06/21 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 (钟楼怪人) 【CLASSICS-34】
1997/06/27 Hercules (大力士) 【CLASSICS-35】
1998/06/19 Mulan (花木兰) 【CLASSICS-36】
1999/06/18 Tarzan (泰山) 【CLASSICS-37】
2000/01/01 Fantasia/2000 (幻想曲2000) 【CLASSICS-38】
2000/12/15 The Emperor's New Groove (变身国王) 【CLASSICS-39】
2001/06/15 Atlantis: The Lost Empire (失落的帝国) 【CLASSICS-40】
2002/06/21 Lilo & Stitch (星际宝贝) 【CLASSICS-41】
2002/11/27 Treasure Planet (星银岛) 【CLASSICS-42】
2003/11/01 Brother Bear (熊的传说) 【CLASSICS-43】
2004/04/02 Home on the Range (放牛吃草) 【CLASSICS-44】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1937)
1937年出品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不但是电影史上第一部长动画电影,对影史和迪斯尼本身都具有非凡意义和特殊价值,对全球少年儿童乃至成年人的影响更是巨大而深远,它已经远远超出了文艺作品的范畴,发展成为善与恶、美与丑道德规范的代名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和广泛传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对动画片容量的拓充,拍摄的顺序,画面的景深、透视和层次等都具有革命性的突破。而这部已有64年历史的经典动画首度推出的DVD,为数字影音领域再次带来了令人惊叹的里程碑式成就。
沃尔特·迪斯尼诞辰100周年之际,DVD版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于2001年10月在全球同步发行。这也是被迪斯尼公司列为十大白金收藏版系列动画片的第一部。这套DVD绝对是一本动画网络全书,除了幽默可爱的动画形象、鲜艳夺目的画面和动人心弦的音乐外,内含的花絮和特辑包罗万有,简直可以用奢侈来形容:不仅包含白雪公主不同版本的故事,而且把本片的制作过程、手绘画稿、半成品动画、被舍弃场面、角色设计、互动游戏和卡拉OK等等等收纳其中,更创造性地以“魔镜”为DVD的主持人,引领观众进入《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魅力世界。
《花木兰》
这部取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着名民间传说的动画电影是迪斯尼推出的第36部经典动画,把我们耳熟能详的巾帼英雌“花木兰”介绍到全世界。而花木兰刚柔相济的性格、一往无前的勇气、英姿飒爽的形象彻底把西方观众完全征服了,他们慨叹木兰姑娘英勇事迹的同时,也深深地热爱上了这个坚强的中华女子,他们甚至把自己心目中的年度亚裔风云人物毫不犹豫慨赠予了这个传奇角色,以表达他们对她的崇敬和爱戴之情。迪斯尼为了《花木兰》的制作,专门在佛罗里达州重建了一个强大动画片场和制作工作室,并且多次派遣专家小组深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地进行调查和取景,力求尽量还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故事的风貌和轨迹,而配乐大师杰瑞·戈德史密斯(Jerry Goldsmith)则亲自为本片担任原声配乐,大量运用于电影中的民族乐器让国人甚感亲切。成龙和李玟两大华人巨星更被重金聘请担任配音和中文主题歌曲的演唱,无形中使本片在华人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通过一系列精心铺排和超过五年时间的准备工作,《花木兰》一炮打红。
《花木兰》
