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在护理病人时如何关注不同文化

在护理病人时如何关注不同文化

发布时间:2022-05-16 00:05:05

❶ 护士在护理中如何平等对待不同文化 百度网盘

对待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我们需要去尊重和理解对方。

❷ 护理病人时应做到哪些人文关怀

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其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把对病人的关怀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文关怀是护理工作、护理文化的核心内容,推行护理人文关怀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整体护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

2、关注感受和需求。人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除物质需求外,还有政治需求、文化需求等;除安全感外,还有满足感、自豪感和成就感等。

3、完善关怀机制。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反映机制,加强社会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完善社会心态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促进社会情绪交流渠道畅通,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引导社会心态良性变化,帮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

(2)在护理病人时如何关注不同文化扩展阅读:

护理人文关怀,多点关心、多点爱心,无论护理对象是怎么样的人怎么样的态度,护理人员都要面不改色、保持语气缓和、不发脾气、不瞪眼,想想如果自己就是那个病人,自己需要什么,然后尽最大限度的努力,向照顾自己最最亲近的人一样,提供使患者舒服和温暖的服务。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

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❸ 在临床护理中如何处理一些护患关系或者与同事之间合作的小技巧

1 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服务,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落实“十个一”服务:一张真诚的笑脸;一声亲切的称呼;一壶热水;一次规范的入院介绍;一个准确的入院评估,健康宣教;落实好病人的第一顿饭;回答好病人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病人第一次输液穿刺成功率100%;一张温馨的护患连心卡;一次温馨的安全提示。规范护士的服务行为,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信任。
2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增强责任心、杜绝差错事故
组织减少医疗纠纷心得交流会,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丰富的知识能使护士具备高度的灵敏性和洞察力,及时准确地发现病人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及时解决。护士要加强责任心,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以增强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3 学习法律法规,并用法律保护自己
学习法律法规,加强护理人员法制观念、规范护理工作,加强工作责任是防范差错发生、避免护理纠纷的前提。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 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比其他医护人员更为密切,这就加大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公民法制观念也不断增强,尊重患者的权利,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并用法律保护自己。
4 注意护士仪表,提高综合素质
在工作中,面对广大服务对象,护士的举止应优雅大方、规范得体、着装整洁、步履轻盈、面带微笑、发不过肩、不浓妆艳抹。良好的印象能使护士在短时间内赢得病人及家属的好感和信任,对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用巧言消除患者顾虑,启发病人实话实说,让他们发泄对医疗服务的不满,如果确是医护方面存在不足,应及时改正工作中不足之处,并以积极态度解决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不协调的护患关系,主动向患者道歉以取得患者理解和谅解,消除纠纷隐患。

❹ 如何培养护士职业礼仪

1.护士基本礼仪

言谈、举止、仪容和服饰,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和精神风貌,这是护士的必修课。

1.1说话护士需要语言修养,提高言语交流技巧。说话要态度诚恳、亲切;用语要谦逊、文雅、多使用敬语;声音要大小适当,语气应平和沉稳,使听者感到亲切和自然。

1.2举止一个人的礼仪修养,别人从他的一言一行中就可以觉察出来。应表现自然、轻松、优美。同时,还要掌握具有特殊礼貌意义的动作。

1.3服饰穿着是一门艺术,根据不同场合的要求,要选择适时、适体的服饰,充分展现自己的特点,显示出高雅的审美情趣,再加上富有个性的饰品,必将光彩照人。

1.4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一个举止庄重的人,应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时理发,经常梳洗,鼻毛剪短,修剪指甲。内衣外衣经常保持整洁,要衣帽整齐。在公共场合避免当他人面擤鼻涕、掏耳孔、掏鼻孔、剔牙齿等。

2.护士职业礼仪

护士职业礼仪在护理中至关重要,它体现自身的修养和风度。

2.1迎接病人入院,减轻病人的陌生感病人被送至病区时,值班护士应起身向前迎接病人,要热情、主动、友好、面带微笑,有礼貌的介绍自己和病房环境,介绍有关住院规则、生活制度和探视制度,使病人消除陌生感,能够安心接受治疗。

