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马头琴是哪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特色

马头琴是哪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特色

发布时间:2022-05-18 10:17:21

A. 马头琴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乐器呢。

蒙古族

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的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1155—1227)已流传民间。据《马可波罗游记》载,12世纪鞑靼人(蒙古族前身)中流行一种二弦琴,可能是其前身。明清时期用于宫廷乐队。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它的名称、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称作“莫林胡兀尔”,而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哲黑木、昭乌达盟则叫做“潮尔”。 还有“胡兀尔”、“胡琴”、“马尾胡琴”、 “弓弦胡琴”等叫法。队内蒙古外,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也有流行。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马头琴的优秀曲目很多,传统的琴曲风格多样,富于草原特色,曲调委婉,多是描绘自然风光或对马的歌唱。如《朱色烈》、《凉爽的杭盖》、《四季》、《蒙古小调》、《鄂尔多斯的春天》、《清凉的泉水》、《走马》和《马的步伐》等。《朱色烈》是根据同名民歌改编的,“朱色烈” 是山峰的名字,乐曲用它来比喻男女爱情的坚贞。《凉爽的杭盖》是描写水草丰美的山林和牧场的夏日风光。《四季》是根据同名民歌改编的,曲调悠扬流畅,描绘了锡林郭勒大草原一年四季自然景色的变化和牧民对家乡的热爱。赞颂新时代、新生活的优秀创编乐曲,有达日玛的《草原新歌》、《新春》,齐·宝力高的《草原赞歌》、《草原连着北京》、《万马奔腾》、《叙事曲》、《在鄂尔多斯草原》、《蒙古胡琴赞》和辛沪光的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等。《草原新歌》取材于锡盟、呼盟民歌,是一曲草原和牧民的赞歌。《草原连着北京》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身在草原、心向北京的炽热豪情。《万马奔腾》描绘了内蒙古千里草原的壮阔建设图景。有人曾经说过: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曲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这话十分贴切,当一首悠扬的马头琴曲在人们耳边奏响时,你随着那旋律闭目冥思吧……

B. 马头琴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乐器

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C. 马头琴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马头琴,是蒙古族最为常见的乐器,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蒙古族的各种节日、庆典等重大场合上都有它的身影。
马头琴,蒙古语称《Морин Хуур(音莫林胡日)》,原形是《Цоор(音潮尔)》。相传:牧人苏和,为爱马而救,人还而马去,缅之,取其头骨为筒,腿骨为柱,鬃尾为弦,裘皮蒙面,首雕爱马之相,制得二弦琴。
后期由齐宝力高和仟白乙拉等人改革了琴体结构、琴弦组成和演奏技法,使马头琴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马头琴,音色圆润,音域宽广,曲调悠扬,可塑性极强,因此闻名中外,享誉世界。
马头琴属于蒙古民族,属于全世界。1989在大师齐宝力高的努力下,野马马头琴乐团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成立(�0�0в�0�1р Монгол-Х�0�3ххот);1992年蒙古国马头琴大乐团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成立(Дээд Монгол-Улаанбаатар)。这两个机构的建立都为马头琴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4月,蒙古族马头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优秀的马头琴艺术家有:齐宝力高、包宝音图、仟白乙拉、李波、贺西格等。

D. 马头琴是哪个民族

蒙古。马头琴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潮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人声起便可琴声合。

E. “马头琴”是哪个民族的常用乐器

蒙古族

F. 马头琴是我国哪一名族拉的乐器

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的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1155—1227)已流传民间。据《马可波罗游记》载,12世纪鞑靼人(蒙古族前身)中流行一种二弦琴,可能是其前身。明清时期用于宫廷乐队。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它的名称、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称作“莫林胡兀尔”,而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哲黑木、昭乌达盟则叫做“潮尔”。 还有“胡兀尔”、“胡琴”、“马尾胡琴”、 “弓弦胡琴”等叫法。队内蒙古外,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也有流行。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马头琴的优秀曲目很多,传统的琴曲风格多样,富于草原特色,曲调委婉,多是描绘自然风光或对马的歌唱。如《朱色烈》、《凉爽的杭盖》、《四季》、《蒙古小调》、《鄂尔多斯的春天》、《清凉的泉水》、《走马》和《马的步伐》等。《朱色烈》是根据同名民歌改编的,“朱色烈” 是山峰的名字,乐曲用它来比喻男女爱情的坚贞。《凉爽的杭盖》是描写水草丰美的山林和牧场的夏日风光。《四季》是根据同名民歌改编的,曲调悠扬流畅,描绘了锡林郭勒大草原一年四季自然景色的变化和牧民对家乡的热爱。赞颂新时代、新生活的优秀创编乐曲,有达日玛的《草原新歌》、《新春》,齐·宝力高的《草原赞歌》、《草原连着北京》、《万马奔腾》、《叙事曲》、《在鄂尔多斯草原》、《蒙古胡琴赞》和辛沪光的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等。《草原新歌》取材于锡盟、呼盟民歌,是一曲草原和牧民的赞歌。《草原连着北京》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身在草原、心向北京的炽热豪情。《万马奔腾》描绘了内蒙古千里草原的壮阔建设图景。有人曾经说过: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曲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这话十分贴切,当一首悠扬的马头琴曲在人们耳边奏响时,你随着那旋律闭目冥思吧…马头琴的共鸣箱是正梯形的,琴杆上端雕刻着马头。这是马头琴的基本造型也是马头琴名称的来历。马头琴的琴弦很特别,它是用几十根长马尾合成的,两端用丝弦结住,系在琴上。用马尾弓摩擦马尾弦,发出的声音甘美、浑厚、特别动听,这在中外拉弦乐器中都是极为独特的。 早期的马头琴,是由马头琴乐手自制自用的,由于音量比较小,因此只适合于在蒙古包和室内演奏。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乐器制作者们对传统马头琴进行了改造,这种经过改造的马头琴,音域得到扩大,用尼龙弦代替马尾弦,使音量增大,并将定弦提高了四度。既保持了传统马头琴原油的柔和、深厚的音色,又增加了清晰、明亮的特点。改良后的马头琴已经完全适用于舞台上和室外演奏;它不仅能够拉奏,而且还可以拨弦弹奏,成为蒙古族最主要的独奏乐器之一。 传统多用四度定弦,可奏双音。音色圆润、深沉。常用于独奏和民歌、说唱的伴奏。 具体查看 http://ke..com/view/18020.htm,谢谢观看,

