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武汉这边有什么地方关于革命的或对武汉历史有见证意义的。
俄国领事馆:建于1904年,位于洞庭街62号,现为省电影发行公司,是历史文物建筑。
季凡诺夫公馆(俄):建于1913年前,位于汉口洞庭街60号,现为机关住宅,有较高建筑艺术价值。
法国领事馆:建于1892年,位于洞庭街81号,现为机关住宅,属于历史文物建筑。
德国工部、巡捕房:建于1896年,位于汉口胜利街271号,现为武汉市公安局某处,为历史文物建筑。
俄国巡捕房:建于1900年,位于洞庭街54号,现为江岸区委党校,有较高建筑艺术价值。
日本领事馆:建于1929-1932年,位于山海关路2号,现为滨江饭店,属于历史文物建筑。
宗教建筑
首善堂:建于1913年,位于黎黄陂路11号,现为江岸区人民政府,属于历史文物建筑。
广益桥清真寺:建于1925年,位于汉口民权路,现为民权路清真寺。
基督教救世堂:这是年代较早的建筑,建于1867年,位于汉正街434号,现在也为基督教救世堂,属于早期重要的宗教建筑。
博学中学教堂:建于1905年前,位于解放大道171号,现为武汉市第四中学图书馆。
中华循道公会弘道:建于1907年,位于武昌武珞路261号,现为傅家坡小学,是一座在江城教育史、宗教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
文华大学礼拜堂:建于1871年,位于武昌云架桥110号,现为省中医学院小礼堂,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和较高建筑艺术价值。
格非堂:建于1931年,位于汉口黄石路26号,现名为“荣光堂”,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宗教建筑。
信义公所:建于1923年,位于洞庭街77号,现为武汉市物资局,是具有较高宗教意义的建筑。
里 份
里份,一般都是红砖清水墙,按一条主弄贯通,一侧连接支弄。汉口的里份民居是近百年民居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汉口开端口之后西方低层联排式住宅和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建筑的结合体,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是“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标本。它的建筑时间大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到1937年日寇侵华战争之前。近代里份民居其实是典型的“汉派”风貌。西方学者曾称汉口是“五方杂处”的城市,这就是说,汉口有浓厚的文化宽容特性。
咸安坊:建于1915年,位于汉口胜利街南京路。
大陆坊:建于1931年,位于中山大道南京路口。
同兴里:建于1932年,位于汉口洞庭街3号口。
江汉村、六也村:建于1931年,位于汉口洞庭街,现称“江汉村”。
金城里:建于1930年,位于中山大道南京路交叉路口。
工商业和教育建筑
大汉口的繁华,造就了工商业的繁荣,随之而来的是各式工业、商业建筑多了起来。
国货商场:建于1929年,位于汉口江汉一路57号,现为武汉市中心百货商场,是重要的早期商业建筑,有较高建筑艺术价值。
汉口总商会:建于1920年,位于中山大道949号,现为武汉市工商联合会,是抗战纪念地,有较高建筑艺术价值。
英文楚报馆:建于1924年,位于胜利街99号,现为省轻工进出口公司,属于特色建筑。
华商总会:建于1922年,位于江汉二路157号,现为武汉市科技情报处,属于历史文物建筑。
华商赛马总会:建于1919年,位于汉口汇通路20号,现为武汉市公用事业局,属于阶段性标志建筑。
新泰大楼:建于1924年,位于汉口沿江大道108号,现为国家储备局设计院,有较高建筑艺术价值。
中央信托局汉口分局:建于1936年,位于中山大道912号,现为省交通厅,具有较高建筑艺术价值。
西商赛马俱乐部大看台:建于1905年,位于解放公园路,现为解放军通讯学院,属于历史文物建筑。
汉口电灯公司:建于1905年,位于汉口合作路22号,现为武汉供电公司修试厂,属于早期的工业建筑。
平和打包厂:建于1905年,位于汉口青岛路10号,现为武汉市商储公司青岛路仓库,是早期重要的工业建筑。
文华大学文学院:建于1915年,位于武昌云架桥110号,现为省中医学院办公楼,是早期重要的教育建筑。
瞿雅各健身所:建于1915年,位于武昌云架桥110号,现为省中医学院体育馆,属于历史文物建筑。
文华公书林:建于1910年,位于武昌云架桥110号,现为省中医学院图书馆,是武汉最早的图书馆。
文华大学学生宿舍:建于1871年,位于武昌云架桥110号,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汉口新市场:建于1918年,位于中山大道919号,现为民众乐园,属于有较高建筑艺术的文物建筑。
秦姐对你几好,还帮你找这~!
