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五代十国的历史大致进程是怎样的
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从最早在南方建国的前蜀(891)算起直到最后一个割据势力北汉的覆灭(979)为止共计88年的时间。五代是指在中原一带相继建立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十国是指在南方建立的吴国、南唐、吴越、闽、南汉、前蜀、后蜀、楚、南平、北汉十个政权。五代十国表面上乱,实质是变。
3、书法。杨凝式:撮襟书。
南唐后主李煜收录历代书法名人真迹制成书帖之祖《升元帖》。
徐铉:擅长篆书,为篆书的流传做出了贡献。
4、佛教思想:陈垣先生说:“五季乱而五宗盛。”五宗: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
禅宗讲心、理、性等,其思维逻辑甚有可取之处,对宋代理学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成就为宋代文化的再度繁荣奠定了基础。
五代十国时期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唐宋变换之际的起承转合的时代。
㈡ 魏姓的姓氏文化
魏姓的郡望主要有巨鹿、任城等。
巨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省平乡西南)。相当今河北省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省德州、高唐,河北省馆陶之间地。汉代至北魏因袭沿用。汉后大致相当于今河北省平乡以北及晋县一带。
任城郡:夏商为仍国,周为任国、邿国。秦统一中国后置任城县,亢父县,西汉为任城、亢父、属东平国。东汉章帝分东平国置任城国。三国魏置任城郡(今山东省微山县一带)。西晋复任城国。北朝魏孝明帝神龟元年(518年)分高平郡一部,置任城郡,治所由仲浅村移于今济宁市任城路,并为任城郡治,隶兖州。北齐天保七年废亢父县。隋、唐、五代任城县建置名称不变,但隶属有别。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置济州于巨野,任城属之。金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年)济州移至任城。元至元六十二年之间,济州治所数易巨野,任城。济宁的名称始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以后虽州、府、县时有变更。
魏姓的堂号主要有敬爱、治礼、十思、巨鹿、九合(“九合”堂号出自春秋时晋大夫魏绛)等。
九合堂:春秋时晋有大夫魏绛。山戎向晋请和,绛向晋君说和有五利。于是晋便和附近的少数民族山戎等缔结了友好条约。8年之中,晋国九合诸侯,称为霸主,都是魏绛的功劳。巨鹿堂:魏姓因巨鹿为望,故也以“巨鹿”为其堂号。 书屏志画;
图像表功。
——佚名撰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初政治家魏征,字玄成,巨鹿人。下联典指西汉大臣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举贤良,为茂陵令,升河南太守,能抑制豪强势力。宣帝时,历官大司农、御史大夫、丞相,封高平侯,主张整顿吏治。图像被绘于麒麟阁。
和戎着绩;
救赵全仁。
——佚名撰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魏绛,即魏庄子。力主与戎族和好,为晋悼公采纳。下联典指战国信陵君魏无忌符救赵。
誓成宅相;
绰有祖风。
——佚名撰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魏舒,应相宅者言,年四十而显贵。下联典指唐魏征五世孙魏暮,议事无所畏,上谓其有祖风。
公忠体国;
机警能文。
——佚名撰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晋人魏绛,即魏庄子,历官中军司马、新军之佐、下军之将。曾极力主张与戎族和好,被晋悼公采纳,使晋国领地得以扩展。下联典指北齐史学家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下曲阳人。机警能文,十五岁能写文章。北魏时官太学博士、散骑常侍,编修国史;北齐时任中书令兼着作郎,奉诏编撰《魏书》,后官至尚书右仆射,监修国史。为北朝三才子之一。
