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汉唐文化遗产在哪里

汉唐文化遗产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5-16 10:03:51

‘壹’ 为什么说真正的汉唐文化在日韩

汉唐文化在几次外族入侵 日本入侵 文革这些灾难后就已经消亡了
现在的中国只有党文化 难道你们不觉得??

现在继承中国汉唐文化的就只有韩国和日本了

‘贰’ 唐十八陵是我国伟大的遗址之一吗

唐十八陵是我国伟大的遗址之一吗?显然唐十八陵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至今保存比较完好的皇家皇陵是我国伟大的遗址之一。

‘叁’ 中国古代文明的两个重要发祥地

河南濮阳和陕西。

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阳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四个王朝都定格于陕西。

中国大地原点所在地的陕西,既是当代中国的地理中心,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古文化的中心。特别是建都陕西的周秦汉唐四个王朝谱写了中华文明最华彩的乐章,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跨越时空影响着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

(3)汉唐文化遗产在哪里扩展阅读:

中国文明起源:

中国文明产生的地点和时间。根据考古发掘研究,有仰韶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期等几种不同观点。

中国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早在约八百万年以前,在云南的开远、禄丰等地已经生活着古猿。此后,经过漫长时间的进化,产生了不同时期的原始人、氏族部落,如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及半坡人等等,同时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几个阶段。

中国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从步入文明的门槛之日起,中国先后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宋辽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历史时期。

历代统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绩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内容不同的剧目,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经历了奴隶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从战国开始,封建社会孕育形成,秦朝则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帝国。

此后,两汉王朝是封建社会迅速成长的阶段,唐、宋时期经历了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至明、清两代,封建社会盛极而衰,并最终步入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

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卓越的聪明才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万里长城、大运河、明清故宫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种出土文物,无不反映出大胆、高超的生产技术;同时在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产生了无数杰出的人物,创造出无比博大、深厚的业绩;而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在内的无数科技成就,更使全人类获益匪浅。

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黄河流域是我国唯一一处古代文明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二十世纪下半叶,随着考古探索的不断进展,考古学家们又提出了中华文明多源观,即黄河流域文化区、长江流域文化区、珠江流域文化区、辽河流域文化区。

这四大区域的文化各有其相对独立的发展序列,都可以追溯到距今四五千年以前,都为推进中国古文化起了特定的历史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史前文化虽是多元的,但他们的发展并不平衡。

在我国古人类迈向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只有中原黄河流域文化区,尤其是黄河中游和下游相交汇的晋、陕、豫一带地区,构成了华夏文明的起源的中心区域,并且率先大踏步地进入文明的门槛,成为华夏传统文明的“直根”。

近年来陶寺遗址(陶寺遗址最早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位于襄汾县城东北约7.5公里的崇山西麓,因靠近陶寺村南,所以叫陶寺遗址)的发掘成果表明:这个直根就是陶寺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文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濮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陕西