‘贰’ 大汉口文化遗址在哪里
没有大汉口文化遗址一说,只有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泰山南麓泰安市郊区大汶口镇。
‘叁’ 半坡文化的大汉口文化的不同点是
没有听说过大汉口,是不是大汶口?
半坡文化在今天的西安东,距今约5000年。遗址我在西安上学的时候去过,半坡文化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母系氏族文化。大汶口文化在今天的山东境内,出土的文物以黑陶最为着名,与半坡文化不同的是,大汶口时代已经是父系氏族公社时代
‘肆’ 武汉哪些景点不需要预约
1、泰兴里
位于汉口江岸区胜利街,为武汉市二级保护街区。建于1907年,原是法租界领事街,是武汉比较古老的“里份”。
如今这里挤满了各色风格迥异的小店,咖啡馆、酒吧、青旅、多肉植物店……在城市的缝隙间,各自演绎着花样小曲。
地址:江岸区胜利街160号
2、大李村
大李村原本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村落,因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文创群体青睐,摇身一变成为武汉最文艺的村落。
村子最神奇的地方在于——隐藏着众多高级手工玩家,在村中随意走进一家店,都有意外的惊喜。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鲁磨路大李村291号
3、昙华林
昙华林有50多处百年以上的近代历史建筑。老教堂、老医院、老学校、老民居、老城墙……
1861年汉口开端口后,昙华林一带逐渐形成华洋杂处、比邻而居的地域特色,因此昙华林建筑中西风格多元。
地址:湖北中医药大学旁边
4、汉阳造
武汉的文化创意园区,知道的人不多。这倒也符合它低调幽静的气质吧。显然在这里的人们更愿意相信梦想,新潮与旧物的交集,在墙上沉积,然后再一点一点的斑驳褪尽。
地址:汉阳区龟北路1号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
5、403国际艺术中心
这里有沉睡了8000年的乌木以及由曾经厂房改造的403国际艺术中心(名字取自武汉锅炉厂编号403的双层车间)。
如今这里再造为一个文艺且小众的艺术中心,从外面看,就是一个老武锅特色的红砖墙和现代化大面积玻璃相结合的建筑。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宝通寺路33号
6、汉口里
“汉口里”小镇,浓缩百年前大汉口历史文化风貌的仿古街区,一个全新的街巷,离汉口火车站仅4公里。
徜徉在汉口里,里面古老的一砖一瓦,还有那些已经快消失的百年老字号出现在街头,浓浓的记忆的味道挥之不去,在心里弥久不散!这里是武汉市近代最早的“里份”。
地址:武汉市硚口区园博园东路
‘伍’ 与半坡文化相比大汉口文化中晚期的历史进步表现哪方面
与半坡文化相比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历史进步表现在出现贫富分化,大汶口文化是分布于黄河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基本处于汉族先民首领少昊氏的地区,为山东龙山文化的源头。
另外该文化类型的遗址在河南和皖北亦有发现。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后得出数据,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约6500—450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遗物特征,可以区分为早、中、晚3期。
大汶口文化盛行枕骨人工变形以及拔牙。多见夹砂或泥质的红陶,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出现了硬质白陶。纹饰常见镂孔、划纹、附加堆纹、篮纹,还有彩陶和朱绘。彩陶较少但富有特色,石器磨制精美。中期以后更出现了制作精良的玉器。
在发掘的遗址中,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的聚落遗址,由成排分布的红烧土排房建筑构成。这些排房多则六间一排,少则两间相连,布局严谨,显示了较高的建筑技术。
大汶口人的葬式一般为仰身直肢葬,也有俯身葬、屈肢葬和二次葬等。另外还发现部分折头葬、折肢葬等较为特殊的葬式。中晚期以后发现有木质葬具,在有的成人墓的随葬品和儿童瓮棺的葬具中还使用了带有各种陶文的大口尊。出现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带小孩的合葬,它标志着母系社会的结束,开始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陆’ 武汉历史的由来是什么