虎观谈经,妙析异同之旨;
鹤山授业,共推理学之宗。
——佚名撰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说东汉任城人魏应,字君伯,少年时学《鲁诗》,举明经,永平年间,历官博士、光禄大夫,建初年间任五官中郎将。弟子有数千人,很受章帝器重,曾与诸儒在白虎观讲论五经的同异。下联典指南宋学者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人,庆元年间进士,历官校书郎、嘉庆知府、汉州知州、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同佥书枢密院事。西父忧时,曾大白鹤山下筑室授徒,后又建鹤山书院,一时学者云集。反对佛家、老子的“无欲”说,推崇朱熹理学,着有《鹤山全集》。 名称编辑出版时间册数收藏地点河北冀县魏氏家谱(民国)魏文忠、魏文厚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中国国家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华中工学院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江苏丰县绍继堂魏氏族谱(清)魏东一1963年抄清干隆四十年(公元1755年)四卷江苏省丰县顺河乡黄庄村苏庄江苏泗阳魏氏宗谱魏其礼四卷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江苏兴化魏氏族谱八卷(清)魏寿金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江苏兴化魏氏族谱魏紫、魏潢等清木刻活字印本六册四川省图书馆浙江常山定阳魏氏宗谱(清)金文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芙蓉乡修书村坪坑口浙江常山魏氏宗谱(民国)徐燮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卷浙江省常山县拓贤乡大坑口村浙江常山魏氏宗谱(民国)刘宗盛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油印本七卷浙江省常山县东鲁乡东湖村船头浙江黄岩魏氏宗谱(民国)魏企豪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铅印本六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安徽桐城皖桐魏氏宗谱(清)魏承志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人民大学图书馆安徽桐城皖桐魏氏宗谱(清)魏春南、魏乐庄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河北大学图书馆江西南昌豫章黄城魏氏宗谱(清)魏学江、魏多隆等清干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江西南昌魏氏宗谱(清)魏慎馀等清光绪二十四(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湘北崇阳魏氏宗谱(民国)魏世臣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卷湖北省崇阳县石城乡肥田村湖北咸丰魏氏宗谱(清)魏廷焕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卷湖北省咸丰县档案馆湖南长沙魏氏续修支谱(清)魏式骏修,魏傅信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矩鹿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湖南省图书馆湖南宁乡魏氏五修族谱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沩宁魏氏宗祠木刻活字印本仅存卷首第一册、第三卷湖南省图书馆湖南湘乡魏氏五修族谱(民国)魏兴晓、魏兴秫修,魏兴旦、魏兴莴等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