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建筑业有哪些
建筑业由以下三个大类组成:土木工程建筑业;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勘察设计业。建筑业的职能主要是对各种建筑材料和构件、机器设备等进行建筑安装活动,为国民经济建造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建筑业的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分类有:房屋和土木工程以及桥梁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其他建筑业。建筑业的产品转给使用者之后,就形成了各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固定资产。
它是国民经济各物质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进行生产的手段,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把建筑业与钢铁工业、汽车工业并列为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
特点
建筑业生产是由劳动者利用机械设备与工具,按设计要求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制作,从而生产出一定的产品,这使它具有工业生产的特征。但是,它又有许多不同于一般工业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因而是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
其主要特点是:
①固着地上,不能移动;
②复杂多样,彼此各异;
③形体庞大,整体难分;
④经久耐用,使用期长。
⑵ 中国有哪些建筑属于世界遗产
1、故宫
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豪华,布局开阔对称,内外装饰壮丽辉煌,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⑶ 中国古建筑分类有哪些
中国古建筑的大致分类
一、
宫廷府第建筑。如皇宫、衙署、殿堂、宅第等
二、
防御守卫建筑。如城墙、城楼、堞楼、村堡、关
隘、长城、烽火台等
三、
纪念性和点缀性建筑。如市楼、钟楼、鼓楼、过
街楼、牌枋、影壁等
四、
陵墓建筑。如石阙、石坊、崖墓、祭台、以及帝
王陵寝宫殿等
五、
园囿建筑。如御园、宫囿、花园、别墅等
六、
祭祀性建筑。如文庙(孔庙)、武庙(关帝庙)
祠宇等
七、
桥梁及水利建筑。如石桥、木桥、堤坝、港口、
码头等
八、
民居建筑。如窑洞、茅屋、草庵、民宅、庭堂、
院落等
九、
宗教建筑。如佛教的寺、庵、堂、院,道教的祠
、宫、庙、观,回教的清真寺,基督教的礼拜堂等
十、
娱乐性建筑。如乐楼、舞楼、戏台、露台、看台等
⑷ 中国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国的名胜古迹有万里长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兵马俑、长江三峡、桂林山水、苏州园林、黄山、杭州西湖、台湾日月潭、洛阳龙门石窟、安徽黄山、布达拉宫、颐和园、西夏王陵、莫高窟、云冈石窟、大理三塔、洛阳白马寺、少林寺、大昭寺、武当山、五台山、峨眉山、都江堰、黄鹤楼、张家界、魔鬼城、黄果树瀑布等。
1、万里长城:长城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从西周时期开始,着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一直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的,长城总长度21196.18千米,是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
2、桂林山水: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是中国山水的代表,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在2014年正式称为世界自然遗产。
3、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总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4、杭州西湖: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是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三面环山,形成”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5、苏州园林:是国家5A及旅游景区,素有“园林之城”之称,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干坤”,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⑸ 中国在近代史上被毁的历史性文化建筑物有哪些
主要有三山五园,包括香山,万寿山,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清漪园(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
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是从康熙朝至干隆朝陆续修建起来的。自辽、金以来,北京西郊即为风景名胜之区,西山以东层峦叠嶂,湖泊罗列,泉水充沛,山水衬映,具有江南水乡的山水自然景观。因此,历代王朝皆在此地营建行宫别苑。干隆时为增加玉河水量以满足京城用水需要,同时为防洪及发展西郊水稻生产,而大规模整治西山水系。河湖水系的改善为进一步开拓西郊风景园林建设打下基础。三山五园始建于清康熙时期,兴盛于干隆时期,大多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焚毁。
同治年间曾计划重建圆明园,为此拆除了周围附属园林中幸存建筑的木料,但因财力窘迫而被迫搁置。1884年集中力量重修清漪园(前山部分),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虽然未对颐和园加以破坏,但移走了园中大量文物陈设,圆明园内的残存建筑和树木也被中国百姓哄抢殆尽。
清朝灭亡后,颐和园被列为皇室财产,对公众开放。1924年后由北平市政府接管,改为公园,但不少院落被改为私宅。香山静宜园遗址在清末被皇室赐给教育家英敛之、熊希龄等人,用于开办学校,民国时期香山多处地方被北洋政府官员圈占,兴建别墅。玉泉山的情况与之类似。
圆明园遗址中残存的石雕、栏杆、太湖石、围墙、砖瓦被移走兴建花园、坟墓(张作霖、谭延闿等人墓地均使用了圆明园石料),部分华表、石狮、假山湖石被移置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正阳门、新华门、中山公园等处。畅春园残留遗迹也被搬运一空。圆明园周围各附属园林及亲王赐园,大多转卖给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以及民国显贵富商,部分园林保存至今。