武汉,也被称为江城,座落在长江和汉江交汇处。根据考古发现和记载,人类五千年前就居住在这里。这个城市的发展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的盘龙城。
这个古镇的旧址位于黄陂县,这是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商代的第一个城市。东周时期(公元前770-221)武汉被楚国统治很长一段时间。因而,楚国文化成为了今天武汉文化的基础。
由河流划分,武汉分为武昌、汉阳、汉口镇,它们的历史、规模和发展速度都各有不同。
武昌
武昌是在三国初期建立的。吴国准备和蜀国争夺荆州,并且将吴国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到了鄂县,改名武昌。旧时武昌拥有先进的手工业,例如造船、冶金、铸造硬币、青瓷和白瓷制造业。值得一提的是自三国开始黄鹤楼的兴与衰。这座塔的每次修缮都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特点,说明了武昌的历史文化转变。
汉阳
汉阳的名字是和汉江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古代文化里,阳(相对于阴)表示山的南面,河的北面。汉阳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位于龟山的南面汉江的北面。这个名字是在隋朝606年改名自汉津。汉阳在唐朝年间(618-917)迅速发展。汉阳,尤其是鹦鹉岛(鹦鹉洲)地区一直是长江中游商人的贸易中心,有着繁荣的商业和手工业。
汉口
历史上,原与汉阳相连,是汉阳县属地,直到明朝1474年。在当时,汉江改道,在龟山的北面山脚下汇入长江,分离了两个城市。之后汉口成为了一个全新的贸易口岸,在名声上和发展速度上大大超越了武昌和汉阳。
当代武汉
武汉在中国现代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约在17世纪,汉口就像“东方芝加哥”,位列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在它1861年开放为通商口岸之后,汉口成为了最大的内陆贸易港。很多国家,包括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和日本都在这里设立了租界,其中大部分设立了领事馆。
后来,在1911年的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曲,这标志着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1926年,武昌、汉口和汉阳合并成了现代的武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汉被批准为命脉工程和冶金工业城市。八年后,第一个横跨长江承载公路和铁路的双层大桥通车了。
‘柒’ 中国四大古镇是什么分别在哪里
广东的佛山,佛山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镇。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佛山已生息着一个人口相当密集的聚落,当时,佛山的先民已经拥有较好制陶、纺织技术。东汉时期,出现了先进的耕作技术,成为鱼米之乡。唐宋时期,佛山成为工商业城镇,至明清时期更成为中国四大名镇和中国“四大聚”。佛山镇历史上经济繁荣,要民生活富庶,但地幅狭小,地势平坦,天然防御条件差,且地处广州西南部交通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必经之路。居民为求自保,很早就形成习武强身、自卫的传统。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黄萧养起兵围攻广州,同时分兵攻进佛山,一路势如破竹。佛山乡绅梁广等22人,仅以一天的时间,匆匆组织乡勇抗敌。在“无甲兵之援、险塞之限”的情况下,坚守半月,杀敌数千人,直至黄萧养兵败。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在这场战事中,佛山乡民中能征善战、勇略过人者不在少数。梁敬亲“与诸义士树栅拒之,谋定而后战,扼吭捣虚所向必克”。年仅18岁的梁颛率乡中义士,悉力备御。及战,持丈二红刃刺贼先锋,大呼陷阵,众纵之,贼遂溃。书生冼光“开栅门出战,斩其伪千总彭文俊,贼气夺,自是每战必捷”。战后,冼光不受官爵,“所居东林……,筑场圃其中,耕读之暇,集乡人校射为娱乐。”