G. 马头琴是那个名族习俗

马头琴是哪个民族习俗
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乐器。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马头琴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潮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
相传有一牧人为怀念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

H. 马头琴有什么特色

1、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

2、马头琴是适合演奏蒙古古代长调的最好的乐器,它能够准确的表达出蒙古人的生活,如:辽阔的草原、呼啸的狂风、悲伤的心情、奔腾的马蹄声、欢乐的牧歌等。

3、马头琴随着时代发展,进行了多项改革。在二十一世纪出初马头琴演奏的形式也慢慢发生了变化,从以前呆板的演奏变成了视觉表型的艺术。

(8)马头琴是哪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特色扩展阅读

唯一一支以蒙古族传统乐器马头琴为主弦乐的多声部民族交响乐团:中国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

中国·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成立于2010年3月,原来叫乌审马头琴乐团,2013年5月改称为“中国·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现有演奏人员56名,大部分是乌审旗牧民的孩子。

中国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成立以来,为了提高每一位成员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水准,多次聘请齐宝力高、达日玛等马头琴大师和着名指挥家查干等,专程前来,现场指导,还多次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和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合作演出。

同时,为了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广大基层农牧民群众坐在家里欣赏到对他们来说非常陌生的交响乐,他们一直坚持下乡演出,每年都保证在20场以上。

每次下乡演出时,每位乐团成员发挥“五大员”职能,都能做到不仅是演员,而且是文化特派员、教学辅导员、学术研究员、传承保护员。乐团所有成员,都能够熟练演奏国内外经典作品和不同风格的地方特色作品60余首曲目。

中国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成立以来,多次参加国内外和自治区大型演出活动。2010年12月,参加第十三届香港世界“金紫荆花奖”文艺大赛,荣获大赛“最高奖”、“最佳创新奖”、“金奖”等七项大奖。

2012年4月,赴蒙古国参加第三届国际马头琴艺术节,荣获“最高奖”和“杰出贡献奖”。

I. 马头琴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乐器() A. 藏族 B. 满族 C. 蒙古族 D. 朝鲜族

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传统乐器.
故选:C.

J. “马头琴”是哪个民族常用的乐器

马头琴,蒙古族拉弦乐器。蒙语称莫林胡兀尔。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

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1155—1227)已流传民间。据《马可波罗游记》载,十二世纪鞑靼人(蒙古族前身)中流行一种二弦琴,可能是其前身。明清时期用于宫廷乐队。

琴杆用梨木、红木制,大者全长124、小者全长70厘米。音箱呈正梯形或倒梯形,也有六方或八方形。框板用硬木制,两面蒙马皮、牛皮或羊皮,并绘有图案。也有背面蒙松木薄板的。两侧开有出音孔。琴杆上部左右各置一弦轴。弓用藤条作杆拴以马尾。张两条马尾弦。正反四度或五度定弦。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改革制成数种马头琴。一种全长100厘米。蟒皮蒙面或木板面,张尼龙弦。反四度定弦d1、a,音域a—a3。另一种全长128厘米,音箱膜板结合,面板中央挖椭圆形洞框,蒙以蟒皮。增置弧面指板,张三条金属弦。定弦A、d、a。音域A—c2。

演奏时坐姿,音箱夹于两腿中间,琴杆偏向左侧。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在弦外拉奏。按弦法颇为独特,食指和中指伸入弦下用指甲顶弦,无名指用指尖按弦,小指用指尖顶弦。有颤指、滑音、双音、拨弦、揉弦、泛音等技巧。右手有顿弓、击弓、碎弓、抖弓、跳弓等技巧。

传统乐曲有《朱色烈》、《阿斯尔》、《走马》、《四季》等。

阅读全文

与马头琴是哪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特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2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9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