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洛神"一词有何典故
洛神宓妃的传说
在洛河两岸,流传着一个脍炙人口的洛神宓妃的故事。
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那时,居住在少河流域的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当中,半教会有洛氏百姓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猪、养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给了有洛氏的人们。
这天,大伙儿劳动之余,宓妃拿起七弦琴,奏起优美动听的乐曲来。不巧,这悠扬的琴声被黄河的河伯听到,这个浪荡公子便潜入洛河,看到宓妃,一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于是河伯化成一条白龙,在洛河里掀起轩然大波,吞没了宓妃。
宓妃被河伯押入水府深宫,终日郁郁寡欢,只好用七弦琴排遣愁苦。这时,后羿来到了宓妃的身边。后羿原是位善射的天神,因射死了九个天帝的儿子,便与妻子一同贬到人间,后妻子嫦娥偷吃仙药,一人返回天宫,便只剩后羿独自留在人间,宓妃产生了爱情。那河伯本来就窝了一肚子火,听说了后羿宓妃之间的恋情,更是恼羞成怒。他化作一条白龙潜入洛河,吞噬了许多田地、村庄和牲畜,后羿怒火填膺,射中了河伯的左眼,河伯仓皇而逃。
河伯自知不是后羿的对手,只好跑到天帝那儿去街头天帝早就知道了所发生的一切,并不向着河伯说话,河伯这下只能灰溜溜地回到水府,再也不敢管后羿与宓妃的事了。
从此,后羿与宓妃这对情侣便在洛阳居住下来,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后来,为表彰他们,天帝还封后羿为宗布神、宓妃为洛神。洛河两岸的人于是在老城东关兴建了座宏伟的“洛神庙”。洛神宓妃的故事也就一代代传了下来。
Ⅱ 洛神这个故事在古代是真的发生过吗曹植和甄宓真的在三国时期相爱吗
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1]又称甄夫人。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睿之生母。曹睿即位后追尊甄氏为文昭皇后,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上蔡令甄逸之女。
目录
[隐藏]
1 生平
2 家庭
3 创作作品中的甄氏
4 参考资料
5 注释
生平[编辑]
甄氏是上蔡县令甄逸的女儿,母为张氏。三岁丧父。建安中期,袁绍为次子袁熙纳之。建安四年(199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留在冀州侍奉袁绍的妻子刘氏[2]。建安九年(204年),冀州邺城被曹操攻破,甄氏因有姿色,被曹丕所纳。甄氏初有宠于曹丕,生下儿子曹睿和女儿曹氏(即东乡公主)。甄氏对曹丕妾室中有宠的劝勉她们努力上进,对无宠的安慰开导,并常常建议曹丕为子孙昌盛多娶妻妾。[3]曹丕要驱逐一位姬妾任氏时,甄氏曾“流涕固请”,为其求情。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其子曹丕继任为魏王。六月,曹丕南征,甄氏被留在邺城。同年,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退位而成为皇帝,即魏文帝。退位为山阳公的刘协将两个女儿献与魏室为嫔。除献帝二女外,曹丕在洛阳,后宫爱幸者有三:贵嫔郭女王,位次皇后;李贵人,生有皇子曹协;阴贵人,东汉大族南阳阴氏女。
早在曹丕初即王位时,便进郭女王为夫人,封号等同甄氏。到曹丕称帝,携郭女王到洛阳,进封贵嫔,地位仅次于皇后;甄氏则被留在邺城,仍为夫人,不立为皇后。甄氏愈发失意,有怨言。郭女王向曹丕进谗,曹丕遂遣使者至邺城将甄氏赐死,据传殡葬时披发覆面,以糠塞口。[4]黄初三年(222年),曹丕册立郭女王为皇后,令甄氏之子曹睿奉郭皇后为母。之前黄初二年(221年),曹丕曾请术士周宣解梦,周宣答:“天下将有贵族女子冤死。”曹丕闻言后悔,派人追回赐死甄氏的使者但已不及。[5]
226年,曹睿继承帝位,即魏明帝,甄氏才被追封文昭皇后。
相传甄氏曾创设“灵蛇髻”,对古代妇女发式颇有研究。[6]