‘肆’ 酒泉汉唐历史文化遗址景区简介

酒泉肃州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区,农业资源相对丰富,盛产190多种农产品,年产量达百万吨以上,其它资源比较匮乏。从地理位置上讲,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境内交通发达,周边大企业林立,与玉门油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钢铁公司鼎足相邻,区位优势比较明显。这些年,我们抢抓发展机遇,重点围绕农业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来做文章,使全区经济保持了健康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主要做了两大块,一块是利用农村的土地做产业文章,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比较规模的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发展潜力和空间已经不大;另一块是利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做农产品加工文章。目前全区已基本形成了乳制品、脱水菜、肉制品、牧草、制种、粮油等六大农产品加工行业,建成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262家,年设计加工能力达到105万吨。其中脱水菜加工企业45户,年加工转化鲜菜能力20万吨;种子加工企业13家,年加工各类种子28.8万吨;乳制品加工企业4户,年加工能力9.7万吨;肉制品加工企业3家,设计年加工能力1.3万吨;牧草加工企业1家(大业公司),年加工牧草2万吨;粮油加工企业167家,年加工能力38万吨,棉花等其它农产品加工企业28家。 从目前我区的企业加工能力和农产品总量来看,已经完全可以满足现有农产品的初级加工需求了,大部分龙头加工企业由于受市场和原料等因素的影响,不能饱和生产。可以说我区农业产业资源和产品资源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已经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利用,如果没有技术进步和创新,很难再有大的发展空间。下一步做农业发展的文章,必须立足于科技创新,大力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新兴产业开发。 区位优势的开发利用方面,我区作为酒泉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这些年,围绕工业强区、旅游兴区和商贸活市等发展战略的实施,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区位优势的深入挖掘利用和外向型拓展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结合我区目前的实际,从长远发展来看,拓展肃州经济的发展空间,必须继续围绕上述两大优势做文章,一方面要切实抓好农业资源的深层次开发,拓展产品深度加工,提升产业和产品档次;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区位优势的挖掘和利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深层次联合协作,内挖潜力,南北并进,扩大经济发展的外延,做好肃州经济发展的大文章。 1、挖掘资源潜力,加快农产品深度开发 长期以来,我区农产品一直处在初级加工销售阶段,产品附加值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受市场波动影响比较大,经济效益比较低,农民从中得到的收益少。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农民从农业得到的收益逐渐减少,而且受市场潜在风险影响,具有很大的波动性。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大农产品的深度开发力度,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积极探索政府与科研机构和名牌企业联合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机制,加快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开发。目前要突出围绕牛奶、洋葱、蔬菜等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展进一步研发,充分挖掘加工潜力,开发洋葱油、红色素等高科技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支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拓宽发展视野,加快农村新型产业开发 我区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气候适宜,经过数年的发展,形成了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但随着农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这些产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有所减弱。因此,必须立足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充分审视我区农村产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发展视野,加快寻求开发新兴产业,培育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就目前来看,我们分析认为: 一是要加快蒜薹产业的开发。蒜薹种植,目前我区只有西洞、西峰、清水三乡镇有。从蒜薹生长特性来看,对水肥要求不高,生长适应性强,适合部分乡镇种植;从市场行情来看,我区每年消费的蒜薹80%以上要靠外地调入,加之我区蒜薹品质优良,市场价格普遍比外地调入的每公斤高0.3元;从市场销售渠道来看,一部分直接进入批发市场销售,一部分与特尔鲜等果蔬冷藏企业实行订单销售;从经济效益来看,蒜薹加蒜头亩均收入在3000元左右,比较效益突出。