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海南岛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在哪里
落笔洞位于三亚市落笔峰。落笔洞遗址是目前已知的海南岛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也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南端的一处史前文化洞穴遗存。
‘贰’ 海南附近有早期人类遗址吗
海南附近有最早的旧石器人类遗址,是落笔洞遗址。地理位置是在海南省三亚市东北的落笔峰。距离现在的时间是10000年左右。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海南洞穴文化遗址在哪里扩展阅读:
落笔洞遗址位于三亚市吉阳区荔枝沟向北方向约7公里处的小山峰-印岭山脚下。
地质地貌
落笔洞系燕山运动的产物,主要是由于受到地壳深部的物质上涌发生挤压,从而向上隆起,产生张力形成断裂,并导致这里的石灰岩一部分上升,一部分下降。落笔峰乃是上升岩石层所致。
大气气候
落笔洞气候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263毫米,6-10月雨季,台风季节往往雨水增多。降水量占全年的90.2%。终年无雾。年平均气温25.5℃,6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28.8℃,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21.6℃,极端气温最高35.9℃,最低5.1℃。
落笔洞中有很多用火遗迹,灰烬层堆积较厚,且间杂着大量的烧石、烧骨,生产工具上也有火烧痕迹。这表明当时的“落笔洞人”已广泛使用火了。
堆积物中含有大量螺、蚌及蚶类遗骸,但发现极少鱼骨化石,这说明落笔洞人没有学会网鱼技术,只是在海边礁石上拾回一些贝类食用。
点滴的考古线索为我们还原了落笔洞人狩猎、捕捞、采集、用火的生活场景,过着原始的穴居生活,繁衍不息,在蛮荒时代创造出海南岛的远古文化。
石刻文物
落笔洞的摩崖石刻甚多,洞中石壁上刻有历代名人诗词共有七处之多。 宋、元、明、清诸代,均有无数文人骚客前来游览,并留下了一系列摩崖题刻。
这些诗文题刻,有的永远留在了落笔洞的石刻上,有的则收录于《崖州志》等史志中。截至到2014年底,目前发现的最早题刻是宋代游寓诗人倭倭才的石刻,其他还有明代赵瑶,清代莫威和,清代梅仙氏等人。
1990年1月,落笔洞遗址被三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11月,落笔洞遗址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落笔洞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海南省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叁’ 中国十大溶洞都是哪十大
织金洞、黄龙洞、腾龙洞、本溪水洞、芙蓉洞、崆山白云洞、石花洞、玉华古洞、梅山龙宫、雪玉洞。
1、织金洞
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官寨苗族乡,地处乌江源流之一的六冲河南岸,距省城贵阳120公里。地理坐标26°38′31″~26°52′35″N, 105°44′42″~106°11′38″,公园占地面积170 km2,海拔900~1670m。
1980年4月,织金县人民政府组织的旅游资源勘察队发现此洞。织金洞现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
织金洞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之首; “中国最美的旅游胜地——“中国十大奇洞”之首。
中科院下辖的《中国国家地理》等国家级地理研究部门也给予高度赞誉,称其为“中国溶洞之王”,“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
2015年9月19日(日本时间下午17点),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加入世界地质公园。填补了贵州没有世界地质公园的空白。成为贵州省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
2、黄龙洞
黄龙洞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核心景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
