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广州非遗文化有哪些

广州非遗文化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5-16 11:05:04

Ⅰ 广州有什么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汉南越王墓

Ⅱ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都有些什么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中国文房四宝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昆 曲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国的昆曲艺术入选,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中国古琴艺术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2003年11月,中国古琴艺术入选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木卡姆音乐现象分布在中亚、南亚、西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新疆处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最东端,得益于横贯欧亚的古代陆上交通大动脉——“丝绸之路”,维吾尔木卡姆作为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之间相互传播、交融的历史。2005年11月,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入选第三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蒙古族长调民歌

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2005年11月,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第三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Ⅲ 在广东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在广东的文化遗产有广东醒狮、广东粤剧、开平碉楼、洪拳、佛山狮头等,具体介绍如下:

1、广东醒狮

广东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是一种地道的广东省传统民间舞蹈,是广东舞苑中的一宝。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

2、广东粤剧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嘉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

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

3、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

4、洪拳

洪拳属于中国传统拳术中的南拳之一。关于其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洪拳是清代南方民间秘密结社三合会(洪门)假托少林所传习的一种拳术;另一种说法由元、明间陕西地方拳术红拳加上其他拳术演变而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洪拳流传区域甚广,如两广、两湖及四川陕西等地,在香港、澳门、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颇有影响。在台湾洪门由郑成功在台湾创立的“金台山”开始流传,在南中国发展组织,练习武术,宣传反清复明思想。2015年,洪拳列入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佛山狮头

佛山狮头是广东省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始创于清代干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最大特色是造型生动传神,设色鲜艳美观,制作精巧坚固。

Ⅳ 岭南非物质遗产

有粤剧、醒狮等7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羊传说”等18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佛山部分、8项)

文化空间:佛山祖庙北帝诞、佛山秋色

民间手工技艺:“石湾公仔”陶塑艺术

戏曲:粤剧(佛山)

曲艺:龙舟说唱(佛山市顺德区)

民间舞蹈:广东醒狮(佛山南海区)

民间美术:佛山剪纸、佛山木版年画

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佛山部分、11项)

民间音乐:佛山十番、八音锣鼓、

民间舞蹈:杏坛人龙舞(佛山市顺德区)、

曲艺:粤曲星腔

民间美术:佛山彩灯、佛山木雕、

传统手工技艺:佛山狮头制作技艺、香云纱染整技艺、

民俗:佛山春节习俗、行通济、乐安花灯会

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10-27 22:57:39)标签:岭南 民间文化 大学堂 广东省 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 文化 分类:文化遗产抢救

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

(共101项)

(注:项目名称前标有*号的项目,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本批增加了申报地区。)

分类(代码)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

民间文学(I)

共 3项
1
五羊传说
广州市

2
雷州歌
湛江市

3
泷州歌
云浮市

民间音乐 (II)

共10项
4
岭南古琴艺术
广州市

5
佛山十番
佛山市

6
八音锣鼓
佛山市

7
九峰山歌
韶关市

8
*客家山歌(石岩客家山歌、松口客家山歌)
深圳市、梅州市

9
南塘吹打乐
汕尾市

10
白口莲山歌
中山市

11
连滩山歌
云浮市郁南县连滩镇

12
* 咸水歌
广州市、东莞市沙田镇

13
* 潮州音乐
汕头市

民间舞蹈(III)

共20项
14
舞貔貅
广州市

15
鳌鱼舞
广州市番禺区

16
鹤舞
珠海市、中山市沙溪镇、揭阳市

17
竹马舞
梅州市五华县

18
杯花舞
梅州市兴宁市

19
傩舞
湛江市

20
雄鸡舞
肇庆市德庆县

21
龙鱼舞
肇庆市

22
瑶族长鼓舞
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

23
闹花灯
清远市

24
舞马鹿
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25
瑶族小长鼓舞
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26
凤舞
清远市阳山县

