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神话中的华夏文化始祖
传说中的华夏三大始祖是约5000年前的炎帝、黄帝与蚩尤。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牦,牦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蚩尤,上古时代九黎部落酋长,是今天的苗族的祖先,也是部分汉族人的祖先,为中华三大人文始祖之一。
相传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牛头双角又是传统的龙文化里的龙角有相同之处。他有兄弟八十一人,都有铜头铁额,八条胳膊,九只脚趾,个个本领非凡。
(1)文化的鼻祖是哪里扩展阅读:
“三祖文化”是和合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和谐的民族,“和而不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一贯追求,它的源头就是形成于4700多年前的涿鹿三祖和合文化。三祖和合文化的最明显的标志,是涿鹿之战后,黄帝与各部落之间的“合符釜山”。
这是一次经过激烈战争之后的政治盛典,是一次和合的盛典。合符釜山首次提出了和合的理念。而和合理念是中华文化和谐观念的源头。由此可见,以黄帝为代表的“三祖文化”,既是以后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思想的渊源,也是儒家强调秩序、礼乐文化的渊源
② 炎黄文化的鼻祖,黄帝的陵墓位于哪个省
黄帝陵坐落在陕西省延安南部的黄陵县,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墓的所在地。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着名的游览胜地。
传说黄帝生于山东寿丘,逝世于河南荆山,葬在陕西桥山。桥山位于黄陵县城北1公里。陵冢在桥山之巅桥山有沮水环绕,群山环抱,古柏参天,有大路可通山顶直至陵前。山顶立一石碑,名为下马石,上“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字样。古代凡祭陵者,均须在此下马,步行至陵前,陵前有一祭亭,亭中立一高大石碑,上有郭沫若题“黄帝陵”在三个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双”四字。
黄帝陵冢在山顶平台的中央,陵冢高3.6米,周长48米,有砖砌花护围。四周古柏成林,幽静深邃。历代政府对保护黄陵古柏都很重视,宋、元、明、清都有保护黄陵的指示或通令。据黄陵县志记载,桥山柏林约4平方公里,共63000余株。
在桥山脚下,有轩辕庙一座。院内有古柏14棵,右侧有一株古柏特别粗,树枝像虬龙在空中盘绕,一部分树根露在地面上,叶子四季不衰,层层密密,像个巨大的绿伞,相传为轩辕氏所手植,距今5000多年。树旁有一碑楼,内嵌石碑一块,上写:“此柏高五十八市尺,下围三十一市尺,中围十九市尺,上围六市尺,为群柏之冠。
谚云:‘七楼八擤半,圪里圪瘩不上算’即指此柏。”据说,不久前对此树重测了一次,下围已达到三十市尺,此柏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称为“柏树之王”。庙院里有历代重修轩辕庙的碑记和祭文石,共46通。庙院最后边是大殿,上悬“人文初祖”金字匾额,殿内正中置牌位,上书“轩辕黄帝之位”6字。据说全国共有黄帝陵七处,甘肃、河南、山东、河北等地都有黄帝陵,但只有桥山的黄陵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国后,人民政府对保坊黄帝陵十分重视,多次进行整修,并扩展道路,增建文物陈列室及服务设施。现在来此参观游览的游客越来越多。
③ 中国传统文化的鼻祖究竟是老子还是孔子为什么呢
1、儒家:礼的守护者
先秦以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对礼仪制度的维护。即便是孔子以后观点分歧较大的孟子和荀子,他们对人性的看法虽各执一词,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点,便是维护“礼”。
虽然法家思想有些极端,但是确实也有其合理性。就后世的儒家,市面上也有许多说法是外儒内法,这种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法家的努力,才让后世的君主看到了“法”的重要性。
④ 中华文明究竟源自哪里到底谁才是中国人的祖先呢
中华文明究竟源自哪里?到底谁才是中国人的祖先呢!