二卷、第三卷上下册、卷首第一~四册湖南图书馆湖南衡阳魏氏宗谱(民国)魏文轩等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九册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湖南常宁魏氏三修宗谱(民国)魏心戡、魏慈昆等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麟阁堂木刻活字印本广东五华魏氏族谱魏化吾油印本一卷广东省五华县文物管理局四川成都华阳魏氏宗祠族谱(民国)魏思溥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石印本一册四川省图书馆四川成都魏氏祖祠族谱(清)魏鸿选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南京大学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四川资阳魏氏族谱一册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魏塘郭氏族谱清朝末期手写本五册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魏氏宗谱民国)魏其昌纂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说明:上述内容根据各地家谱整理)
㈢ 怎么让自己说话变的古风
怎样说话让自己变得古风?
说到古风我们心中想到最多的应该是味美,随着汉服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古风,不管是衣服还是说话,那要如何把自己说话变得古风呢?小编来告诉大家。
1、多读古诗词。
悠悠华夏,几千年历史,积累了无数优秀诗词佳作,如果能熟读这些诗词,我们说话都会变了一个人一样,换句话说就是文邹邹的,再来一身古装打扮,好不美丽,仿佛是画里走出来的仙女一样。其实读古诗词不仅可以让我们说话变古风,还可以可以丰富我们知识。了解人类丰富的情感,古诗词大多都是对人生看法,很有哲理,读它可以很好理解我们人生,看待世界都有很大的启迪,能懂得厚积薄发的道理。调节情感,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转折、矛盾、相思、煎熬,都可以在诗词中找到。从而可以让心态更平和。话说古人智慧是很重要的,诗词之中有丰富的智慧。这是古人的智慧结晶。要说话:变古风就要找到美感,用诗词表达往往有一种美感,而人都是喜欢美的,所以读诗词多了,肯定会越来越古风了。
想要说话变得古风,就得多练习,一个女孩子说话变得古风,就会变得淑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这个道理。其实,小篇想说说话古风不是做,而是一种信仰,一种兴趣,我们要做到正对对到古风,不要歪曲事实。
㈣ 唐玄宗李隆基是如何尊崇道教文化的
早年的李隆基就对道家有浓厚的兴趣,他说“联爱自幼龄,即尚玄默”。
当时道教徒纷纷加入了政治争斗政治集团,己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在唐玄宗周围聚集了一些有权术的政治道士,“中宗末年,王室多故,上常阴引材力之士以自助”,与道士们商讨对策和计谋。
王据就是其中一位,他说“今有刘幽求、张说、郭元振一二大臣,心辅殿下。太平之党,必有移夺安危之计,不可立谈??时刘幽求、张障并流于岭南,据见事迫,请早为之计。”他富有政治经验,为玄宗出谋划策。
还有为玄宗通风报信躲过政治险滩的叶法善,他“频察妖祥”,利用占星术等巫术造势。
《旧唐书玄宗纪上》记载,“州潞州境内有黄龙白日升天。尝出败,有紫云在其上,后从者望而得之。前后符瑞凡一十九事”。
这些人以他们独特的方式起了常人难以企及的作用。
再次,迷信道教,尚长生不老之术。
唐玄宗在位时期,国家政治生活道教色彩浓厚,到了晚年对道教处于痴迷的状态。
在他的举动影响下,投机钻营者纷至沓来,屡现“祥瑞”争献老子“显灵”,唐玄宗逐渐失却了往日的锐气,整日研习道教方术,俨然以道士皇帝自居。
他身边的道士也向他兜售长寿术,如姜抚教唐玄宗服食常春藤、旱藕王屿“专习祀祭之礼以干时并在宫中设立道场“自草黄素”亲自飞丹合药,兴庆宫大同殿就是他的内道场,“兴庆宫合练院内产芝草”。