27
禾楼舞
云浮市郁南县连滩镇、茂名市

28
惠来九鳄舞
揭阳市惠来县

29
* 麒麟舞
深圳市、中山黄圃镇

30
* 龙舞(杏坛人龙、龙岗舞龙、荷塘纱龙、花环龙、东莞龙舞、乔林烟花火龙)
佛山市顺德区、深圳市龙岗区、

江门市新会区、梅州市大埔县、

东莞市大朗镇、揭阳市东山区

31
* 英歌舞
汕尾市

32
* 狮舞(醒狮、狮艺、高脚狮、席狮、福永醒狮)
东莞市石排镇、江门市鹤山市、

茂名市、梅州市、深圳市

33
* 鲤鱼舞(潮州鲤鱼舞、鲤鱼灯)
潮州市、梅州市

传统戏剧(IV)

共4项
34
粤北采茶戏
韶关市

35
贵儿戏
肇庆市

36
木偶戏(单人木偶)
茂名市

37
* 潮剧
揭阳市

曲艺(V)

共2项
38
粤曲星腔
佛山市

39
潮州歌册
潮州市

杂技与竞技艺(VI)共2项
40
蔡李佛拳
江门市

41
咏春拳
江门市

民间美术(VII)

共16项
42
灰塑
广州市

43
玉雕(广州玉雕、阳美翡翠玉雕、肇庆市广宁玉雕、肇庆市四会玉雕)
广州市、揭阳市阳美村、肇庆市

广宁县、肇庆市四会市

44
砖雕
广州市

45
榄雕
广州市

46
五华石雕
梅州市五华县

47
阳春根雕
阳江市阳春市

48
佛山彩灯
佛山市

49
潮州花灯
潮州市

50
抽纱
汕头市

51
瑶族刺绣
韶关市

52
嵌瓷(大寮嵌瓷、普宁嵌瓷)
汕头市、揭阳市普宁市

53
吴川泥塑
湛江市吴川市

54
张田饼印
韶关市

55
云浮石艺
云浮市

56
瓶内画
汕头市

57
* 木雕
揭阳市、佛山市、汕头市

传统手工技(VIII)

共9项

58
广式家具制作技艺
广州市

59
香云纱染整技艺
佛山市顺德区

60
龙舟制作技艺
东莞市中堂镇

61
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
江门市

62
枫溪瓷烧制技艺
潮州市枫溪镇

63
佛山狮头制作技艺
佛山市

64
麒麟制作
东莞市清溪镇

65
莞草编织
东莞市厚街镇

66
安琪广式月饼制作技艺
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

传统医药(IX)

共3项

67
潘高寿中药文化
广州市

68
陈李济中药文化
广州市

69
平乐郭氏正骨医术
深圳市

民俗(X)