《世济忠义记》在谈到这场战争胜利的因素时说“无甲兵之援,险塞之限,徒以忠义之所激发,能使阡陌耜之辈,奋而成为精兵,而大敌破者,非此也耶!”实际上,在恶劣的条件下取得战争的胜利,“忠义”或士气仅是一个方面,“阡陌耒耜之辈”“成为精兵”,离不开长期的技击训练,离不开武术的繁荣和普及。可以肯定,当时,佛山已是名副其实的武术之乡。
明末清初,佛山独特的经济和军事上的地位和民间尚武的风气引起各地反清志士的重现,纷纷潜入佛山发展反清秘密组织。在石湾出现的“五顺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最早出现天地会(洪门会)组织。佛山出成为天地会的重要根据地之一,并在咸丰四年(1854年)爆发了陈开领导的广东天地会起义。雍正年间,京剧名伶张五(摊手五)来到佛山,在戏班中教授武功,灌输反清复明思想,后来,粤剧名伶李文茂率粤剧艺人加入陈开起义的行列,创立了大成国。咸丰元年,蔡李佛创始人张炎在佛山创办鸿胜馆,其宗旨也在于反清复明。至清末民初,佛山名震内外的名家辈出,习武者数以万计,已成为我国南派武术的中心。
鸦片战争以后,佛山手工业受到洋货的冲击,铁钉、铁丝、土布、制陶工场纷纷倒闭,而另一方面,河道码头淤浅,交通条件日趋恶化,使佛山的工商业大量向交通条件大为改善的广州转移,凡此种种,导致佛山工人大量失业,社会动荡不安,人口从道光十年(1830)的60万,到民国10年(1921年)减至30万。资本家为了继续获得高额利润,常常借助黑社会组织及所控制的武馆欺压工人。广大工人为了不受欺压,也纷纷加入进步武馆,学武防身,并组成工会,与资本家进行斗争。至20年代,佛山武术达到空前繁荣。
江西的景德,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邻安徽省休宁县和本省 婺源县、德兴县,南连本省万年县、弋阳县,西靠本省波阳县,北与东北同安徽省东至县和祁门县毗连。着名旅游胜地庐山、龙虎山、三清山、黄山、九华山环绕其间。 鄱阳湖、千岛湖互映左右。名山胜水,拥出瓷城。市区距海岸线302公里,距省会南昌249公里。全市土地总面积5247.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08平方公里,浮梁县面积2867平方公里,乐平县面积1973平方公里。1990年,全市共有人口134.34万,其中市区人口37.77万,浮梁县人口26.93万,乐平县人口69.64万。景德镇是一座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古镇。春秋时,此地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山区,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当时为楚所辖。秦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36郡,景德镇属九江郡番县。汉改隶豫章郡鄱阳县。三国时属吴地。东晋起开始设镇,名新平镇。唐武德四年,就镇设县,称新平县。唐开元四年,更名为新昌县,县治设于距镇10公里的旧城,镇为县辖,因镇在县南(一说在昌江之南),故改名昌南镇,亦名陶阳镇。唐天宝元年,改新昌县为浮梁县,镇仍为县辖。宋景德年间,宋真宗赵恒命昌南进御瓷,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因瓷器精美,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于是昌南之名淹没,景德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明清时,景德镇瓷业发达,贸易昌盛,与湖北汉口、河南朱仙、广东佛山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镇。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宣告解放,千年古镇获得新生。当年5月5日,设立景德镇市,先后为浮梁专区、上饶地区所辖。1953年6月15日,经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升为省辖市。1960年9月30日,原浮梁县建制撤消,其行政区域划归景德镇市。1983年l0月,又将原上饶地区所辖的乐平县和波阳县所辖的 鲇山乡、荷塘垦殖场划归景德镇市管辖。1982年,国务院正式命名景德镇市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1985年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甲类开放地区。1988年11月2日,国务院决定恢复浮梁县建置,同时撤消 蛟潭区、鹅湖区,其行政区域划归浮梁县,县隶属景德镇市。