他广征道士进入道场,甚至向术士学习隐形术,据史料记载“御极多年,尚长生轻举之术,于大同殿立真仙之像,每中夜夙兴,焚香顶礼。天下名山,令道士中官合练、蘸祭,相继于路。投龙奠玉,选精舍,采药饵,真诀仙纵,滋于岁月。”
他将国家事务置之不理,潜心方术,国政自然就荒废了。
同时也有很多人争献符瑞以满足玄宗求长寿的意愿,玄宗通过炼丹、符瑞、憔祭等活动目的在于希望自己长生不死和国家永昌,出发点是好的,可惜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注定其愿望不能实现。
在安史之乱后,他还在道观里祈祷老子帮助他“兴唐”、“福唐”,还编造“收禄山之兆”的神话,并且加紧修筑兴唐观、福堂观,亲自拜渴祈祷,祈求老子在冥冥之中“兴唐”“福堂”。
至此,唐玄宗的心理已经被道教所俘获了。直至退位后,他还“为金灶,煮炼石英”,在“服药物”中自隐韬略,消磨余生。
㈤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是指哪个时期出现过那些名将和名臣各自对当时的时局产生过什么影响
五代十国(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北宋;979年灭北汉,自此基本结束了自晚唐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权;十国是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十国乃称其“大”者,实际上还有不少割据政权
五代十国本质上是中晚唐的藩镇割据的延续,早在晚唐时代这些藩镇已经存在,至唐亡后这些藩镇仍存在,而且割据更加剧烈,由是者维持了数十年。五代十国的政权基本上都为昙花一现,因为有实力的将领经常发动兵变夺权,如李嗣源、李从珂、石敬瑭、郭威等人都是靠兵变上台的。另外,五代十国又是战火纷飞的年代。由于没有一个稳定的对十国有压倒性的中原王朝,各个割据政权间战斗不休,统治者多重武功而轻文治。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藩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繁,政权屡有更迭。五代十国大多开国之君出身于社会中下层,这也是此时期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手工业
诸国混战虽然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但社会生产仍未中断。即使在华北地区,后梁建国初和后唐明宗在位时,都曾分别采取某些恢复生产的措施。后周时,手工业如纺织、造纸、制茶、晒煮盐等生产也有所发展。
瓷器制造和雕版印刷业的成就尤为突出,南方和北方都有精制的秘色瓷器,也都出现了雕版印刷。
对外贸易
由于诸国林立,兵祸连年,商贸往来受到了严重影响。如蜀国法令规定:“不许奇货东出”后周规定贩运食盐不得逾越漳河。但是,通商贸易、互通有无是大势所趋。华北需要的茶叶经常通过商人南来贩运,南方茶商的行踪也远至河南、河北,他们贩卖茶叶,买回缯纩、战马。江南人所需的一部分食盐也依赖华北供应。北方诸国从契丹、回鹘、党项买马蜀向西边各少数族买马。南方的吴越、南唐、楚、南汉等国以进贡方式和北方进行贸易。吴越、闽国与北方的贸易主要是通过海路。
对外贸易也很兴旺,东自高丽、日本,西至大食,南及占城、三佛齐,都有商业往来。明州、福州、泉州、广州都是外贸重要港口。吴越、吴国和南唐从海外输入“猛火油”使用,还从海道再输往契丹。
赋税
五代十国时期的赋役徵敛还是相当苛重。当时,仍沿用两税法,夏秋两徵。各国时常检核农民的现垦耕地,据以确定岁租额。但官吏和地主往往相互勾结,以致赋税负担贫富不均。与唐朝相比较,额外收耗名目繁多。后唐时,官府规定收耗数额是每斗税谷加收一升,后汉时增至两升雀鼠耗是每斗加收两升。有的官府大斗收进,小斗输出,结果百姓每输一石租须纳一石八斗粮。有时国家甚至向农民“预借”夏秋税,有的官府在饥荒和蝗灾之年,仍分派使臣到处搜刮民谷,逼使数十万民众饿死,流亡不可胜数。
两税以外,还有按人征收的丁口钱、盐钱按亩摊派的麴钱、农器钱、牛皮税等又有盐铁税、茶税、屋税、鞋钱等杂税。州郡官吏常常增益赋调,县吏向里胥厚敛,里胥便重徵于民,名目繁杂,税率屡增。随着商贸的发展,各国多重徵商税,并有过税和住税之分,这种办法为北宋所沿袭。
兵役
由于战争频繁,兵役负担沉重。刘仁恭在幽燕徵发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男子自备军粮从军,共得二十万人。北汉规定十七岁以上的男子皆入兵籍为兵。南唐曾强令老弱以外的人全部从军。吴越钱俶“尽括国中丁民”为兵。湖南马希萼调发朗州全部丁壮为乡兵。闽国后期发民为兵,力役无节。
