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如何保护安阳老城文化

如何保护安阳老城文化

发布时间:2022-05-23 06:58:50

⑴ 安阳申遗成功对安阳来说有那些好处

申遗成功带来产业发展机遇

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究竟能给安阳、给殷墟带来什么?至今,在很多安阳人的心中仍然是个疑问。

其实,殷墟“申遗”给安阳带来的变化,几乎每个安阳人都能感受到。

首先,因为“申遗”,城市变得更加亮丽。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启动5年来,安阳变得越来越美了。安钢大道的整修、殷墟及洹河的绿化、东区行政大楼的崛起、文峰中路步行街的建成、“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小街道的整修一新……都使安阳人感到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安阳市副市长朱明说,殷墟申报成功后,不但可以提高安阳在全国的知名度,最重要的是在全世界提高了知名度。此举将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据有关专家考证,一般“申遗”成功后,游客增加都在10倍到30倍之间,尤其是境外游客、高端游客将大幅增加。这种效益已在殷墟申报的过程中凸显出来。殷墟“申遗”几年来,安阳市的旅游业取得迅速发展。据殷墟博物苑的主任杜九明说,自从殷墟启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后,殷墟博物苑接待的游客数量每年以30%的速度上升,去年接待游客已达35万人。仅今年上半年,游客就达15万人之多。

不仅如此,前来殷墟参观的游客客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来殷墟参观的游客以周边及省内城市的居多,而现在的游客范围逐渐扩大,北京、天津、山东甚至国外很多国家的游客也频频光顾。殷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正随着殷墟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逐渐扩大。

安阳市旅游局局长张建国说,殷墟申遗,首先给安阳人带来的是理念的变化。主要是安阳人的文物保护意识增强了,参与保护文物率提高了。同时在申遗过程中,殷墟和安阳的知名度也提高了。殷墟“申遗”启动以来,安阳市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游客增长非常迅猛。自去年4月9日首列外地旅游专列抵达安阳之后,来自北京、长春、沈阳、临沂、淄博、福州、西安等地的专列、旅行团等也相继驶抵安阳。去年,安阳市共投资近1.6亿元用于旅游资源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共接待入境游客比前年增长30%,接待国内旅游者比前年增长了近30%。今年五一期间,安阳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8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7.93%,同比增长12%。

安阳不仅有厚重的文化、秀美的风光,更有种类繁多的特色美食和土特产品。如滑县的道口烧鸡,内黄的大枣,林州的核桃、花椒,汤阴的剪纸等,还有带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如甲骨文及司母戊鼎等的仿制品。

郑州大学历史与考古系教授张国硕说,殷墟“申遗”成功后,完全可以在河南打造一条以殷墟为龙头的商文化旅游带。商文化旅游带南起郑州,北到安阳。而郑州商城遗址,新乡牧野古战场、卫辉比干墓、淇县朝歌、汤阴�里城、安阳殷墟都在这条线上,如果把这些蕴涵文化气息的文化景点串起来,殷商文化旅游将更加具有吸引力。

⑵ 上世纪50年代为什么要拆除安阳古城墙

城墙是需要不断维护的

不然就会垮塌,造成安全隐患
安阳当时打了好几年仗,民穷财尽
无力维护,也需要重建

所以就采用拆城墙建房子的方法
一举两得
相比起来,活人更重要

⑶ 安阳都有哪些历史文化

安阳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攸久,文化遗存众多,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殷墟是甲骨文的发祥地,安阳古城是安阳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安阳最能引人入胜、最能打动人心、最值得细细品味的东西,是在这个城市中曾经辉煌的殷商文化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安阳独特的人文魅力。1、殷墟: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使之具有原真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逐步将殷墟建设成为全面展示殷商文化的世界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大遗址公园,把殷墟作为一个保存完好、环境古朴自然、历史信息丰富生动、文物遗址和出土文物均被真实有效保护、给人启迪、供人欣赏的古老文明遗址,世世代代传续下去。总体构思为:一河、三区、五景,即以洹河为纽带,依托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后岗区,形成五个景点组团:入口标性景、殷墟博物苑、王陵遗址展示、洹河绿化带和周围整治。
2、古城:既继承与发扬古城的整体历史文化风貌,又便于开发、改造、创新,体现时代要求,实现传统风貌的延续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以保护古城格局、传统街区、典型传统民居、文物古迹、坑塘、古树名木、空间轮廓和整体环境为重点,突出传统风貌、地方特色,以保护为基础,实现古城的有机更新和传统风貌的继承和延续。将来的安阳古城,城隍庙、高阁寺、郭朴祠、许三礼祠堂、钟楼、文峰塔、天宁寺与仓巷街传统街区,东、南、北大街,唐子巷等历史街区浑然一体,环城河清彻宜人,两岸绿树成荫,景致优雅,展现出安阳明清古城的历史风貌。