1.具有解剖学上现代人特征的柳江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比人类学家原先所认为的要早。科学家通过对柳江洞内的堆积物进行详细研究表明,柳江人可能生活在距今7万年至13万年之间或更早,而不是原先所认识的3万年;
2.中国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是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牙化石,在中国出土的各时期的古人类化石都有共同特征,这表明至少170万年以来,中国人的进化过程是连续不断的;
3.但由于缺少5万年至1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证据,使这种连续性出现了缺环。所以基因研究者认为,东亚地区的古人类在这个时期灭绝了,非洲现代人迁移入亚洲并取代原有人。流域发明的楔形文字相比就晚了不少年。按照当时的条件,楔形文字传到中国来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所以,这倒是给甲骨文的发明做了一个“参考”。公元前3400年左右,楔形文字雏形产生,公元前3000年左右,楔形文字系统成熟,字形简化抽象化。到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甚至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 ...甲骨文则产生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
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中国文化究竟来源何方?中国人的祖先究竟是谁?在没有实际的证据之前,我们都不能下结论,这些都还有待于研究。
⑤ 炎黄文化的鼻祖黄帝的陵墓位于哪个省
位于河南灵宝。
黄帝陵位于于河南省灵宝市区西20公里阳平镇的黄帝铸鼎塬上,是《史记·封禅书》 、《汉书·郊祀志》、《水经注》等正史记载的轩辕黄帝铸鼎与升仙处。汉武帝曾在此建鼎湖宫纪念黄帝。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在此立《轩辕黄帝铸鼎原碑铭并序》,此碑为现今国内发现的专为记述轩辕黄帝事迹的最早碑铭。
据《阌乡县志》记载:“黄帝陵在县南铸鼎原上。”1954年灵、阌合并为灵宝县,而陵就在东距县城20公里的阳平镇东北5公里,北距黄河8公里处的黄帝岭西端。陵高6米、周长42.5米,经坚实的黄土修筑。原陵前建成有鼎湖宫和黄帝庙,庙之南是黄帝铸鼎处——铸鼎原。陵南8公里是荆山,《山海经》载:“华山之东,秦山之端有荆山。”陵西有阳平河北入黄河,陵西北即古称的鼎湖。
荆山黄帝陵所在地有大量的仰韶文化遗址,铸鼎塬聚落遗址包括北阳平、西坡、东常、轩辕台等50多处仰韶时期的文化遗址,总面积4.36平方公里,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被国家文物局、国家发改委列入“十一五”期间全国100处重点大遗址保护专项,并被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六大遗址首选 。
⑥ 中国文化的鼻祖是谁
孔子,儒家
⑦ 人文初祖是谁他的陵墓在今天的哪个省
人文初祖—黄帝陵
由西安北上约一百五十公里可以到达全国闻名的皇帝陵,距离黄陵县城约一公里的地方,远远地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的山,这在干旱的陕北是不多见的。这座山叫桥山,这是一块风水宝地,轩辕黄帝就安葬在这里。
黄帝是中国古文明的创造者,相传他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之为轩辕氏。皇帝生在上古时期,他既是人类蒙昧时代走向文明的集大成者,又是人类整个文明的开创者;既是野蛮时代的扫荡者又是法制社会的奠基者;既是天下大乱的平定者又是大同世界的建立者。如此伟人,如此伟业,后世子孙应当知道其人,尊敬其人,继承其业,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拜祭这位中华民族的文化鼻祖。黄帝陵前是一片用花岗岩铺成的广场,用石头雕刻的立柱整齐的矗立在广场的两侧,显得宏大而又古朴。沮河的水在此汇聚,形成一个很大的湖泊。湖泊穿过整个黄帝陵广场,湖水碧绿清澈,许多游客在湖边的垂柳下垂钓,不远处的水面上飘动着一些游船。凉风习习,阳光洒满波光粼粼的水面,一片散碎闪烁的金色,随风传来人们欢快的笑声。青山碧水,让人心旷神怡,的确是一个寻根觅祖释放心灵的好去处。
走近黄帝陵纪念馆,迎面而来的是宽大肃穆的庙门,庙门上方的牌匾上苍劲有力悬着“黄帝庙”的三个烫金大字。庙门均以石头砌成,显得高峻而又威严,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站在这里,我不由的对这位先祖肃然起敬。进入庙内引人注目的是院子里生长的古柏,它们拔地参天,树冠呈蘑菇状好似一把撑开的大伞,苍劲的枝干伸向天空。其中有一棵株长得特别粗大高约十米,上围约两米,下围约十米,没有七八个人是抱不住它 的。这是我国最大的古柏树,外国友人称之为“世界柏树之父”。传说这是由黄帝亲手栽种,距今已由5000多年的时光了,树旁边立有“黄帝手植柏”的碑石。庙的中央是贡奉黄帝的大殿,大殿上方悬着“人文初祖”的牌匾。殿内供奉着帝的塑像,塑像手持石铲神色凝重,好象有无限的心事。
院落的东侧是碑林,历史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在此立碑,歌颂黄帝的功德,肯定轩辕皇帝的功绩和保护黄帝陵的昭文。在近代毛泽东,蒋介石都在此拜祭这位伟大的先祖,并立碑 称颂其伟业。经香港和噢门回归后,这里又矗立了两块回归纪念碑,成为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告慰先祖中华大统的业绩。 游览过山下的黄帝陵纪念馆,我们驱车驶向桥山是的黄帝陵。汽车努力的在盘山石道上行驶,路边的古柏虬枝挺立,游人如织。在半山坡上,我们停了下来,上山的汽车到了尽头。在山路的旁边立着一块碑,上面刻着“文武官员在此下马”的字样,看来从古到今人们对黄帝的尊敬从未改变。从半山腰向上看,巍峨的桥山,葱茏的古柏在阳光下透着历史沧桑的气息,松树的芳香在空气中飘散着,真是沁人心脾。沿着石阶而上,在松柏茂密的山顶,我们见到了黄帝的陵墓。黄帝的陵墓四周被柏树遮掩,陵不是很高,只有3.6米,也不是很大,周长约48米。陵的周围是一圈朱红色的砖砌的花墙,陵前竖立着一块石碑,刻着“黄帝陵”三字,字迹洒脱是出自着名的文学家郭沫若之手。黄帝陵的不远处有一个约20米高的土丘,相传是汉武帝祭奠皇帝的遗迹。据说汉武帝征朔方归来,为了向黄帝显示自己的功绩,自己也想祈告成仙,就在这里筑台祭奠,这座土丘就被称作“汉武仙台”。
