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文化有几种形式
什么就是文化?文化就是怎样产生的?
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就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的形式有哪些?文化的力量作用?
形式: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者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②自然科学与技术,语言与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作用:(原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与国家的历史中。
3.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的关系?
①经济就是基础,政治就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就是经济与政治的反映。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4.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对象: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与思维方式。
特点:①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5.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就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方面:①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上的地位及作用?
地位及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突出原因: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与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在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文化不仅内容上是多样的,形式上也是.无论古代文化还是现代文化,官方文化还是民间文化,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都有丰富的形式.
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渗透其中,道德、政治、军事、宗教、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活动,都是典型的重大的文化表现形式.
而文学与艺术,又有着无限丰富的表现形式:诸如神话文化、诗歌文化、戏剧文化、曲艺文化、音乐文化、绘画文化、影视文化等.还有大量的特殊文化表现形式,如:饮食文化、花鸟文化、体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丧葬及婚嫁文化、居住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网络文化、科技文化、服饰文化、节事文化、武术文化等.
❷ 文化的一般特征主要有哪些
文化的特点是:
1、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超生理性是指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的和创造的,文化不能通过生理遗传。超个人性是指个人虽然有接受文化和创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形成文化的力量却不在于个人。个人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需要文化,才能接受文化,才能影响文化。
2、复合性: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
3、象征性: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广泛的意义,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
4、传递性:文化一经产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包括纵向传递(代代相传)和横向传递(地域、民族之间)两方面。
5、变迁性与堕距(滞后):变迁性是指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是处于变化中的。一般认为大规模的文化变迁有三种因素引发,第一,自然条件的变化,如自然灾害、人口变迁;第二,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如不同国家、民族自技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交流;第三,发明与发现,各种发明、创造导致人类社会文化的巨大变迁。滞后性是指文化的各部分在变迁时的速度不一样,导致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
❸ 做人,有文化的4个表现是什么
第一,有良好的自我修养。
这种良好的自我修养不仅仅只是表现在外表,更多的是在内心。不论在什么情况之下,都能够做到心平气和,能够做到温文有礼。不要因为一个人的外貌而随意评断一个人,也不要狗眼看人低。
不论对谁都是一视同仁,都一样对待。做事情不毛毛躁躁的,做到有头有尾,能够获得他人的信任。这就是最基本的一种修养,也是最让人舒服的修养。
第四,能够为他人着想。
能够为他人着想,这是一种善良。这不是一种虚伪,这也不是一种能够装出来的表象,他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就像在公交车上为他人让座,从来都不是想要获得什么表扬,只是内心的良知让你必须要这么做。
❹ 文化特征有哪些
文化具有哪些特点
2020-04-14 09:17:17
文/叶丹
特征包括人为创造性、后天习得性、共享性、象征性、传递性、变迁性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1文化的特点
1、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超生理性是指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的和创造的,文化不能通过生理遗传。超个人性是指个人虽然有接受文化和创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形成文化的力量却不在于个人。个人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需要文化,才能接受文化,才能影响文化。
2、复合性: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
3、象征性: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广泛的意义,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
4、传递性:文化一经产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包括纵向传递(代代相传)和横向传递(地域、民族之间)两方面。
5、变迁性与堕距(滞后):变迁性是指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是处于变化中的。一般认为大规模的文化变迁有三种因素引发,第一,自然条件的变化,如自然灾害、人口变迁;第二,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如不同国家、民族自技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交流;第三,发明与发现,各种发明、创造导致人类社会文化的巨大变迁。滞后性是指文化的各部分在变迁时的速度不一样,导致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
2文化的作用
(1)整合。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对于协调群体成员的行动所发挥的作用,就像蚂蚁过江。社会群体中不同的成员都是独特的行动者,他们基于自己的需要、根据对情景的判断和理解采取行动。文化是他们之间沟通的中介,如果他们能够共享文化,那么他们就能够有效地沟通,消除隔阂、促成合作。
(2)导向。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通过共享文化,行动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在对方看来是适宜的、可以引起积极回应的,并倾向于选择有效的行动,这就是文化对行为的导向作用。
(3)维持秩序。文化是人们以往共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们通过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就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这也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形成。而且只要这种文化在起作用,那么由这种文化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就会被维持下去,这就是文化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
(4)传续。从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传,即下一代也认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么,文化就有了传续功能。
下载本文word文档
猜你喜欢
文化的社会作用
2020-04-26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2020-04-17
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什么
2020-04-21
文化的本质是什么
2020-04-17
文化是什么四句话
2020-04-22
文化的四个功能
2020-04-17
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什么
2020-04-21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怎么表现
2020-04-22
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
2020-04-21
文化的基本属性是什么
2020-04-21
相关文章