⑷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包括哪些内容

1、历史文化名城的格局和风貌;与历史文化密切相i关的自然地貌、水系、风景名胜、古树名木;反映历史风貌的建筑群、街区、村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民俗精华、传统工艺、传统文化等。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必须分析城市的历史、社会、经济背景和现状,体现名城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涵。

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与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



(4)如何保护安阳老城文化扩展阅读: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特点

历史分区拥有较多有价值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这类风貌分区应当最富有历史文化特色,最能显示有保护价值的老城传统格局、建筑、街衢、群体环境、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

另外,这类分区有的仅仅是一片地下埋藏的古城或宫殿建筑、墓葬等的重要遗址,如河南省安阳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就是因为它有举世着名的3000多年前的殷墟文化遗址。

新建分区泛指老城、老镇等历史分区以外,新建、扩建、改建地区和卫星城镇的一种风貌区。这类风貌分区,有的等于白纸画画、平地起家;有的属于老区扩建或改建,但是这些老区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必须保留的历史价值,同时也不须承受历史风貌分区基调的遥控。



⑸ 安阳历史文化简介400字

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鼎(原名司母戊鼎)在安阳出土问世。 截至2018年4月,安阳市共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91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8项,类别包括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

在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滑县秦氏家族的一位先人,获得唐伯虎一幅名画《蝈蝈白菜》。他如获至宝,爱不释手,萌发了用绢布仿制名画,让蝈蝈白菜有立体感的念想。秦氏绢艺作品多次荣获全国金奖、优质奖, 被国家、河南省、安阳市等博物馆收藏,在国内外很有影响。2007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如何保护安阳老城文化扩展阅读:

风景名胜

安阳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22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家,为殷墟;4A级旅游景区6个,分别是红旗渠、太行大峡谷、羑里城、岳飞庙、马氏庄园和洹水湾旅游区。

3A级旅游景区7个,分别是颛顼帝喾陵、黄华神苑、天平山、太行屋脊、万泉湖、洪谷山、扁鹊庙;2A级旅游景区8个,分别是袁林、天宁寺、珍珠泉、小南海、蜡梅园、都里漳河湾、林州五龙洞和彰德府城隍庙。

⑹ 请阐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如何保护历史建筑(不少于200字)

应做到以下四点:
(一)维护城市街道的格局和空间形式,积极创造城市归属感 城市一带住宅一般都是围合式的布局,沿着碎石巷走过去,一个个的门洞排布在巷子两侧,随着年代的不同门楼样式变化很大,从明清建筑的古典样式到近代的西洋形式,显示着建筑近代化的过程。这些小巷曲曲折折,窄的只有米半,仅能供一人通行,号称“一人巷”,宽的也不超过两米。弄堂的精彩更在于其转角处理。斜角处在一人高的位置被斜削下来,极富雕塑感,显示了“让人三分”的思想。这细小之处都充满了人性的温暖。弄堂系统的延续保持城市的特征。能使人想起老城的传统形象,弄堂系统己经贯穿于整个老城的社会中性的邻里空间的形象和实际特征。作为社会和谐的象征,它在许多城市居民怀旧的眼光中己经超越了其历史的存在。它不仅具有不同背景的人都能认同的难忘的形象,而且保持一种使用的连续性,其本身就是一种集体记忆的形式。
(二)保护城市建筑物和绿化,营造良好的周边空间关系
城市由于用地面积有限,开敞空间有限,而建筑物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体现了作为近代第一城的进化过程,是建筑的化石博物馆。所以在保护城市的古风貌特征时,保护各个时期建筑的特征是必须要做的。而做这项工作要充分调查每座建筑历史风貌,不可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古树是历史的活的见证,是无法仿造假造的文物,城市在保护改造的过程中对古树名木都登记造册的保护,为进一步的保护创造了条件。在改造城市的过程中要增加适当的开阔空间,进一步丰富街道景观。结合现有树木和原居民经常使用而现在废弃的井台,来组织景观广场,提高旅游景观的质量,提升民居建筑的商业价值。在组织绿化和广场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原有的视线走廊,天宁寺塔就是这些视线走廊的主要制高点(如图4)。要保证视线的通透,视线走廊地带可利用地形道路、绿化空地和利用低矮建筑等空间来实现。
(三)创造具标志性建筑及其空间,形成城市建筑文化识别系统 我们所熟知的任何一个知名的国际性大都市都存在其标志性的建筑.这些建筑就构成了城市的信急识别系统。人们一见到天安门及其广场就知道是北京。提起埃菲尔铁塔就会想起巴黎。看到金字塔马上就联想到了开罗。愈来愈多的事实证明,一个有特色的城市建筑及其空间带给这个城市的文化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它们是城市的灵魂、象征、名片。这些辉煌的标志性建筑不仅成为所在城市的标志,而且承载了精神的、象征的、审美的内容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使得上述城市的形象在从未走过这些城市的人的心中变得生动具体起来。更是给那些到过这些城市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标志性建筑是城市文化的沉淀反映出城市固有的个性风貌。是外界标志城市独特存在价值的商标和载体。是构成城市信息识别系统的主要元素。因此,我们在城市规划城市改造中要认真考虑城市标志性建筑及其环境的问题。城市地段周围的建筑因年代不同而不同,但有共同的性格:古代淮地的豪放、粗犷和吴地的灵动、精明相融合的文化特质。对于改造区内的建筑保留有价值的建筑,对价值小的予以拆除,除部分按需要留做广场外,可以考虑将市区其他地方无法进行保护的建筑迁建到此地,形成特色鲜明的民居组团。对周围建筑应限制造型,和民居建筑的豪放的外形相适应,精细的构造相呼应。创造特色鲜明、商机无限的城市。
(四)创造互补协调的城市空间特色
在城市一带民居的处理,应该综合考虑该地区的建筑空间。可以采取互补协调的方法整合新旧建筑空间,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环境。所谓互补协调就是指不同性质、特征、风格、情调的东西以一定的形式、方法和谐组合融会成互相补充、协调统一的东西,避免千篇一律的毛病,从而显示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以互补协调作为准绳衡量城市建筑景观.就是城市建设中的互相协调审美准则。这一准则囊括了城市景观中许多具体的内容。如实体(建筑物)与虚空(周边空地)、开敞与闭合、含蓄与暴露、收与放、曲与直、动与静、明与暗、浓与淡、主与次、轻与重等等。城市建筑景观如何将这些相互对立的东西协调组织在一个统一体中无不显示了城市决策者、设计者、建设者的观念和思维方法。进而显示了城市建设的文化品位。在改造城市民居建筑时考虑人民路的新建建筑。将范围内的个别环境因素与环境整体保持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性,即和谐的对话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倡人文与自然的协调平衡。在人文环境中力求通过对传统的扬弃不断推陈出新。 城市,千年的一个缩影,在不久的将来的改造过后,必将摆脱脏乱差的局面,重新焕发活力。为提升形象再创辉煌。为创造的价值商标和载体再做贡献。

