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文化自觉是哪个考点

文化自觉是哪个考点

发布时间:2022-05-15 23:05:56

① 在今天仍能发挥积极作用的儒家思想

积极作用: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施于人 讲求换位思考
非礼无视,非礼误听 讲求为人处事要有礼数。
什么是儒家思想呢?
总的来说,儒家思想是一种人类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学说。它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正如笔者在《人性善恶论》中指出的,中国古代流行的教子歌《三字经》当中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天性)是向善的,是好的。而且,这种本性是相同相近的,带有普遍性的。只因为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才造成了各种行为的差异,导致背离“善”的现象。这一点,儒家并没有错。人性中本来就有善的一面,而且是主流。
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中国儒家文化治理国家的主要思路就是德育教育。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中国古代强调“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
儒家思想中的仁德学说非常重要。儒家不倚重武力,而强调仁义道德是争天下和管理天下的不二法门。在过去的几千年里,这一思想被无数次地证明其正确性。凡是能够遵循这一法则的,就可以成功。凡是违背这一法则的,必然失败。而且这一思想不光是可以用来治国,对任何层次的领导者都会有用。即使在现代社会也完全适用。将来也会适用。这是人类历史几千年经验智慧积累下来的一个结晶。儒家的仁德思想理论永远也不会过时。
儒家的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一个“礼”字。既然人本性都是善的,执政者就应该让民众知道自制,回到那种彬彬有礼的社会状态中去。就是所谓的“克己复礼”。这个礼包括了礼节,礼数,礼貌,和规章制度。所以,儒家的思想要人懂得自制,克制欲望,遵守礼节,消除暴力,以达到一种平和的社会环境。正是儒家的这一“礼教”思想,使得中国成了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礼的思想并没有错。只是需要改变其中过于僵化的部份而已。
儒家思想因此为社会制定了许多具体的礼节,具体表现为“三纲五常”。李先生讲的尊老观就包括在这纲常伦理中。三纲五常一直是反儒学的人批评的一个靶子。从现代社会的角度看,这些社会规范确实有很多不适应现代价值观的地方。但是,这些纲常只是儒家道德思想应用到社会规范中的一些表现形式而已。人们可以说,这些表现形式过于刻板,不够变通;或者说某些形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必须要注意形式和内容的区别。一种思想可以影响到许许多多的方面,也会有无数的表现形式。某个方面不适用,或某个形式不合理,并不代表这种思想在其他场合和其他形式都不适用都不合理。
既然儒家思想有如此多的内容(本文列举尚不完全),人们就不能仅凭某个事件和某个方面妄下“儒家思想过时”的断语。

儒学继承和创新
儒家思想能够传承数千年而不衰,必然有其独到之处。儒家经典文献里的许多概念警句含有非常精辟的义理。过去的中国社会受益于儒学,今后的中国社会仍然会向这一宝库中去寻求智慧。
人类的文化知识是一种传承积累的运动。过去的知识日积月累,形成了新知识发展的基础。古人告诉我们,要“通古知今”。这句话也可理解为,“通古才能知今”。要想理解今天发生的事情,就必须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否认过去,也就等于否定了现在。不了解现在,也就不能够预测将来。
像儒家思想这种中国几千年积累的思想宝库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不要说今天,以后一代代的学子都会继续到儒学宝库中去寻求知识和智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是冷门,明天可能会变成大热门。这种可能性可以说是绝对会发生的。
当然,儒家文化是古代的东西,与今天的社会确实会有不一致,不协调的地方。这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任何学说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和条件。时代变了,观念变了,学问也需要调整。这就是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文化要继承,但是,同时文化也需要创新。没有继承,就无法创新。没有创新,知识就不会发展,社会也不会进步。所以,说“儒家思想完全适用”现代社会是不对的,说“儒家思想过时了”也是不正确的。
正确的态度,是避免使用“儒家学说过时了”这种过于夸张、否定一切的说法,而采用实事求是,就事论事的态度。当我们谈儒家文化有没有过时时,一定要精确地讨论到底谈的是儒家文化的哪个方面,这样才能够把事情谈得清楚。要不然肯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儒家辩护的人谈什么“学习的重要性”,“道德的重要性”等儒家的优点,而反对的人就用“三纲五常”这样过时的伦理规范来反驳。这两派谈的是不同的方面,所以根本就没有办法沟通。只会争论不休。但是,采用就事论事的方法,问题就解决了。

② 外国电影里中国元素是怎样随着时间而改变的

【答案】A【答案解析】试题分析:题肢③说法错误,错在了“趋同”;题肢④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材料强调外国电影出现中国元素,而中国人自己如何看待这一中国元素的问题,即要有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发展,即文化自觉自信,故题肢①②正确。故答案选A。考点: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③ 费孝通认为中国文化是什么格局的文化

【答案】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③说法错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认识了解自己的文化,与其他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必须要正确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应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②④说法正确;①与题意不符。该题选B。考点:本题考查我们的文化自觉。

④ 文化自信需要“文化自觉”是哪个中国工程院院士提出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表示文化自信需要“文化自觉”!

程泰宁,生于1935年,籍贯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获“梁思成建筑奖”,出版《程泰宁文集》《语言与境界》等学术专着。

我们不能再拾人牙慧、跟着别人“漂浮”了,同时,也不能总是“回头看”。我们需要独立思考,需要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评价体系。对建筑创作而言,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态度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应该是在对话和传承基础上,通过比较、转换、创新,建构有特色的、能够推动中国以至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中国现代文化。当然这需要很多人的长期努力和积累,过程将很漫长。但是为了中国现代建筑的健康发展,我们只能坚持,无可回避。

当前,世界文化格局正在重构。作为中国建筑师,应该意识到,我们正站在一个历史节点上。我们的路既不在西方,也不在后方,而是在脚下的正前方。面对当前世界建筑现状,对中国建筑师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把握时机,乘势而上,此为最佳选择。我们的作品要有中国特色,作品所体现的理念要有普适价值,我们不是模仿趋同,而是以一种独特的,同时能为世界所理解、所共享的理念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建筑大舞台上真正取得话语权,为世界建筑多元化发展做出中国建筑师的贡献。我理解,这,就是中国建筑师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⑤ 文化自觉的追求目标

“文化自觉”, 正是在追求现代化的100多年的历史中开始产生的。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 是当今世界共同的时代要求, 并不是哪一个个人的主观空想。有志于研究社会和文化的学者对当前形势提出的急迫问题自然会特别关注, 所以他到了耋耄之年, 还要呼吁“文化自觉”, 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用实证的态度, 实事求是的精神来认识我们有悠久历史的文化。
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历届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立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只需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此三段出自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

⑥ 为什么说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觉,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

【答案】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坚持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③④说法正确;①是民族虚无主义,错误;②是全盘吸收,错误。该题选D。考点:本题考查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⑦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知识点在哪

树立高度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增强全民族创造活力 ,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⑧ 试述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

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要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8)文化自觉是哪个考点扩展阅读

“文化自觉”, 正是在追求现代化的100多年的历史中开始产生的。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 是当今世界共同的时代要求, 并不是哪一个个人的主观空想。

有志于研究社会和文化的学者对当前形势提出的急迫问题自然会特别关注, 所以他到了耋耄之年, 还要呼吁“文化自觉”, 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用实证的态度, 实事求是的精神来认识我们有悠久历史的文化。

文以化人、文以载道,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走出国门,让文化自身说话,使其成为不同语种、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平交流沟通的媒介。

在展现中华文化风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呈现中国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理念,阐明“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从而为中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

阅读全文

与文化自觉是哪个考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2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9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