被列为国际旅游洞穴会员、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中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点)、中国旅游首批知名品牌、湖南省最佳旅游景区、湖南省着名商标、张家界旅游精品线之一,享有绝世奇观之美誉。
2005年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旅游溶洞”。2009年,黄龙洞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旅游奇洞”。
3、腾龙洞
腾龙洞风景名胜区,是国家地质公园,距湖北利川市城区6公里。景区总面积69平方公里,集山、水、洞、林于一体,以雄、险、奇、幽、秀而驰名中外。
1988年,经25名中外洞穴专家历时32天实地考察论证:腾龙洞属中国目前最大的溶洞,世界特级洞穴之一。
1989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审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国家级权威刊物《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震撼腾龙洞"。因为腾龙洞的宏伟盖世,海军69l艇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利川艇”。
腾龙洞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宜人的气候条件,是旅游、疗养、探险、地质考察的理想之地。
2015年12月,利川腾龙洞入选长江三峡30个最佳旅游新景观之一。
4、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际旅游洞穴协会亚洲会员单位,是至今发现的世界第一长地下充水溶洞,被赞誉为“钟乳奇峰景万千,轻舟碧水诗画间;钟秀只应仙界有,人间独一此洞天”。
本溪水洞位于辽宁省本溪市东北35公里处,由水洞、温泉寺、汤沟、关门山、铁刹、庙后山6个景区组成,融山、水、洞、泉、湖、古人类文化遗址于一体,沿太子河呈带状分布,总面积200平方公里。
水洞景区是数百万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洞内深邃宽阔,现开发地下暗河长3000米,水流终年不竭,清澈见底,洞顶和岩壁钟乳石发育较好,千姿百态,泛舟游览,使人流连忘返。
温泉寺景区,泉水温度可达44℃,日流量400吨,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庙后山古文化遗址,是中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对研究辽东古人类分布、古代地理有重要价值。
5、芙蓉洞
芙蓉洞是一个大型石灰岩洞穴,形成于第四纪更新世(大约120多万年前),发育在古老的寒武系白云质灰岩中。洞内深部稳定气温为16.1度。
芙蓉洞主洞长 2700 米,游览道1860米,底宽12-15米以上,最宽69.5米;洞高一般8-25米,最高48.3米;洞底总面积37000平方米,其中辉煌大厅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面积 1.1 万平方米,最为壮观。
整个芙蓉洞的最大静态和客容量为185000人。同时被誉为“世界三大洞穴”之一。2011年7月6日,芙蓉洞风景区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A(5A)风景名胜区。
6、崆山白云洞
崆山白云洞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邢台市临城县境内,是崆山白云洞风景区的主要景点,南距邢台市56公里,北距石家庄市86公里。
崆山白云洞形成于5亿年前的中寒武纪,是我国北方一处难得的岩溶洞穴景观,崆山白云洞是全球同纬度最大的溶洞,开发有为“人间”、“天堂”、“地府”、“龙宫”、“迷宫”五个洞庭,洞内四季恒温17℃,主要景观150多处,沿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和107国道。
7、石花洞
北京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南车营村,距京城55公里,为七层溶洞,上下高差150米。现一、二层全部和三层、四层部分已对外开放,游览长度达2500米。
石花洞原名“潜真洞”,自发现至今已500多年。因洞内雕有三尊大理石佛像,曾改称“石佛洞”,香火曾盛极一时。
石花洞是国内发现的岩溶洞穴中集规模大、洞层多、沉积类型全、次生化学沉积物数量大的洞穴,其美学价值和科研价值也可居世界洞穴前列,与闻名中外的桂林芦笛岩、福建玉华洞、杭州瑶琳洞并称中国四大岩溶洞穴。