⑺ 安阳都有什么具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安阳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攸久,文化遗存众多,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殷墟是甲骨文的发祥地,安阳古城是安阳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安阳最能引人入胜、最能打动人心、最值得细细品味的东西,是在这个城市中曾经辉煌的殷商文化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安阳独特的人文魅力。1、殷墟: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使之具有原真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逐步将殷墟建设成为全面展示殷商文化的世界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大遗址公园,把殷墟作为一个保存完好、环境古朴自然、历史信息丰富生动、文物遗址和出土文物均被真实有效保护、给人启迪、供人欣赏的古老文明遗址,世世代代传续下去。总体构思为:一河、三区、五景,即以洹河为纽带,依托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后岗区,形成五个景点组团:入口标性景、殷墟博物苑、王陵遗址展示、洹河绿化带和周围整治。
2、古城:既继承与发扬古城的整体历史文化风貌,又便于开发、改造、创新,体现时代要求,实现传统风貌的延续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以保护古城格局、传统街区、典型传统民居、文物古迹、坑塘、古树名木、空间轮廓和整体环境为重点,突出传统风貌、地方特色,以保护为基础,实现古城的有机更新和传统风貌的继承和延续。将来的安阳古城,城隍庙、高阁寺、郭朴祠、许三礼祠堂、钟楼、文峰塔、天宁寺与仓巷街传统街区,东、南、北大街,唐子巷等历史街区浑然一体,环城河清彻宜人,两岸绿树成荫,景致优雅,展现出安阳明清古城的历史风貌。

⑻ 对比安阳市和开封市在城市发展中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有什么异同

保护的措施,大概都是一致的,维修监管。不同的地方是开封对古代文化遗迹再加1保护的同时还在开发比如清明上河园就是把清明上河图的现实版展示在谁的面前,并且加上1些废油开封特色的表演,比如抛绣球荡秋千。喷火。以及模仿宋朝的战争场面。想想一些现代化的技术的运用这就是他的亮点。

⑼ [讨论]安阳--恢复四个老城门如何

需要认真考虑.拱辰门在北大街口,镇远门在南大街口,这两个城门将来都是步行街的主入口,可以修建.但永和门和大定门现在的位置都是小街巷,而且当年为防止黄河回故道,依风水堪舆东西大街错开,不在一条直线上,在这里修门除了有观赏价值外别无他用啊.而且如果修城门,南北两门势必比原来的城门要大的多,花费不小.听说过政府有修拱辰门的意见,但是镇远门还没有见有人提议要修.我的个人意见是,能少花这些面子钱就少花些.人为复古也要看有无价值,如果要修,就要考虑黄金地段上这些城门的利用价值,毕竟那不是几千万就能拿下来的工程.换句话来说,城门的配套设施都要修复.护城河的整治多年来一直没有效果,城区老宅又都被拆迁破坏怠尽,小西门地段有海鑫等大厦阻挡,大定门有石油公司大厦,拱辰门有安阳剧院,到时候需要的动静太大.