2.2收集病人资料,做病人的知心人收集病人资料是护理程序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也是了解病人,做病人知心人的首要途径。在病人入院后尽早与其交谈1次,应用多种沟通技巧,了解病情,体现病人的内心活动。

2.3制订护理计划护理计划要充足体现对患者的尊重,要保证密切配合治疗。

2.4要使病人得到充分的信息现代医疗护理强调必须从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及文化全方位来关注病人,提倡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因此在对病人实施护理工作前后,要为病人提供充足的信息。

2.5劝慰病人,做好病人的心理支持每个病人因其社会背景、个性、认识、文化水平的不同,其心理状态、行为表现均有所不同。护士要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医学及护理学,巧妙地化解病人内心的矛盾与焦虑。

2.6欢送病人出院病人最需要的是早日康复。当病人得到出院的决定后,会感到重获新生的欢乐。这时,护士应向病人表示祝贺,帮助病人整理用品、办理出院结算手续,向病人交待出院后如何用药,诚恳地征求病人及家属的意见,让病人愉快的离开病房,重新走向社会。

❺ 什么是人文关怀,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如何进行人文关怀

传统的护理观念认为,护士的工作职责只是负责注射、送药等辅助治疗工作,这是一种肤浅的认识。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护理工作出现了崭新的理论与内涵,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医疗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加强临床的人文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维护患者权利以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重要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人文护理呢?
首先,要确立人文护理的护理理念。“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等等密切相关。人文护理是指以人为主体的护理,即护理学中的人文关怀或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主体的护理参与人文现象,它既是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要求,又是构建相互友好与依存的医患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概念与中心任务,有效的关怀能增强病人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病人的康复。护理服务的载体是患者,即“以患者为中心”,因此,满足患者的需要,在祛除患者身体的疾病的同时,也要关注患者的精神需求,这是护理人文关怀的出发点。作为护士,用自己的生活和言行,把自己的职业道德体现出来,这就是人文护理,其关键就是以人为中心,它是社会发展、护理进步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其次,要以人为本,尊重和关爱病人。人类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说:“作为护士就应有一颗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 这句话,道出了人文护理的内涵,即在护理工作中以要人为本,尊重患者、关爱患者。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的最深刻的冲动,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疾病痛苦和比健康人更大的心里压力,他们更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关爱,因此,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和任务,人文护理的本质是对病人的尊重和关爱。对护士来说,对患者人格和生命等方面的尊重与关爱是其护理工作的基本前提,如果一名护士对所有患者缺乏起码的尊重和关爱,他又如何能够尽心尽力地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呢?护士对所有患者都要一视同仁,不管其高低贵贱、亲疏远近、都应平等相待,要给与患者极大的尊重和亲人般的关爱。在护理工作中,应该尽可能多的从精神上和心理上给与患者更多的呵护和宽慰,关心和帮助病人,对病人给与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使患者消除顾虑和悲观失望,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爱心最是有情物,化作春风更催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尊重和关爱患者,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让患者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才能使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鼓起和病魔作斗争的勇气,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早日恢复健康。护士只有在实际护理工作中落实人文关怀,人文护理才不会沦为一纸空谈。
再次,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和环境。 营造一种充满爱心的以尊重、关心、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为中心的人文气氛和环境是人文护理的重要环节。人文关怀体现在护理工作中每一个细节上,良好的人文氛围和环境可以赢得病人的好感和信任,可以缓解、消除患者内心的紧张和忧虑,这也是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它对以后护理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护士的言谈举止、仪态服饰、工作态度等,对患者的心理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一个优秀的、具有文化修养的护士,以亲切和蔼的面容去面对每一位患者,她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都会使患者心情舒畅,这对病人就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治疗和安慰,就是最好的人文关怀。护士要把人文关怀处处渗透到护理工作中去,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这样才能提高护士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更好地投入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中去,让人文关怀贯穿护理工作的始终。同时,在护理工作中要认真做好护理设施设备、卫生器械、卫生材料等服务用品的供应保障