共32项

70
春节习俗(揭阳春节习俗、

佛山春节习俗)
揭阳市、佛山市

71
乞巧节
广州市、东莞市望牛墩镇

72
东坑卖身节
东莞市东坑镇

73
豆腐节
清远市佛冈县

74
畲族招兵节
潮州市

75
迎春花市
广州市

76
寮步香市
东莞市寮步镇

77
波罗诞
广州市

78
康王宝诞
东莞市

79
贞仙诞
肇庆市

80
赛龙舟(礼乐龙舟、赛龙舟、扒龙舟)
江门市、深圳市、广州市

81
黄氏宗亲祭典
深圳市

82
大溪宗祠祭典
揭阳市

83
三山国王祭典
揭阳市揭西县

84
“辞沙”祭妈祖大典
深圳市

85
疍家婚俗(疍家人婚俗、疍家渔民婚俗)
深圳市、阳江市

86
饶平彩青习俗
潮州市饶平县

87
忠信吊灯习俗
河源市连平县

88
舞草龙习俗
深圳市

89
行通济
佛山市

90
行彩桥
揭阳市

91
灯会(乐安花灯会、泮村灯会)
佛山市、江门市

92
张公庙会
云浮市郁南县连滩镇

93
六祖诞庙会
云浮市

94
锣鼓标旗巡游
揭阳市

95
大鹏清醮
深圳市

96
斗门水上婚嫁
珠海市斗门县

97
潮州工夫茶
潮州市

98
麒麟村爬刀梯
湛江市

99
舞被狮
清远市佛冈县

100
东坑地景
汕尾市陆河县

101
* 飘色
中山南朗镇、中山市黄圃镇、

珠海市

Ⅳ 广州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凉茶是岭南人民根据本地的气候、水土特性,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基础,研制总结出的一类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的饮料总称。分析凉茶"高热"的原因,有关专家指出,首先,凉茶无毒有效的特点十分符合现代人的消费特点。饮用凉茶是两广人民长期同大自然作斗争总结而来的一种护身法宝。据有关医药专家介绍,凉茶凉而不寒,清热而不伤脾胃,没有肝肾毒性,四季皆宜,无病时可防病,有病时能治病,"秋冬防秋燥、春夏去暑湿"。

例如:黄志强凉茶是广东凉茶的代表

黄志强凉茶隶属于广州平安堂凉茶有限公司,由黄振龙长子黄志强所创,拥有癍痧凉茶、秘制龟苓膏等黄振龙亲传正宗秘方。该公司是广东省唯一2家拥有行业标准并进行生产凉茶的企业之一,经质检部分多次抽检后证明,黄志强凉茶产品质量为广东凉茶之首,经过几年发展,该公司已经遍布广东各市地,店面数量达500家。

2005年底,凉茶已入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国家的凉茶强制性标准即将出台,这将有利于规范全国凉茶市场,届时,街边的很多小品牌凉茶铺都将因其不能符合行业标准而退出凉茶市场,而作为广东最好的凉茶品牌之一的黄志强凉茶,将拥有更大的凉茶市场,黄志强凉茶的加盟店也即将迎来更大的凉茶市场,将随黄志强凉茶做得更好,飞得更高。

黄志强凉茶优质的产品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随之而来的就是在广东全省的大力发展!深圳市场黄志强老先生已经确定采取加盟的形式加大发展,让众多的客户享受黄志强凉茶,享受正宗的广东凉茶。深圳市场的总代理权已经授予了两位具有实战经验的优秀的年轻人,两位年轻人一位姓赵,一位姓鞠,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因为他们怀揣着一个伟大的梦想,他们对黄志强凉茶的深圳市场已经信心十足,现两位老总已经对黄志强凉茶在深圳市场的发展制定了整套的营销策略。截至记者发稿时,深圳市场已经在一个月内成功签约13家分店,18个月的任务在第三个月就完成200%,发展速度惊人!

两位年轻人给了我们信心!黄志强凉茶给了我们信心!
相信黄志强凉茶在深圳必定会迎来一个新的加盟高潮,黄志强凉茶必定成为深圳凉茶第一品牌。

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凉茶分会曾对全省主要凉茶生产企业的配方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筛选发现,有的配方已有10 0年以上的历史。从现代中医学角度看仍具有较先进、科学的配伍组合,基本配方有较强的延续性。

其次,凉茶突破地域限制的发展赢得了更为广阔的市场。随着现代化生产设备和先进管理理念的引入,凉茶业发生了大变革。过去只有守着凉茶铺喝凉茶的局面被打破,凉茶被加工成配方更合理、饮用更方便、口味更适中的颗粒剂、袋泡茶、利乐包、罐装等多种规格,使这一广东传统产品突破了凉茶铺只有2.5公里销售半径的局限,开始行销全国。

2002年凉茶走出广东,先到温州"打"下省外的第一个市场,继而北上北京,然后辐射到东部沿海及西南一带,目前在福建、浙江、北京、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销售异常火爆。