湖北的汉口,汉口有居民的历史大约在五百四十年前后。书上说是明代天顺年间,这是汉水改道的前夕。一个叫萧二的江夏县民将龟山北麓一带的河滩废壤承佃了下来。他如同一个"二地主",顺手又将这片地转包给一个叫张天爵的人,然后每年从张家收取三分银子。于是,张天爵领着他的家人来到了这里。他们在这里筑基盖屋,从此定居于此。汉水改道后,张天爵家便成了汉水边上的第一代居民。五十年左右的时光过去,及至嘉靖四年,汉口便已有人家一千三百九十五户。
1904年,张之洞主持修建后湖官堤。后湖水患始终是汉口的腹背之敌。尽管汉口不断填土,但低洼之地仍然遍布于城。汛期时,后湖的水自是汹涌而至,即令非汛期时,也常有大水不请自来。为彻底解决后湖水患,张之洞共耗资八十万两银,专请来外国工程师设计,一举建成全长34华里的后湖大堤。此堤东起堤角,穿岱家山、姑嫂树,直抵礄口。这使得圈在堤内的近十万低洼荒地全部变成了良田,汉口的地域因此扩大几十倍。而汉口堡的功能又因后湖官堤的修建,失去意义。两三年后,拆除城堡,改建为马路。人们为纪念张之洞,将此堤叫作了张公堤。
由袁公堤到汉口堡再到张公堤,每一次都将汉口的地域向北推进一大片,一直将沿着小河起家的汉口演变成一座大汉口。汉口只用了几百年的时间让自己的名声和繁华盖过了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镇武昌和汉阳,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
河南的朱仙镇,朱仙镇在春秋时为启封城西北附近的居民点。五代时期,由于开挖蔡河与汴河相通,该居民点逐渐成为汴梁附近的重要集镇。明朝嘉靖年间,朱仙镇进入兴盛时期,与汉口镇、景德镇、佛山镇齐名,同称中国四大名镇。清康熙年间,朱仙镇盛极一时,成为华北最大的水陆交通联运码头。然而,当历史进入清道光二十三年的时候,朱仙镇却开始趋于衰落。特别是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朱仙镇内4/5的房屋已被拆去,大批古建筑惨遭破坏。
1949年10月1日,随着新中国成立礼炮的响起,朱仙镇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镇积极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集市贸易迅速发展。为了再现昔日的辉煌,1986年,朱仙镇将运粮河两岸辟为商业街。1987年,朱仙镇被省政府命名为中州历史文化名镇。2000年5月,该镇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00家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试点镇”。特别是2003年以来,朱仙镇成功举办了纪念岳飞诞辰900周年活动、首届朱仙镇岳王庙会和中国木版年画国际研讨会暨中国木版年画精品展……这些活动的举办,使朱仙镇名扬国内外,大批国内外游客来到了朱仙镇。为了尽快实现古镇的崛起,朱仙镇政府强力实施“旅游带动、多元化发展”战略,建成了朱仙镇商城、朱仙镇仿宋商业一条街,同时岳飞庙、关帝庙、清真寺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相继对外开放,运河夕照,铁杆栖凤、陨石狮子等一批景观修葺一新,引得人们争相观赏。
‘捌’ 山东大汉口距今约多少年
大汶口遗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是距今6400年至46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中期文化遗存。
‘玖’ 大汉口的介绍
《大汉口》是江道海、董玮导演的剧情片,赵小明、戴云霞等主演《大汉口》1以辛亥革命为发端,以陆氏家族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建立近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为表现空间,折射出近现代中国历史中发生在武汉的多次风云际会以及民国时期种种社会现实和人生百态。该剧通过一个家族三代人,三个兄弟不同的人生信仰和选择,把家族的兴衰沉浮融入到宏大的历史叙事中。
‘拾’ 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武汉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工业城市。
武汉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武汉是中国的战略要地,要不然也不会成为几次gm的发起地。
其次就是武汉的交通便利,在还没有火车的时候。大量都是靠轮船之类的,而当时武汉的水路是全国首屈一指的。有拉火车之后,武汉作为九省通衢一样是交通最发达的几个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