家庭[编辑]
父母
父:甄逸,上蔡令
母:张氏:常山人
兄弟
甄豫,早终
甄俨,举孝廉,大将军掾、曲梁长
甄尧,举孝廉
姐姐
甄姜
甄脱
甄道
甄荣
丈夫
袁熙,幽州刺史(建安中─204年)
曹丕,魏文帝(204年─221年)
儿子
曹睿,即魏明帝
女儿
东乡公主
注释[编辑]
^ 《三国志·魏书·后妃传》注列举了其兄弟姐妹的名字,唯独没有她的名字。因为曹植《洛神赋》被好事者传为是写给甄氏的爱情篇章,故此她一般被称为“甄宓”或“甄洛”,有时又称为甄妃。但从其子魏明帝为避母姓将《感甄赋》改名《洛神赋》,而“洛”“宓”二字未被避讳来看,此二字皆非甄氏本名。
^ 陈寿《三国志·魏书·后妃传》:建安中,袁绍为中子熙纳之。熙出为幽州,后留养姑。
^ 《魏书》:后宠愈隆而弥自挹损,后宫有宠者劝勉之,其无宠者慰诲之,每因闲宴,常劝帝,言"昔黄帝子孙蕃育,盖由妾媵觽多,乃获斯祚耳。所愿广求淑媛,以丰继嗣。"帝心嘉焉。
^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作《典论》,其中《内诫》一章:“司隶冯方女,国色也,世乱避地扬州,袁术登城,见而悦之,遂纳焉,甚爱幸之。诸妇害其宠。给言将军以贵人有节志,但见时宜数涕泣,示忧愁也,若如此,必长见敬重。冯氏女以为然。后每见术辄垂涕。术果以为有心志,益哀之。诸妇因是共绞杀,悬之于厕梁,言其哀怨自杀。术诚以为不得志而死,厚加殡敛。袁绍妻刘氏甚妒忌,绍死,僵尸未殡,宠妾五人,妻尽杀之。以为死者有知,当复见绍于地下,乃髡头墨面,以毁其形,追妒亡魂。戮及死人,恶妇之为,一至是哉!其少子尚,又为尽杀死者之家,嫔说恶母,蔑死先父。行暴逆,忘大义,灭其宜矣。绍听顺妻意,欲以尚为嗣,又不时决定。身死而二子争国,举宗涂地,社稷为墟。上定冀州屯邺,舍绍之第。余亲涉其庭,登其堂,游其阁,寝其房。栋宇未堕,陛除自若,忽然而他姓处之,绍虽登蔽乎?亦由恶妇。”对袁家诸妇的作为非常反感,可见他这时对甄氏已有不满。
陈寿《三国志·魏书·后妃传》:“黄初元年十月,帝践阼。践阼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甄)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
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时引《魏略》云:“明帝既嗣立,追痛甄后之薨,故太后以忧暴崩。甄后临没,以帝属李夫人。及太后崩,夫人乃说甄后见谮之祸,不获大敛,被发覆面,帝哀恨流涕,命殡葬太后,皆如甄后故事。”
^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无几,帝复问曰:“我昨夜梦青气自地属天。”宣对曰:“天下当有贵女子冤死。”是时,帝已遣使赐甄后玺书,闻宣言而悔之,遣人追使者不及。”
Ⅲ 古代神话中“洛神”身份是什么,历史上“洛神”真的存在吗
“洛神”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位人物,被称为洛水女神。在古代神话,洛神是上古时期伏羲的女儿。她同时也是黄河之神河伯的配偶,掌管着洛河的女神。关于洛神的神话传说想必很多人都了解。
在古往今来的很多描写宓妃的诗文中,唯有曹植的《洛神赋》比较突出。在这部诗文中,描写出了人仙恋有多么艰难,描绘出来了世人为了追寻自己所爱的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有人或许觉得洛神应该是甄氏,但是并不是这样的,《洛神赋》的意义内涵在李善注《文选》流传之后的唐朝便发生了转换。于是这样的故事内容从古代一直传到了现在。
Ⅳ 关于洛神的传说
洛宁县西长水村有座洛神庙,不知建于何朝何代。每年正月十五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去洛河边放河灯,祭洛神。这一风俗源自一个美丽而又悲壮的古老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西长水一带居住着一个原始部落,首领有洛氏,聪明、勇敢。他有一部《洛书》,能卜卦、记数、医病。有洛氏带领人们上山狩猎,获得的食物都公平地分给每一个人。
大家都很拥护他。后来洛河流域所有部落的首领因为佩服有洛氏的品德和才能,都愿意和他结成联盟,听从他的指挥。一天,各个部落首领聚集在西长水这个地方祭告天地,歃血为盟。这个部落联盟就叫有洛氏方国。