⑽ 怎样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1、深入挖掘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厚重的人文精神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不断提高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文化遗产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们无一不在诉说着我们民族的伟大和文明的灿烂,体现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意志。对中国人民来说,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当代中国社会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思想、文化支撑。世界文化遗产地和博物馆一样,都是利用文化遗产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文化、历史、艺术和科学知识等方面教育的重要场所。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其教化作用,为提高民族素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服务,这是我们文化遗产工作的根本使命和职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多具有十分厚重而富于表现力的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总起来看,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宣传、展示和服务也是比较好的。但是如果以“世界一流的遗产,世界一流的保护、管理和服务”作为标准来衡量,差距显而易见。现在一些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宣传、展示,往往缺乏历史的深度和科学的严谨,缺乏生动的细节和艺术的表现;或是为招揽游客而随意编造,形同儿戏,表面上的热闹有余而对遗产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的揭示、说明不足,或是见物不见人,或是见人而不见其精神,或是人、物两不见。既不能感动人,也不能愉悦人,教育人也就无从谈起。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和对宣传展示工作的忽视最为主要。一些同志不明白,如果我们只注重了对物质文化遗产物质层面的保护而忽视了对其精神层面的研究、整理、分析、评介、展示、宣扬;如果我们只能让人看到遗产的表面和外部形态而不能使人了解其内在的精神实质和珍贵价值,那就不仅仅是我们工作的失职和不力,而且还会影响到我国文化遗产在现实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影响到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影响到我们当代文明与文化的建设。我们必须严肃地看待这个问题,正确对待尊重历史和服务现实的关系,正确处理加强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既坚定不移地担当悠久历史的守护者,又努力成为新文化的建设者。

为此,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用创新的思维去开拓局面。要看到当前工作中的差距,更要看到我们的巨大潜力,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对文化遗产的研究、宣传、展示之上,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提供更为优质和周到的服务。总之,要善于运用我们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为建设当今适应时代需要的和谐文化添砖加瓦。

2、遵守世界文化遗产管理的国际准则,履行作为成员国的义务和承诺,同时积极探索、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利用工作的规律、标准、措施和办法,为丰富和推进全球的世界遗产事业做出我们的贡献。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事业,围绕着世界遗产保护而形成的一些理念、观点、技术甚至规章和传统,是全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者智慧的结晶,不仅具有较为完善的体系和较强的先进性,同时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普遍的指导意义。中国的世界遗产不能脱离国际准则的规范和指导。我们每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都必须要放在国际准则之下考量,必须经受得住国际社会的检验,必须符合国际规则的要求。同时,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在遗产保护、管理、利用方面的经验、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保护水平。所有世界文化遗产单位都应该成为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具有样板和示范作用的首善之区。

众所周知,世界遗产事业的最初设计和提出,主要是在总结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它的发展与完善也曾经主要由西方国家所主导、所推动。但是随着世界遗产事业在全球的推广,情况在逐渐发生变化。今天的世界遗产事业已经是一个具有全球性的、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综合系统。有关世界遗产的基本理念、观点、技术等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产生于丰富的实践之中,又需要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自然环境、不同技术传统和不同遗产类型的应用过程中不断被检验、被证明、被修正、被丰富,从而衍生和变化出新的、更具有时代气息和地域特点的,更有针对性也更符合实际的新内容。我们中国是世界遗产大国,我们在尊重国际通行的规则、标准的同时,也应该尊重我们自己的历史和实践。我们的经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做法,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虽不符合某些国际标准,也不应轻易抛弃而照搬国外一套;二是我们有些做法具有普遍意义的,应该积极向国际社会介绍。例如,2004年,我们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了旨在呼吁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更加重视青年人在世界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加强针对青年人的世界遗产保护教育的《苏州宣言》;今年夏天,安阳殷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现任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对此给与高度评价,认为殷墟这类重要历史和考古遗址的列入,突破了陈规,丰富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

我们要善于发现并把握世界遗产事业发展的规律,随着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事业的稳步发展,力争在世界遗产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手段方面,在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方面,都能够有所创新、有所贡献。当前,可以从对我国世界遗产工作实践和经验教训的回顾、总结入手,探讨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基础理论、观念和专业技术研究的问题,逐步形成具有世界水平和中国特色的世界遗产学科。在这个方面,我希望国家文物局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

阅读全文

与如何保护安阳老城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2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9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