❺ 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文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精神性。
这是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所谓精神性是指文化必须是与人类的精神活动有关的,与人类精神活动无关的物质就不能称之为文化,如山河湖泊、天体运行就不属于文化范畴。
2、社会性。
文化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它是人与人之间按一定的规律结成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与人在联系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在共同认识、共同生产、互相评价、互相承认中产生的。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会有文化。
3、集合性。
这是指文化必须是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许多人共同的精神活动、精神行为或它们的物化产品。它是由无数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任何个人都无法构成文化。
4、独特性。
文化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组织或一个群体的基本因素。这些民族、组织、群体的差异性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因此文化带有独特性,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文化存在于两个民族或组织和群体中。
5、一致性。
这是指在一个民族、一个组织或一个群体中,文化有着相对一致的内容,即共同的精神活动、精神性行为和共同的精神物化产品。这种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相对一致性是构成一种文化的基础。正是有了这种一致性,各种文化才有了他们各自的内涵。
拓展资料: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❻ 文化的特征
1文化的特点
1、超生理复性和超个人性:超生理性是指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的和创造的,文化不能通过生理遗传。超个人性是指个人虽然有接受文化和创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形成文化的力量却不在于个人。个人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需要文化,才能接受文化,才能影响文化。
2、复合性: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制起。
3、象征性: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广泛的意义,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
4、传递性:文化一经产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包括纵向传递(代代相传)和横向传递(地域、民族之间)两方面。
5、变迁性与堕距(滞后):变迁性是指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是处于变化中的。一般认为大规模的文化变迁有三种因素引发,
第一,自然条件的变化,如自然灾害、人口变迁;
第二,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如不同国家、民族自技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交流;
第三,发明与发现,各种发明、创造导致人类社会文化的巨大变迁。滞后性是指文化的各部分在变迁时的速度不一样,导致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
2文化对人的作用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文化的特点
1、超生理复性和超个人性:超生理性是指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的和创造的,文化不能通过生理遗传。超个人性是指个人虽然有接受文化和创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形成文化的力量却不在于个人。个人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需要文化,才能接受文化,才能影响文化。
2、复合性: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制起。
3、象征性: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广泛的意义,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
4、传递性:文化一经产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包括纵向传递(代代相传)和横向传递(地域、民族之间)两方面。
5、变迁性与堕距(滞后):变迁性是指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是处于变化中的。一般认为大规模的文化变迁有三种因素引发,
第一,自然条件的变化,如自然灾害、人口变迁;
第二,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如不同国家、民族自技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交流;
第三,发明与发现,各种发明、创造导致人类社会文化的巨大变迁。滞后性是指文化的各部分在变迁时的速度不一样,导致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
2文化对人的作用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❼ 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文化不仅内容上是多样的,形式上也是。无论古代文化还是现代文化,官方文化还是民间文化,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都有丰富的形式。
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渗透其中,道德、政治、军事、宗教、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活动,都是典型的重大的文化表现形式。
而文学与艺术,又有着无限丰富的表现形式:诸如神话文化、诗歌文化、戏剧文化、曲艺文化、音乐文化、绘画文化、影视文化等。 还有大量的特殊文化表现形式,如:饮食文化、花鸟文化、体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丧葬及婚嫁文化、居住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网络文化、科技文化、服饰文化、节事文化、武术文化等。
❽ 中华传统文化都有哪些表现形式和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应包括:
古文、诗、词、曲、赋;
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
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
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文明的结晶,它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内容,另外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❾ 文化表现在那些方面
社会文化,包括文理学科,它应当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指高层次文化,既抽象的、看不到存在的,比如社会心理、美学和价值,第二层次指从第一层次具体下来的,尽管看不到具体存在,但能切实感觉到它的结构与活动方式存在的,比如政权及其机构,第三层次指表面文化,既看得到又摸得到的,物品或物质的文化。简单地说,就是精神文化、精神的物化文化以及物质文化。
❿ 文化的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首先文化是共有的,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文化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没有社会就不会有文化,但是也存在没有文化的社会.在同一社会内部,文化也具有不一致性.例如,在任何社会中,男性的文化和女性的文化就有不同.此外,不同的年龄、职业、阶级等之间也存在着亚文化的差异.
2、文化是学习得来的,而不是通过遗传而天生具有的.生理的满足方式是由文化决定的,每种文化决定这些需求如何得到满足.从这一角度看,非人的灵长目动物也有各种文化行为的能力,但是这些文化行为只是单向的文化表现如吃白蚁的方式警戒的呼喊声等.这和人类社会中庞大复杂的文化象征体系相比较仅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3、文化是一种架构,包括各种内隐或外显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系统习得或传递;
4、文化的核心信息来自历史传统;文化具有清晰的内在的结构或层面,有自身的规律;
5、文化是人自己的生存活动,也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
6、个体的人一旦出生,就已经落入某种文化环境中了,这是他无从选择的.每一个人都是在文化中生存和活动并参与文化的创造的.文化创造比我们迄今所相信的有更加广阔的和深刻的内涵.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
7、人与动物的区别.人与动物不同,支配动物行为的本能,是动物物种的自然特性;人的行为则是靠人自己曾获得的文化来支配.支配人的行为的,表面上看是外在于人的事物及其间的关系,但实际上,它们必须转化为知识、价值、意义才能内在地控制人的行为 .前人、他人的生存活动对自己的影响也是如此.
8、文化一方面是正在进行、不可停顿的生存活动,另一方面是寓蕴于这种当下的生存活动中并规范、调节、控制、影响着这些生存活动的知识、价值、意义.
9、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与我们分离,如同自然先予的世界与我们分离一样.我们无法逃脱地站立在我们创造的文化世界中,也就象我们站在自然世界中一样;尽管文化只是源于人类,而且为了保存文化的生命力,人作为承担者使用文化,并用文化来充实自己.但文化并非附属于人,而是外在于人的独立存在.事实上,文化可以与承担者分开,并可以由一个承担者向另一个承担者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