特尔鲜公司也计划明年将西洞、西峰、果园、银达、怀茂等乡镇作为无公害蒜薹种植基地来建设。应抓住这一时机,借助龙头企业优势,把蒜薹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一个新亮点来培育,不断扩大规模,使其尽快成长为农村又一新兴产业。 二是加快水产养殖业开发。肃州区大部分水域面积适宜于水产养殖,目前都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产出效益较低。要利用这一实际,发挥水域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治理和改善水域周边环境,充分挖掘水产养殖的潜力,大力开发四大家鱼养殖,不断提高养殖规模和效益。同时,依托海马泉水产养殖项目的实施,加强与有关科研机构的联系和协作,试验推广特种水产养殖,提升水产养殖的档次和水平。 三是加快中药材种植开发。依托祁连山、大得利、甘地等制药企业,根据企业产品类型和特点,大力开展苦生素等中药材种植,为企业生产提供原料,为农民增收提供来源,实现企业盈利、农民增收。 四是积极培育紫花草、甜叶菊等后续特色产业。目前紫花草、甜叶菊等在我区已试种成功。从种植情况来看,生长适应强,浇水少、施肥少、用工少,比较效益高,并有客商有意在我区投资建设龙头企业,可将其作为促农增收的后续产业进行重点培育。 3、加强交流合作,抓好祁连山资源开发 祁连山(以下简称南山)地处我区与肃南县交界,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长期以来,由于南北地理位置特殊,受区域管辖权和地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至今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我区有多处进入南山腹地的入口,交通条件相对便利,加之铁精粉加工等大项目的相继开工建设,都为我们开发南山资源奠定了基础。充分利用这些便利条件和优势,加强与肃南县的深层次联合协作,进行南山资源开发将是今后推动肃州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致力于资源的引进开发,加强地区之间的深层次联合协作,坚持互惠互利、合作双赢,依托南山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秀美的自然风光,打旅游产业品牌,做资源开发文章,积极开展旅游和矿产资源开发。通过大力宣传推介,引进技术、资金、人才,借力开发,促成新上一批旅游和矿产品开发项目,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以10万吨铁精粉等矿产品加工项目的建设,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与肃南联合,共同开发祁连山矿产资源。 在金佛寺镇观山口区域规划建设观山经济园,搭建开发平台。利用金佛寺的佛教历史渊源和境内现存丰富的佛教文化遗址及传说,积极争取资金,建造一批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佛教文化恢复性建筑,吸引游人来参观,将其逐步发展成为佛教文化观光园。 同时,依托南山秀美的自然风光,沿观山河两岸大力开发建设自然风光旅游景区,与佛教文化观光园相互辉映,形成祁连山旅游风景线。 4、挖掘文化资源,加快旅游产业开发 旅游产业的发展,实质上是旅游文化的挖掘与延伸,旅游品牌的开发与培育。这两年,我们把旅游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点产业来培育和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但真正来讲,我们的旅游产业还处在较低的发展水平,缺乏旅游文化的深度挖掘,缺少打得响的旅游品牌等。今后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文化打台,旅游唱戏”的宗旨,狠抓文化内涵的发掘和传播。 重点要依托我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将航天旅游文化、酒文化和汉唐歌舞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做精,以大品牌的概念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营造出“玩天品酒赏歌舞”的境地,吸引更多的游人来观光旅游。 “玩天”就是要借助航天旅游品牌优势,依托天外天太空城项目的开发建设,引进投资商,高标准建设一些模拟航天飞行娱乐项目和游乐设施,吸引游人体验航天飞行的感觉。 “品酒”就是要依托酒泉特有的酒文化渊源,大力发展现代酿酒业,不断提高我区酿酒行业的工艺水平和酒的品质。同时,充分挖掘利用古酒泉的传奇文化和夜光杯的历史美誉,以西汉酒泉胜迹为载体,建造一些汉唐时期的仿真酿酒作坊和饮酒器皿,恢复一些原始酿酒方法,开展一些品酒活动,使游客通过游览来品味“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意境,领略现代和原始酿酒工艺带来的差异。 “赏歌舞”就是要依托西汉酒泉胜迹,挖掘利用汉唐文化,组建文艺演出队伍,策划、打造一批集汉唐歌舞与酒泉悠久历史文化为一体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高质量的文艺节目,丰富景区旅游内涵,吸引游人在“玩天”之余,细品美酒、欣赏歌舞,体验古人乐趣。 5、依托项目优势,抓好煤炭产品开发 这里所依托的项目优势,主要指酒泉煤炭旱码头项目的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酒泉煤炭旱码头项目是目前我区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一期工程正在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使酒泉成为河西地区最大的煤炭集散中心,也将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空间和机遇。 要充分利用煤炭旱码头建设的时机,抢抓机遇,依托项目优势,积极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加快煤炭相关系列产品和产业的开发。 一是加快启动热电厂和焦化厂项目建设。