8、玉华古洞
玉华古洞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距福银高速将乐互通口3公里。古洞总长5公里,有藏禾、雷公、果子、黄泥、溪源、白云六个支洞,共169个景点。
它形成于二亿七千万年前,由海底沉积的石灰熔岩经过三次地壳运动的抬升和亿万年流水的冲刷、溶蚀、切割而成,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如今正处于发育生长期,是一处胜景天成、如梦如觉、自然幻化的人间仙境。
9、梅山龙宫
梅山龙宫,是湖南最大山脉雪峰山(古称梅山)的腹地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湖南省新潇湘八景景区、首届湖南大众最爱旅游目的地。
梅山龙宫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资水河畔,是一个集溶洞、峡谷、峰林、绝壁、溪河、漏斗、暗河等多种喀斯特地质地貌景观于一体的大型溶洞群,有九层洞穴,探明长度2870余米,已开发游览路线1896米,其中包括长466米世界罕见的神秘地下河。
整个洞府分为龙宫迎宾、碧水莲宫、玉皇天宫、龙宫仙苑、龙宫风情、龙凤呈祥六大景区。
10、雪玉洞
雪玉洞地处丰都鬼城的长江对岸,位于龙河峡谷险峻陡峭的岩壁之上,是重庆市着名的溶洞型景区,占地15平方公里,景区内珍稀动物(猕猴、野猪、红腹锦鸡等)与成群溶洞、蜿蜒河流、飞泻瀑布、凌空峭壁、悬棺等景点和谐一体。
周围地区更拥有悠久的土家风俗,形成了独特的龙河文化。雪玉洞是龙河旅游景区溶洞群中的精品,也是三峡库区长江旅游黄金线上一朵新兴的奇葩。
雪玉洞全长1644米,现已开发游览线路1166米,上下共三层,分为六大游览区:群英荟萃、天上人间、步步登高、北国风光、琼楼玉宇、前程似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十大奇洞
‘肆’ 海南省昌江县钱铁洞遗址有哪些发现
钱铁洞位于海南省昌江县王下乡钱铁村旁钱铁山半山腰,洞口向东,高约12米,宽约20米,深约60米。洞分上、下两洞,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生活的遗址。
在钱铁洞遗址中,发现了大量螺类动物壳,被认为是洞穴螺类动物的遗址,另外还有少量打制石器和近百件精制石器,对于研究海南古人类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
钱铁洞下洞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100余件,其中有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手镐、石锤和石砧等,在上洞还有一些石片、烧骨和动物化石碎骨。
根据地层和石制品的文化特征,昌江钱铁洞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大约20000年左右,它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遗址属于同时代的遗址,说明海南岛20000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
钱铁洞石制品的特征属于砾石文化。手镐是我国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与中期的重要石器类型。钱铁洞遗址发现的手镐,为研究华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伍’ 落笔洞洞穴遗址有怎样的内涵特征
老虎、巨鸟、大象、古人,同在海南岛的茂密森林生活,巨木擎天,虎啸猿啼,鹿鸣呦呦……男人外出狩猎时,洞穴里的妇女老人小孩守在灶边,用石头、骨锥敲开各种海贝蚌蛤,干枯的树枝在熊熊火焰中“噼啪”作响……
落笔洞洞穴遗址内涵特征为:“三亚人”主要从事狩猎、捕捞和采集的生产活动,过着原始的穴居生活。
‘陆’ 中国最大的洞穴博物馆是哪个呢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大力开发,许多地方都开发了旅游景点以及各种旅游项目。在众多的旅游景点中,石窟的魅力逐渐被人们所认同。但是提起石窟,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一系列从古流传下来的石窟雕刻艺术,忽略了一些后天打造的石窟文化。今天小编 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最大的洞穴博物馆,其独特的景观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除了洞窟里面的景观,还可以看到洞窟边上摆放的一组雕塑,是当年这里作为矿石开采区时候尽心开采的工作流程。作为中国最大的洞穴博物馆,自然少不了石文化的展览。里面陈列着很多石刻艺术品,是每一个石刻爱好者的天堂。
