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化自信的五个内涵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基本遵循,深刻理解这一思想内涵,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1、更加珍视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鲜明特色
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辉煌的文化,是我们自信的根底。但历史文化作为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集萃,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之。坚定文化自信,就要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思想文化。新时代继承弘扬民族文化一定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加以继承。
2、更好继承红色革命文化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鲜明特点
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历程贯穿着孕育红色革命精神、传扬红色革命精神、彰显红色革命精神的文化脉络。
3、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鲜明旗帜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其精神内核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坚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需要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
(1)文化自信指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
正因为文化自信有着上述独特作用,它的意义也就特别重大。这些重大意义可从多个维度去作分析。
从国际发展的趋势看,文化自信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激烈竞争的必然要求。20世纪后期,随着知识经济、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互联网、新能源等的发展,人们认为文化变成了当代国际竞争中的新焦点。19世纪是靠军事改变世界,20世纪是靠经济改变世界,21世纪则要靠文化改变世界。
从这一意义上说,谁占领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2. 谈谈对文化自信的认识和理解
1.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价值取向的自信。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表达形式、内容诠释和实践方式上,都极具自身特色,如讲究“天下万物苍生为一”的自然观,讲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观,亦推崇舍生取义、诚信知报、仁爱孝悌的道德观等。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基于自身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性质,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
2.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自信。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既体现在以儒为主、最终糅合儒佛道三者的思想体系方面,也体现在重道德、强调道德自律的群体本位伦理文化体系方面;既体现在“人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评价方式上,也体现在“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敬业标准设定上。
3.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生命情趣的自信。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命情趣。这种生命情趣,既体现在中华民族面对恶劣自然或社会环境、险峻国内或国际环境时,始终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的民族品格方面,也体现于寻求“天人合一”时乐天知命的生活态度方面
4. 提出文化自信,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现当代文化建设中自身定位的准确认知。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就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探索和建设,贯穿党史。
5. 提出文化自信,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步骤的准确把握。2011年“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步骤的准确把握。文化自信必是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的。
3. 文化自信是什么是什么
所谓“文化自觉”,是借用我国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文化自信来源历史深处。泱泱大汉、煌煌盛唐,当这些盛世湮灭于历史的长河时,留给人们的是深深扎根在民族灵魂深处的文化。所以,当人们谈到兵马俑,谈到丝绸之路,甚至谈到不被人熟知的缶,都满怀对自己历史文化的自信。
这种自信,就是人们的一种文化自觉。我国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
4. 文化自信的理解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要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儒法并用”、“德刑相辅”的治理思想,“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一直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甚至,我们正努力建设的小康社会的“小康”这个概念,也是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这些千百年传承的理念,已浸润于每个国人心中,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构成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我们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从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5. 文化自信,是什么意思
一个人要对自己的本土文化,他的祖国的文化怀有自信,比如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感,就是文化自信。
6. 文化自信指的是什么在对外交流时,我国要有怎样的文化内涵
文化自信指的是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的认可与尊崇,对外交流时我国要展现出中国人民的精神志气。
7.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内涵及表现是什么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所谓“文化自信”,指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对既有文化优良传统的肯定与坚持.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源泉,中华民族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
有了“文化自觉”,才能有“文化自信”;有了“文化自信”,才能有“文化自强”.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世界,只有做到文化自觉,才能在不同文化的对比和互动中稳住根基,获得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继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文化自信不是固步自封,也不是唯我独尊,要在坚守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同时,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着眼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倡导和发展先进文化,凝聚奋斗力量.
8. 什么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来源历史深处。泱泱大汉、煌煌盛唐,当这些盛世湮灭于历史的长河时,留给人们的是深深扎根在民族灵魂深处的文化。所以,当人们谈到兵马俑,谈到丝绸之路,甚至谈到不被人熟知的缶,都满怀对自己历史文化的自信。
这种自信,就是人们的一种文化自觉。我国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
9. 文化自信是什么意思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历史发展精髓的深刻领悟,对自身文化秉赋的充分尊重,对自身精神价值的高度肯定,并在此基础上自觉地传承、弘扬、践行,进而拥有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能力。文化自信不是固定人群对既有文化的被动承担,其基本路向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觉,目的是文化自强。
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是树立和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三种文化,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0. 什么是文化自信我们如何增强对祖国民族文化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更因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背景
主席多次在重大场合引经据典,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掀起了中国文化热。跟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节奏,我们的文化自信再次得以提高。在当代,文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维度。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文化融合加剧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更应为中国社会各界所重视与扶持。我们须知,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明的创造力所在,只有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持续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