有洛氏听说在遥远的东方有个宛丘国,国王伏羲会结网捕鱼,还会训服野兽,让它们听人使唤。他决心去那里学习他们先进的捕鱼和训兽技术,为方国的人们造福。他向着太升起的方向走啊,走啊,走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到了宛丘国。
有洛氏对伏羲说:“请你教我捕鱼、训兽,让您的恩惠遍布天下。”伏羲见有洛氏聪慧、勇敢,非常高兴,把美丽、善良又会结网、训兽的女儿嫁给了他。
有洛氏把《洛书》送给伏羲作聘礼,和妻子一起回到了自己的方国。有洛氏方国的人们亲切地称伏羲的女儿为宓妃。宓妃教会了人们结网捕鱼,养牛、羊、鸡、狗。从此,有洛氏方国更加富裕兴旺,人们又尊敬地称她为“洛妃”。
那时候,黄河岸边也有一个方国,国王有河氏听说宛丘国的公主美如天仙,便带着《河图》去求亲。伏羲见《河图》与《洛书》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禁大喜。有河氏趁机提出要娶公主为妻。
伏羲告诉他,女儿已经嫁给有洛氏了,有河氏无可奈何回国后,一直没有放弃得到宓妃的念头。当年初,他发动突然袭击,杀死了有洛氏,并扬言:如果得不到宓妃,就杀死有洛氏方国所有的人。宓妃强忍悲痛,对有河氏说:“我要为有洛氏守孝一百天,才能嫁给你。
明年正月十五,你用花船来迎娶吧。不然,我现在死给你看!”有河氏见宓妃答应嫁给自己,就带兵回国打造花船去了。
宓妃一面派人去宛丘国求救,一面叫所有的人躲进了山林。她独自在洛水岸边祭奠丈夫,等待宛丘国的救兵。正月十五那天,有河氏带了许多士兵开着花船来了,而宛丘国的救兵却没到,无奈的宓妃被拉上了花船。
船到洛河中心,宓妃突然纵身跳入水中,不见了踪影。有河氏气急败坏,要屠杀有洛氏方国的人。但上岸后没找到一个人影,只得回国去了。
再说伏羲接到宓妃告急的消息,派后羿率兵赶去营救。后羿赶到有洛氏方国,得知宓妃已经投洛水而死,便追到有河氏方国去为宓妃报仇。有河氏拼死顽抗,被后羿一箭射中左眼而死。从此,有洛氏、有河氏两个方国的人都臣服了伏羲。
第二年元宵节,伏羲来到洛水岸边祭奠宓妃。人们扎了许多花灯,放入洛水为宓妃的灵魂引路。以后,西长水村的人年年元宵节放河灯,形成了一种习俗。他们都说,宓妃已经成为洛水之神,保佑着这一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人们又在村子里盖庙、塑像,纪念洛神。
(4)洛神是哪个地方的文化扩展阅读
洛神的传说是历史悠久的民间传说。在神话传说中,江河湖泊都是有神类居住管理的,譬如四海中的龙王兄弟们。洛河,在文化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自然也有着丰富的传说。
据说,掌管洛河水印的"洛神"是位仙女,以前,人们都认为她是伏羲氏的女儿宓妃。洛阳市河回族区洛川街旧有洛神庙,俗称洛川奶奶庙或宓妃庙,面临洛城,可惜抗日战争期间被毁。
Ⅳ 什么叫洛神
洛神即宓妃,是中国先秦神话中,黄河之神河伯的配偶,司掌洛河的地方水神。
在中古时期宓妃形象得以丰富和发展,逐渐变身为世俗的美人,成为男性文人寄托情感的对象。曹植人神相恋的千古名篇《洛神赋》,确定洛神作为理想女神的文学典故。唐代始见洛神为伏羲女的说法。同时兴起的陈王感甄说,造成上古宓妃神话原貌的割裂。
Ⅵ "洛神"是什么神 传说如何
洛神即宓妃,是中国先秦神话中,黄河之神河伯的配偶,司掌洛河的地方水神。在中古时期宓妃形象得以丰富和发展,逐渐变身为世俗的美人,成为男性文人寄托情感的对象。
传说:洛神名为宓妃,是伏羲氏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加入洛氏民族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给了有洛氏的人们。
这天,宓妃拿起七弦琴,奏起动听的乐曲来。这琴声被黄河里的河伯听到,河伯看到宓妃,一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于是河伯化成一条白龙,在洛河里吞没了宓妃。宓妃溺于洛水为神,称谓洛神。
(6)洛神是哪个地方的文化扩展阅读
曹植在获得甄后遗枕后感而生梦,因此写出《感甄赋》以作纪念,明帝曹睿把其改为《洛神赋》传世。把甄后与洛神相提并论,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甄后的怀念和寄托。《洛神赋》通篇言辞美丽,描写动情,神人之恋缠绵凄婉,动人心魄。顾恺之读后大为感动,遂凝神一挥而成《洛神赋图》。