黄帝据说活了110岁,娶妻四人,一共生了25个孩子,与炎帝族、夷族、黎族、苗族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最先的基础。尔后子孙繁衍,羌人、夷人、狄人、苗人等一些部落都是黄帝的子孙,人称炎黄子孙。为了表彰和纪念他,后人尊称“人文初祖”。从秦朝开始,历朝历代的皇帝和统治者都亲自以朝廷的名义派朝廷大员来祭奠,成为华夏各族人民团结的象征。近几年,海外出现了“寻根热”,到黄帝陵拜祖寻根的海外炎黄子孙越来越多,每年都逾10万人,他们祝愿祖国统一,中华繁荣富强。每年的清明节国家领导人和陕西是政要及海内外的华侨相聚于此,来拜祭这位伟大的先祖。
现在,黄帝陵正在大规模地改造景区,准备申请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在不久的将来她会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各地观光的客人,让我们拭目以待。
⑧ 鼻祖什么意思,起源于什么
鼻祖,远祖之父(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语出《汉书·扬雄传上》:“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汾隅。”
《说文》里有“今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就是把生的第一个儿子称“鼻子”,这里的“鼻”字的意思即“第一”、“最初”或“开始”的意思。 所以,最早的祖先、创始的祖师就称“鼻祖”。
(8)文化的鼻祖是哪里扩展阅读:
鼻祖往往指开山之祖,比如农耕文化的鼻祖是神农氏;佛家鼻祖释迦牟尼佛;道家鼻祖老子等等。除了指开山之祖意外,鼻祖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对第九代祖宗的称呼。
人们常说的祖宗十八代就是指鼻祖,远祖,太祖,烈祖,天祖,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来孙,晜孙,仍孙,云孙,耳孙共十九代人。
人们常把第一个做某种事或是做某种事比较成功的人叫做“鼻祖”,这个词在汉语里面感觉有点儿怪怪的,为什么叫做“鼻祖”呢,原来,这里面和汉字的书写有一定的关系。
首先,应该先从“鼻”字说起,“鼻”字的本字原为“自”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自的形状都像是人的鼻子的形状,同时,在古时这两个字的读音也是一样的。
后来,在文中一般作第一人称代词时,“自”字就解为了自己,为了区别“鼻”字,所以,聪明的人类又在“自”的下面加了一个声符“畀”,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鼻”字。从此之后,两个字就有了不同的分工,由于“自”的本意就是“鼻”。
人们在说话自称时往往会有一个习惯,就是指着自己的鼻子说话,而且,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生的第一个儿子称之为“鼻子”,这里的“鼻”就是第一,最初以及开始的意思,这个意义也从“自”中而来,慢慢的,某件事的最早祖先,创始的祖师就有了“鼻祖”这一说法,从而一直沿用至今天。
⑨ 炎黄文化的鼻祖,黄帝的陵墓位于哪个省
桥山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寝,是《史记》唯一记载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着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史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周威烈王四年(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 。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
黄帝陵前植有“黄帝手植柏”,距今5000余年,相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和“世界柏树之冠”。
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黄帝陵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2002年5月,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7年5月,列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宣部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河南荆山黄帝陵
荆山黄帝陵于河南省灵宝市区西20公里阳平镇的黄帝铸鼎塬上,是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部落这一代繁衍生息历史佐证。古代文人墨客纷纷前来瞻仰,题诗作赋,着名诗人贺敬之在铸鼎原即兴吟诵:中华五千年,史证灵宝见。荆山登高望,古今两惊叹。
灵宝黄帝铸鼎塬聚落遗址包括北阳平、西坡、东常、轩辕台等50多处仰韶时期的文化遗址,总面积4.36平方公里,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被国家文物局、国家发改委列入“十一五”期间全国100处重点大遗址保护专项,并被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六大遗址首选 。
甘肃正宁黄帝陵
甘肃正宁黄帝陵,有诸多史料记载,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已经说得非常清楚,当时的罗川县就是现在的正宁县。
现存正宁县博物馆的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所立的《大宋宁州承天观之碑》载:“兹县(隋罗川县,今正宁县)据罗川之上游,实彭原之属邑,气象葱蔚,……人敦忠义之风,俗勤稼穑之事。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豳土划疆,本公刘积德之地。”“轩辕师广成于前,夏禹尊子于后。”这里所说的“轩丘”就是罗水上游的桥山,因为有(音桥)氏而得名。子午山也称子午岭,即《史记·五帝本纪》所说“黄帝崩,葬桥山”的桥山。
河北涿鹿黄帝陵
河北黄帝陵为轩辕黄帝的陵寝。在远古时期和西汉以前,人们每年的黄陵祭祖,是到河北涿鹿县,黄帝城边的黄帝陵祭拜。
⑩ 中国文化源头在哪
陕西洛南仓颉文化,中国汉字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