煤炭旱码头项目的建设将意味着今后我区煤炭资源不再短缺,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争取热电厂和焦化厂的国家立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引进有实力的客商来我区投资启动热电厂和焦化厂项目的建设,同时也可带动水泥等建筑化工行业的发展。 二是围绕服务企业大力发展包括煤炭运输、销售和煤炭化工等相关产业,促其快速兴起和发展,拉长煤炭业发展的链条。 6、加强交流合作,促进酒嘉经济联合 酒嘉地区由于资源构成、地域位置和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是甘肃经济发展的热点关注地区,省委、省政府已将构建酒嘉经济区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来抓。肃州区和嘉峪关市地域相连,经济、文化发展有很强的互补性,应当立足于推动两地经济的大发展,开展区域联合,携手共同发展。 一是加强旅游联合发展。整合两地旅游资源,精心策划,将以嘉峪关长城遗址为代表的“长城文化”,以“大漠孤烟”、七一冰川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与我区境内以魏晋壁画墓为代表的魏晋文化、西凉文化,以西汉酒泉胜迹为代表的汉唐文化、酒文化和“航天文化”有机串连起来,形成一条“黄金旅游线”,带动两地旅游业快速发展。 二是加强市场联合与开发。酒嘉两地相距不到20公里,应该加强包括交通运输、市场管理、物流服务等在内的相关部门与行业间的联合协作,实行统一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建立起公平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两地各行业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发展。 三是加强产业联合发展。肃州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区,嘉峪关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两地在产业方面有很大的互补性,应该加强双方的合作,利用我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嘉峪关提供后勤保障;依托嘉峪关和酒钢的工业优势,积极引导我区中小企业加入酒钢集团的分工合作体系,发展一批为大企业和城市配套服务的产业项目,利用大企业和城市工业提供的市场份额、技术支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培育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7、加大资金投入,抓好园区开发 园区是招商引资、设施种养和提升工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平台,要始终不渝的抓好园区开发建设。 一是完善运营机制,抓好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在园区运营机制的创新上做文章,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放开放活基建项目,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引入多种投资主体,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同时,依托入园企业项目的逐步增多和壮大,引导企业从自身发展出发,扩大生产规模,完善配套设施,促进企业和园区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形成良性发展的格局。 二是突出设施种养,抓好乡镇养殖和种植园区建设。突出抓好泉湖高标准养殖示范中心建设。重点在疫病防治、冻配改良等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上下功夫,切实增强示范中心服务功能;同时,出台更加优惠的激励政策,吸引养殖户入园养殖,不断扩大示范中心的养殖规模,真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乡镇应结合产业重点,建设一批设施种养示范小区。沿山乡镇重点利用现有的养殖优势和小区建设基础,加快建设一批高标准肉牛、肉羊养殖小区;城郊乡镇重点建设一批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和高效蔬菜种植示范小区;中北部乡镇重点建设一批高效制种示范小区和日光温室小区,不断加强小区内各类科技措施的综合配套运用,提升产业效益。农口部门要围绕农业新品种的引进示范,选择部分乡镇建立农业新品种展示园区。通过小区的建设和示范带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水平的快速升级。 三是配套完善设施,抓好小城镇工业小区建设。在充分考虑乡镇企业布局的基础上,结合撤乡并镇,重点以总寨、清水、西洞为主,在现有企业示范区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小城镇工业小区,配套完善服务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企业项目入驻。要切实防止遍地开花,做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有效利用,避免造成浪费。 8、利用自然资源,开发风电产业 风电产业对我区来讲是一项新生事务,如何研究开发必须慎重考虑。提出风电开发,主要是基于怀茂、下河清境内的戈壁滩风能资源利用和我区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考虑。要超前谋划,采取主动出击的态度,邀请组织专家人员对怀茂、下河清境内荒滩的地理条件、长年风能资源等情况进行实地测量考察和论证,确定其能否达到风电开发所要求的条件,并对风电产业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如符合条件,建议组织相关部门到玉门等地,对风电产业开发进行实地考察,从各方面提高对风电产业的感性认识。同时,切实加大风电开发项目的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力度,努力争取国家和省上资金扶持,采取多种方式招商,寻求各类投资主体进行开