据张俊修介绍,他们去年底对福建、浙江、贵州、上海、宁夏、安徽等六省市的凉茶市场进行的摸底调查发现,凉茶市场巨大而且老百姓的接受度、喜爱度都很高。

目前广东省凉茶业拥有30多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产品销往国内各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广东凉茶已成为国际饮料界的一支劲旅,目前主要凉茶生产企业正在对凉茶进行不断地深入开发与研究,利用现代科技加以改进与提高,使其更好地、更方便地被消费者所服用,发挥其改善亚健康状态、增强身体免疫力作用。

同时,凉茶独特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具有持久的扩张力,这是目前世界上任何饮料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历史最早的广东凉茶是由广东鹤山人王泽邦于1828年(清道光八年)始创的王老吉凉茶。后来,王老吉凉茶漂洋过海,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中流行170多年,可算是清热、解毒、美颜饮品的先驱。

凉茶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宝芝林"因黄飞鸿早就饮誉海内外;"王老吉"的创始人王泽邦被称为"药侠" ,与慈禧太后、洪秀全、太平军、林则徐等历史人物及事件紧密相连;名扬中外的"李众胜堂"药店的着名产品保济丸,远销东南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地。

为了把食品产业提升为食文化产业,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共同组建了广东省食品(饮食)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由文史、文物、中医药、食品工程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一致认定凉茶为首批"广东省食品(饮食)文化遗产"。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曹淳亮认为,这是一种法律界定、历史认可,将会加大凉茶对广大消费者的文化穿透力和享受欲望的膨胀力。事实正如专家们所料,凉茶一经被认定为广东省首批食品文化遗产,就显现出强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到一年时间,仅广东加多宝凉茶公司在东莞总公司之外,又在海南、福建、浙江、北京建立了四个分厂,平均每三个月就建一个新厂。该厂目前拥有九条生产线,年产量达30万吨,仅在北京一年的销售额就达10亿元。又如广州王老吉药业公司年产量达10万吨,年销售收入达六亿元。如今,"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广告词已在全国深入人心。

潜力巨大的凉茶市场吸引了世界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公司的大举进入。去年下半年,可口可乐买下广东中山一家凉茶厂,并已将生产的凉茶在香港市场销售。该公司驻香港的负责人三次与广东省凉茶行业协会联系,积极要求能参与广东省凉茶行业正在推进的凉茶标准制订工作。

张俊修等专家预测,按照凉茶目前的发展势头,以及可口可乐无法相比的健身功效,三年内,凉茶的产量将超过可口可乐在中国大陆的年产量,年销售收入有望达到100亿元

Ⅵ 广州有什么遗产

广州有很多世界文化遗产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
1.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主要流传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是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在当地民间“八音会”和粤剧伴奏曲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常规器乐有粤胡、秦琴、琵琶、扬琴、洞箫、喉管、笙及木鱼、铃。
2006年5月20日,广东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狮舞
2006年5月20日,狮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狮舞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流传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华侨中间;在广东境内主要分布在佛山、遂溪、广州等县市。
3.粤剧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汉族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于岭南等粤人聚居地。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粤绣
粤绣(Guangdongembroidery)是以广东省潮州市和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的总称,包括潮绣和广绣两大分支,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之一的广绣最初创始于少数民族――黎族,古时绣工大多是潮州、广州男子,为世所罕见。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5.象牙雕刻
象牙雕刻是指以象牙为材料的雕刻工艺及其成品,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民间工艺美术。象牙为大象身上最坚固的部分,其光洁如玉、耐用、珍贵勘与宝玉石媲美,因此象牙又有“有机宝石”之美誉。象牙雕刻艺术品,以坚实细密,色泽柔润光滑的质地,精美的雕刻艺术,倍受收藏家珍爱,成为古玩中独具特色的品种之一。2006年5月20日,象牙雕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Ⅶ 非遗美食有哪些

大家知道在全国各地都会出现一些非遗文化,但是很多人对于非遗美食应该听说的比较少吧。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几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食。