参考资料
网络-洛神
Ⅶ 洛神是什么意思
是宓妃,是中国先秦神话中,司掌洛河的地方水神。在中古时期洛神形象得以丰富和发展,逐渐变身为世俗的美人,成为男性文人寄托情感的对象。在曹植人神相恋的千古名篇《洛神赋》中,洛神被作为理想美神的化身。洛神赋也奠定了传统东方美学的基础
唐代始见洛神为伏羲女的说法。同时兴起的陈王感甄说,造成上古宓妃神话原貌的割裂。
先秦配偶神
洛神最初叫做“宓妃”,这一名称源于屈原《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意是“天帝降下后羿,(让后羿)改变夏民的灾祸。为何射河伯,娶洛川妃为妻”。
故事是宓妃游于洛水,美色为河伯所窥探,河伯使计将宓妃溺于洛水,因此强占宓妃,夏朝的有穷国君后羿(大羿娶嫦娥,并不是同一个人物)仰慕宓妃,而被河伯所知,河伯发难于洛水,兴水患而为害一方,后羿愤而射伤河伯,娶宓妃为妻,河伯向天帝状告,而被天帝奚落,成全了后羿和宓妃,后羿封宗布神,宓妃封洛神。
宓妃神话产生之初,其形象是一位美丽、爱情、性为化身的配偶神。有学者考究,洛神的故事演绎与西方古希腊神话爱与美之神阿芙罗迪忒(维纳斯)的故事极度吻合,西方较早记载追溯到公元前5-6世纪,有关于山海经的踪迹也若隐若现,神话故事的溯源自源于远古或者存在于史前文明。
Ⅷ “洛神”爆火没几天,清华美院却被全网骂!为什么
作为正在复兴中的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是崛起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洛神作为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应该用正确的方式进行传承与发扬。
洛神,美神的化身
洛神指的是中国神华中的洛水女神,原名宓妃,是掌管洛河的水神。
清华美院之所以被骂,是因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日新月异,民族的、传统的文化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一味的崇洋是站不住脚的。
Ⅸ 电视剧洛神讲的是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事
讲的是三国曹魏时期的事。
三国时曹植曾写下洛神赋,为了感念甄姬,所以洛神暗指甄姬。
Ⅹ 古代真的有洛神吗有的话请给我一些有关洛神的资料吧
洛神就是宓妃,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民间还有三国洛神赋的传说。洛神赋还是一幅名画和TVB的一部电视剧名。
文化传说那时,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当中,并教会有洛氏百姓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给了有洛氏的人们。
这天,大伙儿劳动之余,宓妃拿起七弦琴,奏起优美动听的乐曲来。不巧,这悠扬的琴声被黄河里的河伯听到,这个浪荡公子便潜入洛河,看到宓妃,一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于是河伯化成一条白龙,在洛河里掀起轩然大波,吞没了宓妃。
宓妃被河伯押入水府深宫,终日郁郁寡欢,只好用七弦琴排遣愁苦。这时,后羿来到了宓妃的身边。后羿原是位善射的天神,射死了九个天帝的儿子。
后羿听说了宓妃的遭遇,非常气愤,将宓妃解救出深宫,回到有洛氏中间,并与宓妃产生了爱情。那河伯本来就窝了一肚子火,听说了后羿宓妃之间的恋情,更是恼羞成怒。他化作一条白龙潜入洛河,吞噬了许多田地、村庄和牲畜,后羿怒火填膺,射中了河伯的左眼,河伯仓皇而逃。
河伯自知不是后羿的对手,只好跑到天帝那儿去告状。天帝早就知道了所发生的一切,并不向着河伯说话,河伯这下只能灰溜溜地回到水府,再也不敢管后羿与宓妃的事了。
从此,后羿与宓妃这对情侣便在洛阳居住下来,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后来,为表彰他们,天帝还封后羿为宗布神,宓妃为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