当时,为了防止士兵逃亡,特在士兵脸上刺字记其军号,以便各地关津识认、追捕逃兵。
另外,各地都徵派男女从事运输,无数人畜累毙途中。朱温攻打青州王师范时,甚至把徵发来堆积攻城土山的民丁、牛驴一起掩埋在土山中。
兵役以外,各种名目的土木修建劳役也层出不穷。后唐庄宗盛暑修建营楼,“日役万人”。荆南修理江陵外郭,驱兵民万余人从役。闽主建筑寺观宫殿,“百役繁兴”。赋役严重,使战乱破坏严重的北方社会经济难以复苏,也大大阻碍了南方经济发展的进程。
编辑本段科技文化
五代十国时期的科技文化,承唐朝之后,继续有所发展。
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唐朝末年,雕版印刷比较发达的西蜀,印刷品主要是占卜书、字书等。后唐时,开始刻印“九经”。长兴三年(932),明宗命国子监以西京的石经为根据,校正“九经”,抄写做注,雇雕字匠人刻版印卖。这项工程用了二十年时间,直到后周广顺三年(953)六月才刻印完毕。从此,刻本“九经”广为流传。后蜀也专门印制,导致“蜀中文学复盛”。后汉时,又将《周礼》等未刊的“四经”刻版印行。刻印“九经”促成儒学经典的普及,有利于文化的传播。[1]
史学
史学取得了重要的成绩。《旧唐书》是这一时期撰成的最重要的史学着作。唐代原有吴兢、韦述编撰的前朝国史,历朝实录也比较完备。但由于安史之乱和藩镇战争,历朝实录多有亡佚,特别是武宗以后六十年的实录未能流传下来。这使唐史的修撰遇到困难。五代时,首先重视了搜集唐史料的工作。后梁末帝下诏征集唐代的家传以及公私章疏;后唐明宗设三川搜访图籍使到成都一带搜寻唐实录,并明令保护唐人碑碣,这就为《旧唐书》的编撰做了重要而及时的准备。后晋天福六年(941)至开运二年(945),刘昫、张昭远等人撰成《唐书》二百二十卷(今本均为二百卷),后世称为《旧唐书》。尽管历来认为《旧唐书》有不少缺点,主要是对原始材料缺乏加工,唐宪宗以前多照抄国史、实录,而唐穆宗以后系编纂杂说、传记,但也因此保存了大量唐代的原始资料,受到后世史学家的重视。此外,王仁裕撰《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时的朝野逸事,王定保撰《唐摭言》详述唐代贡举制度,尉迟偓撰《中朝故事》记载唐末四朝的旧闻,刘崇远撰《金华子》记叙唐末朝野故事,孙光宪撰《北梦琐言》记载唐及五代土人逸事,等等。这些五代十国时期的撰着都有不同程度的史料价值。[1]
诗词
诗词五代十国是词的重要发展时期。西蜀和南唐词人较多,水平也较高,从而成为两个中心:西蜀有韦庄、欧阳炯等人,他们的作品后来由赵崇祚等收入《花间集》;南唐有冯延巳、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等人,李璟父子的作品,后人集刻为《南唐二主词》。李煜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词人。晚唐五代的词大都是描写统治阶级的享乐生活,题材庸俗,境界狭窄,风格柔靡。花间派的作品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李煜前期的作品也是如此,但他在国亡被俘以后写的词,或慨叹身世,或怀恋往昔,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把伤感之情写得很深挚,突破了晚唐以来专写风花雪月、男女之情的窠臼,在内容和意境两方面都有创新,为北宋词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
绘画
绘画五代十国的着名画家有后梁的荆浩、关仝,南唐的董源、巨然、徐熙,后蜀的黄筌等人。荆浩擅长画崇山峻岭,关仝师承荆浩而有发展,擅长画关河之势,两人并称为“荆、关”,是五代时北方山水画的主要流派之一。董源、巨然擅用或浓或淡的水墨描绘江南景色,两人并称为“董、巨”,是五代北宋时南方山水画的主要流派之一。黄筌擅画宫廷的珍禽异卉,徐熙擅画江湖上的水鸟汀花,两人并称为“黄、徐”,当时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谚语,形容两人作品的不同风格。此外,顾闳中所画《韩熙载夜宴图》,亦为传世的艺术珍品。 [1]
编辑本段政治制度枢密使