⑹ 中国有哪些文化建筑
1.北京的紫禁城
2.山西的平遥古城
3.南京的夫子庙
4.重庆的磁器口
5.浙江的西塘
。。。。。。
⑺ 去旅游的时候,看到过哪些长相特别奇特的文化建筑
当你外出旅行的时候,往往都会见到来自不同民族的风情,见到当地人的生活习俗,见到一些历史文明的景点,其中就有不少奇特的建筑物,每一个出名的建筑物都是有自己的特色的。
葡萄牙的怪异石屋,位于葡萄牙,建成于1974年。整个建筑物由四种不同的巨石所结合而成,在里面只能使用烛光、没有任何电,还以为走到了远古人类的居住地。
还有位于首都机场的着名T3航站楼的雨棚也值得说说,这个普通的建筑的建造可以说完全震撼了我们,这个建造真的是让我们无法想象需要多么高超的技术水平才能够建造出来这样的雨棚。
⑻ 中国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有哪些
1、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2、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3、长城(Great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4、天坛,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干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
5、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是一座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
⑼ 广州或广东有什么文化建筑
1、佛山市的祖庙:
佛山祖庙坐落在佛山市祖庙路的闹市中。它是供奉道教崇信的北方玄天大帝的神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元明北帝庙,明代改称灵应祠;因为宋元以后这里一直是佛山各宗祠公众议事的地方,成为联结各姓的纽带,所以佛山人习称它为祖庙。
祖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原建筑已于元末焚毁,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以后经过二十多次重修、扩建,终于形成一座规模宏大、制作精美、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厚地方特色的古建筑群。祖庙由排列在南北向中轴线上的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建筑组成,结构严谨、体系完整。
详见:http://www.china-culture.com.cn/ww/gs/3.htm
2、翠亨村孙中山故居:
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山市东南南节区南蓢镇,原名蔡坑村,后因附近山林青翠,故改名翠亨村。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故乡(1866年诞生于此)。西为群山起伏的五桂山脉,东临珠江。名胜有中山故居、陈列馆、公园、翠亨宾馆和中山纪念中学。中山故居是中西结合的赭色砖两层楼房,由孙中山亲自设计,1885和1892年分两期建成。1956年在故居前开辟了公园。1966年为纪念孙中山诞辰100周年,在故居旁兴建辅助陈列馆,馆名由宋庆龄亲笔题写。每年国内外大批游客前往参观游览。
3、广州陈家祠: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建于清光绪十六年至二十年(1890-1894年),是当时广东省
七十二县陈姓宗亲合资兴建的合族祠。1988年国务院公布陈氏书院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1959年被辟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陈氏书院正是集岭南历代建筑艺术之大成的典型代表,包括前院、西院、东院及后院
,占地一万五千多平方米。走进书院,漫步于古朴幽雅的庭院,穿越过笔直秀美的连廊,
耳畔传来轻柔动听的丝竹乐,游客们无不惊叹于岭南人们的艺术创造。那庄严瑰丽的造型
,生动流畅的线条,错落严谨的结构,典雅美妙的组合和富有浓郁岭南地方特色的装饰艺
术,给人以无限的遐思和美的享受。早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德、英、日等国的建筑专着
《世界建筑艺术》、《中国南方建筑》中,便盛赞她为中国南方建筑艺术的典范。1959年
,郭沫若以一位考古学家和文物鉴赏家的慧眼,写诗赞道:"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
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
陈氏书院建筑由深三进,广五间,大小十九座建筑物组成,建筑中心是高达二十余米
的中进主殿"聚贤堂"。整个建筑根据中国古代建筑形式美的原则,把众多大小不同的建筑
物巧妙地组合布局在平面方形的建筑空间里,前后左右,严谨对称,虚实相间,极富层次
。长廊、青云巷使整个建筑四通八达,庭院园林点缀其中,形成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
整体。尤其引人入胜的是,在陈氏书院的建筑装饰中广泛采用木雕、石雕、砖雕、陶塑、
灰塑、壁画和铜铁铸等不同风格的工艺。雕刻技法既有简练粗放、又有精雕细琢,上下呼
应、相得益彰。
4、广州光孝寺:
以历史悠久、规模宏伟为岭南佛教丛林之冠,占在面积3万平方米,建于公元前2世纪
的西汉初年,曾是南越国的王苑。三国时东吴都尉虞翻居此讲学,多种诃树,故称“虞苑
”、“诃林”。唐仪凤元年(公元676年),禅宗六祖惠能在此与寺僧论风幡后公开身份
、削发受戒,开创佛教禅宗南派。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定名为光孝寺,并沿
用至今。
光孝寺内文物古迹众多。大雄宝殿是华南现存最古老、保留唐宋遗风最好的珍贵建筑
,东西铁塔是全国仅存最古老最完整的铁塔。瘗发塔、房融洗砚池是唐代古迹。伽蓝殿、
六祖殿为宋代建筑内格,明、清时重建。还有古菩提树、诃子树、莲花塔、睡佛楼、达摩
洗钵泉、世型铜佛、白石观音和碑林等古迹。
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⑽ 中国有哪些传统文化建筑
斗拱公元前5世纪出现,到现在用了2500年,世博中国馆“东方之冠”是对斗拱的应用。斗拱是一个极具象征性、并能引发散发性思维的意象,世界上有三大建筑体系,只有中国古代建筑极其智慧地采用了斗拱。斗拱是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中的一个奇特构件,它悬挑出檐,层层叠加,将檐口的力均匀传递到柱子上,其目的是将檐口加大并富有美感。这种形制在北京的天安门、山西应县的木塔、西安的钟鼓楼等建筑上都有应用。斗拱既是承重构件,又是艺术构件,它的应用使建筑形成“如鸟斯革,如翚(hui)斯飞”的态势。传统建筑中斗拱“榫(sun)卯穿插,层层出挑”的构造方式成为中国馆建筑形态的文化表达。古代建筑斗拱挑出屋檐最多可以探出4米,而现代建筑用钢结构和混凝土,可以发挥更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