‘伍’ 大汉王朝给我们这个民族留下了多少历史遗产呢

大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历史时期之一,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等均是领先世界同期历史,他为我们这个民族留下的历史遗产多如瀚海,甚至不夸张的说,他对我们这个民族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那么,大汉王朝给我们这个民族留下了多少历史遗产呢?

当然,汉朝对我们的影响早已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说的语言叫汉语,我们穿的民族服装叫汉服,甚至我们的民族也叫汉族,我们当为之自豪,当继承先朝的精华,努力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恢复汉唐雄风!

‘陆’ 2014年甘肃省哪两处遗址学录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甘肃省的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锁阳城遗址:

锁阳城遗址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亦称“瓜州古城”、“苦峪城”,是集古城址、古墓葬、古垦区等为一体的古文化遗存地,这里的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和烽燧信息传递系统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范本。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锁阳城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悬泉置遗址:

悬泉置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因出土的汉简上书“悬泉置”三字而定名。酒泉地区文物普查队于1987年首次发现了该遗址。1990年至199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3000多平方米,出土15000余枚汉简和17650件各类实物。

2014年6月22日,悬泉置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6)汉唐文化遗产在哪里扩展阅读:

锁阳城遗址周边的古代农业灌溉系统,是国内保存完好的汉唐水利遗迹。这一古代农田灌溉系统在锁阳城遗址方圆2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且被完好保存着。

锁阳城一带的古代农业灌溉系统主要包括疏浚工程、拦水坝、干渠等,其灌溉的水源地是疏勒河上游的水系。从航拍照片的痕迹看,疏勒河水系其中一条古河道流经锁阳城东侧。而且,疏勒河在汉、魏晋、隋唐、西夏时期都是这一代州郡及其县乡的主要灌溉水源。

据“唐朝断碑”和《沙州都督府图经》的记载以及现存地面遗迹和考古勘探的情况看,大约在汉晋时期,锁阳城一带便开始了农业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这一水利灌溉系统。

‘柒’ 中国文化遗产有哪些

你好
一、文化遗产:
长城 ,北京故宫 ,北京颐和园 ,北京天坛,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孔府-孔庙-孔林 ,武当山古建筑群 ,西藏布达拉宫和大昭寺 ,平遥古城 ,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明清皇家陵寝,龙门石窟 ,大足石刻 ,都江堰―青城山 ,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山西云岗石窟,澳门历史城区。
二、部分文化遗产介绍:

1、长城
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2、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3、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
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4、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简称苏州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苏州古典园林素有“园林之城”之称,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干坤”。
苏州古典园林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170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60多处,对外开放的有19处,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园林。
5、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是一座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捌’ 谁知道中国古代遗址(详细描写一个)