唐中叶以后,宦官专权,神策军两护军中尉与两枢密使号称“四贵”,往往侵夺相权,威逼皇帝。唐亡前夕,朱温诛戮宦官,开始用朝臣充任枢密使。后梁初,曾改为崇政院使,后唐恢复旧名。以后,除后晋曾短期废置外,历朝相沿设置。枢密使通常由皇帝最亲信的臣僚充当,又大多为武将,皇帝经常与其商议军国大事,有时由枢密院直接下令任免藩镇。其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虽居宰相之位,但枢密使的权势凌驾于宰相之上(宰相有时也兼任枢密使)。由于战事频繁,因此,军事机要成为枢密院的主要职司。宋代中书和枢密对掌文武二柄,就在五代开端。当时,其他政权大抵也都置有枢密使或相当于枢密使的官职。[1]
三司使
唐初,财务主要由户部下辖的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司分管。中唐以后,户部、度支、盐铁三司分管租税、财务收支和盐铁专卖、物资转运事务,常由非户部的官员分别以判、知或使的名义分管。
唐昭宗在位时,以宰相崔胤兼领三司使,才开始出现三司使的官名。后唐曾设置租庸使,管辖三司,又曾命大臣一人判三司事,最后正式设置三司使和副使的专职,掌管中央财务。地方财政也听从三司指挥。以后历朝相承不废,北宋前期三司理财的体制也是沿袭五代的。
削弱节度使权力
五代十国的建国者多是唐末的节度使,他们能建立政权是因为手中拥有强大兵力。因此在建国以后,为了巩固统治,他们都设法削弱地方实力。长期称雄的河北诸镇在后梁、后唐之际被制服以至被消灭,就是因为自后梁始,禁军开始强化。
禁军除了用以捍卫京师和皇宫外,还被派驻各地,借以牵制和削弱藩镇的实力。朝廷还频繁调动节度使,更换其驻地,以防止他们长期占据一方,形成割据势力。
法律
五代十国时的刑法,基本行用唐代的律令格式和编敕,但因历朝又都有新颁的敕条,汇编附益,使得格敕前后重复矛盾。显德四年(957),世宗令大臣们进行整理,唐代律令条文难解的,加上注释格敕繁杂的,加以删除,汇编为《大周刑统》二十一卷。北宋初年所编的《宋刑统》即就此书略加增删而成。
军事
唐亡前夕,朱温诛戮宦官,解散了宦官所领的神策军。以后,朱温以宣武军节度使称帝,即以宣武镇兵为禁军,设置在京马步军都指挥使。后唐改为侍卫亲军,置马步军都指挥使,是为侍卫司。后周又增置殿前司,也有马步军都指挥使。后来又置殿前都点检,位在都指挥使之上,而侍卫司分置马军和步军两指挥使,不置都指挥使。
㈥ 现在最新的互助盘有那些,
九千兆实体公司。今年成立的。。目前我玩了3个月
㈦ 何氏字辈怎么排
何氏一支字辈:“大尚景深文德福万宗友溥俊贵珍法龙海必复有应于廷宏永世其祥元享正义裕瑞孔杨奉天肇庆忠孝贤良”。
湖南楚南何氏字辈:“元自周廷运亨同家国光利开盛世彦贞祖发源长典学能崇德谟嘉可致祥训常殷鲤对诰定锡龙章。”
湖南益阳何氏字辈:赓南公支:“赓忠乐均友服清存德太功平林季栐民安仁定久”;赓福公支:“赓忠乐均友必敬仲崇守世楚正国栐民安仁定久”;赓寿公支:“赓忠乐均友元彭智勇守谆允月明亮民安仁定久”。新序:“文郁升英俊家声徵大起际运耀廷光隆恩彰世美”。
湖南湘潭何氏字辈:“楚仕必子孟友明献嘉守启开常定国允泰得长久盛世文章大先人德泽扬宗功宜继述哲嗣愈荣昌”。
湖南浏阳南乡何氏字辈:“克绳恢先绪功昭庆华祥芳远宗盛启祖东傅楚邦孝友贻典则礼义振纲常学业科甲第文蔚绍书香”。
湖南湘乡城前何氏字辈:原序:“楚仕必子孟友明献嘉守启开常定国允泰得长久“,续序:“盛世文章大先人德泽扬宗功宜继述哲嗣愈蕃昌”。
湖南沅江药山何氏字辈:原序:“水木连元九继三君辉恭汉有超世志先人重本宗“,后世续序:”傅家惟孝友定国乐时雍启后承清光绪功能远代封”。
湖南长沙何氏字辈:“从正承先泽家声自远彰敬修昭祖德仁孝致祯祥忠厚诒谋广公诚伟绩昌礼诗同恪守积善定含光”。
湖南资兴何氏字辈:“汝忠佐圣明英豪起万基志邦景如道茂俊均渊希正兴文学效见贤即思齐光前由丕显裕后在善贻本支开百世永远庆昌其泽深兼德厚奕冀同被之福长乘昭代蕃衍定可期”。
河南扶沟何氏字辈:“国泰肇鸿景祖训守若经作善传继世荷元锡其龄”;十修族谱时后续了四十个字:“佳杰孟祯孝奉容贵姬松方春功德素邑耀安莒宗鲁恩文峻檄群江忠良英登夏吉贯赋信川孔敬蒙”。
福建武平上下屋何氏字辈:“何万载家学芳名垂世何克敦成宪笃锡庆光何裕培庭树辉联云章”。
河南固始县佛山何氏字辈:旧序“从宗成天图秉中元”;迁到固始以后又另立了新派辈字:“士庆其品乃祖宜敬崇焕丕昭钦若铭鼎”。
河南固始县沙岗保何氏自十五世起立新字辈:“世运除升平祖宗创业成流长源自远本固枝必荣道德为传训永守望贤英留此三十字阖族作派名”。
㈧ 漕河哪里有儿童游乐场
文化广场和新开的宗盛商场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