‘柒’ 怎么证明海南岛远古文化与大陆远古文化一脉相承
落笔洞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对于研究早期人类开发利用海南地区的历史,以及更新世到全新世过渡期华南与东南亚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都十分重要。
落笔洞遗址与我国岭南相同时期的广西白莲洞、广东黄岩洞和独石仔洞等遗址对比,文化面貌较一致,它们同属于岭南地区全新世早期洞穴文化的范畴。这说明海南岛远古文化与大陆远古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捌’ 中国有个“小南海”在哪里
1.河南小南海原始人洞穴遗址
小南海原始人洞穴遗址,位于安阳市西南25公里的北楼顶山之腰,座西朝东距小南海近一华里,乃一溶岩洞穴。这是中州地区唯一的旧石器时代遗址,1963年被颂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0年3月,安阳人民修小南海水库,开山取石时发现此天然石洞,洞口朝东,背依大山,前为开阔地,东南距洹河近一里。洞向西南延伸,深约50米,宽约2--3米,高约2.5--3米。1960年4--5月,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旧石器考古专家安志敏主持了第一次试掘。1978年又进行了第二次试掘。两次试掘都在洞口附近,内部大规模发掘任务待以后进行。据洞口两次试掘得知,文化层厚6米左右,可分5层。出土有石器7078件,多种动物化石及用火灰烬。石器一般器形较小,绝大部分为人工打制的石片。石料以燧石为主,石英次之,也有少数火石、石髓及石灰岩等,种类计有石核、石片、敲砸器、尖状器和多种刮削器,也有少数装饰品。动物化石有野驴、披毛犀、水牛、野猪、斑鹿、羚羊、 狗、猩猩、鸵鸟蛋、刺猬狼等动物种属。
据放射性碳十四科学测定,洞穴的文化遗存,上层堆积距今约13000年,下层距今约2--2 .5万年。其时代和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相当;从石器看,两者还有遥承渊源。小南海原始洞穴遗址是河南境内发现的第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是建国后在华北地区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遗址,被郭沫若定名为“小南海文化”。它填补了考古研究上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缺环。为人类的发展历史以及其它各方面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宝贵实物资料。
2.河南小南海石窟
小南海石窟,位于安阳县西南25公里小南海北滨,面临洹水,背靠大山,依山而凿。由于它凿于风景优美的小南海附近,所以称之为小南海石窟。现存三窟,均为北齐天保年间建造。三窟造像大同小异,规模相近,风格古雅。
西窟进深1.76米,面阔1.36米,高1.76米。平面呈方形,面积为2.4平方米。正中雕释迦牟尼佛一尊,结跏跌坐于长方形台座,左右为胁侍菩萨二像,两侧壁各镌刻菩萨三立像。门作拱券状,门楣上雕有滚龙两条,中间有一莲花。门两旁各雕刻有护法神王一尊,组成火焰拱门。
中窟进深1.34米,面阔1.19米,高1.78米。平面呈方形,面积约1.6平方米。正中雕释迦佛一尊,火焰背光,内浅刻腾空飞舞的飞天6个,左右刻二胁菩萨,两侧壁各镌侍立菩萨3尊,其间各浅刻小型菩萨3尊,手拿莲枝。东壁上部有浮雕弥勒说法图案,西壁有浮雕莲枝菩提树图案。座台上刻有三个伎乐人。全窟萦壁遍布拜佛积德、敬佛造像的题刻。门亦作拱状,有门槛。门额饰形象生动的二青龙,间有火焰宝珠,下为两只金翅鸟。门洞两旁对称地刻有停立着的天王浮雕,威武雄壮。门额上有大片削平岩石镌“方法师镂石板经记”云:“大齐天保元年,灵山寺僧方法师、故云阳公子林等,率诸邑人,刊此窟,髣像真容。至六年,“国师大德”稠禅师重茔修成。相好斯备,方欲刊记金言,光流末季。但运感将移。暨乾明元年,岁次庚辰,于云门寺,奄从迁化,众等仰惟先师,依准观洁,遂镂石板经传之。”后华严经偈赞和涅 经品行。此摩崖题刻石板经,乃标准的北齐书体,苍劲浑重,委婉秀丽,书法价值极高。
东窟毁坏较重,其进深和面阔均为1.29米,高1.6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积为1.66平方米。正面中间雕琢释迦佛1尊,左右刻二胁侍菩萨,两侧壁各雕3尊菩萨。其间弥刻大小佛像23尊,无统一布局,不像是一次刻成的。
这里原是宏伟的灵山寺,可能有较大规模的石窟造像群,现仅余三座石窟,从形体结构,风格题材来看,与河北省峰峰响堂山石窟,遥相呼应,相辅相成,是北齐时期石窟艺术的珍品。