半坡遗址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浐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1952年发现,1954—1957年发掘,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出45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其中房屋有圆形、方形半地穴式和地面架木构筑之分。半坡遗址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1957年建成博物馆。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该遗址1953年春发现,遗址面积50000平方米。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延续近4年时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平方米,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
半坡聚落的范围为不规则圆形。居住区在中央,分南北两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屋,还有若干小房子,其间分布着窖穴和牲畜圈栏。居住区有濠沟环绕,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有陶窑场。据研究,此聚落是集聚两个氏族的部落住地。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出土斧、锄、铲、刀、磨盘、磨棒等石制农具,镞、矛、网坠、鱼钩等渔猎工具。还发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常见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从陶器上发现22种刻划符号,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随葬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发现两座同性合葬墓,分别埋着 2个男子和4个女子 ,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用瓮棺葬。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随葬品精致丰富,有木板葬具,表明当时对女孩的爱重。
遗址占地面积约50000平方米,大致形状为南北稍长、东西略短的不规则椭圆形,分为大围沟围绕的居住区、围沟以北的氏族公共墓地和以东的制陶区三部分。在发掘的大约1000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和出土了丰富的遗迹和大量的遗物。
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在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半坡村。1953年发现,1954~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5次发掘,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揭露面积达1万平方米。文化遗存包含有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等。以半坡类型丰富而典型,是遗址的主要堆积,据碳14测定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4800~前4300年。
1958年在遗址上建成半坡遗址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除建造文物展室外,还在3000平方米的原始村落居住区盖起保护大厅。 半坡遗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该馆于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迄今已接待中外游客2000多万人次。
[编辑本段]【简史】
1952年,半坡遗址被发现。
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
1958年,在遗址上建成半坡遗址博物馆,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半坡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半坡博物馆被确定为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1997年,西安市政府将半坡博物馆评定为“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半坡遗址为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3月,半坡遗址进行回填保护。
2006年,半坡遗址重新开放。
[编辑本段]【特征】
具有原始村落风格的大门装饰,鱼池中耸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以及遗址大厅正面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半坡遗址”四个遒劲隽美的大字,都为半坡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平添了一种情趣,使人们产生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历史、回归艺术的真情实感,此情此景,常使许多观众留恋忘返。
半坡遗址分为居住、制陶、墓葬三个区,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人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和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该馆现有陈列室三个,遗址大厅一个。在这里,您既能看到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能寻觅到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
半坡母系氏族村是半坡博物馆陈列的有机延伸。它以积极保护遗址为前提,依据考古发掘资料,将珍贵的遗产从地下搬到地上,立体地再现人类母系氏族社会。它丰富博物馆的内涵,弘扬华夏悠久文化历史,荟萃了黄河流域史前艺术、风俗人情、民居田园的生活。它发挥了文物的优势,集科研、考古、教学、旅游、娱乐于一体,被中外游客誉为“华夏第一村”。
聚落布局:遗址大致分为 3个区,即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在聚落的中心,周围有一条人工挖掘的宽6~8米,深5~6米的大壕沟围绕,中间又有一条宽2米、深1.5米的小沟将居住区分为两片,形成两个既有联系,又相区分的两组布局。大壕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东边是制陶作坊窑址群。
半坡类型的房子发现46座,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有的是半地穴式建筑,有的是地面建筑。每座房子在门道和居室之间都有泥土堆砌的门坎,房子中心有圆形或瓢形灶坑,周围有1~6个不等的柱洞。居住面和墙壁都用草拌泥涂抹,并经火烤以使坚固和防潮。圆形房子直径一般在4~6米,墙壁是用密集的小柱上编篱笆并涂以草拌泥作成。方形或长方形房子面积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40平方米,最大的复原面积达160平方米。储藏东西的窑穴分布于各房子之间,形状多为口小底大圆袋状。家畜饲养圈栏两个均作长方形。
烧制陶器的窑址发现:6座,分布集中,可分为竖穴式和横穴式,窑室较小,直径只有 1米左右。
半坡类型的墓葬发现:250座。埋葬小孩的瓮棺葬73座,均在居住区内房子周围,以钵、盆与瓮或两瓮相对扣为葬具,往往在葬具器盖的底部有意识凿一小孔,似为灵魂出入口。小孩土坑墓3座,其中1座使用木板作葬具,并有较丰富而精致的随葬品。这是半坡遗址中发现的唯一有木板葬具的墓成人墓葬均为浅竖穴墓坑,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西北,也有少数二次葬、屈肢葬和俯身葬,另有 2座同性合葬墓。随葬品多为日常生活实用器及装饰品等,到了晚期已有专门为死者做的明器随葬。

‘玖’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敦煌位于今天甘肃省的西部,是内地通往西域的门户。从汉代经魏晋南北朝,到隋

(1)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雕塑;敦煌出土文书;相关考古资料;现存汉至唐五代中外相关文献。
(2)敦煌是汉唐间东西方文化交汇地;各种文化遗存为研究古丝路上民族、语言、宗教及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资料宝库;敦煌文献资料散藏世界各地,20世纪世界联系与学术交流加强。

‘拾’ 陕西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石窟类有:1.麦积山石窟(包括仙人崖、水帘洞)、2.炳灵寺石窟、3.北石窟寺、4.柏孜克力克千佛洞、5.吐峪沟千佛洞、6.龟兹石窟群(克孜尔千佛洞、克孜尔尕哈石窟、库木吐喇千佛洞、森木赛姆千佛洞)。

城址类:1.长安城、2.唐大明宫、3.骆驼城遗址、4.锁阳城遗址、5.玉门关遗址、6.交河故城、7.高昌故城、8.楼兰故城、9.米兰故城、10.尼雅遗址(和田)、11.玛扎塔格。

墓葬类:1.汉茂陵、2.唐昭陵、3.唐乾陵、4.张骞墓、5.果园—新城墓群、6.苏巴什佛寺遗址。

寺庙类:1.草堂寺(鸠摩罗什)、2.法门寺、3.大雁塔(大慈恩寺塔)、4.小雁塔(荐福寺塔)、5.张掖大佛寺、6.苏巴什佛寺遗址、7.台藏塔、8.西安化觉巷清真寺、9.天水后街清真寺。

阅读全文

与汉唐文化遗产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2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9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