2
又要注重病区包括医疗用车、台、柜、床、被服在内的护理设备的更新与消毒,还要注重病患生活设施和生活用具的维护,为病人创造一个放心、舒心和称心的就医环境。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应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和患者的特点,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入手,视病人为亲人,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为患者营造整洁、安全、舒适的护理氛围与环境,把人文关怀落实到每一个护理行为中。
最后,加强护士人文知识的学习 ,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21世纪的护士素质和能力也应是多元化的,不再只是被动而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要具有人文护理的理念。人文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护士既要学会尊重、理解人,进而真诚的关心、体谅人,又要懂得关爱患者,懂得道德规范,具有与人沟通的技能。随着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是护理学的发展,为了适应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需要,更好地用人文关怀去服务于患者,要求护士除了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加强化人文知识的学习( 如《护理伦理学》、《心理学》等),拓宽自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使自己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升,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南丁格尔所说:“要使千差万别的病人达到治疗和康复和最佳心身状态,本身就是最精细的艺术”,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人文修养,将人文关爱的知识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总之,人文关怀式的护理是一种适应时代要求、受到患者欢迎和社会认可的新型护理模式,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我们必须转变服务观念,以人文的情感和优质的服务来赢得社会的认可。

❻ 那么,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病人,我们应该如何实施护理呢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病人有多大的文化背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病人的病症,是否需要进行护理。护理有什么要求的?要求的过高了。护理费用也是很高的。自己护理就没有任何的费用。

❼ 护士在护理中如何平等对待不同文化

要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落实每一个病人都是自己的服务队长,不偏见,不歧视,做到平等对待。