许多场景的背景就像一幅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泼墨山水画,如果把前景的人物角色拿开,背景追求若隐若现的朦胧画风,不像西方的油画那样追求精致写实,而是营造一种淡雅写意的意境,这在迪斯尼的动画电影中是从来没有过的。另外,在线条的运用上,《花木兰》也融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绘画上的圆润笔触,无论是人物造型、背景建筑,还是烟雾的线条形状,都具有浓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风味。同时,作为一部适合全家大小观看的动画片,在战争场面的描述上,迪斯尼尽量模糊时代的背景,巧妙地避开了冷兵器时代近距离作战的残酷画面,既可以看到汉晋的匈奴、唐朝的服饰与仕女妆,也可以看到宋代的火药和明清的庭园风格等,同时,影片中出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字,也是篆隶草楷各种风格兼有。虽然与史实有出入,但这种艺术的处理手法也是值得称赞的。
《狮子王》
迪斯尼改编自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的经典动画,不过场景从王宫移到了非洲大陆,影片通过描述小狮王辛巴的成长,探讨爱、责任和生命意义等严肃主题。迪斯尼的动画专家利用水墨粗绘的渲染技巧充分显露出非洲大地的壮阔瑰丽,电脑动画将羚群奔驰一幕澎湃呈现,再配合汉斯·季默澎湃的乐章,给人如同史诗般的感受。改片的票房惊人,成为影史上最卖座的电影之一。
《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the Beast
这部来自格林童话的寓言故事改编的电影是动画巨人迪斯尼的第30部经典作品,奥斯卡金像配乐大师阿伦·曼肯(Alan Menken)脍炙人口之作,歌坛天后席琳·狄翁(Celine Dion)借力一炮而红,汇集性感与感性于一身的《美女与野兽》风靡全球亿万观众,是迪斯尼为世界影库贡献的又一瑰宝。无论是演变成动画作品还是IMAX大电影、舞台剧甚至是冰上舞蹈作品的《美女与野兽》,它的魅力不但丝毫没有减退,更以持久的妖娆和绝美散发出惑动人心的曼妙姿彩。除了在当年度奥斯卡金奖、金球奖等电影大奖上持续辉煌之外,由迪斯尼御用作曲家、奥斯卡金奖配乐大师阿伦·曼肯创作的电影主题曲“Beauty And The Beast”更是横扫全球各大音乐流行榜,并且在流行音乐最高荣誉“葛莱美大奖”上获得了专家们的充分肯定,勇夺桂冠,并且被誉为“迪斯尼电影音乐的极致作品”、“最壮阔、最瑰丽的颠峰代表作之一”。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17085.htm
㈧ 上海将建迪士尼乐园对中国的文化是否会对中国的文化造成冲击
你只问一个是否,可以肯定的回答你,是。
特别是当迪士尼成为主流乐园,趋之若鹜的人去旅游会导致社会主流文化对古典童话的忽视。
所以国内有人提议建设一个像迪士尼乐园一样集中国古典童话,传说的乐园。
㈨ 香港迪士尼 swot分析
1分析资源强势:
香港迪士尼位于香港新界大屿山竹篙湾,占地126公顷,来往迪士尼乐园有巴士和地铁专线,交通发达,香港本地服务业发达,服务体系较为健全,人力资源有优势,是中国第一个迪士尼乐园,迪士尼乐园美国文化与东方文化相融合,入乡随俗,文化融合的再次尝试,吸收全中国的旅客以及东南亚的消费者前往消费游玩,依靠香港“购物天堂”的优势,营业利润可观。
2分析资源弱势:
占地面积126公顷,主题公园四个,是全世界面积最小的迪士尼乐园,较高消费层次的消费者会选择去周边日本或远途美国体验迪士尼乐园。虽然 位在香港有发达服务体系,但是本身也受限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内地游客来往香港需要港澳通行证,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内地游客来往不方便。文化差异。没有形成独特文化,在内地宣传不够力度,许多游客是慕名前来,然而没有带走香港迪士尼的独特印象,不能照搬。
3分析环境机会
中国内地华南地区珠三角地区正在试验大珠江三角洲一体化,政策上的改革可以使珠三角与港澳连为一体,内地特别是华南地区消费者来往港澳更为方便,带来游客数量的增长。发展内地游客。借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不断增强,打造中国特色,亚洲特色,东方特色的迪士尼乐园。
4分析环境威胁
在香港地区香港海洋公园形成竞争威胁,而中国内地上海开始实施上海迪士尼工程,可以想象,一旦上海迪士尼落成,内地包括珠三角几乎逾九成的游客会选择去上海而不是香港,如果游客会选择去香港,大多是主要去香港消费顺带游玩香港迪士尼,香港迪士尼的市场份额在很大程度上会让给上海迪士尼。如果再不形成自己全球范围特色,香港迪士尼的前景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