广东省的小凤饼

小凤饼是广式糕点之一,广州本地人称之为鸡仔饼。对于这道美食可是开始于清代咸丰年间,它是用面团混合猪油以及干果馅料考证而成的。外表非常的松脆,馅料肥软,具备了香、甜、咸等多种滋味儿,是广州人最喜爱的典型之一。

南安板鸭

南安板鸭是属于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汉族名菜,从开始到如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对于这道美食,最主要的就是在选择的鸭子上面,而且经过特殊的工艺宰杀,再经过特殊的材料腌制,每一道工序都是非常讲究的。因此制作出来的白芽口感才会更加的丰富,而且皮薄肉嫩,一点都不会感觉油腻。

Ⅷ 广州元宵节的传统风俗是什么

吃汤圆

广州人过元宵时,早上必须要吃一碗热腾腾的汤圆。旧时元宵节也称“灯节”,赏花灯猜灯谜,再吃一碗甜糯汤圆,才是圆满过年。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小小一碗汤圆,不仅味道甜美,寓意也很吉祥。

逛灯会

广州每年元宵都会在越秀公园、文化公园等地方举办灯会,十分热闹盛大。元宵灯会在广州有上千年历史。在广府文化中,灯有“添丁”、“人丁兴旺”的寓意,所以广州自古有开灯、闹花灯、放水灯等一系列与“灯”相关的传统习俗。灯会上,不仅可以看灯,还有各种吃喝玩乐。广州元宵灯会重视广府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十分注重创新。在灯会上,有各种有意思的文创摊位。在元宵节时,带着全家老小一起去逛灯会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广府文化节

在广州某些地区,还会举办广府元宵文化节。现场不仅有广府传统文化,还融入了民俗绝活、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等,如广府非遗传承人及文艺家教你制作工艺品;各路民间文化大咖在“粤讲粤精神论坛”上和大家食中华美食,倾广府文化;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集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榄雕、省级项目广彩、小凤饼、市级项目打铜、南乳肉花生、押花、猪脚姜等纷纷登场。在元宵节时前去参观,还能了解更多的知识,领略广府文化的魅力。

Ⅸ 2020广东非遗文化旅游路线有哪些

首批3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有哪些 越秀区非遗主题线路有哪些

近期广东推出了一些非遗文化主题旅游线路,结合传统文化实现了旅游的线路,那么究竟有哪些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推出了呢,具体都是涉及了哪些范围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近日,广东推出了首批3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其中之一的“广州老城新活力遗产深度游”串起了广州老、新中轴线。

首批3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有哪些

首批3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涵盖广州、潮州、汕头、揭阳、汕尾、阳江、茂名、湛江8个地级市,包括“广州老城新活力文化遗产深度游、沿海经济带粤东文化遗产体验游、沿海经济带粤西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游”3条非遗旅游主题线路。

这3条非遗主题线路涵盖了多个旅游景区,展现了以粤剧、广绣、广彩、潮绣、潮雕等为代表的岭南特色的非遗项目,为游客提供“可观、可学、可游、可玩”的非遗体验新玩法。

越秀区非遗主题线路有哪些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位于解放路的南越王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是西汉早期建都番禺的南越国第二代王、秦统一岭南的将领赵佗之孙、自称文帝的赵眛的陵墓。它是迄今为止岭南地区发现规模最大、随葬物最丰富、唯一饰有彩绘的石室墓。

而位于中山四路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正式开馆,保护展示这些珍贵文物。建馆至今,它曾获得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国家一级博物馆等殊荣,是广州悠久历史文化的直接见证。

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这座八角形建筑,就坐落在广州近代城市中轴线上,远望过去十分庄严宏伟,流露着浓厚的民族特色。中山纪念堂记取了近一个世纪以来广州的经典瞬间,在老广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海珠广场

海珠广场片区同样承载了一代老广珍贵的记忆。近年来,这里旧貌换新颜,惊艳亮相。它以广州解放纪念像为核心,串联起了8栋建筑地标以及两处城市公园,现在已是粤港澳美丽湾区的“城市客厅”。

阅读全文

与广州非遗文化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2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9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