3.重庆小南海湖泊景区
于重庆城东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原名小瀛海。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一个融山、水、岛、峡等风光于一体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景区。人称"深山明珠"、"人间仙境"。小南海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清咸丰六年(1856)大地震中,谷口被湮塞而为大泽。大垮岩、小垮岩、断碉绝壁及岩石垒成的大坝等地震遗迹,于今仍清晰可见。小南海四周秀峰环列,湖口奇石竖立,溪水萦回,湖内港汊纵横,岛上茂林修竹。朝阳寺、老鹳坪、牛背三个岛屿,古松蔽日,茶花连云,茅舍竹楼,鸡鸣犬吠,一派田园风光。
‘玖’ 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欧洲,曾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的发祥地。因为人们打开地图一看,欧洲布满了古人类的遗址。考古学家最早发现的古猿化石,也是在1856年出土于法国。随着亚非两地更多人类化石的发现,人类摇篮欧洲说才逐渐退出了舞台。
达尔文曾在1871年出版的一本专着中大胆推测:非洲是人类的摇篮。此前在1863年,则有人主张人类起源于南亚。后者不久得到了印证:1890年,印尼发现了一具头盖骨,“爪哇直立猿人”使人类起源南亚说为之一振。1927年,中国发现“北京人”化石,使中亚起源说更加风靡一时。
但也就从这时起,在南非,在东非,有不下20个地点发现了最早阶段的人类化石,尤其是1974年,在东非大裂谷所在的埃塞俄比亚,发现了一具保存40%遗骸的“露西少女”猿人骨架,距今超300万年;加上非洲出土的大量早期人化石,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演化体系。于是,全球人类“走出非洲”的学说,一时勃兴。
然而,最能支撑“走出非洲”学说的遗传学基因测序理论,也广遭质疑。正如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金昌柱所说:“在人的体内,基因序列多达30亿,现在的测序,只是抽出其中个别片段分析,概率不过亿分之一。”而在我们中国,发现过距今300万至500万年间的猿人化石,发现过龙骨坡约200万年前的能人,发现过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发现过距今约80万年的陕西蓝田人,发现过郧县人等距今几十万年的直立人,发现过距今二三万年的智人———巢湖人、富林人,还发现过距今约1.8万年的北京山顶洞人……“‘中国起源’自成一体,纵线贯通!”
迄今为止,科学界仍徘徊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之谜面前。此时此刻,人们不禁回味70多年前一些远见卓识的科学家们的忠告:
“亚洲可能充当过人类进化的巨大舞台,是最古老的人类工业巨大的扩散中心。要想弄清诸如人类起源这样的复杂问题,离开亚洲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1965年就发现了元谋人,可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门紧闭,国际专家纷纷涌入非洲,致使非洲大量考古发现。元谋人的研究,再不能孤军奋战了!”
事实上,近年来亚洲尤其中国,研究者正掀起一场“追赶非洲”的行动,他们的多项发现在年代上直迫非洲那些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亚洲更多新材料的发现和更深入的研究,一幅符合本来面目的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画卷将会展现于人们面前。”
当然,一切都有待于最重要的人类化石的出土。
其实,“我从哪里来?”的亘古命题,至今仍在求答。
人类总是在不断的发现中不断接近自我的本来真相。相信,人类起源的谜团,定能解开。
‘拾’ 海南岛的石器时代落笔洞遗址有哪些类型和文化性质
海南岛的石器时代遗址和遗物地点,按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遗址特征,可分为洞穴、台地和沙丘三种类型。在年代上,洞穴遗址早些,但数量最少;台地遗址较晚,数量最多。
落笔洞遗址在文化发展时序上处于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过渡文化性质,也是我国最南端的一处史前文化的洞穴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