❽ 如何提升自己的跨文化护理沟通技巧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跨地区、跨民族、跨国界的科学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每一种文化都确立了与众不同的价值观、信念、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构成了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世界。因此现代护理人员只有充分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文化差异,熟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禁忌,学会尊重不同文化的思想意识与行为,学会应用与自己文化迥异的视角进行观察和思维,才能掌握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病人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本文就跨文化护理沟通的技巧进行初步探讨。
1 跨文化沟通与跨文化护理沟通
跨文化沟通:是指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主体之间的沟通。
跨文化护理沟通:是指护理人员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服务对象之间的沟通。
2 跨文化护理的影响因素
影响跨文化护理的主要因素是文化背景,它包括核心价值观、沟通情景、时间观念、禁忌与习俗、语言差异、非语言符号的差异等。
2.1 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在北美、大多数西欧国家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人们崇尚个人主义价值观,非常重视个性发展,敢于创新。他们非常重视个人空间和隐私,生活中的一切问题都由个人来决定,他人不能干涉;而亚洲、非洲、中东地区等国家主要持集体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个人都隶属于有凝聚力的大家庭,讲究和谐的家庭关系与亲情,忠诚于群体,把群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2.2 沟通情境的影响:高情境文化背景的人注意非语言信息沟通,喜欢间接灵活的含蓄情境,依赖知觉或内心感觉,不太依赖事实和资料,喜欢迂回式推理来得出结论。通常认为暗示比说出来更重要。低情境文化背景的人惯于直接坦率陈述,依赖明确,内容丰富的情境,强调语言沟通,喜欢直接风格,偏爱直线式推理,依赖事实,注意个人主动性,期待个人成就与表现。
2.3 时间观念的影响:德国人、美国人认为时间是神圣的,时间与效率紧密相连,因而特别重视时间计划,按钟表来集中精力做事,很少变更,不喜欢被打扰;他们关注未来,非常计较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对不守时的人会极端恼火。而意大利、西班牙、希腊、阿拉伯人对于时间的流逝却毫不在意。
2.4 禁忌与习俗的影响
2.4.1 中国的习俗与禁忌:汉族、藏族、布依族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满族、锡伯族禁吃狗肉;回族、塔吉克斯坦族、维吾尔族禁食猪肉,甚至连谈话中也忌带“猪”字或同音字。南方人忌讳数字“4”。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摸佛像、经书、佛球和护身符。
2.4.2 西方习俗与禁忌:在西方若送给病人红白相间的花一定会被赶出病房,它是病房中将有人死亡的征兆。不同国家颜色禁忌不同:埃及人忌黄色;印度人忌白色;泰国人忌红色;比利时人忌蓝色;欧美人忌黑色。许多西方国家都不喜欢“13”号加星期五;日本人忌讳4与9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数字;欧美人谈话特别注意自己的隐私,也尊重他人的隐私,比如不能向对方询问收入、年龄、住址等。
2.5 语言差异的影响:语言是特有的文化载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语言规则,即使是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区也存在方言差异,是跨文化护理中的最大障碍。中国人常称呼德高望重的人为“老”,表示敬意,而英国人最不喜欢被别人称老,阿拉伯人不喜欢直接说“不”,认为用间接的方式来说不愉快的事情会更礼貌。北欧人通常喜欢用更加保守的语言方式交流。
2.6 非语言符号差异的影响:
2.6.1 眼神:不同的文化,眼神的定义不同,同一地区不同区域的人们也有不同。欧裔美国人倾听时眼神是不变的直接的目光接触,说话时偶尔扫一眼对方;而非裔美国人在发言时专注于听者,倾听时低头或者转过头去;阿拉伯人会一直保持直接而专注的眼神注视对方,否则意味着你对他的话题缺少兴趣,对他们缺少尊重。
2.6.2 面部表情:美国文化微笑一般代表友好、快乐和愉快,而很多亚洲文化以微笑代表恐惧或尴尬。
2.6.3 点头:在不同的文化中意义不同。可能是:我在听,并且我同意;我在听,但未必会同意;我不明白,但我会认真听下去;我只是对你鼓励,请继续讲。美国等大多数国家点头表示同意,而保加利亚、斯里兰卡、新斯顿则表示不同意。
2.6.4 触摸:性别、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触摸的形式,礼节规范和交往习惯等都不同,阿拉伯人喜欢接触的快感,苏丹人在交往中更讲究接触、拥抱礼、握手礼等。
2.6.5 手势与姿势:同印度、阿拉伯人交往忌用左手递东西,认为左手是不干净的;很多地方用一个手指指向他人是令人不愉快的;在阿拉伯应避免举大拇指。同一姿势的意义也有不同,如懒散的低头走路,多代表心有不快,但美国文化则代表我很轻松。
3 跨文化护理沟通的主要障碍
3.1 语言障碍:包括语言障碍和语意障碍。语言是社会沟通最重要最基本的工具,由于不同的历史、地域、种族、传统等复杂因素,地球上的语言纷杂多样,即使同一语言,也因地区之别演变成不同的方言。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医护人员听不懂来院就诊的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要求,而病人也听不懂医护人员的询问,这就是双方语言不通造成的障碍。即使是相同的语言,也可因沟通者知识结构不同或者沟通一方使用含混不清的词语而造成歧义,是语言不通造成的典型障碍。
3.2 习俗障碍:习俗即风俗习惯,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具有固定特点的调整人际关系的社会因素,包括礼节习俗、审美习俗、时间、空间习俗等得不同。它虽然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但它往往使忽视习俗因素的人遭致失败。比如前面已提到过的在中国常将红白相间的花送给病人以示问候,若把这样的花送给西方病人,我们必要被赶出病房,因为在西方人眼里,它是病房中将要有人死亡的征兆,是很不吉利的。
3.3 禁忌不同:禁忌是一种特殊的民俗事象,与民俗宗教、信仰有关,常被人们视为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护士在与病人的沟通中如果违背了这些特殊的民俗事象、民俗宗教和信仰,就会造成严重的沟通障碍。

❾ 护士应如何提供跨文化护理措施

采取与患者文化背景一致的护患沟通 因为不同文化经历者对沟通交流的期待和方式不同,而有效的护患沟通需要双方向的想法与感觉,所以护理人员应掌握和理解患者及其家庭的文化背景、语言、互动方式、对角色及关系的期待、对健康和疾病的态度。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或群体,存在不同的交流表达方式,因此护理人员应熟悉不同文化中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才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达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心理感受,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目的。

阅读全文

与在护理病人时如何关注不同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2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9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